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3).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大庆铁人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015.1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黄国龙说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1.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反应进行的方向B、反应的快慢C、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物的多少2. 已知25℃时,下列酸的电离常数:醋酸(CH3COOH):1.75×10-5氢氰酸(HCN):4.93×10-10氢氟酸(HF):7.2×10-4甲酸(HCOOH):1.77×10-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上述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醋酸 B.氢氰酸 C.氢氟酸 D.甲酸3.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8.16 mL稀盐酸B.用25 mL碱式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 = H+ + ClO-B.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c(OH-)也减小5.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 + 2B(g) C(g) +D (g) 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增大D的浓度 B.减小C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 D.减小压强6.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0.5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时,放出44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2CH 4(g)+4O 2(g)2CO 2(g)+4H 2O(l) ΔH=+890 kJ · mol -1B.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890 kJ · mol -1C.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890 kJ · mol -1D. 1/2CH 4(g)+O 2(g)1/2CO 2(g)+H 2O(l) ΔH=-890 kJ · mol -17. 电解Cu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的是 ( ) A .H 2和Cl 2 B .Cu 和O 2 C .H 2和O 2 D . Cu 和Cl 2 8.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B .氯碱工业,主要依托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烧碱和氯气C .可充电的电池称“二次电池”,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放电时,又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9. 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Zn 为负极,MnO 2为正极 B .Zn 为正极,MnO 2为负极C .工作时电子由MnO 2经外电路流向Zn 极D .Zn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 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10. 对于可逆反应 2AB 3(g) A 2(g) + 3B 2(g) (正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 +(aq)+OH -(aq)=H 2O(l)△H =57.3kJ ·mol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Na23 Mg 24 Cl35.5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题3 分,共 48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

)1=- Q 1· - 11、已知: CH 4 +22 + 2H(g)2O (g)===CO (g) 2H O(l)kJ mol2H 2(g) + O 2(g)===2H 2O(l) H 3 =- Q · - 12kJ mol取体积比 2∶3 的甲烷和氢气的混杂气体 L(标准情况下 ),经完好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 .1+2B .1+2C .1+2D . 1 +2 -12.以下措施有利于反应: N 2 (g) + 3H 2 (g)2NH 3 (g) △H = -92kJ ·mol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搬动的是①高升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增大 NH 3 浓度 ⑥减小大 NH 3 浓度 A .②④⑥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3.以下有关金属腐化与防范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坏时,镀层还可以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用B .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坏时,镀层还可以对铁制品起保护作C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化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阴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化4.1mol 白磷转变成红磷放热,已知:P 4 (白磷,s)+5O 2(g)=2P 2O 5(s) ΔH =-a kJ mol · -1 (a>0);4P(红磷, s)+5O 2(g) = 2P 2O 5 (s) H=-b kJ mol ·-1 (b>0),则 a 和 b 的关系是A .a>bB .a=bC .a<bD .无法确定5.“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别的内部还配有高效的 MCFC型燃料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3.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O:16 C:12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已知在101KPa时:CH4(g)+2O2(g)=CO2(g)+2H2O(g) =-820KJ·mol-1。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如右图所示B.11.2LCH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10KJC.CH4的燃烧热为820KJD.凡是有水生成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卫星发射后,经过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已经开始成功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2N2H8),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2N2H8+2N2O4=2CO2+4H2O+3N2+Q(Q>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生成的N2是火箭燃料燃烧后的氧化产物B.推动火箭飞行的强大动力源于该反应瞬间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C.火箭发射时看到的红棕色气体是火箭起飞后,保险活动门自动开启,排出部分高压氧化剂在空气中氧化的结果D.从能量变化上看,上述反应是热能转化为动能4.“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是“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B.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 .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 )、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 )、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5.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 ·mol -1、-1411.0kJ ·mol -1和-1366.8kJ 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 ( )A .-44.2 kJ ·mol -1B .+44.2 kJ ·mol -1C .-330 kJ ·mol -1D .+330 kJ ·mol -16.化学反应N 2+3H 2 = 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 2(g)+3H 2(g) = 2NH 3(l);⊿H = 2(a —b —c)kJ/molB .N 2(g)+3H 2(g) = 2NH 3(g) ;⊿H = 2(b —a)kJ/molC .21N 2(g)+23H 2(g) = NH 3(l) ; ⊿H =(b +c —a)kJ/mol D .21N 2(g)+23H 2(g) =NH 3(g) ; ⊿H =(a +b)kJ/mol7.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A.红色石蕊试纸B.蓝色石蕊试纸C.碘化钾淀粉试纸D.PH 试纸2.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钢铁腐蚀B 、食物腐败C 、炼钢D 、塑料老化3.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mol/L ,经过20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 ,在这20s 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A 、0.04B 、0.04mol / (L.s)C 、0.08mol(L.s)D 、0.04mol / L4.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 (g )+ Q (g ) R (g )+ S (g )下列说法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P 、Q 、R 、S 的浓度相等B 、P 、Q 、R 、S 在密闭容器中共存C 、P 、Q 、R 、S 的浓度不再变化D 、用P 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 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5.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 C(H +)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 C(OH -)= C(H +)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6.pH 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m 倍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值仍相同,则m 和n 的关系是( )A.m >nB.m =nC.m <nD.不能确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C .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 .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8.从下列事实,找出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BrO HBr O H Br 22+⇔+,当加入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B .对2HI )(22I H 气+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C .反应2NO CO +Q NO CO 2++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D .合成氨反应:223H N +Q 2NH 3+,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9.将①H +、②Cl -、③Al 3+、④K +、⑤S 2-、⑥OH -、⑦NO 3-、⑧NH 4+分别加入H 2O 中, 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①③⑤⑦⑧B .②④⑦C .①⑥D .②④⑥⑧10.在2A + B = 3C + 4D 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V A =0.5mol / (L.min)B、V B =0.3mol / (L.min)C、V A =0.8mol / (L.min)D、V D = 1mol / (L.min)11.在反应3H2 + N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 / 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 / (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A、0.44sB、1sC、0.33sD、2s12.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A、导电能力B、相对分子质量C、电离程度D、溶解度13. 现在探索的新能源有:①核能②柴草③煤炭④太阳能⑤氢能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 )A、②③⑥⑦B、①④⑤C、③⑥⑦⑧ D 、①②④14.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B.K+Na+Cl-NO3-C.K+Na+Cl-AlO2-D.K+NH4+SO42-NO315. 25℃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A.pH = 11的溶液B.c(OH-) = 0.12 mol/L的溶液C.1L中含有4 g NaOH的溶液D.c(H+) = 1×10-10 mol/L的溶液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Ⅰ卷(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 .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B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C .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2.己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g)+Cl2 (g)=2HCl(g)+Q1 H2(g)+Br2(g)=2HBr(g)+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Q1>Q2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 .生成1mol HCl 气体时放出Q1的热量D .1mol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HCl(g)具有的能量 3.已知:(1)Zn (s )+1/2O 2(g )==ZnO (s ) ΔH=-348.3kJ/mol (2)2Ag (s )+1/2O 2(g )== Ag 2O (s ) ΔH=-31.0kJ/mol 则Zn (s )+ Ag 2O (s )== ZnO (s )+ 2Ag (s )的ΔH 等于A .-317.3kJ/molB .-379.3kJ/molC .-332.8 kJ/molD .+317.3 kJ/mol4. 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在三级动力中采用了氢氧燃料。

已知在1×105Pa ,298K 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 (g )=H 2(g )+1/2O 2(g ) ΔH =+242kJ ·mol -1B 2H 2(g )+O 2(g )=2H 2O (l ) ΔH =-484kJ ·mol -1C H 2(g )+1/2O 2(g )=H 2O (g ) ΔH =+242kJ ·mol -1D 2H 2(g )+O 2(g )=2H 2O (g ) ΔH =+484kJ ·mol -1 5.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21N2(g)+CO2(g);ΔH =-373.2 kJ/mol为提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加(正)催化剂B .增大压强(体积减小)C .给体系加热D .从体系中不断移去部分CO2 6.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01kPa 时,2H 2(g)+O 2(g)=2H 2O(l) ΔH=-571.6 kJ ·mol -,H 2的燃烧热为571.6 kJ ·mol -B .Zn(s)+CuSO 4(aq)=ZnSO 4 (aq)+Cu(s) ΔH=-216 kJ ·mol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 .H +(aq)+OH -(aq)=H 2O ΔH=-57.3 kJ ·mol -,含1molNaOH 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与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 的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燃烧都是吸热反应B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 .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就是反应热2.如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3.下列热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2SO 3△H=﹣196.6 kJ/molB .2H 2(g )+O 2(g )=2H 2O (l )△H=﹣517.6 kJ/molC .H 2(g )+O 2(g )=H 2O (l )△H=﹣285.8 kJD .C (s )+O 2(g )=CO 2(g )△H=+393.5 kJ/mol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 .CO (g )+O 2(g )═CO 2(g );△H=﹣283.0 kJ/molB .C (s )+O 2(g )═CO (g );△H=﹣110.5 kJ/molC .H 2(g )+O 2(g )═H 2O (g );△H=﹣241.8 kJ/molD .2C 8H 18(l )+25O 2(g )═16CO 2(g )+18H 2O (l );△H=﹣11036 kJ/mol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 ﹣1,经过4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 ﹣1,则在这4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0.2 mol •L ﹣1min ﹣1B .0.1 mol •L ﹣1 min ﹣iC .0.04 mol •L ﹣1 min ﹣1D .0.08 mol •L ﹣1 min ﹣16.下列四种X 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 .20℃20mL 3mol/L 的X 溶液B .20℃10mL 4mol/L 的X 溶液C .20℃30mL 2mol/L 的X 溶液D .10℃20mL 4mol/L 的X 溶液7.设C+CO 2⇌2CO △H >0 反应速率为υ1,N 2+3H 2⇌2NH 3△H <0 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增大,减小D .减小,增大8.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 .加入一种反应物B .对平衡体系加压C .升高温度D .使用催化剂9.反应X (g )+Y (g )⇌2Z (g )△H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B .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C .增大c (X ),X 的转化率增大D .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10.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2X (g )⇌2Y (g )+Z (g )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Z%)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B .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C .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D .从平衡常数K 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12.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a (OH )2⇌Ca 2++2OH ﹣B .NaHCO 3═Na ++H ++CO 32﹣C .H 2CO 3⇌2H ++CO 32﹣D .Na 2SO 4═2Na ++SO 42﹣13.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A .溶解度的大小B .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C .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 .导电性的强弱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Cl 溶液中无OH ﹣B .NaOH 溶液中无H +C .NaCl 溶液中既无OH ﹣也无H +D .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 +和OH ﹣,且K W =c (H +)•c (OH ﹣)=10﹣1415.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B .CH 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C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溶液,电离常数减小D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16.常温下,将10mL pH=1的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 后,溶液中的pH 值为( )A .2B .2<pH <7C .1<pH <2D .无法判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7.1L1mol/LH 2SO 4溶液与2L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由此推知H 2SO 4与NaOH 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向1L1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 2SO 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 1、△H 2、△H 3的大小关系为 .19.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①CH 3COOH (l )+2O 2(g )=2CO 2 (g )+2H 2O (l )△H=﹣870.3kJ ∕mol②C (S )+O 2(g )=CO 2 (g )△H=﹣393.5kJ ∕mol③2C (S )+2H 2(g )+O 2(g )=CH 3COOH (l )△H=﹣488.3kJ ∕mol请写出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0.2A ⇌B+C 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1)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若B 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 呈 态;(3)若A 是气态时,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 为 态,C 为 态;(4)若A 、B 、C 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21.在2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 (g )+O 2(g )⇌2NO 2(g )体系中,n (NO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 ) 0 1 2 3 4n (NO )(mol ) 0.020 0.01 0.008 0.007 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其他条件不变,容器体积缩小为1L ,则K 值 .(增大、减小或不变);若K 300°C >K 350°C ,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2)用O 2表示从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v (NO 2)=2v (O 2)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 .v 逆(NO )=2v 正(O 2)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及时分离除NO 2气体b .适当升高温度c .增大O 2的浓度d .选择高效催化剂.22.pH 的计算公式为 ,25℃时,K w = ,0.01mol •L ﹣1HCl 溶液的pH= ,0.01mol •L ﹣1NaOH 溶液的pH= .2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10﹣7mol •L ﹣1,则此时水中的c (OH ﹣)=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 (H +)=5×10﹣4mol •L ﹣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 .四、计算题24.在一定温度下,投入4molSO 2和4mol 氧气,到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 (SO 2)+n (O 2)=n (SO 3),求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和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燃烧都是吸热反应B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 .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就是反应热【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 .所有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B .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大小不同;C .化学反应需加热的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 .热量仅是反应热的一种.【解答】解:A .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看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条件无关,物质燃烧需加热,是通过加热达到反应的着火点,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A 错误;B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所以,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B 正确;C .物质燃烧需加热,是通过加热达到反应的着火点,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 错误;D .化学反应除了放热,还有发光等,故D 错误;故选B .2.如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热反应,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都是先增大来解答.【解答】解: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且反应物的总能量是先增大,故选:A .3.下列热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2SO 3△H=﹣196.6 kJ/molB .2H 2(g )+O 2(g )=2H 2O (l )△H=﹣517.6 kJ/molC .H 2(g )+O 2(g )=H 2O (l )△H=﹣285.8 kJD .C (s )+O 2(g )=CO 2(g )△H=+393.5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焓变和物质聚集状态有关,需要标注物质聚集状态;B .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C .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单位为KJ/mol ;D .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解答】解:A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焓变和物质聚集状态有关,需要标注物质聚集状态,选项中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故A 错误;B .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热化学方程式2H 2(g )+O 2(g )=2H 2O (l )△H=﹣517.6 kJ/mol ,故B 正确;C .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单位为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 )+O 2(g )=H 2O (l )△H=﹣285.8 kJ/mol ,故C 错误;D .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热化学方程式为:C (s )+O 2(g )=CO 2(g )△H=﹣393.5 kJ/mol ,故D 错误;故选B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 .CO (g )+O 2(g )═CO 2(g );△H=﹣283.0 kJ/molB .C (s )+O 2(g )═CO (g );△H=﹣110.5 kJ/molC .H 2(g )+O 2(g )═H 2O (g );△H=﹣241.8 kJ/molD .2C 8H 18(l )+25O 2(g )═16CO 2(g )+18H 2O (l );△H=﹣11036 kJ/mol【考点】燃烧热.【分析】燃烧热表示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为1mol ,产物为稳定氧化物.【解答】解:A 、CO 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为稳定氧化物,△H 代表燃烧热,故A 正确;B 、C 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 不代表燃烧热,故B 错误;C 、H 2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 不代表燃烧热,故C 错误;D 、C 8H 18的化学计量数为2,产物是稳定氧化物,△H 不代表燃烧热,故D 错误; 故选:A .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 ﹣1,经过4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 ﹣1,则在这4min 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0.2 mol •L ﹣1min ﹣1B .0.1 mol •L ﹣1 min ﹣iC .0.04 mol •L ﹣1 min ﹣1D .0.08 mol •L ﹣1 min ﹣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 ﹣1,经过4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 ﹣1,△c=2mol/L ﹣1.68mol/L=0.32mol/L ,结合v=计算.【解答】解: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 ﹣1,经过4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 ﹣1,△c=2mol/L ﹣1.68mol/L=0.32mol/L ,△t=4min ,由v===0.08 mol •L ﹣1 min ﹣1,故选D .6.下列四种X 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 .20℃20mL 3mol/L 的X 溶液B .20℃10mL 4mol/L 的X 溶液C .20℃30mL 2mol/L 的X 溶液D .10℃20mL 4mol/L 的X 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题中影响角度为浓度和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以此解答.【解答】解:对比题中各项数据,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只有B 符合,则B 反应速率应最大.故选B .7.设C+CO 2⇌2CO △H >0 反应速率为υ1,N 2+3H 2⇌2NH 3△H <0 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增大,减小D .减小,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解答】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 .8.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 .加入一种反应物B .对平衡体系加压C .升高温度D .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 、在反应中,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B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压强会引起平衡的移动;C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D 、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解答】解:A 、在反应中,加入一种故体反应物,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 错误;B 、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B 错误;C 、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是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故C 正确;D 、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 错误. 故选C .9.反应X (g )+Y (g )⇌2Z (g )△H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X(g)+Y(g)⇌2Z(g)△H<0,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则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等平衡移动,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增大c(X),平衡正向移动,但X转化较少,X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C错误;D.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10.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A正确;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2>p1,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故选A.1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压强无关,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可逆程度越小.【解答】解:A、化学平衡常数受温度影响,温度变化,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A错误;B、浓度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故B错误;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反应浓度、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故C正确;D、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可逆程度越小,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故D错误;故选C.12.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NaHCO3═Na++H++CO32﹣C.H2CO3⇌2H++CO32﹣D.Na2SO4═2Na++SO42﹣【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分析】先根据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电离方程式只写出第一步电离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2OH﹣,故A错误;B.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B错误;C.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故C错误;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故D正确;故选D.13.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C.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根据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A.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溶解度无关,如:乙酸是化合物,在水中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而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易溶,故A错误;B.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醋酸也是共价化合物,但它是弱电解质;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而氢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是弱电解质,所以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无关,故B错误;C.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建立电离平衡,所以C正确;D.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其溶液导电能力弱,而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强,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Cl溶液中无OH﹣B.NaOH溶液中无H+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c(OH﹣)=10﹣14【考点】水的电离.【分析】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 2O ⇌H ++OH ﹣,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温度一定水溶液中存在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解答】解:A .氯化氢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只是c (H +)远远大于c (OH ﹣),故A 错误;B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只是c (H +)远远小于c (OH ﹣),故B 错误;C .氯化钾溶液中既有氢离子又有氢氧根离子,且c (H +)=c (OH ﹣),故C 错误;D .无论物质是酸、碱还是盐,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含有H +和OH ﹣,且常温下Kw=c (H +).c (OH ﹣)=1×10﹣14,故D 正确.故选D .15.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B .CH 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C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溶液,电离常数减小D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A 、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B 、CH 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C 、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D 、电离平衡常数(K )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A 、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一定电离常数一定,与浓度无关,故A 错误;B 、CH 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故B 错误;C 、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加入少量CH 3COONa 溶液,电离常数不变,故C 错误;D 、电离平衡常数(K )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D 正确;故选D .16.常温下,将10mL pH=1的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 后,溶液中的pH 值为( )A .2B .2<pH <7C .1<pH <2D .无法判读【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CH 3COOH 为弱酸,加水稀释时醋酸还要电离生成氢离子,pH=1的CH 3COOH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稀释至100mL 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 ×=0.01mol/L ,以此解答.【解答】解:CH 3COOH 为弱酸,加水稀释时醋酸还要电离生成氢离子,pH=1的CH 3COOH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 ,稀释至100mL 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 ×=0.01mol/L ,所以稀释后的溶液的pH 小于:﹣lg0.01=2;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则pH 变大,所以稀释后的溶液的pH >1,综上可知,稀释后的醋酸溶液:1<pH <2;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7.1L1mol/LH 2SO 4溶液与2L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由此推知H 2SO 4与NaOH 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kJ/mol ,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 (aq )+H 2SO 4(aq )=Na 2SO 4(aq )+H 2O (l )△H=﹣57.3kJ/mol .【考点】中和热.【分析】根据中和热的概念: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 水所放出的热量求出中和热以及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L1mol/LH 2SO 4溶液与2L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即生成2mol 水放出114.6kJ 的热量,反应的反应热为﹣114.6kJ/mol ,所以中和热为生成1mol 水所放出的热量即=57.3kJ/mol ,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 (aq )+H 2SO 4(aq )=Na 2SO 4(aq )+H 2O (l )△H=﹣57.3kJ/mol ,故答案为:57.3kJ/mol ;NaOH (aq )+H 2SO 4(aq )=Na 2SO 4(aq )+H 2O (l )△H=﹣57.3kJ/mol .18.向1L1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 2SO 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 1、△H 2、△H 3的大小关系为 △H 3>△H 2>△H 1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 2O 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aq )十OH ﹣(aq )=H 2O ;△H=﹣57.3kJ/mol ,分别向1L 0.5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①浓H 2SO 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的电离吸热,则1L 1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①>③>③,焓变为负值,则△H 3>△H 2>△H 1,故答案为:△H 3>△H 2>△H 1.19.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①CH 3COOH (l )+2O 2(g )=2CO 2 (g )+2H 2O (l )△H=﹣870.3kJ ∕mol②C (S )+O 2(g )=CO 2 (g )△H=﹣393.5kJ ∕mol③2C (S )+2H 2(g )+O 2(g )=CH 3COOH (l )△H=﹣488.3kJ ∕mol请写出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H 2(g )+O 2(g )=H 2O (l )△H=﹣285.8kJ •mol ﹣1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解答,利用所给反应通过加减乘除得到目标反应,并代入相关的△H 即可,再求出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①CH 3COOH (l )+2O 2(g )═2CO 2(g )+2H 2O (l )△H=﹣870.3kJ •mol ﹣1, ②C (s )+O 2(g )═CO 2(g )△H=﹣393.5kJ •mol ﹣1,③2C (s )+2H 2(g )+O 2(g )═CH 3COOH (l )△H=﹣488.3kJ •mol ﹣1,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③得2H 2(g )+O 2(g )=2H 2O (l )△H=﹣571.6kJ •mol ﹣1, 则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 )+O 2(g )=H 2O (l )△H=﹣285.8kJ •mol ﹣1; 故答案为:H 2(g )+O 2(g )=H 2O (l )△H=﹣285.8kJ •mol ﹣1.20.2A ⇌B+C 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1)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吸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若B 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 呈 气 态;(3)若A 是气态时,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 为 气 态,C 为 气 态;(4)若A 、B 、C 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 不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1)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2)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据此判断;(3)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据此判断;(4)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不移动.【解答】解:(1)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2)B 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于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A 为气态;故答案为:气;(3)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A 是气态时,则B 为气态,C 为气态,故答案为:气,气;(4)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影响平衡移动,故答案为:不.21.在2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 (g )+O 2(g )⇌2NO 2(g )体系中,n (NO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 ) 0 1 2 3 4n (NO )(mol ) 0.020 0.01 0.008 0.007 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其他条件不变,容器体积缩小为1L ,则K 值 不变 .(增大、减小或不变);若K 300°C >K 350°C ,则该反应是 放 热反应.(2)用O 2表示从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1.5×10﹣3mol •L ﹣1•s ﹣1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cd .a .v (NO 2)=2v (O 2)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 .v 逆(NO )=2v 正(O 2)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c .a .及时分离除NO 2气体b .适当升高温度c .增大O 2的浓度d .选择高效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1)平衡常数表达式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平衡常数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温度升高,k 减小,放热反应;(2)根据v=计算v (NO ),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 (O 2);(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用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方法,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1)平衡常数表达式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平衡常数k 与温度有关,压强改变不影响k ,所以k 不变;温度升高k 变小,说明反应逆向移动,即逆方向是吸热方向,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不变;放;(2)2s 内用NO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 (NO )==3.0×10﹣3mol •L ﹣1•s ﹣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 (O 2)=v (NO )=×3.0×10﹣3mol •L ﹣1•s ﹣1=1.5×10﹣3mol •L ﹣1•s ﹣1.故答案为:1.5×10﹣3mol •L ﹣1•s ﹣1(3)a .若反应达到平衡,则v (NO 2)正=2v (O 2)逆,现在速率的正、逆为指明,因此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a 错误;b .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所以若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故b 正确;c .v 逆(NO )=2v 正(O 2),则NO 、O 2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c 正确;d .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参加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到达平衡,故d 正确.故答案为:bcd ;(4)a .及时分离除NO 2气体平衡向右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b .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c .增大O 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且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确;d .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故错误;故答案为:c .22.pH 的计算公式为 pH=﹣lg c (H+) ,25℃时,K w = 10﹣14 ,0.01mol •L ﹣1HCl 溶液的pH= 2 ,0.01mol •L ﹣1NaOH 溶液的pH= 12 .【考点】pH 的简单计算.【分析】pH=﹣lg c (H+);水的离子积和温度有关;求出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然后根据pH=pH=﹣lg c (H+)计算;先求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的浓度,然后根据c (H +)=来计算.【解答】解:pH=﹣lg c (H+);水的离子积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为25℃时,K w =10﹣14;0.01mol/L 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 ,故pH=pH=﹣lg c (H+)=2;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的浓度为0.01mol/L ,故c (H +)===10﹣12mol/L ,故pH=12. 故答案为:pH=﹣lg c (H+);10﹣14;2;12;2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10﹣7mol •L ﹣1,则此时水中的c (OH ﹣)= 2×10﹣7mol •L ﹣1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 (H +)=5×10﹣4mol •L ﹣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 8×10﹣11mol/L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分析】水电离的c (OH ﹣)=c (H +),温度不变,Kw 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 (H +)=5×10﹣4mol •L ﹣1,则c (OH ﹣)=,以此计算.【解答】解: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10﹣7mol •L ﹣1,则此时水中的c (OH ﹣)=2×10﹣7mol •L ﹣1,该温度下Kw=2×10﹣7mol •L ﹣1×2×10﹣7mol •L ﹣1=4×10﹣14(mol •L ﹣1)2,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 (H +)=5×10﹣4mol •L ﹣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8×10﹣11mol/L ,故答案为:2×10﹣7mol •L ﹣1;8×10﹣11mol/L .四、计算题24.在一定温度下,投入4molSO 2和4mol 氧气,到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 (SO 2)+n (O 2)=n (SO 3),求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和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根据三段式计算出反应过程中消耗的二氧化硫、氧气及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解答】解:设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a ,根据三段式:2SO 2(g )+O 2 (g )⇌2SO 3(g )起始量4 4 0mol转化量4a4a 平衡量4﹣4a 4﹣ 4a。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甘肃省庆阳市会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2分)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潮汐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①⑤⑥⑦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新能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2.(2分)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4C(g)+5D(g),若经5秒钟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A.0.45mol/(L•s)B.0.15mol/(L•s)C.0.225mol/(L•s)D.0.9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5s内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5mol=1.5mol,据此计算A的浓度变化量,根据v=计算v(A),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解答:解:5s内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5mol=1.5mol,故A的浓度变化量为=0.75mol/L,所以v(A)==0.1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0.15mol/(L•s)=0.225mol/(L•s),故选C.点评: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计算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法.3.(2分)298K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G=△H﹣T△S和△S的变化情况是()A.△G>0,△S<0 B.△G<0,△S>0 C.△G>0,△S>0 D.△G<0,△S<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于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是自发过程,所以△H﹣T△S<0;蔗糖从晶体变成溶液,混乱度增大,所以△S>0.解答:解:由于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是自发过程,所以△G=△H﹣T△S<0;蔗糖从晶体变成溶液,混乱度增大,熵增加,所以△S>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自发过程的判断,和物质状态与熵变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教材上有关知识分析即可.4.(2分)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H=﹣92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据此计算.解答:解: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令N≡N的键能为x,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kJ/mol,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x+3×436kJ/mol﹣2×3×391kJ/mol=﹣92kJ/mol解得:x=946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掌握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是关键.5.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转化率=计算;B.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判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平衡常数;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解答:解: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故A正确;B.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c(X):△c (Y):△c(Z):=0.05:0.15:0.1=1:3:2,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3Y⇌2Z,K===1600(mol/L)﹣2,故B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变化,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及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平衡常数为温度的函数的特征来解答.6.(2分)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5时增大了压强B.t3时降低了温度C.t2时加入了催化剂D.t4~t5时间内转化率一定最低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可知,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可能是改变压强,故改变条件为使用催化剂;t3时刻,改变体积,正、逆反应速率降低,且正反应速率降低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不可能为降低温度,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改变条件为减小压强;t5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可能是改变压强,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解答:解:由图可知,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可能是改变压强,故改变条件为使用催化剂;t3时刻,改变体积,正、逆反应速率降低,且正反应速率降低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不可能为降低温度,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改变条件为减小压强;t5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可能是改变压强,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A.由上述分析可知,t5时刻,改变条件是升高温度,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t3时刻,改变条件是降低压强,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t2时刻,使用催化剂,故C正确;D.t4~t5时间内为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与时间图象、影响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正、逆速率判断平衡移动方法.7.(2分)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如平衡不发生移动,则D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但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如平衡不发生移动,则D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但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a<c+d,且A的转化率减小,D的体积分数减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通过改变体积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8.(2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B.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C.在101 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1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B、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反应焓变是起始物质和终了物质能量之差,和变化过程无关;C、物质聚集状态和焓变数值是检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的依据;D、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此对于强酸强碱的反应,中和热是一固定值,不会随物质的量的改变而改变;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过程中放热.解答:解:A、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 ,故A错误;B、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kJ,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反应N2(g)+3H2(g)=2NH3(g)的△H<﹣38.6 kJ•mol﹣1,故B错误;C、在101 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1 ,故C正确;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生成硫酸钙过程放热,所以反应的焓变△H<2×(﹣57.3)kJ•mol ﹣1,反应的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主要是燃烧热、中和热,沉淀热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9.(2分)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可确定为平衡状态标志的命题中正确的有()个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⑧反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状态.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因此v正=v逆;②在任何时候,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③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与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程度有关;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⑤在任何时候,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不变;⑦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⑧反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状态,说明正逆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解答: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②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③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与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程度有关,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③错误;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⑤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⑤错误;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不变,故⑥正确;⑦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故⑦正确;⑧反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状态,说明正逆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⑧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前后计量数大小的关系.10.(2分)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如图所示的关系曲线,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C.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Ⅰ)中a、b的相对位置知,增压(因p2>p1),w(C)升高,故x=1;由b、c 的相对位置知,升温(因为T1>T2),w(C)降低.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该反应为:A(g)+B(g)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反应式可知,升温和降压均可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图Ⅱ,y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可判断y为A的转化率或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量,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判断P3、P4的关系.解答:解:依据图(Ⅰ)中a、b的相对位置知,增压(因p2>p1),w(C)升高,故x=1;由b、c的相对位置知,升温(因为T1>T2),w(C)降低,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该反应为:A(g)+B(g)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反应式可知,升温和降压均可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图(Ⅱ)知:因升温y降低,故y降低的方向必为压强减小的方向,所以,P3>P4,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将向左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随着压强的减小,A物质的转化率减小,只有A符合P3>P4,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图象的理解.解答这类图象题,首先要“译”出其化学含义.由于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浓度或温度或压强)改变,分析时应固定一个物理量,分析另一物理量对纵坐标的影响.11.(2分)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2v正(X)=v逆(Y)B.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x的分解速率属于正速率,Y的消耗速率属于逆速率,二者之比为2: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算之比,v正(X)=2v逆(Y),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v正(X)=v逆(Y),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符合;B、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Y为正速率,生成2molX为逆速率,而且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是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改变的化学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容器的体积不变,导致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D、根据平衡状态的概念可知,当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时即是平衡状态,所以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是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12.(2分)反应:L(s)+a G(g)⇌b 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 D.a+1<b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平衡向生成G的方向移动,说明a<b.解答:解:A、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C、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平衡向生成G的方向移动,说明a<b,故C错误;D、L为固体,压强对固体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压强改变平衡发生移动时只取决于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大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曲线变化特点,从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的趋势判断反应的特征.13.(2分)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0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血.呈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由于加入物质而增大以及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加入水中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解答:解:因氢氧化固体,浓硫酸、生石灰加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升高,使得瓶内气体压强增大,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故选:B.点评:记住物质溶于水吸放热情况,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14.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B.C.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解答:解: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热反应.故选:A.点评: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中存在能量的变化,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可能相等.15.(2分)可逆反应2X+Y⇌2Z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分析: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先拐先平温度、压强大.解答:解: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先拐先平压强大,故有:P1>P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16.(2分)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 (l)△H=﹣1300kJ/mol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10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B.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有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10N A个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4,据此计算参加反应的乙炔的物质的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B.热化学方程式中△H<0表示放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2N A对碳氧共用电子对的物质的量为2mol,1个CO2分子含有4对碳氧共用电子对,据此计算CO2的物质的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D.4N A对碳氧共用电子对的物质的量为4mol,1个CO2分子含有4对碳氧共用电子对,据此计算CO2的物质的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解:A.10N A个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4,参加反应的乙炔的物质的量为=1mol,放出的热量为1300kJ/mol×1mol=1300kJ,故A正确;B.热化学方程式中△H<0表示放热,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放出1300kJ的能量,故B错误;C.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2molCO2生成,放出1300KJ的能量,有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0.5molCO2生成,放出=325KJ的能量,故C错误;D.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2molCO2生成,放出1300KJ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的有关计算,注意从微观结构判断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做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7.(2分)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g)+2B(g)⇌C(g)+2D(g)已达到平衡状态()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各气体的物质的量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反应前后不改变的物理量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如该题中的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8.(2分)“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C.“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D.“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结合题意并根据甲烷的性质分析即可.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解:A.因为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故“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故A正确;B.因为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污染环境,所以“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故B正确;C.根据题意: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故C正确;D.可燃冰实际上是甲烷,根本不会变成油,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属于信息题,同学们要会从题意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结合题目认真分析.19.(2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NO2⇌CO2+NO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CO的浓度增大D.各物质的浓度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CO+NO2⇌CO2+NO 中,只有NO2有颜色,降低温度导致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说明二氧化氮气体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放热,据此分析.解答:解:反应CO+NO2⇌CO2+NO 中,只有NO2有颜色,降低温度导致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说明二氧化氮气体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放热,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高A错误;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平衡正向移动,CO浓度减小,故C错误;D、混合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移动,注意混合气体颜色不变可以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题目难度不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2.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分子拆成原子 D .原子组成分子 3. 已知: (1) H2(g) + 1/2O2(g) == H2O(g);△H =a kJ/mol (2) 2H2(g) + O2(g) == 2H2O(g);△H =b kJ/mol (3) H2(g) + 1/2O2(g) == H2O(l);△H =c kJ/mol (4) 2H2 (g) + O2(g) == 2H2O(l);△H =d 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c : A 、a <c <0 B 、b >d >0 C 、2a=b <0 D 、2c=d >0 4、已知25℃101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 == CO2(g);△H =−393.55kJ/mol ; C(金刚石) + O2(g) == CO2(g);△H =−395.41kJ/mol 。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5、1 g 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 的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C+H 2O=CO+H 2 ΔH=+10.9 4kJ/ molB .C(s)+H 2O(g)=CO(g)+H 2(g) ΔH=+10.94 kJ/ molC .C(s)+H 2O(g)=CO(g)+H 2(g) ΔH=+131.28 kJ/ molD .1/2C(s)+ 1/2H 2O(g)= 1/2CO(g)+ 1/2H 2(g ) ΔH=-65.64 kJ/ mol6、 反应4NH3+5O2 = 4NO+6H2O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υ(x )(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班级:姓名:考号: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doc

△H2= -△H3△H1=-534KJ/mol2N(g)+4H(g)+2O(g)N2H4(g)+O2(g)N2(g)+2H2O(g)生成物的总能反应物的总能假想中间物质的总能能量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山东省沂水二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和B(保持恒温),容器A容积恒定,容器B容积可变,在温度压强和起始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往A和B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2,发生反应 2NO2N2O4△H<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关系是v(A)<v(B)B.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关系为v(A)<v(B)C.两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一定相同D.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容器内的压强关系是p(A)>p(B)2.对于可逆反应:下面图像对于平衡体系,mA(g)+nB (g) pC(g)+qD (g) H <0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6倍,则m+n<q+p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若平衡体系共有气体amol,再向其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mol,则m+n>p+qD.加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一定能实现如图中a→b的变化3.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H2(g) CO(g)+H2O(g) ΔH=a kJ·mol-1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K 0.6 0.9 1.0 1.7 2.6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0 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温度为830 ℃时,若c(CO2)·c(H2)>c(CO)·c(H2O),此时还未达平衡D.温度不变,增大c(CO2),平衡右移,K增大4.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kJ(已知H2NNH2中含N−N)A.391 B.194C.516 D.6585. 2HI(g) H2(g)+I2(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3).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七十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化学反应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 .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C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质的状态变化D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反应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 .Ba (OH )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3.反应A (g )+3B (g )⇌2C (g )+2D (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D )=0.4 mol/(L •s )B .υ(C )=0.5 mol/(L •s )C .υ(B )=0.6 mol/(L •s )D .υ(A )=0.15 mol/(L •s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2H 2(g )+O 2(g )═2H 2O (g )△H=﹣483.6 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B .已知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3 kJ/mol ,则含0.5 mol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65kJC .可燃物的系数为1的燃烧反应的焓变即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D .已知2C (s )+2O 2(g )═2CO 2(g )△H=a kJ/mol ,2C (s )+O 2(g )═2CO (g )△H=b kJ/mol ,则a >b5.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 ..2HI (g )═H 2(g )+I 2(g )B .N 2(g )+3H 2(g )═2NH 3(g )C .PCl 5(g )═PCl 3(g )+Cl 2(g )D .2SO 2(g )+O 2(g )═2SO 3(g )6.反应A (?)+aB (g )⇌C (g )+2D (g )(a 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a=2,则A 为液态或固体B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T 2>T 1,P 2>P 1D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 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 增大7.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S (s )>S (l )>S (g )B .S (l )>S (s )>S (g )C .S (g )>S (l )>S (s )D .S (g )>S (s )>S (l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黄绿色变浅B .高温高压有利于N 2和H 2转化为NH 3:N 2(g )+3H 2(g )⇌2NH 3(g );△H <0)C .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逸出D .氨水应密闭保存于低温处9.已知H 2(g )+Br 2(g )=2HBr (g )△H=﹣72kJ/mol ,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 2(g ) Br 2(g ) HBr (g )1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6 则表中a 为( )A .404B .368C .224D .20010.已知: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 1=﹣Q 1 kJ •mol ﹣12H 2(g )+O 2(g )═2H 2O (g );△=﹣Q 2 kJ •mol ﹣1,2H 2(g )+O 2(g )═2H 2O (l );△H 2=﹣Q 3 kJ •mol ﹣1常温下,取体积比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0.4Q 1+0.15Q 2B .0.2Q 1+0.05Q 2C .0.2Q 1+0.15Q 3D .0.2Q 1+0.3Q 211.如图是关于反应A 2(g )+3B 2(g )⇌2C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 .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12.如图所示,△H 1=﹣393.5kJ •mol ﹣1,△H 2=﹣395.4kJ •mol ﹣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 .C (s 、石墨)═C (s 、金刚石)△H=+1.9 kJ •mol ﹣1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1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 (g )+B (s )⇌2C (g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消耗1molA 的同时消耗1mol BB .消耗n molA ,同时生成2nmolCC .气体的总体积不变D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14.已知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 (s )+O 2(g )=CO (g )△H 1=﹣110.5kJ •mol ﹣1 C (s )+O 2 (g )=CO 2(g ),△H 2=﹣393.5kJ/mol 则C (s )+CO 2(g )=2CO (g ) 的△H 为( )A .283.kJ •mol ﹣1B .172.5 kJ •mol ﹣1C .﹣172.5 kJ •mol ﹣1D .﹣504 kJ •mol ﹣11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1 kJ ,破坏1mol Cl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 kJ ,形成1mol HCl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 1+Q 2>Q 3B .Q 1+Q 2>2Q 3C .Q 1+Q 2<Q 3D .Q 1+Q 2<2Q 316.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 ﹣1、0.1mol •L ﹣1、0.2mol •L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 2为0.4 mol •L ﹣1,O 2为0.2 mol •L ﹣1B .SO 2为0.25 mol •L ﹣1C .SO 2和SO 3均为0.15 mol •L ﹣1D .SO 2为0.4 mol •L ﹣117.设反应①Fe (s )+CO 2⇌FeO (s )+CO (g )△H=akJ/mol .反应②Fe (s )+H 2O (g )⇌FeO (s )+H 2(g )△H=bkJ/mol ,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 2.在不同温度下,K 1、K 2的值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T/KK 1 K 2 973 1.47 2.381173 2.15 1.67A .b >0B .在973K 下增大压强,K 2增大C .a >bD .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18.如图是恒温下某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1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 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 )A .2SO 2(g )+O 2(g )⇌2SO 3(g )△H <0B .4NH 3(g )+5O 2(g )⇌4NO (g )+6H 2O (g )△H <0C .H 2(g )+I 2(g )⇌2HI (g )△H >0D .2A (g )+B (g )⇌2C (g )△H >02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 )A .等于p%B .大于p%C .小于p%D .无法判断21.一定温度下,某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c (A )•c 2(B )/c 2(E )•c (F ),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则F 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B .增大c (A )、c (B ),K 增大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 (g )+F (s )⇌A (g )+2B (g )D .该反应的焓变△H >022.在密闭容器中,aA (气)⇌bB (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1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a >b23.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N 2和水蒸气.已知: N 2(g )+2O 2(g )=N 2O 4(g )△H=+8.7kJ •mol ﹣1N 2H 4(g )+O 2(g )=N 2(g )+2H 2O (g )△H=﹣534.0kJ •mol ﹣1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N 2H 4(g )+N 2O 4(g )=3N 2(g )+4H 2O (g )△H=﹣542.7 kJ •mol ﹣1B .2N 2H 4(g )+N 2O 4(g )=3N 2(g )+4H 2O (g )△H=﹣1059.3 kJ •mol ﹣1C .N 2H 4(g )+N 2O 4(g )=N 2(g )+2H 2O (g )△H=﹣1076.7 kJ •mol ﹣1D .2N 2H 4(g )+N 2O 4(g )=3N 2(g )+4H 2O (g )△H=﹣1076.7 kJ •mol ﹣124.2.0mol PCl 3和1.0mol Cl 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 3+Cl 2⇌PCl 5.达平衡时,PCl 5为0.40mol ,如果此时移走1.0mol PCl 3和0.50mol Cl 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 5的物质的量是( )A .0.40molB .0.20molC .小于0.20molD .大于0.20mol ,小于0.40mol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0分)25.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 2O 72﹣与黄色的CrO 42﹣有下列平衡关系:Cr 2O 72﹣+H 2O ⇌2CrO 42﹣+2H +,把K 2Cr 2O 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溶液呈 色,因为 .(2)向已加入NaOH 溶液的(1)中再加入过量稀H 2SO 4,则溶液呈 色,因为 .(3)向原溶液中加入Ba (NO 3)2溶液(已知BaCrO 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 ,溶液颜色将 . 26.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 (g )+2H 2(g )═CH 3OH (g )△H 1 ①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K 2.041 0.270 0.012由表中数据判断△H 1 0 (填“>”、“=”或“<”).②某温度下,将2molCO 和6molH 2充入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 (CO )=0.2mol/L ,则CO 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27.将0.46mol SO 2和0.22mol 氧气放入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 (g )+O 2 (g )⇌2SO 3 (g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24mol SO 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1.0mol 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SO 2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SO 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8.在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气体A 和2.5mol 气体B ,发生反应:3A (g )+B (g )⇌xC (g )+2D (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5min 时测得生成1mol D ,C 的平均反应速率v (C )=0.1mol •L ﹣1•min ﹣1,试求:(1)方程式中C 的化学计量数x= .(2)5min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A )= .(3)5min 时B 的转化率为 .(4)温度升高A 的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下同),压强增大B 的转化率 .三.实验题(本题共12分)29.50mL 0.50mol/L 盐酸跟50mL 0.55mol/L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 是 ;(2)如图所示,仪器A 的名称是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 (填“>”、“<”或“=”);(3)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57.3kJ 的热量,写出稀硝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式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为了测量某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全部.四、计算题30.在一定温度下,10L 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 SO 2、4mol O 2,经10min 后反应达平衡时有3mol SO 2发生了反应.试计算:(1)用SO 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多少?(2)O 2的转化率为多少?(3)平衡常数K 为多少?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七十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化学反应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 .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C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质的状态变化D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则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的生成,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不一定伴随物质的状态变化,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 .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化学键的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则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 正确;B .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化学键的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故B 正确;C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但是不一定存在物质状态的变化,如臭氧与氧气的转化中不存在物质状态的变化,故C 错误;D .任何化学变化中都一定存在新物质的生成,故D 正确;故选C .2.下列反应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 .Ba (OH )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 (OH )2•8H 2O 与NH 4Cl 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 (或氢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为放热反应,Al 、H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B .吸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选;C .为吸热反应,且C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 不选;D .为放热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不选,故选B .3.反应A (g )+3B (g )⇌2C (g )+2D (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D )=0.4 mol/(L •s )B .υ(C )=0.5 mol/(L •s )C .υ(B )=0.6 mol/(L •s )D .υ(A )=0.15 mol/(L •s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解答】解: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A 、υ(D )/2=0.2 mol/(L •s )B 、v (C )/2=0.25mol/(L •s ),C 、v (B )/3=0.2mol/(L •s ),D 、v (A )/1=0.15mol/(L •s ),所以反应速率v (C )>v (B )v (D )>v (A ).故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2H 2(g )+O 2(g )═2H 2O (g )△H=﹣483.6 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B .已知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3 kJ/mol ,则含0.5 mol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65kJC .可燃物的系数为1的燃烧反应的焓变即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D .已知2C (s )+2O 2(g )═2CO 2(g )△H=a kJ/mol ,2C (s )+O 2(g )═2CO (g )△H=b kJ/mol ,则a >b【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 、燃烧热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B 、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C 、烧热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D 、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 、燃烧热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241.8kJ •mol ﹣1,故A 错误;B 、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40.0g 即1mol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故B 正确;C 、烧热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如2H 2(g )+O 2(g )═2H 2O (g )△H=﹣483.6 kJ/mol ,而氢气的燃烧热<﹣241.8kJ •mol ﹣1,故C 错误;D 、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即a <b ,故D 错误; 故选:B .5.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 ..2HI (g )═H 2(g )+I 2(g )B .N 2(g )+3H 2(g )═2NH 3(g )C .PCl 5(g )═PCl 3(g )+Cl 2(g )D .2SO 2(g )+O 2(g )═2SO 3(g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容器的体积可能为定值、可能增大,平衡一定不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解答】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容器的体积可能为定值、可能增大,平衡一定不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选项BCD 中各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A 选项中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故选A .6.反应A (?)+aB (g )⇌C (g )+2D (g )(a 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a=2,则A 为液态或固体B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T 2>T 1,P 2>P 1D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 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 增大【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分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确定温度和压强的大小;再根据温度及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判断,K 只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和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解答】解:A .根据图2,压强变大,C 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所以反应前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即若a=2,则A 为液态或固体,故A 正确;B .根据图1,温度升高,C 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 正确;C .根据图1,T 2时反应时间短,速率快,所以T 2>T 1;根据图2,P 2时反应时间短,速率快,所以 P 2>P 1,故C 正确;D .K 与反应物的量无关,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 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K 不变,故D 错误;故选D .7.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S (s )>S (l )>S (g )B .S (l )>S (s )>S (g )C .S (g )>S (l )>S (s )D .S (g )>S (s )>S (l )【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熵是指体系的混乱度;依据水的聚集状态分析判断.【解答】解:熵是指体系的混乱度;气态水的熵大于液态水的熵大于固体水的熵,故选C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黄绿色变浅B .高温高压有利于N 2和H 2转化为NH 3:N 2(g )+3H 2(g )⇌2NH 3(g );△H <0)C .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逸出D .氨水应密闭保存于低温处【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 .黄绿色的氯水中存在可逆反应Cl 2+H 2O ⇌HCl+HClO 、2HClO ⇌2HCl+O 2↑,光照后促进HClO 分解,导致平衡右移,所以颜色变浅,可以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A 不选;B 、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抑制氨气的生产,所以温度过高不利于合成氨生产,不可以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B 选;C 、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打开汽水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 不选;D 、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NH 3+H 2O ⇌NH 3•H 2O ,平衡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生成一水合氨的方向进行,避免氨气挥发,故D 不选;故选B .9.已知H 2(g )+Br 2(g )=2HBr (g )△H=﹣72kJ/mol ,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 2(g ) Br 2(g ) HBr (g )1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6 则表中a 为( )A .404B .368C .224D .20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H 2(g )+Br 2(g )=2HBr (g )的△H ,依据△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解答】解:在H 2(g )+Br 2(l )=2HBr (g )△H=﹣72kJ/mol 反应中,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即△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36+a ﹣2×366=﹣72,a=﹣2240,即1molBr 2(g )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224kJ ,故选C .10.已知: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 1=﹣Q 1 kJ •mol ﹣12H 2(g )+O 2(g )═2H 2O (g );△=﹣Q 2 kJ •mol ﹣1,2H 2(g )+O 2(g )═2H 2O (l );△H 2=﹣Q 3 kJ •mol ﹣1常温下,取体积比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0.4Q 1+0.15Q 2B .0.2Q 1+0.05Q 2C .0.2Q 1+0.15Q 3D .0.2Q 1+0.3Q 2【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体积比较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燃烧放出的热量.【解答】解:标准状况下11.2L 甲烷和氢气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甲烷和氢气的体积之比为2:3,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 ×=0.2mo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 ﹣0.2mol=0.3mol ,由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 1=﹣Q 1 kJ •mol ﹣1 可知,0.2mol 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2mol ×Q 1 kJ •mol ﹣1=0.2Q 1 kJ ,由2H 2(g )+O 2(g )═2H 2O (l )△H 3=﹣Q 3kJ•mol ﹣1可知,0.3mol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 3kJ •mol ﹣1=0.15Q 3kJ ,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2Q 1kJ+0.15Q 3kJ=(0.2Q 1+0.15Q 3)kJ ,故选C .11.如图是关于反应A 2(g )+3B 2(g )⇌2C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 .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可能不移动,可能向正反应移动,可能向逆反应移动;B 、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减小压强,使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可能不移动,可能向正反应移动,可能向逆反应移动;C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解答】解:A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 错误;B 、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正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 错误;C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图象符合,故C 正确;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D 错误.故选:C .12.如图所示,△H 1=﹣393.5kJ •mol ﹣1,△H 2=﹣395.4kJ •mol ﹣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 .C (s 、石墨)═C (s 、金刚石)△H=+1.9 kJ •mol ﹣1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分析】A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B .利用盖斯定律解题;C .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解答】解:由图得:①C (S ,石墨)+O 2(g )=CO 2(g )△H=﹣393.5kJ •mol ﹣1 ②C (S ,金刚石)+O 2(g )=CO 2(g )△H=﹣395.4kJ •mol ﹣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 (S ,石墨)=C (S ,金刚石)△H=+1.9kJ •mol ﹣1,则A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误;B .因C (s 、石墨)=C (s 、金刚石)△H=+1.9kJ •mol ﹣1,故B 正确;C .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 错误;D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C (S ,石墨)=C (S ,金刚石)△H=+1.9kJ •mol ﹣1,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 ,故D 错误;故选B .1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 (g )+B (s )⇌2C (g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消耗1molA 的同时消耗1mol BB .消耗n molA ,同时生成2nmolCC .气体的总体积不变D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 、消耗1molA 的同时消耗1mol B ,都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故A 错误;B 、只要反应发生就符合消耗n molA ,同时生成2nmolC ,故B 错误;C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容器压强始终不变,故C 错误;D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14.已知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 (s )+O 2(g )=CO (g )△H 1=﹣110.5kJ •mol ﹣1 C (s )+O 2 (g )=CO 2(g ),△H 2=﹣393.5kJ/mol 则C (s )+CO 2(g )=2CO (g ) 的△H 为( )A .283.kJ •mol ﹣1B .172.5 kJ •mol ﹣1C .﹣172.5 kJ •mol ﹣1D .﹣504 kJ •mol ﹣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1)×2﹣(2),可得 C (s )+CO 2(g )═2CO (g ),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解答】解:已知:(1)C (s )+O 2(g )═CO (g )△H 1=﹣110.5kJ •mol ﹣1(2)C (s )+O 2(g )═CO 2(g )△H 2=﹣393.5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1)×2﹣(2),可得 C (s )+CO 2(g )═2CO (g ),则:△H=﹣110.5kJ •mol ﹣1×2+393.5kJ/mol=172.5 KJ/mol .故选B .1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1 kJ ,破坏1mol Cl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 kJ ,形成1mol HCl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 1+Q 2>Q 3B .Q 1+Q 2>2Q 3C .Q 1+Q 2<Q 3D .Q 1+Q 2<2Q 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 <0,据此解答.【解答】解:破坏1molH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1kJ ,则H ﹣H 键能为Q 1kJ/mol , 破坏1molCl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kJ ,则Cl ﹣Cl 键能为Q 2kJ/mol ,形成1molHCl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kJ ,则H ﹣Cl 键能为Q 3kJ/mol ,对于H 2(g )+Cl 2(g )=2HCl (g )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 1kJ/mol+Q 2kJ/mol ﹣2Q 3kJ/mol=(Q 1+Q 2﹣2Q 3)KJ/mol .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 <0,即(Q 1+Q 2﹣2Q 3)<0,所以Q 1+Q 2<2Q 3. 故选D .16.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 ﹣1、0.1mol •L ﹣1、0.2mol •L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 2为0.4 mol •L ﹣1,O 2为0.2 mol •L ﹣1B .SO 2为0.25 mol •L ﹣1C .SO 2和SO 3均为0.15 mol •L ﹣1D .SO 2为0.4 mol •L ﹣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A 、SO 2和O 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 3完全反应,则SO 2和O 2的浓度浓度变化分别为0.2mol/L 、0.1mol/L ,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故A 错误;B 、SO 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 3完全反应,则SO 2的浓度浓度变化为0.2mol/L ,实际变化为0.05mol/L ,小于0.2mol/L ,故B 正确;C 、反应物、生产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减小,另一个一定增大,故C 错误;D 、SO 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SO 3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0.2mol/L ,实际变化小于该值,故D 错误.故选B .17.设反应①Fe (s )+CO 2⇌FeO (s )+CO (g )△H=akJ/mol .反应②Fe (s )+H 2O (g )⇌FeO (s )+H 2(g )△H=bkJ/mol ,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 2.在不同温度下,K 1、K 2的值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T/KK 1 K 2973 1.47 2.381173 2.15 1.67A.b>0B.在973K下增大压强,K2增大C.a>b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衡量反应进行程度大小的物理量,是由平衡状态下生成物质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程度越大;依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判断反应的特征,平衡进行的方向分析;自发进行的反应判断依据△H﹣T△S的应用;【解答】解:A、根据不同温度下,K1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K2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所以a>0,b<0;故A错误;B、反应②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在973K下增大压强,平衡不动,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所以K2不变,故B错误;C、根据不同温度下,K1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a>0,K2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反应②是放热反应b<0,ab表示的是焓变数值包含正负号,所以a>b,故C正确;D、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依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决定,△H﹣T△S<0证明反应能自发进行,△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①反应△S=0,△H﹣T△S=△H>0,所以D错误;故选C.18.如图是恒温下某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为动态平衡状态;可逆反应中物质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所以温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解答】解: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状态,故A不选;B.可逆反应中物质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图象不符合,故B选;C.增大反应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中浓度大于原来平衡状态,所以反应速率大于原来平衡状态,图象符合,故C不选;D.物质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根据图知,II状态反应速率大于I状态,所以II状态浓度大于I状态,符合图象,故D不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鄂州四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氯化钠溶液B.熔融的MgCl2C.蔗糖D.铜丝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D.形成产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3.COCl2(g)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降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加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减小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NaHCO3溶液和NaAlO2溶液混合:HCO3-+ AlO2-+H2O = Al(OH)3↓+ CO32-B. Al(OH)3电离: H2O+AlO2-+H+ Al(OH)3Al3++3OH-C. HF溶于水:HF+H2O H3O++F-D. Na2S溶于水: S2-+2H2O H2S+2OH-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焓变大于0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6.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1/2,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 > pB.A的转化率增加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C的体积分数增大7.用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C.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D.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8.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 2CO(g) 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 kJ9.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Ⅰ、Ⅱ卷和答题卡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H2S溶液中,在采取措施使pH增大的同时,则c(S2-)的变化情况是()A.增大B.减小 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3. 将标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 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B. c(HCO3-) 等于c(CO32-)C.c(HCO3-) 略大于c(CO32-) D. c(HCO3-) 略小于c(CO32-)4.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L(s)+a G(g)b R(g)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其中压强p1<p2,由此可判断()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a>bC.G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6.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A.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B. 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D. pH为1的溶液:Cu2+、Na+、Mg2+、NO3-7.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NH4NO3;②适量NaCl;③适量氨水;④适量NaOH()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8.已知:Ksp(AgCl)=1.8×10-10,Ksp(AgBr)=7.8×10-1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4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015-10-28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题,共100分,共3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2.室温下,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A.1×10-14B.1×10-13C.1.32×10-14D.1.32×10-153.在恒温恒压、不做功时,反应A+B===C+D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定能自发进行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4.已知反应A2(g)+3B2(g)2AB3(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5.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

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等于5mL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方程式为:NaOH(a q)+HCl(a q)=NaCl(a q)+H2O(l)△H=-57.4 kJ/molD.已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则△H1>△H2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D.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8.常温下,某溶液由水电离的c(H+)=1×10-12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H–)可能为0.01 mol/L B.c(OH–)可能为1×10-12mol/LC.该溶液不可能是酸溶液D.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9.足量铁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能产生一定量的氢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以下数据解题时可供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Fe:56 Cu:64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不必加热就可发生C.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D.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ΔH=-483.6 kJ 3.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4.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应ΔH 大于零C .该反应ΔH =-571.6 kJ/moD .该反应可表示36 g 水分解时的热效应5.已知:H 2(g)+F 2(g)===2HF(g) ΔH =-270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 氢气与1 L 氟气吸收270 kJ 热量B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 热量6.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①C 4H 10(g)+132O 2(g)===4CO 2(g)+5H 2O(l);ΔH =-2 878 kJ ·mol -1 ②C 4H 10(g)+132O 2(g)===4CO 2(g)+5H 2O(g);ΔH =-2 658 kJ ·mol -1 ③C 4H 10(g)+92O 2(g)===4CO(g)+5H 2O(l);ΔH =-1 746 kJ ·mol -1 ④C 4H 10(g)+92O 2(g)===4CO(g)+5H 2O(g);ΔH =-1 526 kJ ·mol -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 .ΔH =-2 878 kJ ·mol -1B .ΔH =-2 658 kJ ·mol -1C .ΔH =-1 746 kJ ·mol -1D .ΔH =-1 526 kJ ·mol -1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 )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ΔH =-1 367.0 kJ ·mol -1(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57.3 kJ ·mol -1(中和热)C .S(s)+O 2(g)===SO 2(g);ΔH =-296.8 kJ ·mol -1(反应热)D .2NO 2===O 2+2NO ;ΔH =+116.2 kJ ·mol -1(反应热)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O 2(g)===ZnO(s) ΔH 1=-351.1 kJ/mol Hg(l)+12O 2(g)===HgO(s) ΔH 2=-90.7 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 ΔH 3,其中ΔH 3的值是( )A .-441.8 kJ/molB .-254.6 kJ/molC .-438.9 kJ/molD .-260.4 kJ/mol9.由下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B +C 和B +C ―→A 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 .A ―→B +C 是放热反应C .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D .A ―→B +C 是吸热反应,则B +C ―→A 必然是放热反应10.在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表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不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不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池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最初来源不同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2、目前中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3、已知:CH3CH2CH2CH3 (g)+6.5O2(g) 4CO2 (g)+5H2O(1) △H=-2878 kJ·mol-1(CH3)2CHCH3(g)+6.5O2(g) 4CO2(g)+5H2O(1) △H=-286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A.S(s,单斜) S(s,正交) △H3=+0.33 kJ·mol-1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①式表示断裂1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297.16 kJ6、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键是吸热反应,大约需117~125 kJ/mol的热量,但1,3-环已二烯失去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H=-23.4 kJ·mol,以上事实表明A.1,3-环已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B.苯加氢生成环已烷是吸热反应C.1,3-环已二烯比苯稳定D.苯比1,3-环已二烯稳定7、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了丙烷作燃料,充分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对环境污染极小,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精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 (3).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 (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判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难易B.根据△H可以判断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C.根据熵变这一个量不可以判断所有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D.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p B.A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3.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A.释放1638kJ的能量B.吸收1638kJ的能量C.释放126kJ的能量D.吸收126kJ的能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B.凡是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 (g)⇌C(g)+D(g)已达到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D.反应物A的质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7.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8.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的()①加H2O②滴入几滴CuSO4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固体⑥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⑦改用10mL 0.1mol•L﹣1盐酸.A.①⑥⑦ B.③⑤⑦ C.③⑥⑦ D.⑤⑥⑦9.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的值为0.1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10.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2(g)⇌C(s)+H2O(l)△H=﹣131.4kJ•mol﹣1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 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L CO(g)吸收131.4 kJ热量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1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 (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B.该反应方程式中,x=1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D.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13.对于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焓变 B.温度 C.压强 D.熵变14.对于反应A2+3B2═2C+D,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0.8mol/(L•s)B.V(D)=0.6mol/(L•s)C.V(C)=0.6mol/(L•s)D.V(A2)=0.8mol/(L•min)15.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 (g)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C.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B的转化率为25%16.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当反应进行到10s末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NH3)=0.1mol•L﹣1.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10%B.反应进行到10 s末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3 mol•(L•s)﹣1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浓度为0.45 mol/L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5倍1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18.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0.1mol•L﹣1H2进行反应H2⇌2H,若某段时间内H2浓度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为12s,则反应起始时H2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的时间为()A.等于24s B.等于20s C.大于20s D.小于20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19.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已知H﹣H键、N﹣H键、N≡N 键的键能分别是436kJ/mol、391kJ/mol、946kJ/mol.(1)写出合成氨的热反应方程式.生成1molNH3需要吸收或放出kJ(2)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3)温度为T℃时,将2a molH2和a 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已知373K时,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为K=0.12,若某时刻时,测得C(N2)=1mol/L,C(H2)=3mol/L,C(NH3)=2mol/L.此刻可逆反应A.向正方向进行B.向逆方向进行C处于平衡状态.20.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1 10 20 30 40 50 60时间实验序号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2 800℃c20.60 0.50 0.50 0.50 0.50 0.503 800℃c30.92 0.75 0.63 0.60 0.60 0.60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1中,在10~20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 ﹣1(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或“<”),且c3 1.0mol•L﹣1(填“>”“=”或“<”).(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1.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3)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22.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c (SO2)=0.4mol/L,c(O2)=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1)当SO2的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2)达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判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难易B.根据△H可以判断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C.根据熵变这一个量不可以判断所有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D.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A、反应速率只是表示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B、反应的焓变正负表示反应吸热放热;C、反应自发进行的依据是△H﹣T△S<0;D、依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是表示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分析判断.【解答】解:A、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难易是物质本身性质决定,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快慢,故A错误;B、焓变是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H<0,反应是放热反应,△H>0,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熵变、焓变、温度共同决定,只有熵变不能判断,故C正确;D、依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平衡进行程度的大小,平衡常数越大平衡进行程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A.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p B.A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平衡后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进行分析.A、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C、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不原来的2倍,故平衡向逆反应移动;D、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解答】解:平衡后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有:m+n<p,故A错误;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故A的转化率降低,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C错误;D、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即C的体积分数降低,故D错误.故选B.3.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A.释放1638kJ的能量B.吸收1638kJ的能量C.释放126kJ的能量D.吸收126kJ的能量【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出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然后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能量,注意每摩尔P4中含有6molP﹣P键.【解答】解:各化学键键能为:P﹣P 198kJ•mol﹣1、P﹣O 360kJ•mol﹣1、O=O 498 kJ•mol﹣1,反应热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为:△H=6×198kJ•mol﹣1+3×498kJ•mol﹣1﹣12×360kJ•mol﹣1=﹣1638kJ•mol﹣1,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释放1638kJ能量,故选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B.凡是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伴随能量变化;B、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C、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依据反应的实质和能量守恒分析判断;D、化学反应中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解答】解:A、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伴随能量变化,如灯泡发光过程中有热量变化;所以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都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因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却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错误;D、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D正确;故选D.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 (g)⇌C(g)+D(g)已达到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D.反应物A的质量【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可逆反应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注意该反应中A为固态,且反应恰好气体的体积不变.【解答】解: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正确;B.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如果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所以A的质量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光能变化;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解答】解: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所以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光能变化,故C错误;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7.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根据△G=△H﹣T•△S进行判断,如△G<0,则反应能自发进行,如△G>0,则不能自发进行.【解答】解:反应CO(g)=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则△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选D.8.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的()①加H2O②滴入几滴CuSO4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固体⑥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⑦改用10mL 0.1mol•L﹣1盐酸.A.①⑥⑦ B.③⑤⑦ C.③⑥⑦ D.⑤⑥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产生氢气的量不变,则保证铁完全与盐酸反应;增大盐酸的浓度、升高温度、形成原电池、增大Fe与盐酸的接触面积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解答】解:①加水,稀释了盐酸,故反应速率变慢,故不选;②滴加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故不选;③加浓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选;④加CH3COONa固体会和盐酸之间反应生成弱酸醋酸,但是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速率减慢,但是不会影响氢气的量,故不选;⑤加氯化钠固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不选;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选;⑦改用浓度大的盐酸,反应速率加快,故选;故选C.9.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的值为0.1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A、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根据AB的浓度变化计算A2的浓度变化,从而得出a值;B、根据图象中数据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C、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D、根据转化的A2的量和A2的初始量求算.【解答】解:A、当AB的浓度改变0.5 mol•L﹣1,由方程式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 ﹣1,所以a=(0.4﹣0.25)mol•L﹣1=0.15mol•L﹣1,即图中a点的值为0.15,故A正确;B、当AB的浓度改变0.5 mol•L﹣1,由方程式知,B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1,所以平衡时B2的浓度为=(0.3﹣0.25)mol•L﹣1=0.05mol•L﹣1,K===,故B错误;C、已知A2(g)+B2(g)⇌2AB(g)△H<0,所以温度升高,平衡逆移,平衡常数K值减小,故C正确;D、当AB的浓度改变0.5 mol•L﹣1,由方程式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1,已知A2的初始量为0.4mol•L﹣1,所以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100%=62.5%,故D正确;故选B.10.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2(g)⇌C(s)+H2O(l)△H=﹣131.4kJ•mol﹣1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 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L CO(g)吸收131.4 kJ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判断;B、液态水转变成气态水要吸热;C、依据反应焓变意义和热化学方程式计算;D、1LC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液态水转变成气态水要吸热,所以CO(g)+H2(g)=C(s)+H2O(l)放出的热量大于131.4 kJ,故B错误;C、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1mol氢气吸收的热量为131.4 KJ,故C正确;D、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1molCO吸收的热量为131.4 KJ,而1LC0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故选C.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反应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的性质,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可增大反应速率,反之降低反应速率.【解答】解:A.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A正确;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正确;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C错误;D.化学反应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C.1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 (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B.该反应方程式中,x=1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D.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2min后C的浓度为0.25mol•L﹣1•min﹣1×2min=0.5mol/L,则2min后c(C)=0.5mol/L ×2L=1mol,n(D)=0.5mol/L×2L=1mol,则x:2=1mol:1mol=1:1,则x=2,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2D(g),则:3A(g)+B(g)⇌2C(g)+2D(g),3 1 2 2n(A)n(B)1moln(A)==1.5mol,n(B)==0.5mol,A.根据v=计算出反应速率v(B);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2;C.反应消耗了1.5molA,设反应前含有nmolA、nmolB,则(n﹣1.5):(n﹣0.5)=3:5,据此计算出n然后计算出2min时,A的物质的量;D.根据C的计算结果计算出A的转化率.【解答】解:2min后C的浓度为0.25mol•L﹣1•min﹣1×2min=0.5mol/L,则2min后c(C)=0.5mol/L×2L=1mol,n(D)=0.5mol/L×2L=1mol,则x:2=1mol:1mol=1:1,则x=2,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2D(g),则:3A(g)+B(g)⇌2C(g)+2D(g),3 1 2 2n(A)n(B)1moln(A)==1.5mol,n(B)==0.5mol,设反应前A、B的物质的量都为nmol,则(n﹣1.5):(n﹣0.5)=3:5,解得:n=3,即:反应前A、B的物质的量都为3mol,A.反应速率v(B)==0.125mol•L﹣1•min﹣1,故A错误;B.根据计算可知,反应物C的计量数x=2,故B错误;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mol﹣1.5mol=1.5mol,故C正确;D.2min时,A的转化率为:×100%=50%,故D错误;故选C.13.对于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焓变 B.温度 C.压强 D.熵变【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反应放热,且熵值减小,根据△G=△H﹣T•△S判断影响因素.【解答】解: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H<0,且△S<0,而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故选A.14.对于反应A2+3B2═2C+D,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0.8mol/(L•s)B.V(D)=0.6mol/(L•s)C.V(C)=0.6mol/(L•s)D.V(A2)=0.8mol/(L•mi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A.=0.267mol/(L•s);B.=0.6mol/(L•s);C.=0.3mol/(L•s);D.V(A2)=0.8mol/(L•min)=0.0133mol/(L•s),=0.0133mol/(L•s);故D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15.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 (g)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C.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B的转化率为25%【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v=计算v(C),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A);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D、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再利用转化率定义计算.【解答】解:A、v(C)==0.1mol/(L•min),v(A)=v(C)=×0.1mol/(L•min)=0.15mol/(L•min),故A正确;B、C和D的生成速率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二者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对于反应3A(g)+B(g)2C(g)+xD(g),起始:5mol 0转化:1mol 2mol所以B的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故选A.16.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当反应进行到10s末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NH3)=0.1mol•L﹣1.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10%B.反应进行到10 s末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3 mol•(L•s)﹣1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浓度为0.45 mol/L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5倍【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A、平衡转化率等于消耗量除以起始量;B、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计算;C、依据三段式计算得到平衡浓度;D、一定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N2+3H2=2NH3起始量(mol) 1 3 0变化量(mol)0.1 0.3 0.2平衡量(mol)0.9 2.7 0.2A、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100%=10%,故A正确;B、应进行到10 s末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5mol•(L•s)﹣1 ,故B错误;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浓度==0.45 mol/L,故C正确;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强和起始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0.9+2.7+0.2):(1+3)=0.95,故D正确;故选B.1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A、利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C、在同一个反应中,时间相同体积相同,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而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D、反应速率单位是导出单位,由浓度与时间单位导出.【解答】解:A、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A正确;B、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故B错误;C、在同一个反应中,时间相同体积相同,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故C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

江西南昌一中
υ/mL·min -1
t /min 246567.5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B D B A C D D A C B C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17.(4分)(1)460 (2)光(或太阳) 电
18.(8分)(1) 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1.5KJ/mol
C 2H 4(g)+3O 2(g)=2CO 2(g)+2H 2O(l) ΔH=-1411.0KJ/mol
(2) 2:3
19.(16分)(1)1 (2)K = c(Z)a ×c(W)/c(X)2×c(Y) 变小 不变 (3)正确
(4)增大 (5)AD (6)A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20.(15分) (1) ①图中要标明2、4、6min 时刻时的速率及要画出速率走向弧线(3分) ②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2分); 4min 后由于溶液中H +浓度降低,所以导致反应速率
减小(2分)。

(2)①原因Ⅱ:Cl -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 42-对反应具
有阻碍作用(2分);
原因Ⅴ:Cl -、SO 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 -影响更
小(或SO 42-影响更大)(2分)。

②反应速率加快(1分); 反应速率减慢(1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1.(9分)
(1)V(N 2) : V(H 2) = 1:4
(2)n(NH 3) =0.12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相对原子质量:H—1 C—12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强电解质NaCl H2SO4CaCO3HNO3弱电解质HF BaSO4HClO CH3COOH 非电解质Cl2CS2H2S S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3.25℃,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A.HF(K=7.2⨯10-4)B.H3PO4(K1=7.5⨯10-3)C .HCOOH (K =1.8⨯10-4)D .HNO 2(K =4.6⨯10-4)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再通入少量氯气,c H +c ClO - 减小B .通入少量SO 2,溶液漂白性增强C .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c (Na +)=c (Cl -)+c (ClO -)D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 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在500℃时,SO 2和O 2各10 mol 反应乙.在500℃时,用V 2O 5作催化剂,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丙.在450℃时,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丁.在500℃时,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丁、丙、乙、甲6.下列变化中,ΔS <0的是:A .氯化钠溶于水B .NH 3(g)与HCl(g)反应生成NH 4Cl(s)C .干冰(CO 2)的升华D .CaCO 3(s)分解为CaO(s)和CO 2(g)7.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A .N 2(g)+3H 2(g)2NH 3(g) ΔH <0 B .2SO 3(g) 2SO 2(g)+O 2(g) ΔH >0 C .4NH 3(g)+5O 2(g) 4NO(g)+6H 2O(g) ΔH <0D .H 2(g)+CO(g) C(s)+H 2O(g) ΔH >08.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②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③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④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A. ① ②B. ③ ④C. ① ③D. ② ③9.100℃时,将0.1 mol N 2O 4置于1L 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O4(g) 2NO2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日期:2012年11月16日可能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很小,不能用作电池的电解质溶液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回收废旧电池,可防止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2.下列不属于自发过程的是()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B.NaCl溶于水后的扩散C.铁生锈D.Zn与CuSO4溶液反应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NH+4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NH+4+H2O NH3·H2O+H+B.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I-===AgI↓C.电镀铜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D.某反应ΔH<0,则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可自发进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减小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则2H2O(g)===2H2(g)+O2(g)ΔH=+571.6 kJ/ mol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ΔH<0(g)+3H2(g) 2NH3(g)ΔH =-92.0 kJ/mol。

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D.已知:298 K时,N中通入0.5 mol N2和1.5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46.0 kJ的热量6.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次电池充电过程的实质是电解,充电时应将其负极与充电器电源的负极相连B.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C.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Zn、Fe、Ni、Ag、Au等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D.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金属钠,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铝7.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常温下c(H+)=10-12mol/L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Al3+9.常温下,向0.1mol·L-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导电能力:a<b<d<cB.溶液的pH:a<b<c<dC.a溶液和b溶液呈碱性D.d处沉淀的量比c处的大10.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B.将水加热煮沸C.向水中通入CO2 D.向水中加入食盐晶体11.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

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无水醋酸)中的电离常数:从下表格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酸HClO4H2SO4HCl HNO3K a 1.6×10-5 6.3×10-9 1.6×10-9 4.2×10-10A.水对于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醋酸可以区别这四种酸的强弱B.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最弱的酸C.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D.在冰醋酸和水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12.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pH 11 11 3 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A.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D.V a L④与V b 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 a∶V b=11∶913.下面是关于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待测NaOH溶液。

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

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

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A.①③⑤⑦B.①⑤⑥⑦C.③⑤⑦D.④⑥⑦14.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ΔH>0,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15.X、Y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c Z(g) ΔH<0;达到化学平衡后,测得X气体的浓度为0.5mol/L;当恒温下将密闭器的容积扩大一倍并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X气体的浓度为0.3mol/L。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向右移动B.a+b>c C.Y的转化率提高D.Z的体积分数增加16.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 Y Z W初始浓度/mol·L-10.5 0.6 0 0平衡浓度/mol·L-10.1 0.1 0.4 0.6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YXWZ5464cccc⋅⋅C.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17.室温下,将1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纯水中制成200 mL溶液,该溶液中由水自身电离产生的c(H+)最接近于()A.1×10-3 mol·L-1B.1×10-11 mol·L-1 C.1×10-7 mol·L-1D.1×10-13 mol·L-11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小心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能得到较纯净的原溶质的是()①CuSO4;②FeSO4;③K2CO3;④Ca(HCO3)2;⑤NH4HCO3;⑥KMnO4;⑦FeCl3A.仅①③B.仅③C.①③⑥D.全部都可以19.将足量的AgI固体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I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5mL0.001mol·L-1KI溶液②15mL0.002mol·L-1CaI2溶液③35mL0.003mol·L-1HI溶液④15mL蒸馏水⑤45mL0.005mol·L-1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20.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u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子沿Zn →a →b →Cu 路径流动C .片刻后甲池中c(SO 42−)增大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 点变红色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 不变B 乙电极上的电极反应:2H ++2e -===H 2↑C 电解初期总反应:Cu +2H +=====电解Cu 2++H 2↑D 盐桥中的K +移向KI 溶液22.用铂电极电解100mL HNO 3 与 AgNO 3 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Ag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mol ·L -1B .2 mol ·L -1C .2.5 mol ·L -1D .3 mol ·L -1 23.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2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实现:Fe+H 2SO 4=FeSO 4+H 2↑反应的是( ) A .用导线将铁片和铜片连接后,放入一盛有稀 H 2SO 4溶液的烧杯中B .Cu 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一定量的H 2SO 4溶液C .Cu 片作阴极,铁片作阳极,电解一定量的H 2SO 4溶液D .将铁片直接放入一盛有稀 H 2SO 4溶液的烧杯中25.常温下,向25 mL 0.1 mol·L -1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1 CH 3COOH 溶液,溶液pH 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对于曲线上AB 间任一点,溶液中都有:c (Na +)>c (CH 3COO -)>c (H +)>c (OH -)B .在B 点,a >12.5,且有c (Na +)=c (CH 3COO -)=c (OH -)=c (H +)C .在C 点,c (CH 3COO -)-c (Na +)=c (H +)-c (OH -)D .在D 点,c (CH 3COO -)+c (CH 3COOH)=c (Na +)26.(9分)某温度t ℃时,测得0.01mol.L -1的NaOH 溶液的pH 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Kw=__________,该温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此温度下,将pH=a 的NaOH 溶液VaL 与pH=b 的H 2SO 4溶液V b L 混合,通过计算填写以下 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1) 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 a:V b =_________________(2) 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 b =________________(3) 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 b =_________________27.(13分)已知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仅含有包括Na +和CH 3COO —在内的四种离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三种情况,请分别写出各种情况的化学式:① ;② ; 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