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80~81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

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和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

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践中发现三角形有稳定性。

四、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三角板、吸管、图钉、三角形和

四边形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三角形的框架,并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你知道有关它的什么知识?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并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画一画:画出一个三角形。

画三角形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想一想:①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有几个顶点? ②三角形有几条线段?线段与线段之间是怎样

连接的?

③怎样表示这个三角形?

根据学生的汇报,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汇报之后再翻开课本读一读,画出最重要的词。

4、判一判: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5、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它具有

什么特性?

6、做一做:每个小组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这三根吸管能围其它不同三角形?这四根吸

管能围其它不同的四边形?

怎样才能让四边形稳定呢?

完成课本86页的2、3两题。

7、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