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小练习原文填写:⑴《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⑵《沁园春•雪》中过渡句是。
⑶《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按要求写出《沁园春•雪》中的句子:比喻句:拟人句:文学常识:一、词牌名“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关;“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它的格式和《沁园春·长沙》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
它们的上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
《沁园春·长沙》我们会在之后进行学习。
二、诗歌基本常识词又叫诗余;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词由词牌和题目构成,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结构、用韵、乐谱等形式,因此又叫倚声。
词的分类:按字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可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沁园春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zhuāng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cǎi;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娆.()红zhuāng()素裹文cǎi() 成吉思汗.()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惟余莽莽”中“莽莽”的意思是__;“俱往矣”中“俱”的意思是____。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姐姐的拉丁舞跳得很好,身姿____(风骚妖娆强劲),别有一番风情。
(2)这位模特着一身红裙在雪地上摆出各种专业姿势,远看更是_(银装素裹红装素裹红白相间),靓丽无比。
5.按提示默写句子。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词句是:____,___。
(3)词中由写景过渡到议论的诗句是:___,___。
6.下图为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对该书法作品或诗词评价得当的一项是()A.字体为楷书,虽字形斜侧,但每个字又都保持了它本身结构的重力平衡,似巨斧斜劈山峰,一派昂扬奋举之态。
B.字体虽为楷书,但纵笔自由,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C.字体为行书,整幅作品中的“须”“晴”“娆”三字,墨浓字大,可见作者对当时眼前所见的晴日景色充满喜爱之情。
D.字体虽为行书,但气势雄强,好像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的豪迈气魄。
7.班级准备举行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短语中选用四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10题。
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九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课件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 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谢欣 谢赏
深
入 探
7.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究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照,“英雄”与“风
流人物”对照,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
史作用,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
更杰出的才能,有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
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慢)
山舞银蛇,
原弛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诵
须晴日,
读 全
看红装素裹,
文 分外 妖 娆,(慢)
俱 往矣——,(慢,拉长)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江山如此多娇,↗
数 风流 人物——。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还看 今 朝!(一字一顿)
惜 秦皇汉武,↘(低沉)
深
入 6.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 ”?如何理解结尾三句,作
探 究
用是什么?
(1)今朝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 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的无产阶级大众。 (2)理解:诗人自指,即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 抱负。 (3)作用:
点明主旨,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山河的历史作 用,“今朝”的“风流人物”必将不负历史使命,超出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事迹,同时抒发了作者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中国人民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统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名师精品课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毛泽东
历来对“今朝”的“风流人物”到 底指谁,看法不一,请结合写作背 景,谈谈你的理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结如泉流归海,要收得尽,又似尽而未尽。 ——《柳塘词话》
滔滔( tāo ) 妖娆( ráo ) 折腰( zhé)
风骚( )
sā
天骄 左边为“马”。 风流
沁园春(o ) 莽莽( ) 红装素裹( )
分外( qì)n
mǎn
ɡu
ɡ
ǒ
fèn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 边无际。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滔滔:词中指黄河波涛滚 滚的样子。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
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 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在国内外战争理论以及战争实践基础上, 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继承和 发展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战略思想,创 造了以积极防御战略为核心的人民战争理论,带领 中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
“望”是领字,所领起的 景物远非目力所能及。对 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 的意思,也有很大的想象成分。 作者的视野在想象之中延伸扩展, 展现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 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又可象 征伟大祖国的雄伟景观,显示了 作者豪迈的意兴和雄伟的气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精选)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学习目标: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重点)2.理解词的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3.感受词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入。
(由回顾旧日积累导入到对新诗文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二、课文探究:(一)一读课文,感受气势1.指名朗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黑板上)2.强调以下字音沁qìn 数风流人物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3.注意节奏和重音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生共议停顿和重音,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集体朗读全词。
(二)二读课文,理解词意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⑴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⑶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⑷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手法把他所要描绘的雪景形象地呈现出来?(先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
1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写作背景: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
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朗读节奏:不整齐划一,而是富于变化。
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作者妙笔生花的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娇艳美好的北国风光。
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全文翻译:北国的风光多么壮丽,千里大地到处冰封,万里长空雪花飘飘。
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腾舞,起伏的高原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
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着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江山如此美好,引来无数的英雄豪杰竞相为之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文学辞采稍显不足;唐太宗、宋太祖,文学修养略差一些。
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树。
这些人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广大人民。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详细解析
《沁园春·雪》课文详细解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段析】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伞,世界。
【语言品味】“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
一静一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段析】具体写冰封雪飘。
【语言品味】“望”字领起下文,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由“望”字统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二者又都有奔放活泼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①“望长城内外”中的“望”字与“看红装素裹”中的“看”字互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望”有登高远眺之意,但所见内容却远远超过目光所及,这是为什么?)【语言品味】在雪中想像到雪后,更见作者内心的兴奋。
分外妖娆。
【段析】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前十句写了眼前实景,这里又用三个虚写句子,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词的上片,具体描绘北国风光,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语言品味】“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段析】这两句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议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以承上为主,总括了上片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启下为主,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语言品味】“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折腰”又与“娇”相呼应。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段析】对历代英雄进行评论。
【语言品味】“惜”字领起以下七个句子,句句都饱含惋惜之情。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并不是“全无文采…‘全无风骚”,批评的措辞很有分寸。
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不但有惋惜至极的意味,而且近于嘲讽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
8.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
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 去即可。例如:
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减少”“下降”“贬值”之类的词语不能与倍数搭配,只能与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搭配。
5.看到肯定否定连用不放过。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应
知识点解析
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调整句子使前后一致即可,是 肯定就全肯定,是否定就全否定。例如:
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句中“安全生产”与“质量的好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毛病。
6.看到关联词不放过。
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则根据 语意更换其中的一个。例如:
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此例中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7.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知识点解析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不搭配的内 容删去即可。例如:
课后作业
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高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沁园春-雪》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沁园春-
雪》课件
沁园春雪文体知识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写作背景
返回首页
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沁园春雪》
返回首页
作者简介
返回首页
配乐朗颂,整体感知课文
理解课文
1、《沁园春雪》这首词描写了北方的雪景,那幺题目中的“沁园春”以作如何解释?
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 雪》课件 新人教版
“惟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顿失”表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 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
件
12
语言赏析
1.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改写:山如银蛇,原似蜡象。 一“舞”一“驰”,用的是比喻和 拟人的修辞手法 , 前者舒展柔美,后者 奔腾壮烈。不仅生动地表现了群山和高 原的连绵起伏的美丽形象,且化静为动, 赋予沉寂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想 象丰富,生动传神。
1、哪些句子总写北方的雪景?你 能用 成语来概括北方的雪景吗?写 景时, 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分别用 了哪 两个字? 前三句总写北方的壮丽雪景。 壮阔雄奇、玉砌银妆 、冰天雪地。 封、飘。静中有动,由下至上,由地面到空 中,意境非常开阔,气魄宏大。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0
2 、末尾三句是 实景还是虚景?从 哪个字可以看出?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 8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件
词的上阕如何描写北国 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 丽?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9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20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 第一:尊儒术,通西域,开疆土,但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件
21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2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小结上阕
上阕写北方的雪景,先写眼前 实景(写实景先总,后具体 描述),视野开阔,气势宏 大。后三句借助想象写虚景。 在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过程中,融入了作 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之情。
部编版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
《沁园春·雪》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风骚”中的“风”原指,“骚”原指 ,“风骚”在词中指的是,与它同义的还有“”一词。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A.承接上文,进一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
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
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词中的风流人物。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
5.这一部分,表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其中,将“”与“”对比,歌颂了 ,抒发了的豪情壮志。
6.“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7.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参考答案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国风》《离骚》文学才华文采3.D4.D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往今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6.不能,用“只”说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批评语气比较严厉,而用“还”则说明成吉思汗重视的内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语气有些称赞。
7.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
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
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6.文章围绕《沁园春·雪》的发表叙述了哪几件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事件
1936年2月
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
1945年10月 1945年11月 1945年11月后
柳亚子展出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和他的一首和词 《新民报》首次公开发表《沁园春·雪》 蒋介石发动国民党文人写咏雪词。
7.请赏析下面文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见本课“技法·夺冠”)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在一场大雪后,他
登上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雄伟壮阔而又妖ráo美丽的北国雪景,毛泽东
胸中豪情激荡,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沁.园春·雪》,抒发了他作 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ráo( 娆 ) 脍.( kuài )炙人口 沁.( qìn )园春 (2)“脍炙人口”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沁园春·雪》这首词被人们都称赞 。
1945年10月24日,坐落于重庆七星岗的中苏文化协会门前热闹非凡,青年画家 尹瘦石和南社盟主柳亚子联合举办的诗画联展进行预展,25日展览会正式开幕。展 览会上,柳亚子不仅展出了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还展示了他的一首和词: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 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犹”是尚且的意思,表明就算是苏轼的词也不如毛泽东的词有气势;“只”是只
不过的意思,表明辛弃疾的词太过牢骚;“犹”“只”表现出作者对毛泽东的词深
深的赞叹之情。 8.“惊涛拍岸千堆雪”化用了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词句,原是用来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
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
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
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
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莽.莽(mǎng) 妖娆.(ráo)折.腰(zhé)成吉思汗.(hán) 稍逊.风骚(xùn)
分.外(fèn) 数.风流人物(shǔ) 今朝.(zhāo)
分.别(fēn)数.目(shù) 朝.代(cháo)
(2)词语释义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表示敬慕、倾倒的意思。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有时也用来指代文学才华,如:“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与重音指导]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
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妖娆。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
江山/如此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多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还看/今朝
..。
../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这首词的上阙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并结合朗读音频和自己的感受,说出你所体会到的情感?
答案示例:上阙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
情感是高昂的、豪迈的。
2.词的上阙中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
答案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其中“北国风光”总领上片内容。
3.作者以哪个字统领上阕后面的内容?都写到了什么?
答案示例:用“望”字统领上阕后面的内容,写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4.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答案示例:虚景。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但所见内容却远远超过目光所及,这是为什么?淡淡你的感受。
答案示例:“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伟大祖国的形象。
诗人视野在想象之中延伸扩展,所见内容超过目光所及,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使人感受到作为革命领袖的诗人的豪迈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