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理科)第一轮复习计划 PPT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课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 (1)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面积与高之积的三分之一,故不正确. (2)球的体积之比等于半径比的立方,故不正确.
索引
2.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π cm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
为( B )
A.1 cm
B.2 cm
C.3 cm
3 D.2 cm
解析 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母线长为l, 因为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 所以πl=2πr,即l=2r, 所以πr2+πrl=πr2+πr·2r=3πr2=12π,解得r=2.
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B )
A.12 2π
B.12π
C.8 2π
D.10π
解析 由题意知,圆柱的轴截面是一个面积为 8 的正方形,则圆柱的高与底面 直径均为 2 2. 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则 2r=2 2,得 r= 2. 所以圆柱的表面积 S 圆柱=2πr2+2πrh=2π( 2)2+2π× 2×2 2=4π+8π=12π.
索引
训练1 (1)(2020·新高考Ⅱ卷)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
为棱BB1,AB的中点,则三棱锥A1-D1MN的体积为____1____.
解析 如图,由正方体棱长为2及M,N分别为BB1,AB 的中点, 得 S△A1MN=2×2-2×12×2×1-21×1×1=32, 又易知D1A1为三棱锥D1-A1MN的高,且D1A1=2, ∴VA1-D1MN=VD1-A1MN=13·S△A1MN·D1A1=31×32×2=1.
角度1 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例1 (1)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 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
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Sh,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
索引
2.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π cm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
为( B )
A.1 cm
B.2 cm
C.3 cm
3 D.2 cm
解析 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母线长为l, 因为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 所以πl=2πr,即l=2r, 所以πr2+πrl=πr2+πr·2r=3πr2=12π,解得r=2.
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B )
A.12 2π
B.12π
C.8 2π
D.10π
解析 由题意知,圆柱的轴截面是一个面积为 8 的正方形,则圆柱的高与底面 直径均为 2 2. 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则 2r=2 2,得 r= 2. 所以圆柱的表面积 S 圆柱=2πr2+2πrh=2π( 2)2+2π× 2×2 2=4π+8π=12π.
索引
训练1 (1)(2020·新高考Ⅱ卷)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
为棱BB1,AB的中点,则三棱锥A1-D1MN的体积为____1____.
解析 如图,由正方体棱长为2及M,N分别为BB1,AB 的中点, 得 S△A1MN=2×2-2×12×2×1-21×1×1=32, 又易知D1A1为三棱锥D1-A1MN的高,且D1A1=2, ∴VA1-D1MN=VD1-A1MN=13·S△A1MN·D1A1=31×32×2=1.
角度1 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例1 (1)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 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
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Sh,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不等式6.3基本不等式课件理

第二十七页,共61页。
2.(2018·广西三市调研)已知 m,n 为正实数,向量 a =(m,1),b=(1-n,1),若 a∥b,则m1 +2n的最小值为_3_+__2__2__.
第二十八页,共61页。
解析 ∵a∥b,∴m-(1-n)=0,即 m+n=1,又 m,
n
为
正
实
数
,
∴
1 m
+
2 n
=
=fa+2 b,Q=f(
ab),R=f
a2+2 b2,则(
)
A.P<Q<R B.P<R<Q
C.R<Q<P D.R<P<Q
用导数法.
第三十页,共61页。
解析 f′(x)=x+1 1-1=x-+x1(x>-1),由 f′(x)>0 解 得-1<x<0,由 f′(x)<0 解得 x>0,所以 f(x)在(-1,0)上单调 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
∴存在 m=± 3使得△ABF1 的面积最大.
第四十页,共61页。
方法技巧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运用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
1.应用基本不等式判断不等式的成立性或比较大小, 有时也与其他知识进行综合命题,如角度 1 典例,结合函数 的单调性进行大小的比较.
根据题意得出三角形面积表达式,求最 值时,用基本不等式法.
第三十六页,共61页。
解 (1)易知直线 l:x=my+2 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2,0),∴椭圆 C:ax22+y2=1(a>0)的一个焦点坐标为(2,0),
∴c=2,∴a2=c2+1=4+1=5. 故椭圆 C 的方程为x52+y2=1. (2)存在. 将 x=my+2 代入x52+y2=1 并整理得(m2+5)y2+4my- 1=0, Δ=(4m)2-4(m2+5)×(-1)=20m2+20>0,
《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高三第一轮复习》PPT 课件
这是一份高三第一轮复习的PPT课件,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内容和指导。 通过本课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复习计划、重点知识点、课外补充和备考技 巧。
导言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今天的课堂!本PPT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进行高三第一轮的复习,并为大家提供复习内容的概述 和重点知识点的回顾。让我们开始吧!
重点知识点复习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重点回顾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点。掌握这些重点知识, 有助于提高复习效果。
数学
初中数学基础回顾、高中数学中的常见难点、解题技巧总结。
物理
基础公式的回顾、常见难点的解析、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法。
化学
化学基础知识点回顾、常见难点的分析与解答、复习重点问题的策略。
课外补充
学习之余,我们也需要关注课外的补充内容。这个部分将提供备考技巧和名校经验分享。
备考技巧
备考时间的规划和安排、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考试技巧的总结和分享。
名校经验分享
学霸的经验故事、名校学长学姐的建议、招生官对高考的分析和建议。
总结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简要回顾课程内容和重点,并分享对未来的期望和建议。 希望大家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复习计划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概述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计划。了解复习计划的安排和步骤,有助于大家有条不紊地 进行复习。
1
计划制定
如何合理制定一个高效的复习计划?我们将分享一些制定计划的方法和技巧。
2
时间分配
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用于各科目的复习?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时间分配的建议。
3
计划调整
复习计划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介绍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复习计划。
这是一份高三第一轮复习的PPT课件,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内容和指导。 通过本课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复习计划、重点知识点、课外补充和备考技 巧。
导言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今天的课堂!本PPT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进行高三第一轮的复习,并为大家提供复习内容的概述 和重点知识点的回顾。让我们开始吧!
重点知识点复习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重点回顾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点。掌握这些重点知识, 有助于提高复习效果。
数学
初中数学基础回顾、高中数学中的常见难点、解题技巧总结。
物理
基础公式的回顾、常见难点的解析、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法。
化学
化学基础知识点回顾、常见难点的分析与解答、复习重点问题的策略。
课外补充
学习之余,我们也需要关注课外的补充内容。这个部分将提供备考技巧和名校经验分享。
备考技巧
备考时间的规划和安排、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考试技巧的总结和分享。
名校经验分享
学霸的经验故事、名校学长学姐的建议、招生官对高考的分析和建议。
总结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简要回顾课程内容和重点,并分享对未来的期望和建议。 希望大家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复习计划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概述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计划。了解复习计划的安排和步骤,有助于大家有条不紊地 进行复习。
1
计划制定
如何合理制定一个高效的复习计划?我们将分享一些制定计划的方法和技巧。
2
时间分配
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用于各科目的复习?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时间分配的建议。
3
计划调整
复习计划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介绍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复习计划。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第2章函数2-4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X 第26页
经典品质/超出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强化训练 1.1] 已知 y=f(x)是二次函数,且 f(-32+x)=f(-23-x)对 x∈R 恒成立,f(- 32)=49,方程 f(x)=0 的两实根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7.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X 第12页
经典品质/超出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答案
1.(1)ax2+bx+c (2)a(x-h)2+k
(3)a(x-x1)(x-x2) 2.(1)-2ba (2)(-2ba,4ac4-a b2) (3)向上 向下 (4)[4ac4-a b2,+∞) (-∞,4ac4-a b2]
经典品质/超出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02 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 (Ⅰ)及函数的应用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X 第1页
经典品质/超出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2.4 二次函数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X 第15页
经典品质/超出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2.(教材改编)若函数 f(x)=4x2-kx-8 在区间[5,20]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 k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 x=8k,
故只需8k≤5 或8k≥20,即 k≤40 或 k≥160. 故所求 k 的取值范围是(-∞,40]∪[160,+∞) 答案:(-∞,40]∪[160,+∞)
2017届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篇第5节 对数函数

(A)x1x2<0
(B)x1x2=0
(C)x1x2>1
(D)0<x1x2<1
解析:(2)不妨设 x1<x2,
则 x1<-1<x2<0,
所以10x1 =lg(-x1),
10x2 =-lg(-x2),
此时10x1 < 10x2 , 即 lg(-x1)<-lg(-x2),
由此得 lg(x1x2)<0,
所以 0<x1x2<1, 故选 D.
(n∈R)
a>0,且 a≠1, M>0,N>0
公式:logab= logc b (a>0,且 a≠1;c>0,且 c≠1;b>0) logc a
换底公式
推广: logam bn = n logab(a>0 且 a≠1,b>0); m
logab= 1 (a>0 且 a≠1;b>0 且 b≠1) logb a
数学
第5节 对数函数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八分。
数学
最新考纲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 质,知道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 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 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 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 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象通过 的特殊点,
会画底数为 2,10, 1 的对数函数的 2
图象.
3.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
模型. 4.了解指数函数 y=ax(a>0,且 a≠1) 与对数函数 y=logax(a>0,且 a≠1)互 为反函数.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八分。
数学
知识链条完善
考点专项突破
易混易错辨析
2020年高考人教A版理科数学一轮复习(全册PPT课件 1520张)

人教A版数学(理科)一轮
2020版高考 全册精品 PPT课件
第1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 集 合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2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第二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第三节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第四节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第五节 指数与指数函数 第六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七节 函数的图象
[答案] (1)× (2)× (3)× (4)×
23 答案
2 . ( 教 材 改 编 ) 若 集 合 A = D [由题意知 A={0,1,2},由 a= {x∈N|x≤2 2},a= 2,则下列结 2,知 a∉A.] 论正确的是( ) A.{a}⊆A B.a⊆A C.{a}∈A D.a∉A
解2析4 答案
22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任何一个集合都至少有两个子集.( ) (2){x|y=x2}={y|y=x2}={(x,y)|y=x2}.( ) (3)若{x2,1}={0,1},则 x=0,1.( ) (4)直线 y=x+3 与 y=-2x+6 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1,4}.( )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 第二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三节 圆的方程 第四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五节 椭 圆
第1课时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第2课时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第六节 双曲线 第七节 抛物线 第八节 曲线与方程 第九节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范围、最值问题 高考大题增分课(五)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高考热点问题
第9章 算法初步、统计与统计案例 第一节 算法与程序框图 第二节 随机抽样 第三节 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四节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
2020版高考 全册精品 PPT课件
第1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 集 合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2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第二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第三节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第四节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第五节 指数与指数函数 第六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七节 函数的图象
[答案] (1)× (2)× (3)× (4)×
23 答案
2 . ( 教 材 改 编 ) 若 集 合 A = D [由题意知 A={0,1,2},由 a= {x∈N|x≤2 2},a= 2,则下列结 2,知 a∉A.] 论正确的是( ) A.{a}⊆A B.a⊆A C.{a}∈A D.a∉A
解2析4 答案
22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任何一个集合都至少有两个子集.( ) (2){x|y=x2}={y|y=x2}={(x,y)|y=x2}.( ) (3)若{x2,1}={0,1},则 x=0,1.( ) (4)直线 y=x+3 与 y=-2x+6 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1,4}.( )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 第二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三节 圆的方程 第四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五节 椭 圆
第1课时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第2课时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第六节 双曲线 第七节 抛物线 第八节 曲线与方程 第九节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范围、最值问题 高考大题增分课(五)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高考热点问题
第9章 算法初步、统计与统计案例 第一节 算法与程序框图 第二节 随机抽样 第三节 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四节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
高三数学(理科)第一轮复习计划 PPT 课件

5、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 识点。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解题的 通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明确课本从 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 化、网络化;
6 、资料选取以《导与练》和课本为主, 制定精品学案为辅;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自 己的实际,要了解自己的全面情况,实行 综合复习。 对于自己好的方面,重在保持和提高; 对于自己差的地方,重在补缺。
第一轮复习时还应注意:
①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骄不躁 ② 循序渐进原则 ③ 要有针对性突破 ④ 提高成绩是硬道理
• 一、复习的进度:
• 按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材料 以教研室下发材料为主,进行集体备课,坚决剔 除偏、难、怪题。每章进行一次单元过关考试和 一次补偿练习,统考前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练习。
• 二、复习的原则
• 1. 夯实基础
•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数学中一些隐 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第一轮 复习的重点。基础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基础,能 力就是无源之水。无论高考题的难易,考生成绩 的高低,基础仍旧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经过多年 高考证明了的。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方法。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 ,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
2、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通法就 是针对某一类题型所用的一贯套路进行求 解)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 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 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 法, 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 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 对于这些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 自己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2023年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课件——推理与证明

索引
常用结论
1.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其结论是猜想,不一定正确,若要确定 其正确性,则需要证明.
2.在进行类比推理时,要从本质上去类比,只从一点表面现象去类比,就会犯 机械类比的错误.
3.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实际上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综合法是由因导 果,就是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
4.用反证法证题时,首先否定结论,否定结论就是找出结论的反面的情况,然 后推出矛盾,矛盾可以与已知、公理、定理、事实或者假设等相矛盾.
B.3(2n+2) D.(n+2)(n+3)
索引
解析 由已知中的图形可以得到: 当n=1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12=3×4, 当n=2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20=4×5, 当n=3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30=5×6, 当n=4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42=6×7,…… 由此可以推断:第n个图形的顶点个数为(n+2)(n+3).
,则8 771用算筹应表
示为( ) C
中国古代的算筹数码
A.
B.
C.
D.
索引
解析 由算筹的定义,得
所以8 771用算筹应表示为
.
索引
(2)“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等于此正三角的高的31”,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
几何的上述结论,则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等于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 C )
1
1
A.2
B.3
1
1
索引
感悟提升
1.归纳推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观察数字特点,找出等式左右两侧的规律及符号. (2)与式子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式子的特点,注意纵向对比,找到规律. (3)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合理利用特殊图形归纳推理出结论,并用赋值检验 法验证其真伪性. 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与高维类比;等差与等比数 列类比;运算类比(加与乘,乘与乘方,减与除,除与开方).数的运算与向量运 算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 3.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应用三段论解决问 题,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
常用结论
1.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其结论是猜想,不一定正确,若要确定 其正确性,则需要证明.
2.在进行类比推理时,要从本质上去类比,只从一点表面现象去类比,就会犯 机械类比的错误.
3.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实际上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综合法是由因导 果,就是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
4.用反证法证题时,首先否定结论,否定结论就是找出结论的反面的情况,然 后推出矛盾,矛盾可以与已知、公理、定理、事实或者假设等相矛盾.
B.3(2n+2) D.(n+2)(n+3)
索引
解析 由已知中的图形可以得到: 当n=1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12=3×4, 当n=2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20=4×5, 当n=3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30=5×6, 当n=4时,图形的顶点个数为42=6×7,…… 由此可以推断:第n个图形的顶点个数为(n+2)(n+3).
,则8 771用算筹应表
示为( ) C
中国古代的算筹数码
A.
B.
C.
D.
索引
解析 由算筹的定义,得
所以8 771用算筹应表示为
.
索引
(2)“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等于此正三角的高的31”,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
几何的上述结论,则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等于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 C )
1
1
A.2
B.3
1
1
索引
感悟提升
1.归纳推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观察数字特点,找出等式左右两侧的规律及符号. (2)与式子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式子的特点,注意纵向对比,找到规律. (3)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合理利用特殊图形归纳推理出结论,并用赋值检验 法验证其真伪性. 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与高维类比;等差与等比数 列类比;运算类比(加与乘,乘与乘方,减与除,除与开方).数的运算与向量运 算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 3.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应用三段论解决问 题,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目录

Page 12
目录 CONTENTS
第二章
2.1 函数及其表示 2.2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2.3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2.4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2.5 指数与指数函数 2.6 对数与对数函数 2.7 幂函数 2.8 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 2.9 函数与方程
函数
2.10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一讲:三角函数
S ABC=1/2bcsinA=1/2absinC=1/2ah,可得sinA=√15/8,sinC=√15/4。
∴cosA=7/8,cosC=1/4,
∴cos(A-C)=7/8 x 1/4 + √15/8 x √15/4
=11/16 c=2
A
b=2
h=√15/2
Page 21
B
C 1/2 a
1/2
C、﹙1,+∞﹚
D、[1,+∞﹚
解析:由于3x>0,所以3x+1>1,所以f(x)>0,集合表示为(0,+∞),答案为A
2、已知函数y=2x+1的值域为(5,7),则对应的自变量x的范围为(
)
A、[2,3)
B、[2,3]
C、(2,3)
D、(2,3]
解析:根据题意:5<2x+1<7,解得2<x<3,用集合表示为(2,3),答案为C
A [1,2]
解析:解二元一次不等式x2 +2x-8≤0,可得-4≤x≤2,所以M为[-4,2]; 解不等式3x-2≥2x-1,可得x≥1,所以N为[1,+∞﹚。此时我们可以应用数轴马 上解决问题:
-4 0 1 2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即为所求。答案:A 启示:掌握好数轴工具,在集合、函数问题( B
B、﹙-∞,5]
)
D、[5,+∞﹚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理)课件 第2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2-11 板块一 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ppt版本

一轮总复习·数学(理)
第2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11讲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板块一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必备知识] 考点1 函数的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 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 (1)若f′(x)>0,则f(x)在这个区间内 单调递增 ; (2)若f′(x)<0,则f(x)在这个区间内 单调递减 ; (3)若f′(x)=0,则f(x)在这个区间内是 常数函数 .
1
-
a.
∴
f′(x)
=
1 x
-
ax
+
a
-
1
=
-ax2+1+ x
ax-x.①若
a≥0,当
0<x<1
时,f′(x)>0,f(x)
单调递增;当 x>1 时,f′(x)<0,f(x)单调递减,所以 x=1
是 f(x)的极大值点.②若 a<0,由 f′(x)=0,得 x=1 或 x
=-1a.因为 x=1 是 f(x)的极大值点,所以-1a>1,解得-
命题角度2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范围
例2 已知a≥0,函数f(x)=(x2-2ax)ex,若f(x)在[-1,1]
上是单调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34
C.34,+∞
B.12,34 D.0,12
[解 析 ] f′(x)= (2x- 2a)ex + (x2 - 2ax)ex = [x2 + (2 - 2a)x-2a]ex,由题意知当 x∈[-1,1]时,f′(x)≤0 恒成立, 即 x2+(2-2a)x-2a≤0 恒成立.
①当-a2≤1 时,即-2≤a<0 时,f(x)在[1,4]上的最小
值为 f(1),由 f(1)=4+4a+a2=8,得 a=±2 2-2,均不符
第2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11讲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板块一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必备知识] 考点1 函数的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 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 (1)若f′(x)>0,则f(x)在这个区间内 单调递增 ; (2)若f′(x)<0,则f(x)在这个区间内 单调递减 ; (3)若f′(x)=0,则f(x)在这个区间内是 常数函数 .
1
-
a.
∴
f′(x)
=
1 x
-
ax
+
a
-
1
=
-ax2+1+ x
ax-x.①若
a≥0,当
0<x<1
时,f′(x)>0,f(x)
单调递增;当 x>1 时,f′(x)<0,f(x)单调递减,所以 x=1
是 f(x)的极大值点.②若 a<0,由 f′(x)=0,得 x=1 或 x
=-1a.因为 x=1 是 f(x)的极大值点,所以-1a>1,解得-
命题角度2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范围
例2 已知a≥0,函数f(x)=(x2-2ax)ex,若f(x)在[-1,1]
上是单调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34
C.34,+∞
B.12,34 D.0,12
[解 析 ] f′(x)= (2x- 2a)ex + (x2 - 2ax)ex = [x2 + (2 - 2a)x-2a]ex,由题意知当 x∈[-1,1]时,f′(x)≤0 恒成立, 即 x2+(2-2a)x-2a≤0 恒成立.
①当-a2≤1 时,即-2≤a<0 时,f(x)在[1,4]上的最小
值为 f(1),由 f(1)=4+4a+a2=8,得 a=±2 2-2,均不符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PPT 课件

• 总之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既要注意构建巩固每 个知识板块及他们的联系,同时也应该注重处理 好“源”与“本”的联系,例、习题的安排应源于课本 并高于课本,由点串线,由线组面,形成知识网 络结构。另一方面,在复习中应紧密把基本知识 和生活背景、社会现实,特别是将理论知识和生 活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常用常新,提高复习 的效率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 2. 立足教材
•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应以课本为主,同时借助资料, 要把各节知识点进行整理,各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充分利用图表,填空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几条 线。
• 抓好教材仍是复习的根本,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实践 证明,许多学生高考失败主要败在教材上。对教材的复 习,一要狠抓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复 习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真正达到胸有成竹,如数家珍;二 要狠抓重点、难点突破。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理解疑点,突破难点;三要重视总结、归类、比较。通 过知识的归类、比较,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 脉络,形成高考的知识网络;四要重视教材中典型题目 的再练习,再认识,再深化,再变式。对于教材知识的 复习,可以引导学生试行“尝试回忆法”,利用学案进 行检查、巩固、深化。
• 四、注重反思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走向理性思维 。
• 高中毕业班的学生,解的题目并不少,但是不少 的学生实际水平的提高却较为缓慢,应变能力不 强。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教师的解题教学仅 仅停留在让学生知其然的地步,缺乏知其所以然 的精辟分析和画龙点睛的点拨和总结,对学生在 课堂上缺乏在方法上进行解题反思的指导;另一 方面,多数学生课后解题是为了完成作业或追求 量的积累,缺乏解题反思的习惯,因而对解题过 程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没有促成质的转变。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进行反思教学,把 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引向理性。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高考理科一轮复习第单元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与几何证明的简单应用课件

A.射影为线段时,其长度为8 B.射影为椭圆时,其短轴长小于8 C.射影为椭圆时,其长轴长为8 D.射影为圆时,其直径为10
解析: 利用射影的概念推理可知, A、B、C均正确,而D选项,射影为圆时, 其直径为8,故选D.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平行投影还是一个
三角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内心的平行投影还是内心 B.重心的平行投影还是重心 C.垂心的平行投影还是垂心 D.外心的平行投影还是外心
PQ1
cos,所以
PQ1 PA
cos cos
.
又因为PQ1
PF1,
,PF1
PA
1,
即PF1 PA,动点P到定点F1的距离等于它到
直线m的距离,
故当 时,平面与圆锥的交线为抛物线.
评析:定理中的三个结论的证明思路如出 一辙,证明时应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征, 比如此例中只能作出一个Dandelin球, 而证明结论3(截线为双曲线)的双球一个在 圆锥面顶点的上面,另一个在顶点的下面.
题型四 几何证明简单应用
例4.在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4的圆锥 内有一半径为1的球,求球上的点与底 面的距离的最大值.
分析: 由于圆锥与球都是旋转体,所以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它们的轴截面来分析.
解析: 要使球上的点到底面 的距离最大,则应使球与圆 锥面相切.如图是轴截面, 则EF的长即为所求的最长 距离.设球心为O,则设圆与母线的切点为C, OC SB.所以SOC∽SBF,则 OC OC ,
所以 O1E O1F1 , EO2 O2 F2
即 O1E 1, 8 O1E 5
所以O1E
4 3
.
解析:所以EF1
7 3
解析: 利用射影的概念推理可知, A、B、C均正确,而D选项,射影为圆时, 其直径为8,故选D.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平行投影还是一个
三角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内心的平行投影还是内心 B.重心的平行投影还是重心 C.垂心的平行投影还是垂心 D.外心的平行投影还是外心
PQ1
cos,所以
PQ1 PA
cos cos
.
又因为PQ1
PF1,
,PF1
PA
1,
即PF1 PA,动点P到定点F1的距离等于它到
直线m的距离,
故当 时,平面与圆锥的交线为抛物线.
评析:定理中的三个结论的证明思路如出 一辙,证明时应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征, 比如此例中只能作出一个Dandelin球, 而证明结论3(截线为双曲线)的双球一个在 圆锥面顶点的上面,另一个在顶点的下面.
题型四 几何证明简单应用
例4.在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4的圆锥 内有一半径为1的球,求球上的点与底 面的距离的最大值.
分析: 由于圆锥与球都是旋转体,所以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它们的轴截面来分析.
解析: 要使球上的点到底面 的距离最大,则应使球与圆 锥面相切.如图是轴截面, 则EF的长即为所求的最长 距离.设球心为O,则设圆与母线的切点为C, OC SB.所以SOC∽SBF,则 OC OC ,
所以 O1E O1F1 , EO2 O2 F2
即 O1E 1, 8 O1E 5
所以O1E
4 3
.
解析:所以EF1
7 3
2020年高考红对勾一轮复习理科数学人教版创新方案课件7-6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3页
系列丛书
课堂探究 考点突破
真题模拟演练
大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理科 ·创新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七章·第6节
第4页
系列丛书
课堂探究 考点突破
大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理科 ·创新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七章·第6节
第5页
系列丛书
考点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 中,设A→A1 =a,A→B=b,A→D=c,M,N,P 分别是 AA1,BC,C1D1 的中点, 试用 a,b,c 表示以下各向量: (1)A→P; (2)A→1N; (3)M→P+N→C1.
大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理科 ·创新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七章·第6节
第13页
系列丛书
解:(1)∵A→M=kA→C1,B→N=kB→C, ∴M→N=M→A+A→B+B→N =kC→1A+A→B+kB→C =k(C→1A+B→C)+A→B =k(C→1A+B→1C1)+A→B =kB→1A+A→B=A→B-kA→B1 =A→B-k(A→A1+A→B) =(1-k)A→B-kA→A1.
大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理科 ·创新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七章·第6节
第10页
系列丛书
解析:N→M=N→A+A→M=(O→A-O→N)+12A→B=O→A-12O→C+12(O→B -O→A)=12O→A+12O→B-12O→C=12(a+b-c).
大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理科 ·创新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七章·第6节
大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理科 ·创新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七章·第6节
第14页
系列丛书
∴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向量M→N与向量A→B,A→A1共面. (2)当 k=0 时,点 M,A 重合,点 N,B 重合,MN 在平面 ABB1A1 内, 当 0<k≤1 时,MN 不在平面 ABB1A1 内, 又由(1)知M→N与A→B,A→A1共面, ∴MN∥平面 ABB1A1.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PPT课件

如何求解? 解:①若 B=∅,则 Δ=m2-4<0, 解得-2<m<2; ②若 1∈B,则 12+m+1=0, 解得 m=-2,此时 B={1},符合题意; ③若 2∈B,则 22+2m+1=0, 解得 m=-52,此时 B=2,12,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2,2).
第28页/共60页
第23页/共60页
[典题 2] (1)已知集合 A={x|x2-3x+2=0,x∈R},B
={x|0<x<5,x∈N},则满足条件 A⊆C⊆B 的集合 C 的个
数为( D )
A.1
B.2
C.3
D.4
第24页/共60页
[解析] 由 x2-3x+2=0,得 x=1 或 x=2, ∴A={1,2}. 由题意知 B={1,2,3,4}, ∴满足条件的 C 可为{1,2},{1,2,3},{1,2,4},{1,2,3,4}.
第30页/共60页
1.[2017·广东河源东江中学月考]已知全集 U=R,集合 A ={y|y=2x,x∈R},B={y|y=x2,x∈R},则能正确表示集 合 A,B 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C )
A
B
C
D
第31页/共60页
解析:∵A={y|y=2x,x∈R}=(0,+∞),B={y|y=x2,x ∈R}=[0,+∞),∴A B.故选 C.
[点石成金] 1.集合间基本关系的两种判定方法和一个关键
第29页/共60页
2.根据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方法 已知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时,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 对子集是否为空集进行分类讨论,做到不漏解. (1)若集合元素是一一列举的,依据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解 方程(组)求解,此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若集合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常依据数轴转化为不等式 (组)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第28页/共60页
第23页/共60页
[典题 2] (1)已知集合 A={x|x2-3x+2=0,x∈R},B
={x|0<x<5,x∈N},则满足条件 A⊆C⊆B 的集合 C 的个
数为( D )
A.1
B.2
C.3
D.4
第24页/共60页
[解析] 由 x2-3x+2=0,得 x=1 或 x=2, ∴A={1,2}. 由题意知 B={1,2,3,4}, ∴满足条件的 C 可为{1,2},{1,2,3},{1,2,4},{1,2,3,4}.
第30页/共60页
1.[2017·广东河源东江中学月考]已知全集 U=R,集合 A ={y|y=2x,x∈R},B={y|y=x2,x∈R},则能正确表示集 合 A,B 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C )
A
B
C
D
第31页/共60页
解析:∵A={y|y=2x,x∈R}=(0,+∞),B={y|y=x2,x ∈R}=[0,+∞),∴A B.故选 C.
[点石成金] 1.集合间基本关系的两种判定方法和一个关键
第29页/共60页
2.根据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方法 已知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时,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 对子集是否为空集进行分类讨论,做到不漏解. (1)若集合元素是一一列举的,依据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解 方程(组)求解,此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若集合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常依据数轴转化为不等式 (组)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双曲线-高三数学(新高考)一轮复习优质ppt课件

e=2
或
e=2
3
3 .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双 曲线-高 三数学 (新高 考)推 荐一轮 复习课 件(共 PPT)(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双 曲线-高 三数学 (新高 考)推 荐一轮 复习课 件(共 PPT)( 最新版 本)推 荐
三、走进高考 5.[2019·全国Ⅰ卷]双曲线 C:ax22-by22=1(a>0,b>0)的一条渐近 线的倾斜角为 130°,则 C 的离心率为( ) A.2sin 40° B.2cos 40° C.sin150° D.cos150°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双 曲线-高 三数学 (新高 考)推 荐一轮 复习课 件(共 PPT)(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双 曲线-高 三数学 (新高 考)推 荐一轮 复习课 件(共 PPT)( 最新版 本)推 荐
6.[2019·全国Ⅲ卷]设 F 为双曲线 C:ax22-by22=1(a>0,b>0)的右 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 OF 为直径的圆与圆 x2+y2=a2 交于 P,Q 两点.若|PQ|=|OF|,则 C 的离心率为( )
近线的方程为 y=±bax,由题意可得ab=tanπ3= 3,b= 3a,可得 c=2a,则 e=ac=2;若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y22-bx22=1,则渐近
线的方程为 y=±bax,由题意可得ab=tan3π= 3,a= 3b,可得 c=2 3 3a,则
e=2
3
3.综上可得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双 曲线-高 三数学 (新高 考)推 荐一轮 复习课 件(共 PPT)( 最新版 本)推 荐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备考策略PPT优秀课件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4、提高课堂习题教学的效率
(1)注重基础,少做偏题、怪题; (2)注重一题多解,多让学生体悟; (3)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 (4)注重讲评,点拨解题技巧; (5)积累反馈数据,以便查漏补缺。
5、狠抓规范
(1)规范是个老毛病。“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的现象非常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打击了学 生的自信心。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2)对高三学生而言,第一轮复习是“改过自 新”的绝好机会。
(3)教师要“以身示范”,抓好规范指导,堂 堂有示范(至少做到一课一范)。
(4)指导规范思维。要对学生平时的解题过程 给以点评,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维更加清晰 地体现出来。
6、渗透励志教育,增强信心
(1)将励志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 节中去。 (2)向非智力因素要成绩。
7、尽早渗透应试的技巧和方法
4、提高课堂习题教学的效率
(1)注重基础,少做偏题、怪题; (2)注重一题多解,多让学生体悟; (3)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 (4)注重讲评,点拨解题技巧; (5)积累反馈数据,以便查漏补缺。
5、狠抓规范
(1)规范是个老毛病。“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的现象非常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打击了学 生的自信心。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2)对高三学生而言,第一轮复习是“改过自 新”的绝好机会。
(3)教师要“以身示范”,抓好规范指导,堂 堂有示范(至少做到一课一范)。
(4)指导规范思维。要对学生平时的解题过程 给以点评,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维更加清晰 地体现出来。
6、渗透励志教育,增强信心
(1)将励志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 节中去。 (2)向非智力因素要成绩。
7、尽早渗透应试的技巧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复习的进度:
• 按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材料 以教研室下发材料为主,进行集体备课,坚决剔 除偏、难、怪题。每章进行一次单元过关考试和 一次补偿练习,统考前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练习。
• 二、复习的原则
• 1. 夯实基础
•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数学中一些隐 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第一轮 复习的重点。基础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基础,能 力就是无源之水。无论高考题的难易,考生成绩 的高低,基础仍旧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经过多年 高考证明了的。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方法。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 ,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
1
高三数学(理科)第一轮复习计划
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的复习。(基础是重中之重!)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 复习的重点。 在复习课中要认真落实双基,并注意蕴涵 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 中的能力培养. 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 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
7
7 、规范答题。 切实做到对基础训练限时完成,加强运算能 力的训练,严格答题的规范化,特别是那些书 写“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同学要加强训练,确保 基本得分。 要求:平时训练,一律不得用铅笔书写。
8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打好基础
复习主要是全面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建立了以知识板块为体系的知识和方法 系统。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要充分 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4
4、结合实际,分类复习。 第一轮复习从7月开始,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温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但这绝 不只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 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和整合的 重要过程。 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相结合, 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 串联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 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 强调基础,注重通性、通法 • 抓住细节,注重落实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第一轮复习时还应注意:
①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骄不躁 ② 循序渐进原则 ③ 要有针对性突破 ④ 提高成绩是硬道理
11
125Leabharlann 5、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 识点。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解题的通 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明确课本从前 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 、网络化;
6
6 、资料选取以《导与练》和课本为主, 制定精品学案为辅;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自 己的实际,要了解自己的全面情况,实行 综合复习。 对于自己好的方面,重在保持和提高; 对于自己差的地方,重在补缺。
2
2、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通法就是 针对某一类题型所用的一贯套路进行求解)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 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 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
3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 方法, 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 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 对于这些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 自己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 按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材料 以教研室下发材料为主,进行集体备课,坚决剔 除偏、难、怪题。每章进行一次单元过关考试和 一次补偿练习,统考前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练习。
• 二、复习的原则
• 1. 夯实基础
•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数学中一些隐 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第一轮 复习的重点。基础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基础,能 力就是无源之水。无论高考题的难易,考生成绩 的高低,基础仍旧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经过多年 高考证明了的。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方法。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 ,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
1
高三数学(理科)第一轮复习计划
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的复习。(基础是重中之重!)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 复习的重点。 在复习课中要认真落实双基,并注意蕴涵 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 中的能力培养. 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 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
7
7 、规范答题。 切实做到对基础训练限时完成,加强运算能 力的训练,严格答题的规范化,特别是那些书 写“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同学要加强训练,确保 基本得分。 要求:平时训练,一律不得用铅笔书写。
8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打好基础
复习主要是全面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建立了以知识板块为体系的知识和方法 系统。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要充分 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4
4、结合实际,分类复习。 第一轮复习从7月开始,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温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但这绝 不只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 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和整合的 重要过程。 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相结合, 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 串联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 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 强调基础,注重通性、通法 • 抓住细节,注重落实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第一轮复习时还应注意:
①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骄不躁 ② 循序渐进原则 ③ 要有针对性突破 ④ 提高成绩是硬道理
11
125Leabharlann 5、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 识点。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解题的通 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明确课本从前 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 、网络化;
6
6 、资料选取以《导与练》和课本为主, 制定精品学案为辅;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自 己的实际,要了解自己的全面情况,实行 综合复习。 对于自己好的方面,重在保持和提高; 对于自己差的地方,重在补缺。
2
2、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通法就是 针对某一类题型所用的一贯套路进行求解)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 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 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
3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 方法, 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 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 对于这些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 自己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