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中的数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三峡学院
《数学史》课程论文“鸡兔同笼”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院系: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09级数本二班
姓名:黄坤
学号:200906034207
教师:胡炎
摘要: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这个问题中存在的几种重要数学思想。
关键词:数学思想化归枚举方程假设建模
引言: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而这个古代的趣题,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化归思想
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我们常常用到的如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都是这一思想方法的运用。“鸡兔同笼”原题中的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人们进行探究,根据化繁为简的思想,先安排数据较小的问题,如“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7个头,从下面数,有18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以下均以此题为例)待人们探索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应用于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较大的原题,将易如反掌。“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变式,比如“龟鹤问题”、“坐船问题”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化归,归结为“鸡兔同笼”问题,再进一步求解,使人们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归法”在解题中的魅力。
二、枚举思想
通过枚举解决问题就是把符合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逐个找出,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枚举是一种朴素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实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刚接触“鸡兔同笼”问题时,人们要列式计算往往感到困难。但是,对于数据较小的问题,一些可能的答案却很容易凭经验或直觉得到,可以运用猜测、验证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用枚举法(即一一列举)来解决问题,
人们一般用顺序枚举法,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枚举,可以有效避免疏漏或重复。枚举法常常借助于列表来及时记录了每一种可能的结果。例如上题应用此法可得到鸡有5只、兔有2只。
鸡/只 1 2 3 4 5
兔/只 6 5 4 3 2
脚/只26 24 22 20 18
当数据较大时,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按一定的间隔或从中间数开始列举,不断优化枚举法,灵活快捷地解决问题。
三、数形结合思想
“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根据上题中数据较小的特点让人们用画图法解题:(如下图),用○表示头,用∣表示脚,先画7个头,如果每个头下都画上2只脚,数一数,共有14只脚,比题中给出的脚数少了4只。2只2只的添,添2次脚刚好18只脚。得到笼中有5只鸡和2只兔。也可以先在每个头下画上4只脚,结果比题中给出的脚数多了10只。2只2只地划去,划5次后脚的数刚好是18只,得到相同答案。
运用数形结合,借助于形象的图形来解题,对于初次接触此类问题的人来说,不仅学得兴趣、简单,而且能加深用假设法解题的思路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
四、假设思想
假设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假设法是先假定一种情况或结果,然后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运用假设法,往往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使解题另辟蹊径,有利于培养灵活的解题技能。
用假设法解答上题有多种思路,可以先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全部都是兔,再计算实际与假设情况下总脚数之差,最后推理出鸡和兔的只数。比如假设7只都是鸡,那么兔有(18-7×2)÷(4-2)=2(只),鸡有7-2=5(只)。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抬脚法”,其中也应用了“假设法”。
五、方程思想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通过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这就是方程思想的由来。在“鸡兔同笼”的问题中,可以设鸡或兔中任意一种有X只,然后根据鸡、兔的只数与脚的总只数的关系列方程来解答。例如设兔有X只,则鸡有(7-X)只,可列方程:4X+2(7-X)=18,解得X=2,于是鸡有:7-2=5(只)。方程解法思路比较简单,且具有一般性。
六、建模思想
弗赖登塔尔认为:人们与其学数学,不如学习数学化。在小学阶段,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后,可以引导人们观察、思考,概括提炼出解题模型:兔数=(实际的脚数-鸡兔总数×2)÷(4-2),鸡数=(鸡兔总数×4-实际的脚数)÷(4-2)。之后在应用中引导人们巩固、扩展这个模型,把“鸡”与“兔”换成乌龟和仙鹤等,变式为“龟鹤问题”、“坐船问题”、“植树问题”、“答题问题”等问题,沟通这些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的联系,使“鸡兔同笼”成为这些问题的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不断促进模型的内化。人们要重视建模思想的培养,使数学建模成为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和方法。
以上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解法中蕴含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上述讨论中看出一种解法中可以蕴含不同的数学思想,而不同解法中可以蕴含同一种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