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11章二端口网络

电路分析-11章二端口网络
由此可得如下图所示的T形等效电路:
I1
(Z-21 Z12+)I1
I2
U+1
Z11 Z12
Z12

Z22 Z12
+
U 2

上述两种等效电路适合任意二端口网络。
同样地,由Y参数方程:
I1 Y11U1 Y12U 2
I2 Y21U1 Y22U 2
可构成如下图所示的含两个受控源的等效
电路:
I1
A'
A' C'
B' D'
A"
A" C"
B" D"
I1 I1'
U1 +U1'
N1

I2 '
I1"
++
U 2 ' U1"
N2
--
I2 I2"

U2 U2

(a)级联
根据A参数方程,有
U1
A
U 2
I1
I2
U1
A
U2
I1
I 2
由图:U1 U1 I1 I1 U2 U2 I2 I2 U2 U1 I2 I1
由于H参数中,参数有各种量纲,因此H参数又称 为混合参数。
11-2-4 A参数
若将二端口网络的 U 2,作I2 为自变量,则可建立 如下方程:
U1 AU 2 BI2 I1 CU 2 DI2
其中,A,B,C,D
称为二端口网络的
A参数。四个参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A
U 1 U 2
I2 0
为输出端口开路时的反向转移电压比。无量纲。

第11章 二端口网络

第11章 二端口网络
(2 + j 3)(2 + j 3) 2 + j 4.5 (2 + j 3) + (2 + j 3) & U= × 3∠0 0 × (2 + j 3)(2 + j 3) 2 + j3 1 + j1.5 + (2 + j 3) + (2 + j 3) 1 + j1.5 2 + j 4.5 4.92∠66.04 0 0 = × 3∠0 × = × 3∠0 0 = 2.05∠9.7 0 (V ) 2 + j3 2 + j3 7.21∠56.310
其中Z11、Z12、Z21、Z22称为Z参数,单位为欧姆。具体物理 意义及求解如下所示。
& U1 Z 11 = & I1 Z 21 & U2 = & I1
Z 12
& I 2 =0
& U1 = & I2 & U2 = & I2
& I1 = 0
Z 22
& I 2 =0
& I1 = 0
用矩阵表示为:
U = ZI
Z参数矩阵为:
1 R − j ωC Z = R (Ω) 1 R− j ωC R
Y方程可由上述Z方程作变换求得,然后求出Y参数。也可利用表 11-1求出。
11.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Z方程如下:
& & & U 1 = Z 11 I 1 + Z 12 I 2 & & & U 2 = Z 21 I 1 + Z 22 I 2
该方程可图11-5(b)来表示。

第11章二端口网络-文档资料

第11章二端口网络-文档资料

11.5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在网络分析中,常常将一个复杂的二
端口网络看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二端口网
络按某种方式连接而成。二端口网络可按
多种不同方式相互连接,主要的连接方式
有:级联、串联和并联3种。
两个二端口网络 N1和N2,按如图 11-9(a) 所示级联方式连接,构成二端
口网络 N 。对于二端口网络的级联采
如果这个二端口网络与原二端口
网络的参数相同,则这两个二端口网
络的外部特性也就完全相同,也即它
们是等效的。由 3 个阻抗或导纳组成
的二端口网络可能有 Τ 形网络和 Π 形
网络两种形式。
11.4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二端口网络常用于信号或能量的传输,
为了使负载阻抗能获得尽可能大的有功功
率,要求二端口网络接电源和负载后,输
第11章 二端口网络
11.1 二端口网络
11.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
11.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1.4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11.5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11.1 二端口网络
网络分析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是要求网 络中某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这时可将 该支路从网络中抽出,而将网络的其余部 分视为一个二端网络,应用戴维南定理或 诺顿定理可将该二端网络用它的戴维南等 效电路或诺顿等效电路等效,
从而把原电路简化为一个单回路电路
或单节偶电路,从中可很方便地求出所要
求的支路电压或电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
定律上述二端网络中,从一个端子流入因此, 二端网络又可称为单端口网络。
变压器、滤波器、放大器等电路是网 络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电路,它们均可 用图 11-1 所示的具有四个端子的网络表示。 一般情况下,这些电路在网络中用于完成 信号或能量传输的功能,通常, 1-1′ 一对 端子为输入端对, 2-2′一对端子为输出端 对。由于外电路从这两对端子处接入,从 任意端对的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一定与该 端对的另一个端子流出的电流相等,因此 这样的一对端子构成一个端口,因此这类 网络可称为二端口网络。

电工基础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

电工基础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

式中H11、H22、H12、H21称为H参数。对于任何一个互易二端
; 口网络,H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有H12=-H21 网络对称时,
还有 H11H22-H12H21=1。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2.混合(H)参数
H11

U&1 I&1
U&2 0
H 21

I&2 I&1 U&2 0
H12
由于Y参数在输入或输出端口短路时确定,故也称为短路导纳参数。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3.Y 参数矩阵
导纳(Y) 参数方程可写成矩阵形式
式中


I1
I2


Y11 Y21
Y12
Y22

U1 U 2


Y
U1

U2
第一节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口网络内部含有电源时称为含源二端口网络;内 部没有电源时称为无源二端口网络。根据构成网络的 元件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二端口网络又可以分为线性 和非线性两种。本章主要讨论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一.导纳(Y)参数方程
1.导纳(Y) 参数方程
I&1

U&1 U&2
H 22

I&2 U&2


I& 1 0



I& 1 0
式中:H11为输出端口短路时输入端口的入端阻抗。
H21为输出端口短路时对输入端口的转移电流比。
H12为输入端口开路时对输出端口的转移电压比。

第十一章二端口网络解析

第十一章二端口网络解析
电工基础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一、导纳参数方程
1. 导纳参数方程
I1 I2
Y11U1 Y12U 2 Y21U1 Y22U 2
上式也称为Y参数方程,式中Y11、Y12、Y21、Y22
称为 Y参数,具有导纳的性质,是一组只与网络内
部结构、参数及电源频率有关而与电源大小无关的
参数。
电工基础
3. A参数矩阵
A=
A
A11 A21
A12
A22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即互易二端口网络的A参数中只
有三个是独立的。存在
A11 A22 A12 A21 1
电工基础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四、混合参数方程
1. 混合参数方程
U1 H11I1 H12U 2
I2
H 21I1
H 22U 2




图示网络P 满足端口条件 I 1 I1'
;I2
I
' 2
形成两个端口,称之为二端口网络或双口网络。
电工基础
第一节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口网络内部含有电源(包括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 时称为含源二端口网络;内部没有电源时称为无源二端口 网络。根据构成网络的元件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二端口网 络又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
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
本章重点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电工基础
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第三节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第四节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第五节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第六节 理想变压器 本章小结
电工基础
第一节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口网络精彩分析课件

二端口网络精彩分析课件
,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定义:二端口网络是一种线性 网络,其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 存在线性关系
二端口网络:由两个端口组成 的网络,可以描述为两个端口 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类:二端口网络可以分为无 源二端口网络和有源二端口网

无源二端口网络:由电阻、电 容、电感等无源元件组成的二
端口网络
有源二端口网络:由晶体管、 集成电路等有源元件组成的二
端口网络
阻抗:描述二端口网络内部电阻和电容 的阻抗特性
导纳:描述二端口网络内部电导和电纳 的导纳特性
传输参数:描述二端口网络内部信号传 输的特性
反射系数:描述二端口网络内部信号反 射的特性
输入阻抗:描述二端口网络内部信号输 入端的阻抗特性
PART SIX
网络函数:描 述二端口网络 频率特性的数
学表达式
频率响应:二 端口网络在不 同频率下的应的图形
工具
阻抗匹配:二 端口网络在不 同频率下的阻
抗特性
频率响应法:通过 测量网络在不同频 率下的响应,得到 频率特性曲线
阻抗法:通过测量 网络在不同频率下 的阻抗,得到频率 特性曲线
信号传输中的能量守恒: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量不会增加或减少,只会在传输 过程中进行转换
信号传输中的能量转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电能可以转换为磁能,磁能可以转 换为电能
能量守恒在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可以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来优 化信号传输效率,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功率匹配: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 功率不匹配: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不等,可能导致信号失真或能量损失 功率匹配条件:输入阻抗等于输出阻抗 功率匹配方法:调整输入阻抗或输出阻抗,使两者相等

二端口网络介绍

二端口网络介绍

项目五二端口网络基本要求1. 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概念;2. 熟悉二端口网络的方程(Z、Y、H、T)及参数;3. 理解二端口网络等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 理解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特性阻抗的定义重点●二端口网络及其方程●二端口网络的Z、Y、T(A)、H参数矩阵以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二端口网络的连接方式以及等效难点二端口网络的T形和 形等效电路分析计算任务1 二端口网络方程和参数1..二端口网络一个网络,如果有n个端子可以与外电路连接,则称为n端网络,如图5.1(a)所示。

如果有n对端可以与外电路连接,且满足端口条件,则称为n端口网络,如图5.1(b)所示。

仅有一个端口的网络称为一端口网络或单端口网络,如图5.1(c)所示。

只有两个端口的网络称为二端口网络或双端口网络,如图5.1(d)所示。

图5.1 端口网络框图2.二端口网络Z 方程和Z 参数1)Z 方程图5.2 线性二端口网络图5.3 线性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的Z 参数方程是一组以二端口网络的电流1I 和2I 表征电压1U 和2U 的方程。

二端口网络以电流1I 和2I 作为独立变量,电压1U 和2U 作为待求量,根据置换定理,二端口网络端口的外部电路总是可以用电流源替代,如图5.2和图5.311111222211222U Z I Z I U Z I Z I ⎫=+⎪⎬=+⎪⎭2)Z 参数Z 参数具有阻抗的性质,是与网络内部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与外部电路无关的一组参数11Z 为输出端口开路时,输入端口的入端阻抗;22Z 为输入端口开路时,输出端口的入端阻抗;12Z 为输入端口开路时,输入端口电压与输出端口电流构成的转移阻抗; 21Z 为输出端口开路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构成的转移阻抗。

3)Z 方程矩阵形式[]11121112122222 Z Z U I I Z Z Z U I I ⎛⎫⎛⎫⎛⎫⎛⎫== ⎪ ⎪ ⎪ ⎪⎝⎭⎝⎭⎝⎭⎝⎭其中 Z []11122122ZZ Z Z Z ⎛⎫== ⎪⎝⎭称为二端口的Z 参数矩阵,也称开路阻抗矩阵。

《二端口网络》课件

《二端口网络》课件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二端口网络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端口数可分为 二端口网络和多端口网络,根据网络参数可分为线性网络和非线性网络等。
特性参数
电压传输系数
表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是衡量 二端口网络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
插入衰减系数
表示在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端与输入端 之间插入一个网络后引起的信号衰减
控制系统
在控制系统中,二端口网 络用于信号传输和信号处 理,如传感器、执行器、 控制器等。
02
二端口网络的基本元件
电阻器
总结词
表示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
详细描述
电阻器是二端口网络中的基本元件之一,它对电流通过的阻力与电压成正比,具 有恒定的阻值。电阻器在电路中主要用于限制电流和调节电压。
电感器
03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与等效
串联与并联
串联
两个或多个二端口网络按照电流 方向串联在一起,总电压等于各 二端口网络的电压之和。
并联
两个或多个二端口网络并联在一 起,总电流等于各二端口网络的 电流之和。
Y-Δ等效变换
Y-Δ等效变换是一种将Y型二端口网络转换为Δ型二端口网络的方法,反之亦然。 通过改变网络端口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电路的简化或变换。
匹配网络中的二端口网络
总结词
匹配网络中的二端口网络用于阻抗匹配,通 过调整网络的元件参数,使不同阻抗的信号 源和负载之间实现有效的能量传输。
详细描述
在匹配网络中,二端口网络通常由电阻、电 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用于实现信号源和负 载之间的阻抗匹配。通过调整网络的元件参 数,可以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信号流图的简化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庞大性,信号流图可能会非常复杂和庞大,这 会给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

第十一章--二端口网络

第十一章--二端口网络

3. A参数矩阵
A=
A
A11 A21
A12
A22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即互易二端口网络的A参数中只
有三个是独立的。存在
A11A22A12A211
电工基础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四、混合参数方程
1. 混合参数方程
U1 H11I1 H12U2
I2
H21I1
H22U2
上式也称为H参数方程,式中H11、H22、H12、H21称为




图示网络P 满足端口条件
I1
I
' 1
;I2
I
' 2
形成两个端口,称之为二端口网络或双口网络。
电工基础
第一节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口网络内部含有电源(包括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 时称为含源二端口网络;内部没有电源时称为无源二端口 网络。根据构成网络的元件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二端口网 络又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
电工基础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一、导纳参数方程
1. 导纳参数方程
I1 I2
Y11U1 Y12U2 Y21U1 Y22U2
上式也称为Y参数方程,式中Y11、Y12、Y21、Y22
称为 Y参数,具有导纳的性质,是一组只与网络内
部结构、参数及电源频率有关而与电源大小无关的
参数。
电工基础
第二节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策 集 中 体 现 了的,
可得 YY' Y"
电工基础
第六节 理想变压器
一、理想变压器结构
理想变压器是一种特殊的无损耗、全耦合变压器。它 是一种含有两条支路的二端口电路元件。图形符号如下:

第11章--二端口网络

第11章--二端口网络

Z
Z
a
Zb
Zb
Zb
Zb
Zc
返回 上页 下页
2. 二端口网络的Y 参数

I1
① Y参数方程
+

U1
N

I2
+ • U2
可利用替代定理把两个端口电压都看作是外施
的独立电压源,则端口电流可视为电压源单独作用
时产生的电流之和。
即:
I1 Y11U1 Y12U 2 I2 Y21U1 Y22U 2
② T 参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和测定
T11
U1 U2
I2 0
T21
I1 U2
I2 0
转移电压比 开路参数
转移导纳
T12
U1 I2
U2 0
T22
I1 I2
U2 0
转移阻抗 短路参数 转移电流比
返回 上页 下页
4. 二端口网络的H 参数
H 参数也称为混合参数,常用于晶体管等效电路。
① H参数和方程
UI21
解法1
Z11
U1 I1
I2 0
Za Zb
Z21
U 2 I1
Z I2 0
b
Zc Zb

I2
+

U2
Z12
U1 I2
Z I10
b
Z22
U 2 I2
I10 Zb Zc
返回 上页 下页

I 1 Za

Zc I 2
+
+

U1
Zb

U2
解法2 列KVL方程:
U1 Za I1 Zb (I1 I2 ) (Za Zb )I1 Zb I2 U 2 Zc I2 Zb (I1 I2 ) Zb I1 (Zb Zc )I2

电路分析第11章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课件

电路分析第11章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课件

+ I1
-U1
N
U I11C A D BUI22TUI22
I2 I2

U2 -
因变量
自变量
T
A
C
B
D
T参数矩阵
电路分析第11章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
23
T参数的4个值
UI11CUU22D((II22))
+ I1
-U1
N
I2 I2

U2 -
A
U 1 U 2
I2 0
——22‘ 端开路时的
电压传输函数;
4
Z 参数的四个值
U1 z11I1 z12I2 U2 z21I1 z22I2

z 11
U1

I1

I20
——22'端开路时的输入阻抗

z 21
U2

I1

I20
——22'端开路时的转移阻抗
1
2


I1
U1
N
U 2


1'
2'
求z 和z 的电路 11 21
电路分析第11章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
1 n
I2
Z / Y参数矩阵不存在。
电路分析第11章二端口网络及多端元件
17
3、H参数及其方程
1'
2

I1
U _
1
N
I2
1'
2'
方程
U 2
U1 I2
h11I1 h12U2 h21I1 h22U2
因变量
U I..21h h1211 h h1222U I..12HU I..12

学习指导-11-双口网络

学习指导-11-双口网络

解: 根据叠加定理,将图(a)等效成图(b)与图(c)的叠加.
由已知条件得:
U 1′ = 28 = 14V I S1
′ U 2 = 8V
U 1′′ = 12V
′ U 2′ = 54 = 18V IS2
所以Is1,Is2共同作用时:
U 1 = U 1′ + U 1′′ = 26V
′ ′ U 2 = U 2 + U 2′ = 26V
1.2mA = k × 0 + I ′′
1.4mA = K × 10mA + I ′′
解得:
K = 0.02
I ′′ = 1.2mA
所以当Is=15mA时:
I = KI S + I ′′ = 0.02 × 15 + 1.2 = 1.5mA
(2)将22'左边等效成戴维南电路.由(1)的计算结果得: U OC = (RO + 100)I = 225mV 当R改为 200 时,由图(b)得:
Yb Ya Yc
za zc
zb
11-2(a) π型等效电路
(b) T型等效电路
而非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中将含有受控源,如图11-3(a) (b)所示:
图11-3(a) 含受控源的Z参数等效电路
图11-3(b) 含受控源的Y参数等效电路
11.2.3 二端口的联接 1.级联 电路:
I1
+
U1
11.2 学习要点 11.2.1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和方程
I1
+
I2
U1
线性 无源 -
+
U2
-
线性二端口的电流电压关系
1.Y 参数方程 . 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

11-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11-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
11.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11-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一、一端口网络(单口网络)
含独立源
二、二端口网络(双口网络) 特殊的四端网络
1 •M • 2
L1
1’
L2
2’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1、端口的观点 2、单口网络的描述
1
2
1
2
1.定义 在任何时刻有 N
称为端口条件
通常把1端口称为输入端口,2端口称为输出端口 2.描述
网络方程或网络参数
六种描述方程,六种参数
如Z方程
N
Z、Y、A、B、H、G 每种方程数2个, 参数4个
U 1 Z 11 I 1 Z 12 I 2
U 2 Z 21 I 1 Z 22 I 2
3.说明 1)N内部不含独立源,由R、L、C、M、理想变压器及受控源等构成线性网络
称为松弛二端口网络 2)规定端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N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11-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2)

11-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2)

A11
A 21
A
A11
A21
4、互易网络
A12 A 22

U
2
I2
A12
A22
例: 图示二端口网络,求Z、A参数。
解:
U1
j
L
I1
(
j
1
C
)(I 1
I 2)
j (
L
1
C
)
I1
j1
C
I2
U
2
(
j1
C
)(I 1
I 2)
j 1
C
I1
j1
C
I2
由z方程导出A方程
代入第一个Z方程得 U 1 (1 2 L C ) U 2 j L ( I 2 )
8 I1 2 I2
U 2 5 I 2 2(I1 I 2 ) 2 I1
7I2
Z
8 0
2 7
z12 z21
由z方程导出H方程
由第二个z方程得
I2
1
U
2
7
再代入第一个z方程
U
1
8 I1
2 U
2
7
I2
1 U
2
7
8
H
0
U 1 H 11 I 1 H 12 U 2
I 2 H 21 I 1 H 22 U 2
由第二个Z方程得 I 1 j C U 2 ( I 2 )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二端口互易
四、H方程与参数
1、方程 2、参数
(用
I1
,
U
表示
2
U 1 ,
I2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习题解答11-1 求图示二端口的Y 、Z 和T 参数矩阵。

解 采用直接列写相应参数方程的方法。

(a) 应用KVL 、KCL 由图(a)得∙∙∙∙∙∙∙∙∙∙++-=-=-=-=2112221211)j 1j (j 1j j 1j 1j U LC U LI UC I U LU LLU U I ωωωωωωω⎪⎪⎭⎪⎪⎬⎫ 由上述Y 参数方程得Y =⎥⎥⎥⎥⎦⎤⎢⎢⎢⎢⎣⎡+--L C LL L ωωωωωj 1j j 1j 1j 1 对图(a)所示二端口,应用KVL 、KCL 得⎪⎪⎭⎪⎪⎬⎫+=+=++=++=∙∙∙∙∙∙∙∙∙∙∙21212212111j 1j 1)(j 1j 1)j 1j ()(j 1j I CI CI I CU I C I CL I I CI L U ωωωωωωωω 由上述Z 参数方程得Z =⎥⎥⎥⎥⎦⎤⎢⎢⎢⎢⎣⎡+C C C C L ωωωωωj 1j 1j 1j 1j -L ωj - Cωj1U2U∙∙- L ωjCωj-1U2U∙∙题11-1图(a )(b )对图(a)所示二端口,应用KVL 、KCL 得⎪⎭⎪⎬⎫-=--=-+=+=∙∙∙∙∙∙∙∙∙∙∙221222222121j j )1()j (j j I U C I I L U LC I U C L U I L U U ωωωωωω 由上述T 参数方程得T =⎥⎦⎤⎢⎣⎡-1j j 12CL LC ωωω (b) 对图(b)所示二端口,应用KVL 、KCL 得⎪⎪⎭⎪⎪⎬⎫+-=-=-+=-+=∙∙∙∙∙∙∙∙∙∙∙21122212111j 1j 1j j )j 1j (j j U L U L L U U I U L U LC L U U U C I ωωωωωωωωY 参数方程 ⎪⎪⎭⎪⎪⎬⎫++=+=+=+=∙∙∙∙∙∙∙∙∙∙2112221211)j 1j (j 1j j 1j 1j 1)(I C L I C U I L U I C I C C I I U ωωωωωωωZ 参数方程 ⎪⎭⎪⎬⎫--=-=-=+-=∙∙∙∙∙∙∙∙∙∙22221122221)1(j j j j I LC U C I U C I I L U U I L U ωωωωωT 参数方程 由上述Y 、Z 、T 参数方程得Y =⎥⎥⎥⎥⎦⎤⎢⎢⎢⎢⎣⎡--+L L L L C ωωωωωj 1j 1j 1j 1j Z =⎥⎥⎥⎥⎦⎤⎢⎢⎢⎢⎣⎡+C L CCC ωωωωωj 1j j 1j 1j 1T =⎥⎦⎤⎢⎣⎡-LC CL21j j 1ωωω11-2 求图示二端口的T 和H 参数矩阵。

解 (a) 方法一 先写出图(a)所示二端口的Z 参数方程,然后由Z 参数方程导出T 和H 参数方程。

对图(a)应用KVL 、KCL 得⎪⎭⎪⎬⎫++=++=++=++=∙∙∙∙∙∙∙∙∙∙∙∙2321222132222121221111)()()()(I Z Z I Z Z I I Z I U I Z I Z Z Z I I Z I U 由上述Z 参数方程得⎪⎪⎭⎪⎪⎬⎫+-=+-=++-+=∙∙∙∙∙∙∙∙2232222322212231312211)1(11)()1(I Z Z U Z I Z Z Z U Z I I Z Z Z Z Z U Z Z U⎪⎪⎭⎪⎪⎬⎫+++-=++++=∙∙∙∙∙∙23213222232213232111)(U Z Z I Z Z Z I U Z Z Z I Z Z Z Z Z U 由上述T 和H 参数方程得T =⎥⎥⎥⎥⎦⎤⎢⎢⎢⎢⎣⎡++++2322313121111Z Z Z Z Z Z Z Z Z Z , H =⎥⎥⎥⎥⎦⎤⎢⎢⎢⎢⎣⎡++-+++32322322323211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方法二 按各参数的定义式求出各参数。

图(a)所示二端口的T 参数求解如下:21212110211)(2Z Z Z I Z Z I U U A I +=+==∙∙=∙∙∙Z参数方程T参数方程H 参数方程2Z Z ∙∙I (a )Y2∙∙(b )题11-2图2313133213211021)()(2Z Z Z Z Z Z Z Z I Z Z Z I I U B U++=+=-=∙∙=∙∙∙22112112Z Z I I U I C I ===∙∙=∙∙∙2333211211)(2Z Z Z Z Z I I I I D U+==-=∙∙=∙∙∙图(a)所示二端口的H 参数求解如下:32321321011112Z Z Z Z Z Z Z Z I U H U ++=+===∙∙∙3222322202112)(1Z Z Z I Z Z I Z U U H I +=+==∙∙=∙∙∙3221332101221)(2Z Z Z I Z Z Z I I I H U+-=-==∙∙=∙∙∙32232222221)(1Z Z I Z Z I U I H I +=+==∙∙=∙∙∙所求T 和H 参数结果同方法一。

(b )方法一 先写出图(b)所示二端口的Y 参数方程,而后由Y 参数方程导出T 和H 参数方程。

对图(b)应用KCL 、KVL 得∙∙∙∙∙∙∙∙∙∙∙∙++-=-+=-+=-+=2321212223222121212111)()()()(U Y Y U Y U U Y U Y I U Y U Y Y U U Y U Y I ⎭⎬⎫Y 参数方程 由上述Y 参数方程得∙∙∙∙∙∙+-++=-+=2212231311222231)1()(1)1(I Y Y U Y Y Y Y Y I I Y U Y Y U ⎭⎬⎫T 参数方程∙∙∙∙∙∙++++-=+++=2212131212222121211)(1U Y Y Y Y Y I Y Y Y I U Y Y Y I Y Y U ⎭⎬⎫H 参数方程 由上述T 和H 参数方程得T =⎥⎥⎥⎥⎦⎤⎢⎢⎢⎢⎣⎡++++2123131223111Y Y Y Y Y Y Y Y Y Y , H = ⎥⎥⎥⎥⎦⎤⎢⎢⎢⎢⎣⎡+++-++21213212212211Y Y Y Y Y Y Y Y Y Y Y YY方法二 按各参数的定义式求出各参数。

图(b)所示二端口的T 参数求解如下:23232230211)11(2Y Y U Y Y U Y U U A I +=+==∙∙=∙∙∙21212112Y U Y U I U B U ==-=∙∙=∙∙∙2313122313223021)11(2Y Y Y Y Y U U Y Y Y Y U Y U I C I ++=++==∙∙∙=∙∙∙21212112112Y Y Y Y Y I I I I D U+=+=-=∙∙=∙∙∙图(b)所示二端口的H 参数求解如下:210111112Y Y I U H U +===∙∙∙212211112112)11(1Y Y Y Y Y U Y U U U H I +=+==∙∙=∙∙∙21212121012212Y Y Y I Y Y Y I I I H U +-=+-==∙∙=∙∙∙2121332122221111Y Y Y Y Y Y Y Y U I H I ++=++===∙∙∙所求结果与方法一相同。

11-3 求图示二端口的Y 和T 参数矩阵。

解 (a)按定义式求解各参数如下:1002168421011112=+===∙∙∙U U I Y S501)6248(4)84(2)62(222021121=+-==∙∙∙=∙∙∙I I I U I Y US501)6842(4)42(8)68(111012212=+-==∙∙∙=∙∙∙I I I U I Y U S∙∙Ω1j(b )(a )题11-3图25662841022221=+===∙∙∙U U I Y SΩ=++===∙∙∙524)62()84(011112I I U ZΩ-=++⨯+-⨯+==∙∙∙=∙∙∙52)68()24(668224222021121U U U I U Z IΩ-=++⨯+-⨯+==∙∙∙=∙∙∙52)62()84(662884111012212U U U I U Z IΩ=++===∙∙∙521)68()42(022221I I U Z即有Y =⎥⎥⎥⎦⎤⎢⎢⎢⎣⎡25650150110021S , Z =Ω⎥⎥⎥⎦⎤⎢⎢⎢⎣⎡--5215252524 (b) 图(b)所示二端口网络的结点电压方程为⎪⎪⎪⎭⎪⎪⎪⎬⎫=+++--=-++-=--+∙∙∙∙∙∙∙∙∙∙∙0)1j -11111(111111)1j 111(1j 1111j 1)1j 111(32123211321U U U I U U U I U U U 消去∙3U ,得⎪⎭⎪⎬⎫-++-=+-+-=∙∙∙∙∙∙212211)54j 53()56j 52()56j 52()54j 53(U U I U U I Y 参数方程 图(b)所示二端口网络的回路电流方程为⎪⎪⎭⎪⎪⎬⎫=++++-=+-+-=---∙∙∙∙∙∙∙∙∙∙∙0)1j 11()1j 1(1j 1j )1j 1(32123211321I I I U I I I U I I I 消去∙3I ,得⎪⎭⎪⎬⎫-+-=-+-=∙∙∙∙∙∙212211)54j 53()56j 52()56j 52()54j 53(I I U I I U Z 参数方程 由上述Y 、Z 参数方程得Y =⎥⎥⎥⎦⎤⎢⎢⎢⎣⎡-+-+--54j 5256j5256j 5254j 53S , Z =Ω⎥⎥⎥⎦⎤⎢⎢⎢⎣⎡----54j 5356j 5256j 5254j 5311-4 求图示电路的Z 参数。

解 (a)应用KCL 、KVL 对图(a)所示电路可列出下列方程⎪⎭⎪⎬⎫+-=+-+=∙∙∙∙∙∙∙∙∙)5.0(30)5.0(2010221222111I U I U U U I I U 由上述方程得∙∙2Ω1∙∙(a)(b)题11-4图⎪⎭⎪⎬⎫+=-=∙∙∙∙∙∙212211875.1875.1875.16125.13I I U I I U 由上述Z 参数方程得Ω=125.1311Z ,Ω-=875.1612Z ,Ω=875.121Z ,Ω=875.122Z(b)在图(b)所示电路中,列回路方程如下:⎪⎪⎪⎭⎪⎪⎪⎬⎫⨯-==++++-+=+=-+∙∙∙∙∙∙∙∙∙∙∙∙∙∙1)(2)241(2222)11(31333213232131I I U U I I I U U I I U I I 消去∙3U 、∙3I ,整理得⎪⎭⎪⎬⎫+-=-=∙∙∙∙∙∙212211910329235I I U I I U 由上述Z 参数方程得Ω=3511Z ,Ω=9212Z ,Ω-=3221Z ,Ω=91022Z11-5 求图示电路的Y 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