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噢!苏珊娜》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1)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 (1)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音乐》。
这首歌曲是一首美国民谣,具有轻松欢快的节奏和简单易懂的歌词。
歌曲描绘了苏珊娜即将出嫁的情景,充满了喜庆和祝福。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能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介绍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噢!苏珊娜》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美国民谣的特点和背景,培养对不同文化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噢!苏珊娜》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变化,以及对美国民谣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美国民谣的相关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合作演唱、舞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美国民谣的相关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教授歌曲: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要素。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演唱和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展示与评价:各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苏珊娜的美丽身影,充满了浓郁的美国乡村风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在新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符号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和技巧。
2.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音乐符号、图片等。
2.教学音频: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文件。
3.教学视频: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介绍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国乡村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播放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唱。
注意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技巧,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姿势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然后进行全班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5.拓展(5分钟)播放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讨论乡村音乐的特点。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噢!苏珊娜》的美国乡村风格。
鼓励学生课后主动欣赏乡村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撰写一篇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小短文。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歌曲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苏珊娜的美丽和温柔。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节奏、音高、唱名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美国民间音乐感兴趣,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欣赏能力。
3.通过合唱、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音高的准确性:歌曲中的音高变化较大,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唱出每个音高。
3.合唱配合: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保持和谐的合唱效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音乐节奏和音高。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节奏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美国民间音乐的歌曲,引起学生对美国民间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歌曲《歌曲噢!苏珊娜》。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7课哦!苏珊娜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7课哦!苏珊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哦!苏珊娜》是一首美国的民谣,歌曲旋律轻快,歌词富有幽默感,歌曲中描述了苏珊娜拒绝了一个年轻人的求婚,却答应了他的请求,歌曲通过对这一情节的描绘,表现了善良、真诚和宽容的品质。
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的背景,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以及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对于这首歌曲,他们可以通过已有的音乐知识来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然而,歌曲中的英文歌词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哦!苏珊娜》的演唱技巧,能够流畅地演唱歌曲。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英文歌词理解和演唱。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符和节奏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和视听结合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景;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视听结合法,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感受歌曲的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哦!苏珊娜》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5.歌曲处理:教师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符和节奏,让学生进行练习。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哦!苏珊娜》、歌曲背景、歌词翻译、特殊音符和节奏等内容。
oh susanna中文版儿歌

1.引言"Oh Susanna"是一首具有美国南部民歌特色的经典儿歌,其轻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最近,一位热心的音乐爱好者为这首经典儿歌创作了中文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了解这首歌曲。
2.歌曲背景介绍"Oh Susanna"一曲创作于1848年,由美国著名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Stephen Foster)作曲。
这首歌曲的旋律明快欢快,歌词贴近生活,描述了一个来自阿拉巴马州的采金者苏珊娜(Susanna)的故事。
歌词中描述了苏珊娜的特征和所经历的旅程,以及对她的爱慕之情。
3.中文版儿歌歌词下面是这首经典儿歌"Oh Susanna"的中文版歌词:《哦,苏珊娜》哦,苏珊娜,哦,苏珊娜,你就不要哭,我的爱人。
我至早一天就离开你,我往南,你朝北去:我决心去寻找黄金,我去挖、你在家哭。
哦,苏珊娜,哦,苏珊娜,你就不要哭,我的爱人。
我走过密西西比河,一路去寻找我的财富,直到我死去,那就是我的梦想,到那里我得死在梦乡,哦,苏珊娜,哦,苏珊娜,你就不要哭,我的爱人。
4.分析与解读这首歌曲的中文版歌词对原版歌曲进行了精妙的翻译,保留了原有旋律的也将其贴近了我国古老大陆的土地。
歌词中描绘了一个勇敢的男人,离开心爱的人前往南方寻找金子的故事。
这些情节和情感与原版保持了一致,传达了相同的情感和情节。
5.欣赏"哦,苏珊娜"的中文版儿歌以清晰、流畅的旋律和贴近我国人情的歌词,让广大听众在欣赏歌曲的也感受到了这个故事所传递的勇气和坚毅。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人们需要这样一首简单的歌曲来放松心情、放飞梦想。
6.结语"哦,苏珊娜"这首中文版儿歌的问世,为我国的音乐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首经典儿歌。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经典儿歌得到中文版的译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音乐魅力。
哦,苏珊娜优秀教案

哦,苏珊娜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噢!苏珊娜》,反映中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能流畅地唱好歌曲《噢!苏珊娜》并能为表演,为歌曲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3:能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为歌曲增添表现力。
4:通过学唱《噢!苏珊娜》,了解美国乡村音乐,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与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强弱的附点节奏,及歌曲中的弱起部分。
2:能很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光盘、多媒体、道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4/4 12 34 5—| 1 5———| 1 5———| 54 32 1—||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王老师您好!二:组织教学导入:1:听歌曲《噢!苏珊娜》一遍 T: 今天有一个小男孩想邀请我们去一个地方,猜猜我们来到了哪呢?S:我们来到了路易斯安娜州。
T:是的,那么我们去探望谁呢? S:我们去探望朋友们。
T:能认识新的朋友我们真是太开心了,那么接着王老师为这些新朋友来表演这首歌曲来欢迎他们。
三:学唱歌曲《噢!苏珊娜》1:放音乐,教师表演自唱自跳 2/4 XX|O O | 0 0 | 0 0 |0X X|| 踩脚转圈拍手 T:那么刚才王老师表演了哪些动作呢? S:拍手、转圈、扭腰 2:学习节奏,练习节奏训练 Ppt出示节奏:2/4 0X X|0X X|0X X|0X X|| T:那么我们也来学学其中的一个动作好吗?黑板上出示的这条节奏有什么特点吗?或者说你发现了什么呢? S:四个小节都是一样的 S:都是0X X| T:是的总的来说4个小节都是一样的对吧?2:打节奏 T:那么首先让老师示范一遍,2/4 0X X|0X X|0X X|0X X|| 3:学生跟着老师练习 T:拿出你们的右手,” 0”把两手平摊,”x”拍手,练习几遍。
T:指出在“xx”时我们要拍得轻巧一些。
4:放歌曲一遍,示范加入节奏拍手“ox x” T:接着王老师为歌曲来加进拍手,你们来听听我老师是在什么地方才拍手的呢? S;最后的地方。
《噢!苏珊娜》课件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
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包括绘画、手 工艺品、短片等。这些作品展示了学生们对《噢!苏珊 娜》的理解和创意。
学生作品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评价,肯定了他们的努力和 创造力,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帮助他们进一 步提高。
教学过程反思与改进
要点一
教学过程回顾
1847年,阿特金森在辛辛那提市(Cincinnati)创作了这首歌曲,并在当地一家 报纸上首次发表。
创作背景
《噢!苏珊娜》是一首充满爱和 感情的歌曲,表达了对一位名叫
苏珊娜的女性的深深的爱意。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旋 律“哦,我的苏珊娜”(Oh,
My Susanna),这使得这首歌 曲在当时迅速走红。
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歌曲背景和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演唱技巧(10分钟)
详细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通过示范和 演示帮助学生掌握。
歌词解析(10分钟)
对歌词进行逐句解析,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含义和情感变 化。
分组练习(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2
《噢!苏珊娜》文本分析
主题与情感
主题
该诗歌的主题为爱情、人生和死亡,其中爱情是核心主题。
情感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眷恋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呈 现出悲壮、感人的情感色彩。
结构与层次
结构
诗歌共分为四节,每节都有独特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层次
诗歌的层次感强烈,从抒发情感到哲理思考,逐渐深入。
语言与修辞
语言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这首歌曲源自美国民间,是一首充满欢乐、热情的歌曲。
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歌词描述了苏珊娜即将举行婚礼,全城的人们都为她欢呼庆祝的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不断提高。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通过参与活动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噢!苏珊娜》这首歌曲的背景,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和教学用具,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美国民间的音乐氛围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然后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情景表演: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噢!苏珊娜》1.歌曲背景2. 歌词意义3. 音乐风格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歌曲演唱的准确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花城版) (2)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 (2)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间歌曲,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7课所选用的歌曲。
歌曲以活泼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苏珊娜与丹尼的有趣对话,歌曲富有生活气息,易于学生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感受歌曲中的幽默与欢快,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歌曲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在接触到富有特色的外国民歌时。
然而,对于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导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美国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
2.学会歌曲《噢!苏珊娜》,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2.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视频资料,图片等。
2.乐器:吉他、鼓等。
3.教材: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随后,展示图片,介绍歌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让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花城版) (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 (1)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7课选用这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歌词富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美国民谣的风格特点,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名、简谱等,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节奏感和歌唱技巧。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曲的理解和发音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美国民谣的风格特点。
2.学会歌曲《噢!苏珊娜》,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英文歌词理解和发音。
2.歌曲旋律的把握和演唱技巧。
3.节奏感的学习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方法和节奏感。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视听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噢!苏珊娜》音频、视频资料,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资料:歌曲简谱、歌词等。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案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民谣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感和故事情节,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简谱,引导学生认识音符和节奏。
讲解歌曲背景和歌词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演唱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英文歌词的发音。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的乡村民谣,这首歌曲旋律轻快,节奏明确,歌曲内容富有故事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曲以叙述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活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音乐节奏、音高的认识和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已经学习过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较高,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训练学生对音乐节奏、音高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正确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演唱、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情感体验法:教师通过讲解、播放相关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噢!苏珊娜》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示范演唱。
3.乐谱:为学生提供歌词和旋律的参考。
4.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选择这首歌作为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词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歌词的解读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英语演唱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美国民谣,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英文歌词的翻译和理解。
2.歌曲节奏的把握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吉他、鼓等,用于伴奏和节奏训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并对英文歌词进行翻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美国民谣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歌词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语进行歌词创作。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噢!苏珊娜》的歌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噢!苏珊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将其选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
歌曲的歌词简单易懂,便于学生记忆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曲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理解歌曲的背景文化。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英语演唱歌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用英语流利地演唱。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视听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片段,引导学生跟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噢!苏珊娜》歌曲片段,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文化,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学生初步理解歌曲。
3.旋律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掌握节奏。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歌唱技巧。
5.课堂展示: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反馈。
6.拓展活动:教师学生进行歌曲创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曲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歌曲,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收录了这首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的内容描述了苏珊娜夜间迷失方向,但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美国音乐文化,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同时提高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鉴赏。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他们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美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钢琴: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唱歌。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同时,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歌唱技巧的运用,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合唱,检验学习效果。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寓意,如苏珊娜迷失方向但仍能找到回家的路。
英语儿歌歌词:噢苏珊娜

Oh,Susanna! 噢,苏珊娜! I come from Alabama with my banjo on my knee. 噢!苏珊娜我来⾃阿拉巴马,带上⼼爱的五弦琴; I'm going to Louisiana, my true love for to see. 要赶到路易斯安娜,为了寻找我爱⼈. When it rained all night the day I left. The weather it was dry. 晚上起程⼤⾬下不停,但天⽓还⼲燥, The sun so hot, I froze to death. 烈⽇当空我却⼼冰冷, Susanna, don't you cry. 苏珊娜别哭泣! Oh, susanna! Oh, don't you cry for me. 噢,苏珊娜,你别为我哭泣! I'm going to Louisiana, my true love for to see. 我要赶到路易斯安娜,为了寻找我爱⼈. I had a dream the other night.When everything was still, 昨晚上更深⼈静,我沉睡⼊梦乡, I thought I saw Susanna,Coming down the hill. 在梦中见苏珊娜,漫步下⼭来相迎. The buck-wheat cake was in her mouth, 她嘴⾥吃着荞麦饼, The tears were in her eye, 但眼泪晶莹. Says I I'm coming from the South, 我离开故乡来找你, Susanna, don't you cry. 苏珊娜别哭泣! Oh, Susanna, oh, don't you cry for me, 噢,苏珊娜,你别为我哭泣! I'm going to Louisiana with my banjo on my knee. 我来⾃阿拉巴马,带上⼼爱的五弦琴. Oh, Susanna, oh, don't you cry for me, 噢,苏珊娜,你别为我哭泣! I'm going to Louisiana with my banjo on my knee. 我来⾃阿拉巴马,带上⼼爱的五弦琴.。
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噢!苏珊娜》

上部的形状像吉他,下部的 形状像铃鼓,有四根弦或五根弦, 用手指或拨子弹奏。班卓琴是吉 他族乐器成员之一,具有独特的 音,发出的声音干脆明快。
同学们,我们在欢乐的音乐中度过了这 节音乐课,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与好朋友之 间亲密无间的情感,希望通过今天的音乐课, 能够使我们更加珍惜与同伴的友谊之情。
谢 谢!
歌曲简介
歌曲《噢!苏姗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 歌曲旋律轻快、流畅,有着舞曲的特点,节奏跳 跃,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 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小游戏:
1.跟着老师模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部分。 2.模仿牛仔的样子,边唱边随节奏做弹吉他的动作。
牛仔
五弦琴(班卓琴) (Banjo)
三 个 法 五 幅 文 人 画 有 5 个 特 和 屈 辱 感 他 前 往 瑞 典七 日 后 教 屠 夫 汉 文 条 件 虽 然 公 司 的 营 业 日 的 分 公 司 问 题 与 入 口 化 工 集 团 具 体 如 何 退 还 退 伙 公 司 股 份 的 七 月 五 日 合 同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2)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 (2)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易懂的旋律深受学生喜爱。
歌曲描绘了苏珊娜的美丽身影,以及人们在舞会上的欢乐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国民谣的风格,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和音乐风格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美国民谣的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舞台表现力。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民谣的特点,感受歌曲《噢!苏珊娜》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4.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噢!苏珊娜》,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难点:理解美国民谣的特点,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歌曲所描述的舞会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分组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合作、交流,提高团队精神。
3.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唱歌。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美国民谣的风格特点,丰富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美国民谣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噢!苏珊娜》,讲解歌词的含义和演唱技巧。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唱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当之处。
4.情景演唱:设置舞会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演唱歌曲,培养音乐表现力。
5.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对美国民谣的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噢!苏珊娜》美国民谣风格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