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第06章 自然美[知识研究]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马工程-《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美学原理马工程-《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美学一门是在现代性进程中从哲学分化出来的人文学科。

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是美学学科家族中最基础的理论学科,它既不同于美学史、艺术美学等其他美学分支学科,更有别于美术学、艺术学及任何单纯的文学或艺术理论。

简言之,美学原理是一门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理论资源,研究和理解人类审美意识发牛,审美活动的木质、特征、种类、范畴与功能等一般问题的人文学科。

二、教学目的作为大学通识教育或文学、艺术、哲学等相关专业的基木选修或必修课程之一,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了解、掌握美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认识、把握纷繁复杂的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初步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美学理论去分析、鉴赏自然、社会和艺术审美等各种审美现彖的能力, 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专业人才,并为他们深化相关学科的学习,从事审美鉴赏或审美创造,从事各种学科的基础教育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美学原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学科素质和相关专业能力,尤其是理论思维的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落实上述作用是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宗旨。

三、教学内容美学课程总体上由导论和审美本质、审美经验、审美类型、审美范畴和审美教育等六大板块内容构成。

导论主要使学牛学习美学简史、研究对象、学科特性与学习方法,课程主体部分重点使学生具体学习关于审美活动的本质及其地位,审美经验的根源、心理结构、感受特性、心理要素、经验模式及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形式美、技术美、社会美、白然美、艺术美等五大审美类型的美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等相关知识与理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和丑等五大审美范畴的美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等相关知识与理论,审美教育的美学内涵、功能与实施途径等相关知识与理论。

!1!教学方式基于木课程理论性与人文体验性兼具之特点,采用理论讲授与个案文木分析相结合的手段。

第06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工程

第06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工程
•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是建立在唯物辩证 法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而考茨基的 “唯物史观”则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的, 带有这个时期的有机发展观的特点。
•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科学 技术对于历史进步的意义,本质上是历史主义的,而 考茨基的“唯物史观”则强调历史中的自然因素,肯 定自然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优先性,带有很强 的自然主义的色彩。
第二国际
一、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领导及其思想影响
• 第一,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筹建工作,把第二国际建 立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
• 第二,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成果对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 第三,积极培养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要求把马 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及对他的批判
• 考茨基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他无论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政治立场上,都是一个 十分复杂的人物。他曾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研究 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过贡献,但后来成为一名机会 主义者、修正主义者,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事 业。
考茨基
一、生平及理论活动
• 考茨基的理论活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可分为三 个时期。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是考 茨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 是毕希纳派庸俗唯物主义的信徒,信奉达尔文、斯宾 塞(1820—1903)、穆勒(1806—18 73)的思想。19世纪80年代初到1910年, 是考茨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时期,他长期担 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的主编,与 恩格斯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花了五年时间 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 值学说史》,对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资本论》 作了通俗的解释,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的普及本。

马工程教材美学笔记

马工程教材美学笔记

艺术与美学1.艺术只有作为审美的形态才进入审美的研究范围。

P112.即使作为独立形态的艺术,一个以舞蹈者肢体生理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也比静态观赏舞蹈者的审美心理更为本源。

P133.作为人文学科,美学并非自然科学式价值中立的客观剖析,而具有价值批判引导功能,美学对商业消费主义审美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这一特性。

→审美的意义,意义在今天多大程度上能发挥,古今怎样发挥以及地位如何?P154.审美共鸣p185.所谓现代性,是与现代化相对应的人的精神特性这是一个指向主体人性的人文科学概念;而现代化则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在客观变化的社会科学概念。

现代性的核心是面向未来的时间—历史心态,由此衍生出的一个代表性特性是——理性化。

现代社会去魅化了。

现代性理性精神将古代社会的神秘权威崇拜消解了、理性化了。

→商业化了,一些祭拜仪式的舞台再现不过是为了过把瘾。

P206.20世纪消解审美本质思潮表明,这是一个缺乏甚至贬低理想的时代。

→现在社会上很强调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

消极自由主义似乎就很贬低理想,但是贬低理想似乎在不同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对崇高的解构,涂鸦猎奇心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或许是时代本身存在的多元化造成的,没有了权威崇拜后,提倡包容开放的轻松氛围,这是当代人的精神气质。

或许我们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太多反思,因为举动实在太过微小,不值得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细究,时间是金钱,我们却经常大肆挥霍。

P307.马克思“美的规律”的思想①审美的本质→自由的劳动人的本质→自由能动自由劳动→审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审美就是审你自己②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人的本质三位一体只有在美的规律所昭示的自由劳动方向中,人的劳动才是人的劳动。

③自由的劳动→是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价值论批判→是人性自我肯定的方式④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在意识中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里直观自身。

↓人的自由本质要依托于劳动。

美学原理马工程课程标准

美学原理马工程课程标准

美学原理马工程课程标准
美学原理马工程课程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学原理及其在马工程中的应用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马工程中的美学要素和原则。

3. 课程内容:
a. 美学原理导论:介绍美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探
讨马工程中的美学问题。

b. 马工程美学要素:研究马工程中各类元素的美学特征,如
骑手姿势、马匹动作、马厩设计等。

c. 马工程美学原则:探讨马工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如均衡、对称、谐调等。

d. 马工程美学应用:研究马工程的实际案例,分析其美学效
果和设计思路。

e. 马工程美学创新:引导学生进行马工程美学的创新研究和
实践,提倡创造性设计和个性化表达。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5. 评估方式:通过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6. 学分要求:根据课程难度和教学内容的量,确定适当的学时和学分要求,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的学习和消化。

7. 参考教材:根据课程需要,选取相关的美学原理和马工程方面的教材、参考书和期刊,供学生参考和深化学习。

以上仅为一个简要的参考,具体的美学原理马工程课程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学校和教育标准来确定。

第06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工程

第06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工程

矛盾
《易传》 “一阴一阳之 谓道”、 “一阖一辟谓 之变” , 这就把阴阳 的对立统一看成是运动 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张载从矛盾学说的高度 提出了“一物两体” 的 思想, 认为事物 “动 非自外” , 内部对峙 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事物变化的根本 原因。
张载
朱熹把“一物两体” 进一步概括为“一分为 二”,并认为万物 “ 无独必有对”,“凡物 皆有两端”,并且“独 中又自有对”。
适度原则
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 量变即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 化。
质变即质的变化,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本章关键词
矛盾 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 斗争性 普遍性 特殊性 质 量 度 质变 量变 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 否定性的辩证法
朱熹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 特“互相排斥的东西结 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 形成最美的和谐”、“ 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 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 存在。”
赫拉克利特
黑格尔自觉地意识到 “ 从对立面的统一中去把握 对立面” 是辩证法的 “ 最重要的方面”,并认为 对立统一是一切概念的本 性, 矛盾构成了自然世 界和精神世界中一切事物 的本质、 存在的根据和 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 否定性辩证法。 当马克思把 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 并把物质实践理解为人与自 然关系的基础时, 否定性的 辩证法就获得了一个现实的 基础, 成为一种 “合理形 态” 的辩证法。

马工程:第06章 自然美

马工程:第06章 自然美

5 .[加]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杨平译,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6年版。
思考题
1.你怎么看自然美这个概念? 2.较之于艺术美,自然美具有怎样的基本特性? 3.自然美欣赏有哪些代表性模式? 4.怎样理解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自然美范畴的天然美或天成之美? 5.在现代性背景下,较之艺术美,自然审美对于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自然物往往以它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响、生气盎然的姿态等感性形式直接唤
起人的美感。
图5 .壶口飞瀑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3.自然美的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 因主客条件的制约,自然美具有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特征。 这一方面与自然物自身的运动、变化的无限丰富性(四季、阴晴、朝暮、云雨 等)有关; 另一方面与人面对这些自然事物时的视角、情感态度等有关。
图14. 十里荷花
二、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即人的自然化与自由实践,它既是对超道德的本真自然人格的审美欣赏,又是 对超道德的自然天成境界的审美创造。
图15. 永定土楼外观
图16. 永定土楼内部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它有别于人工性特征突出的人工型艺术美,是将人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自然 型艺术美。
图17. 厦门玉石品 ——“留得残荷听雨声”
生理想论或存在论。
对于庄子,“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过程正是其与道合一、臻达天地自然之境 的过程,也即我们所谓自然审美的展开过程。 自然而然的天成境界自然美并不是稀罕的奢侈品,它实际植根于人生最根本的 生存方式之中。
图13. 《山水小品》,金农
几种模式的区分
如画模式与比德模式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天成境界模式着 意于内在天性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宇宙模式则对两种自然美均有强调 就内在天性之美自然美的三种内涵而论,宇宙模式显然属于宇宙存在论美学范

艺术学概论 马工程

艺术学概论 马工程

艺术学概论马工程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如天空、大地、山川,它们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艺术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因此,艺术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在艺术学的研究中,马工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马工程是艺术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美国艺术家罗伯特马耶克提出的,他详细分析了艺术作品的构成元素以及其间的相互作用。

他提出,一件艺术作品由两种因素共同组成,即“技术”和“情感”,它们是相互制约的,互相作用,又是互不矛盾的。

“技术”指的是创作者艺术技巧的扩展,艺术的技术包括绘画技法、选材、元素的组合、创作思路等;而“情感”则体现了作品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它表达了艺术家对某事物的情感。

在马工程这一理论模式下,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不只是由艺术本身的技术决定,而更多的是由作品的内在意义决定的。

只有在技术与情感的有机结合之下,艺术家才能将其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并使其作品真正具有视觉冲击力,激发人的情感。

因此,艺术家需要掌握艺术技巧,同时要注重作品的情感内容,从而达到作品有效表达艺术家真正想表达的内容以及深刻的视觉效果。

此外,马工程还分析了艺术作品中元素的相互作用,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指导。

他提出了三种元素,即物质元素、色彩元素和形态元素,它们是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

物质元素是艺术家创作的材料,它们可以是声音、气味、色彩等;色彩元素指的是艺术家在作品中所使用的颜色;形态元素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空间关系,如画面上的表现方式、构图等。

三种元素之间的运用,决定了一个作品的整体色彩、气氛和效果,也决定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马工程是艺术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理论模式,他提出了艺术作品技术和情感元素的协调结合,指明了物质、色彩、形态三者间的关系,为艺术学的研究和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指导意见。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工程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艺术研究者的重视和运用。

马工程美学知识点总结

马工程美学知识点总结

马工程美学知识点总结马工程美学是一门研究马的外貌、姿态、动作、行为等美学特征的学科,是农业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马工程美学中,我们不仅要研究马的外观美学特征,还要研究马在行为和运动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

通过深入研究马工程美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马的美学品质,提高马的审美水平,进而提升马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以下是马工程美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马的外貌美学特征在马工程美学中,我们首先要研究马的外貌美学特征。

马的外貌美学特征包括身体比例、肌肉线条、头部结构、毛色和斑纹等方面。

马的外貌美学特征直接影响着马的外观美感,也是评判马外貌好坏的重要标准。

研究马的外貌美学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评价马的外貌之美,也有助于人们在饲养和培育马的时候选择优质的马匹。

2. 马的姿态美学特征除了外貌美学特征,马的姿态美学特征也是马工程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在行走、奔跑、站立等不同姿态下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是评判马的姿态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马工程美学中,我们要研究马在不同姿态下的身体协调性、动作优美性以及表现力等美学特征,以便更好地欣赏和评价马的姿态之美,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在马术表演、比赛和训练中的表现水平。

3. 马的动作美学特征除了姿态美学特征,马在运动中所体现出的动作美学特征也是马工程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在马术表演、比赛和训练中所展示出的跳跃、驰骋、扬鞭等各种动作,都是马动作美学的重要内容。

在马工程美学中,我们要研究马在动作中所表现出的优美性、力量感、协调性和节奏感等美学特征,以便更好地欣赏和评价马在运动中所展现出的动作之美,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在马术表演、比赛和训练中的动作表现水平。

4. 马的行为美学特征最后,在马工程美学中,我们还要研究马的行为美学特征。

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各种行为,包括吃草、喝水、休息、社交、奔跑、觅食等各种行为,都是马行为美学的重要内容。

在马工程美学中,我们要研究马在行为中所展现出的稳健性、自然性、优雅性和灵活性等美学特征,以便更好地欣赏和评价马在行为中所展现出的美学之美,也有助于提高马的行为艺术水平和行为能力。

马工程美学原理知识点(一)

马工程美学原理知识点(一)

马工程美学原理知识点(一)马工程美学原理1. 简介马工程美学原理是由美学家马克斯·沃尔夫提出的一套关于建筑与艺术美学的理论体系。

它以人类视觉感知和心理体验为基础,探讨了创作中的形式、结构和空间等因素对美感的影响。

2. 原理解读形式原理•形式与感知:马工程美学强调形式对美感的作用,认为形式通过人类感官和视觉系统的运作,产生了美的体验。

•简约与复杂:马工程美学主张以简约的形式表达创意,避免过多复杂的细节,使作品更加纯粹和易于理解。

•比例与尺度:马工程美学关注创作中的比例和尺度的选择,追求一种协调统一的感觉。

结构原理•对称与平衡:马工程美学注重对称和平衡的运用,以创造一种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节奏与重复:马工程美学强调在创作中使用节奏和重复的元素,以增加作品的有机性和动态感。

•分层与层次感:马工程美学提倡在建筑和艺术创作中运用分层和层次感的手法,以增加空间的深度和丰富度。

空间原理•封闭与开放:马工程美学认为将空间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制造一种封闭感和私密感,而开放的空间则可以创造一种宽广和舒适的感觉。

•对比与对照:马工程美学倡导在空间创作中运用对比和对照的手法,以产生视觉上的冲突和张力。

•光线与阴影:马工程美学强调光线和阴影在空间中的运用,以提升空间的氛围和品质。

3. 应用案例巴塞罗那圣家堂•形式原理:圣家堂以简约的几何形式为基础,通过尖顶和雕塑等细节,展现了沉稳和庄重的美感。

•结构原理:圣家堂的对称结构以及塔楼的分层设计,给人一种和谐和均衡的感觉。

•空间原理:圣家堂内部的高大空间和光线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巴黎卢浮宫•形式原理:卢浮宫以对称的建筑形式为基础,通过圆顶和雕塑等细节,展现了华丽和奢华的美感。

•结构原理:卢浮宫内部的空间设计注重分层和层次感,给人一种富丽和壮观的感觉。

•空间原理:卢浮宫的开放式庭院和空旷的展厅,营造了一种宽广和自由的氛围。

4. 总结马工程美学原理以形式、结构和空间为核心,探索了建筑和艺术创作中的美学规律。

马工程美学原理题库

马工程美学原理题库

马工程美学原理题库1. 马工程美学原理是什么?它与传统美学的区别是什么?2. 马工程美学原理的核心概念有哪些?请分别解释。

3. 马工程美学原理中的"合理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马工程中被视为重要原则?4. 马工程美学原理中的"功能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举一个马工程中符合功能性原则的例子。

5. 马工程美学原理中的"人马协调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马工程中需要考虑这个原则?6. 马工程美学原理中的"安全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马工程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7. 马工程美学原理中的"自然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马工程中保持和谐的自然性至关重要?8. 马工程美学原理中的"平衡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马工程中平衡性是一个关键要素?9. 马工程美学原理中的"创新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马工程中需要追求创新性?10. 马工程美学原理在现代马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题库答案:1. 马工程美学原理是对马工程中的美学要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总结的理论体系, 传统美学主要关注艺术和文化领域,而马工程美学更专注于马工程设计和实践。

2. 核心概念包括:合理性,功能性,人马协调性,安全性,自然性,平衡性和创新性。

合理性指的是设计和实践的合理性,符合实际需求和条件;功能性指的是马工程的设计目标达到预期功能;人马协调性指的是马工程与骑手或马匹之间的和谐协调;安全性指的是马工程的设计和实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然性指的是马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平衡性指的是马工程在设计和实践中达到各个要素的平衡;创新性指的是马工程设计和实践中具有独特和创新的特点。

3. 合理性原则要求在马工程设计和实践中考虑到实际需求和条件,确保设计和实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一原则在马工程中被视为重要原则,因为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确保马工程的功能和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美学原理马工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马工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马工程教学大纲美学原理马工程教学大纲美学原理是一门涉及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和美的表达方式的学科,它在马工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美学原理在马工程教学大纲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美学原理在马工程教学中的价值美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对于马工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美学原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美学原理,学生可以了解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提高对马工程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其次,美学原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美学原理,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美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从而在创作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最后,美学原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美学原理,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二、美学原理在马工程教学大纲中的内容美学原理在马工程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如美、审美、艺术等,以及美学的基本原理,如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经验等。

其次,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

学生需要了解美的本质是什么,以及美的规律有哪些,如对称、比例、节奏等。

再次,美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

学生需要了解美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以及不同艺术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最后,美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美学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如美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变化。

三、美学原理在马工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美学原理在马工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需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通过引入具体的马工程作品或艺术事件,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美学原理的应用和意义。

其次,可以采用讨论和辩论的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再次,可以采用实践和体验的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厅等艺术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美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

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二版

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二版

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二版引言马工程美学原理是一本关于工程美学的经典著作。

第一版问世之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和好评。

本文档是马工程美学原理的第二版,旨在进一步探讨工程美学的基本原理,并为读者提供深入理解和应用工程美学的指导。

1. 工程美学的概念与意义工程美学是研究工程实践中的美学问题的学科。

它不仅仅关注于工程的设计和功能,还强调审美体验、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在工程实践中,美学原理的运用能够提升产品或工程的整体品质,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2. 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二版的修订内容第二版的马工程美学原理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更新。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2.1. 美学观念的补充与扩展第二版修订了原版中的美学观念,补充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

此外,还将工程美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美学知识和理解。

2.2. 实例解析的增加第二版在内容中增加了更多的实例解析,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和应用。

这些实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学原理的应用方法和实践技巧,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

2.3. 设计原则的更新与完善针对工程设计实践中的新挑战和需求,第二版对设计原则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通过新的设计原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美学原理,提升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创新性。

3. 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二版的应用价值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二版对于工程设计师和美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和理解该书的内容,读者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收益:3.1. 提升工程设计的美学品质通过应用马工程美学原理的指导,工程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考虑产品或工程的美学要素,提升设计品质和用户体验。

通过合理的形式和结构、创新的材料和工艺,工程设计可以实现功能与美感的完美结合。

3.2. 增强设计的创新性和差异性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二版强调的是创新和差异性的重要性。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该书的原理,发掘设计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造出更加独特和有个性的产品或工程。

马工程:第06章 自然美[知识研究]

马工程:第06章 自然美[知识研究]

专业知识
12
一、如画模式
如画观念同西方近现代以来风景画(landscape)画种的逐渐独立和成熟、人 们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性欣赏的普遍化、美学学科的独立及与“秀美(优美)”相 对而言的“崇高”审美范畴的出现等审美并美学领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从审美本质角度看,“如画”之风景模式表现出艺术审美对自由形式及其感觉 方式的重大推广作用:本来发端于劳动自由形式的艺术审美,反过来也成为深刻 塑造人类感觉方式的模式与标准,以至人类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艺术形式来感受 并评价包括自然在内的现实生活。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对自然事物及其属性的依赖性或鲜明的自然性自然物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然审美与自然美产生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自身及其相关特征的依赖性则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自然美的内容相对朦胧宽泛侧重于自然事物的形式美同社会美整体内涵意义丰富内容充实但形式粗糙不同自然美多半内涵稀薄缺乏确定内容但其形式却清晰鲜明具体生动侧重于形式美
对于庄子,“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过程正是其与道合一、臻达天地自然之境 的过程,也即我们所谓自然审美的展开过程。
自然而然的天成境界自然美并不是稀罕的奢侈品,它实际植根于人生最根本的 生存方式之中。
专业知识
20
专业知识
图13. 《山水小品》,金农
21
几种模式的区分
如画模式与比德模式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天成境界模式着 意于内在天性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宇宙模式则对两种自然美均有强调
专业知识
16
图9. 《竹》,(明 )徐渭 图10. 《兰》,(清)石涛
图8. 《梅》,关山月

美学-自然美

美学-自然美

自然美的本质特征
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就 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 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显 现,是自然性与社会性 的统一。
• 第一,构成自然美的先决条件是自然事 物本身的质料、色彩、形状等自然特征。 没有这些自然属性,也就没有自然美。 • 第二,自然美偏重于形式。一般来 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 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面有 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自 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 而自然美的形式却是具体的、直接引发 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 和显要的地位。

总之,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 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 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 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 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 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 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 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自然美的对象
经 一 方 面 人 自
另 关 系 的 “ 人 身 化 也 ” 得 了 到 的 了 自 改 然 造 ; ,
切 大 自 然 逐 渐
使 实 践 中 , 一 成 方 为 面 和 人 人 改 有 造 着 自 密 然 ,
会 人 类
开 的 起 社 源 会 和 的 艺 实 践 活 动 。 在 社 不 离 都 源 起 的 术
会 物 呈 现 的 美 , 它 是 社
事 然 美 , 是 指 各 种 自 然

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为 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 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的产生及自 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会实 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
始 成 为 自 审 美 的 对 象 。 说 , 才 开 来 人 于 对 界 然 ,

导论《美学原理》 马工程

导论《美学原理》 马工程

2.“美”
一个多义的“美”不宜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术语。
3.“审美经验”
只有作为涵括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经验”才是美 学的研究对象。
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1)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构成 (2)审美意识
(1)社会美
(2)自然美
审美活动存在领域 (3)艺术美
(4)美育
(1)崇高
(2)悲剧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基于生产-生活本身的现实审美眼光。 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不能仅视为一个流派,而是现代美学 制高点。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 一、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 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一、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1.艺术
美学曾被规定为“艺术哲学” 但美学研究艺术与艺术学不同。
美学和艺 术学关系
• 所以,鲍姆嘉通在审视莱布尼兹-沃尔夫哲学体系的壮丽结构 时,发现要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需要创立一门新学科来弥补 体系的缺陷。他的博士论文就致力于创立这样的一门研究感性认 识的新学科,他以拉丁文“Aesthetica”命名,希腊文的词根意 思为“感性的”,也就是“感性学”的意思,即英文 “Aesthetics”。
化;“美学”学科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这种理论自觉形态;

美学是研究方法不仅要求哲学思维的
思辨力,而且要求审美乃至所有精神经验的敏锐体验,这二者结合所
形成的意象思维运动,是基于内在体验对所“看”(直观)到的审美
本质的描述性概括。
推荐书目
•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2013年版。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 鲍姆嘉通是在十八世纪近代学科分化独立的时代背景下提 出建立美学学科的,这具有深刻的时代必然性和代表性。

马工程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工程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工程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简称,美学原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马工程美学原理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和阐释美学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审美教育、审美形态、审美范畴、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多个方面,旨在探究美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地欣赏、创造和批评艺术。

其中,审美心理主要涉及审美感知、情感、理解、判断和创造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审美经验则关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审美教育旨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则从不同的角度对美的形态和类型进行分类和阐述;艺术鉴赏与批评则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鉴赏活动的研究。

马工程美学原理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旨在指导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美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法理学马工程重点知识梳理

法理学马工程重点知识梳理

法理学马工程重点知识梳理法理学马工程是指利用法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与方法,对社会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一种学科交叉研究。

它旨在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工程的实践,为社会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法理学马工程的基本概念1.1 法理学法理学是研究法律本质、规律和原理的学科,它通过研究法律的历史、哲学和逻辑等方面,揭示法律的内在规律,并对法律进行解释和评价。

1.2 马工程马工程是指利用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决的一种学科。

它通过应用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和设计各种工程系统,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法理学马工程的研究内容2.1 法律规范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法理学马工程的核心是将法律规范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研究和分析法律的规定和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城市规划领域,法理学马工程可以研究如何将法律规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 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法理学马工程还可以应用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法理学马工程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工程的实践,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法理学马工程的价值和意义3.1 促进法律的科学发展法理学马工程的研究可以促进法律的科学发展,使法律更加科学、合理。

通过研究和分析法律与工程的关系,可以揭示法律的内在规律,并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2 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理学马工程可以通过解决社会中的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交通规划领域,法理学马工程可以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法律规定和科学的工程设计,解决交通拥堵、安全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3.3 提高工程实践的效果和质量法理学马工程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法律与工程的关系,提高工程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建筑工程领域,法理学马工程可以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工程设计,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法理学马工程的发展趋势4.1 跨学科合作的加强法理学马工程的发展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将法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与方法相结合。

安徽教综 马工程考点

安徽教综 马工程考点

安徽教综马工程考点马工程是安徽教综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它是指人类利用马进行各种工作和活动的一门学科。

马工程既包括对马的培养和训练,也包括对马的驯养和繁殖。

通过马工程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马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马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

在那个时代,马是人们重要的劳动力和交通工具。

人们利用马的力量,进行农耕、运输和战争等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工程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步发展壮大。

马工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马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马的训练和驯养等方面。

通过对马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进行马的训练和驯养。

马的心理学研究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与马进行沟通和合作。

马的训练和驯养是马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马的训练,可以使马具有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而马的驯养则是指将野生马逐渐驯化为人类的工具和伙伴,使其适应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工作。

马工程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马的作用有所减弱,但仍然有很多领域需要马的帮助,比如农业、旅游、体育等。

此外,马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马术比赛和表演等活动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休闲方式。

马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如何利用马进行各种工作和活动。

通过对马的培养、训练和驯养,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马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马工程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和艺术生活。

马工程美学原理名词解释(一)

马工程美学原理名词解释(一)

马工程美学原理名词解释(一)马工程美学原理1. 背景马工程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时代的美学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理论基础。

马工程美学原理旨在指导人们进行科学艺术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美的支撑。

2. 自然规律与生产工艺的有机融合•自然规律:指自然界存在的各种法则、规律和原理,如物质运动规律、生命活动规律等。

•生产工艺:指在生产实践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如农业生产工艺、工业生产工艺等。

马工程美学原理要求将自然规律与生产工艺有机融合,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和创造,使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作出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艺术作品。

3. 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客观性:指作品要基于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进行表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主观能动性:指作品创作者要以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创造力主动地进行表达和创作。

马工程美学原理要求在作品创作中统一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既要忠实于客观现实,又要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现实性的作品。

4. 社会性与群众性的统一•社会性:指作品要反映社会的历史、现实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性。

•群众性:指作品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贴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同。

马工程美学原理要求在作品创作中统一社会性与群众性,既要关注社会的历史变革和发展进步,又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实际生活,从而创作出能够引领社会前进、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5. 美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促进•美学理论:作为美学研究的基础和指导,包括对艺术规律、审美规律等的理论探讨和总结。

•社会实践:指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的具体活动和实践经验,如生产实践、文化实践等。

马工程美学原理要求美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促进,通过实践的检验和丰富,不断完善和发展美学理论,为创作出更加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艺术作品提供指导和支持。

以上所列举的是马工程美学原理的相关名词,并通过解释和举例说明了其含义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
18
专业知识
图12. 《临流独坐图》,(北宋) 范宽。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 巨制。深郁的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 的云雾,吐吞变灭,更让人忘身于 万山之中……
19
四、天成之美
庄子的核心思想一方面讲宇宙本体、自然天行即天道,一方面则更讲社会人生、 效法自然即人道。因而,庄子的“天地之美”(《知北游》、《天下》)自然美 思想一方面可归诸宇宙本体论,另一方面则更应视为以其宇宙本体论为基础的人 生理想论或存在论。
专业知识
16
图9. 《竹》,(明 )徐渭 图10. 《兰》,(清)石涛
图8. 《梅》,关山月
专业知识
图11. 《菊》,齐白石
17
三、宇宙模式
自然美欣赏的宇宙论模式 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实际均在一定意义上 提出了一种可称之为宇宙本体论的自然美欣赏模式。 毕达哥拉斯的宇宙本体论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 庄子的宇宙本体论侧重于内在自然本性。 他们分别将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数”与“道”同自然万物的美联系起来, 而且给予了同样的宇宙本体论地位。
6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2.自然美的内容相对朦胧、宽泛,侧重于自然事物的形式美 同社会美整体内涵意义丰富、内容充实,但形式粗糙不同,自然美多半内涵稀 薄、缺乏确定内容,但其形式却清晰鲜明、具体生动,侧重于形式美。 因此,线条、形状、色彩、声音、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外在自然物之美 的自然美欣赏中最重要和压倒其他的部分。 自然物往往以它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响、生气盎然的姿态等感性形式直接唤 起人的美感。
图17. 厦门玉石品 ——“留得残荷听雨声”
专业知识
26
本章小结
关键词:自然美; 比德模式 ;天然美 自然美有两种内涵,即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自然审美依赖自然事 物及其属性,内容相对朦胧、宽泛,形态多变,审美过程不可传达。 自然审美的主客体代表性模式有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本体论模式和天成 境界。 天然美即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它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一般简明地表述为“天然”、“天成”或“天然(之)美”、“天成(之)美”, 涵盖了自然界、人生社会、艺术等诸多审美领域的核心美学范畴。
图14. 十里荷花
专业知识
24
二、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即人的自然化与自由实践,它既是对超道德的本真自然人格的审美欣赏,又是 对超道德的自然天成境界的审美创造。
图15. 永定土楼外观
专业知识
图16. 永定土楼内部
25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它有别于人工性特征突出的人工型艺术美,是将人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自然 型艺术美。
专业知识
13
专业知识
图7.未名湖畔的画家
14
二、比德模式
自然美欣赏的伦理学模式。 即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从中 可感受到某种人格化的道德美。 因而,“比德”之“比”即比拟或象征,“德”则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格。“比 德”即自然对象之美是儒家君子之人格美德的比喻或象征。
就内在天性之美自然美的三种内涵而论,宇宙模式显然属于宇宙存在论美学范 畴,天成境界模式则既是人生存在论美学范畴,亦可谓艺术风格论美学范畴。
专业知识
22
第三节 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一、自然界的天然美 二、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专业知识
23
一、自然界的天然美
康德:“那必须是自然,或被我们认为是自然,以便我们能对美本身怀有一种 直接的兴趣。”(《判断力批判》第42节)
4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1.对自然事物及其属性的依赖性或鲜明的自然性 自然物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然审美与自然美产生的物 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自身及其相关特征的依赖性则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征。
专业知识
5
图1 .华山之险
图2 .黄山之奇 图3 .泰山之雄
图4 .青城山之幽
专业知识
图6 .雾中的梧桐山 (深圳市)
10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4.自然审美的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 即审美者身处审美活动中的全感官身心参与性、亲身经历性及源发体验性,环 境美学家普遍强调自然审美是一种“介入式”的审美经验感知模式
专业知识
11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一、如画模式 二、比德模式 三、宇宙模式 四、天成之美
对于庄子,“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过程正是其与道合一、臻达天地自然之境 的过程,也即我们所谓自然审美的展开过程。
自然而然的天成境界自然美并不是稀罕的奢侈品,它实际植根于人生最根本的 生存方式之中。
专业知识
20
专业知识
图13. 《山水小品》,金农
21
几种模式的区分
如画模式与比德模式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天成境界模式着 意于内在天性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宇宙模式则对两种自然美均有强调
第六章 自然美
专业知识
1
内容概要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第三节 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专业知识
2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专业知识
3
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15
二、比德模式
“于玉比德”和“于水比德” 产生自中国先秦并为后世广为认同与传扬的比德理论或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 中国文化“一天人”、“同真善”哲学特征与类比思维方式,是强调主体即所谓 君子人格美建构的中国美学在自然审美或自然美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比德可谓用来解释人们追求自然美或从事自然审美的一部分深层背 景、原因的一种理论,而并非解释自然美与自然审美本身性质与特征的理论。
专业知识
7
专业知识
图5 .壶口飞瀑
8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3.自然美的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 因主客条件的制约,自然美具有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特征。 这一方面与自然物自身的运动、变化的无限丰富性(四季、阴晴、朝暮、云雨 等)有关; 另一方面与人面对这些自然事物时的视角、情感态度等有关。
专业知识
9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12
一、如画模式
如画观念同西方近现代以来风景画(landscape)画种的逐渐独立和成熟、人 们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性欣赏的普遍化、美学学科的独立及与“秀美(优美)”相 对而言的“崇高”审美范畴的出现等审美并美学领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从审美本质角度看,“如画”之风景模式表现出艺术审美对自由形式及其感觉 方式的重大推广作用:本来发端于劳动自由形式的艺术审美,反过来也成为深刻 塑造人类感觉方式的模式与标准,以至人类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艺术形式来感受 并评价包括自然在内的现实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