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1.2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跃迁(2014)
激光产生原理
激光产生原理激光(Laser)是一种具有高度相干性、高亮度和狭窄频谱特性的光源。
激光产生原理主要是通过受激辐射过程来实现的。
激光的产生需要一个激活介质,通常是由激活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当激活介质受到外部能量激发后,就会产生光子,并且这些光子会受到介质的影响而呈现出高度的相干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激光产生的原理。
首先,激光的产生需要一个激活介质。
激活介质通常是由具有多个能级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
这些能级之间存在着能量差,当激活介质受到外部能量激发时,会使得一部分原子或分子跃迁到更高能级,形成一个发射态。
其次,激活介质中的发射态原子或分子会在受到外部刺激(如光或电)后,发生受激辐射。
这种受激辐射会导致原子或分子跃迁回到较低的能级,并释放出光子。
这些光子具有与受激辐射刺激光子相同的频率、相位和方向,因此呈现出高度的相干性。
最后,激活介质中的发射态原子或分子在受激辐射后,会引发光子的传播和放大,形成激光。
这种放大过程是通过光子在激活介质中的多次反射和受激辐射而实现的。
最终,激光通过光学共振腔的反射和透射,得到高度相干、高亮度和狭窄频谱的激光光束。
总的来说,激光产生的原理是通过受激辐射过程实现的。
激活介质的激发、受激辐射和光子的放大是激光产生的关键步骤。
而激光的高度相干性、高亮度和狭窄频谱特性,则是由于受激辐射过程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激光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医疗、激光测距、激光通信等领域。
因此,对激光产生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激光技术的应用水平,也有助于推动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激光产生原理是通过受激辐射过程实现的,激活介质的激发、受激辐射和光子的放大是激光产生的关键步骤。
激光具有高度相干性、高亮度和狭窄频谱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激光产生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有助于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第2章陈鹤鸣激光原理
1
Ani
如果同时存在非辐射跃迁,则寿命也缩短。
2.2.2 受激吸收
E2
h
E1
吸收前
吸收后
h E2 E1
受激吸收跃迁几率:
W12
( dn12 dt
)st
1 n1
W12 B12
与原子本身性质和辐射场能量密度有关
B12 :受激吸收跃迁爱因斯坦系数
只与原子本身性质有关
2.2.3 受激辐射
对激光工作物质的要求:尽可能在其工作粒子的特定能级 间实现较大程度的粒子数反转;使这种反转在整个激光发射 作用过程中尽可能有效地保持下去。
2.4.3 泵浦源
作用:对激光工作物质进行激励,将激活粒子 从基态抽
运到高能级,以实现粒子数反转。
泵浦方式:
气体激光器气体放电激励示意图
1. 光泵浦; 2. 气体放电激励 3. 化学激励 4. 电子注入
I 0 —— z 0 处的初始光强
②大信号增益系数:
g0 g(I)
I(z) 1
Is
I s ——饱和光强(决定于增益介质的性质)
I(z) Is
g(I) g0
进一步讨论可知,增益系数还与光的频率有关。
(2) 损耗系数
dI(z) 1
dz I(z)
损耗因素:衍射、散射、透射、吸 收等
激发态
非辐射跃迁
泵浦
E2
亚稳态 (激光上能级)
产生激光
E1
基态 (激光下能级)
红宝石中铬离子能级图
Energy
E3
Laser Radiation
E2 Fast transition
Abs. E1
N
激光工作原理
激光工作原理激光(Laser)是指一种具有高单色性、高亮度的光,其产生的过程是通过激发原子、分子或固体晶体中的电子能级跃迁而实现的。
激光在现代科技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激光切割、激光雕刻、激光治疗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激光工作的基本原理。
一、激光的产生过程激光的产生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激发、增强和产生。
1. 激发阶段:在激光器中,通过能量输入(如电能、光能等)使得介质处于激发态。
能量的输入可以通过电磁场激发,或者通过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
激发态能级的能量高于基态,电子处于非稳定状态。
2. 增强阶段:在激发态的电子中,由于受到外部的刺激,电子会跃迁到更高的激发态。
这些电子在激发态之间的跃迁中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从而形成了一种能量逐渐积累的过程。
这个阶段又被称为能量积累阶段。
3. 产生阶段:当能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激发态的电子跃迁到基态会产生一束特定波长的光子。
这个光子与入射的光子频率或介质中的其他光子频率相同,达到了相干和放大的效果,从而形成了激光。
二、激光的基本原理激光的产生基于基本的量子物理原理,主要包括受激辐射、光学谐振腔和增益介质。
1. 受激辐射:受激辐射是激光产生的基本物理现象。
当一个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遇到一个与自身激发态频率相同的光子时,会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产生与原始光子具有相同频率和相位的新光子。
2. 光学谐振腔:光学谐振腔是激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放大和反射光。
光学谐振腔包括两个镜片,一个是激光输出镜,另一个是高反射镜。
激光光线在两个镜片之间多次反射并逐渐增强。
当增强光线达到一定强度时,激光输出镜会允许一部分光线通过,形成激光束的输出。
3. 增益介质:增益介质是能够提供激光放大过程所需能量的物质。
常见的增益介质包括激光二极管、气体(如二氧化碳)、固体(如Nd:YAG晶体)和液体等。
在这些介质中,通过激发能级跃迁和相应的补偿机制,能量得以积累并产生激光。
三、激光的特性激光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使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的产生原理
激光的产生原理激光,全称为“光电子激光”,是一种高度聚焦、高能量密度的光束,具有单色性、相干性和方向性等特点。
激光的产生原理是通过激发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使其在受激辐射作用下发射出一束高度一致的光线。
激光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切割、激光打印、激光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激光的产生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激光技术的应用。
激光的产生原理主要涉及三个基本过程,激发、受激辐射和光放大。
首先,当原子或分子处于基态时,通过外界能量输入(如光、电、热等),使其能级跃迁至激发态。
在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处于不稳定状态,会很快退回到基态,这时就会发射出一个光子,这个过程就是受激辐射。
接着,这个发射出的光子会刺激其他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使其也发射出同样频率、相位和方向的光子,这就是光放大。
通过这样的过程,就可以产生一束高度一致的激光光束。
激光的产生原理还与能级结构有关。
在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中,通常存在着一个基态和多个激发态。
当原子或分子处于基态时,通过外界能量输入,可以使其跃迁至激发态。
而在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处于不稳定状态,会很快退回到基态并发射出一个光子。
这个光子的频率和相位与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能级差有关,也就是说,它们是单色的。
通过受激辐射和光放大的过程,就可以产生一束高度一致的激光光束。
激光的产生原理还与共振腔有关。
共振腔是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两个高反射镜和一个半透镜构成。
在共振腔中,激光光子来回反射,与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发生受激辐射和光放大过程,最终形成一束高度一致的激光光束。
共振腔的长度决定了激光的波长,而高反射镜和半透镜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则影响了激光的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
总的来说,激光的产生原理是通过激发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使其在受激辐射作用下发射出一束高度一致的光线。
这种高度聚焦、高能量密度的光束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切割、激光打印、激光医疗等领域。
通过深入理解激光的产生原理,可以更好地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激光的原理是什么
激光的原理是什么激光,全称为“光电子激射”,是一种特殊的光。
它与普通光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单色性、相干性和集中性。
激光的产生原理主要是利用激光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的受激辐射过程,通过激发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使得原子或分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后再自发辐射出与激发光子同相位、同频率、同方向的光子,从而产生激光。
激光的产生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吸收能量、寿命延长和辐射出光子。
首先是吸收能量,激光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能量的激发,使得其能级发生跃迁,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其次是寿命延长,原子或分子在高能级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这段时间内可以积累足够的能量。
最后是辐射出光子,当原子或分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自发辐射出与激发光子同相位、同频率、同方向的光子,从而形成激光。
激光的原理还涉及到激光共振腔的作用。
激光共振腔是激光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能够使得激光在其中来回传播,从而增强激光的相干性和单色性。
激光共振腔一般由两个高反射镜构成,其中一个镜片是局域镜,另一个是半透镜。
激光在共振腔中来回传播时,会不断受到反射和透射,最终形成一束高度相干和单色的激光。
除了激光共振腔,激光的原理还涉及到泵浦源的作用。
泵浦源是提供能量的装置,它能够为激光介质提供足够的能量,从而使得原子或分子发生跃迁并产生激光。
常见的泵浦源包括光泵浦、电子束泵浦、化学泵浦等。
总的来说,激光的产生原理是利用激光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的受激辐射过程,通过外界能量的激发和激光共振腔的反射和透射,最终产生一束高度相干和单色的激光。
激光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方向性和高单色性等特点,因而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医学、激光通信、激光加工等。
对于激光的原理,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其产生过程和关键部件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用和发展激光技术。
激光原理第2章
初态: 初态:激发态原子
终态: 终态:基态原子
E2
外来光子 hν = E2 – E1
发射光子 hν = E2 – E1
E1 特点: 才能引起受激辐射; 特点:只有外来光子能量为 hv =E2-E1才能引起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特性完全相同, 受激辐射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特性完全相同,即具有相同的 频率、偏振方向、传播方向以及相同的位相;是相干光。 频率、偏振方向、传播方向以及相同的位相;是相干光。 受激辐射是激光器的物理基础
爱因斯坦A 5、 爱因斯坦A、B系数关系
在光和原子相互作用达到动平衡的条件下, (1) 在光和原子相互作用达到动平衡的条件下,
自发辐射、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间关系
A21n2dt + B21ρ ν n2dt = B12 ρ ν n1dt
自发辐射光子数 受激辐射光子数 受激吸收光子数
n2 B12 ρ v = n1 A21 + B21ρ v
的光波, 的连续功率, 2、某激光器,输出波长500nm的光波,输出 某激光器,输出波长 的光波 输出1W的连续功率, 的连续功率 问每秒从激光上能级向下能级跃迁的粒子数是多少? 问每秒从激光上能级向下能级跃迁的粒子数是多少?
2.3
光的受激辐射
1900年 1900年,普朗克利用辐射量子化假 设成功解释黑体辐射分布规律 1913年 1913年,波尔提出原子中电子运动状 态量子化假设
(2)自发辐射跃迁几率 设t 时刻 ,体系处于E2 的总粒子数密度为 n2(t),从t ~t + dt 体系处于 正比于n : 时间间隔内自发辐射粒子数密度 dn21 正比于 2(t):
− dn2 = A21n2 (t )dt
激光原理-激光器基本结构
粒子数反转 (population inversion) 从E2→E1自发辐射的光,可能引起受激辐射过程,也可能 引起吸收过程。
dN21 dt
受激
B21
,T
N2
W21 N 2
dN12 dt
吸收
B12
,T
N1
W12 N1
产生激光必须 dN21 dN12 dt 受激 dt 吸收
694.3 nm
基态
(2)氦氖激光器
全反射镜
内腔式 部分反射镜
阳极
毛细管
阴极
E4
激发态 无辐射跃迁
泵 E3
亚稳态
浦 E2
E!
基态
氦氖原子能级
布儒斯特窗
布儒斯特窗
球面反 阳极 射镜
外腔式
阴极 球面半 反射镜
受激辐射过程
外来光子满足频率条件:
(E2 E1) / h
趋近高能级E2上的粒子时
发射一个全同光子 (频率相同、
传播方向相同、 偏振方向相同)
感应跃迁至低能级E1
光放大
受激吸收过程(stimulated absorption )
E2 N2
h
E1 N1
上述外来光也有可能被吸收,使原子从E1E2。 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因吸收外来光而从E1E2 的原子数:
至低能级;
E2
E2 E1
h
E1
②吸收跃迁: 粒子吸收一光子ε=hv=E2-E1 而由低能级跃迁
至高能级.
E2
E1
3.无辐射跃迁: 既不发射又不吸收光子的跃迁(通过与其它粒子 或气体容器壁的碰撞、或其它能量交换过程)
4.激发态的平均寿命 τ : 粒子在激发态停留时间的平均值τ的
1.2 受激辐射(Stimulated Emission)
黑体辐射普朗克(Planck)公式(见下页推导):
8 hν3
c3
1 hν e kbT 1
kb:玻尔兹曼常数,等于1.38062×10-23J/K
4
普朗克公式的推导:
将辐射常振子的能量量子化,按照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分布,处于=h
能级的每一运动状态的平均光子数目为
1 n h
e kbT 1
体积V、单位频率间隔 内的黑体辐射能量为
2
第一章 激光的基本原理/§1.2 受激辐射(Stimulated Emission)
原子中电子的状态由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 主量子数n。n=1,2,3,… 。
主量子数大体上决定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值。 不同的主量子数表示电子在不同的壳层上运动。 • 角量子数l。l=0,1,2,…,n-1。 它表征电子有不同的轨道动量矩。对于l=0,1, 2,3等的电子,依次用s,p,d,f字母表示。 • 磁量子数m。m=0,±1, ±2, …, ±l。 磁量子数可以决定轨道动量矩在外磁场方向上的 分量。 • 自旋量子数s。s=±1/2 。 决定电子自旋动量矩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
分别求氢原子在300K、30000K温度下,处于基态与第
一激发态的粒子数之比。氢原子能级计算公式为
En=E1/n2, 其中n为主量子数,E1 =-13.6ev为基态能级。
解
n E2 E1
e 2
kT
n1
E1 13.6ev
E2
13.6 22
3.4ev
T 300K
n e e e 1
E1 E2 kT
dn21 dt
sp
A21n2
n2
n e A21t 20
n e
t s
20
简述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
简述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
摘要:
一、激光的产生原理概述
二、激光的产生过程
1.原子能级跃迁
2.激发态原子辐射
3.受激辐射
4.光放大
三、激光的特性与应用
1.高度单色性
2.高度方向性
3.高峰值功率
4.激光的应用领域
正文:
激光,全称为激光光束,是一种具有高度单色性、高度方向性和高峰值功率的电磁波。
激光的产生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原理。
激光的产生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原子能级跃迁:原子在吸收能量后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这一过程可以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发生。
2.激发态原子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会释放出一定波长的光子,这个过程称为辐射。
辐射的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频率。
3.受激辐射:当一个光子进入激发态原子时,会与原子内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使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
这个过程会释放出与入射光子相同波长的光子,称为受激辐射。
4.光放大:受激辐射的光子与周围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更多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这些激发态原子再次产生受激辐射,从而形成光放大现象。
激光具有高度单色性、高度方向性和高峰值功率的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激光在通信、测量、切割、打标、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总之,激光的产生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原理,通过受激辐射和光放大过程形成高度单色性、高度方向性和高峰值功率的电磁波。
《激光原理》1.2原子的能级和辐射跃迁-1
3
Ze S P D 2
n=1
n=2
n=3
1
l
2 3d 1 3p 0 3s
1 2p 0 2s
0 1s
3.原子的电子组态符号 相同 n, l 组成一个支壳层 对应于l = 0, 1, 2, 3,…的各支壳层 分别记做 s, p, d, f, g, h…
例: 钠原子有11个核外电子,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为
氦原子部分能级图
1 P1
21 S0
11 S0
1s2 p 1s2s
20.55ev
1s1s
19.77ev
3 P0
3 P1 3 P2
23S1
例:氦原子基态10S1和两个激发态23S1 23S0都是偶宇称,因此不 满足辐射跃迁选择定则(1),这两态都是亚稳态。
五. 玻耳兹曼分布
1. 玻耳兹曼分布(热平衡分布)
10.21.6100 1.383
n2
e394.2 1.59 10172
T 30000K
n e e e 1
E1 E2 kT
(
13.63.4)1.6101 1.38102330000
9
10.21.6 1.383
n2
e3.942 51.5
六. 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1.跃迁: 粒子由一个能级过渡到另一能级的过程
2
说明 L 有五种可能的取向 对 z 轴旋转对称
4.自旋磁量子数 ms ( 1/2 , -1/2 )
决定电子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
• 电子自旋角动量大小
S s(s 1)
s —自旋量子数 • S 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
SZ ms 自旋磁量子数 ms 取值个数为
2s +1= 2 则 s = 1/2 ,ms = ±1/2
激光什么原理
激光什么原理
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它具有高亮度、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等特点,因此在许
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激光的原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激光的产生是通过激发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的。
在一个激光器中,首
先需要一个增益介质,它可以是气体、固体或液体。
当这个增益介质受到能量激发时,原子或分子的能级会发生跃迁,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就会释放出光子。
这些光子会被反射器来回反射,从而形成光的共振腔。
当光子在增益介质中传播时,会刺激更多的原子或分子跃迁,释放出更多的光子。
这样就形成了光子的指数增长,最终形成了一束强大的激光光束。
激光的单色性是指激光光束中的光子具有非常接近的频率和波长。
这是由于激
光的产生过程中,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是非常精确的,因此产生的光子也具有非常接近的频率和波长。
这种单色性使得激光在通信、精密测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激光的相干性是指激光光束中的光子具有非常强的相干性。
相干性是指光波在
时间和空间上保持一定的相位关系,因此激光光束具有非常强的定向性和干涉性。
这种相干性使得激光在光学干涉、光学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除了以上特点之外,激光还具有高亮度、高能量密度和高调制速度等特点,这
使得激光在材料加工、医学治疗、军事防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激光的原理是通过激发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的,具有高亮度、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激光的发光原理
激光的发光原理激光(Laser)是一种通过激光介质产生激光辐射的装置。
激光的发光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即从能级理论和谐振腔的角度。
从能级理论的角度来看,激光的发射是通过物质的原子或分子能级跃迁来实现的。
在一个激光介质中,如固体、液体或气体等,能级分布不同,在外加一定能量的入射光作用下,激发了物质中的激发态(高能量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或原子几乎不稳定,会通过非辐射跃迁或自发辐射跃迁返回到低能量态,释放出光子能量。
如果在这个能级转变的过程中,激发态和基态的能级差距非常大(例如,能级差距为电子伏),则会释放出高频率(短波长)的光子,此即称为激光。
而从谐振腔的角度来看,激光的发射则是依靠谐振腔的作用。
谐振腔是由两面高反射镜组成的光学装置,其中一个镜子是部分透射的(半反射镜)。
当激光介质处于谐振腔中时,光子在谐振腔内进行多次反射,从而形成了驻波模式。
其中,半反射镜透射一部分光子,形成了输出光。
在激光介质的内部,光子的反射、吸收和自发辐射三个过程同时进行,而自发辐射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由于谐振腔的反射作用,自发辐射所产生的光子在谐振腔中多次反射,从而增强了自发辐射的概率。
同时,激光介质的性质要求能量放大,即非辐射跃迁所消耗的能量应小于通过自发辐射释放的能量。
这样,在介质中激发态的粒子逐渐增多,达到饱和,而且这些粒子都处于同一电磁模式中,它们的相位关系保持一致。
当外界向谐振腔注入一定的能量刺激时,光子会通过受激辐射跃迁的过程,顺着谐振腔对激光介质产生进一步的刺激,使得激光进一步放大。
最终,当周期性的光子都在谐振腔中多次反射后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激光输出。
总结起来,激光的发光原理是通过能级的跃迁和谐振腔的作用相结合来实现的。
能级的跃迁使得激发态的粒子逐渐增多,并保持了相位一致性,而谐振腔的作用则使得光子在内部的多次反射增强了自发辐射的概率,并通过受激辐射跃迁进一步将能量注入激光介质,最终形成激光输出。
能级系统激光产生的原理
能级系统激光产生的原理能级系统激光产生的原理是通过受激辐射的过程来实现的。
在能级系统激光中,原子或分子处于一个确定的能级结构中,通过外部的能量供给,使得系统中的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能级系统。
在原子或分子中,存在着多个离散的能级,可以用来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
这些能级之间存在能量差,电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吸收或释放相应的能量。
在能级系统激光中,激光器的工作物质通常是由原子或离子组成的。
当外部能量作用下,处于低能级的电子可以吸收能量,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这个过程称为吸收过程,其结果是使得能级分布发生改变,形成一个被激发态的系统。
之后,系统处于被激发态的状态,这时如果有一个具有与两个能级之间能量差相同的能量的光子经过,就会引发跃迁事件。
这个过程称为受激辐射。
当一个激光光子与处于被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相遇时,它的能量与能级间能量差相同,就会被吸收,从而产生两个效果:首先,被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会被电子所吸收,使其跃迁到高能级,将原子或分子重新激发;其次,在电子发生跃迁时,它会从高能级回到低能级,释放能量,并且这个被释放的能量与被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完全一致。
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与入射光子频率、波长相同的光子,它们将与入射的光子有着一样的相位和波长,且在同一方向上传播。
这个过程是一种自发发射的过程。
在能级系统中,光子的受激辐射引发的电子跃迁从高能级到低能级是随机的,而非同步的。
在每个电子的自发辐射出的光子进一步激发周围的受激辐射,这个过程称为光子增加过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光子参与激光过程,其中一个能级(受激辐射激发产生出的能级)会开始超过其他能级,形成一个反向过程。
最后,通过选择合适的谐振腔结构,将反射产生的激光不断反复地在谐振腔中传播,产生的激光就能够逐渐增强,并且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得到整体同步放大。
在某一瞬间,腔内的激射增益会达到最大值,这时候激光器就能够输出强大的激光。
综上所述,能级系统激光的产生过程主要包括:吸收外部能量使电子跃迁到高能级,受激辐射引发电子跃迁从高能级到低能级,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进一步引发其他电子的受激辐射,光子在谐振腔中不断反射和放大,最终输出强大的激光。
激光跃迁原理
激光跃迁原理
激光跃迁原理是指通过激光的作用,使原子或分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
这种跃迁是通过吸收或发射激光光子来实现的。
激光跃迁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激光切割、激光打印、激光医疗等领域。
激光跃迁原理的基础是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
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结构是指它们在不同能量水平上的电子分布情况。
当原子或分子吸收激光光子时,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这个过程被称为激发。
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发射出激光光子,这个过程被称为辐射。
这种跃迁的能量差等于激光光子的能量,因此激光的波长和能量决定了跃迁的能级。
激光跃迁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激光切割中,激光束的能量被聚焦在一个小区域内,使材料局部受热并蒸发,从而实现切割。
在激光打印中,激光束被用来烧蚀打印材料,形成图案或文字。
在激光医疗中,激光被用来治疗眼部疾病、皮肤病等疾病。
除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激光跃迁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激光跃迁原理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探索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激光跃迁原理还被用于制备新材料、研究光学现象等领域。
激光跃迁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在现代科技和科学研究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跃迁原理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
激光产生基本原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激光产生基本原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激光基本原理一、激光产生原理1、普通光源的发光——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普通常见光源的发光(如电灯、火焰、太阳等地发光)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原子被激发。
激发的过程是一个“受激吸收”过程。
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寿命很短(一般为10-8~10-9秒),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会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
辐射光子能量为hυ=E2-E1这种辐射称为自发辐射。
原子的自发辐射过程完全是一种随机过程,各发光原子的发光过程各自独立,互不关联,即所辐射的光在发射方向上是无规则的射向四面八方,另外未位相、偏振状态也各不相同。
由于激发能级有一个宽度,所以发射光的频率也不是单一的,而有一个范围。
在通常热平衡条件下,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数密度N2,远比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数密度低,这是因为处于能级E的原子数密度N的大小时随能级E的增加而指数减小,即N∝exp(-E/kT),这是著名的波耳兹曼分布规律。
于是在上、下两个能级上的原子数密度比为N2/N1∝exp{-(E2-E1)/kT}式中k为波耳兹曼常量,T为绝对温度。
因为E2>E1,所以N2《N1。
例如,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E1=-13.6eV,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2=-3.4eV,在20℃时,kT≈0.025eV,则N2/N1∝exp(-400)≈0可见,在20℃时,全部氢原子几乎都处于基态,要使原子发光,必须外界提供能量使原子到达激发态,所以普通广义的发光是包含了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两个过程。
1.2 原子能级和辐射跃迁 激光原理及应用 [电子教案]电子课件
辐 1. 原子中电子的状态由下列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射
➢主量子数n,n=1,2,3,…代表电子运动区域的大小和它的总能量的
理
主要部分
论
➢辅量子数 l, l0,1,2(n1)代表轨道的形状和轨道角动量,这也同
概
电子的能量有关。对l 0,1,2,3等的电子顺次用s, p, d, f字母表示
可以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l0
第一章 上一页 回首页 下一页 回末页 回目录
第 §1.2 原子能级和辐射跃迁 一 章
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 的 条 件
第一章 上一页 回首页 下一页 回末页 回目录
第 §1.2 原子能级和辐射跃迁 一 章
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 的 条 件
光
产
生
的
条
件
第一章 上一页 回首页 下一页 回末页 回目录
第一章 上一页 回首页 下一页 回末页 回目录
第 §1.2 原子能级和辐射跃迁 一 章 1.2.4 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辐
射 理
1. 辐射跃迁:发射或吸收光子从而使原子造成能级间跃迁的现象
论
概
要
与 激
2. 非辐射跃迁:原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时并不伴随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而是把多余的能量传给了别的原子或吸收别的原子传给它的能量
要
➢磁量子数(即轨道方向量子数)m=0,±1,±2,… ±l 代表轨道在
与
空间的可能取向,即轨道角动量在某一特殊方向的分量
激
➢自旋量子数(即自旋方向量子数)ms= ±1/2,代表电子自旋方向的取
光
向,也代表电子自旋角动量在某一特殊方向的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H原子 2p态 τ ∼ 0.16×10-8 s 3p态 τ ∼ 0.54×10-8s
J = L + S = 0 故原子组态为 1 S 0
取 S = 1 l1 = 0 l2 = 0 L = l1 + l2 = 0
高福J 斌= L + S = 1 故原子组态为
3S1
/25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3): 氦原子的1s2p电子组态
L 2S +1 J
生生 的
条条 件
1.2.2 原子状态的标记
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要遵守: 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1.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内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
具有完全相同的状态 或说 一个原子内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
相同的电子 或说 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
同一个量子态 电子填充各壳层的次序是:
s1
=
1 2
s2
=
1 2
S = s1 + s 2 = 1 或 S = s1 − s 2 = 0
l1 = 0 l 2 = 1 L = l1 + l 2 = 1 或 L = l1 + l 2 − 1 = 0
取L =1
S = 0 J =1
2S + 1 = 1 原子组态 1P1
S = 1 J = 2 ,1,0 2 S + 1 = 3
一般情况下,G5 、G6比较弱,可以忽略。 LS耦合—— G1 、G2 比G3 、G4强,只考虑G1 、G2 耦合. JJ耦合—— G3 、G4 比G1 、G2强,只考虑G3 、G4 耦合.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在 LS耦合中,两个轨道角动量 合成一个总轨道角动量,其量子数
与 激
的其它所有能级(相应状 2
光
态称激发态)
产
生生 的
基能级: 能量最低的能级
条条 件
(相应的状态称基态) 基态 1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四个量子数
1.主量子数 n ( 1 , 2 , 3, ……)
决定粒子的内部能量值,对应于不同的主量子数, 依次用E0,E1,E2,… En表示不同能级的能量值。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1.2.4 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1.跃迁: 粒子由一个能级过渡到另一能级的过程
2.辐射跃迁: 粒子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跃迁(满足跃迁选择定则)
①发射跃迁: 粒子发射一光子ε = hv=E2-E1而由高能级跃
迁至低能级;
E2
ν = E2 − E1
h
E1
3.简并态—— 同一能级的各状态称简并态
例:计算氢原子的1s和2p态的简并度。
n =1
原子状态 n
l
ml
ms 简并度 s
1s
10
0
↑↓
g1=2
1 ↑↓
n=2
2p
21
0
↑↓
g2=6
s
P
-1 ↑↓
/25 高福斌
第
章1 例:电子 n =3 态,有几种简并态?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2 S +1LJ S=s1 + s2 或 s1 - s2
J= L+S, L+S-1…… |L-S|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例:氦原子的几个不同电子组态的原子态 (1): 氦原子的1s1s电子组态
L 2S +1 J
s1
=
1 2
s2
=
1 2
取S = 0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3.原子的电子组态符号
相同 n, l 组成一个支壳层 对应于l = 0, 1, 2, 3,…的各支壳层 分别记做 s, p, d, f, g, h… 例: 钠原子有11个核外电子,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为
1s2 2s2 2p6 3s
1s2 2s2 2p6
S = s1 + s2 = 1 或
S = s1 − s2 = 0
l1 = 0 l2 = 0 L = l1 + l2 = 0 J = L + S = 0 故原子组态为1S0
(2): 氦原子的1s2s电子组态
s1
=
1 2
s2
=
1 2
S = s1 + s 2 = 1或 S = s1 − s 2 = 0
取 S = 0 l1 = 0 l2 = 0 L = l1 + l2 = 0
第
章1 3. 磁量子数m(l 表征电子的运动状态)
辐辐 射
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
H
理 方向的分量(投影): 论
L
Lz
概
要 与
Lz = ml=
激
光
产 生生
的
磁量子数
ml = 0,±1, ± 2,… , ± l
条条
件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L = l(l +1() =表征电子的L运z 动=状m态l=)
生生 的
条条 件
讨论(设g i= g j) : (1) 如果E2 - E1很小, 且满足 △E = E2 - E1 << kT , 则
n2 = e−(E2 −E1 ) / kT = 1
E2
n1
E1
(2) 因E2>E1,一般有n2<n1(因为g1和g2为同一数量级即 g1≈g2) ,即 热平衡状态下, 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密度总是较小。
条条 件
l=0 3s ml=0 l=1 3p ml=0, ±1 l=2 3d ml=0 , ±1 , ±2
ms=±1/2 ms=±1/2 ms=±1/2
g=2 g=6 g=10
n=3
sp
d
n −1
一般结论: 简并态 Zn = ∑ (2l +1) × 2 = 2n2 l=0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ml = 0,±1, ± 2,… , ± l
例如:l = 2 角动量大小是
L = 2(2 + 1) = = 6 =
z方向分量有:2l+1 = 5 种取值
ml = 0
Lz = 0
ml = 1
Lz = =
ml = −1
Lz = −=
ml = 2
ml = −2
高福斌
Lz = 2= Lz = −2=
Lz z
SZ = ms=
自旋磁量子数: ms = ±1/2
SZ
=
±
1= 2
SZ
=
±
1 2
=
电子自旋角动量在 外磁场中的取向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简并 简并态
1.简并 —— 与同一能级对应的有两个或以上的状态
2.简并度 g ——同一能级所对应的不同电子运动状 态的数目。
论 概
玻尔理论的一个能级,对 3
要 应于电子的一种轨道
与
2
激
量子力学的一个能级,则对
光 应于电子的一种状态 产
生生 的
条条
每个状态用量子数 n, l, ml , ms 来描述
件
高福斌
1
/25
第
n
章1
辐辐 射
能级:粒子的内部能量值,依 6
次用E1,E2,… En表示。
5 4
理 论
激发态
3
概 要
激发能级: 能量高于基能级
这10电子称原子实。原子实以外 的电子称为价电子,可以被激发
n≥3的激发态的钠原子电子组态为
(1s2 2s2 2p6 3p) (1s2 2s2 2p6 3d) (1s2 2s2 2 p6 4s) 等等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4. 原子态的标记
由于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与自旋角动量之间的相互 作用,原子的同一电子组态可以形成不同的原子组态。(以 两个电子为例来说明)
原子组态 3 , 3 P1 , 3 P2
氦原子部分能级图
3 P0
1 P1
1s2 p
1S0
1s2s
3 P1 3 P2
20.55ev
3S1
19.77ev
1S0
1s1s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5.辐射跃迁选择定则
(1).跃迁只能发生在不同的宇称态之间; (2). △J=0 ,±1 (0→0除外)
/25 高福斌
第
章1
辐辐 射 理 论 概 要 与 激 光 产
生生 的
条条 件
1.2.3 玻尔兹曼分布
根据统计规律性,大量原子所组成的系
统在热平衡状态下, 原子数按能级分布服从
波尔兹曼定律,即处于某一能级Ei 的粒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