结构力学 第7章 (四川大学)
李廉锟结构力学7
——受力(变形)与原结构相同
(3)基本方程——变形条件 基本体系沿X1方向的位移△1 ——与原结构相同。 △1=0 △11 ——X1产生的位移 △1P ——荷载产生位移 叠加原理 △1=△11+△1P=0 其中△11 =δ11X1 ∴基本方程 δ11X1 +△1P =0 X1 = -△1P / δ11
物理意义:(p131) 基本结构 在全部多余未知力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 在去掉各多余联系处 沿各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 应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相等。
11 12 13 X 1 △1P 0 X △ 0 21 22 23 2 2 P 矩阵形式 31 32 33 X 3 △3 P 0
3
2 3 X 1 P 5 3 10 X 8 6 2
X 1 2 3 5 P 1 10 3 5 P 6 8 11 3 2 6 8 X 2 3 10 P 10 5 3 6 P 32 88 3 5 2 6 88 3
图7-4
图7-5
注意:
(5)几何不变 ——必要约束不能拆(否则几何可变)
(6)无多余约束 —— 内部:闭和框架有3个多余约束 外部 (7)解除多余约束后的静定结构不是唯一的。
封闭无铰框架,n=3 每增加一个铰减少一个约束,即少一次超静定 地基作为开口刚片 【例】图7-6
计算自由度:n = -w
δ δ δ 11 12 ... 1n x1 1P 0 δ ... x δ 21 22 δ 2 n 2 2 P 0 ...... ... ... ... δ nδ n 2 ... nn xn nP 0 δ 1
结构力学第7章b
0
=
Fp 2
Fp
− 2Fp
0
Fp 图(c) FN p
-1/2 1/2
−1
1
叠加法各杆内力: 叠加法各杆内力:
FN i = FN i ⋅ X 1 + FN p
最终结果如图(e)所示。 最终结果如图 所示。 所示
2
2
-1/2
1/2 图(e) FN (×Fp) ×
3 铰接排架 例4 如图所示铰接排架,求 如图所示铰接排架, 两横梁杆的轴力(F 两横梁杆的轴力 p=20kN, , EI=6EI1)。 。 注:铰接排架的横梁两端铰接,且 铰接排架的横梁两端铰接, 的横梁两端铰接 横梁一般不承受工作荷载, 横梁一般不承受工作荷载,工作荷 载由立柱承担。 载由立柱承担。如单层厂房的剖面 结构可简化为铰接排架。 结构可简化为铰接排架。 解: 二次超静定 基本结构如图(b)所示 所示。 基本结构如图 所示。 力法典型方程为 δ11 ⋅ X1 +δ12 ⋅ X2 + ∆1p = 0 δ21 ⋅ X1 +δ22 ⋅ X2 + ∆2p = 0
§7.4 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
1 超静定刚架 例1 如图(a)所示刚架, 如图 所示刚架, 所示刚架 作内力图。 作内力图。 解:(1)判断超静定次数 判断超静定次数
二次超静定
Fp a/2 a/2
C 2EI
Fp
B
X2 X1
a EI
A
图(a)
图(b) 基本结构
(2) 基本结构如 基本结构如 所示。 图(b)所示。 所示 (3)列力法典型方程 列力法典型方程 δ 11 ⋅ X 1 + δ 12 ⋅ X 2 + ∆1 p = 0
7力法结构力学
(6) 解力法方程求出多余未知力 X i
(7) 根据叠加原理作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并校核
M Mi Xi MP i
FN FNi Xi FNP i
FQ
i
FQi
Xi
FQP
2 力法的算例
例1.用力法解图示结构,作M图.
21 X1 22 X2 2P 0
q
X1 3ql / 20, X 2 ql 2 / 40XFra bibliotek X2法2
12
0 0
11 X1 12 X2 1P 0 21 X1 22 X2 2P 0
X1 ql 2 / 20, X 2 ql 2 / 40
P 3Pl / 32
M
EI
EI
l/2 l/2 l P
X1
M1
l / 2 X1=1 P
Pl / 4
MP 3Pl / 8
解: 1 0
11X1 1P 0
11 l 3 / 6EI
即可使结构的内力重新分布.
ql 2 20
ql 2 / 40 M
原结构
约束力
解除多余约束 代以约束反力
基本未知量
“超” 静
=0 位移条件
基本体系
线性代数 方程
§7-5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
1 回顾力法的计算步骤
(1) 判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解除多余约束代以多余约束力, 确定基本结构与基本体系
注意: (a) 超静定次数 = 变成基本结构所需解除的多余约束数 = 多余未知力数
二.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
构造力学习题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2-6 试确定图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2-7~2-15 试对图示体系进展几何组成分析。
假设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那么需指明多余约束的数目。
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题2-13图题2-14图题2-15图题2-16图题2-17图题2-18图题2-19图题2-20图题2-21图2-11=W2-1 9-W=2-3 3-W=2-4 2-W=2-5 1-W=2-6 4-W=2-7、2-8、2-12、2-16、2-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9、2-10、2-15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11具有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13、2-14几何可变体系为2-18、2-19 瞬变体系2-20、2-21具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第3章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分析3-1 试作图示静定梁的内力图。
〔a〕〔b〕(c) (d)习题3-1图3-2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a〕〔b〕(c)习题3-2图3-3~3-9 试作图示静定刚架的内力图。
习题3-3图习题3-4图习题3-5图习题3-6图习题3-7图习题3-8图习题3-9图3-10 试判断图示静定构造的弯矩图是否正确。
(a)(b)(c)(d)局部习题答案3-1〔a 〕m kN M B ⋅=80〔上侧受拉〕,kN F RQB 60=,kN F L QB 60-=〔b 〕m kN M A ⋅=20〔上侧受拉〕,m kN M B ⋅=40〔上侧受拉〕,kN F RQA 5.32=,kN F L QA 20-=,kN F LQB 5.47-=,kN F R QB 20=(c)4Fl M C =〔下侧受拉〕,θcos 2F F L QC =3-2 (a)0=E M ,m kN M F ⋅-=40〔上侧受拉〕,m kN M B ⋅-=120〔上侧受拉〕〔b 〕m kN M RH ⋅-=15(上侧受拉),m kN M E ⋅=25.11〔下侧受拉〕〔c 〕m kN M G ⋅=29(下侧受拉),m kN M D ⋅-=5.8(上侧受拉),m kN M H ⋅=15(下侧受拉) 3-3 m kN M CB ⋅=10〔左侧受拉〕,m kN M DF ⋅=8〔上侧受拉〕,m kN M DE ⋅=20〔右侧受拉〕 3-4 m kN M BA ⋅=120〔左侧受拉〕3-5 m kN M F ⋅=40〔左侧受拉〕,m kN M DC ⋅=160〔上侧受拉〕,m kN M EB ⋅=80(右侧受拉) 3-6 m kN M BA ⋅=60〔右侧受拉〕,m kN M BD ⋅=45〔上侧受拉〕,kN F QBD 46.28=3-7 m kN M C ⋅=70下〔左侧受拉〕,m kN M DE ⋅=150〔上侧受拉〕,m kN M EB ⋅=70(右侧受拉) 3-8 m kN M CB ⋅=36.0〔上侧受拉〕,m kN M BA ⋅=36.0〔右侧受拉〕 3-9 m kN M AB ⋅=10〔左侧受拉〕,m kN M BC ⋅=10〔上侧受拉〕 3-10 〔a 〕错误 〔b 〕错误 〔c 〕错误 〔d 〕正确第4章 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构造的内力分析4-1 试判别习题4-1图所示桁架中的零杆。
结构设计原理(四川大学)
(4)组合结构 混凝土(砼)和钢的组合体 组合方式:外包混凝土、内填混凝土、叠合型 特点:强度高、施工快、耐火性好
外包混凝土构件示意图
采用组合结构的上海金茂大厦
某钢管混凝土结构
4. 各类构件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 1)受弯构件: (1)受力特点:构件以弯曲变形为主。荷载作 用方向与构件轴线垂直,如板和梁。钢筋混凝 土、钢结构、组合梁、砖砌过梁等
简化为 铰节点
厚度或宽度 很大的杆件 形成的刚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弹性杆
壁式刚架 厚壁刚架
节点简 化为刚域
参考书目
丁大均,现代混凝土结构学,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 编,混凝土结构,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王国周等,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清 华大学出版社
1.2 工程结构的发展
1. 古代土木工程:公元前5000年~17世纪
结构设计原理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系
基础课程回顾
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包 括静力学(同时也研究力的一般性质和简化规 律)、运动学和动力学 材料力学: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原理和方法,在既安全又经济的条件下,为构件选 择适宜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结构力学: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 构在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和 稳定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 建筑材料:
1) 基本构件:组成各类工程设计的部件 2) 结构设计原理的研究对象:研究保证结构构 件安全可靠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3) 专业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4) 课程特点:理论和实践并重,设计结果的非 唯一性 5) 构造要求多。
3.工程结构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 (1)建筑结构:房屋建筑的骨架系统
结构力学第7章
EI l
称杆件的线刚度。
M
F AB
,M
为由荷载和温度变化引起的 杆端弯矩,称为固端弯矩。
同理,另两类杆的转角位移方程为
A端固定B端铰支
M
AB
3 i
A
3i l
AB M
F AB
A端固定B端定向
M M
AB
i A M
F AB F BA
BA
i A M
§7-3
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附加 刚臂
P A
C
θA
A
θA
C
附加刚臂限制结点
位移,荷载作用下
B 附加刚臂上产生附 加力矩
施加力偶使结点产生的 B角位移,以实现结点位 移状态的一致性。
P
θA
A
θA
C
实现位移状态可 分两步完成: 1)在可动结点上附加约束, 限制其位移,在荷载作用下, 附加约束上产生附加约束力;
B
分析:
2)在附加约束上施加外力, 使结构发生与原结构一致的结 点位移。
BA
1
同理可得
B
1 6i
M
AB
1 3i
M
BA
MAB
A
A
1 3i
1
M
AB
1 6i
1
M
BA
E I l
B
B
M
6i
AB
M
3i
BA
MBA
(2)由于相对线位移引起的A和B
A B
l
MAB
A
B
以上两过程的叠加
MBA
A
1 3i
四川大学结构力学第7章
F
F
F
θ3
F
θ1
θ2
Δ2
F M
Δ1
F M
F
A E
C
F M AE A
F
BF
A
E
BF
D
F
F
B
M AE A
D
D
θ1
F
B
D
F
A
B
C
FRB
B
C
F DE
F
G
DE
F RB
M CB C
DE
G
F
G
FRB
M CB C
θ1 DE
F
G
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16i1
6i l
1
ql 2 8
0
(1)
M CD
FX 0, FQCA 0
M CA
B FQCA
M CA
M AC l
6i l
1
12i l2
1
C
D
6i l
1
12i l2
1
0
例2、用位移法分析图示结构
10kN.m
20kN/m
B 2EI
40kN
E D 2EI
4m EI
EI
C
A
4m
2m
2m
❖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20kN/m
40kN
10kN.m θ2
E
θ1 B
2i
D
2i
结构力学第7章 6
P P P
结点B、A均将有反对称的转角和水平线位移,但无 竖向位移,且两处均无弯矩和轴力。
14
3.对称结构的半结构分析法称结构的半结构分析法
(1)偶数跨对称刚架
结点A不发生反对称的转动和任何线位移。
截取半个结构分析时,切口应处理成固定端
16
3.对称结构的半结构分析法
F
F
F
F
10
3.对称结构的半结构分析法
当对称结构承受正对称或反对称荷载时,也可以 截取结构的一半来进行计算,即为对称结构的半结 构分析法。 半结构分析法要求该半结构能等效代替原结构的 半边的受力与变形状态。 关键:沿对称轴被截开处应按原结构上的位移条件 及相应的静力条件设置合适的支承。 (1)奇数跨对称刚架 (2)偶数跨对称刚架
11 144 m 3 EI
1P 1800 kN m 3 EI
X1
1P
11
12.5 kN
M M 1 X1 M P
7
2. 未知力分组及荷载分组
(1)未知力分组
11Y1 1P 0 22Y2 2 P 0
X1 X 2 Y2 2
X1 X 2 或 Y1 2
对称轴上的结点A和B均有转角和侧移,但无竖向线 位移,中央竖杆AB发生挠曲变形 。 在截取半结构计算时,除了取竖杆AB刚度之半(EI/2) 外,还应在A处加一竖向链杆支承。
19
3.对称结构的半结构分析法
EI =∞
在对称轴上的结点B 和A均无转角及水平线位移, 但可发生竖向线位移且两点相等,中央竖杆AB不发生 挠曲。因此截取半结构时,可将杆AB看作刚性杆而保 留,并在结点B、A分别加上水平链杆支承。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第7章
(c) M P 图
B
C
D
A
(d) M 图
例7-5-4
求:
A,B两端点的相对竖向位移AB
q=5kN/m
B
(a)
C
D 2m 2m
10kNm
12kNm B C
2kNm
D
(b) M P 图
B C
D
(c) M 图
§7.6 温度改变时静定结构的
位移计算
A B B`
静定结构受到温度改变的影响时,发 生满足约束允许的变形和位移,为零 内力状态。
虚力方程——求位移。
虚位移方程及应用 虚位移方程
使体系上真实的平衡力系,在体系 可能的任意微小的刚体虚位移上, 所作的外力总虚功等于零的方程。
虚位移方程用于求真实的未知力 (内力、约束力、支座反力)。
如图7-2-2(a)所示以杠杆(机构), B端上有一集中荷载FP,求A端需用 多大的力FA,该杠杆体系能平衡。
1 F Ri ci ( 10) 2.5rad 4 1
2
()
§7.3 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变形体可分两大类 非线性变形体
线性弹性体
物理线性——材料的应力与应变 成正比例,即服从虎克定律。 几何线性——结构的变形(或位 移)是微小的,在进行结构的内 力和位移分析计算中,可按其原 有的几何尺寸考虑。
FA c FP a
B c A a
(↓)
例7-2-1试用单位位移法(虚位移
法)求图(a)所示简支梁的支座B的约 束反力。
(a)
a L
C
B
b
(b)
C` C
P
B` B ( B =1) B
分析:
结构力学_第七章_作业参考答案
δ11 =
(4)求解出多余未知力。
⎧X = 6 ⇒⎨ 1 ⎩ X 2 = 8.75
(5)按照叠加法做出最后弯矩图(如下图) 。
M = M1 X1 + M 2 X 2 + M P
C
3 3 X1 =1
EI=常数
C
E
X2 =1 E X2 =1
C
18
D E
18
EI=常数
84
A 3
M 1 图(kN m)
B 3
δ11 X 1 + Δ1P = 0
1
华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AU)
(3)做出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图。
δ11 =
2 1 2 2l i( i1il )i = 3 3 EI EI 2 1 1 Fl 1 Fl 2 Δ1P = i( i il )i = EI 2 4 2 16 EI 3Fl 32
7-7 作刚架的 M 图。 D C E
3m
56kN EI=常数
C
56kN
X2 X2
3m
56kN
EI=常数
EI=常数
3m
3m
A
3m 3m
B
A
3m
基本体系
B
168
A
3m
M P 图(kN m)
B
3m
3m
解: (1)该结构为二次超静定结构,拆除 B 点多余联系,得到基本体系。 (2)根据位移条件,得:
⎧δ11 X 1 + δ12 X 2 + Δ1P = 0 ⎨ ⎩δ 21 X 1 + δ 22 X 2 + Δ 2 P = 0
结构力学第7章课后答案(第四版龙驭球)
结构力学第7章课后答案(第四版龙驭球)练习题解答第1题题目:一个细长的圆柱形杆AB,长度为L=2L,直径为L=0.01L。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L=200LLL。
杆的一端A固定,另一端B受集中力L=1000L作用在上面。
计算该杆在受力处的应变和应力。
解答:根据杨氏定律,杆的应力$\\sigma$和应变$\\varepsilon$之间的关系为:$$\\sigma = \\varepsilon \\cdot E$$应力可以通过受力和截面面积计算,公式为:$$\\sigma = \\frac{P}{A}$$应变可以通过杆的伸长量计算,公式为:$$\\varepsilon = \\frac{\\Delta L}{L}$$杆的伸长量$\\Delta L$可以通过杆的应变和长度计算,公式为:$$\\Delta L = \\varepsilon \\cdot L$$因为杆是圆柱形状,所以截面积L和直径L之间的关系为:$$A = \\frac{\\pi \\cdot d^2}{4}$$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应变和应力的计算公式:$$\\varepsilon = \\frac{\\Delta L}{L} = \\frac{P \\cdot L}{A \\cdot E}$$$$\\sigma = \\varepsilon \\cdot E = \\frac{P \\cdotL}{A}$$带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可得:$$A = \\frac{\\pi \\cdot (0.01)^2}{4} \\approx 7.85\\times 10^{-5}m^2$$$$\\varepsilon = \\frac{1000 \\cdot 2}{7.85 \\times 10^{-5} \\cdot 200 \\times 10^9} \\approx 0.039$$$$\\sigma = \\varepsilon \\cdot E = 0.039 \\cdot 200\\times 10^9 \\approx 7.8 \\times 10^9 Pa$$所以该杆在受力处的应变约为0.039,应力约为7.8GPa。
结构力学第7章课后答案全解
由图可知,得到各系数:
求解得:
(2)求解最终弯矩图
7-11试利用对称性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出M图。
(a)
解:(1)利用对称性得:
(2)由图可知:
可得:
(3)求最终弯矩图
(b)
解:(1)利用对称性,可得:
(2)由图可知,各系数分别为:
解得:
(3)求最终弯矩图如下
(c)
解:(1)在D下面加一支座,向上作用1个单位位移,由于BD杆会在压力作用下缩短,所以先分析上半部分,如下图。
(a)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有一个角位移未知量,基本结构见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4)画M图
(b)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1个角位移未知量,各弯矩图如下
(2)位移法典型方程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4)画M图
(c)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一个线位移未知量,各种M图如下
7-12试计算图示结构在支座位移作用下的弯矩,并绘出M图。
(a)
代入,解得
(4)求最终弯矩图
7-7试分析以下结构内力的特点,并说明原因。若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结构内力有何变化?
(a) (b) (c)
(d) (e) (f)
7-8试计算图示具有牵连位移关系的结构,并绘出M图。
(a)
解:(1)画出 图
由图可得:
由图可知:
(2)列方程及解方程组
解得:
(3)最终弯矩图
(b)
7-2试回答:位移法基本未知量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将这些基本未知位移称为关键位移?是否可以将静定部分的结点位移也选作位移法未知量?
结构力学第7章 3-4
同一结构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选取 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
(1)(2)8 Nhomakorabea(3)??
力法方程在形式上相同,但因X1和X2含义不同,变形 条件的含义不同。 (2)中,X2为支座A的反力矩, = 2 0 为原结构支座 A的转角等于零。 而在(3)中,X2为梁中点左右两截面的内力矩,所 以 = 2 0 为原结构在点E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等于 零。 对于n 次超静定结构,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n个多余 未知力X1、X2、…Xn,力法的基本体系是从原结构中去 掉n个多余约束后所得到的一个静定结构。
基本体系
5
基本体系在荷载和多余未知力 X1、X2共同作用下在A 点沿X1、X2方向的位移与原结构在A 点的位移相同,即 都等于零。 因此,变形条件可写为:
式 (1) 中 1 为基本体系在 X1 、 X2 和荷载共同作 用下沿X1方向的位移,即A点的竖向位移; 式 (2) 中 2 为基本体系在X1、X2和荷载共同作用 下沿X2方向的位移,即A点的水平位移。
(1)确定超静定次数,选取基 本结构; (2)根据原结构已知变形条件 建立力法典型方程; ( 3 )求系数和自由项,分别 绘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力X1=1和 荷载P作用下MP和 M 1图; (4)求出多余未知力 (5)绘制最终弯矩图
4
7-4 力法的典型方程
图a所示两次超静定结构,撤除铰支座A,并以相应 的多余未知力X1和X2代替所去约束的作用,则得图b所 示的基本体系。
式中由柔度系数 ij 组成的矩阵称为柔度矩阵。 柔度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 。
13
系数和自由项的计算式:
所有系数和自由项可用第六章中计算位移的公式求 得,对于平面结构,其位移计算式为:
k Qi M N ii ds ds ds EI EA GA
第7章 结构力学
根据合内力的关系,可得:
F
ydf M x xdf M y df N z
F 为承受 正应力的 面积
F
F
第七章: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 沿整个剖面全部承受正应力面积的积分得到:
A xydf B y 2 df C ydf M x
F F F
A x 2 df B xydf C xdf M y
z ax by c
第七章: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
7-2 自由弯曲时的正应力
根据线应变平面分布规律假设和剖面没有畸变假设,对 于由同一材料制成的薄壁梁,其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为
E z E (ax by c)
Ax By C
式中 A、B、C为待定常数,可由剖面上静力平衡条件来确定。
结构力学
第七章 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
第七章: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
7-1 引言 工程假设
第七章: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
7-1 引言 工程假设
梁式薄壁结构:
长度>>剖面尺寸——受力和变形同材料力学中的 细长梁类似。 外形——棱柱形、锥形。棱柱形薄壁结构是指其 横截面几何特征与材料沿结构纵向完全一样。 剖面周线——开口、单闭室和多闭室。
Jy 若座标轴xoy与剖面承受 Mx 2 正应力面积的中心主轴重 J xy 1 合,有 Jxy=0 JxJy
Mx My
J xy
My M x J x Nz M 2 y x J xy y J y 1 J x Fo
JxJy
My Mx
J xy
第七章:薄壁梁的弯曲和扭转
dz
s
dz
s
理学结构力学四川大学PPT课件
q FP
A
BA
B
l
l/2
l/2
A
ql 2
A
+
ql 2 8 M
FQ
B
A
B
Fpl
Fp
M4
2
B
A
+
B -
ql 2
FQ
Fp 2
第4页/共63页
➢三、荷载与内力图的关系
➢四、用叠加原理画内力图。
1、简支梁受杆端弯矩和杆中荷载作用
下的内力图绘制。
m
q
m
q
=
+
l
a
=
a
+
b
m
b
m
M图
方法:找到两端的杆端弯矩,虚线连接,再以
G B
M:kN.m A
第49页/共63页
例7、做图示结构的弯矩图
FC
H
a
F
G
a
D
E
2a
a B
A 2a
第50页/共63页
例8、做图示结构的弯矩图
20kN/m
C 4m
H
E
4m
D
20kN/m
F
K
10kN/m
G
A
4m
B 8m
J 4m
第51页/共63页
80 H
20
G
160 C
160 320 D
E
F
40kN
40
20
+ -
37.5
第12页/共63页
例2、作内力图
80kN.m 160kN
A
CD
E
FAy
1m 1m
四川大学结构力学课件第1章绪论蒋玉川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第1章 绪 论
§1.1 结构力学的任务 §1-2 结构的计算简图 §1-3 结构及荷载的分类
§1.1 结构力学的任务
一、什么是结构力学
结构:土木工程中,承受和传递载荷并起骨架作用 的部分称为结构。 构件:结构的组成部分统称为构件。如图中的柱子、 基础、屋架等。
例11. 拱坝的简化计算
(a)
A
(b) A
(a)
B
A
B B
(b) A
B
§1-3 荷载的类型
1)按分布分 ▲ 面荷载 如:风荷载、雪荷载、雨荷载、人群 荷载、水压力等 ▲ 体荷载 如:结构自重,温度荷载等 ▲ 集中荷载 如:集中力、集中力矩等
2)按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分 ▲ 恒荷载 如:结构自重和设备重量等 ▲ 活荷载 如:人群荷载、雪荷载、雨荷载等 ▲ 移动荷载 如:吊车荷载、汽车荷载、火车荷载
主次梁连接(一)
简支连接
主梁和次梁的连接宜采用简支连接;(其传递荷载为次梁的梁端 剪力,并考虑连接的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可不考虑主梁扭转)
必要时也可采用刚性连接 。
主梁与次梁的铰接连接
实例
主次梁连(二)
刚性连接
梁与柱的刚接连接 对实接例焊缝
高强螺栓
钢衬板
梁上下翼缘传递弯矩,腹板传递剪力
二、结构的分类
杆件:长度比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大得多的构件。 杆系结构:由细长杆组成的系统。
薄壁杆:它的几何特征是长、宽、 厚三个尺寸都相差很悬殊,即l >> b >> t。
第一章 绪论
薄壁结构:由薄板或薄壳组成的系统。其几何特征是 宽而薄,即a>>t,b>>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QED
E
F QEF
3i 18i 3ql 1 2 1 0 (2) l 2 l
ql 2 5ql 3 1 , 1 38i 57i
f M AB M f BA f FQ AB
FQAB FQBA
M AB M BA F Q AB
6i A 2i 4i l 6i 2i 4i B l 6i 6i 12i 2 l l l AB
1.若某结点的角位移及该结点处各截面的弯矩均为 未知时,则该结点角位移为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2.若某结点的线位移及该结点处各截面沿该线位方 向的剪力均为未知时,则该结点线位移为位移法的 基本未知量。 概括起来,只有位移和相应位移方向上的内力 均未知时,该位移作为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F
F
F
F M
θ
2iθ
A
B A
4iθ
B
B A
4iθ
B A
A
2iθ
B
B
6i A l
Δ
Δ
AB
AB
F
q
B M
f BA
B A
6iΔ l
AB
AM
f AB
M AB
6i f 4i A 2i B AB M AB l
M BA
6i f 2i A 4i B AB M BA l
6i 6i 12i A B 2 AB FQfAB l l l
FP a 0.637 EA
FN1 FN5 0.159FP , FN2 FN4 0.255FP , FN3 0.319FP
位移法的基本要点如下:
1.确定基本未知量.(如B点的竖向位移Δ ) 2.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力的平衡方程).
位移法计算梁和刚架的基本思路
q
A
θ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简例.
①、如图7-1所示,选取竖向位移Δ为基本未知量。 ②、如图7-2所示,已知轴向位移ui,则,
(a)
a
a
a
a
(a)
A
Ai
i
li
B
2a
1
2
3
4
5
ui
B
B B
(b)
FP
o
x
FN i
(b) B
FN 1
B
FN 5
y
B
ui sini
B
FP
图7-1
3
F
θ
1
θ
2
F M
Δ
2
Δ
1
F
A E B F
F
A E B F
C
D
D
F M AE
F A B
F M AE
θ
1
F B
A
D
D
F
A
F RB
B C D E
M CB
F G
C
D
E
F
G
F RB
F RB
B C D E
M CB
F G
θ
1
C
D
E
F
G
7.4 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例1、用位移法分析图示结构
q=3kN/m
3.62 2.79
A B M :kN .m 6 C
D
1.5 0.31
例2、用位移法分析图示结构
20kN/m 10kN.m 40kN
E B
2EI
D
EI
2EI
4m
EI
C A
4m 2m 2m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20kN/m 10kN.m
θ θ
1 2
40kN
E D
i 2i
B
i
2i
4m
C A
4m 2m 2m
(c)
FP 由此解得: 5 EAi sin 2 i l i 1 i
(d )
4.将式(d)代入式(a),再代回(8-1)式得各杆内力:
EAi sin i li FNi 5 FP EAi sin 2 i l i 1 i
(e)
设各杆EA相同,将图7-1a的尺寸代入得:
F=ql
B
F QBC
M AB M BA 6i 12i 1 2 1 l l l M ED M DE 3i FQED 2 1 l l M M 3i 3i FQBC BC CB 1 2 1 l l l ql FQEF 2 FQBA
A
2EI 4m
B
EI 4m
C
EI 2m
D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θ
A
1
2EI 4m
B
q=3kN/m θ 2 EI 4m
C
EI 2m
D
2、写转角位移方程
θ
1
θ
1
q=3kN/m i
θ
2
θ
2
q=3kN/m 2i
A
2i
B
B
EI i 4
CC
D
AB杆: M AB 0, M BA 3 2i1 6i1 BC杆:
M AB
矩
M BA
剪
FQAB
力
FQBA 6 EI 6i 2 l l
θ =1
A
l
B
4 EI 4i l
2 EI 2i l
6 EI 6i 2 l l
B A
l
θ =1 Δ =1
6 EI 6i 2 l l
6 EI 6i 2 l l
12 EI 12i 2 l3 l
12 EI 12i 2 l3 l
D
B
M BA M DB
0, M DB M DC M DE 0
10 4i 1 18i 2 0 ( 2) 3
D
M DC
M DE
97 8 1 , 2 30i 15i
4、确定各杆端弯矩,并作出弯矩图
M AB 6.47kN m, M BA 12.93kN m, M BD 2.93kN m, M DB 35.33kN m, M DE 33.20kN m, M DC 2.13kN m, M CD 1.07kN m
l 8
EI i 4
BC杆: CD杆:
M BC 0, M CB 3i1
M CD
6i 6i 4i1 1 , M DC 2i1 1 l l
3、建立位移法方程
M
C
0, M CB M CD 0
6i 1 0 (1) l
7i1
F
FQCD
FQBA
M BC M CB
2 qlBC 4i1 2i 2 , 12 2 qlBC 2i1 4i 2 12 2
CD杆: M CD
2 qlCD qlCD 、建立位移法方程
M
M BA
M BC
B
0, M BA M BC 0
M DE 6i 2
DC杆: M DC 4i 2 , M CD 2i 2
3Fl DE 6i 2 30, M ED 0 16
3、建立位移法方程
M M
B
0, M BA M BD 10 0
10kN.m
M BD
110 12i1 4i 2 0 (1) 3
2、写转角位移方程 AB杆: M AB 2i1 , M BA 4i1 BD杆: DE杆:
M BD M DB
EI i 4
2 qlBD 80 8i1 4i 2 8i1 4i 2 12 3 2 qlBD 80 4i1 8i 2 4i1 8i 2 12 3
结构力学
第七章 位移法
(Displacement Method) 位移法是以结构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即将结 构拆成杆件,以杆件的内力和位移关系作为基础, 再把杆件组装成结构,通过各杆件在结点的平衡和 变形协调来实现。 位移法方程有两种表现形式: 1、直接写平衡方程的形式 . 2、基本体系典型方程的形式.
三、一端固端一端铰支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θ
A
F
q
B
Δ
AB
A
M BA
6i f (2i A AB M BA ) l 0, B
4i
M AB 3i A
3i f AB M AB l
FQAB FQBA
3i 3i A 2 AB FQfAB l l
图7-2
EAi FNi ui li
EAi 杆件的刚度系数 li
2. 如图7-2b,各杆位移ui与基本未知量的关系为
ui sin i
3. 由结点B的平衡
(a)
F
y
0,
5
F
i 1
5
Ni
sin i FP
(b)
EAi 即得: sin 2 i FP i 1 li
30kN
B
F QBA
C
F QCD
X
0, FQBA FQCD 30 0
M CD M DC 6i 12i 1 2 1 l l l
M AB M BA 3i FQ0BA 2 1 30 l l
6i 15i 1 2 1 60 0 (2) l l 480 2240 1 , 1 23i 23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