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最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期末必备,考研必背)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古代汉语下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下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下的名词
1.宫廷名称
•皇帝:指统治者、帝王的称谓,如汉朝的刘邦即为汉高祖刘邦。
•太后:皇后去世之后的遗孀,儿子即为皇帝时,其母称为太后。
•贵妃:最高级别的妃子,地位仅次于皇后。
•宰相:执掌朝政的最高官员,负责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事务。
•公主:皇帝的女儿,一般出嫁之后称为郡主。
2.社会地位
•士:古代的上士,指素质高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仕:古代的官员、官僚,担任政府的职务。
•工匠:手艺精湛的工人,从事制造或雕刻等手工制作工作。
3.家庭成员
•父亲:指男性的亲生父亲。
•母亲:指女性的亲生母亲。
•兄弟:指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男性亲属。
•姐妹:指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女性亲属。
4.文化相关
•经书:古代的经典书籍,包括《四书五经》等重要著作。
•诗词:古代的文学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体,表达浪漫、抒情等情感。
•戏剧:古代的话剧艺术形式,以演员扮相、音乐和对白来表达故事情节。
以上是古代汉语下的一些名词及其解释,这些名词反映了古代社
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古代汉语中,这些名词在文学作品、历史记
载以及日常用语中频繁出现,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直音:用一个汉字直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例如《尔雅》郭璞注:“钊音招。
”意思是说“钊”和“招”读音相同。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起来为一个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
基本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切字的读音。
如“毛,莫袍切。
”3、六书:文字学术语。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造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详细的解释。
后人一般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4、《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著。
收字935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
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
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5、古今字:训诂学术语。
指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
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原先那个字的部分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和“债”、“莫”和“暮”等。
6、隶变:文字学术语。
隶书是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字体,它在书写笔法小篆圆匀的线条改成点画,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在字的形态上变小篆的长圆体而为扁方体,标志着汉字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汉字的这次转变在文字学上有个专门的名称,叫“隶变”。
7、同源字:在汉字里有许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
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如“广”和“旷”、“线”和“贱”、决“”和“缺”等,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8、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
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宋王子韶研究文字学,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如“戋,小也。
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为义。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偏义复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是一种陪衬。
2、正义(古书注语):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3、六书:汉代的语言学家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出来的六种结构类属,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4、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5、《說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作者东汉许慎,按部首编排540部,收字9353个,讲解文字本义,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
6、四库全书总目:书目,收录清代干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典籍并加以介绍,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文献。
7、本义:即词本来的意义,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8、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9、叶音: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10、衍文:也叫“衍字、衍”,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
11、脱文:也叫“脱字、脱、夺”,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字。
12、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13、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的几个相关的意义。
笺:对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14、韵目:每一个韵部选用一个字作为代表,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叫韵目。
15、传:注解术语,这种注解方式主要注解古书中的字句或大义。
“传”有“传述”之义,把古书的大义传述后人。
16、笺:注解术语,主要是补充或者订正前人的注解的方式,主要的注解内容也是古书中的字句。
17、疏:注解术语,也叫“正义”,这种注解方式不仅对古书的正文作注解,还对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入《康熙字典》中:“屯音肫”之类。
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反切:即切语,也叫反语。
这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
即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或某某反”。
其方法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如:好,呼报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读若:作为古书注解的体式,也是古书注解中一种不精确的注音方法。
东汉时产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给汉字注音,读若的意思是“读音像”、“读音如同”,如“蹶,读若厥”。
变调法:用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字来注音,说明要按照要求改读声调,如:“我,俄上声”、“抽,丑平”。
叶音法: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注:“广,叶古旷反;泳,叶于诳反;永,叶弋亮反;方,叶甫妄反。
四角号码检字法:是汉字查字法之一。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编出号码,每个字分为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9表示。
每个角确定一个号码。
四个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
如“端”=0212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义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
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它的体例,才能更好的利用该工具书。
如《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
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
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2.异体字:指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有别的字。
3.汉字的通假:在古代汉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叫做汉字的通假。
4.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5.古今通用词:是以基本词汇为基干,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词,它一直流传至今,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
6.词的本义: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7.词的引申义: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或者是说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8.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就是词类活用。
9.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所代表的人或物所发出这个动作。
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1.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1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3.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4.使动用法:指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5.传注体:是经过汉代学者奠基的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
常见的名称有“传”、“注”、“笺”。
传,是传述的意思;注,是注释的通称;笺,是表识的意思。
16.义疏体:是一种既释经义又兼释注文的体例。
17.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是用来释义的,而且还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18.“昭明文选”我国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的古代诗文选集,这部选集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名词词汇。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解释。
1. 天子:指古代中国的皇帝,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主宰者。
天子一词源自儒家思想中的“天命”,代表着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2. 臣子:古代中国的官员,是皇帝的下属,负责国家政务。
臣子要效忠天子,尽职尽责,维护国家安宁与繁荣。
3. 士人: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通常从事文学、教育或官方工作。
士人讲究礼仪、学问和忠诚,被视为社会的支柱和道德典范。
4. 子弟:古代士人的子孙后代,通常以读书求学为主要任务。
子弟要遵循家族的传统和士人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英雄:指勇敢而具有杰出才干的人,古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有杰出成就的武将、政治家或文学家等。
6. 圣人:在孔子的思想中,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人,对人类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
圣人的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使人民安居乐业。
7. 仁者:在儒家思想中,指具备慈悲、善良和谦虚等美德的人。
仁者应以爱人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心社会福祉。
8. 国家:古代汉语中称为“国”的社会组织,指一个疆域内有行政组织、政权和统治者的地方。
国家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发展人民福祉。
9. 社稷:古代汉语中指国家的神灵,也泛指国家的岁稼和繁荣。
君王或统治者常常举行祭祀仪式来祈求社稷的保佑。
10. 祖先:指某人的先辈或家族的创始人,是人们对自己家族渊源的最高敬意。
古代汉语中注重祖先崇拜,尊重祖先并且传承祖先的美德和文化。
以上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简要解释。
这些词汇代表着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和智慧传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一、文字部分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
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後,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着《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於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於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後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後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後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後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2.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3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4.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5.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6.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7.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许多特殊的名词,具有独特的含义和用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 玉洁冰清:形容人的品质纯净无暇,像玉一样洁白透明。
2. 鸢飞戾天:形容鸟飞得很高,远离尘世纷扰。
3. 月黑风高:形容夜晚天色阴暗,风势强烈。
4. 长夜漫漫:形容黑夜很长,时间过得很慢。
5. 寸草不生:形容环境贫瘠,没有生命迹象。
6. 北风呼啸:形容北风刮得很猛烈。
7. 大器晚成:形容人成就很大,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8. 恍然大悟:形容突然明白事理。
9. 心有余悸:形容惊吓之后,心里还有后怕的感觉。
10. 碧海青天:形容天空湛蓝而海洋湛蓝,景色美丽宜人。
11. 汗如雨下:形容大量的汗水如同雨水一般涌出。
12. 内忧外患:形容国家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和困扰。
13. 金戈铁马:形容战争形势严峻,军队强大。
14. 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高耸,接连不断。
15.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非常贪婪,像狼和虎一样。
16. 罗织密布:形容陷阱、困扰等周围十分严密。
17. 川流不息:形容河流奔腾不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18. 星火燎原:比喻力量小但起点高的事件,能够引起广大的影响。
19. 九泉之下:比喻人死后下葬的地方。
20. 迎刃而解:形容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非常得当容易。
21. 恨铁不成钢:形容对人或事物的期望很高但他们始终不能达到。
22. 屡试不爽:形容经验积累多次验证,没有失败。
23. 犹豫不决:形容思考问题或做决定犹豫不定。
24. 风声鹤唳:形容环境紧张,人心惶惶。
25. 碧血丹心:形容忠诚而坚定的信念和品质。
这些名词都有各自独特的含义和用法,通过了解这些名词的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语言特点。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隶变:隶变是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
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
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
2.异体字: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汉字。
3.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4.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
5.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尔雅》:是辞书之祖。
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的一种,是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研究上古同音义词的重要着作,它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现代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
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如释天,释地,释言7.《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共分15卷(1——14卷为本文,15卷为叙)。
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着作之一。
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首创部首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个),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8.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
9.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10.偏义复词: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1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12.词类活用: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13.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4.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直音:古汉语的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反切: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
有时单称反或切。
假借: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有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后来习惯了,这个字就归它使用。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创立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
其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65年中华书局重印。
这是一部虚词词典。
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
引例丰富,通俗易懂,对初学古代汉语的学者比较适用。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
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词头附加在词前,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
2、词尾附加在词后,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
3、阴声韵音韵学术语。
凡韵母没有韵尾,或有韵尾而韵尾是元音的韵部,叫阴声韵。
4、阳声韵音韵学术语。
凡韵母以鼻辅音-m、-n、-?收尾的韵部,叫做阳声韵。
5、旁转音韵学术语。
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
6、舌头音音韵学术语。
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尖中音”中的塞音和鼻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音是“端透定泥”。
7、对转音韵学术语。
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
对转有“阴阳对转”、“阳入对转”、“阴入对转”之分。
8、《经典释文》简称《释文》,唐陆德明著。
它汇集了唐代以前各家给先秦13部经书所做的注释,是我国早期别具风格的音义总集之一。
先秦古籍中的注音,一般都摘自《经典释文》。
9、如字训诂学术语。
指的是某个字按照它常见的读音来读,而且要用本义。
这一般是相对于变读或改字而言的。
10、五音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对三十六字母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类别。
包括喉、舌、齿、唇、牙。
11、律诗近体诗的一种,全诗一般共八句。
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分别简称“五律”、“七律”。
也有句数超过八句的,称作排律。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注》作者:段玉裁类型:字典成书时间:清嘉庆二十年(1815 年)《说文解字注》阐发了蕴藏于《说文解字》内的体例,使简奥的原本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有利于后人学习、研究。
在考求字义时,注重形、音、义的互相推求,综合分析,于许慎析义的基础上,大加扩展,旁征博引,所引之书达226 种之多。
所以本书在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词义学等方面的成就是卓著的。
凡典籍训诂与《说文解字》有异同者,无不采集考订,故本书考辨精当之处。
段玉裁注《说文》,多所创见,考辨精当,较之《说文解字》当然要详赡得多。
这部书当然也有缺点,除一般的封建观点外,段氏之病在于盲目尊许和过于自信。
由于盲目尊许,则在个别地方略有微词外,全书中几找不出一处真正批评许慎,指摘其错误的话。
甚者,凡许氏错解字形,误释字义者,段往往旁征博引,详为之注又如“也”字,本与“它”同字,许据小篆释为“女阴”,纯系无稽之说。
段氏则强调说“此篆女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为之开脱。
又由于自信过甚,也就难免主观武断,且信<韵会>等后出之书胜于信<说文>,以致增删篆文,改易说解,而多有不当处。
《广雅疏证》作者:王念孙清朝是一部系统整理、阐述《广雅》的著作。
实际上,《广雅疏证》乃是王念孙借《广雅》一书以畅述其音韵、文字、训诂之学识的集大成之作,更是清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较高的小学要籍。
《广雅疏证》之篇章次序一仍《广雅》,对其训释,逐条加以疏证,内容主要有「补正《广雅》文字」、「辨证张揖误采」、「纠正先儒误说」、「揭示《广雅》体例」、「疏证《广雅》的训释」、「兼涉同源探求」、「校正曹宪音释」。
《广雅疏证》还有两个优点,一是博考典籍,取证宏富。
二是实事求是,态度严谨。
但仍然少不了有些缺点,一是体例不尽完善,二是使用术语不尽精确,三是疏证校订或有失误,四是徵引典籍或有疏漏。
《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
清代王引之撰。
王引之以前有刘淇所著<助字辨略>一书,专门讲解虚词,王氏似未见到。
刘书著于康熙年间,王书成于嘉庆年间,后于刘书80余年。
当王引之时考据之学大兴,段玉裁、王念孙阔步于前,王引之继承父业,加以引申,自然容易超过刘书。
刘书虽疏略,但引证下至唐宋,王书则仅及西汉而止。
这是王书以“经传”为书名,自不能论及“经传”以外的书的缘故,虽引<战国策>及<史记>等,大概他的意思这类书可以说是经传的附庸品。
《经传释词》共收虚字160个,虽以单音虚词为主,但有同义虚词连用的,也偶然随文论及,如“庸”字后,附及“庸何”、“庸安”、“庸讵”、“庸孰”4词,这是他的高明处。
然而《经传释词》仍有缺点,一是阙漏较多,甚至《经义述闻》论过的,《释词》也失载。
《经义述闻》曾论<左传>宣公十二年“又可以为京观乎”,证明“可”即“何”,《释词》却失载。
至于“可”也用表数之约略,如《史记·韩长孺传》:“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
”王引之大概因为“经传”没有这种用法,因此也置而不论。
二是偶有误解古书处,其至因此断句失误,如卷二“焉”字,引《庄子·则阳篇》:“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硬把“焉”字解作“於是”,其实“焉”字应属上读。
本字在汉字发展中,本字与假借字可发生转换。
有两种转换,一种是假借义通行,本义另造字。
如“然”本义指燃烧,假借用作代词等,本义另造“燃”。
“然”是“燃”的古本字,“燃”是“然”的后起字。
另一种是假借义另造字。
如“祭”本义指祭祀,假借指地名,后造地名字“”,“”是后起本字。
“祭”和“”处于不同的时间层次上,它们是古字与后起字的关系。
假借分两类,一种是本无其字,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
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例如:“难”原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等等。
一种是本有其字,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使用,而找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如早晚的早写做蚤《礼记乐记》发扬蹈厉之已蚤通假互相借用。
明文徵明《企斋先生传》:“先生昆弟五人,白首同居,有无通假,死丧患难,惠恤惟勤,於伦谊至笃也。
” 张元济《<录>跋》:“书此以识吾友通假之惠,并为是书庆幸焉。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
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迭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
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
因为通假是以古音的相同或相近为前提的,所以又叫“古音通假”。
在通假中,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
如: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中用通假字“蚤”来代替本字“早”。
引申义: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由一个词的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相关的意义。
例如“生”,<说文>:“象艸木生出土上。
”<广雅释诂二>:“生,出也。
”这是生的基本意义,也可以说是“生”的本义。
由这个本义引申而有“生养”、“生产”、“生活”、“生命”等义。
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
如“董狐,古之良史也”。
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
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
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加上填空题的解释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5、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7、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8、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10、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使动: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二、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
意动: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动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例3: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例3: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羞: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羞之”,即:“以之为羞”(觉得这件事让人感到羞耻)例4:世果群怪聚骂。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怪: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怪”后省略“韩愈”即“以韩愈为怪”(认为韩愈这个人很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