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考试:言语中拨开误用成语的面纱
公务员考试成语误用辨析常见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误用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公务员如何应对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中的语义误导
公务员如何应对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中的语义误导公务员考试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是考察考生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由于语义误导的存在,有时候会给考生带来困扰。
本文将就公务员如何应对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中的语义误导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了解语义误导的常见形式在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语义误导的常见形式。
这样一来,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就能更加警觉,避免被误导。
常见的语义误导形式包括:1. 歧义词:某个词语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2. 否定词的使用:否定词的使用经常会带来理解的困扰;3. 排比和对比:一些句子中使用了排比和对比的手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4. 忽略前后文的关联:有时候我们在理解某个句子时,需要考虑其前后文的关联,否则容易被误导;5. 客观与主观:有些句子表面看起来客观,但实际上带有个人偏见,需要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判断。
二、掌握解题技巧在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时,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语义误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全面理解题目:在解答题目之前,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切勿匆忙思考答案;2. 注意排除干扰项:语义误导常常通过干扰项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辨别选项之间的差异,排除干扰项,找到正确答案;3. 多角度思考:有时候,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陷入单一思维;4. 注意上下文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句子所在的文本环境,理解句子的具体含义;5. 注意修饰语的作用:修饰语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6. 总结归纳:通过对大量题目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语义误导。
三、切实提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除了掌握解题技巧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应对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中语义误导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提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方法:1. 多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有深意的语言表达,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2. 广泛阅读新闻和时事:了解社会热点、政策法规等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有关话题的语言表达;3. 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参与相关的练习和活动;4. 多参与讨论和交流:通过参与讨论和交流,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5. 注重词汇的积累:拥有丰富的词汇量是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基础,因此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记忆。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成语,你知道怎么解嘛?
2015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成语,你知道怎么解嘛?逻辑填空长期占据着湖北省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半壁天下,导致我们做题的时候无法绕开这个需要长期积累、看似简单做起来“兵败如山倒”的题型。
尤其是成语类的题型,很多人看到四个字在一起就晕头了。
但是,成语在湖北省公务员考试中真的那么难吗?也不尽然。
成语大都是古代沿袭下来的,而古代的汉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大部分的词都是单音节的词语,也就是一个字一个意思,四个字是四个意思。
因此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拆分开来,就可以知道成语的大概意思了。
在我们的考试中,也并不要求我们非常详细的了解成语的意思,只要我们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就够了。
这就是我们的“拆分法”。
话说这么多,我们先来试水看看成语的拆分好不好用呢?【例1】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欺欺人B.掩耳盗铃C.指鹿为马D.削足适履【解析】我们需要从四个成语中挑选出一个符合语境的成语。
首先我们来辨析一下词义。
自欺欺人:拆分开来即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别人。
掩耳盗铃:拆分开来即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意思不就是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别人么?“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的意思一样,你选了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在心理吐槽:你凭啥不选我呀?所以两个都不选。
为啥?一个题目能有两个标准答案么?不能吧。
指鹿为马:拆分开来即指着鹿说是马,意思不就是颠倒黑白瞎说么?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削足适履:“削”即“削掉”,“足”即“脚”,“适”即“适合”,“履”即“鞋子”。
所以“削足适履”的意思就是削掉脚去适合鞋子。
即使你不知道“履”是什么意思,也可以大概知道“削足适履”削掉自己的脚去适合什么东西,跟仙帝瑞拉里灰姑娘她两个姐姐一样,这种行为好么?我们再回到文段看看文段需要什么样的成语。
2016湖北公务员行测备考: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湖北公务员上岸必读<<<点这里看2016湖北公务员行测备考:成语的辨析与使用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2016湖北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在线咨询。
此部分知识主要在于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
在考试中,要求考生能正确区分误用和正确使用的成语。
其中,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是关键。
造成成语误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
例如:①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②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大意。
“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显然①②句都是望文生义。
再如“差强人意”、“首当其冲”、“万人空巷”、“从长计议”、“文不加点”、“火中取栗”、“别无长物”等。
2.感情色彩不当成语也有其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以至全文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
例如: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它是一个贬义词,上句误用作褒义词。
3.词义轻重失当词义在表达程度上有轻有重,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用。
湖北公务员上岸必读<<<点这里看例如:①人世间,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语无伦次、言而无信的人是深恶痛绝的。
②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①句中,“语无伦次”指讲话或写文章颠三倒四,没有条理。
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让人“深恶痛绝”,显然该词用重了。
2015年湖北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之成语的意图
2015年湖北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之成语的意图逻辑填空是很令人头痛的一个模块。
一方面,它的题量大,分值大,在这个版块十分多会直接导致言语分分数不高,进而影响行测的总分;另一方面,它考查的内容太广了,实词可以对比,而成语基本靠平时的积累,对于我们没有很多积累的人来说,马上就要考试了,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怎么迅速提高呢?只能在考试的时候“别人靠实力、自己靠运气,也许靠眼力”了吗?现在我就教大家一招,明白成语的意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成语了。
”成语通常都是四个字的,四个字通常都是我们认识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四个字通常都是我们认识的,为什么合到一起就不认识了呢?原因有二:一是畏难心理,看到成语会不由自主的觉得难,进而望而却步,在气势上的就输了一层(这个只有自己克服,如果没办法克服的话,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二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什么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呢?举个例子,“方兴未艾”,通过前面讲过的词语拆分法:方,正在;兴:兴起;未:还没有;艾:停止(这个在理解上会有点难,我们大概理解:正在兴起还没有什么,推测出是停止、下降的一类意思)。
因此,“方兴未艾”的意思就是“正在兴起,还没有停止的意思。
这是大部分人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推测出来的”其一“。
那么,其二是什么呢?那么问题就来了:成语会考查我们都可以表面推出来的意思吗?很显然不会。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什么样事物正在兴起还没停止呢?据此,我们推出是”新的事物正在兴起,还没有停止。
“因此,”方兴未“指”新兴事物正在兴起,还没有停止。
我们会发现,成语考查点通常在“其二”,大家在考试的时候对对应“其二”就可以迅速破题解答了。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例】借助于影视改编的力量,谍战小说近几年在市场上,屡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渐次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而谍战小说家屡获文学大奖,更着“谍战小说热”所传递的某种文化诉求已经参与了当下文化空间的书写。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务员考试 成语误用76例 行测—语言理解
公务员考试成语误用76例行测—语言理解一、不明白成语的整体意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
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或一知半解。
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
例(1)令人欣喜的是,在解放思想打破禁区的年代,“喉舌”终于开始说“性”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当其冲”创办了性教育专题节目《悄悄话》。
析“首当其冲”现在一般用来比喻最受到对方的攻击或最先遭受灾难。
将此一一代入原句中就不难发现与句子要表达的意义不相符。
这是不明此成语的整体意义所致。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应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析“差强人意”是指还能使人满意。
“强”是“振奋”的意思,引申为符合。
很明显,“我”不熟悉那里的情况,却硬派我去,这是“强人所难”,怎么能说还使人满意呢?例(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析“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
而原句中如屏之苍山,似镜之洱海,均是自然的造化,并非人工所为,怎能用“巧夺天工”来言其奇妙呢例(4)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堪称不刊之论。
析据文意可知作者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刊登的文字,这是今义释古义。
“刊”本意是削除,引申作修改,“不刊之论”是不容删改的言论,即正确的言论,例句显然不明词语的整体意义,以今律古造成误用。
例(5)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错误。
析在这个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
“文不加点”意为文章一气写成,不需要修改一个字。
例句中把“点”当作标点来使用,这也是以今律古,像这类成语较多,在考查中也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用。
例(6)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
析“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文中误用“没有整体把握”。
例(7)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正确理解成语含义
公务员考试行测: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在近几年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对成语这一重要考点的考查表现为逻辑填空、成语使用正误判断、成语替换三种形式,而其中尤以逻辑填空最为常见。
理解成语含义是破解成语类题目的基础,也是关键。
对成语含义的理解,有些可以直接从字面得出,如“好吃懒做”、“人杰地灵”;但大多数的成语仅从字面去解释都是不够的,必须关注其背后的引申义、比喻义,如“胸有成竹”,是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要理解成语含义,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词汇量的问题。
这一点可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考前的背诵常考成语进行有效突破。
另外,理解成语过程中常出现的几个误区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望文生义、断词取义、忽视多义、形近音近混淆。
知识点一: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某一成语的确切含义,只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例题1: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点拨:“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
根据句意可知,此处将“差强人意”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与其本义几乎相反,属望文生义。
知识点二:断词取义断词取义是指在理解成语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他语素的意义,从而作出错误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例题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点拨:“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句中只断取了“首”所含的最先、最早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属断词取义。
知识点三:忽视多义多义成语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成语。
对于这种成语,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只关注了成语的常用义,而忽视了成语的其他含义。
例题3: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点拨:考生若只将该句中的“想入非非”理解为“胡思乱想”,则很容易据此认为其用在此处不恰当。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助你巧解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助你巧解成语辨析 成语辨析占了逻辑填空很大一部分比例,而且成语辨析题通过短时间积累可以迅速攻破。
第一成语辨析题从来不避讳重复考,即历年国考真题,省考真题中出现的成语会多次考察。
比如“一蹴而就”出现过八次,只要看到它,就可以百分之九十选它。
第二考察点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应知应会,非常熟悉,但普遍用错的成语,比如“空穴来风”,“炙手可热”“七月流火”等。
在明确考察点后,还需运用“语境分析法”,全面把握逻辑关系。
现将成语辨析的几大角度阐述给各位。
一、忌望文生义成语都是从哲理故事中引申而来,字面意思一般都不能解释其更深层次的道理。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明日黄花】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二、把握成语使用范围、对象范围大小:比如【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是指暗中诽谤,中伤他人。
但前面包括语言、行动等多种手段。
而后者只是语言手段。
固定搭配:【美轮美奂】只能用来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青梅竹马】只能用来形容从小长大的异性之间。
个体 整体:【莘莘学子】 本身就是众多学生的意思。
前面不能加一些。
谦敬词 谦辞 【蓬荜生辉】 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绵薄之力】 微薄之力,常指你帮助他人,他人感谢你说的谦辞。
【从善如流】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敬辞 【虚怀若谷】 虚:谦虚;谷:山谷。
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鼎力相助】 鼎力:大力 。
大力相助。
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把握语义轻重比如【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轻下论断或随意批评。
【信口开河】指不用思考、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前者语义更重,含有恶意诬陷之意。
言语理解—成语误用
言语理解—成语误用公务员笔试中的逻辑填空模块题中,对成语运用的考察有很多,所以正确的运用成语对于我们做对逻辑填空题很重要。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成语的含义的理解和成语的运用可能还不是十分准确,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一些特别容易出错的一些成语,那容易出错的成语都分为哪几类呢?对成语的错误运用有哪几方面?下面给大家一一介绍。
(一) 望文生义:成语的确切含义和字面含义相差较大错误示例1:这一期看来又得增加版面,来稿非常多,而且都是不易之论。
错误示例2: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
大家分析一下这两个句子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么?很明显不对,把不易之论当成了来之不易的言论,把不刊之论当成了不能刊登的言论,上面两句话都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只是把成语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过来了。
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
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易是指改变的意思,而不是容易的意思。
正确示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确是不易之论。
不刊之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消除,修改。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正确示例: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二)语义重复:成语与文段中的词语(动词)重复错误示例1: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漫步在林荫道上。
错误示例2:经过会员们的多次酝酿讨论,一个比较完善的年度计划应运而生地出现了。
错误示例3:当年,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倍受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错误示例4:这部好电影,感人至深,大家谈论起来津津乐道。
错误示例5:他突然辞职这一决定真有点出人意料之外了。
大家看这几个示例,是不是有重复的地方,示例1:独自和孑然一身重复;示例2:出现和应运而生重复;示例3:浑身和遍体鳞伤重复;示例4:谈论和津津乐道重复;示例5:之外和出人意料重复。
所以以上几个句子都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所以填写逻辑填空题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重复的地方,如果出现重复,果断排除。
湖北公务员行测备考谨防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湖北公务员行测备考谨防成语使用十大误区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2016湖北公务员行测备考:谨防成语使用十大误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2016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 >>> 。
在近几年的中,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
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去分析,找出其差别。
(注:语素是最小的,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1.形近、音近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
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仆后继B.勇往直前C.前赴后继D.发奋图强【答案】A。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成语辨析解题技巧
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成语辨析解题技巧在行测逻辑填空题中,常常会考察考生对成语的把握,所以,对成语的理解与把握是逻辑填空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今天,小编就教给大家成语辨析的解题技巧。
成语辨析主要包括五大类型:(1)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2)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3)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4)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5)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考生们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积累常见成语的正确含义和适用范围,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掌握成语句法及其特殊用法。
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适用范围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题型核心知识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
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闹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例: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_______,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A.目无全牛B.目不识丁【答案】A【解析】在这句话中,成语“目无全牛”的使用是不正确的,说话者没有准确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目无全牛”是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说话者却将它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是错误的。
(二)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题型核心知识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
有一些成语自身就附带有展示褒贬态度的感情色彩。
例:今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______,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A.蠢蠢欲动B.心驰神往【答案】B【解析】“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
此处用来指学生报考显然不对。
(三)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题型核心知识成语作为一种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的词语形式,其含义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其适用范围也是固定的,不可乱用、滥用。
《武汉事业单位语文备考——误用及易混淆成语辨析》
武汉事业单位语文备考——误用及易混淆成语辨析华图教育梁花云成语是武汉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语文笔试中必考的题型,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让考生判定成语使用正确与否或者是辨析意思相近的成语。
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常见却容易误用或者容易混淆的成语,而这些成语也恰恰是出题人所青睐的。
我们要在武汉事业单位备考时弄清楚这些常考易错成语,才能避免跳入出题人所设置的陷阱,夺得高分。
下面就为各位武汉事业单位考生梳理一下易误用成语和易混淆成语两类易错考点。
一、易误用成语:易误用成语类型主要包括望文生义、褒贬颠倒、对象误用、谦敬错位、轻重失度和语义矛盾等几大类,但是一般常考的误用类型主要是前三种。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一般会误用为看问题不全面之意。
例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一般会把“点”理解为“标点”,即误用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类似易误用成语整理: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行测言语理解:带你跳出成语辨析的陷阱
行测言语理解:带你跳出成语辨析的陷阱俗话说,公务员考试中“得言语者得行测,得行测者得天下”。
乍一听到这句话时很多学生会心想:言语!言语我从小学到大暗喜:那公考岂不是很稳!可惨淡的事实却是:我们认为最最熟悉的言语,伤我们却是最深,特别是那逻辑填空题,做题时迷之自信感觉题题稳对?对答案时几度崩溃怀疑人生!中公教育_专家在此进行分析。
为什么我们熟悉的言语理解—错误率这么高呢?其实,言语有自己的命题思路,其中的成语辨析就是一大亮点和难点,每每学生看到成语是不是都有种似曾相识却又朦胧模糊的难辨词意的感觉。
没关系,那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梳理下高频成语的误用陷阱吧。
望文生义:成语有自己的渊源和典故,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一样哦。
比如:首当其冲,字面理解:第一个冲上去,实际意思: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经典例题】骚乱中,抢劫的事情层出不穷,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更是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首当其冲B.首屈一指C.首尾难顾D.难逃一死【中公解析】答案A。
:句意说的是骚乱中,抢劫多发,而高家因为是首富,肯定要最先受到攻击。
“首屈一指”、“首尾难顾”明显不合句意,可首先排除B、G “难逃一死”程度太重,排除0“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恰与句意相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ooffcn中公教育天津分部天津中公教育不管范围:成语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如果不管范围也会造成错误哦。
比如:鬼斧神工VS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多形容大自然的力量,形容大自然的神奇也可以形容艺术品或建筑的精美;巧夺天工:多用于人,形容人工艺术品技艺巧妙胜过天然【经典例题】以极低的能耗生产高效而无污染的产品:这便是大自然的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始探索生物机体材料生产的奥妙。
他们的目的是:为工业生产寻找一种“绿色”的秘笈,以使它们能够用不同以往的方式生产水泥、玻璃、胶水……而且,这看来是 _______ 的!欢迎见证仿生学的革命。
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易错成语梳理之误用字面意义类
行测言语理解考试中,成语类题目也是常见类型之一。
在做题时出错的原因一般是对成语的理解不够透彻。
大多数考生都是从字面去理解,让分数白白的溜走。
比如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多多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避免出错。
下面总结了答题时常出错的成语,考生们要防止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
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详细出处参考。
2020国考行测技巧:关于成语的误用的那些
2020国考行测技巧:关于成语的误用的那些事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逻辑填空题目,一直是考生的拦路虎,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一旦选项中涉及成语时就抓耳挠腮,面对各种“善变”的成语仰天长啸,或者看着认识但是相近的成语一头雾水,因此这类题目做对的概率就很低。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一种词语辨析的方法——语素联想法。
所谓的语素联想法,顾名思义就通过对语素的联想来猜词义、辨析词语,简单说就是“猜”词语。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耳提面命】在这个成语中,“耳提”是指对着耳朵,提着耳朵。
“面命”是指当面告语。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贴着耳朵和他讲。
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所以这个成语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
关于这个成语经常有一下几种误用的情况:1.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错误示例】专家指出,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多沟通交流,多尊重鼓励,多赏识教育,不能耳提面命,指手画脚,絮絮叨叨的。
(这里就把它误解为贬义)2.误用于同辈之间。
【错误示例】他是我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错误。
【例1】可惜我生的晚,先生早年执掌学院,教学育人的风采未能亲见,与我而言始终是一大遗憾。
但我又是________的,留在先生身边,十二载________、言传身教,足以受用终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幸运耳提面命B.荣幸耳熟能详C.可喜耳濡目染D.荣幸苦口婆心【中公解析】A。
该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第二个空与言传身教之间有顿号(、),也就提示我们选择与“言传身教”构成并列联合关系的词语,“言传身教”是指用言语来教导,用行动来示范。
能构成并列且含义相近表示教导的选项只有耳提面命,是指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而B项耳熟能详是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C项耳濡目染是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D项苦口婆心是指善意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
湖北公事员考试行测成语选择六角度
湖北公事员考试行测成语选择六角度成语,精练的形式中包括丰硕的内容,它以生动的形象唤起人们的联想,以精辟的语义启发人们的心智。
纵观最近几年来考试行测中言语明白得与表达的试题,成语辨析慢慢成为选词填空和语句表达的一个重要考点。
在近几年的公事员考试中,对成语这一重要考点的考查常由以下四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中公教育专家为您讲解解决方式。
应付成语类题目,仅靠死记硬背成语的含义远远不够,更要培育依照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的方式,在做题时考生可从以下六个角度进行判定选择。
(一)从语义重复角度判定在成语的运用进程当中,应尽可能幸免成语和语句中其他词语的语义重复,因为成语本身就包括着相当精炼的含义,假设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对照,很有可能造成重复。
常见需注意的三种成语语义重复现象:1.句子中已显现了比喻性成份,再利用带比喻词的比喻性成语那么造成语义重复。
常见的带比喻词的比喻性成语有:如坐针毡、如堕烟海、易如反掌、口假设悬河、势如破竹。
2.某些成语本身暗含“令人”、“让人”的意思,句中假设显现这两个词语,再利用带有这些含义的成语那么会造成语义重复。
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
3.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包括句中某方面意思造成语义重复。
上述三种情形,以第三种最为常见,考生需重点把握。
【例题1】我在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眼前老是浮现出马悦然的形象,他喝着威士忌,地讲述自己那些的故事,讲到关键处常常戛但是止,举起空酒杯,用四川话说道:“没得酒得。
”填入划横线部份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津津有趣不知所云B.津津乐道跌荡起伏C.兴致勃勃引人入胜D.娓娓而谈老生常谈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
“津津乐道”中的“道”与“娓娓而谈”中的“谈”都含有说话的意思,如填入句中那么与后面的“讲述”组成语义重复,故排除B、D。
第二空中,与后文的“关键处”相对应,表示故事吸引人的“引人入胜”更符合句意。
“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如此的故事一样不存在“关键处”。
湖北公务员测试:言语理解选择成语6大角度
湖北公务员测试:言语理解选择成语6大角度2013年湖北公务员考试预计在3月左右启动,考生可着手准备。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作者在一段材料中可能会表达若干个观点,在这些观点中主要的或核心的观点、中心思想、作者的用意或目的都可以称之为主旨。
成语是湖北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部分的重要考查内容。
要应对成语类题目,仅仅理解成语的含义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
下面湖北华图(/)特总结出言语理解选择成语的六大角度:一、适用对象角度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藏书;“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萍水相逢”只能形容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朋友之间等。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
【例题1】中国的节日历来与文学表现密切相关,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节的诗句________,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不胜数B.汗牛充栋C.罄竹难书D.不一而足【解析】本题答案为A。
选项中四个成语都有“多”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
“汗牛充栋”意为藏书很多;“罄竹难书”意为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这两个成语都不能形容“赞美元宵节的诗句”多,排除B、C。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词义与句意相符,但“不一而足”一般用于句尾,故不如“数不胜数”贴切。
二、程度轻重角度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
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再如“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二者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重。
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言语理解成语辨析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言语理解成语辨析成语瓣析与误用一、成语的辨析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
对于成语辨析类题目,考试难度不会很高,考查的都是考生应知应会的成语,然而有些成语容易出现误用的情况,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要注意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在成语辨析与误用的词表中,我们精选了一系列容易混淆误用的成语。
考生可以首先比较它们的不同所在,然后根据“释义”使自己的理解更为准确,再通过“误用”和“纠错”进一步加深这种理解。
此外在复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照上述的几种辨析方法结合成语对号入座,以便达到方法的灵活运用。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公务员考试:言语中拨开误用成语的面纱
湖北华图范卫娜
在我们的省考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会考到40道题,其中包括逻辑填空20题。
成语是我们逻辑填空中必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但是有一些成语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同时也是在新闻和广告中会经常用错的一些。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举例说明几个:
⑴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的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多被误用为,非常热门的含义)
⑵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多被误用为冲锋在前,或首先接受任务。
首先应该先做某事)
⑶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
富丽堂皇。
现在也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多被误用为美好的东西很多的含义)
⑷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吗,没有停止。
多形容形式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多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⑸不负众望:不能是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含贬义。
(多被误用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的含义)
真题演练:
1.2012-国家-37.借助于影视改编的力量,谍战小说近几年在市场上,屡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渐次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而谍战小说家屡获文学大奖,更着“谍战小说热”所传递的某种文化诉求已经参与了当下文化空间的书写。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生水起象征
B.方兴未艾预示
C.炙手可热说明
D.声名鹊起透露
【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下文的语境信息强调“谍战小说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A项中“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的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置于此处符合语境。
第二空,“象征”与后文搭配得当。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
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2.2013-河南-11.2012年虽然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所以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最大,而的就是量与其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大型机电设备制造等行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马当选
B.四面受敌
C.毋庸置疑
D.首当其冲
【答案】D
【解析】由语境可知,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增城速度的影响是很大,而且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后面的几个行业是例子,因此D选项“首当其冲”符合语境。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3.任何一种文化载体,无论色彩上怎么_______,造型上怎么新颖奇特,音效上怎么震撼全场,如果缺乏那一种风骨神韵、价值理念,顶多是一场“视觉盛宴”,只会带来感官的刺激与享受。
流芳百世、享誉中外之作,莫不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蔚为壮观历久弥新
B.美轮美奂惊骇世俗
C.无与伦比巧夺天工
D.绚丽夺目形神兼备
【答案】D
【解析】第一个空所形容的内容为“色彩”首先排除“美轮美奂”和“蔚为大观”,文中第二个由语境可知,是表示文化载体需要兼具外在的色彩造型和内在的神韵价值,所以排除“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所以正确答案为D。
4.“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其义,作为公益型国企的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一定要心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并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切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泾渭分明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B.大相径庭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C.迥然不同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D.天差地别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答案】C
【解析】“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可见应做到“不负众望”,切忌“不孚众望”。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第一空比较两词的含义,属于横向比较,应选择“迥然不同”。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逻辑填空主要考察大家对成语的理解以及实词间的辩词,这一模块对大家的基础要求比较高,所以要做一个有心人,多总结,多查阅,多做题,相信在大家词语方面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