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讲义
《西方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05
市场结构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策略性行为
01
特点
02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 都很小。
03
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 能等方面没有差异。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策略性行为
资源的流动性强,厂商可以自由地进 入或退出市场。
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上的每个参与 者都能获得充分的信息。
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方 法。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 ”,而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 、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等。
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以及政府如 何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
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对于故意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 行为,政府应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 维护市场秩序。
外部性内部化途径探讨
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 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产权界定与交易
明确产权界定,允许产权交易,可以使外部性通过市场机 制得到内部化。
西方经济学讲义(第02章__供求理论A)【需求、供给与价格决定】
第二章 供求理论
§ 1.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供求定理
§ 2.弹性理论 § 3.蛛网理论
需求是指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在 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价格(元/千克) 3.6 有购买的 欲望 3.8 4 4.2 4.4
需求量(千克) 200 有购买 150 的能力 100 80 50
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 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量。
价格(元/千克) 供给量(千克) 有供 有供 3.6 给的 给的 50 欲望 能力 3.8 80 4 100 4.2 150 4.4 200
供给表—— 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
价格P 供给曲线
供给量的变动
价格(元/千克) 供给量(千克) 3.6 80 3.8 110 4 130 4.2 180 4.4 230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价格P S2
S0 S1 P0
.A .B
Q1 Q0
P1
供给量Q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A→B),但供给曲线的 位置不变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技术进步,供给增 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需求表—— 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
西方经济学总讲义
西方经济学总讲义
一、导言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通过对资源的分配、利用、需求、供给和市场价格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本讲义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和基本理论,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和实用技能。
二、课程内容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价格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则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如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个体的需求、供给和决策行为,以及市场价格的决定,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本部分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
(1)需求与供给: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行为,以及生产者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价格。
(2)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市场失衡时的调整过程。
(3)市场结构:研究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和绩效,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
(4)生产要素市场:探讨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市场供求关系。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周期和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本部分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
(1)国民收入:探讨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2)通货膨胀:分析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影响和治理方法。(3)失业率:研究失业率的测量方法、原因和影响,以及降低失业
西方经济学讲义课件
西方经济学讲义
11
第一章 导 言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内容 三、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方法
生产可能线以
12
C
内的任何一点 表示资源没有 得到充分利用
9
D
6
G
E
3 F
01234 5
西方经济学讲义
24
4、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
经济制度的变革。
Economic Institutions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 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 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15 A B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西方经济学讲义
28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市场出清:市场上 的供求均衡 完全理性:
rational。个体的最 优化行为 完全信息
Clearing market 市场出清 商品价格具有 充分的灵活性(flexible),能使需求和 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 在出清的市场上,没有定量配给,资源 闲置,也没有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
《西方经济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是什 么”,而规范分析研究“应该
是什么”。
边际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来做出决策。
均衡分析方法
分析经济体系中各种力量的相 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达到均 衡状态。
动态分析方法
研究经济现象在时间推移中的 变化过程。
02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 格之间的差额。
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需求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总效应
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 求量的总影响,等于替代 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和。
04
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类型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 合理投入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调节的结果,当供给量等于需 求量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讲义(01)
5
Company Logo
2. 经济学组成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 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17
Company Logo
(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D
资源既定, 所能达到的 两种产品的最大 组合。
D
3
9
E
4
56
E
F
5
03
F
0 1 2 3 4 5 粮食
14
Company Logo
(2)资源与要素。 Resources
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 品。
自由资源 经济资源
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 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西方经济学课程讲义
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 可变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 平均可变成本
第二节 长期成本分析
1、长期总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 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3、长期边际成本
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 1、含义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市场失灵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 (5) 宏观经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 供给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出的商 品量。
2 、供给表 供给表是表明某商品的价格与供 给量之间关系的表。
3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 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求定理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 置的经济体制。
西方经济学讲义pppt课件
2、寡头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寡头间存在勾结
产量由寡头间协商
取决于各寡头实力的 大小。
寡头间不存在勾结
各寡头根据其他寡头 的产量来调整自己的产 量
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西经3第789章 22
3、寡头市场的价格决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包括:
1)价格领先制:
价格决策往往由大企业作出。 决定价格的大企业通常被
某个企业先自行定价。
又有竞争
P
有差别的 产品之间存在替代性;
企业根据市场再进行调价。
垄断竞争的特征 企业数量较多 进出该行业容易 存在产品差别 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dd’ dd
Q
西经3第789章 17
3、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MR = MC
在短期中,每一个生产 有差别的厂商都可以在 部分消费者中形成自己 的垄断地位,处于完全 垄断状态。
西经3第789章 31
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
初期,工资增加,劳 动会增加。
到一定程度后,劳动 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工资高过一定限度, 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 不足以抵补劳动的负 效用,劳动的供给量 反而减少。
西经3第789章 32
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工资水平
由劳动力市场的
供给曲线与需求
例某产品的平均成本 为100元,利润率为 10%,则价格定为 110元。
《西方经济学》_完整全套课件
供求关系与市 场均衡的变动
价格机制的作 用和影响
价格歧视与市 场效率
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需求、效用、偏好等消费者决策因素的分析 生产者行为: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市场结构等生产者决策因素的分析 市场均衡:供需平衡、价格决定、资源配置等市场均衡机制的探讨 政策效应:政府干预、税收政策、市场失灵等政策效应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政策建议:提出针对环境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的政策建议,推动相关领域 的改革与发展
案例分析:分析环境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展示其实 际效果和影响
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的重要性
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 系
创新驱动的实践案例
创新驱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确定性
模型化与数学化 方法的应用:在 经济学研究中广 泛应用,如需求 供给模型、生产
者均衡模型等
案例研究与实验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 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 探讨经济学原理在实践 中的应用
实验方法:通过控制实 验条件,观察和分析经 济现象的变化,验证经 济学理论的正确性
案例与实验的结合:将 案例研究和实验方法相 结合,提高经济学研究 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案例选择与实验设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 例和设计合理的实验 方案,为经济学研究 提供有力支持
《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
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1 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财富的社会科学。其范畴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1.2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 稀缺性原理: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经济学就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问。
2) 选择成本原理:做出选择时必然会放弃其他可行的选择,选择的成本即为放弃的机会成本。
3) 边际分析原理: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
4) 市场均衡原理: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供求达到均衡时实现最优资源配置。
5) 激励原理:人们行为往往受到期望收益的激励。
6) 隐性成本原理:除了明显的成本外,还存在着隐性成本,如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第二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2.1 古典经济学派
2.1.1 亚当·斯密(Adam Smith)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体系能够自动调节资源分配,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2.1.2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李嘉图提出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理论,主张国际贸易的互惠互利。
2.2 边际主义经济学派
2.2.1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马歇尔是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主张通过边际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2.2.2 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米塞斯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
2.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2.3.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1.两部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主体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得到各种收入;厂商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产量与劳务,居民户用收入购买产量与劳务。
2.三部门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3.四部门的宏观经济是指包括了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四个部门。
(二)国民收入概念
1.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2.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
⑴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⑵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⑶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 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价变动的GDP 称为实际GDP ,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 ,称为名义GDP.
《西方经济学》_完整全套课件
其公式为:
需求量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变动率
Q
ed
Q P
Q • P P Q
P
edlP im 0 Q P•Q PddQ P•Q P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 (1)偏好的完全性。 (2)偏好的可传递性。 (3)偏好的非饱和性。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 假定消费者之消费两种商品,则效用函数为:
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 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 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 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
《西方经济学》课件
2
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学
探讨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以及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 家的贡献。
3
马歇尔经济学派和现代西方经济学
介绍马歇尔经济学派的兴起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如边际主义和宏观经 济学。
主要学派及其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派
阐述凯恩斯经济学派的核心理 论,探讨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 性以及对经济衰退的应对措施。
分析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外汇市场等国际经济 关系和国际经济政策。
研究劳动力市场、工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等劳 动经济现象和劳动政策。
结语
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我们将深入了解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及其在实践 中的应用,为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启示。
经济学基础知识
1 供求关系
介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 成本与效益
解释生产成本、机会成本和效益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3 市场结构
讲解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等市场结构,并讨论其对经济效率和公平性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
回顾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塞内加的“人 类学”。
新古典经济学派
介绍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基 础,如效用理论、供给与需求 分析,以及市场机制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教学目的
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提出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评价指标。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与市场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认识要素供给原则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关系,理解不同要素供给曲线的特点。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
二、教学重点
引致需求,VMP = MFC 原则,厂商要素需求曲线;效用最大化的要素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的论证、土地供给弹性为0 的特征及原因。基尼系数。
三、教学难点
边际产品价值;要素需求的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工资、地租与利息的决定。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7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之外,分配理论还包括了各生产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收入差异及其原因、国家对收入的调节等内容。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得出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理论,从而完成对要素市场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第1讲.pptx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24
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 5.宏观经济政策
25
3.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微观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学的基础
使用资源作出选择。 即选择“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
生产”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8
而资源希缺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利用: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希
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希
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9
3.经济学研究的4个基本原理
40
习题
3.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 观经济是: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
41
习题
4.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42
习题
5.下列哪一种情况涉及到权衡取舍? A.买一辆新汽车 B.上大学 C.星期天下午看一场足球比赛 d.睡午觉 e.以上各项都涉及到权衡取舍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讲解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
教学重点:介绍经济学的定义
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1.定义一: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生产的。( 亚当?斯密)
2.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物的科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3.定义三: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4.定义四: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谬尔森)。
5.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1.经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
科学分为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物理学与各种工程技术学。经济科学也是如此,分为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等)和应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
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是纯粹研究经济理论的学科。这并不能说明经济学是一门枯燥的学问,恰恰相反。
2.经济学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学科
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许多专业课程或者是(理论)经济学的分支的学科,如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或者是应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具体领域经济问题的应用经济学,如技术经济学;或者综合应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理论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学等。
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生产相关的或其后面的生产关系,或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研究目的在于提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
• GNP: 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 NI: 同期所有生产要素报酬总和。
• GNP 和 NI 都是衡量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发生的经济活
动的总规模,理论上讲二者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统计
实践中二者还存在差异。
理解GNP & NI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避免重复计算与过去苏联体系所采用的工农业总产值对比
2. 无形商品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的经济活动
举例说明:家务劳动
4. 现期发生的经济活动旧货市场的交易额只计算买卖差额
5. 合法经济活动才统计在内
6. GNP 的值并不是国民福利水平的完美的指标
它容易让人联想到 Gross National Pollution
另外,举例说明交易值降低但效用水平上升的情况。
GNP 的计算
最终产品:在理论上可以定义,实践上无法完全根据商品自身的属性来判定。
附加值:这是实践中容易操作的方法
所有要素所得的报酬: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衡量同一对象。
例:
小麦产值 $1000 附加值 1000
面粉产值 $2000 1000 (最终产品)方便面产值 $3000 1000 工农业总产值 $6000
国民生产总值 $3000 = 利息+租金+利润 +工资
= NI
以上分析得到的结论:
最终产品总价值 = 企业增加值总和 = 全部要素收入总和
从理论上讲:GNP = NI
GNP 与 NI 的区别
折旧和间接税包含在 GNP 中,但它们不构成 NI;为什么?
折旧:机器设备价值被统计在当年的GNP中,每年的GNP中也包括了以前所生产
的机器设备的价值的转移。所以严格说来GNP 不能准确表示一年内新创造的价
值。
GNP - 折旧 = NNP (国民生产净值:本年度新创造的价值)
间接税:它反映在商品的价格中,但不归企业所获得,因此不能计入各种要素的
报酬。消费者付出这部分支出,是从他的收入中拿出的,而他的收入已经被计算
在NI中了。因此,间接税只是收入的再分配,而不是收入的形成。
NI = GNP - 折旧 - 间接税 = NNP - 间接税
GNP与GDP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都是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规模的宏观指标;但前者强调的是国民的概念,后者强调的是国境的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GDP以取代GNP。两者差异主要存在于“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
二、国民收入的分解
•个人收入:个人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未缴纳个人所得税),它只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PI = NI - 社会保险税 - 公司所得税 - 企业留利(未分配利润) •可支配收入:真正可以为个人自行支配的收入
DI = PI - 个人所得税
•可支配收入的去向:消费和储蓄
注意:在宏观经济学中,凡是不用于消费的部分,我们都计为储蓄,不论储蓄的具体形式是什么。银行存款叫储蓄,购买证券也是储蓄。
DI = C + S
可支配收入 = 消费 + 储蓄
•净税收与可支配收入
政府各项税收总和称为总税收,用 T 表示;
政府也向纳税人进行转移支付,用 GT 表示;
因此政府从公众手中得到的净税收为 NT = T - GT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忽略企业留利部分,那么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看作国民收入与净税收的差额。
DI = NI - T + GT
或 DI = NI - NT
三、国民经济中的其他重要变量
•一般物价水平
•一般利率水平
失业率 =以已失业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除以劳动力总人数
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
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 摩擦性失业率 + 结构性失业率
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循环
一、两部门收入循环模型
要想使国民收入循环能够顺利维持,产品市场的交易额必须与要素市场的交易额相等,即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NI = AE (AE 的价值实际上就是GNP),这也就是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在两部门模型中,要想实现国民收入的均衡,消费支出必须等于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由于现在没有政府,所以
NI = DI = C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消费者没有将他们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是将一部分储蓄起来了,比如 20 万元,这会导致产品市场上有价值为20万元的商品和服务就无法销售出去,其价值不能实现。这种情况下,厂商部门会面临产品积压、库存增
多的压力。短期内的正常反映是压缩生产,减少库存,这个过程意味着,当宏观经济中出现支出小于收入时,会引起产量的减少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
但是如果把等量的储蓄转变为投资,情况会怎样呢?
下面我们加上金融市场,看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如何实现。
二、两部门三市场模型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为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NI = AE
此时
NI = C + S
AE = C + I
所以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可简化为
C + S = C + I
即
I = S
S 为收入循环中的漏出量;I 为这一过程的注入量。所以简单概括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就是,收入循环中的漏出量必须等于注入量。
三、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循环过程
政府部门加入循环过程后,均衡条件的表达式更丰富,但基本原理未变: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NI = AE
此时
NI = C + S + NT
AE = C + I + GP
其中NT表示净税收;GP表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
根据漏出量等于注入量的简化表示,这时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为
S + NT = I + GP
四、完整的收入循环模型
此时总收入为:
NI = C + S + NT + IM
总支出为:
AE = C + I + GP + EX
其中 IM 表示进口;EX 表示出口。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可直接写作
S + NT + IM = I + GP + EX
这就是漏出量等于注入量,对这个等式稍做整理可得:
(S - I ) + ( NT - GP ) = ( EX - IM )
等式左边是私人部门储蓄和投资的差额加上政府部门的收支差额;等式右边是对外收支的差额。这个表达式对我们从事后统计上分析一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平衡问题十分有帮助。
第二章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
“AD-AS”模型
一、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一般物价水平:总需求曲线的形状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