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侵权纠纷一案法律论证会释介

合集下载

汤长龙诉周士海股权转让纠纷案例评析

汤长龙诉周士海股权转让纠纷案例评析

汤长龙诉周士海股权转让纠纷案例评析摘要:分期付款的股权转让合同,不同于以消费为目的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在法律适用上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适用《民法典》第634条。

对于汤长龙诉周士海股权转让纠纷案件,通过分析人民法院裁判理由,梳理其在法律适用领域的方向;对于《民法典》第634条的解释;为今后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基础。

关键词:股权转让;分期付款;合同解除一、案例梳理(一)基本案情汤长龙与周士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及《股权转让资金分期付款协议》。

双方约定:周士海将其持有的青岛变压器集团成都双星电器有限公司6.35%股权转让给汤长龙。

股权合计710万元,分四期付清,协议双方生效,永不反悔。

汤长龙于依约向周士海支付第一笔股权转让款150万元。

因汤长龙逾期未支付约定的第二期股权转让款,周士海以公证方式向汤长龙送达了《关于解除协议的通知》,以汤长龙根本违约为由,提出解除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资金分期付款协议》。

次日,汤长龙即向周士海转账支付了第二期150万元股权转让款,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数额履行了后续第三、四期股权转让款的支付义务。

周士海以其已经解除合同为由,如数退回汤长龙支付的4笔股权转让款。

汤长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周士海发出的解除协议通知无效,并责令其继续履行合同。

查明周士海所持有的6.35%股权已经变更登记至汤长龙名下[1]。

(二)争议焦点本案经审议,一审法院确定争议焦点为周士海是否享有合同解除权。

二审法院确认争议焦点为周士海要求解除《股权转让资金分期付款协议》有无事实依据及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周士海能否因汤长龙股权转让款的迟延履行而解除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合同分期付款能否与普通的分期付款合同共同适用《民法典》第634条,以及适用范围与事由。

(三)裁判结果最高法院做出民事裁定认为,汤长龙主张的周士海依据依据《民法典》第634条之规定要求解除合同依据不足的理由,于法有据,应当予以支持,驳回周士海的再审申请[1]。

股权转让的司法解释与法院判决分析

股权转让的司法解释与法院判决分析

股权转让的司法解释与法院判决分析股权转让作为商业交易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涉及到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法院判决。

本文将对股权转让的司法解释以及法院判决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股权转让的司法解释股权转让的司法解释是指法律界对于股权转让规则的解释和说明。

在我国,最重要的司法解释之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这一司法解释对于处理股权转让纠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解释三明确规定了在股权转让中,当事人应当遵守的义务和责任。

例如,有关无形资产转让的规定明确指出,股权转让合同应当明确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不可侵犯权益等,并且要求转让双方应当履行信息披露和保密义务。

此外,解释三还涉及到股权转让中的违约责任、合同解除和损害赔偿等问题,对于股权转让交易的各方具体权益和责任进行了界定。

二、法院判决的分析法院判决是对于具体案件在法律适用上的决定和裁定。

对于股权转让纠纷案件,法院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解释进行审理,并通过判决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

在股权转让纠纷案例中,法院通常会依据解释三的规定来判决。

例如,如果股权转让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和不可侵犯权益,并能够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那么法院通常会支持股权受让方的权益,并对转让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合同解除和损害赔偿等。

这种判决保证了股权转让交易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此外,法院还会考虑股权转让中的其他因素,例如双方的诚信、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以及交易方式的合法性等。

根据具体的案情和证据,法院会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公正的判决。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股权转让的司法解释和法院判决对实际案件的影响,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某公司A在2018年将其股权转让给公司B,双方签订了具体的股权转让协议。

但是在转让完成后,公司A发现公司B未履行协议中约定的对其员工的待遇承诺。

于是,公司A将公司B告上法院,要求解除股权转让协议并要求损害赔偿。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张三与李四的股权转让纠纷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张三与李四的股权转让纠纷

案例1:股权转让纠纷案例:张三与李四的股权转让纠纷事实经过:张三和李四是一家小型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共同持有该公司的股权。

由于公司日益发展壮大,张三和李四之间产生了一些分歧。

最终,他们决定协商解决问题,并达成了一项股权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张三同意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李四,以获得相应的权益。

然而,李四支付转让款的时间一拖再拖,导致张三开始怀疑他的诚信。

最终,张三决定寻求法律救助。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权转让必须经过书面协议,并且需要办理股权过户手续。

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支付和过户。

在本案中,张三和李四已经达成了股权转让协议,但李四未能按时支付转让款,违反了协议的约定。

通常情况下,违约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建议:对于张三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问题: 1. 与李四再次协商,尽量达成和解,并明确支付时间和方式。

2.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委托律师起草律师函,向李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履行协议并支付转让款。

3. 如果李四仍不履行协议,可以考虑通过诉讼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李四的违约责任,并要求支付相应的赔偿。

4. 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准备和提交相关证据,以证明双方的协议和李四的违约行为。

同时,应与律师密切配合,做好诉讼策略,争取取得有利的诉讼结果。

案例2:股东权益保护案例:XX公司股东之间的权益保护纠纷事实经过: XX公司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初创公司,由四名股东共同投资成立。

随着公司的发展,原本和谐的股东关系逐渐变得紧张。

其中一名股东B开始对公司的运营产生了质疑,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然而,其他三位股东却对其提出的建议不予采纳,并不断排斥和限制B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B感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决定寻求法律保护。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应当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来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司法鉴定机构的股权纠纷案例

司法鉴定机构的股权纠纷案例

司法鉴定机构的股权纠纷案例一、案例背景在司法鉴定机构的股权纠纷案例中,一家鉴定机构的股东之间发生了股权归属的争议。

该鉴定机构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企业,并在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由于股权关系不明确,导致股东之间出现了矛盾和纠纷。

二、案件经过1. 股东协议纠纷:在公司成立初期,股东们签署了一份股东协议,约定了各自的股权比例和权益分配方式。

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一些股东开始要求重新核定股权比例,认为原有协议存在不公平之处。

这导致了股东之间的争执和纠纷。

2. 股东资金注入纠纷: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一些股东没有按照约定的资金比例进行注入,导致公司经营资金短缺。

其他股东认为这些股东应承担相应责任,要求他们补充资金或减少股权。

3. 股东退出纠纷:由于公司发展不符合预期,一些股东希望退出投资,但其他股东不同意或要求高额的退出费用,导致股东之间产生纠纷。

4. 公司估值纠纷:在股东退出或增资时,对公司的估值问题成为争议焦点。

不同股东对公司的估值存在差异,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进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5. 董事会权力争夺纠纷: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董事会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成为股东争夺的核心。

不同股东为了争夺董事会的权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争夺和角力,最终导致公司内部矛盾激化。

6. 股东权益保护纠纷:一些股东认为公司存在违规操作或挪用资金等行为,损害了股东的权益。

他们要求司法鉴定机构对公司进行财务鉴定,以保护自身的权益。

7. 股权转让纠纷:一些股东希望将自己的股权出售给其他股东或第三方,但其他股东不同意或要求高额的转让费用,引发了股权转让的纠纷。

8. 股东之间的合作纠纷:由于股东之间的合作分歧和利益分配问题,导致合作关系破裂。

这种矛盾和纠纷往往会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

9. 股东违规行为纠纷:一些股东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如挪用资金、滥用职权等,导致其他股东的利益受损。

股东们因此发生争执和纠纷,要求司法鉴定机构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股权纠纷的诉讼案例分析

股权纠纷的诉讼案例分析

股权纠纷的诉讼案例分析股权纠纷是公司治理中常见的争议之一,涉及股东权益、公司经营管理权等方面的权利纠纷。

在实际的股权纠纷案例中,往往涉及到公司内部管理、投资者关系、董事会决策、股权转让等方面的争议。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股权纠纷案例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案件背景、纠纷焦点、法律责任、解决方式以及案件启示等方面的内容。

一、案件背景该案件涉及到一家中型企业的股权纠纷,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

该企业的股东结构比较复杂,主要股东包括创始人、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一些个人投资者。

该企业在成立初期,由创始人和一些个人投资者共同出资成立,后来引入了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策略的调整等原因,企业出现了经营不善的情况,导致了企业的业绩下滑、股东之间的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了股东之间的纠纷。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创始人和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方针存在分歧,导致了董事会决策的僵局;另一方面,创始人和个人投资者之间因为利益分配、股权转让等问题也产生了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股东之间开始出现了对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价值、股权转让等方面的争议,最终演变为一场复杂的股权纠纷案件。

二、纠纷焦点在该股权纠纷案件中,纠纷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成员的选举、董事会决策程序、董事长权力等问题。

(二)经营管理权:谁有权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行干涉和管理。

(三)股权转让: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公司章程等问题。

(四)利润分配:公司盈利后的利润分配和分红政策等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在股权纠纷案件中往往是最为突出的纠纷焦点,也是造成各股东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

三、法律责任在该案件中,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各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公司法等规定行使股东权利,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股东责任。

具体来说,根据公司章程的约定,董事会成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并应当行使董事会的权利和义务;股东在行使股东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按照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的责任。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张三与李四合作公司股权问题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张三与李四合作公司股权问题

案例一:股权纠纷案例:张三与李四合作公司股权问题事实经过:张三和李四是多年的朋友,他们决定合作成立一家公司并共同投资。

根据初期协商,张三和李四各出资100万元,并以5:5的比例分配公司股权,共同经营并分享利润。

然而,随着公司经营的深入,张三发现李四擅自挪用公司资金用于个人开支,并担心李四将独自控制公司决策权。

因此,张三决定起诉李四,要求解除合作关系并要求返还其应有的股权份额。

律师解读: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在公司内部享有股东权利,应当按照出资比例分享公司利润,有权参与公司的决策。

在本案中,李四的行为给公司带来了损失,并且违反了股东之间的合作协议。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张三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要求解除合作关系并要求返还其应有的股权份额。

建议: 1. 提供证据:张三在起诉李四时应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李四挪用公司资金的行为和其对公司决策的垄断,以支持其诉讼请求。

2. 聘请律师:由于公司法律问题的复杂性,建议张三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代为处理此案,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并协助张三进行诉讼程序。

3. 和解谈判:在诉讼程序中,还可以通过和解谈判来解决纠纷。

律师可以代表张三与李四进行沟通,寻求双方的和解意愿,并达成协议以解决股权纠纷。

案例二:股权转让纠纷案例:王五与赵六的合资公司股权纠纷事实经过:王五和赵六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并按照7:3的比例分配公司股权,王五占70%,赵六占30%。

然而,由于经营问题,公司利润持续下滑,王五对赵六的经营能力产生了质疑,并决定将其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方。

王五提出将其所持有的70%股权以高价进行转让,赵六对此进行了拒绝。

随后,王五决定将赵六告上法庭,要求强制赵六接受股权转让。

律师解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有权将其所持有的股权进行转让,但在转让时应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并尊重其他股东的知情权。

在本案中,王五有权决定将其持有的股权进行转让,但需要确保其行为合法合规。

如果赵六拒绝接受股权转让,王五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强制赵六接受股权转让。

股权确认纠纷一案陈述总结词

股权确认纠纷一案陈述总结词

2011年3月24日钜桥法庭原告魏强诉被告鹤壁市蓝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确认纠纷一案陈述总结词审判长、审判员:对于民事起诉状的请求事项,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陈述。

一、关于证人证言可信度的说明查看证据6(淇滨民初字2010第795卷宗)有四位证人出庭作证,这次又加上了二位证人证言。

以上人员中陈庆华就是显名投资26万元的股东,对当时公司成立时的情况一清二楚,是公司的创办人之一,现从事销售工作。

余学海是工商记录中的监事,对于公司有什么人组成的各出多少钱都十分清楚,现是一印刷出版工作的实体店老板。

张军朝有出资证明条,是公司的发起人之一,现从事技术及销售工作。

袁绍和一直从事技术产品开发工作。

宋文红从事物业管理工作。

余学海、张军朝、袁绍和、宋文红四人在被告公司实际控制人高云峰出具的证据7(股东名单及股款)中均有出现,是事实股东。

特别要说明的是公司成立时,营业执照中的公司法人代表董起云。

由于公司是2005年4月份成立的,故按照公司法第45条第4款的要求,董事长出任公司法人代表,实际也是这么做的,董起云现在市中级法院文印部工作,法庭可以对其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术等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如果其言词诚信有问题,中院不会聘他工作。

现有6个人的证人证言说有股东会议记录在公司保管,而被告却说没有,这明显是以强欺弱,以大欺小,刻意隐瞒。

请被告也找6个同事来证明我不是股东。

在这6个人中有男有女,有将近60岁的老者、也有30多岁的年轻人、更有孤儿寡母,有新区住、有老区住,我跟他们除了曾经是同事之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难道他们都说慌言,出伪证,没有一点公序良俗。

按照归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以上证人证言是真实可信的,即是有股东会议记录存在的。

在这里我再次恳请公司法人代表拿出股东会议记录,以便法庭查明真相。

据《举证规则》第75条,可以推定本当事人就是股东。

二、关于工作表现、行使权利义务的说明2005年4月公司成立之初,我投入了资金和实物,从证据5(投资入股收条)、证据6(淇滨民初字2010第795号卷宗)、证据7(股东名单及股款)和证据8(算账记录合计清单)中都可看出。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解读股权相关案例及建议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解读股权相关案例及建议

案例一:违反股东协议的纠纷事实经过:某某公司为了资金扩张,向多位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并制定了一份股东协议。

根据协议,投资者A和投资者B各自出资额为100万元,持股比例为50%。

但是,投资者A在公司成立之初出资了全款,而投资者B只付出了50万元,承诺稍后会补足剩余的50万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B一直没有兑现承诺,并拒绝向公司补足缺口款项。

因此,公司决定采取法律途径解决这一纠纷。

律师解读:根据协议,投资者B应该按照约定时间向公司补足缺口款项。

然而,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投资者B并没有履行义务。

虽然他可能有一些理由解释,但这不会免除他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协议的签订和履行是双方的法律义务,任何一方不能随意违反协议。

因此,公司有权通过法律手段追究投资者B的责任,并要求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建议:公司可以先与投资者B进行沟通,了解其不履行义务的原因,并尝试解决纠纷。

如果沟通无果,公司应寻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公司还应妥善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协议、付款凭证等。

案例二:不履行优先认购权的纠纷事实经过:张三与李四是一家初创公司的股东。

根据公司协议,若有其他投资者愿意认购公司股权,张三和李四有优先认购权。

然而,在一次新的股权融资中,公司出现了一些困难,导致张三和李四未能按时履行优先认购权。

此时,一位名叫王五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公司,并成为公司股东。

张三和李四因此对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公司和王五的法律责任。

律师解读:根据公司协议,张三和李四作为公司股东,享有优先认购权。

然而,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公司的困难,导致张三和李四未能履行这一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认为张三和李四已经放弃了他们的优先认购权,因此可以把股权出让给王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如果一方未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或者约定的方式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要求履行,也可以解除合同。

所以,张三和李四要求追究公司和王五的法律责任可能没有法律约束力。

股权纠纷的诉讼案例分析

股权纠纷的诉讼案例分析

股权纠纷的诉讼案例分析案例一:股权纠纷的诉讼案例分析事件背景:时间:2008年6月地点:某城市张三和李四是一起创办某科技公司的合伙人,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张三出资500万元,李四出资300万元,股权比例为5:3。

在成立初期,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由于经营策略的不一致和内部冲突的加剧,公司逐渐陷入了困境。

2008年6月,由于业务亏损和经营压力,张三提出要追加资金并增加其股权比例,而李四则表示反对。

事件经过:时间:2008年7月地点: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张三和李四无法达成共识,因此张三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他以公司治理不规范、李四违反出资协议为由,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股权纠纷案件,要求重新确定股权比例。

法院受理该案后,先审查了公司的章程、股东出资协议等相关文件。

经过调查取证,法院发现李四确实未达到出资协议中规定的金额,这为张三的主张提供了证据支持。

经过多轮庭审和听证,法庭决定重新确定公司的股权比例。

时间:2009年1月地点: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根据公司章程和出资协议的规定,判决张三的出资比例为55%,李四的出资比例为45%。

根据这一判决结果,公司进行了股权重组,李四接受了法院的判决并按照新的比例重新出资,公司重新实现了股权平衡。

律师的点评:该案例中,张三和李四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产生了股权纠纷,最终通过诉讼解决了争议。

这一案例反映了合伙人间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分歧和经济利益的冲突,也展示了法律途径在解决股权纠纷方面的有效性。

在这一案件中,法院首先依法审查了相关文件和证据,确保了诉讼的基本合法性。

同时,法院通过调查取证,找出了李四未达到出资协议规定的事实,这为判决张三的主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最终,法庭根据公司章程和出资协议的规定,重新确立了公司的股权比例,从而实现了股权平衡。

这一判决结果有力地维护了合伙人间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在股权纠纷案件中,合伙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并且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会根据法律和相关协议来进行公正裁决,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纠纷案例解读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纠纷案例解读

案例:股权纠纷案例解读案例一:邻居私自转移公司股权事实经过某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成立时共有4名股东,分别是A、B、C、D。

A拥有30%的股权,B拥有25%的股权,C拥有20%的股权,D拥有25%的股权。

公司经营了10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5年初,A与B签订一份协议,约定A将自己持有的30%股权出售给B,协议约定的转让价款已经全部支付。

然而,B并未履行协议,而是私自将30%股权转让给了他在邻居公司工作的朋友E。

律师解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权的优先权。

在这个案例中,A与B之间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A将其持有的30%股权出售给B。

根据协议的约定,B应当支付购买价款。

然而,B并未履行协议的约定,私自将股权转让给了E。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未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任何股东不得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第三方。

因此,B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是无效的。

A仍然是该公司的股东,他对公司享有相应的权益。

建议1.A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求自己的权益,要求B和E退还股权。

2.如果B和E拒绝履行义务,A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自己仍然是该公司的股东,并追究B和E的违约责任。

3.公司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决定对B和E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保护公司和股东的权益。

案例二:股东恶意操纵股权转让事实经过某某公司成立于2010年,成立时共有两名股东A和B,分别持有50%的股权。

公司经营了三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2013年,A未经B同意,将其持有的50%的股权转让给了A的亲戚C,转让价款远低于股权的实际价值。

律师解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自由转让其持有的股权,但必须获得其他股东的同意。

在这个案例中,A未经B同意,私自将其持有的50%股权转让给了C,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

另外,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行使其股东权利应当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而A恶意将股权转让给亲戚C,转让价款远低于股权的实际价值,损害了B的合法权益。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相关案例分析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股权相关案例分析案例一:张三与李四的合伙纠纷事实经过张三和李四是一对合伙人,他们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然而,由于经营策略的分歧和个人利益的冲突,张三和李四发生了纠纷。

李四认为张三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导致公司业绩下滑,要求解除合伙关系并追偿。

律师解读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应当履行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共同经营、共同分担盈利和负担损失。

如果合伙人违背约定行为导致损失,另一方合伙人有权要求解除合伙关系或追偿。

在该案件中,李四可以通过证据证明张三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公司业绩下滑,从而要求解除合伙关系并追偿。

建议对于李四来说,他可以首先收集和整理证据,证明张三违反了合伙协议的约定,导致公司业绩下滑和损失的发生。

其次,他可以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咨询,寻求法律支持,并根据律师的建议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包括起诉追偿等。

案例二:王五的股东权益受损纠纷事实经过王五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持有该公司20%的股份。

然而,由于公司存在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导致公司业绩下滑,股价暴跌。

王五认为自己的股东权益受到了损害,要求公司赔偿。

律师解读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不得进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如果这些违法行为导致了股东的权益受损,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提供赔偿。

在该案件中,王五可以通过证据证明公司存在虚假陈述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导致了他的股东权益受损,从而要求公司赔偿。

建议对于王五来说,他可以首先收集和整理证据,证明公司存在虚假陈述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以及这些违法行为导致了他的股东权益受损。

其次,他可以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咨询,寻求法律支持,并根据律师的建议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包括起诉公司要求赔偿等。

案例三:李四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纠纷事实经过李四作为一家公司的股东,持有该公司30%的股份。

然而,由于其他大股东的利益冲突和不当行为,导致公司资产被挪用、利润被侵占。

股权纠纷中,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股权纠纷中,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股权纠纷中,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及案例分析在现代社会,公司作为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东权益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股权纠纷是公司运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涉及到股东的权益受到侵害。

本文将从股权纠纷中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出发,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法》是股东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依据,其中规定了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应遵守的规范。

如《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此外,《公司法》还对股东知情权、股东会决议、董事会职责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中关于合同、侵权责任等规定,也为股东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如《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保护进行了特别规定。

如《证券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告。

年度报告应当包括公司概况、财务会计报告、董事会的组成及其工作情况等内容。

二、案例分析1.案例一:股东知情权纠纷基本案情:甲公司股东乙因公司长期未召开股东会,无法了解公司经营状况,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行使股东知情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

法院判决: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会计凭证。

法院判决支持乙的诉讼请求,要求甲公司提供相关资料。

2.案例二:股权转让纠纷基本案情:甲公司股东乙与股东丙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乙将其持有的甲公司10%的股权转让给丙。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关于股权的案例及解读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关于股权的案例及解读

案例:关于股权的案例及解读案例一:张XX与李XX纠纷案事实经过:张XX和李XX是一家创业公司的两位合伙人,其中张XX持有60%的股权,李XX持有40%的股权。

但是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亏损严重。

李XX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不满,并认为张XX在公司经营方面有过失。

因此,李XX要求张XX退出公司,并要求分配公司剩余资产。

律师解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合伙人可以约定合伙事务的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张XX持有更多的股权,因此他在公司中具有控制权。

只要张XX 的行为在公司法和合伙协议的约定范围内,并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他有权继续留在公司。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在退出公司时,应按照公司的净资产值来分配剩余资产。

因此,如果张XX决定退出公司,他有权分享公司的净资产。

建议:对于李XX来说,他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和建议,以促进公司的改善和发展。

如果他认为张XX存在过失,可以要求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的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

对于张XX来说,他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在公司中的权力,在公司内部解决纠纷,避免对公司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他决定退出公司,应按照公司法和合伙协议的规定来处理。

案例二:王XX与刘XX股权转让纠纷案事实经过:王XX和刘XX是一家公司的两位股东,其中王XX持有80%的股权,刘XX持有20%的股权。

由于个人原因,王XX希望将其所持有的80%股权转让给刘XX。

律师解读:股权转让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并且需要符合公司章程的相关约定。

在这个案例中,根据王XX和刘XX的股权比例和意愿,他们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股权转让。

转让完成后,刘XX将成为公司的唯一股东。

另外,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权转让需要进行公示,并经公司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

因此,在进行股权转让时,王XX和刘XX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向公司的相关机构报备。

建议:对于王XX和刘XX来说,他们应该在进行股权转让前,充分了解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并且确保转让操作符合法律规定。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纠纷解读及建议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纠纷解读及建议

案例一:股权转让纠纷事实经过:某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办人为李某。

此后,李某将自己持有的公司20%的股权以书面形式转让给了张某。

几年后,李某发现张某没有按照约定履行股权转让手续,并私自将股权转让给了其他人。

李某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决定委托律师解决该纠纷。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的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其履行;可以请求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就合同范围内的部分权利请求降低或者免除自己的义务。

”根据此规定,李某可以请求张某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即将股份转让给其合法的受让人。

建议:1.律师建议李某首先与张某进行协商,要求其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并威胁采取法律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如果协商不成功,律师建议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张某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并追究张某的违约责任。

3.对于已经转让给其他人的股权,律师建议李某同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无效,并要求追回转让给其他人的股权。

案例二:股东在合并重组中的权益保护事实经过:某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计划进行合并重组事项。

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公司认为原股东的股权份额过低,决定通过增发股份的方式稀释原股东的股权。

原股东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公司没有尊重其股东权益,委托律师进行咨询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47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份可以由股东以一定的股份比例增发股票的方式增加。

”但是,增发股份的方式必须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并通过股东会议或董事会决议进行。

如果公司的股东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增加股权份额的做法没有经过合法的程序,侵犯了原股东的权益,那么原股东可以要求公司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建议:1.律师建议原股东首先查看公司章程,确定增发股份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2.如果程序合法,律师建议原股东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在增发股份的同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保护原股东的权益。

分析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

分析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

分析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一、引言股权争议是指在股东之间或与公司之间发生的与股权相关的法律纠纷。

在侵权法领域,股权争议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公司治理、权益保护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相关法律规定和典型案例,为解决类似争议提供参考。

二、侵权行为与股权争议1. 侵权行为的定义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侵犯人身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等。

在股权争议中,侵权行为通常指的是一方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控制或剥夺他人的股权,从而引发纠纷。

2. 股权争议的特点股权争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争议双方通常是公司内部的股东或与公司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二是争议焦点常常是股权的归属、转让或处分问题;三是争议的解决常常涉及公司章程、公司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三、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案例分析1. 股权转让纠纷案例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将甲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然而,在转让过程中,甲公司未履行转让义务,导致乙公司的股权权益受到损害。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甲公司的不履行转让义务构成违约行为,侵犯了乙公司的股权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或者追究其违约责任,同时可以寻求法律救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 股东权益保护纠纷案例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乙公司是其股东之一。

甲公司在未经乙公司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发行新股,导致乙公司的股权比例被稀释。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甲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乙公司的股权权益,违反了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规定。

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撤销发行新股的决定,恢复其股权比例。

如果甲公司拒绝履行,乙公司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解决途径1. 协商解决在侵权行为的股权争议中,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解决争议。

协商解决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效率性,可以减少纠纷的成本和时间。

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就股权归属、转让或处分等问题达成共识,并签署相关协议以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股权纠纷案件解析

股权纠纷案件解析

股权纠纷案件解析一、案件背景分析股权纠纷是指在股权关系中,由于各方之间权益分配、管理与控制等问题产生的争议。

这种争议可能涉及股东之间的权益、公司治理结构、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往往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二、案件事实描述在本案中,涉及的是一家股权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与一名创始股东之间的纠纷。

在成立投资公司时,创始股东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形成了相应的股权结构。

然而,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投资公司与创始股东之间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纠纷的发生。

三、关键问题分析1. 投资公司是否存在违规操作?针对投资公司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章程、相关合同和法律法规等因素,分析投资公司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约定。

2. 是否存在股权转让或受让的问题?如果投资公司或创始股东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股权转让或受让的行为,就需要审查相关的协议和交易文件,明确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3.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合规?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运作情况,判断投资公司是否满足合法合规的治理要求。

四、法律规定分析1. 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投资公司和创始股东在合作过程中应当遵守公司章程、约定和法律规定,并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2. 合同法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涉及的股权转让、受让和合作关系,需要查看相关合同的条款,判断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五、案件解决途径1. 诉讼如果各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解决争议。

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加强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

2. 仲裁除了诉讼外,各方还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纠纷。

仲裁机构依据仲裁协议或者相关法律进行仲裁,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

六、案件教训与启示通过对股权纠纷案件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教训与启示:1. 在成立股权投资公司或进行股权转让时,应当明确各方的权益和义务,并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操作。

民事纠纷中的股权纠纷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民事纠纷中的股权纠纷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民事纠纷中的股权纠纷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股权纠纷在民事纠纷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公司法、合同法等领域涉及到的股份和股权转让问题时更加突出。

本文将就民事纠纷中的股权纠纷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解决方式。

一、股权纠纷的类型(1)股东之间的纠纷:主要包括股东权益保护、投资义务和权利、公司治理权等问题。

(2)股东与公司之间的纠纷:主要涉及公司的经营、分配利润等问题。

(3)股东与第三方之间的纠纷:主要包括股权转让、股份质押等问题。

(4)行政主管机关与股东之间的纠纷:主要涉及公司合规性、行政处罚等问题。

二、解决股权纠纷的方式(1)妥善处理:对于一些普通的、非争议性较大的股权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或者借助第三方调解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避免纠纷升级。

(2)仲裁:对于一些复杂的、争议性较大的股权纠纷,双方可以选择仲裁作为解决方式。

仲裁程序相对简单,可以提高解决效率,同时具备强制执行的特点。

(3)诉讼:如果妥善处理和仲裁未能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程序较为正式,能够对当事人行为进行约束,但相应地,诉讼周期相对较长,费用也较高。

(4)协议调解:双方可以通过协议调解的方式解决股权纠纷。

协议调解具有灵活性,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商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协议确定纠纷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三、预防股权纠纷的措施(1)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公司各种运营行为。

(2)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加强对投资者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对公司治理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股权纠纷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确保公正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4)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公司应及时、真实地向投资者公开相关信息,并加强对股东权益的保护,提升投资者信心。

结论股权纠纷是民事纠纷中的重要问题,对其解决方式的研究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纠纷引发的破产危机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股权纠纷引发的破产危机

案例:股权纠纷引发的破产危机事实经过某某公司成立于2010年,该公司创始人为A先生和B先生,双方各持股50%。

公司运营了几年后,由于两位创始人对公司发展方向存在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A先生决定出售其股权并退出公司,但B先生不同意,双方陷入纠纷。

A先生诉至法院,要求强制出售自己的股权。

法院判决强制出售,并根据公司估值确定了A先生股权的出售价格。

然而,由于公司资金紧张,B先生无法及时支付购买股权的款项。

受这次纠纷影响,公司形势日益恶化,最终陷入破产危机。

律师解读股权纠纷是常见的公司法律纠纷之一,双方对公司发展方向的分歧导致了该纠纷的发生。

法院在判决中强制出售A先生的股权,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

然而,由于B先生无力支付购买股权的款项,导致公司进一步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了破产。

建议•在合伙或公司成立初期,双方应明确约定股权转让相关条款,包括出售价格、支付方式等,以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

•如果公司出现股权纠纷,双方应积极协商解决,避免将纠纷扩大化,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在法院判决出售股权后,应尽快履行相关义务,以确保公司正常运营。

案例:合伙人违规转让股权引发的纠纷事实经过某某公司由A先生和B先生共同创立,双方各持股50%。

由于B先生经营不善,公司日益亏损,导致A先生对公司前景产生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B先生未经A先生同意,将其50%的股权转让给了C先生,致使A先生在公司中的地位受到侵害。

A先生起诉B先生和C先生,要求追回转让的股权并获得相应赔偿。

律师解读合伙公司的股权转让应符合合伙协议及相关法律规定。

在本案中,B先生未经合伙协议约定和A先生同意,擅自将股权转让给C先生,构成了违规转让股权的行为。

A先生对此行为提起诉讼是合理和合法的。

在此纠纷中,B先生和C 先生应分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建议•在合伙公司成立初期,双方应明确约定股权转让的相关规定,包括转让条件、转让对象及方式等,以规范合伙关系。

•出现股权转让纠纷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探讨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

在商业活动中,股东的行为偶尔可能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因此审理此类纠纷十分重要。

通过分析法律规定、审理原则和案例研究,本文旨在为相关法官、律师以及债权人提供指导,确保公正裁决,并维护合法权益。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审理思路、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裁判要点、解释说明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案例以及结论。

每一部分将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展开阐述。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在讲述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之前,首先概述该问题的背景,并明确文章结构。

通过详细介绍每个部分所涵盖的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和知识框架。

同时,通过引言部分的阐述,读者也能了解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2.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审理思路:2.1 审理原则:在审理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案件时,需要遵循以下审理原则:公正性原则:法院应当依法公正地审理此类案件,保证各方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平等主义原则: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应坚持对各方当事人平等对待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实质公正原则:在对案件进行审理时,法院应注重关注案件的实质问题,并致力于解决实际争议,保证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2.2 审理标准:为确保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需要依据以下审理标准进行判断:违约认定准则: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是否存在股东违反了他们向债权人承诺的义务或产生了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因果关系判断:需要确认股东的行为是否直接导致了债权人利益受损。

法院将会评估股东行为与债权人利益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裁决。

合理性判断: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考虑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是否符合经济、商业常规和道德规范。

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股东的行为是否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号 、 审 ( 伽l) 终 字 第 1 1号 民 3 终 2 0 经 2 事 判决 书 , 行 了讨论 。现实 录如 下 : 进
同 日 , 四 川 省 集 体 资 产 评 估 事 务
所 ” 出 “ 资 5 0万 元 ” 虚 假 的 验 作 增 8 的
资 证 明 ; 月 3 日 发 文 件 公 告 更 名 事 4
万 元
19 9 5年 3月 3 日 , 出 集 团 将 其 0 日
下 属 的 一 个 注 册 l 0 万 元 的 “四 川 o I省
北 方经 济 贸易 合 作公 司 ” 名 为 “ 川 更 四 I
普瑞 高 新技 术 产业 公 司” 简 称普 瑞 高 (
新 ) 改注 册 资金 60万 元 , 建 生 为 , 8 刘
签 订 了 共 同 发 起 组 建 四 川 普 瑞 药 业 有 I 限 责 任 公 司 ( 称 普 瑞 药 业 ) 协 议 》 简 《 , 并 约 定 由 双 方 分 别 再 推 荐 一 个 企 业 作 为 发 展 股 东 , 合 组 建 ” 瑞 药 业 筹 备 联 普 组 “ 双方 分 别 向筹 备 组 划 拔 筹 建 费册 地 址 : 阳 市 建 设 法 资
路 北 段 1 5号 : 3
19 9 6年 6月 6 日 , 淳 铣 ( 江 五 徐 内
业 集 团 ” 简 称 日出 集 团 ) “ 川 思 达 ( 与 四
知 识 产 业 有 限 公 司 “( 称 思 达 公 司 ) 简
律 师事 务 所邀 请 , 国政法 大 学 江平 、 中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江 伟 、 国 家 检 察 官 学 院 江 礼 华 、 官 学 院 梁 书 文 、 京 大 学 姜 法 北
“ 款 和 设 备 租 赁 , 不 是 划 拔 注 册 资 借
金。
明 安 等 著 名 法 学 家 们 , 根 据 该 所 提 供 的 相 关 资 料 , 对 (9 8 川 经 初 安 第 针 19 )
宜;
19 9 5年 6月 1 日 , 出 集 团 推 荐 2 日
案情 概 况
l9 9 5年 2月 1 日 , 3 “四 川 日 出 产
其 下 属 企 业 “ 京 绅 鹏 科 贸 公 司 ” 思 北 、 达 公 司 推 荐 其 下 属 企 业 “ 川 海 陵 制 四 冷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 计 四 家 联 合 签 订 兴 办 “ 瑞 高 新 ” 协 议 , 普瑞 高 新 ” 普 的 “ 原 是 日出 集 团 独 资 兴 办 的 企 业 , 并 约 定 由 四 家 联 合 出 资 1 0万 元 ( 充 空 白 5 填 的 注 册 资 金 ) 对 此 进 行 改 制 ( 达 含 , 思 海 陵 公 司 占 股 份 5 % , 日 出 集 团 含 绅 4 鹏 公 司 4 % ) 改 制 后 的 普 瑞 高 新 和 各 6 : 方 在 “ 川 江 市 制 药 五 厂 ” 体 改 制 四 I内 整 基 础 上 共 建 “ 瑞 药 业 ” 地 址 仍 在 成 普 , 都 市 备熙路 北 段 3 号 , 定 代表 人 由 6 法 思 达 公 司 委 派 杨 继 勇 担 任 约 定 由 刘 建 牛 将 普 瑞 高 新 的 公 章 一 切 手 续 交 由 杨 继勇使 用 — — 同 年 9 年 1 日 绅 0
Ch n o - o e n e t l i a n n g v r m n a 【 法制 园 地 】
. … … . ,
维普资讯
限任 司 四普 责 公 与川瑞
纠纷一案 法律论证会释介
文/ 国祥 徐
20 o 2年 l 0月 5 日 , 北 京 市 恒 城 应
年 7月 1 日 起 , 乙 方 应 每 月 付 给 甲 方
占 用 费 。 ” — 这 一 铁 的 事 实 证 明 是 —
达 公 司 的 杨 继 勇 担 任 法 定 代 表 人 , 注 册 资 本 为 1 0万 元 , 有 股 东 七 方 , 瑞 公 0 共 普 司 占 4% ,内江 五 厂 及各 方 占 4 % , 0 0 另 2 %是 负 责 普 药 的 专 业 人 员 5人 的 经 营 0 股 ( 建 生 、 5 , 道 清 4、 % , 琼 刘 5、 % 邓 5 刘 4 , 代娱 3 , 根梅 3 ) % 陈 % 候 % :协 议 和 章 程 约 定 ;三 年 内 不 得 让 股 份 : 并 由徐 淳 铣 担 任 在 内 江 五 厂 基 础 上 改 组 并 经 工 商 局 批 准 的 “ 川 普 瑞 药 业 有 限 责 任 公 四
明 : 失 公 章 、 营 业 执 照 》 等 开 办 手 丢 《 等
续 , 重 新 补 办 了 一 套 , 营 业 执 照 》, 又 《 四
鹏 科 贸 公 司 宣 布 四 方 改 制 普瑞 高 新 的
协 议 和章 程 无 效 而退 出 四 方 协 议 , 日 出 集 团 的 主管 行政 机 关 没 有 批 准 、 _ [ 商 局 没 有 批 准 普 瑞 高 新 的 改 制 , 这 四 方 协议 没有 全 面履 行即告 终 : 但 事 实是 :思 达 公 司 q -日出 集 团 出 资 经 普 瑞 高 新 帐 户 对 内 江 制 药 五 厂 进 行 r改 组 , 立 了 “ 药 公 司 ” 由 思 成 普 ,
厂 各 方 4 % 股 权 的 代 表 人 ) 普 瑞 高 新 0 与
和 普 瑞 药 业 三 方 , “ 0万 元 债 权 转 移 ” 以 9 的 方 式 , 签 订 转 让 4 % 股 权 给 普 瑞 高 J D 新 ,没 有 加 5方 股 东 参 加 = 据 普 瑞 药 业 提 供 的财务 证 明 : 有 9 没 0万 元 债 权 之 事 实 , 股不成 立 ? 转 19 9 7年 1月 6 日 , 出 集 团 补 发 通 日 知 ,撤 回 刘 建 生 和 刘 琼 一 因 公 章 等 等 手 续 均 在 杨 继 勇 手 中 , 日 出 集 团 无 计 可 施 , 9 8年 6月 1 日 , 出 集 团 以 普 瑞 l9 0 日 高 新 的名义 ,在 《 场与 消息报 》 市 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