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觉与个体行为(自考)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
✓ 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本来并不具有 社会意义,但人们常对其作拟人化的归因。
“乌鸦的出现代表不吉利” 、“喜鹊枝头报 喜” 、“右眼跳灾 ”
✓ 责任归因中的偏差 人们往往有让无辜的受害者对自己的受害负 一定责任的倾向,因而导致对受害者的责难 多于同情。
被人抢劫后——“为何要带那么多钱在身上”
自我人际管理能力 自我反省管理能力 自我目标管理能力 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行为管理能力 自我学习管理能力
• 归因偏差及其克服
✓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斯奈德邀请一部分被试参加赛跑,另一部分被 试观看赛跑。赛后,请参加赛跑的被试解释自 己成败的原因。结果,胜利者把自己的成功归 因于内在因素,诸如赛跑的技术等;失败者则 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不 好等。而观看赛跑的人则认为,胜利者的成功 是由于运气等外在因素,失败者则是败于技术 差等内在因素。
• 印象管理的常见策略
自我提升 、个人故事 、观点一致 、自 我标榜 、他人提升 、夸大 、解决障 碍 、辩解 、借口来自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
• 归因定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 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 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简言之,归因就是根据人 的外部行为特征解释和推 论其原因。
• 归因模式
• 影响知觉的因素
刺激强度 对比度
活动性
对象的组合
✓ 接近原则
✓ 相似原则
✓ 闭锁原则
✓ 连续原则
期望、知识与经验
23名经理人员阅读一篇有关某钢铁公司的资 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该公司最 需要解决的问题。这23名经理中,有6人负 责销售,5人负责生产,4人负责财务,8人 负责其他部门。结果每个人所写的大多是跟 他们主管业务有关的问题。比如,83%的销 售经理认为问题在销售方面,而其他部门的 经理中只有29%的人强调销售问题的重要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1.什么是领导?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不同于领导者,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偏重于决策与用人,而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领导作为动态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第十六章 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1.期望理论可用什么公式来表示?
答:期望理论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即:动机水平=期望值×效价 M=E×V 动机水平也即激励程度(M),反映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它决定着人们在工作中会付出多大的努力。期望(E)是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也称为主观概率。效价(V)是指人们对所预期目标的重视程度或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该目标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研究方法应遵循如下原则: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2)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对未来的预见性。
第十二章 领导行为理论
1.有哪几种领导行为理论?
答: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
(1)斯多基尔和沙特尔的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
(2)布莱克和莫顿的领导方格模式;
(3)卡特赖特和詹德的PM型领导模式;
(4)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式;
(5)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7)试验实证;
(8)普遍实施。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陈老师)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提纲和练习第一章绪论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变化的关系: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发展理论的任务: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
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4.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与作用: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具有〔1〕组织信息。
〔2〕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①心理的实质②量变与质变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附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发展二、思考题:1. 发展与变化是同一个意思吗?2. 发展理论有什么任务?3.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说明任何人无论是否意识到,都是按照一种理论在观察和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作用。
第二章成熟势力说一、选择题:1.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用2.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A、遗传B、成熟C、环境D、训练3. 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A、突然转变B、阶段连续C、逐渐过渡D、线性连续4. 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A、单侧原则B、偏好原则C、不对称原则D、主导性原则5. 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二、填空题:6.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自考行政管理专科
2、要注意克服定型效应的消极作用,防止用简单的归类、非本质的归类去抹杀特殊性、差异性,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以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③调查法(谈话法和问卷法)、④测验法、⑤个案法。
2、个体心理包括:①个体的知觉过程;②个体的价值观和态度;③个体的需要;④动机与激励;⑤个体的个性特点。
7、观察依据观察者所处的情境分为:①自然观察;②控制观察。
8、依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者活动分为:①参与观察;②非参与观察。
9、常用的问卷量表有:①选择法;②是非法;③等级排例法。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一、简述人际关系理论提出的几条原则。
1、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为:顺应型和独立型;
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分为:活泼型性格、力量型性格、完美型性格、和平型性格。
九、性格在管理上的应用。
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健康成人特征:①自我广延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③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④表象上具有现实性知觉;⑤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⑥具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一、简述归因的模式。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来的。
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自考)
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4学时)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当一个行为者接受到信息或受到环境中刺激因素刺激的时候,会形成对这一信息或刺激因素的知觉,即对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然后,行为者对知觉到的信息加以组织和加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因素做出反应。
总的看来,知觉依赖于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1、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3、知觉与思维的关系: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
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4、知觉的过程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1)观察:即个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观察外界的客观事物,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肤觉、触觉、嗅觉等,去感官客观事物的各个个别属性。
(2)选择: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以及客观事物的特征和所处的背景,去决定知觉对象的取舍。
(3)组织:即运用思维的力量,把感觉信息与大脑表象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织起来,将其综合成整体的认识.(4)解释: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经过抽象、概括、使其获得一定的意义。
四川自考《社会心理学》(大纲)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一、考核知识点(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大五”人格理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2、生活的意义是什么:①能够自主②能力③关系④自尊3、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是我们认为最全面的。
4、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①个体过程②人际过程③团体过程5、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
它们在美国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势力。
6、人本主义性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而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7、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①早期状况②起步阶段③发展阶段④反思阶段⑤大发展阶段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学习理论的特点:①它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②该理论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③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显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第三章社会认知一、考核知识点(一)个人知觉(二)自我知觉(三)社会认知(四)归因问题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中最重要的、最有力的是评价。
2、个人知觉中的偏差:晕轮效应,与晕轮效应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也叫作扫帚星效应。
3、非言语线索一般包括:①人际距离②身体姿势③目光接触4、自我图式:Markus 和Wurf用自我图示来说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称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
5、自我提升:也叫作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6、图式:它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自考资料-管理心理学人物和理论篇
管理心理学人物和理论篇人物年代著作心理技术学美国心理学家闵斯脱博格1912《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亚当。
斯密1776《国富论》大卫。
李嘉图1817《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32《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艾末生泰罗(科学管理鼻祖)1911《科学管理原理》坦南鲍坶和施米特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管理科学学派阿尔波特艾森克卡特尔社会学习论米勒、达乐、罗特、班图拉奥地利医学家弗洛伊德及其学生荣格和学生阿德勒荣格麦迪社会知觉效应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195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美国心理学家韦纳阿尔波特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保健不满意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第六章需要、动机与激励第五章价值观与态度特质论心理分析论个性类型论第三章个性与管理归因的模式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早期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古典/行为/现代管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67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美国学者吉伯心理学家斯托格迪尔美国心理学家爱德温。
吉色利现代的品质理论坦南鲍坶和施米特20世纪60年代管理心理学家佛隆和耶顿加拿大豪斯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卡门社会学家霍曼斯利克特5项同领导有关的品质因素和10项领导者品质特征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过程型激励理论需要、动机与激励领导有效性的情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现代组织理论第十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领导有效性行为理论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理论最早论述用心理测验方法选拔合格的员工心理技术学应用方法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理论被称为“场”理论提出“群体动力”理论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五种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提出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提出适应一切组织八项原则霍叠实验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期望理论X理论和Y理论对立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双因素)团体力学理论创立者提倡敏感训练领导方式连续统一理论支持关系理论管理方格法X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双因素)Y理论应变理论,也称超Y理论晕轮效应两归因模式三度归因模式成败归因模式参与改变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学习理论沟通改变态度理论需要层次论激励满意-保健不满意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目标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挫折理论人际关系分析图相互影响分析图社会测量法行为测量法参照测量法动机测量法层次测量法相关测量法历史测量法传统的品质理论7项天生的品质特征项同领导有关的品质因素和10项领导者品质特征语义差别量表法关心人与关心工作的领导行为方向管理方格理论PM领导行为类型理论领导的“连续带”模式领导-参与模型通路-目标模型又名目标导向模生命周期论领导风格抉择模式弗德勒模式(有效领导权变)目标管理又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科层制度又称官僚体制行为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理论重叠群体和联接针角色理论理论说明方法选拔合格的员工研究的基本方向是解决人适应机器的问题美国心理学界则公认他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认为人的心理、人的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研究认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人的需要由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组成意味着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分析由于工业分工带来的经济收益主要是技术的进步,时间的节约以及新机器工具的采用。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绪论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重点第三章 群体行为基础 重点第四章 沟通 重点 难点第五章 团队第六章 冲突与冲突管理 重点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重点第八章 组织文化 重点第九章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难点第十一章 激励 难点 重点题量分值25×1F25 5×2F10 5×3F15 5×6F30 2×10F20本章重难点分析本章目录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名解)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包括: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提升员工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选择)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1)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2)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研究(4)领导行为研究【答案:ABCE】【答案:ABCD】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选择)1.心理学:测量、解释、引导及改变人的行为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3.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心4.人类学: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5.政治学:研究在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包括冲突的结构、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闵斯特伯格,1912年《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心理学创始人,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发“人际关系学说”。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莱维特,1958年,《管理心理学》,如何引导、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20世纪60年代起,从各大学的心理学系转入管理学院、系,又吸命名为“组织行为学”。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选择)四个阶段: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封闭的理性模式。
张国民教授管理心理学考点精析
考点精析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经规定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将其展开可分为三个层面,即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二、霍桑实验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了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理论.三、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他的理论被称为“场”理论。
根据“场”理论,勒温提出了他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式中的B是行为、P是个人、E是环境、f是函数,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
勒温的“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
把“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
四、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H.J.Leavitt)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专著,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五、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就是指研究和处理对象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或指导观念。
具体的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由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而其研究方法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的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3、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收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管理心理学》课程名称(英文):Management Psychology课程编号:0106032课程性质:选修教学语种:中文总学时:32学时,其中实验课2课时学分:2学分考核方式:开卷考试一、教学目的本课程属于应用心理学课程,主要介绍个体、群体以及组织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一门心理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
包括气质理论、性格理论、能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决策理论、认知规律理论、组织心理理论以及领导理论等。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相应的管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人们改进在组织中的行为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等。
二、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PPT投影;音像资料。
2、网上交流与答疑:为学生的课余学习提供指导。
3、实例分析与讨论:中外管理心理学的实际案例。
4、论文写作:读写议教学之重要环节。
三、教学要求1、多媒体教学:PPT课件要求与本教学大纲内容相匹配。
2、实例数量:总数量20个以上。
每一学年要求更新4个以上实际案例。
3、开展课堂讨论与上课发言,教师做好发言成绩纪录。
4、论文写作:论文选题需经老师认可;字数要求3000以上。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课时)本章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介绍课程的安排以及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二是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即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三是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阶段的代表理论。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早期管理科学的发展(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三)最新研究趋势本章重点和难点: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发展演进史。
第二章人性假设与管理(2课时)管理心理学上讲的人性是指管理者对员工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它不同于哲学上的人性观。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组织行为学》科目大纲
历或舒死夫尊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组织行为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792)学院名称(盖章):商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2019年6月17日《组织行为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792)一、考核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理解和把握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演化趋势;能够权变地看待问题,有效地将理论和管理实践融合在一起。
能就特定企业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二、考核内容笫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一节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第三节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笫二章个性与管理第一节个性概述第二节气质差异与行为第三节性格差异与行为笫三章价值观、态度和组织承诺第一节价值观与行为第二节态度与行为第三节工作满意度第四节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笫四章知觉与个体决策第一节知觉与社会知觉第二节归因理论第三节个体决策笫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第一节激励概述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第四节状态型激励理论第五节激励理论应用第六章组织中的群体第一节群体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基本的群体概念第三节群体决策笫七章工作团队第一节团队概述第二节团队的类型第三节团队与群体概念的联系:塑造高绩效团队第八章领导理论第一节领导概述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第三节领导权变理论第四节领导艺术笫九章沟通与冲突第一节沟通概述第二节沟通的障碍与改善第三节冲突第十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塑造第三节跨文化下的组织行为笫十一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第一节组织变革概述第二节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第三节组织变革的类型和实施模式第四节组织发展三、参考书目1[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6版。
自考00471认知心理精讲知识考点汇总
总论第二章注意第三章感觉第四章知觉第五章记忆第六章第七章思维第八章概念第九章第十章言语总论内容1.2.3.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1认知心理感觉知觉低级形式;记忆高级形式。
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1注意认知的高级形式依赖于认知的低级形式,它又反过来调节和影响着低级形式。
知识点1:认知心理的范围和意义2、认知心理的意义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1不论是认知心理还是个性心理;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可以从客观事物中找到源泉。
大闹天宫这幅图景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映。
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其原因就在于此。
,,-,这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关;是否全神贯注、认真听教师讲课有关;也和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有关。
知识点2:认知心理的实质2这就是人的心理反映的能动性和主观性。
人的心理实质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个性倾向性有别于系统,又有联系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人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活动者。
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内部世界实现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应。
知识点3:个性倾向性对认知心理的影响例如茅以升,,,....出于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需求,为了壮大我国的国威和对外国人的嘲笑与讽刺的蔑视在社会、人民的要求和个人的强烈愿望与情感的驱使下,孜孜不倦地攻读,精通了祖国桥梁建筑史,掌握了有关桥梁建筑的渊博知识,冲破了被帝国主义把持的中国建桥大权,在他亲自设计和指挥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建成了当时最现代化大桥知识点4:认知心理的意识性提出是否研究意识问题。
创始人冯德创立的“构造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他把意识叫做“直接经验“构造主义”的基本内容。
20美国的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意识是不能观察到的,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和动物的行为,其任务在于揭露S-R(刺激反应),;知识点4:认知心理的意识性片面性。
《知觉与个体行为》课件
个体行为对知觉的影响
经验塑造知觉
个体的行为经验会影响他们对环境的 知觉,比如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人可 能更善于察觉自然环境的变化。
行为影响信息加工
行为与知觉的适应性
个体的行为可以随着知觉的改变而改 变,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个体的行为会影响他们如何处理和解 释来自环境的信息,从而影响知觉。
知觉与个体行为的相互作用
双向影响
知觉和个体行为之间存在 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 知觉影响行为,另一方面 行为也塑造和调整知觉。
动态平衡
知觉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 系是动态平衡的,随着环 境和个体状态的变化,这 种平衡会被打破和重建。
适应性行为
通过知觉与行为的相互作 用,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 环境变化,实现生存和发 展的目标。
关注个体差异对知觉与个体行为的影响,深入探讨不同个体在知觉与行为方面的差 异及其原因。
结合多学科方法和技术,如神经科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对知觉与个体行为进 行跨学科研究,以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知觉的过程
01
02
03
04
感觉登记
感觉信息被初步登记,包括对 刺激的物理属性和空间特征的
识别。
选择性注意
大脑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 忽略其他无关刺激。
知觉组织
大脑将感觉信息整合成有意义 、连贯的整体,形成知觉对象
。
解释与赋予意义
大脑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和赋予意
义。
知觉的重要性
在个人发展中的应用
自我认知
通过了解自己的知觉和行为特征,个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 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计划。
知觉与个体行为共68页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知觉与个体行为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知觉与个体行为
3、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3.1 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指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 的原因。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 的理论。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 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 的理论。
3、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3.2 归因理论
(1)[美]海德的理论
A.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既有外在原因, 又有内在原因。 B.只有清楚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 有效控制个体的行为。
三度归因理论的模型
3、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3.3 归因偏差
(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 行为者本人对自身行为动机的归因不同 于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归因。虽然双方认知 到的是同一行为,但行为者往往把自己失 败的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他人则归因于个 人倾向;行为者把自己成功的行为归因于 个人倾向,他人则可能归因于情境。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 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 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2、社会知觉 2.1 主要形式
他人知觉 人际知觉 自我知觉 角色知觉
2、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对个体行为的作用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的知觉而不是以现实本身 为基础的。换言之,人们的行为不是直接依赖 于现实而是直接依赖于被自己选择了的现实行 事。知觉构成了人们行为的直接基础。
2.3.6 刻板效应
又称定型效应或定势效应。指人们在头脑 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 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 烈影响的效应。
刻板效应: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 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 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 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 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 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 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4学时)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
当一个行为者接受到信息或受到环境中刺激因素刺激的时候,会形成对这一信息或刺激因素的知觉,即对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
然后,行为者对知觉到的信息加以组织和加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因素做出反应。
总的看来,知觉依赖于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1、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
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3、知觉与思维的关系: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
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过程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1)观察:即个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观察外界的客观事物,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肤觉、触觉、嗅觉等,去感官客观事物的各个个别属性。
(2)选择: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以及客观事物的特征和所处的背景,去决定知觉对象的取舍。
(3)组织:即运用思维的力量,把感觉信息与大脑表象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织起来,将其综合成整体的认识。
(4)解释: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经过抽象、概括、使其获得一定的意义。
(5)反应:即个体对知觉对象的解释,最终会在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中反映出来。
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如,响亮的声音、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标记)(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如,车床加工零件时,零件是知觉的对象,而整个车床就是背景)(3)对象的组合。
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如下原则:(1)接近原则:对象在空间上的接近,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2)相似原则:知觉的对象在形状及性质上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3)闭锁原则: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4)连续原则:几个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连续性,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于人的动机事物,往往容易引起注意,成为知觉的对象。
(2)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知觉的选择差异。
(3)个性特征:人们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不同神经类型的人,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有个别差异。
性格类型不同的人,选择知觉对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能力类型也会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
(4)过去经验:人们过去的经验以信息的形式储存在大脑,对知觉的选择和组合起影响作用。
(5)知识结构: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对知觉对象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别。
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分类1、社会知觉:从知觉的对象来看,分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并使用的)2、社会知觉的分类(1)对人的知觉(主要指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的认识)。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为而知其人”。
对个人的知觉包括两个方面:(1)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2)知觉的组织结构。
(2)人际知觉(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人际知觉是以人际交往行为作为知觉对象、发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知觉。
人际交往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相互接触和交换的言语、态度和举止等。
(3)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效应1、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一般来说第一印象是消极的)。
2、晕轮效应(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
这就是说。
这一突出的特征或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观察者看不到他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
最典型的表现是:对某人无好感,则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看不顺眼;有了好感则对其一切言谈举止都觉得顺眼。
要克服晕轮效应,必须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客观性。
(1)要在深入了解和全面观察、分析一个人的言行后,才对其做出评价。
(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事,切忌用静止的眼光和成见去“盖棺定论”。
(3)要以客观的标准评价人,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
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它与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
4、定型效应(指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第三节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一、归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的内容:1、心理活动的归因2、行为的归因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二、归因的模式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来的,但是到了60年代才被重视。
1、海德的两归因模式:情境归因和个人倾向归因。
海德是基于人类总是试图从周围世界得出某种意义这一考虑而提出归因模式的,是从(外归因)和(内归因)来建构他的归因模式的。
海德归因模式的核心意义在于:只有先弄清楚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预测和控制行为。
<1>情境归因:如个体的周围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强制作用、奖惩或惩罚、运气。
<2>个人倾向归因:如果判断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自身的主观条件,如性格、气质、需要、动机。
2、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是从变化分析的角度来提出他的归因模式的。
他指出在对人的知觉过程中可把人的行为归结为三方面的因素:(1)知觉者本人的特点(2)知觉对象的特点(3)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的情境。
归结为何种因素由以下三个标准决定:“前后的一惯性、普遍性、差异性”。
3、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研究重点是人们在成功时和在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归因模式。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韦纳的研究发现,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
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把成功归结为外部原因(任务容易和机遇),会使人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
把失败归因于内因,会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把失败归因外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
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或能力),会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碰巧或努力),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和能力弱),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而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则可能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1>韦纳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机遇;以上四种因素是按“内外因、稳定性、可控制性”三维度来划分的。
<2>从内外原因方面来看,努力和能力属于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部原因。
<3>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属于不稳定因素。
<4>从可控制性来看,努力是控制的因素,而任务难度和机遇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归因偏差及其克服1、常见的归因偏差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C、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2、归因偏差的克服A、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
B、要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
C、要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节自我知觉、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一、自我知觉1、自我知觉: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2、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广义的社会知觉包含了自我知觉。
A、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离开社会知觉,就不存在自我知觉。
B、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对社会知觉具有影响作用。
二、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自我意识的构成A、物质自我(也称生理自我,个体的躯体是其中心部分),表现为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所有物等的认识。
B、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个体自我的中心部分)C、精神自我(是个体对其心理活动的觉知与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
精神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之所在,它使个体根据主客观的需要,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修正自己的经验与观念。
3、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两者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
自我意识是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对自我知觉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能够根据自我意识来选择,调节和控制自我知觉,提高自我知觉能力,使自我在作为被意识的同时成为意识的主体。
三、自我管理1、自我管理: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
2、自我管理的内容自我管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
自我管理的内容,主要有自我思想管理、自我心理管理和自我行为管理三部分。
①自我思想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首要内容,对自己的思想实行管理使自己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②自我心理管理(即自我心理保健和自我心理调节)。
③自我行为管理(人们通过自我管理来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朝着对自身和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
3、自我意识对自我管理的意义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