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教材内容:

1.100以内的加、减法(三)

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表内乘法(一)

4.表内除法(一)

5.厘米和米

6.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7.观察物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使学生能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的长度,会用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2.数学思考: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认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视图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3.问题解决: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

合适的已知条件。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观察物体及简单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态度: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以及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的长度,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难点:

1.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

2.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4.解决实际问题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三)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2.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3.求“比一个数比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二、认识图形

知识点:

1.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

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3.在折、拼、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和联系。

三.表内乘法

知识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用电子图表示出一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如2×6

∶∶∶∶∶∶,横看是2个6,竖看6个2)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9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后面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课本67页第4题,区分用加法还是用乘法。)

四、表内除法

知识点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社会问题,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米和厘米

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

六、观察物体

知识点

1.从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一样。(课本68页做一做。70页第一题.第二.三.四题)

2.根据立体图形判断平面图形,根据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71页第5题)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不确定现象,教学时,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有趣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老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周围熟悉的事情,相互说一说什么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