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 课后题答案 杨胜刚版 全
杨胜刚版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复习思考题 1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
国际金融杨胜刚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要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着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 1951 年在其名着《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
国际金融(杨胜刚)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国际金融 杨胜刚 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着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着《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
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国际金融[杨胜刚]习题答案解析
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杨胜刚版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复习思考题 1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圣才出品)
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
1.试比较IMF与世界银行的基本职能与业务活动。
答:(1)IMF的主要职能是:①为成员国提供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的场所;②确立成员国在汇率政策、与经常项目有关的支付以及货币的兑换性方面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并实施监督,从而保证有秩序的汇兑安排和汇率体系的稳定,消除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避免成员国操纵汇率或采取歧视性的汇率政策以谋求不公平的竞争利益;③向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必要的临时性资金融通,以使其遵守上述行为准则,并避免采取不利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IMF的业务活动围绕其宗旨服务,主要有:检查和监督各国和全球经济与金融发展,并向成员国提出经济政策建议;向成员国融通资金,以支持旨在纠正国际收支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增长的调整和改革政策;在其专长领域内,向政府和中央银行官员提供广泛的技术援助和培训。IMF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事务方面,其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解决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所需的短期外汇资金,以消除外汇管制、促进汇率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2)世界银行主要负责成员国的经济复兴与开发,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除贫困,并向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世界银行虽然是营利性组织,但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第一条,世界银行的宗旨是:①对用于生产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成员国的复兴与开发;②以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的对外投资;
③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成员国生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的均衡发展,并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提供贷款担保。
国际金融(杨胜刚)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1.如何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答: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资本流动与一陶国际收支有关,主要反映在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它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它意味着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它意味着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和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特点。
答:(1)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①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的工业国家,就已有一定规模的资本输出。英国是当时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德次之。就资本的流向而言,资本输出多集中在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占一半以上).对东亚、中东和非洲等殖民地附属国也有一定比例的输出,法、德在俄国、东欧、北欧等地区也有少量资本输出。就资本输出的方式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私人股票、债券的证券投资,且主要投资受款国的公用事业部门。
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也加入了资本输出国的行列。由原来的债务国跃升为净债务国,资本流向以拉美、加拿大和西欧等地区为主,资本输出方式则主要是政府借贷取代了私人资本借贷。截至二战前,大体上讲,世界长期资本输出的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
③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从量上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空前膨胀,国际直接投
资规模急剧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取代国际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质上看,资本流向、资本输出方式、资本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0章)】【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0
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收支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
答: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可能会盈余。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
答: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因此,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也由多种含义。
(1)国际收支平衡的几种观点
①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平衡,即自主性交易的借贷差额为零。当这一差额为正时,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就是国际收支逆差,两者皆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收支相抵,差额为零的一种平衡模式。这
是一种会计上的国际收支均衡。不管统计期间内国际收支如何,只要期末的收支相抵或大体相等,就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国际金融(杨胜刚)习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习题答案
令狐文艳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
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圣才出品)
第三章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1.对于目前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IMF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分为哪几类?各国目前汇率制度的选择有何倾向?
答:(1)IMF划分汇率制度的依据及分类:
1999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根据各成员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按照汇率制度弹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对于给定汇率目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诺,将汇率制度划分为以下8大类:
①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
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是指以另一国家的通货作为唯一的法定通货(如正式的美元化)的汇率制度。采用这种汇率制度意味着该国完全丧失了对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控制权。
②货币局
货币局是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该货币通常被称为“锚货币”)之间可以一同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发行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实现的汇率制度。这意味着国内货币必须要以确定的外国货币作为充足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发行,且必须保持充分的外汇资产作为支持,这削弱了传统中央银行的功能,比如货币控制以及最后贷款人职能,给自主性的货币政策留下的空间很小。当然,货币政策的一定的弹性可能仍然具备,这取决于货币局制度规定的严格程度。
③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
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钉住)是指一国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与其保持固定比率。在这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需承诺货币平价的不可撤消。汇率可以在围绕中央汇率上下最多不超过1%的范围内波动,或将汇率最高值和最低值维持在中央汇
率的2%的范围内至少三个月。货币当局随时准备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或间接干预(积极的利率政策的运用、外汇管制的施加、限制外汇活动的道义劝说或通过其他公共机构的干预)维持汇率的稳定。货币政策的弹性尽管有限但是比无法定通货以及货币局制度下大,因为传统的中央银行的职能还是有可能实行,而且货币当局可调整汇率平价的水平,尽管不是那么频繁。
国际金融(杨胜刚)习题答案之欧阳引擎创编
习题答案
欧阳引擎(2021.01.01)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
国际金融学 课后题答案 杨胜刚版 全
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
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国际金融(杨胜刚)习题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习题答案
欧阳家百(2021.03.07)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
国际金融 杨胜刚 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着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着《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
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收支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
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
答: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因此,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也由多种含义。国际收支平衡的几种观点:一,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它认为国际收支的平衡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平衡;二,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观点,静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收支相抵,差额为零的一种平衡模式。它注重强调期末时点上的平衡。动态平衡是指在较长的计划期内经过努力,实现期末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这种平衡要求在同际收支平衡的同时,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经济目标;三,局部均衡与全面均衡的观点,局部均衡观点认为外汇市场的平衡时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因此,要达到国际收支平衡,首先必须达到市场平衡。全面均衡是指在整个经济周期内国际收支自主性项目为零的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要从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是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一,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二,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三,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其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判定标准,一,账面平衡与实际平衡;二,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三,自主性收入与自主性支出。最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周期性的失衡,结构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收入性失衡,贸易竞争性失衡,过度债务性失衡,其他因素导致的临时性失衡。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项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三大项目组成,一是经常项目,二是资本与金融项目,三是错误与遗漏项目。经常项目是指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项目是指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项目是人为设置的项目,目的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平衡。首先,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借方和贷方最终必然相等,因此,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中任何一个出现赤字或盈余,势必会伴随另一个项目的盈余或赤字;其次,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有融资的关系,经常项目中实际资源的流动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中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这种融资关系正在逐渐的减弱,资本与经常项目不在被动从属与经常项目,而是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错误与遗漏项目是根据经常项目和资本于金融项目的不平衡而设立的,如果前两个项目总和是借方差额,那么它就在贷方记相同金额,反之则反之。
4.请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原因。
答: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经济的又有非经济的;既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又有经济结构的。而且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单独而是混合地发生作用。它主要有:1.周期性失衡,2.结构性失衡,3.货币性失衡,4.收入性失衡,5.贸易竞争性失衡,6.过度债务性失衡,7.其他因素导致的临时性失衡。以上几方面原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且,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5.汇率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协调中究竟意义何在?
答:在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中,有一类是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另一类为各国政府的政策调节,在前一类的调节机制中,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汇率的变动来实现的,如当一国的国际收支为赤字时,外汇市场上的外汇需求会大于外汇供给,汇率上升,这将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当自动调节机制不能完全解决国际收支失衡时,各国政府就会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调节,汇率政策就是其中的一类,如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该国可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强本国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同时,国外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逐步恢复平衡。由此可见,汇率无论是在自动调节还是政策调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汇率的上升下降不仅引起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他将导致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得以解决。
6.一国应该如何选择政策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
答: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有内外均衡冲突的存在。正确的政策搭配成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核心。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包括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供给调节政策等,要相机的选择搭配使用各种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其次,在国际收支的国际调节中,产生了有名的“丁伯根原则”,“米德冲突”,“分派原则”,他们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这就是政策搭配,比较有影响的政策搭配方法有:蒙代尔提出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索尔特和斯旺提出用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7.如何看待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的变化?它们说明了什么?
答: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实现顺差68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就具体项目而言,表现在:
货物项下顺差规模较2003年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4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289.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5933.93亿美元,进口5344.1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6%。2004年我国进出口高速增长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基本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改善了出口企业资金状况。在国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积极影响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较快。
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2004年我国服务项下的收入与支出分别达到624.34亿美元和721.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30%。服务项下逆差呈现扩大趋势,达到96.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从具体构成看,运输是服务项目逆差的主要因素。国际旅游收支和其他商业服务为顺差。此外,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项下逆差较大。项目逆差扩大表明,随着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各项承诺的落实,我国服务行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收益项下逆差规模有所下降。2004年,我国收益项下收入205.44亿美元,同比增长28%。支出2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随着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收益项下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