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经济文明史 专题四 古代著名的工程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阶段复习四(一、二单元)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阶段复习四(一、二单元)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阶段复习四(一、二单元)单元小结复习目标1. 认识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在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的作用。

2. 认识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

主题归纳古代政治家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唐太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康熙帝捍卫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思想家孔子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亚洲国家,这些国家分别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柏拉图《理想国》被称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在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专题整合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位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秦始皇统一六国,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康熙帝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征服噶尔丹。

例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材料三郑经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江日升《台湾外记》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瀚海》请回答:(1) 据材料一,说明“新皇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下第9单元第21课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古代世界的帝国学案新人教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下第9单元第21课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古代世界的帝国学案新人教版

第9单元1.政治:新石器时代的大河流域出现了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这些文明以农业为主,建立了君主专制国家。

铁器时代,希腊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古希腊工商业发达,雅典形成了奴隶制某某制度。

5世纪,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经济: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是采集和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为古代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铁器的使用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

3.思想文化: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西亚创造了楔形文字,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中国创造了甲骨文。

诞生于西亚的腓尼基字母成为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

第21课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古代世界的帝国课程标准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3.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条件(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最早在西亚、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2)社会分工的发展①手工业的出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②商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③脑力劳动者的出现: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3)早期城市的出现: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标志(1)贫富差距的扩大: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

(2)奴隶制的出现: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沦为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3)国家的出现: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4)文字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综合提升学案(部编版)板块四世界古代史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综合提升学案(部编版)板块四世界古代史

综合提升(四)世界古代史纵横关联一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点1.多样性的表现(1)古代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凭借大河流域灌溉之利,发展农业生产,产生了国家,创造了文字,形成各具魅力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明的源头。

(2)美洲大陆在相对孤立的条件下,形成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个印第安文化中心,丰富了人类文明。

(3)希腊城邦民主制、精彩纷呈的艺术文化成果以及罗马法制为欧洲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4)随着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形成以庄园经济、附庸采邑制和基督教信仰为基本特征的封建社会。

(5)古代世界基本上处于各地区独立发展为主的区域文明阶段,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统一性(1)这个统一性是指具有共同的本质。

如不同地区的人类,都有基本的物质(衣、食、住、行等)、精神生活(文字、文学、思想、艺术等)的需要,但是,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中是有差异的,即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是多样性的本质和依据。

(2)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成果,形成自身的文明特点,逐渐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针对训练1.(2022·惠州模考)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独立发展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D.区域文化的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答案B解析“独立发展”不是阿拉伯文明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区域文化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条件,排除。

2.(2023·淄博质量检测)古希腊人经常遇到人多地少的挑战,这迫使他们一方面不断向海外移民,一方面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矿藏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建筑、美术、日用陶器等工商业;而生活在美洲的阿兹特克人为解决人地矛盾则发明了“浮动园地”,至今还在使用。

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选修四一轮复习学

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选修四一轮复习学
2、历史上出现“治世”的一般性原因。如何看待“治世”?
(1)原因:①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唐朝实行均田制)②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剥削,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③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④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
政策有连续性;⑤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⑥科技进步的推动力;⑦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平定三藩
作用: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随之加强。
2.统一台湾
收复台湾:明清之际荷兰侵入台湾。1661年郑成功光复台湾。此后郑经同清廷对峙。
作用: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使闽粤江浙沿海连成一片,巩固了东南海上防线,从此,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
【典型例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成功(郑成功)坐驾竖起帅旗,旁立五方,中悬龙旗,发炮三声,金鼓震天”……拂晓时在浓雾弥漫中进入台湾海面……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康熙帝)乃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全师进取澎湖、台湾。
材料三 郑氏投降后,如何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当时有人提议“宜迁其人,弃其地。”
作用: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
5.其它功绩
治理黄河水患、六次南巡、视察河工、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组织编成《康熙字典》。
三、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略)
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3.强化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4)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4)

D 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变法
3.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
B.丈量土地 C.整顿吏治
D.奖励垦荒
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5.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中,既限制高利货盘剥,又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是:
教训:要 精兵简政
D.农民起义的不断(政治危机)
E.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朋党之争)
2、“庆历新政”及其失败
1.皇帝:宋仁宗
改革者:范仲淹
中心主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2.结果:失败 3.原因:
①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根本原因) ②宋仁宗逐渐动摇,下诏罢废新法。 4.影响:改革虽然失败,但它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2019-2020 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4)
课题
王安石变法
授课时间
课时
1
主备人
内容标准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简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失败原因;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6.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A.辽、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7.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 )

中国古代史话题四+经世济民——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的农耕文明与新的经济现象 高三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话题四+经世济民——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的农耕文明与新的经济现象  高三一轮复习
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两宋时期,商业打破城市里坊 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市场的服务功能日益齐全; 宋元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与城市发展,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丰富了 人们的精神生活。
学术前沿·史学新论 关注点1 法律视域下唐朝两税法[史学新论] 税收自古以来就与国 家政权、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天然、紧密的血脉联系,它是国 家政权稳固的物质基础。唐朝两税法的推行和实施,对唐朝后期经济 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两税法改革,从法理方面分析,包括税收和 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税收制度演进的法学原理,人头税向资产税迈 进的法律价值。 ——王灵《法律视域下唐朝两税法研究》 发现问题 古代中国税收对国家政权稳固的主要作用,两税法由人
话题串讲·深化认知 一、先秦至明清时期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1.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1)精耕细作的表现 ①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及日渐推广,汉代的二牛 一人犁耕法、三国时期的翻车、唐代的曲辕犁和筒车,促使精耕细作的农 业生产模式不断成熟与发展。 ②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包括选种、施肥、轮作等在内的经验和技术的 积累,在《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等著名农书中都有记载和收 录。 ③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先秦建立在土地国有基础之上的井田制的耕作方 式是“千耦其耘”,自战国以来以地主私有、君主私有、农民私有为主的 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制度的主体,另外还有以均田、屯田等形式存在的部分 国有土地,但一家一户经营,仍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话题四 经世济民
——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的农耕文明与新的经济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 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仅作为农耕经济的重要补 充。农业在中国古代被统治者看成是立国之“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整合4精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整合4精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专题知识网络历史纵横14~18世纪西欧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名称兴起的根本原因主要特点产生的共同影响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动员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启蒙运动矛头直指封建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1.人文主义精神发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智者学派是滥觞);近代人文主义复兴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分裂割据时期的德意志;启蒙运动发源于17世纪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

2.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侧重于政治领域。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4.分权学说是英国的启蒙思想家洛克最早提出的,孟德斯鸠加以发展与完善;社会契约论是英国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最早提出的,卢梭不但研究了社会契约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激进的人民主权说。

解答选择题的一般方法——“确定图片在试题中的作用”及案例下列和图中内容无关的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 D.梭伦改革解析从图中看,反映的是以人为本、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过程中产生、复兴到发展的,和梭伦改革无关。

答案 D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一般方法——“落实就是成绩,巩固就是提高”及案例(盐城中学期中)阅读下列材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某某模拟)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

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

材料说明( )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答案 B 清朝时,汉人与满人权力并不平衡,A项错误;从军机大臣及章京中汉人的人数可知汉人可以进入中央政府核心,B项正确;军机处的建立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但这并非材料主旨,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

2.(2019某某某某模拟)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

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中央官署答案 C 依据材料中“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清朝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故选C项。

3.(2018某某某某模拟)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

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答案 D 根据材料中“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可知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朝之前就已有地方监察体制,例如西汉的刺史,宋代的通判,所以说“开启”不正确,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察院设于明洪武十五年,是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的,主要监督地方官员,故C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后,六部直属皇帝,皇权加强,而监察官是为皇权服务的,这一官职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全册)人民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全册)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1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基础知识】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学术流派如、、、、名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杂家等自陈其说、相互交锋,游士游说以政。

2.历史背景:经济: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的确立政治:周王室衰微、大国间争霸直接导致维护周代政治的制度崩坏文化:没落、兴起,掌握文化技艺的从贵族中分离出来,推动了文化兴盛3.各家要旨: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①仁者爱人:以作为崇高的道德准则②克己复礼为仁:以来规范人们的言行③为政以德、使民以时:以来要求执政者④重人事、远鬼神:、闻道济世、敬远鬼神德行:儒学开山,私学首创;有教无类,首重德行;闻道济世,终不见用;整理典籍,君子至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儒家学派,战国中期邹国人。

思想:①仁义为本:以作为道德规范②学说:继承孔子德治思想,提倡施政以仁③民本思想:提出、保民而王④价值观念:提出“舍生而取义”的价值观念⑤人性为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倡导性善论荀子(约前313-前238),儒家学派,战国后期赵国人。

思想:①自然观念:天行有常,的自然观②礼法并用:、礼法并用的礼法思想③君民关系:、君舟民水的政治思想④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化性起伪的人性观念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把“”作为世界的根本,提出“”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和小国寡民庄子:道家学派,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和“逍遥游”是其思想主旨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出 (爱无等差)、非攻(反对战争)、尚贤(任用贤能)、尚同(尚同于义)、非乐、节用、节葬(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非命(反对命定) 等一系列主张韩非:建立法术势结合的法家思想体系,提出加强,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和的主张4.历史影响:①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的解放②缔造了华夏民族的,是文化瑰宝1.“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秦始皇:应予以充分肯定的“千古一帝”实现统一条件:①变法较彻底实力最强;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④广招贤才;⑤制定正确的方略。

过程横扫六合——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巩固统一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疆域: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交通:修直道、驰道暴政而亡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迷信法家,刑法严酷。

滥用民力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材料一(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记》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材料一、二的作者对“焚书”、“坑儒”政策阐述了怎样的看法?3.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有如下诗歌一首: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4.……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今,惑乱黔首。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材料体现了战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根据是什么?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注:六合:天地四方。

天启:天生,天授。

收兵铸金人: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检测卷1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检测卷1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

检测卷1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2.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

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

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

据此可知,当时可能()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B.形成礼乐制度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D.出现早期国家“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玉礼器系统”等,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已出现城市文明和玉器文明,根据题干材料“贵族墓地”,可知出现了权贵阶层,而城市文明和贫富分化的产生说明当时可能出现早期国家,故选D项。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是()A.禹死后其子启继位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可知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这是对“天下为公”的破坏,故选A项。

4.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秦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与行政区域划分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而不是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故B 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官员世袭产生,郡县的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C项正确;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保证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项错误。

5.西周时期,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大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历史人物分析
古代历史人物
秦始皇
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 制度,奠定中国封建社会 基础。
汉武帝
开疆拓土,巩固大一统, 推行儒学,开创汉朝盛世 。
唐太宗
开创贞观之治,促进民族 融合,完善科举制度。
中世纪历史人物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巩固唐 朝统治,促进经济发展。
朱元璋
建立明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定《 大明律》,推动文化发展。
古代历史
古代史概述
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 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不 同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
点。
古代政治制度
介绍古代国家的政治体 制、官僚制度及权力结 构,分析其对当时社会
的影响。
经济与文化
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基 础、贸易交流以及文化 成就,如哲学、文学、
艺术等。
科技与发明
概述古代科学技术的进 步和重要发明,如四大 发明等,及其对后世的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通过专项练习和强化复习,提高掌握程度。
复习方法与计划
01
模拟考试
02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 试环境和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 力和心理素质。
应试技巧与策略
审题技巧
学会准确把握题意,提取关键信息,避免因为审题不清而失 分。
应试技巧与策略
答题规范
按照规范要求答题,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答案一 目了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历史复习策略与技巧
复习方法与计划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将知识点按照时间线和主题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每天的学 习任务和复习时间。
复习方法与计划
思维导图法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含答案解析

考点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择题1.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担任宰相一职的更是不断出现。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创立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看重门第和家世,故C项正确。

2.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开始让尚书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期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

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宰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故A项错误;C项反映的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故错误;D项在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故错误。

3.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理C.提高了官员素质D.放宽了录取标准,可知自东晋以后,直到北宋时期,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实施,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得以入仕,使得统治者的统治基础得到了扩大,故选A项;题干表格数据变化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但是题干表格数据主要反映的是统治基础的扩大,而不是官员的素质,排除C项;“放宽了录取标准”与“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不符,排除D项。

4.据统计,755年,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为8914705户,人口为52919309人。

后来,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仅为1933174户,人口为16990386人。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4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2讲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4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第2讲

第2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农业的发展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重心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纺织业①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②元代□01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02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冶金业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燃料的明确记载陶瓷业①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②宋代制瓷业兴盛,□03景德镇是“瓷都”,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1.商业发展的概况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01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02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时期时间空间政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03民居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官府设04市令或市长,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05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07草市”更加普打破,早市、06夜市昼夜相接,出现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遍,且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出现较大的市镇3.对外贸易的概况(1)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08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2)元朝:09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状元笔记] 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度,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

(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

(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问题探究1] 宋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带来哪些影响?提示: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减少,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选修四一轮复习学案:(1)千秋功过秦始皇

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选修四一轮复习学案:(1)千秋功过秦始皇
C。他修筑了万里长城,保护了中原的安宁D.他焚书坑儒,维护了思想统一
3。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秦朝推行法治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D.国家实现统一
4.秦国完成统一是在( )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359年c.公元前230年D.公元前356年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焚书坑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始皇个性暴虐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秦朝统治严酷残暴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9、“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份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
【重难点突破】
有人认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嬴政的雄才大略,也有人认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
这里提到两种观点,前者属于“英雄史观”,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时势造英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的活动只有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愿望的基础上,才能在历史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秦的统一是秦王嬴政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是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只是秦统一原因中的一个方面。
高二历史(选修班)一轮复习学案(1)
班级:姓名:学号:
课题
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千秋功过秦始皇
授课时间
课时
2
主备人
内容标准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复习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2。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4.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商鞅变法学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商鞅变法学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课商鞅变法学案新人教版【课前预习*基础自测】1、知道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目的?性质?2、明确商鞅变法在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的具体措施及影响,3、辩证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根据所学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5、全面分析商鞅变法成功原因6、【学贯中西】多角度比较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异同【知识体系*自主构建】【课堂探究】1、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2、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4分)3、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遥客书》(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认识。

(4分)【有效训练】1、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①秦国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②秦国拥有较多的贤能之人③秦国的国君热心变法④秦国尚武精神充斥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四大发明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四大发明 新人教版必修3
火药
(1)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3)宋代,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传入欧洲,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四大发明 新人教版必修3
发明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1)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1)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2)宋代已经使用彩色套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经济文明史专题四古代著名
的工程新人教版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大运河、万里长城、都江堰、北京故宫、江南园林等直到今天仍倍受世界人民的推崇,万里长城更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象征,不少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伟大中华文明的代表。

●复习提示
1、掌握我国古代的重要工程及作用,正确认识他们在世界文明上的地位。

2、掌握元代运河、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

3、联系南水北调工程,明确南水北调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并分析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

南水北调是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化害为利。

我国已修筑了“引滦人津”、“引滦人唐”、“引黄济青”工程,开始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4、联系有关时事,了解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围绕洪水的威胁,确保堤防不决口;围绕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河道不断流;围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实现污染不超标;围绕泥沙淤积问题,确保河床不再抬高。

5、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十五”期间,要把节水放在突出地位,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体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

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知识梳理
1、灌溉工程: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筑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2、运河工程: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秦朝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3、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4、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5、建筑工程:①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

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隋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

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④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

●认识
1、我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经过劳动人民三、四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修建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水经验。

2、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

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

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

3、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4、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

5、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