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随症加减用药表
中医常用方剂目录见表
中医常用方剂目录见表常用中方剂(按笔画排列):一画:一贯煎;生地20g枸杞15g沙参12g麦冬12g当归12g川炼子10g二画:人参养荣汤:人参3,炙黄芪6,白术4.5,肉桂1.5,陈皮3,炙甘草1.5,当归6,白芍9熟地黄9,五味子2.5,茯苓5,远志3,生姜3片,大枣2枚。
二陈汤;茯苓15g陈皮10g甘草3g生姜2片乌梅1个加减:1.加黄连6克栀子6克可用于胸膈中有热痰令人呕吐,吐物味苦等症。
2.加砂仁6克枳壳6克可用于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可以行痰理气。
3.加枳实9克瓜蒌20—30克莱菔子9克焦山楂9克神曲9克名加味二陈汤,治食积痰盛。
八正散;车前子;曲麦;扁蓄,滑石;枝子;木通。
大黄;炙甘草各9g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加黄柏黄芩黄连,体温感觉时冷时热加吃柴胡金银花连翘肾结石加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冬葵子牛膝。
八珍汤:熟地15g当归12g白勺12g伏令12g党参10g 白术10g川兄6g 大枣3枚。
生姜3片八珍膏:薏仁米10克茯苓10克扁豆10克芡实10克莲肉10克山药10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
十珍膏:上方+白术10克砂仁10克。
三画小蓟饮子:小蓟15g生地黄24g 滑石12g 川木通6g 炒蒲黄9g 淡竹叶6g藕节9g 酒当归6g,炒栀子9炙甘草6g小柴胡汤:柴胡12g黄芩9g人参5g(或党参9-12g),甘草6g 半夏9g生姜9g 小青龙汤:麻黄10g 杏仁9g 生石膏(先煎)30g 桂枝6 g 甘草6g 生姜9g 大枣12g大柴胡汤:柴胡15g 黄芩12g 半夏12g 白芍20g 枳实10g 大黄10g 生姜5片大枣5枚大补元煎:人参15g 熟地10g 山药10g 杜仲10g 当归10g 枸杞10g枣皮10g 炙甘草6g大承气汤:厚朴15g 大黄(后下)12g 芒硝(冲服)12g 枳实10g大黄牡丹皮汤:冬瓜子15g 大黄(后下)12g 芒硝(冲服)9 g 桃仁9g 丹皮10g川芎茶调散:川芎12g 荆芥12g 防风6g 薄荷9g 白芷9 g羌活9 g 细辛6 g 甘草6g三子养心汤:苏子15g 莱菔子15g 白芥子12g三痹汤:独活寄生汤去寄生加黄芪川断而成,主治气虚所致手足拘挛,麻木疼痛等症三金排石汤:鸡内金2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石韦12克冬葵子15克前仁15克滑石。
四物汤加减治疗各种病134方
四物汤加减治疗各种病134方一、内科1.血虚腹痛。
微汗恶风。
加官桂(七分)、倍芍药、2嗽痰。
加桑白皮、杏仁、麻黄、贝母(各等分)。
3大便秘。
加桃仁、大黄、麻仁、枳壳(减半余各等分)。
4血虚头眩。
加天麻、防风、荆芥穗(各一钱)。
5虚寒脉微。
气难布息。
不渴。
便清。
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6中湿。
身重无力。
身冷微汗。
加苍术、白术、白茯苓(各一钱二分)。
7筋惕肉瞤。
属血虚也。
加天麻、人参(各一钱伤寒筋惕肉自有本条)8转筋属热。
加酒芩、红花、木瓜、苍术(各等分)。
9两胁胀满。
加枳实、半夏(各八分)、白术(一钱)、去地黄、10 身上虚痒。
加黄芩、防风、煎调浮萍末(一钱)。
11 小便秘涩。
属血虚。
加茯苓、泽泻(各八分)、牛膝(一钱)、甘草梢(五分)。
12 盗汗属阴虚者。
加麦门冬、知母、黄、浮麦、麻黄根(各等分)。
13 自汗。
加人参、黄、麻黄根(各一钱)、桂枝(五分)。
14 劳瘵阴虚火动。
加白茯苓、贝母、陈皮、款冬花、杏仁、黄柏、知母(各一钱)、甘草(三分)有热。
再加秦艽、地骨皮(各一钱)。
15 阴虚喘嗽。
或吐红者。
加知母、贝母、黄柏、五味子(十二粒)、人参、麦门冬、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款冬花、紫菀(各等分如肺火盛者去人参换沙参)。
16 阴虚发热。
烦渴不能坐卧。
加麦门冬、山栀、黄柏、知母(各一钱)。
17 阴虚潮热。
加柴胡、知母、黄芩、地骨皮(各一钱)。
18 半身不遂。
左边。
加桃仁、红花(各八分)、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19 血痢。
加黄连、荆芥穗、地榆(各一钱)、木香(五分)、枳壳(七分)。
20 风虚眩运。
加天麻、秦艽、羌活(各一钱)。
21 香港脚冲心。
加炒黄柏(一钱)。
22 口干烦渴。
加麦门冬、乌梅(各一钱)。
23 四肢冷气痛。
加良姜、玄胡索、木香、吴茱萸(各等分)。
24 血气虚弱。
起则无力而倒。
加白术、陈皮、人参(各一钱)。
25 血虚刺痛。
五心热。
加山栀、香附、乌药(各一钱)、官桂、青皮(各五分)。
26 血虚甚者。
中医药方大全 PDF
中医药方大全 PDF中医药方大全颈椎病方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
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
1日2次。
颈病消晕饮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
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
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
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
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
共取汁450ml待药经根炎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稍凉后分四次口服。
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
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碱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
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辨证加减颈椎病之疼痛加桂枝15克葛根10克腰椎部加杜仲15克平时怕着凉有风寒湿症者加萆解加草头20克香附15克狗脊15克偏腰脚痛者加牛膝10克小便不利短涩者加木通15克薏苡仁10克。
中医随证加减用药表【精华版】
中医随证加减用药表【精华版】十四、消化异常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2、消化不良-----炒麦芽,炒扁豆,鸡内金,五谷虫,焦山楂,神曲,木香,3、痞满腹胀-----丁香,木香,沉香,砂仁,槟榔,青皮,陈皮,二丑,4、吞酸-----川黄连配吴萸,乌贼骨配浙贝母,煅瓦楞子,5、嘈杂有佘-----川连,枝子,白芍,神曲,橘皮,云芩,白术,6、嘈杂不足-----当归,白芍,川连,人参,白术,云芩,神曲,甘草。
十五、腰痛1、肾虚腰痛-----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巴戟,2、气滞腰痛-----(闪挫)当归,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3、风湿腰痛-----独活,羌活,防风,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莶草,威灵仙,4、寒湿腰痛-----干姜,苍术,细辛,附子,肉桂,5、血淤外伤-----乳香,没药,川牛膝,三七,桃仁,红花。
十六、四肢关节痛1、风湿痛-----羌活,防风,细辛,木瓜,威灵仙,海桐皮,秦皮,2、寒痛-----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3、经络阻滞痛------鸡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威灵仙,地龙。
十七、部位引经药1、肩部———姜黄,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3、下肢-----牛膝,木瓜,4、膝关节-----牛膝,松节。
十八、四肢痛,关节肿1、湿在表-----白术,苍术,羌活,防风,川芎,独活,桂枝,2、湿在里-----白术,苍术,云芩,泽泻,陈皮,半夏,神曲,炙草。
3、湿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荆芥,橘红,半夏,云芩。
4、湿在下-----白术,苍术,防风,防己,羌活,泽泻,玉米,牛膝。
十九、失眠1、心虚---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合欢皮。
2、心神不定---龙骨,龙齿,远志,茯神,牡蛎,磁石,琥珀。
3、痰浊壅滞---远志,菖蒲,半夏,茯神。
4、火热扰心---川黄连,栀子,竹叶,木通,灯芯。
5、心肾不交---肉桂配川连,远志。
6、用脑过渡---茯神,熟地,远志,炒枣仁,当归,元肉,珍珠母。
中药_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_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上课讲义
中药_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_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中药+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1.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治胸痹之要药:薤白止呃之要药:柿蒂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安胎之要药:苎麻根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疥疮之要药:硫磺2.良药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理气良药:沉香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3.佳品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4.圣药“呕家圣药”: 生姜“疮家圣药”: 连翘5.通用药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治风通用药:防风治痹证通用药:秦艽6.经典用语“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夏月麻黄”:香薷“斩关夺门之功”:巴豆“将军”:大黄“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引血、引火下行”:牛膝“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7.病证选药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阴署证:香薷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项背强痛:葛根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太阳头痛:羌活阳明头痛:白芷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鼻渊头痛: 辛夷苍耳子细辛引产: 天花粉无汗骨蒸:牡丹皮有汗骨蒸:地骨皮梅毒:土茯苓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鸡眼赘疣:鸦胆子回乳:芒硝(外用)麦芽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蚕沙膏淋:萆薢血淋:蒲黄虚寒呃逆:丁香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手足皲裂:白及脱发: 侧柏叶(外用)阴疽流注: 白芥子痨嗽及百日咳:百部噤口痢:石菖蒲休息痢:鸦胆子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口中甜腻:佩兰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口疮:吴茱萸龋齿疼痛:筚拨手足皲裂:白芨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蜈蚣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利咽:薄荷牛蒡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巴豆牛黄胖大海桔梗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芦根紫草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芪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泻痢里急后重:木香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榧子芜荑风痰证:天南星滑脱诸证:龙骨牡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决明子榧子苏子冬葵子栝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葚肉苁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烫烧伤:四季青紫珠地榆虎杖侧柏叶脱发:侧柏叶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山胸痹:薤白通经下乳:路路通关木通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梅毒:土茯苓脾胃虚寒吐泻:砂仁血淋涩痛:石韦蒲黄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肺痈:鱼腥草薏苡仁栝楼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薏苡仁栝楼大黄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暑湿吐泻: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蒲黄姜黄没药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车前子罗布麻地龙青木香大蓟小蓟马兜铃桑白皮荠菜臭梧桐淫羊藿山茱萸稀莶草山楂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熊胆赤芍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清心利尿:连翘关木通瞿麦竹叶淡竹叶虚火咽痛:玄参阴虚外感:玉竹安蛔止痛:乌梅8.配伍用药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随症加减用药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
中药处方加减
生黄花10克
或:寄生10克
生山枝10克
心慌加入:
生龙骨10克
生牡蛎10克
三叉神经痛:
白芷10克
葛根10克
钩藤15克
生藤10克
头晕头胀乏力加入:
生黄花10克
头晕头胀乏力加入:
生黄花10克
口干、口渴、口苦、
便秘引起血压波动加入
生山枝10克
胆草10克
银花10克
沙参10克
麦冬10克
失眠加入:
生地10克
丹皮10克
秦花10克
泡脚药渣装入布代点白酒敷脚跟痛处。
白芷10克
葛跟10克
钩藤10克
生麻10克
1、口干口渴
银花10克
沙参10克
麦冬10克
2、便秘
胆草10克
3、身痒
生地10克
丹皮10克
白藓皮10克
地肤子10克
4、手脚心热
生地10克
丹皮10克
5、手脚冷
桂枝10克
6、便
白术10克
7、胃冷
木香10克
8、五更泄
白术10克
补骨脂10克
9、关节疼痛
生地10克
丹皮10克
秦花10克
泡水喝
手脚冰冷:
桂枝10克
过敏性鼻炎
皮肤溃疡
糖尿病溃疡
慢性中耳炎
痔疮出血
肾病尿素氮肌肝
超过正常值
辛夷花20克
苍耳子20克
防风20克
荆芥20克
黄苓20克
装入布代煮水熏鼻子
10分钟,
一天一次,5—10天
生理盐水加入先锋霉素2支或庆大霉素2支,涂患处。
生理盐水加入先锋霉素2支或庆大霉素2支,
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典藏版)
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典藏版)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典藏版)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
3、温病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
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
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栀子。
6、少阳证——柴胡,黄芩。
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
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
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
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
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
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
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黄芩。
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
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
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
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
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
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
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
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
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
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
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
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
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
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生姜。
2、内伤眩晕——人参,当归,茯苓,枣仁,菊花,天麻,桔红。
3、肝风内动——菊花,钩藤,天麻,地龙,薄荷。
4、肝阳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决明,龙骨,牡励。
5、肝热眩晕——夏枯草,菊花,龙胆草,草决明。
6、气虚眩晕——黄芪,党参,升麻,人参。
7、血虚眩晕——当归,熟地,首乌,白芍。
【62种现代病:中医临证方剂加减】
【62种现代病:中医临证方剂加减】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六、治泄泻方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功效:消炎止泻。
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
中药+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1.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 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 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 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 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 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 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 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 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 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 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 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疥疮之要药:硫磺 2.良药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 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 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 理气良药:沉香. 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 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 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 3.佳品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 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 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 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 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 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 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 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 4.圣药“呕家圣药”:?生姜. “疮家圣药”:?连翘 5.通用药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 治风通用药:防风. 治痹证通用药:秦艽 6.经典用语“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夏月麻黄”:香薷“斩关夺门之功”:巴豆“将军”:大黄“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引血、引火下行”:牛膝“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7.病证选药安胎:?紫苏(气滞胎动)?黄芩(胎热胎动)?砂仁(气滞胎动)?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白术(脾虚气弱胎动)?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鱼蟹中毒:?紫苏,生姜,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阴署证:?香薷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项背强痛:葛根?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太阳头痛:羌活阳明头痛:白芷?厥阴头痛:?藁本(巅顶头痛)鼻渊头痛:?辛夷?苍耳子?细辛引产:?天花粉无汗骨蒸:牡丹皮有汗骨蒸:地骨皮梅毒:土茯苓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鸡眼赘疣:鸦胆子回乳:芒硝(外用)?麦芽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蚕沙膏淋:萆薢血淋:蒲黄虚寒呃逆:丁香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手足皲裂:白及脱发:?侧柏叶(外用)阴疽流注:?白芥子痨嗽及百日咳:百部噤口痢:石菖蒲休息痢:鸦胆子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口中甜腻:佩兰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口疮:吴茱萸龋齿疼痛:筚拨手足皲裂:白芨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蜈蚣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利咽:薄荷?牛蒡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巴豆?牛黄?胖大海?桔梗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芦根?紫草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芪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泻痢里急后重:木香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榧子?芜荑风痰证:?天南星滑脱诸证:龙骨?牡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决明子?榧子?苏子?冬葵子?栝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葚?肉苁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烫烧伤:四季青?紫珠?地榆?虎杖?侧柏叶脱发:侧柏叶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山胸痹:薤白通经下乳:路路通?关木通?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梅毒:土茯苓脾胃虚寒吐泻:砂仁血淋涩痛:石韦?蒲黄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肺痈:鱼腥草?薏苡仁?栝楼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薏苡仁?栝楼?大黄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暑湿吐泻: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蒲黄?姜黄?没药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车前子?罗布麻?地龙?青木香?大蓟?小蓟?马兜铃?桑白皮?荠菜?臭梧桐?淫羊藿?山茱萸?稀莶草?山楂?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熊胆?赤芍?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清心利尿:?连翘?关木通?瞿麦?竹叶?淡竹叶虚火咽痛:?玄参阴虚外感:?玉竹安蛔止痛:?乌梅8.配伍用药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随症加减用药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
中医中药临症用药加减表
中医中药临症用药加减表中药1.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治胸痹之要药:薤白止呃之要药:柿蒂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安胎之要药:苎麻根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疥疮之要药:硫磺2.良药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理气良药:沉香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3.佳品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4.圣药“呕家圣药”: 生姜“疮家圣药”: 连翘5.通用药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治风通用药:防风治痹证通用药:秦艽6.经典用语“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夏月麻黄”:香薷“斩关夺门之功”:巴豆“将军”:大黄“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引血、引火下行”:牛膝“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7.病证选药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阴署证:香薷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项背强痛:葛根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太阳头痛:羌活阳明头痛:白芷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鼻渊头痛: 辛夷苍耳子细辛引产: 天花粉无汗骨蒸:牡丹皮有汗骨蒸:地骨皮梅毒:土茯苓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鸡眼赘疣:鸦胆子回乳:芒硝(外用)麦芽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蚕沙膏淋:萆薢血淋:蒲黄虚寒呃逆:丁香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手足皲裂:白及脱发: 侧柏叶(外用)阴疽流注: 白芥子痨嗽及百日咳:百部噤口痢:石菖蒲休息痢:鸦胆子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口中甜腻:佩兰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口疮:吴茱萸龋齿疼痛:筚拨手足皲裂:白芨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蜈蚣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利咽:薄荷牛蒡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巴豆牛黄胖大海桔梗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芦根紫草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芪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泻痢里急后重:木香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榧子芜荑风痰证:天南星滑脱诸证:龙骨牡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决明子榧子苏子冬葵子栝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葚肉苁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烫烧伤:四季青紫珠地榆虎杖侧柏叶脱发:侧柏叶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山胸痹:薤白通经下乳:路路通关木通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梅毒:土茯苓脾胃虚寒吐泻:砂仁血淋涩痛:石韦蒲黄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肺痈:鱼腥草薏苡仁栝楼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薏苡仁栝楼大黄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暑湿吐泻: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蒲黄姜黄没药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车前子罗布麻地龙青木香大蓟小蓟马兜铃桑白皮荠菜臭梧桐淫羊藿山茱萸稀莶草山楂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熊胆赤芍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清心利尿:连翘关木通瞿麦竹叶淡竹叶虚火咽痛:玄参阴虚外感:玉竹安蛔止痛:乌梅8.配伍用药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随症加减用药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
中医辩证随证加减用药整理
中医辩证随证加减用药整理
根据中医辩证理论,中医辩证随证加减用药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个体化地进行药物治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辩证随证加减用药整理。
1. 四证加减:
- 风证:加入祛风药物,如薄荷、桂枝等。
- 寒证:加入温热药物,如生姜、附子等。
- 热证:加入清热药物,如连翘、银柴胡等。
- 湿证:加入燥湿药物,如茯苓、白术等。
2. 三证加减:
- 气虚证:加入补气药物,如黄芪、党参等。
- 血虚证:加入补血药物,如当归、熟地等。
- 阳虚证:加入温阳药物,如肉桂、杜仲等。
3. 阴阳加减:
- 阳虚阴盛证:加入温阳祛寒药物,如人参、肉苁蓉等。
- 阴虚阳盛证:加入滋阴凉血药物,如麦冬、生地等。
- 阳虚阴虚证:加入益气养阴药物,如沙参、玄参等。
- 阴阳亏损证:加入调补阴阳药物,如党参、黄耆等。
4. 六淫加减:
- 风邪:加入祛风药物,如桂枝、薄荷等。
- 寒邪:加入温热药物,如附子、生姜等。
- 湿邪:加入燥湿药物,如白术、茯苓等。
- 燥邪:加入滋阴润燥药物,如沙参、阿胶等。
- 火邪:加入清热药物,如银柴胡、黄连等。
- 毒邪:加入解毒药物,如葛根、连翘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辩证随证加减用药整理,具体的用药还应根据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同时,中医用药还需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因此,如果有相关需要,请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中药方剂加减
中药方剂加减总的原则是:辨证施治.一定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根据病人所犯疾病的特点来用药.一般是在确定病症,确定治法后,选择了基本方,在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疾病发展的阶段用药. 四君子汤是用来治疗脾胃气虚病的基本方,当病人湿胜时,加一些芳香除湿的药,当病人胃脘疼痛的时候,就加些缓急止痛的药物,气虚下陷者,便加升麻柴胡等升阳举陷药.血虚者,可用四物汤与四君子汤合方,成为八珍汤..... 另外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枣仁以宁心安神;兼肾阳虚者,加附子以温肾助阳。
脾胃气虚兼气滞证。
饮食减少,大梗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者,用异功散即四君子汤加陈皮.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者。
用六君子汤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者,用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生姜虚损劳怯,元气不足。
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保元汤黄芪,人参,炙甘草,肉桂,生姜以上四方均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
异功散益陈皮侧重于益所健脾,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六君子汤配半夏、陈皮,重在益气和胃,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气逆或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伍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功在益气和胃,行气温中,适用于脾胃气虚,寒湿气滞证。
三方配伍的共同点均有补气药与行气化痰药相配,使补气而不滞气,消除痰湿的停留,促进脾胃的运化,宜于脾胃气虚兼有气滞痰湿中阻之证。
保元汤中应用补气药为主,配伍少量肉桂以助阳,功能益气温阳,适用于小儿元气不足诸证。
补中益气汤方出自李杲《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8味药物组成,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之代表方。
原方用于治疗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临床辩证用药加减之一
临床辩证用药加减之一杏苏散【组成】杏仁9克,紫苏叶9克,橘红6克,半夏6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前胡9克,枳壳9克,桔梗6克,生姜6克,大枣3枚组成:苏叶9g 杏仁9g 半夏9g 茯苓9g 橘红16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生姜3片大枣3枚功用:清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秋日之表寒证。
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苏叶――辛温不燥,解肌发表,开宣肺气,使凉燥从表而解;杏仁――辛苦温,辛温之性用治凉燥之性,苦降之性用于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宣利肺气;前胡――降气止咳平喘;半夏、橘红、茯苓、甘草(二陈汤之义)――标本兼顾,半夏、橘红针对已成之痰;茯苓、甘草针对未成之痰;生姜、大枣――调营卫。
加减法]1.风寒感冒:加〈防风、荆芥、羌活〉。
2.风寒喘嗽:合《定喘汤》。
3.痰饮咳嗽:合《二陈汤》。
4.咳痰喘嗽:加〈紫苏子、葶苈子〉。
5.热甚:加〈柴胡、黄芩〉。
6.头痛甚:加〈藁本、葛根、羌活〉。
7.呕吐:加〈霍香、竹茹、神曲〉。
8.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9.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10.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11.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12.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痰多者,在分清寒、热、湿、燥痰的情况下,寒痰可加干姜、白豆蔻等;热痰可加入黄芩、瓜蒌、浙贝等;湿痰可加入云苓、苍术、半夏、薏苡仁等;燥痰可加入苏子、苦杏仁、川贝等。
痰湿过盛,舌苔白腻,不欲食,胃脘胀满者可加入云苓、半夏、砂仁、陈皮等。
清肺化痰枇杷叶、桑白皮;祛风止痒荆芥穗、防风、蝉蜕证属肝胃气滞者,加香附10克、佛手10克舒肝理气;寒邪犯胃者,加吴萸8克、干姜8克温中散寒;胃热炽盛者,加石膏15克、公英15克清胃泄热;食滞胃肠者,加炒麦芽30克、神曲10克和中消导;胃阴亏虚者,加玉竹10克、麦冬15克滋阴养胃;脾胃虚寒者,加苍术15克、白蔻仁6克温运脾阳;痰饮停胃者,加生姜3克、杏仁8克散水化痰。
中医专业人士必须掌握的中药临症加减!【拿走不谢】
中医专业人士必须掌握的中药临症加减!【拿走不谢】温馨提示:【本人整理总结,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指正修正】风中六腑(手足不遂,先发其表,羌活、防风为君,随证加药。
然后行经养血,当归、秦艽、独活之类,随经用之。
)风中五脏(耳聋目旋,先疏其里,三化汤。
然后行经,独活、防风、柴胡、白芷、川芎随经用之。
)破伤中风(脉浮在表,汗之;脉沉在里,下之。
背搐,羌活、防风;前搐,升麻、白芷;两旁搐,柴胡、防风;右搐,加白芷。
)伤风恶风(防风为君,麻黄、甘草佐之。
)伤寒恶寒(麻黄为君,防风、甘草佐之。
)六经头痛(须用川芎。
加引经药︰太阳,羌活,蔓荆子;阳明,葛根,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独活,细辛;厥阴,吴茱萸;巅顶,藁本。
)风湿身痛,肢节肿痛(羌活)眼暴赤肿(防风、黄芩、黄连泻火,当归佐。
酒煎服。
)眼久昏暗(熟地、当归为君,羌、防为臣,甘草、甘菊之类佐之。
)风热牙疼(喜冷恶热,生地、当归、升麻、黄连、牡丹皮、防风。
)肾虚牙疼(桔梗、升麻、细辛、吴茱萸。
)风湿诸病(须用羌活、白术。
)风冷诸病(须用川乌。
)一切痰饮(须用半夏。
风加南星,热加黄芩,湿加白术、陈皮,寒,加干姜。
)风热诸病(须用荆芥、薄荷。
)诸咳嗽病(五味子为君。
痰,用半夏;喘,加蛤蚧佐之;不拘有热无热,少加黄芩;春,加川芎、芍药;夏,加栀子、知母;秋,加防风;冬,加麻黄、桂枝之类。
)诸嗽有痰(半夏、白术、五味子、防风、细辛,干姜,甘草。
)咳嗽无痰(五味、杏仁、贝母、生姜、防风。
)有声有痰(半夏、白术、五味子、防风。
)寒喘痰急(麻黄、杏仁。
)热喘咳嗽(桑白皮、黄芩、诃子。
)水饮湿喘(白矾、皂荚、葶苈。
)热喘燥喘(五味子、麦门冬。
)气短虚喘(人参、黄芪、五味子。
)诸疟寒热(柴胡为君。
)脾胃困倦(人参、黄芪、苍术。
)不思饮食(木香、藿香。
)脾胃有湿(嗜卧有痰。
白术、苍术、茯苓、猪苓、半夏、防风。
)上焦湿热(黄芩泻肺火。
)中焦湿热(黄连泻心火。
)下焦湿热(酒洗黄柏、知母、防己。
常用随证加减方歌诀
常用随证加减方歌诀一.木:1.1开胸:瓜蒌15薤白15与金铃,元胡.川楝(子)30用。
1.2疏肝:柴(胡)15(生白)芍30茵(陈)12;仙茗散,益肝肾。
二.火:2.1生津:花粉20(生)地20(麦)冬20玄(参)30,麦味地黄益口干。
2.2通便:(山)栀12(大)黄9.地冬玄,生白朮20苁蓉15添。
三.土:3.1食滞:炒(山)楂18(神)曲6(麦)芽6,(鸡)内金9(莱)菔子3木香6砂(仁)6。
3.2胃热:竹茹6黄连3佳。
3.3胃痛:痛在心口窩,三合共四合:丹参(饮)失笑(散)卓,良附(丸)乌(药)百合(散)。
四.金:4.1清面:(白)芷30银(花)25(黄)芩30,二至二仙栀黄津(地冬玄)。
4.2痘疹:五味消毒饮(银花15野菊花30蒲公英15紫花地丁30紫背天葵9.加黄连解毒汤),再加蝉蜕6和苦参30。
4.3青黑:知(母)12(黄)柏12(黄)连6,再把苁蓉15添。
五.水:5.1增液:玄(参)(生)地(麦)冬(天花)粉。
5.2.通下:(山)栀(大)黄津(玄地冬)。
5.3壮骨:杜(仲)30(川)断15(牛)膝12,骨碎补15狗脊15。
5.4穿靴:济生肾气(丸)清消(散)宜。
六.气(阳):6.1敛汗:服用牡蛎散,麻黄根9(浮小)麦25(黄)芪15牡(蛎)30煅,加入五味子效显。
6.2免疫:(黄)芪18(白)朮9(防)风6,玉屏风散誉美名。
6.3补气:(党)参(黄)芪(白)朮(炙甘)草能。
七.血(阴):7.1血毒:黄连解毒药四味,黄芩黄柏山栀一(样量)。
7.2生发:二至首乌桑椹益,侧柏叶(当)归生地。
活血散能增力。
八.津:8.1自汗:党参白朮兮。
8.2盗汗:枣仁和熟地。
太子参或五味。
8.3止汗:五味(子)麻黄根;五味(子)龙(骨)牡(蛎)盗汗诊;麻黄根(浮小)麦增效甚。
8.4增液:养阴玄(参)(麦)冬匡,知(母)(龟)版滋阴又潜阳。
8.5口干:消渴(丸)生脉饮,麦味地黄(丸)肉桂粉(2g酒调贴涌泉)。
证药增损加减法整理–经方派
证药增损加减法整理–经方派94 阅读证药增损歌人病无常,用药不一,增损合宜,全在活泼。
诸风兮防、麻、姜、沥,诸湿兮苍白二术。
中寒厥冷,附子、天雄,中暑燥烦,黄连、香薷。
头痛而芎、蔓、细辛,未应而引经药用。
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萸。
痰饮痛而半夏,血虚痛而当归。
气弱人参、黄芪,冒风麻黄、葱白。
顶痛藁本,脑痛细辛。
若夫遍身节痛而羌活,风湿亦加;水肿胀急而甘遂,虚人忌用。
心疼良姜、五灵,下痛吴萸;心痞枳壳、枳实,去闷黄连;腹痛芍药,恶寒佐以官桂,恶热佐以黄芩。
骨蒸柴胡,有汗增以地骨,无汗增以丹皮。
栝实、橘红消胸中之疼痞,柴胡、牡蛎理胁下之痛坚。
腰疼杜仲,膝疼牛膝,喉嗌疼而黄芩、桔、贝;胃痛草蔻,茎痛甘梢,脐下痛而肉桂、地黄。
气刺木香,血刺当归。
腹中窄而苍术,腹中急而炒甘。
足膝痿软,黄柏、防己,肩背酸疼,羌活、防风。
腹痛兮厚朴,咳逆兮柿霜。
气不转运而木香、砂仁,风痰上壅而竹沥、姜汁。
活血当归,补血川芎,调血胡索,崩血五灵。
死血苏木、虻、蛭,破血桃仁、归须,止血炒蒲、归首。
补气人参,顺气乌药,调气木香,降气沉香,清气檀香,导气槟榔。
破滞气以青壳,提元气以升麻。
虚热黄芪,蒸热地骨。
上焦热而黄芩,中焦热而黄连,下焦热而黄柏。
咽干干葛,烦渴天花,牛黄开清心火,朱砂善安神志。
热痰瓜实,湿痰苍术、半夏,风痰南星,老痰枳实、礞石。
脾胃受湿兮白术,下部湿肿兮防己。
肉积草果,食积曲芽,口甜石膏,口苦柴、连。
五味子肺虚咳嗽,桑白皮肺实咳嗽。
风寒嗽而麻黄、杏仁,肺痿嗽而麦冬、黄芩。
有声无痰生姜、防、杏,有声有痰,壳、夏、防风。
上气喘急兮肺气有余,杏仁、苏子;气促气短兮元气不足,参、味、麦冬。
吞酸吴萸、黄连,吐酸土炒黄连。
冷涎丁香、藿香,干哕竹茹、姜汁。
水肿喘急,葶苈、桑皮,诸虚泄泻,术、苓、芍药。
伤食作泻者,草果;伤寒热泻者,黄连。
诸痢芍药、当归,血痢黄连、犀角。
上部见血兮防风,中部见血兮黄连,下部见血兮地榆。
中医方剂加减变化
中医方剂加减变化一.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1.麻黄加术汤=麻黄汤+白术2.麻杏苡甘汤=麻黄汤-桂枝+薏苡仁3.麻杏石甘汤=麻黄汤-桂枝+石膏(1)越婢汤=麻杏石甘汤-杏仁+生姜、大枣(2)大青龙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生姜、大枣4.三拗汤=麻黄汤-桂枝(1)华盖散=三拗汤+陈皮、桑皮、苏子、茯苓(2)冷哮丸=三拗汤+南星、细辛、白矾、猪牙皂、生姜、半夏、乌头、款冬花、紫苑、川椒(3)定喘汤=三拗汤+桑皮、半夏、款冬花、苏子、黄苓、白果二、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1.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2.葛根汤=桂枝汤+葛根、麻黄3.黄芪桂校五物汤=桂枝汤-甘草+黄芪4.小青龙汤=桂枝汤-生姜、大枣+干姜、细辛、麻黄、半夏、五味子5.再造散=桂枝汤+人参、黄芪、附子、川芎、细辛、防风、羌活6.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大枣+知母、防风、白术、附子7.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当归、细辛、通草当归四逆加生姜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生姜、吴茱萸8.小建中汤=桂枝汤+饴糖(1)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2)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当归三、葱豉汤(葱白、香豉)1.辛温解表法=葱豉汤+防风、桔梗、杏仁、陈皮2.葱豉桔梗汤=葱豉汤+竹叶、连翘、栀子、薄荷、甘草」3加减葳蕤汤=葱豉汤+葳蕤、白薇、甘草、葱白、香豉、薄荷、桔梗、大枣四、香苏散(香附、紫苏、陈皮、甘草)1.香苏葱豉汤=香苏散+葱豉汤2.加味香苏散=香苏散+荆芥、防风、秦艽、蔓荆子、川芎、生姜3.天香正气散=香苏散-甘草+干姜、乌药五、败毒散(前胡、羌活、独活、柴胡、枳壳、人参、桔梗、川芎、生姜、薄荷、甘草、茯苓《小儿药证直诀》)1.活人败毒散=败毒散-薄荷2.仓廪汤=败毒散+陈仓米3.荆防败毒散=败毒散-人参、生姜、薄荷+荆芥、防风。
(1)银翘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
(2)硝黄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芒硝、大黄六、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1.黄龙汤=大承气汤+人参、当归、甘草2.三一承气汤=大承气汤-枳实+当归、甘草3.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芒硝(1)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重用厚朴(2)厚朴七物汤=小承气汤+桂枝汤-芍药(3)麻仁丸=小承气汤+麻仁、杏仁、芍药、白蜜(4)承气养营汤=小承气汤+四物汤-川芎+知母4.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枳实、厚朴+甘草(1)凉膈散=调胃承气汤+竹叶、连翘、栀子、薄荷、黄芩(2)增液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汤-甘草(3)新加黄龙汤=调胃承气汤+人参、当归、姜汁、海参(4)玉烛散=调胃承气汤+四物汤(5)导赤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甘草+黄连、黄柏、生地黄、赤芍七、小柴胡汤(柴胡、黄苓、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1.柴胡陷胸汤=小柴胡汤-人参、甘草、大枣+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2.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人参、甘草+大黄、枳实、芍药3.柴胡枳桔汤:小柴胡汤-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枳壳、桔梗4.清脾饮:小柴胡汤-人参、大枣+草果仁、厚朴、青皮、白术、茯苓5.柴平汤=小柴胡汤+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八、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1.四逆散=芍药甘草汤+柴胡、枳实(1)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陈皮(一方无陈皮)(2)柴胡疏肝饮=柴胡疏肝散+青皮2•逍遥散=芍药甘草汤+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生姜、薄荷(1)黑逍遥散:逍遥散+熟地黄(2)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牡丹皮、栀子九、半夏泻心汤(半夏、甘草、人参、生姜、黄芩、黄连、大枣)1.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干姜减量+生姜2.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重用甘草(一方无人参)3.黄连汤=半夏泻心汤-黄芩+桂枝十、白虎汤(知母、石膏、粳米、甘草)1.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2.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桂枝3.白虎加苍术汤=白虎汤+苍术4.化斑汤=白虎汤+玄参、犀角5.竹叶石膏汤=白虎汤-知母+竹叶、人参、半夏、麦冬十一、香薷散(三物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1.新加香薷饮=香薷散+金银花、连翘2.黄连香薷饮:香薷散-扁豆(一方有扁豆、甘草)+黄连3.四味香薷饮=香薷散+黄连4.五物香薷饮=香薷散+获苓、甘草5.六味香薷饮=五物香薷饮+木瓜6•十味香薷饮=六味香薷饮+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十二、六一散(滑石、甘草)1.益元散=六一散+辰砂2.碧玉散=六一散+青黛3.鸡苏散=六一散+薄荷4.玉泉散=六一散+寒水石十三、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1.四君子汤=理中汤一干姜+茯苓2.枳实消痞丸=理中汤+四君子汤、枳实、厚朴、半夏、麦芽3.桂枝人参汤=理中汤+桂枝4.砂半理中汤=理中汤+砂仁、半夏5.丁萸理中汤=理中汤+丁香、吴茱萸6.附子理中汤=理中汤+附子7.桂附理中汤=理中汤+附子、桂枝8.连理汤=理中汤+黄连9.理苓汤=理中汤+五苓散十四、四逆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1.通脉四逆汤=四逆汤重用附子、干姜2.白通汤=四逆汤-甘草+葱白3.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人参(1)四味回阳饮=四逆加人参汤(2)六味回阳饮=四味回阳饮+熟地黄、白术(3)千金温脾汤=四逆加人参汤+大黄(一方为四逆加人参4.汤+当归、芒硝;一方为四逆加人参汤-甘草+桂心)5.回阳救急汤=四逆汤+六君子汤、肉桂、麝香、五味子6.浆水散=四逆汤+肉桂、半夏、高良姜7.《本事方》温脾汤=四逆汤+厚朴、大黄、桂心8.实脾饮=四逆汤+白术、生姜、木香、槟榔、厚朴、草果仁、木瓜、大枣、茯苓十五、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1.六神散=四君子汤+黄芪、扁豆(或黄芪、枳实)2.异功散=四君子汤+陈皮3.参苓白术散=异功散+薏苡仁、山药、莲米、扁豆、砂仁、桔梗4.归脾汤=四君子汤+黄芪、当归、桂圆肉、远志、酸枣仁、木香5.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1)柴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柴胡、白芍(2)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木香、砂仁(3)健脾丸=香砂六君子汤-半夏+山楂、神曲、麦芽、山药、肉豆蔻、黄连6.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十六、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1.圣愈汤=四物汤+黄芪、人参2.胶艾汤=四物汤+阿胶、艾叶3.地骨皮饮=四物汤+地骨皮、牡丹皮4.芩连四物汤=四物汤+黄芩、黄连5.玉烛散=四物汤+调胃承气汤6.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仁、红花(1)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熟地黄+地龙、黄芪(2)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牛膝(3)膈下逐瘀汤=挑红四物汤-熟地黄+延胡索、五灵脂、牡丹皮、枳壳、香附、甘草、乌药7.八珍汤=四物汤+四君子汤十七、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1.八珍益母丸=八珍汤+益母草2.薯蓣丸=八珍汤+桂枝汤-生姜+干姜、豆卷、神曲、阿胶、麦冬、柴胡、防风、白薇、杏仁、桔梗3.独活寄生汤=八珍汤-白术+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杜仲、牛膝、桂心4.三痹汤=独活寄生汤-桑寄生+黄芪、续断5.十全大补汤=八珍汤+黄芪、肉桂(1)人参养营丸=十全大补汤-川芎+陈皮、五味子、远志(2)泰山磐石散=十全大补汤-肉桂+续断、砂仁、糯米、黄芩十八、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炙甘草、麻仁、大枣、生姜、桂枝、生地黄、人参、阿胶、麦冬、白酒)1.加减复脉汤=炙甘草汤-人参、大枣、生姜、桂枝、白酒+白芍2.大定风珠=加减复脉汤+牡蛎、鳖甲、龟板、鸡子黄、五味子3.一甲复脉汤=加减复脉汤——麻仁+牡蛎4.二甲复脉汤=一甲复脉汤+鳖甲5.三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龟板十九、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1.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2.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3.归芍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当归、白芍4.参麦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人参、麦冬5.七味都气丸=六味地黄丸+五味子6.八仙长寿丸(麦味地黄丸)=都气丸+麦冬7.左归丸=六昧地黄丸-茯苓、泽泻、牡丹皮+菟丝子、枸杞、牛膝、鹿胶、龟胶左归饮=六味地黄丸-泽泻、牡丹皮+枸杞、甘草8.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肉桂、附子(1)济生肾气丸=肾气丸+车前子、牛膝(2)右归丸=肾气丸-茯苓、泽泻、牡丹皮+菟丝子、枸杞、鹿胶、杜仲、当归(3)右归饮=肾气丸-茯苓、泽泻、牡丹皮+枸杞、杜仲、甘草(4)十味地黄丸=肾气丸+白芍、玄参(5)十补丸=肾气丸+鹿茸、五味子二十、四磨饮(人参、槟榔、沉香、乌药)1.五磨饮子=四磨饮-人参+木香、枳壳2.六磨饮=四磨饮+木香、枳实3.六磨汤=五磨饮子+大黄二十一、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1.不换金正气散=平胃散+藿香、半夏2.柴平汤==小柴胡汤+平胃散3.胃苓汤=平胃散+五苓散(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枝)4.平陈汤=平胃散+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5.藿香正气散=平陈汤-苍术+白术、藿香、紫苏、桔梗、白芷、大腹皮二十二、二妙散(苍术、黄柏)1.三妙散(丸)=二妙散+牛膝四妙丸=三妙散(丸)+薏苡仁2.加味二妙丸(散)=三妙散(丸)+当归尾、防己、卑薢、龟板二十三、五苓散(茯苓、白术、泽泻、猪苓、桂枝)1.四苓散=五苓散-桂枝2.春泽汤=五苓散+人参3.茵陈五苓散=五苓散+茵陈4.茵陈四苓散=五苓散-桂枝+茵陈5.胃苓汤=五苓散+平胃散6.理苓汤=五苓散+理中汤二十四、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1.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白术+天麻2.二术二陈汤=二陈汤+白术、苍术3.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当归、熟地黄4.保和丸=二陈汤-甘草+山楂、神曲、莱菔子、连翘5.六君子汤=二陈汤+四君子汤6.平陈汤=二陈汤+平胃散7.导痰汤=二陈汤+枳实、天南星8.清气化痰汤=导痰汤-甘草+黄芩、瓜蒌、杏仁、大枣、姜汁9.枳桔二陈汤=二陈汤+枳壳、桔梗(1)杏苏散=枳桔二陈汤+杏仁、紫苏、前胡、生姜、大枣(2)参苏散=杏苏散-杏仁+干葛、木香、人参10.温胞汤=二陈汤+竹茹、枳实(1)蒿芩清胆汤=温胆汤+青蒿、黄芩、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2)黄连温胆汤=温胆汤+黄连(3)十味温胆汤=温胆汤-竹茹+人参、熟地黄、五味子、枣仁、远志(4)竹茹汤=温胆汤-茯苓、枳实+栀子、枇杷叶、生姜、大枣(5)高枕无忧散=温胆汤+石膏、麦冬、人参、龙眼肉11.涤痰汤=导痰汤+温胆汤、人参、菖蒲。
实效版:62种现代病的治法方剂!(含加减法)
实效版:62种现代病的治法方剂!(含加减法)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疾病随症加减用药表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玄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栀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黄芩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茱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玄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
生姜2、内伤眩晕-----人参,当归,茯苓,枣仁,菊花,天麻,桔红3、肝风内动-----菊花,钩藤,天麻,地龙,薄荷4、肝阳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决明,龙骨,牡励5、肝热眩晕-----夏枯草,菊花,龙胆草,草决明6、气虚眩晕-----黄芪,党参,升麻,人参7、血虚眩晕-----当归,熟地,首乌,白芍8、肾阳虚晕-----鹿茸,紫河车,锁阳,仙灵脾,仙茅9、气滞头晕-----木香,丁香,砂仁,桔皮,花苓,炒白术10、痰湿头晕-----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四,咽喉痛1、外感风热-----牛旁子,蝉蜕,薄荷,玄参,竹叶2、肺气不利-----射干,桔梗,麦冬3、肺胃热盛-----山豆根,牛黄,马勃,通大海,花粉4、热毒-----银花,连翘,板兰根,栀子5、失音-----通大海,川贝,冬花五、口舌痛1、心胃火盛-----川连,栀子,石膏,黄芩,木通,竹叶,灯心2、肺胃阴虚-----生地,玄参,石膏,玉竹,沙参,麦冬3、虚火上炎-----玄参,生地配肉桂4、阳明腑实-----大黄,芒硝,元明粉六、口感1、口渴-----花粉,葛根,芦根,沙参2、口苦-----龙胆草,茵陈,栀子3、口甜-----川连,黄芩,栀子,石膏,佩兰,茯苓,竹叶4、口臭-----炒黄芩,川连,木通,连翘,荜茇,各香,砂仁,川朴,槟榔七、牙痛1、牙齿肿痛-----当归,生地,丹皮,升麻,川连,防风,荆芥,石膏2、胃火牙痛-----升麻,川连,生地,当归,丹皮,生石膏,大黄,芒硝,甘草3、风火牙痛-----羌活,防风,藁本,白芷,川芎,薄荷,细辛,生地4、虫牙痛-----玄参,生地,川连,川椒,细辛,白芷,乌梅,薄荷5、阴虚牙痛-----熟地,生石膏,麦冬,牛膝,知母6、牙齿腐烂-----芦荟,胡黄连,栀子,牛蒡子,银柴胡,桔梗,川军,玄参,薄荷八、鼻疾1、鼻流清涕-----石膏,辛荑,麻黄,赤芍,桔梗2、鼻流臭涕-----苍耳子,白芷,黄芩,胆草,知母,牛旁子3、鼻流浊涕-----苍耳子,辛荑,白芷,薄荷,各香4、鼻流黄涕-----黄芩,栀子,银花,鱼腥草,苍耳子,辛荑,知母,防风5、鼻衄-----生石膏,茅根,侧柏叶,茜草根,淮牛膝,生地6、鼻内生疮-----黄芩,麦冬,炙桑皮,扼子,连翘,赤芍,桔梗,荆芥,薄荷,甘草九、耳疾1、肾虚耳鸣-----熟地,山药,山萸,云苓,泽泻,丹皮,磁石,五味子2、肝火耳鸣-----龙胆草,泽泻,牛膝,黄芩3、突然耳聋-----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4、耳内流脓-----银花,连翘,栀子,柴胡,黄芩,防风,荆芥,当归尾,赤芍5、耳内生肉-----当归,川芎,炒白芍,靶子,柴胡,丹皮,黄芩,川连,牛蒡子,生石膏,甘草6、耳底疮-----银花,连翘,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7、耳痒-----熟地,生地,天冬,麦冬,玄参,郁金,泽泻,甘草十、目疾1、眼流泪-----苁蓉,熟地,山药,菊花,丹皮,泽泻2、眼前黑花-----磁石,菟丝子,远志,神曲,石斛,苁蓉,熟地3、肝火上冲-----龙胆草,栀子,黄芩,夏枯草,秦皮4、风热目翳-----蒙花,谷精草,草决明,木贼,蝉蜕,青葙子,菊花5、肝肾虚-----熟地,女贞子,枸杞,复盆子,白芍,黑豆6、瞳孔散大-----山萸肉,五味子,知母,菟丝子,枸杞7、瞳孔缩小-----玄参,丹皮8、白内障-----菟丝子,五味子,谷精草9、只能视上物-----(肾阳不足)酒当归,黄芩,熟地,麦冬,五味子,人参,柴胡,枳壳,枸杞10、只能视下物-----夜明砂,石决明,蝉蜕,当归,木贼11、肝虚雀目-----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细辛,防风,甘草12、眼不能远视-----(气虚血明)生地,麦冬,枳壳,菊花13、眼不能近视-----(血虚气明)人参,远志,菖蒲,茯芩14、视物异色-----人参,黄芪,蔓荆子,黄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15、目眩-----熟地,菟丝子,车前子,杞子,菊花十一、胸胁痛症1、气滞痛-----薤白,瓜萎,枳壳,桔梗,橘叶,乌药,木香2、淤血痛-----丹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3、痰阻痛-----白芥子,瓜萎仁,半夏,陈皮,枳实4、阳虚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乌,附子5、胁痛-----(左痛)柴胡,陈皮,川芎,赤茯芩,枳壳,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陈皮,枳壳,郁金十二、呕吐呃逆1、胃寒-----半夏,陈皮,丁香,柿蒂,砂仁,良姜,干姜,吴茱萸2、胃热-----竹茹,批杷叶,栀子,赭石3、痰湿-----半夏,陈皮,生姜,茯芩4、伤食-----山楂,莱腹子,炒麦芽,炒谷芽,神曲5、一般呕吐-----藿香,半夏,橘皮,云芩,川朴,枳实,伏龙肝,甘草,生姜6、一般呃逆-----旋复花,赭石,半夏,党参,陈皮,砂仁,甘草,生姜十三、腹痛胃脘痛1、寒痛-----干姜,高良姜,吴茱萸,附子,肉桂,乌药,小茴香2、热痛-----川黄连,栀子,黄柏,川楝子3、虚痛-----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4、寒积实痛-----附子配大黄,干姜配大黄5、气滞痛-----木香,厚朴,枳壳,枳实,砂仁,香附,乌药,沉香,檀香6、血淤痛-----元胡,五灵脂,没药,丹参,蒲黄7、虫痛-----乌梅,使君子,槟榔,川椒8、食痛-----山楂,莱菔子,炒麦芽,炒神曲,鸡内金十四、消化异常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2、消化不良-----炒麦芽,炒扁豆,鸡内金,五谷虫,焦山楂,神曲,木香3、痞满腹胀-----丁香,木香,沉香,砂仁,槟榔,青皮,陈皮,二丑4、吞酸-----川黄连配吴茱萸,乌贼骨配浙贝母,煅瓦楞子5、嘈杂有佘-----川连,栀子,白芍,神曲,橘皮,云芩,白术6、嘈杂不足-----当归,白芍,川连,人参,白术,云芩,神曲,甘草十五、腰痛1、肾虚腰痛-----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巴戟2、气滞腰痛(闪挫)-----当归,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3、风湿腰痛-----独活,羌活,防风,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莶草,威灵仙4、寒湿腰痛-----干姜,苍术,细辛,附子,肉桂5、血淤外伤-----乳香,没药,川牛膝,三七,桃仁,红花十六、四肢关节痛1、风湿痛-----羌活,防风,细辛,木瓜,威灵仙,海桐皮,秦皮2、寒痛-----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3、经络阻滞痛------鸡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威灵仙,地龙十七、部位引经药1、肩部———姜黄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3、下肢-----牛膝,木瓜4、膝关节-----牛膝,松节十八、四肢痛,关节肿1、湿在表-----白术,苍术,羌活,防风,川芎,独活,桂枝2、湿在里-----白术,苍术,云芩,泽泻,陈皮,半夏,神曲,炙草3、湿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荆芥,橘红,半夏,云芩4、湿在下-----白术,苍术,防风,防己,羌活,泽泻,玉米,牛膝十九、失眠1、心虚---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合欢皮2、心神不定---龙骨,龙齿,远志,茯神,牡蛎,磁石,琥珀3、痰浊壅滞---远志,菖蒲,半夏,茯神4、火热扰心---川黄连,栀子,竹叶,木通,灯芯5、心肾不交---肉桂配川连,远志6、用脑过渡---茯神,熟地,远志,炒枣仁,当归,元肉,珍珠母二十、心悸1、心气虚-----人参,党参,黄芪,炙草2、心血虚-----(阴)酸枣仁,柏子仁,当归,首乌,阿胶,麦冬,五味子3、心阳虚-----桂枝,肉桂,附子4、痰湿-----半夏,茯神,远志二十一、自汗,盗汗1、气阳虚-----人参,黄芪,炒白术,附子,五味子,牡励,炙甘草2、血阴虚-----地黄,黄柏,知母,白芍,当归,麦冬,龟板3、汗出不止-----白芍,生地,黄芪,当归,川连,五味子,枣仁4、诸经出汗-----防风,炙黄芪,焦术,肉桂,酒白芍,附子,枣仁5、常用敛汗药-----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山萸肉,煅牡蛎,乌梅二十二、水肿1、皮水-----东瓜皮,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芩皮,白茅根,车前子,玉米须2、水肿兼内热-----泽泻,车前子,滑石,猪芩,茯苓3、水肿兼气滞-----大腹皮,陈皮,槟榔4、水肿兼表证-----麻黄,浮萍草,苏叶5、水肿兼血淤-----泽兰,益母草,琥珀,白茅根6、气虚水肿-----黄芪,炒白术,茯苓7、阳虚水肿-----肉桂,桂枝,附子二十三、咳嗽1、风寒咳嗽-----麻黄,苏叶,杏仁,紫苑2、风热咳嗽-----桑叶,菊花,桔梗,批杷叶3、寒痰咳嗽-----半夏,陈皮,冬花,干姜,细辛,旋复花4、热痰咳嗽-----瓜蒌,蒌仁,天竺黄,桑白皮,贝母5、燥咳------沙参,麦冬,天冬,贝母,百部6、肺虚久咳-----诃子,炙粟壳,乌梅,五味子,人参7、痰喘-----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杏仁,冬花二十四、泄泻1、水泻-----白术,苍术,茯苓,车前子,泽泻,滑石2、寒泻-----煨生姜,干姜,吴茱萸3、湿热-----川黄连,黄芩,秦皮,黄柏4、脾虚-----白术,炒山药,炒苁米,炒扁豆,党参5、脾肾阳虚-----补骨脂,肉豆叩,五味子,干姜,肉桂6、伤食-----炒神曲,焦山楂,莱腹子,鸡内金7、久泻滑脱-----赤石脂,禹佘粮,煨诃子,煨肉叩,炙粟壳,乌梅二十五、便秘1、热结-----大黄,芒硝(Na2SO4·10H2O),元明粉(Na2SO4),芦荟2、寒结-----巴豆,硫黄3、津枯-----玄参,麦冬,生地4、血虚-----当归,熟地,生首乌5、气秘-----枳实,枳壳,厚朴,槟榔6、虚秘-----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锁阳,苁蓉7、老年习惯便秘-----肉苁蓉,蕃泻叶,莱腹子,厚朴8、顽固性便秘-----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枳壳,火麻仁,杏仁,厚朴,川军,柴胡,甘草二十六、淋症1、湿热淋-----猪苓,滑石,车前子,木通,淡竹叶2、血淋-----大小蓟,茅根,琥珀,生地,蒲黄,藕节,滑石,车前子3、石淋-----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冬葵子,琥珀,滑石4、膏淋-----草蔻,石苇,黄柏,菖蒲,车前子,苍术,莲子心,茯苓,滑石5、劳淋-----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云苓,熟地,女贞子,知母,黄柏,金樱子6、气淋-----沉香,石苇,滑石,赤芍,瞿麦,冬葵子,乌药,柴胡,当归二十七、遗尿多尿1、肾虚遗尿-----桑螵蛸,海螵蛸,当归,桑寄生,白芍,生龙骨,人参2、气陷遗尿-----黄芪,党参,当归,升麻,山萸肉,桑螵蛸,益智仁3、肾阳虚多尿-----菟丝子,肉苁蓉,附子,桑螵蛸,五味子,牡励4、肾气不摄-----桑螵蛸,龟板,龙骨,远志,菖蒲,人参二十八、遗精1、心肾不交-----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茯苓,泽泻,金樱子,龙骨,丹皮2、肾虚有固-----莲须,五味子,芡实,金樱子,山萸肉,山药,熟地3、湿热下注-----苍术,黄柏,萆解,滑石,茯苓,泽泻,车前子,莲子心,甘草4、心脾两伤-----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远志,木香,金樱子,芡实,炒枣仁,当归二十九、痛经1、血淤-----川芎,当归尾,赤芍,红花,桃仁,丹参2、气滞-----香附,木香,乌药,沉香,元胡,厚朴3、虚寒-----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党参,桂枝,阿胶,艾叶,巴戟,熟地4、湿热下注-----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苍术,茯苓,蒲黄,五灵脂5、肝肾虚损-----当归,白芍,山萸,巴戟,阿胶,山药,甘草6、气血两虚-----党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香附,艾叶,砂仁三十、带下1,脾虚(白带)-----白术,苍术,党参,山药,白芍,陈皮,柴胡,车前子2、肾虚(清带)-----菟丝子,黄芪,桑螵蛸,附子,杜仲,补骨脂3、湿热(黄带)-----当归,白芍,柴胡,云苓,白术,茵陈,栀子,车前子,甘草4、寒湿带下-----苍术,白术,炒山药,小茴香,巴戟5、室女白带-----二地,丹皮,女贞子,旱连草,椿根皮,续断,桑寄生,菟丝子,香附6、常用止带药-----芡实,海螵蛸,白果,椿根皮,煅龙牡三十一、胎前疾病1、恶阻-----砂仁,炒白术,陈皮,香附,乌药,木香,生姜2、胞阻-----当归,炒白芍,川芎,茯苓,炒白术,元胡,桑寄生3、子肿-----炒白术,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4、子嗽-----(胎火上逆)百合,紫苑,桔梗,麦冬,炙桑皮,竹茄5、子癔-----钩藤,桑寄生,人参,茯神,当归,菖蒲,菊花,桔梗6、子淋-----生地,木通,甘草,竹叶,玄参,麦冬,黄芩,黑栀子7、子呜-----人参,黄芪,麦冬,当归,橘皮,花粉8、胎伤腹痛-----人参,黄芪,杜炭,续断,砂仁9、突然腰痛下血-----黄芪,当归,地榆,杜仲,续断,胶珠,艾炭,白术,黄芩三十二、胎动不安1、气滞-----苏梗,砂仁2、血虚-----阿胶珠,熟地3、脾虚-----炒白术,党参4、蕴热-----黄苓5、肾虚-----续断,桑寄生,菟丝子,杜仲三十三、产后缺乳1、气血虚弱-----人参,黄芪,当归,麦冬,通草,桔梗,猪蹄2、肝郁气滞-----炮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青皮,柴胡,当归,白芍,川芎,生地三十四、产后腹痛1、血虚-----当归,熟地,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2、血瘀-----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乳香,炙甘草,黄酒三十五、产后出汗1、气虚出汗-----黄芪,白术,防风,防风,熟地,煅牡励,麻黄根,浮小麦2、阴虚盗汗-----人参,麦冬,黄芪,白术,防风,山萸肉,五味子,煅牡励三十六、恶露不绝1、气虚-----人参,黄芪,白术,鹿胶,艾叶,橘皮,升麻,柴胡,姜枣2、血热-----熟地,白芍,生地,山药,川断,阿胶,旱连草,海螵蛸3、血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丹皮,益母草三十七,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银花,公英,地丁,蒲黄,五灵脂,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2、血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丹参,丹皮,益母草,炙草3、外感-----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枣4,血虚-----八珍汤减川芎加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