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磁现象的教学设计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第一篇:《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
(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电生磁一、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
①电流方向②线圈绕法四、安培定则。
2024年初中物理优秀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电磁现象》的第一节“磁场的存在和磁感线”,内容包括磁场的概念、磁场的特点、磁感线的引入和磁感线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理解磁场的特点,掌握磁感线的引入和磁感线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磁场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感线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磁场的特点、磁感线的引入和磁感线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细线、图钉、纸张。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铁钉、细线、图钉、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磁铁周围的小铁钉,提问: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钉?(2)让学生用细线悬挂磁铁,观察磁铁在空间中的运动,提问:磁铁在空间中的运动受到哪些力的影响?2. 知识讲解(1)磁场的概念:介绍磁场是一种无形的力场,存在于磁体周围的空间中。
(2)磁场的特点: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磁场方向从磁体的北极指向南极。
(3)磁感线的引入:用图钉和纸张展示磁感线的分布,说明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分布而引入的。
(4)磁感线的特点: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磁感线互不相交。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应用题,让学生理解磁感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十章第一节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的空间中的无形力场。
2. 磁场特点: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磁场方向从北极指向南极。
3. 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南极,互不相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场的概念和磁场的特点。
(2)画出一个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图。
2. 答案:(1)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空间中的无形力场,具有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磁场方向从北极指向南极。
初中物理磁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性和磁极的概念。
2. 能够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了解磁感线的方向规定。
3. 知道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了解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 学习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现象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磁现象、磁体、磁性和磁极的概念。
2. 磁感线在描述磁场中的应用。
3. 地磁场的存在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磁感线的方向规定。
2. 地磁场的南北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指南针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磁现象:(1)让学生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磁极间的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磁性的特点,了解磁体的磁性强弱。
(3)介绍磁极的概念,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学习磁场:(1)引导学生认识磁场,解释磁场的概念。
(2)学生动手实践,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
(3)讲解磁感线的方向规定,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4. 了解地磁场:(1)介绍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让学生了解地磁场的存在。
(2)讲解地磁场的南北极,引导学生认识地磁场的特点。
5. 总结与拓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磁现象、磁场和地磁场等方面的知识,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课后,同学们可以调查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磁现象的广泛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磁感线时,对于磁感线的方向规定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磁感线的方向规定。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磁现象
一、磁現象【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
●知道磁感線可用來形象地描述磁場,知道磁感線的方向是怎樣規定的。
●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以及地磁場的南、北極。
2.過程與方法●觀察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場的存在。
●通過觀察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通過感知磁場的存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認識磁場的存在,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瞭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通過感知磁場的存在,知道磁感線和地磁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求是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探索科學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磁鐵的指向性和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知道什麼是磁場、磁感線、地磁場和磁化。
難點:磁場和磁感線的認識。
被磁化的鋼針磁極的判斷。
【教學方法】探究、實驗、討論法【教學器材】條形、蹄形磁體,鐵、鈷、鎳片,鐵屑,鋼針,投影儀,投影片,掛圖,微機,大頭針,鐵架台,細線,有關磁性材料的實物,圖片(有些實驗器材可佈置學生自己準備),大磁鍼、小磁鍼。
一、新課引入這是一個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柯洛娜(KIRUNA)旅遊時拍到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什麼自然現象嗎?這就是傳說中的極光,它是絢麗的、多變的、神秘的。
長久以來、人們除了感歎極光的美麗,也在不停的尋找極光出現的原因,國內外也有很多關於極光的神話傳說。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才研究發現,這鐘現象是和地球的磁場有著密切的關係的。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磁現象。
二、新課學習1.磁現象在小學的時候中,我們就瞭解了簡單的磁現象,同學們回憶一下,有哪些現象?學生發言,教師可以適時補充。
例如磁鐵能吸引鐵;指南針可以指南北,説明人們辨別方向;小磁鍼指南北;兩磁鐵可以相吸,其中一個換另一頭就相斥等等。
磁現象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從古代開始,很多人們就致力於對磁現象的研究,例如司南的發明,就為當時的航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八年级物理教案之磁现象.doc
八年级物理教案之磁现象磁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磁体。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磁化现象。
2.过程和方法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试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由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难点:了解磁化现象。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
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印象,缺乏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
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条形磁体,铜片.铁片,玻璃片,镍片、铝片,大头针,铁钉。
演示实验: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头针,铁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提问学生对磁的认识,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现象。
学生踊跃发言,把自己所认识的与磁有关的生活知识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善于联系实际生活的习惯,同时帮助学生尽快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
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求知欲,也能及时知道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给以纠正。
新课一、简单的磁现象提问:什么是磁体?为了让学生纠正错误想法,加深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老师的问题:1.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2.磁体上什么地方磁性最强?什么地方最弱?3.磁体上的南极和北极是如何得来?4.磁极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逐一解决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最终能简练的概括出磁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
生:能够吸引金属的物体。
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点评,归纳出以下几点:1.磁体不是任何金属都能吸引,只能吸引钢铁类物质。
初中物理磁力现象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磁力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磁感线的概念及作用。
(2)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特点。
(3)了解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知道地磁场的南北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利用实验和观察,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借助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教学难点: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条形磁铁、蹄形磁体、小磁针若干、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播放美丽的极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2. 提问: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钉?磁铁之间为什么会相互吸引或排斥?3. 板书课题:磁力现象二、教学新课,科学探究1. 了解磁现象(1)阅读教材,了解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
(2)讨论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
(3)演示磁化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
2. 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分组实验: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讨论实验现象,总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认识磁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1)演示磁场实验,让学生感知磁场的存在。
(2)介绍磁感线的概念、作用及画法。
(3)让学生尝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特点。
4. 了解地球周围的地磁场(1)介绍地磁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磁场的南北极。
(2)讨论地磁场对磁体的影响。
三、巩固知识,拓展应用1. 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2. 生活中的磁现象: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磁现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四、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磁力现象的特点。
2. 反思学习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磁场的特点,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电生磁教学设计篇一《电生磁》教学设计永久镇中学孙桂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系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学校硬件配备较为齐全,强化班级建设,突出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初二的学生心智已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体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奥斯特的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二)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五、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演示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电生磁”现象和安培定则,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以旧引新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体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磁现象教学设计(集合7篇)
磁现象教学设计(集合7篇)磁现象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难点:磁现象的应用三、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
本章共二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磁现象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知道磁通量的国际单位,知道公式的适用条件,会用公式计算.2、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3、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仪器: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演示用电流表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电磁感应现象:二、教学内容1、磁通量()复习: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引入:教师:我们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如果一个面积为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们把与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1)定义:面积为,垂直匀强磁场放置,则与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表示.(2)公式:(3)单位:韦伯(Wb) 1Wb=1T·2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注意强调:①只要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所讨论面的面积,在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不垂直可将面积做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净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如果用公式来计算磁通量,但是只适合于匀强磁场.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之分,磁感线穿过某一个平面,要注意是从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2、电磁感应现象:内容引入: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3、实验演示实验1:学生实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观察现象: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了电流.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电流.设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磁通变化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实验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提问:A、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B、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现象分析:(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所处磁场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铁不动时,线圈处,不变,故无感应电流.实验3:演示实验——关于原副线圈的实验演示实验观察: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电流表指针偏转.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现象分析:对线圈,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故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教师总结: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不管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闭合电路中都有感应电流产生.结论: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3、例题讲解4、教师总结: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定律,同样适合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5、布置作业磁现象教学设计(3)【教学设计思想】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新人教版电生磁教学设计汇编十六篇
新人教版电生磁教学设计汇编十六篇篇1:“电生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节课,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的而密不可分的。
为了要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到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转变,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的关系。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应让学生自身去探究、总结,用自身的语言描述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身归纳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流的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让学生自身动手动脑去做电磁铁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
结论由学生自身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时再让学生举出实际利用的例子,既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激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涉取课外知识的兴趣;既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利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由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难点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准备】导线、学生电源(电池组)、开关、螺线管、电磁铁、小磁针等。
2024年初中物理优质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电磁现象》的第一节“磁现象”,内容包括:磁场的基础概念、磁场的方向判定、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简单磁路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磁场的方向判定方法。
2. 使学生理解磁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场的方向判定,磁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础概念,磁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细线、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铁钉、细线,用于课堂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磁铁吸铁钉、指南针指向等生活现象,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磁场概念学习(10分钟)讲解磁场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周围铁钉的排列,了解磁场的存在。
3. 磁场方向判定(15分钟)介绍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磁场的方向。
4. 磁体间相互作用力(15分钟)讲解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规律,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亲身体验。
5. 简单磁路认识(10分钟)介绍简单磁路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磁路的构成。
6.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磁场概念2. 磁场方向判定3. 磁体间相互作用力4. 简单磁路5. 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场概念及磁场的方向判定方法。
(2)解释磁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并举例说明。
(3)根据简单磁路的知识,设计一个磁路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答案:(1)磁场是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力作用场。
磁场方向可以通过放入小磁针的指向来判断,通常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为磁场方向。
《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涪陵区XXXXX学校 XXXX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磁体、磁性的概念。
②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③知道什么是磁化及磁化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及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有关磁现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磁现象的知识,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难点:磁化及磁化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6根)、环形磁铁(若干)、蹄形磁铁、磁针(大小2种)、小铁钉(若干)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设计时间一、复习预习学案大屏幕展示学案预习部份(学生上节课后一部份和课下独立完成)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上几章我们学习了“电”的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下学生小组整体解决,不懂的作上记号,集体讨论分析学生听讲、思考学习新知,巩固旧知,加深印象先让学生自觉完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来引入新课.利用动画片中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42面我们从一个动画片中来看看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三、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磁现象”1、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方法一、把一些铁钉放在白纸上,用一块条形磁铁平放在铁钉上,然后手捏磁铁慢慢提起方法二、用磁铁尝试吸引其它物质2、探究磁铁上的磁性强弱处处一样吗?①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师适时总结②支起小磁钉,使它在水平方向自由地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教师说明:磁铁的指向性,这就是我们的指南针(司南),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③每个磁针都有两个磁极吗?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单磁极的磁铁,如果你在本节课的偶然发现的话,那么诺贝尔奖就可能有你一份了。
学生小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动手解决学案中的探究一学生观看并总结归纳学生动手操作,说明现象并看看周围同学实验时指针的方向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大胆猜想,并小组讨论学生猜想并写在学案探究三上,小组合作设计,进行实验,验设计的本堂课的4个小实验都十分简单,但是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探索-归纳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磁现象》教案(通用3篇)
《磁现象》教案(通用3篇)《磁现象》篇1【思想】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由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方法过程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讲授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与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
(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课件演示)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八下物理《磁现象》教案
学科物理授课时间1课时查验人课题磁现象课型探究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什么是磁性,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和磁性材料。
⑵了解中国古代磁性的应用和现代生活生产中磁性的应用。
⑶学会动手实验来判断条形金属物的磁性和自制指南针。
2、过程和方法:⑴通过适当的动手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⑵通过实验的简单设计来培养设计实验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让学生掌握磁化的方法和自制指南针的方法。
(4)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⑵通过对中国古代磁性的应用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⑶通过对现代生活生产中的磁性应用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无穷力量。
重点⑴了解磁性和磁性的应用。
⑵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化。
难点磁极的判断和磁化教学准备教室布置:重新排列桌椅使中间留出较大的空间方便教师和学生活动。
教师用:磁铁、大头针、铁屑、铁片、塑料片、铜片、塑料盒、纸片、细线、小磁针、塑料袋等。
学生用:磁铁、大头针、铁屑、铁片、塑料片、铜片、小磁针、塑料袋、纸片、木块等生活中其他常见小物品。
课时1课时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备注新课引入一、新课引入磁铁推车演示。
这节课我们就对简单的磁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什么是磁性?什么是磁体?提出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磁铁能吸引任何物质。
制定计划——用磁铁吸引准备好的各种物质,看什么物质被吸引了(设计记录表形式)。
利用较为新颖的引入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
在引入新课后,通过老师简短的解释引出1。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磁现象磁场
【教案一】20.1磁現象磁場【教學設計思想】本節是八年級物理第20章第一節《磁現象磁場》,作為本章的第一節有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後續知識學習的基礎,因此,做好演示實驗,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實物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探究出來物理概念或規律,是本節的主要特色。
由學生觀察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現象進入物理知識的探究之中,讓學生親身經歷有關知識的形成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體;2.知道磁極;3.知道磁極的指向性和磁極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5.知道磁化及其應用。
二、方法與過程1.感知物質的磁性和磁化現象。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認識磁極,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2.觀察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的實驗演示,探究出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瞭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進一步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磁極指向性、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磁化的概念。
【教學難點】1.通過觀察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實驗演示,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2.觀察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實驗演示,能探究出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講授法、觀察法、探究法。
【教具與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請大家先聽兩個故事:(幻燈片展示)1.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阿房宮,為了防範刺客,聰明的工匠們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宮的北門,一旦有人身懷鐵器,立刻就會被門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東海岸,有一個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爾島,來往的船隻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針失靈,還會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觸礁沉沒。
聽了這兩個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吧?今天我們學習了磁現象,就會明白這是為什麼。
(板書課題)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一)磁現象1.磁性: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
(課件演示)2.我們把這類具有磁性的物體叫做磁體。
《磁现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一节《磁现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九章《电与磁》是电学知识的延续和发展,而《磁现象》是该章的第一节课,其中有关磁的概念和规律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
因此课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对磁的认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理概念,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也为后续学习磁场及电磁联系提供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的吸铁(钴、镍)性;(2)知道磁体的指向性;(3)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4)知道什么是磁化;(5)了解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和动手实验,感知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2)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薄弱学校,我所面对的学生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
如果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那么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三、课前准备1.学生实验: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铜片、铁钉、钢钉、铝片、塑料、镍币、玻璃、大头针。
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钉、钢钉、大头针、小磁针、细线、铁架台。
3.多媒体图片、视频片段。
4.磁卡、磁带、磁盘。
四、教学流程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探索结果回答:磁铁能够吸引学生简述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判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六、板书设计第一节磁现象1.什么叫磁性?什么叫磁体?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9.1 《磁现象》教学设计富水镇初级中学汪锋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九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磁现象,教材没有给出明确磁体、磁极和磁体间相互作用的概念,全靠学生自己总结。
也就是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至于磁化现象,可以作为略讲内容,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磁化的利与弊来认识。
通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并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归纳法教学准备教具:铁块、铝块、铜块、泡沫块、木块、橡皮、铁钉、铁锁、回形针、电磁铁、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硬币、信封、纸杯等。
学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屑、铁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境导课完成小魔术(用磁铁分硬币)导入板书课题:§9.1 磁现象二、探究新知1、磁性和磁体活动一:提出问题:出示磁铁和以下材料,磁铁会吸引下列哪些物质?铁块、铝块、铜块、泡沫块、木块、橡皮、铁钉、铁锁、回形针。
学生猜想究竟哪种猜测结果是完全正确的呢?设计并进行实验: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上讲台把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出来呢?用磁铁靠近以上材料,观察现象: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的物质有:铁块、铁钉、铁锁、回形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磁现象的教学设计
调兵山市六中何丽
表演小魔术:在一只乒乓球内藏入一块磁铁后重新粘合,并在口袋里藏入磁铁,当乒乓球放在口袋边时,乒乓球就“粘”在上面。
从古至今,磁体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最先发现自由旋转的磁体最有指向性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当时把它称之为什么?
多媒体播放有关“司南”介绍的视频,学生归纳“司南”的特点。
一、磁性
1、平常摆弄以下物体时,观察到以下哪些物体是磁体?怎样区分?所有磁体具有什么共性?(方法多种)
(镍币、瓷器、塑料板、橡皮、条形磁铁、大头针、蹄型磁铁、小磁针)
归纳分析: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类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小组讨论:
怎样区分形状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
先从颜色进行区分,铜块的颜色与其他两种金属的颜色不同。
再用磁铁判断铁块和铝块
二、磁极
1、分小组讨论,并完成下表
请学生代表到讲台演示实验,自己验证其猜想。
根据学生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物理学中,把磁体上磁极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
2、一个磁体有几个磁极?
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
三、将小磁针放在针尖上,用手拨动小磁针,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1、小磁针静止后的位置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利用小磁针指南北的特性给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①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北面的一端叫北极(N极)
②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面的一端叫南极(S极)
2、练习: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 极?
答案:每一段磁体上仍然有N极和S极
3、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
4、指南针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5、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磁现象的成功应用,开创了人类应用磁现象的历史。
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①视频演示
②学生归纳小结,得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五、磁化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
你能让本来不具磁性的铁块具有磁性吗?应该怎么样做?
(由小组代表发言,方法多种,答案不唯一;请别组同学评价实验方法)
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说得很完整,,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怎样做呢?
观看一段视频。
像影像中进行操作,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叫做磁化。
六、磁体的应用
磁体的应用非常广泛,日常生活中有它,工农业生产更离不开它。
观察生活用具,哪些地方应用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