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高中实习试讲教案
高中实习试讲教案教案标题:高中实习试讲教案教案目标:1. 确定实习教学的主题和目标。
2. 制定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提供适当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主题: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2. 学生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学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利用一个相关的问题或引言引起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解释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20分钟):- 选择一篇适合高中学生的文学作品,如一首诗歌或一篇短篇小说。
-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学生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互动讨论。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来解读其他文学作品。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的分析报告和互动讨论。
2. 学生个人的书面作业,要求他们分析另一篇文学作品。
教学资源:1. 适合高中学生的文学作品。
2.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分析内容。
教学方法和策略: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学课件或投影仪展示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分析内容,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理解能力。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2. 组织文学作品分享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成果,并进行互动交流。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步骤和时间的合理安排,以保证教学进度。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5
4、平面垂直的判定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符号表述为:
AB α ⊥β . AB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图形表述为:如图 证明:设α ∩β =CD,则由 AB α ,知 AB、CD 共面。 ∵AB⊥β ,CD β ,∴AB⊥CD,垂足为点 B。 在平面β 内过点 B 作直线 BE⊥CD, 则∠ABE 是二面角α -CD-β 的平面角, 又 AB⊥BE,即二面角α -CD-β 是直二面角, ∴α ⊥β 三【例题讲解】 例 1 、如图,⊙O 在平面α 内,AB 是⊙O 的直径,PA⊥α ,C 为圆周上不同 于 A、B 的任意一点。 求证:平面 PAC⊥平面 PBC. 证明:设⊙O 所在平面为α ,由已知条件,PA⊥α ,BC α ,∴PA⊥BC。 ∵C 为圆周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AB 是⊙O 的直径, ∴BC⊥AC。 又∵PA 与 AC 是△PAC 所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BC⊥平面 PAC。 ∵BC 平面 PBC,∴平面 PAC⊥平面 PBC。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设计直判定和求二面角
课型 多媒体
新课讲授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复习旧知】 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1)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 若α ∩β = ,则α ∥β . (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则两平面相交 若α ∩β =AB,则α 与 β 相交. 两平面平行与相交的图形表示如图。
二【新课】 1、引入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二 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教室的墙面与地面, 一个正方体中每相邻的两个面、课桌的侧面与地面都是互相垂直的。 2、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3、直二面角的画法:如图
实习生试教教案
实习生试教教案
教案标题:实习生试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关于……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其……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2. 难点:……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
2. 教具:……
3. 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2. 学习新知:介绍……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行……。
3. 拓展延伸:通过……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能力。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性、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准确性和认真程度等。
3. 学习效果:通过一些形式的测验或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反应、教学方法等。
2. 教学效果分析: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实习生试教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指导,请随时与我联系。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10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授课时间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2015-11-10 年级班次 课时数 2015 年 11 月 3日 高二(18)班 1
1、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 2、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设计 教 具 探究法
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5]若将拉链上两点固定的位置互换,剩余的一段长度不变,仍为 2a,如图 B 所示,那么当 M 运动时,它的轨迹又是什么?此时|M F1 | ,|M 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 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小于| 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 做双曲线的焦距。 三、例题讲解 三)例题选讲 例 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 F1(-5,0) F2 , (5, 0)双曲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 离差的绝对值等于 6,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
课型 多媒体、拉链
新课讲授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复习旧知 问题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用符号怎么表示? 问题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问题 3:椭圆方程 a,b,c 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 4:如何根据方程判定椭圆焦点的位置? 二、新课讲解 (一)双曲线的定义 1、实验: (师生共同完成) [1]取一条拉链,并拉开,让学生观察拉链两边长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拉动拉 链的拉环,继续观察两边上闭合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剩余部分的关系; [2]在黑板上取两定点记为 F1 , F2 ; [3] 然后在链拉的一边取一端点固定在 F1 处,在另一边上取一点固定在 F2 处,剩余的一段表示为 F2 F,长度记为 2a(a>0)并且使 2a﹤︱ F1 F2 ︱如图 A 示; [4]拉链的拉环表示的点记为 M,将拉链逐渐拉开或者闭拢,请观察 M 的轨 迹;并思考:M 运动时|M F1 | ,|M F2 |,2a 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教学过程及时间教学主要内容(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一、口算导入<小黑板:0.72÷1.8=7.14÷7=0.45÷5=48÷16=480÷160=4800÷1600=>学生做完了之后让一个学生说答案,其它同学口头批改师:我们来观察右边的这三道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小黑板第二面出示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学生齐读商不变的性质师: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继续来研究—小数除法。
(板书:小数除法)二、新课讲解(一)、例1师:小明和妈妈去买西瓜,可是小明有一个问题想要考考大家,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生齐读题师:从中你们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师:它的数量关系师怎样的呢?(师板书:数量=总价÷单价)→(板书:12.8÷1.6=)师:请同学们将算式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观察这道小数除法与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引导生: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的除数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师:你的眼睛真明亮!对!它的除数是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注意说小数时加强语气,然后将课题补充完整: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师:那应该怎样来解决这道题呢?请同学们首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前后四人为一组,交流解决方法!(生做、讨论→生展示→师板书)师:他们这一组的同学运用我们学过的把元化为角,也就巧妙地把除数化成了整数,再来进行计算。
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把掌声送给这组的同学!还有其它方法吗?师:他们这一组利用我们刚才复习的商不变的性质,也把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
也很不错,我们同样把掌声送给他们!师:这两种解法,尽管他们思考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谁知道?(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都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7
分组学习导致课堂有点混乱,应该注意教学秩序。 教学后记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授课时间 空间直角坐标系 2015-10-28 年级班次 课时数 2015 年 10 月 23 日 高二(18)班 1
1、感受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的背景以及理解空间中点的坐标表示; 2、数轴与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对有序实数,引申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课 堂 教 学 目 标源自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设计 教 具 导学法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 课型 多媒体、直尺 新课讲授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复习引入 复习初中学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了解平面上的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都有 唯一的有序实数对与之对应。引申到我们的空间中,怎么才能确定一个点的 位置,提出空间直角坐标系。 二、提出问题,分组学习 1、提出问题: (1)、空间直角坐标系该如何建立呢? (2)、 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后, 空间中任意一点 M 如何用坐标表示呢? 2、分组学习 (1) 、将全班同学分成 9 个小组进行讨论学习,让同学们总结出怎么表示出 空间中的一个点的坐标,时间 10 分钟; (2) 、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回答,其余小组同学纠正或者补充,时间 10 分钟; 三、老师点评、讲解 针对同学们给出的回答进行点评,鼓励同学们。对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以 及空间中点的坐标的表示给出确定的回答, 在黑板上作图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并演示如何确定坐标。 1、给出一个单位正方体 OABC D' A' B' C ' , 让学生认识该空间直角坐标系 O — xyz 中,什么是坐标原点,坐标轴以及坐标平面。同时指出该空间直角坐 标系我们称为右手直角坐标系。 2、给出点 M,点 M 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 ( x, y, z ) , x 、 y 、 z 的值 分别是过点 M 做 X,Y,Z 轴的垂线确定的值;同样的我们给出一组有序实数 组(a,b,c)也可以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 四、课堂练习 课本 P136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标出下列各点: A(0,2,4) ,B(1,0,5) ,C(0,2,0) ,D(1,3,4). 2、在单位正方体中,给出体对角线的交点的坐标。 五、小结 总结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如何确定空间中一个点的坐标的方法。 六、作业 P138 第二题
幼师实习生小班课堂试教教案
幼师实习生小班课堂试教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动物的分类教案目标:1. 帮助幼师实习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并能够启发幼儿对不同动物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归纳能力,以及对动物类别的思维发展。
3. 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展示不同类别的动物(例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2. 幼儿认识部分动物的卡片或模型,用于互动和讨论。
3. 幼儿书写工具:板书、粉笔、擦子等。
4. 活动准备:组织小组活动的座位布置,确保幼儿可以聚焦并参与。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师生互动:问候幼儿并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大家喜欢什么动物?你们知道动物可以分成几类吗?”2. 引导探索:展示几张动物图片或绘本,并询问幼儿认识哪一类动物。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认识的动物,并与其他幼儿一同讨论和补充。
呈现(10分钟)1. 引导认知:通过展示不同类别的动物图片或绘本,向幼儿展示分类的方法。
例如:哺乳动物有什么特点?它们长什么样子?2. 团体讨论:与幼儿展开有关不同动物类别的讨论,鼓励幼儿描述和比较不同类别的动物特点。
3. 幼儿参与:给幼儿分发动物卡片或模型,并请他们按照不同的类别将其分类,例如:将哺乳动物放在一起、鸟类放在另一起等。
拓展(15分钟)1.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类动物,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出代表该类别动物的海报或展板。
鼓励幼儿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2. 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呈现他们的海报或展板,并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选择的动物类别。
整个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提问和分享意见。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帮助幼儿总结今天所学内容,例如: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们对不同动物类别有什么新的认识?2. 反思提问: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思考和发表看法。
例如:“你觉得为什么要将动物们按照类别分类呢?”教案评估:1. 观察幼师实习生的引导能力和互动沟通情况,确保幼儿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1
都与“10”有关,那10长什么样呢?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出示铅笔和玩具蛋,10就像铅笔和鸡蛋。
让学生摸摸铅笔和鸡蛋的形状,感受铅笔的直和鸡蛋的圆。
老师将数字10及大写“十”写在黑板上,并教大家手势语“10”
学生用手跟着写(可以想象着画一根铅笔,一个鸡蛋)
现在我想请你们帮我,一起来数数我们的毛巾有多少条(老师请康傲帮忙把毛巾一条一条的拿下,让其他学生点数)
给陈浩鼓掌,给小敏点赞,
我们有10条毛巾,10把小板凳,我们教室里还有什么东西有10个呢?我们一起来找找,找到的举手。
大家环顾四周
如果学生有找到,就让他给大家数一次,如果没有,老师就给点提示,如指一下是那个方向,如果还是不能完成,老师就说出答案,让徐皓月指着东西,罗光垚数数。(老师协助罗光垚)
我们教室还有很多东西有10个,老师这里带来几张图片,但是找不到哪张里面有10个,夏天你能帮我找找。
1.6学生能在任何情景下认识10,如钱币。
2情感目标
2.1学生愿意看老师手中的物品;
2.2学生能主动跟着老师唱数;
3动作技能
3.1学生在老师拿出物品的时候能注意到老师;
3.2学生有握笔的能力;
3.3学生能将空心10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4学生能根据将描红的10进行连线;
3.5自己能独立书写10;
3.6学生能10按合适比例书写。
教学重点
1.2 1.3 1.4 3.4
教学难点
1.5 1.6 3.6
教法设计
以组合情景法为主,兼有讲授法、讨论法
课型
生活数学
教具
1、实物(铅笔、鸡蛋、毛巾、小板凳、档案夹、9张有数字的纸、9张有虚线10的纸、9张空心10的白纸、1元及10元钱币)
见习教学实践教案小学(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窝、穴、巢”等生字,并能用它们造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动物们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动物图片3. 课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关于小动物的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动物的家》。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用笔划出句子。
2. 学生用字典查阅生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解释。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四、合作探究1. 教师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3.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朗读指导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互相评价。
3.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动物们的可爱之处。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动物们的关爱之情。
七、课后作业1. 课后阅读《小动物的家》的相关资料,了解小动物们的更多习性。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8
焦点在 Y 轴上:
x2 y2 2 1 ; (a b 0; a 2 c 2 b2 ) 2 b a
三、课堂小结 (1)椭圆上一个点的性质,到整个椭圆的性质。 (2)把“绳子的长度”抽象成数学语言“定长” 。 (3)用集合或轨迹描述椭圆. P {M || MF1 MF2 | 2a} 。 四、作业布置 P36 练习 1、2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授课时间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015-11-1 年级班次 课时数 2015 年 10 月 26 日 高二(18)班 1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感受椭圆在客观世界中的应用; 2、准确理解椭圆的定义。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设计 教 具 探究法
教学后记
在椭圆的演示过程中与同学合作完成, 激发同学的参与的兴趣有利于课堂的 教学和把控。
椭圆的定义 抽象出椭圆上点的本质特征 课型 多媒体、细绳、铅笔 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新课导入 向同学们展示生活中椭圆的实例:橄榄球、印章、会议桌、行星的轨道、操 场近似椭圆的塑胶跑道等等。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 画板上有 4 个点 F1、 F2 、 F3 、 F4, (| F1F4|大于绳长、 | F1F3|等于绳长、 | F1F2| 小于绳长)绳子一端已经固定在 F1 处,学生可以尝试把绳子的另一端分别 固定在剩下的三个点上,观察分别能得到什么结论。 2、绘制图形 用图钉穿过准备好的无弹性细绳两端的套内,并且把图钉固定在两个定点 上,然后用笔尖绷紧绳子,使笔尖慢慢移动,看画出的是怎样的一条曲线。 体验绘制图形的过程和要领,思考椭圆上的点有什么特点,形成对椭圆的直 观感受。 3、给出定义 椭圆: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1F2|)的点 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 焦距。 4、椭圆的标准方程 让同学看书 P32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在黑板上重新推导一边,不 要求同学理解,让同学记住椭圆的标准方程即可。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6
, l b b
符号语言表述
bl
三【随堂练习】 练习:已知 , l ,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1)平面α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平面β ( ) (2)垂直于交线 l 的直线必垂直于平面β ( ) (3)过平面α 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平面β (
)
定理的条件有:平面垂直,线在面内,线垂直交线.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的另一个定理,也即课本 72 页思考. 设平面 平面 ,点 P 在平面 内,过点 P 作平面 的垂线 a ,求证:直 线 a 平面 。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 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设计 教 具 探究法
理解掌握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推导 运用性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 多媒体
新课讲授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复习回顾】 1、面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 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面面垂直的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二【引入新课】 思考 1、(情境导入) 教室的黑板所在的平面与地面是什么关系?能否在 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与地面垂直? 思考 2、(事例导入) 如图,平面 , ,由可以得到 b , 是否可以 得到 b ? 如图,设 , l ,观察两垂直平面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 个平面的有哪些位置关系?
四【例题讲解】 1.下列命题中错误 的是( A ) .. (A) 如果平面 ⊥平面 ,那么平面 内所有直线垂直于平面 。 (B) 如果平面 ⊥平面 ,那么平面 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 (C) 如果平面 不垂直平面 ,那么平面 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 面 . (D) 如果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l ,那么 l . 2.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 ① 一个平面内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② 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 ③ 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④ 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 ,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 面.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B ) (A) 3 (B) 2 (C) 1 (D) 0 五【课堂小结】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 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2、证明线面垂直的两种方法: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3、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关系的转化是解决空间图形问题的重要思想方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10
Students follow the teacher for two times;
Students follow the teacher for two times.
2.Do1a. Students look at 1b firs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four sentences, then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Consolidation(10minutes)
1.Individual work.
2.The whole class work and individual work.
1.Do2a. Students look at the picture of2acarefully, and then try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by themselves;
Ⅵ.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nteraction patterns
Student activity
Teacher activity
Introduction
(8minutes)
1.The whole class work.
2.The whole classwork.
1.Students answer,“Hi! 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too.”
2.Do duty report.
Students answers,“It’s a book.”
Students answer, “They are pens”;
见习教学实践教案模板(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理解相关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学难点:- 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 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 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 教师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速度。
-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 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技巧。
-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3. 教学效果:-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以“小学数学《分数的加减法》”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生在实习学校讲课典型教案(音乐)
实习生在实习学校讲课典型教案(音乐)第一章:音乐基本概念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阶、节奏、旋律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音阶:介绍大调和小调音阶,讲解音阶的构成和特点。
2. 节奏:讲解音乐节拍、节奏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 旋律:分析旋律的组成,教授旋律的听辨和创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概念。
2. 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和表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阶:通过PPT展示音阶图,讲解大调和小调音阶的构成和特点。
2. 讲解节奏:展示节奏型示例,讲解音乐节拍和节奏型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旋律:分析旋律组成,教授旋律的听辨和创作方法。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简单的旋律,并进行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列举出大调和小调音阶的构成。
2. 学生能准确地辨别音乐节拍和节奏型。
3. 学生能独立创作出简单的旋律,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第二章:民族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对音乐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分析民族音乐的形式、结构和演奏方式。
3. 欣赏民族音乐经典作品,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
2. 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体验民族音乐的情感和韵味。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民族音乐:介绍我国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分析民族音乐:展示民族音乐的形式、结构和演奏方式。
3. 欣赏民族音乐:播放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族音乐进行欣赏和讨论。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第一章:课堂试教概述1.1 课堂试教的重要性1.2 课堂试教的目标与任务1.3 课堂试教的内容与形式1.4 课堂试教的要求与评价第二章:课堂试教准备2.1 教材分析2.2 学生分析2.3 教学目标设定2.4 教学策略选择2.5 教学资源准备第三章:课堂试教过程3.1 导入环节3.2 教学新授环节3.3 课堂互动环节3.4 巩固练习环节3.5 课堂小结环节3.6 作业布置环节第四章:课堂试教技巧4.1 语言表达技巧4.2 教姿教态技巧4.3 教学方法技巧4.4 课堂管理技巧4.5 教学评价技巧第五章:课堂试教反思与改进5.2 发现问题与不足5.3 改进措施与策略5.4 教学成长计划第六章:课堂观察与反馈6.1 课堂观察的目的与方法6.2 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与分析6.3 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与评价6.4 课堂反馈的技巧与时机6.5 课堂观察反馈的应用与改进第七章:课堂试教评价7.1 课堂试教评价的标准与方法7.2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分析7.3 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7.4 课堂试教评价的公正性与有效性7.5 课堂试教评价的运用与改进第八章:课堂管理策略8.1 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与挑战8.3 课堂纪律维护策略8.4 学生行为引导与矫正8.5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第九章:教学研究与专业成长9.1 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9.3 参与教研活动与学术交流9.4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与实施9.5 教学研究与专业成长的支持与资源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10.1 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与目标10.2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10.3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0.4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评价10.5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堂试教概述补充说明:课堂试教的目标应明确,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任务要具体,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内容要全面,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利用等;形式要多样,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要求要合理,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条件;评价要公正,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2
a∩α =P
a∥α
问题: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怎样?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二【提出问题.】 可不可以用这个方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新课】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不仅可以根据定义,还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先来 观察(动手操作): 【实例 1】如图 1,将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翻动书的硬皮封面,封面边 缘 AB 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模型演示) 【实例 2】门框的对边是平行的,如图 2,a∥b,当门扇绕着一边 b 转动 时,另一边 a 始终与 b 所在的平面……?
四【作业布置】 (1)P62 习题 2.2 A 组 第 3 题;
课堂反映较好,后排同学听课不认真,板书有待加强。 教学后记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授课时间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2015-10-11 年级班次 课时数 2015 年 10 月 3日 高二(18)班 1
1、理解并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会运用定理证明直线与平面 平行问题; 2、领悟将空间的线面平行关系转化为线线平行关系的转化数学思想,同 时让学生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B b a A
图1
图2
——启发学生观察,积极进行思考,探索、总结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 的判定定理。 不会有公共点,即 a 平行于 b 所在的平面.由此我们得到: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 这个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 行.
符号表示为:a α ,b α ,a∥b a∥α
只要在这个平面内找出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就可断定这条已知直线必和这个平 面平行,即: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4
l
B
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 (1)定义法; (2)垂线法; (3)垂面法。 三【课堂小结】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二面角的定义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3)解二面角问题的步骤:①作图;②证明;③计算 (4)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定义法、三垂线法、垂面法 两个数学思想:将空间向平面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授课时间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015-10-18 年级班次 课时数 2015 年 10 月 12 日 高二(18)班 1
1.使学生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作法,并能初步运用定义法和三 垂线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二面角的平面角”应该如何定义,在概念形成的 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设计 教 具 探究法
“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形成的过程
课型 多媒体
新课讲授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复习引入】 学习过平面几何中的角,在立体几何中,学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 “直线 和平面所成的角” ,分别为线线角,线面角,在现实生活中要研究面面角。 引入现实实例:1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 面成一定的角度. 2.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时候,集热板与地面成一定的角 度 二【新课】 1.半平面与二面角 (1)半平面: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部分,其中的每一 部分都叫做半平面。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形成的图形 (3)表示方法:二面角的记法。 2.二面角的平面角 问题 1:我们怎样来度量一个二面角的大小呢? 问题 2:我们以前学过的空间角,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空间线面所成的角 怎样度量的? 设计这个问题意在引发学生回忆:空间角都是转化成平面角进行度量的,从 化归思想的角度引导学生猜想得到:二面角也可以转化成平面角进行度量, 并且角的大小唯一确定 问题 3:怎么让二面角转化为平面角 运用数学课本,以数学课本演示二面角,以及如何形成平面角。 定义: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 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个要素: (1)确定二面角的棱上一点; (2)经过这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引射线; (3)所引的射线都垂直于棱。 P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 0° ≤ α ≤ 180 °
实践性教学试讲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灯笼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掌握制作灯笼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灯笼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创意设计灯笼的外观。
教学难点:1. 灯笼的结构稳定性。
2. 创意设计灯笼的外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灯笼制作教程、灯笼模板、剪刀、胶水、彩纸、彩笔、LED灯等。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彩笔、LED灯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灯笼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灯笼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解制作步骤1. 教师展示灯笼制作教程,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了解灯笼的制作流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按照灯笼制作步骤进行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灯笼制作步骤。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上节课中学会了制作灯笼吗?你们想不想尝试更富有创意的灯笼设计?二、创意设计1.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灯笼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设计,利用彩纸、彩笔等材料对灯笼进行装饰。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按照创意设计,对灯笼进行装饰。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装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灯笼作品,分享设计理念。
2.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灯笼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谈谈自己在制作灯笼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时间2010年10月3日
教学课题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年级班次
五年级三班第一节
授课时间
2010年10月13日
课时数
1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类推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在计算中通常只需要看除数有几位小数而不是看被除数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 生齐读题
师:从中你们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它的数量关系师怎样的呢?
(师板书:数量=总价÷单价)→(板书:12.8÷1.6=)
师:请同学们将算式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观察这道小数除法与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生: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的除数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
师:他们这一组利用我们刚才复习的商不变的性质,也把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也很不错,我们同样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这两种解法,尽管他们思考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谁知道?
(引导生: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都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板书:转化
师:你的眼睛真明亮!对!它的除数是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注意说小数时加强语气,然后将课题补充完整: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师:那应该怎样来解决这道题呢?请同学们首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前后四人为一组,交流解决方法!
(生做、讨论→生展示→师板书)
师:他们这一组的同学运用我们学过的把元化为角,也就巧妙地把除数化成了整数,再来进行计算。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把掌声送给这组的同学!还有其它方法吗?
(二)、游戏:对口令
如:19.2÷0.2 生说:192÷2
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生开火车对口令
四、总结
课件出现小天使的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后记
讲例2时,为什么是kuoda
教法设计
探究法、讲解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原任教师签字:
重庆师范大学指导教师签字:
教学过程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口算导入
<小黑板: 0.72÷1.8= 48÷16=
7.14÷7= 480÷160=
0.45÷5= 4800÷1600= >
学生做完了之后让一个学生说答案,其它同学口头批改
在这里我会对学生说的扩大的倍数都给予肯定,并随学生回答
板书
师:恩,不错,都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但是到底选择扩大多少倍好一点呢?
师:同意扩大1000倍的请举手。如果我把它们同时扩大10000倍,10000倍,甚至更多呢?这时还方便计算了吗?怎么办呢?
师:恩,这位同学真聪明,认为只需要将除数刚好化为整数就行了,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学习的只是来解决了,大家觉得他分析得又道理吗?
师:我们来观察右边的这三道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小黑板第二面出示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学生齐读商不变的性质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继续来研究—小数除法。
(板书: 小数除法)
二、新课讲解
(一)、例1
师:小明和妈妈去买西瓜,可是小明有一个问题想要考考大家,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现在会解决这个问题了吗?那咱们就来试一试。
练习:
课件:李大爷买了一个西瓜用了14.4元,这个西瓜用多重?
(二)、例2
(板书:0.988÷0.38)
师:请看黑板上的这道题,请问一个数除以小数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可能有一下两种方法
生1、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生2、将除数扩大1000倍。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方法,我们数学最讲究简便了,为了方便计算,所以我们只需要扩大到把除数刚好变为整数就行了。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自己做→课件展示规范解答)
练习:
7.67÷0.59 8.32÷3.2
(生做,两位生上黑板板演→生说方法→师评讲)
三、巩固练习
(一)、课件:我会填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