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合集下载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明确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与意义;2.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 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设计和实施一节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化教学概述1.1 信息化教学的定义和概念1.2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背景和意义1.3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步骤2.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2.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3.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与工具3.1 多媒体教学设计3.2 互联网资源的利用3.3 虚拟实验与模拟实践3.4 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4. 实施信息化教学课程4.1 信息化教学课程的组织与安排4.2 教师的角色与能力要求4.3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实践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进行实践和实践的任务,比如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设计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4. 个性化学习与教学差异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水平,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四、教学评价1. 定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听课记录片段、学习笔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测试、作业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3. 反馈与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1. 课堂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互联网资源等。

2. 在线学习平台引入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场所和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库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库

第一章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教师、环境、资源、设计、过程。

3.以视听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模式指在学校班级教学的基础上由视听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的引入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4.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适合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

5.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模式:过程技术指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并且能够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方法。

这里“技术”指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方式。

如程序教学、合作学习、讨论、游戏和模拟等。

6.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在地点上分离;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有双向交流的渠道。

7.现代教育技术引起的变革:学习空间与方式的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运用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8.教育信息化特征:从技术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从教育属性看——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

10.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最近的发展趋势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档,其中包含学生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

1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

特点:自主性、阶段性和连续性、情景性、多样性。

教师工作包括:观察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和评价学生学习等12.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职前教育和入职教育、教师个人环境、自主发展意识、在职发展机会、组织环境等。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四步是撰写分析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概括分析研究 的目的;概括地描述分析的过程及分析的参与者;用表格或 简单描述说明分析的结果;以数据为基础提出主要建议。
二、学习者分析
(一)学习者分析概述 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 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要在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 来, 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又是以自己 的特点来进行学习的。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 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乌美娜,《教学设 计》 1994年版)
第三,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系统地应用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教学技术。作为一种应 用技术,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的桥梁。 这表现为教学设计对教学问题的表征和分析,都建立在反 映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科学规律之上,而且对教学系统的设 计安排都将以相应的教学理论为依据。在这些基础理论的 支持下,最终实现以发展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总目标的系统 功能。
3.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技术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析、 计划、实施、评价、修改五个环节。在这个技术过程中, 这五部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线型的结构。从分析到 修改,这五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有效的教学设计是 这五部分的合理运用和整合的结果。
4.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教学设计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根据教学中问题 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 层次,即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可用于设计不 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到目前为止,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 归纳为三个层次。 (一)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 论与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信息化教学设计便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和实施的方法。

本文将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意义、原则和步骤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意义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拓宽教学资源。

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选择和使用。

最后,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贴近实际情境。

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为基础,通过情景模拟、案例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追求教学效果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遵循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经过明确的步骤和流程。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表达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以及对应的评价标准。

其次,收集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筛选适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

然后,设计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教师应该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包括引入活动、知识传授、讨论互动、实践操作等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最后,评价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pdf 72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pdf 72页)
4.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4.3.1 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发展的影响 4.3.2 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的取向 4.3.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与过程
4.4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案例 4.4.1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一 4.4.2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二 4.4.3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一 4.4.4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二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孟祥增 mxz@
第4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4.1 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模式 4.1.1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认识 4.1.2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4.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2.1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4.2.2 学习目标的阐明 4.2.3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 4.2.4 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实施
4.1.1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认识
2.教学设计的发展轨迹 (3)20世纪70——80年代末:认知主义主导教学设计 代表学者:皮亚杰(J.P,Piaget)、布鲁纳(J.s.Bruner)、 加涅(Gagné,R.M.) 认知主义对学习的研究深入到学生的内部思维活动,强调 学生的内部认知、认知倾向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 (4)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化的教学设计 代表学者:乔纳森(Jonassen,D. H.)
4.1.1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认识
1.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获得最 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4.1.1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认识
4.1.1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认识

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方案

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升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主题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3.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活动内容1.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1)组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调研,了解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资源现状。

(2)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数据库等资源,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3)定期举办信息化教学资源展示交流活动,促进资源共享。

2. 信息化教学设计(1)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2)鼓励教师将信息化教学设计融入日常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激发教师创新教学设计的积极性。

3. 信息化教学实践(1)开展信息化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展示信息化教学成果。

(2)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化教学竞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4. 信息化教学评价(1)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关注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表现。

(3)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成果展示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五、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等。

(3)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 实施阶段(1)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鼓励教师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__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__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④特效制作:特效制作在Photoshop中主要由滤镜、 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像的特效创意和 特效字的制作,如油画、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 用的传统美术技巧都可由特效完成。
2.2.3 数字视频拍摄与编辑
1.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1)视频
❖ 视频是指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又叫作 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 声波按频率分为三类:次声波、可听声波和超声波。
(2)声音的特性
①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称为响度,决定响度的因 素主要是声波的振幅,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强度就越大, 声音的响度也就越高。
②音调: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称为音调,也称音高 或音准。
③音色:人耳在主观感觉上区别相同响度和音调两类不同声音 的主观特性称为音色。通俗地讲,音色就是声音的特色。
1.数字图像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 数字图像,又称数码图像或数位图像,是二维图像 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
❖ 数字图像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输入设备和技术生成; 也可以从任意的非图像数据合成得到。
(2)图像种类
①二值图像 (Binary Image): 图像中每 个像素的亮度值(Intensity)仅可以取 自0到1的图像。
第2章 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2.1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学环境
2.1.1 多媒体教室系统概述
多媒体演示教室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由实物展示台、多媒 体投影仪、电动屏幕、录像机、摄像机、VCD机、展台、音响设备 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
多媒体演示教室的功能主要有:
①接收、播放影视信号,播放录像带、VCD等音像内容。
2.声音的数字化
(1)采样频率
❖ 对模拟音频信号的连续波形进行分割使之变成离散数字信号 的方法,称为采样。

2024年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多应用)

2024年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多应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多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探讨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的编写与应用。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的基本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目标明确: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3.教学内容丰富:教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方法多样:教案应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

5.教学评价合理:教案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的编写步骤1.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梳理知识点,为教案编写提供依据。

2.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3.选择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4.制定教学策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5.编写教案: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编写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6.实施与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案实施教学,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的应用实例以高中数学课程《函数》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的编写与应用。

1.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掌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3)能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4版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ppt课件

2024版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ppt课件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 础上,通过主动建构来获得新知 识,信息化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情境,有利于
知识的建构。
混合式学习理论
将传统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 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学习
效果和满意度。
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信 息化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资 源和评价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
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ppt课 件
目录
• 信息化概述 • 信息化教学理论基础 • 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工具 •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 信息化教学挑战与对策 •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01 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的定义与特点
信息化定义
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 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传递、处理、 存储和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 等各领域的发展。
实现远程教学、实时互动、在线测试 等功能,打破时空限制。
移动学习设备与应用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
01
搭载丰富的教育应用,支持随时随地的学习与互动。
教育类APP
02
如语言学习、数学练习、科学实验等,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和练习。
移动学习平台
03
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路
径。
04 信息化教学设计 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 合,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注重情境创设
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

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ppt课件

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ppt课件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
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让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与互换
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观点和思维 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
线上协作工具利用
利用线上协作工具如腾讯文档、石墨文档等,让学生在网 络上实时协作、共享资源、交流想法,打破时空限制,提 高合作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
评价教学效果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 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 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基于网络平台的协作学习模式设 计。该案例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培养 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
神。
案例二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情境模拟教学 设计。该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 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继续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 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学习体验。
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 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三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系统设计 。该案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 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 分析,为教师提供了有针对性的
教学改进建议。
03
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与成 果展示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创新
线上资源建设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在线教 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
源。
线下教学实践
结合线上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线下 教学活动,如翻转课堂、小组讨论 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unit4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unit4
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技能方法。其次,信息技术方式贯穿于自主学习始终。对最高级的学习细致,贯穿整个课堂。教师点拨到位,重点突出,方法得当。
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进行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础的原则,小组活动充分,学生积极合作,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效果很好。
学生听录音并订正答案
MP3/录音机
Pair work
1. Let Ss read the model with a partner.
2.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of 1b. Ask and answer with a partner.
3. 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chart
1.学生们听老师的介绍,并学习这些新生词。
2.学生们看幻灯片,并学习记忆这些生词。ຫໍສະໝຸດ 幻灯片Presentation
教师呈现新单词
学生学习新单词
PPT
Listening
T: Tell Ss to read the sentences in the chart. Make sure they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s.
Ss act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课本、PPT
Homework:
写六个句子来说一下你们班的“最……”。
In my class, Lin Tao is the tallest.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match the statement with the right movie theaters.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篇)
任务三:导购个人计算机。
教师请买过电脑的同学讲一讲在购买的’过程中都注意哪些问题,然后请其他同学讲一下如果是自我去买回着重关注哪方面呢,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首先,分析用户的计算机用途,比如是娱乐还是办公;其次,要理清各方面的详细需求,比如保修和配置问题;第三,确定购买计算机的经济预算区间;第四,确定是购买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第五,定行程配置方案,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以便购机时参考。
信息素养
经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本事。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三):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资料。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向要理解环境教育。本节资料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十分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本事,并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本事。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本事。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供给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我的学习本事、理解本事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二、教学目标分析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知识更新快、操作性强是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为高校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需要为符合这一特点并且是基于信息化业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

本文通过实例描述了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并且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引入信息化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49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把重点放在了教育信息化改革方向。

因此,学校在教育政策的制订中要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到信息化教学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1 教育信息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互联网技术深入到了各行各业,也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

在教学中,要促进教育信息共享目标,促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实现。

并且能够更便捷地管理好学校的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和学生。

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它不仅影响到社会信息化进程,还会促进其他专业学科的发展。

实现教育信息化,需要有效地做好校园网的规划建设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网络规划,建设好设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很多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学校在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比率有所提高,学生上网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的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们借助于网络工具来进行学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

由于通过网络学习的学生数量的增多,对于高校教育的课程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较大的创新。

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让教育信息化网站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参考模板)第一章: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原则。

3. 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 网络资源:相关的教育信息化网站和平台。

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一、教学目标1.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2. 了解每个步骤中的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

3. 能够独立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初步规划阶段。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详细规划阶段。

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和评估阶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2. 模拟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 网络资源:相关的教育信息化网站和平台。

3.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模拟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的掌握程度。

信息化教学设计(共33张PPT)

信息化教学设计(共33张PPT)

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共享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未来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得到更加丰富 和多样化的开发,实现更加广泛的共享。
信息化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未来,信息化教学将更加紧密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形成深度融合的 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未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将成为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和提升。
等。
开发制作阶段
课件制作
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制作符合教学需 求的课件,包括PPT、Flash等。
教学资源开发
开发和整合所需的教学资源,如视频 、音频、图片等。
网络教学环境搭建
搭建支持网络教学的平台和环境,如 在线课程网站、虚拟实验室等。
技术测试与修改
对教学课件和资源进行测试,确保其 技术可行性和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 进行修改。
应用实施阶段
课前准备
发布课程通知、教学大纲和预习资料,帮助 学习者做好学习准备。
课后辅导
提供课后作业、在线答疑和辅导服务,帮助 学习者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开展丰富多样 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管理
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 效果。
评价反馈阶段
教学评价
反馈与改进
0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模式与 方法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师为中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 作用,负责设计、组织和实施教
学活动。
系统化设计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对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化设计。
传递-接受式
该模式通常采用传递-接受式的 教学方式,即教师将知识传递给 学生,学生通过听讲、练习等方

教育信息化第4章_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教育信息化第4章_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媒体教材 质量的提高
教学设计 的必要性
2、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 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化
3、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 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三、教学设计的层次
1、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设计 的层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过程设计
3、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
(1)ABCD法 ABCD编写方法基本上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 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下面是依据ABCD法编写的 实例,并用符号标明了它的构成要素:ABCD 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观察各种云的图片时,应能将卷 云、层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
ABCD法
对象A(Audience) 即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学对象。如上例中的“初中二年级学 生”。 行为B(Behavior) 描述行为及其结果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表述行为的 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用来说明学生的行为结果或学生所做的事情。上面 例子中“将卷云、层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中的“标记”就是动宾结构短语中 的行为动词,而“卷云、层云和雨云”则是动宾结构短语中的宾语。 条件C(Condition) 学生在证实其相应的行为及其结果时,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也 就是说在学生证实其终点行为时,我们常提出相应的限制条件。例如“可以借助 字典”、“通过小组讨论”等都包含有相关条件。行为的条件一般包括环境因素 、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和问题明确性的因素等。 行为的标准D(Degree) 行为的标准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在教学目标编写时 采用什么程度的标准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应当以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必要 的努力之后都能做到的事情作为行为的标准。行为的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和准 确性等方面进行描述。例如“在5分钟以内”、“误差在1mm以内”、“准确率 达90%”都包含了教学目标中的有关标准。

幼儿园大班信息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资料

幼儿园大班信息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资料

幼儿园大班信息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第四章《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电脑、解鼠标基本操作以及简单图形认识。

通过这些内容学习,让孩子们初步解电脑基本构成,掌握鼠标基本操作,并能够通过电脑软件绘制简单图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电脑基本构成,解鼠标使用方法,能够通过电脑软件绘制简单图形。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信息技术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学习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脑基本构成、鼠标使用方法、简单图形绘制。

难点:鼠标操作技巧、图形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鼠标、白板、教鞭等。

2. 学具:每人一台电脑、鼠标、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电脑哪些部分,从而引导幼儿关注电脑在我们生活中应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电脑基本构成,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讲解鼠标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如何在电脑上绘制简单图形,讲解鼠标操作步骤,让孩子们跟随示范进行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每人用电脑绘制一个自己喜欢图形,教师巡回指导。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并分享绘制过程中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电脑基本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鼠标操作方法:单击、双击、拖拽等。

3. 简单图形绘制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电脑绘制一个自己喜欢图形,并涂上颜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电脑有基本认识,掌握鼠标操作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图形。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孩子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以信息技术与专业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依据教学设计的步骤,构建适用于力学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师生共同参与课程资源建设、智能网络环境、教室等环境的基础上完成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件,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将所构建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于力学课程知识单元,并与对照班进行对比,分析实践结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一种现代教学表现方式。

祝智庭[1]和黎加厚[2]两位教授对概念的表述虽不尽相同,但对其本质的把握是一致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设计为核心,以教学环节为抓手,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构建教学设计包括五个步骤: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反思。

信息化教学设计同样包括这五个步骤,并将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贯穿设计的整个过程。

依据教学设计的步骤,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将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实践与具体的知识单元,并对实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依据力学专业教学现状及特点,借鉴许倩、林雪燕、毛烨翻转课堂的研究结论以及张金磊等学者的思想,吸收聚奎中学成功的理念,构建适用于力学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在智能学习环境及教室环境地支持下,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三阶段中的双向活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的枯燥,教师教的倦怠的难题。

所以,笔者所构建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为三阶段:即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阶段。

在这三阶段中,教师始终怀着热情、亲切地态度耐心答疑解惑;学生抱着主动自学、态度良好、积极向上的态度、逐步具有自主探究精神以及沟通、合作的精神,双方同时配合智能学习环境以及教室环境中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解读在课前阶段,教师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资源提供、线上、线下答疑解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与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以 及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基本方法。 4.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其方法分析教 学问题,编写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知识概览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教学设计概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及案例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 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 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 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 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乌美娜, 1994)。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过程设计
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策略的设计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 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 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 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
•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 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 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过程设计
3、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产品设计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四、教学设计的一般特征
§ 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虽然在 执行时它们似乎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但实质上它们之间的有 机联系是非线性的,其中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是它们的核心。
• 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 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 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 “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 习(何克抗,2002)。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对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虽然是多样的,但各种定义 有共同的认识:首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否则, 教学设计的整个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其次,教学设计运用 的是系统方法;第三,教学设计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 理,设计包括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我们认为教学系统 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 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 果进行评价,并对以上步骤进行修正的过程。其根本目的 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Hale Waihona Puke • 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 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 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 1989)。
•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 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 实践
2020/11/26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v 核心概念
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
v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2.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初步具有应用系统方法分析
教学问题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3.掌握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目标的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的必要性
1、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媒体教材 质量的提高
2、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 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化
3、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 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三、教学设计的层次
教学设计 的层次
1、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
§ 教学目的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系统环境分析上,即从需求分析中 确定问题,形成教学目的。
§ 学习目标使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使师生双方对学习产生 的结果都很清楚,便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以及教师准确对学习 是否发生进行判断,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测量标准。
§ 对学习者的了解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正是 教学设计了解学习者和关心学习活动的表现。
§ 教学设计研究的工作重点在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材料的选择与 开发上。
§ 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教学系统设计根据科学原理制 定的策略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试行和修正的过程才能达到最优化 效果。所以,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调控信息。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五、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前端分析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实例研读 •实例分析
语文教学设计——《风筝》 该案例是基于初中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学习问题
1、从《风筝》的教学过程,你如何理解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 2、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第4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 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在教育技术学科 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我国对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 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 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不 仅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教学系统设计 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研究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 步深入,教学系统设计在教育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各个学科的教 学都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作为指导,教师在设计和开发多 媒体教材、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多媒体教学评价等方面才能做 到科学合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的真正优化。关于教学系 统设计的定义比较多,各个定义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我们这里给出 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