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

合集下载

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 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 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 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 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提示: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 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一粗一细,先粗后细, 分工合作,形成鲜明的对照。 “色彩鲜艳”的 筒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 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比喻 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画中有动有静,有 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喜爱和赞赏 的感情。
西双版纳景点图
望天树一般的高度在40至70多米之间,最高的竟
达88米。这种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寿命长,出材率高, 用途广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竹楼
识读下列词语
傣族 心驰神往 竹 篾 贿赂 轻描淡写 妩 媚 教化 色彩斑斓 善男信
傣( dăi )家
蕨( jué)菜
duó ) 勐( mĕng ) 踱( lù ) 妩媚 wŭmè 贿赂(huì
心驰神往: 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轻描淡写: 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 可见一斑: 一斑: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i
喻可以看见相类似的许多事物中很小的 一部分。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 的? 2、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 用? 3、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 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思考: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 地方?并分析。
1、“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 乐趣形成鲜明对照。 2、“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 细打谷子的对照; 3、“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的风情 画的对照; 4、最后一段中“生”与“死”的对照。 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 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 其“美丽”的特征。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1.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西双版纳除发展旅游业外,还适合发展()A.边境贸易B.绿洲农业C.高科技产业D.钢铁工业【答案】A【解析】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其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等,除了发展旅游业外,西双版纳还可以发展同缅甸等国的边境贸易。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双版纳的经济。

2.读“云南景洪地区各月气温分布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景洪地区,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月,约℃,由此判断这里是属于(温度带)。

(2)景洪的气候类型属于,这种气候的降水分为季,时间约为5月—10月;季,时间约为11月至次年4月,这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是受()A.来自太平洋气流的影响B.来自印度洋气流的影响C.来自亚洲大陆气流的影响(3)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半岛和半岛上。

在我国除了西双版纳以外,还分布在、和。

【答案】(1)1月 15 热带(2)热带季风气候雨旱 B(3)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省南部【解析】(1),从气候类型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最冷月出现在1月,气温在15℃左右,根据最冷月气温高于15℃属于热带,0℃到15℃属于温带,0℃以下属于温带,来说这里属于热带,故景洪地区,一年中最冷月出现在1月,约是15℃,属于热带。

(2),从气温上看,景洪地区属于热带,从降水量上看,景洪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夏季多雨型,综合气温和降水量,景洪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降水由于受到来自印度洋的气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月到10月,故景洪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降水主要受来自印度洋气流的影响。

(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主要是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海南省,广东省南部和台湾省的南部,故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省南部。

[宝典]综合常识之中国各城市特色yishu

[宝典]综合常识之中国各城市特色yishu

中国各城市特色1.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海南省和云南的西双版纳。

我国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势总的看起来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000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0℃等温线一致。

又是我国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度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分水线。

0003.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甘蔗、水稻;北方地区的是小麦、棉花。

传统民居特点是南方墙体高、坡度陡,北方墙体厚、坡度小。

0004. 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绿孔雀、长嘴犀鸟、长尾猿、亚洲大象。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人多地少。

0005.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西双版纳著名的热带雨林的奇观有望天树、板状根、独木成林、绞杀植物。

0006.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的范围。

台湾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0007.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km。

我国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0008.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西北地区常见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0009.我国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地方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傣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00010.西双版纳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原因是其他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干旱少雨,本地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00011.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7.7.1,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澳门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9.12.20,第一任行政长官是何厚铧。

0012.我国的黄土地是指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地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00013.我国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与“黑土地”。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设计2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设计2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设计2导读:第6教时课题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型新授年级初二学科语文主备人备课时间11.11目的要求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过程与方法学习、阅读、探究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1、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2、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这就是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今天就让我们同李舵一起同游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相互交流: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2、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

本文作者选择了其中哪几个鲜明的片断来展现“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你是如何看出来的?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学步骤集体讨论明确:1、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

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2、作者选择了“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等五个最鲜明的片断。

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印象鲜明。

每个小标题具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得体性的特点。

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

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即五个角度,突出总标题中的“美丽”二字。

三、跳读课文,同游同赏(一)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下列问题:1、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从文中划出关键词句作答。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合集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假如你来到这个地方,你一定会非常的惊讶。

西双版纳是动物的王国,你会看到白水牛在一起打架,一群群白蚂蚁在往洞里运粮食,一只只小鱼在水里欢快的嬉戏。

你还会看到一群群大象在悠闲地吃树叶,身旁的几只小象挨着妈妈做游戏。

还有一群群美丽的孔雀,将它们最美丽的样子展现在人们面前,孔雀的颜色有多种,就象天上的彩虹。

西双版纳也是植物的王国,那里有恐怖的绞杀者,它们常从树干上长出枝条,像胳膊一样缠住其他树木向上爬,最后导致对方因缺少阳光和空气而死。

那里还有一种树木叫箭毒木,人称见血封喉,只要有谁受伤了,就要小心树里的白色毒汁,如果碰到伤口就会中毒身亡,有时侯箭毒木的叶子掉了下来,你也要小心,因为叶子上也有白色的毒汁。

西双版纳就是这样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真想早日去那里看看。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2我们中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果你想来的话,可一定要给我说一声,我就会带你去的。

西双版纳,群山高耸,雄伟壮观,森林密布,山丘绵延。

全州总面积19112。

5平方公里,平坝面积仅占5%。

辖一市二县40多个乡镇,总人口82万余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13个民族。

傣族是主体民族,近30万人。

记不住花啊、草啊、树啊的名称,那就干脆找点东西抄抄,把值得介绍给大家的东西介绍介绍: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距昆明1054公里。

西双版纳译为汉语是“十二邦国”之意。

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

初二年级的下册地理知识复习:西双版纳

初二年级的下册地理知识复习:西双版纳

初二年级的下册地理知识复习:西双版纳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二年级的下册地理
知识复习:西双版纳。

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阅读。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和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位于南部地区。

(图7.10 p57)
2、丰富的旅游资源:
(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通过58和59页的图7.11和7.12了解本区的动植物景观; (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

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图7.14 p60)
(3)旅游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

(图7.15 p61)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作用、问题和对策见62页-64页
以上是由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年级的下册地理
知识复习:西双版纳,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

第1页/共1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积累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

2、体会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情感目标:1、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3、引导学生热爱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资料(文字与图片)。

2、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两个迷人的西双版纳风景。

3、积累生字新词(从音、形、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齐读一遍)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一)整体感知————感受美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过渡:我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西双版纳有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想不通同学们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喜好不同,心里的感受也会不同。

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

感怀西双版纳
作者引领我们游览了美丽的西双 版纳,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神奇秀丽 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深厚的民族风情, 展示了西双版纳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表达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 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探究品味——鉴赏西双版纳
体会语言美
1.竹楼映天:“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 帐篷遮掩与蓝天绿地之间”运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 又点明了小标题,突出了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2.悠悠野象谷: 野 象 谷: 恐怖 大象表演:
3.妩媚傣寨水 : 打 谷 子:
有趣
对比
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喜爱
水中嬉戏:
五彩斑斓 生活情趣——赞赏
4.笑对生与死:生与死的对比,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作特点总结:
1.小标题,鲜明醒目。 2.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对比手法的运用。
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 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 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材 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 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 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 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 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 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 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 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 “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
2. 文章共描绘了哪五幅图画?
五幅图画: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族水 笑对生与死
小标题的效果:
句式整齐 结构匀称 提示内容 鲜明醒目
走进西双版纳
感受美景
高高的望天树
进入游览区
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
景 点 一
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
高 高 的 望 天 树

美丽的西双版纳练习题

美丽的西双版纳练习题

一、目标导学:•朗读课文,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学习文章小标题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体会作者所表达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质疑1知识链接: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两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

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2给加横线的词注音傣族()澜沧江()蕨菜()竹篾()贿赂()木棰()涮洗()色彩斑斓()妩媚( )勐( )3解释词语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

可见一斑:一斑: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喻可以看见相类似的许多事物中很小的一部分。

4通过预习,用一句话说说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

三、互助探究1、自读课文,跟随主持人李舵的脚步,看看向我们推荐了西双版纳哪些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在书上圈点勾画)分一分类,哪些是自然景观,哪些是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望天树热带雨林野象谷傣寨水风土人情:傣家竹楼、热情好客的傣家人大象表演打谷子、泼水节、在河里玩耍洗澡傣家寺庙、修行当和尚关门节、开门节傣家少女能歌善舞竹楼一角摆放新棺材2、课文开头段写了什么内容,小组交流,说说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概括全文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3、浏览课文,挑选你喜欢的一个画面,用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试着谈谈喜欢的理由。

四、展示评点:(小组代表展示,同学补充,老师点评。

)五、归结反思:六、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册76页名师归纳部分一、二题,基础积累与运用第一题。

第2学时导学案制作余向东一、目标导学:•朗读课文,体会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学习文章小标题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体会作者所表达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西双版纳的动植物

西双版纳的动植物

非法贸易
部分动植物因市场需要被非法捕捉或猎杀,如穿山甲、绿孔 雀等。
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01
制定严格的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 捕猎和贸易的处罚力度。
自然保护区建设
02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加强对栖息地的 保护和管理。
科研监测
03
开展动植物生态学研究,加强对濒危物种的监 测和保护。
公众教育
04
长臂猿
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 较高的针叶林中,以树叶、果实为食 。
金钱豹
属于猫科动物,是西双版纳的珍稀动 物之一,以肉食为主,常栖息在森林 深处。
滇金丝猴
西双版纳特有的树栖哺乳动物,以其 灵活的长臂在树林中快速移动。
鸟类
孔雀
西双版纳是孔雀的故乡,这里的 绿孔雀和蓝孔雀数量众多,羽毛
鲜艳美丽。
加强公众对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的保护意识。
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
合理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
可持续利用资源
研究和实践可持续利用动植物资源的途径,如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的可持续采收。
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活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共赢。
THANKS
01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 ,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 植被,是全球生物多样 性的热点地区之一。
02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复杂 而独特,拥有多种珍稀 和濒危植物物种,如望
天树、龙脑香等。
03
热带雨林对于维持生态 平衡和气候稳定具有重 要作用,也是地球上最
重要的碳汇之一。
特有植物
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特有植物物种,如云南石梓、版纳青梅等,这些物种只在该地区 生长,是该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地理环境的产物。

关于西双版纳的介绍

关于西双版纳的介绍

关于西双版纳的介绍
西双版纳,又称“孟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边境地区的一个著名的热带雨林景区,位于中国境内的南部。

西双版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西双版纳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气温常年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降雨量较大,每年多雨季节为5-10月。

这里是云南省最热的地区之一,也是许多动植物生长的理想家园。

西双版纳素有“绿色宝地”的美誉,这里草木茂盛、生态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如孟加拉虎、云南象、豹猫等。

另外,这里还拥有许多特有品种的植物,如“文山大磨叶”、“铁皮石斛”、“碘柿”等,种类繁多。

西双版纳还是中国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主要有傣族、佤族、布朗族、景颇族等25个少数民族。

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佤族的“摔跤节”、景颇族的“木板舞”等,都是独具特色、非常吸引人的文化活动。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著名景点有孟海公园、普洱大金塔、傣族园等。

此外,这里的水上漂流、烤全牛、采茶等特色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综上所述,西双版纳是中国南部地区的一个特别的热带雨林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这里的生态资源可谓“天然氧吧”,也是研究和了解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之一。

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

走进西双版纳
望天树
作者眼中的西双版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文中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你能找 到吗?
进入游览区
高高的望天树
景 点 一
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 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 清澈、冰凉的小溪 傣族的饮食文化
竹楼映蓝天
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 作用 傣族人的热情好客 傣族的饮食文化。
景 点 二
悠悠野象谷
景 点 三
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 引人的地方 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
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
妩媚傣寨水
景 点 四
水 泼 打 中 水 谷 嬉 节 子 戏
笑对生与死
景 点 五
总写一幅民族风情的画 卷 修行与还俗 “关门节”和“开门节”
小结: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美丽的西双版纳 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 笑对生与死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质朴淳厚的民俗风情
探究
1、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自然风 光神奇秀丽,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可 写的实在太多了,而作者只选取其中的 五个片段来写,你知道这是什么写法吗?
2、课文用了五个小标题。你能说说这样
结构有什么特点吗?
截取法
截取法,就是截取人或事物最 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 闪光的一段或瞬间的选材构思法。
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 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
橘圆后的小河
傣 家 风 味
假如你是摄影师,你打 算选取怎样的角度来拍摄“望 天树”,并描绘一下你拍摄出 来的照片。
傣族人民住在竹楼 里。竹楼分为上、下 两层,上层住人,下 层饲养牲畜,存放农 具杂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竹楼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美丽的西双版纳》1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美丽的西双版纳》1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 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 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 像。
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 树上旅馆 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 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 精神风貌。“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 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 拜的感情。
野象谷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 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 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 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 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 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 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 作的风情画。
妩媚傣寨水
(民俗风情,人文景观)
打谷子 泼水节 水中嬉戏
西双版纳傣族佛塔
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 修行与还俗 笑对生与死 (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 “关门节”和“开门节” “生与死”——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4、作者是怎样写的?
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 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的融合,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 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 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 鲜明的印象。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西双
版纳的美丽。

19.美丽的西双版纳

19.美丽的西双版纳

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重点)2.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重点)3.学习对照手法的运用。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

”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那里更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去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李舵,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

傣族人,原名孟克勤,内蒙莫力达瓦旗人。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短篇小说《重担》、《光明在前》、《带五线谱的花环》、《香水月季》、《不眠的春夜》、《雪花静静地飘》,评剧剧本《红凤》等。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蕨.菜(jué)竹篾.(miè)涮.洗(shuàn)贿赂..(wǔ mèi)..(huì lù) 妩媚3.理解词义。

心驰神往:整个心神都奔到向往的地方,指一心向往。

教化:教育感化。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从哪几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作者认为西双版纳到底美在何处?明确:①作者从五个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

②西双版纳美在: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美丽的民俗风情。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如果将西双版纳的美丽的景观归类,你觉得归为几类呢?明确:自然类和人文类。

前三个写的是自然景观,后两个写的是人文景观,文章按照由物及人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二)深层探究你认为“笑对生与死”一部分里的几段话对人生有什么积极的影响?有没有消极的方面?明确:傣族人民崇尚小乘佛教,追求自我解脱,这并不违背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设计2第 6 教时课题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型新授年级初二学科语文主备人备课时间11.11目的要求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过程与方法学习、阅读、探究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1、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2、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这就是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今天就让我们同李舵一起同游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相互交流: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

本文作者选择了其中哪几个鲜明的片断来展现“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你是如何看出来的?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学步骤集体讨论明确:1、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

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2、作者选择了“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等五个最鲜明的片断。

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印象鲜明。

每个小标题具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得体性的特点。

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

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即五个角度,突出总标题中的“美丽”二字。

三、跳读课文,同游同赏(一)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下列问题:1、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从文中划出关键词句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森林发育非常茂盛,形成一种高大而多层的结构。

雨林中具有最丰富的物种组成,有很多珍惜﹑濒危﹑渐危植物,所以有人说这里是植物物种基因库。

西双版纳还有最为奇特的生命现象,在植物中有高达70多米的望天树,被列为全国八大珍贵植物之一;世界上最毒的树—见血封喉树,人和动物吃了后便会引起心脏痳痹而中毒死亡;世界上最昂贵的医用树木—红豆杉,从树中提取的紫杉醇是最昂贵的治癌药物;世界上最长寿的树木—龙血树,树龄可达八千多年;最大的浮莲—勐仑王莲,成熟的叶片可乘坐20多斤的小孩;独木成林﹑绞杀植物﹑老树生花和板根现象等奇观异景都是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成为奇禽异兽之家。

这里的飞蛙﹑飞蜥因长有带蹼的长脚趾和翼膜而在空中自由的滑翔;享有钟情鸟美誉的犀鸟,一旦结为夫妻便终身厮守;被傣家人视为美好幸福象征的绿孔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亚洲象﹑秃鹰﹑白腹黑啄木鸟﹑印支虎属世界性保护动物;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有极为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所以被誉为动植物王国。

西双版纳的雨林风光令人迷醉,其浓郁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心驰神往;西双版纳人喜欢搭建竹楼居住,具有人住楼上,牲畜居下的特点;傣家的美味说不完道不尽,但傣家的香竹饭时不得不尝的,糯米置于幼嫩的香竹内,光闻一闻就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儿;模拟孔雀展翅﹑抖翅﹑开屏的动作,傣家人创造出舞蹈语汇丰富﹑风格独特的孔雀舞:泼水节是傣族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