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5.4平移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特
殊图案的共同特点;
2.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数学思考
通过讨论、探究、交流等形式,
使学生在辩论中获得知识体验.
问题解决
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
图形平移的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
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
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
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勇
于探究的热情.
(续表)
教学
重点
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
难点
认识图形平移的特征.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自制教具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欣赏下面的图案.
图5-4-7
观察上面的图形,他们都有
一个共同的局部,找出这个
局部,如果给你这个局部,
你能得到整张图片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
学生观察确定基本图形.
活动二:实践
【探究1】平移的概念
和性质
1.学生描图操作,教师根据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准
探究交流新知
学生情况进行如下指导.
(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
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
大小如的雪人?
(2)描图前教师说明:为了保
证“按同一方向平移”,大
家应该在雪人帽顶的上方约
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
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也应
画一条直线,画图时要始终
保持两条直线重合.
(3)学生描图,描出三个雪人
图.
2.观察、思考.
(1)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相
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
应点:鼻尖A与A′,帽顶B
与B′,纽扣C与C′,连接这
些对应点.
(2)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
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
学生用平移三角尺方法验证
三条线段是否平行,用刻度
尺度量三条线段是否相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的发
现:
AA′∥BB′∥CC′,且
AA′=BB′=CC′.
(3)学生再连接一些其他对
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的发
现是否正确.
3.师生归纳
(1)描图起什么作用?
描出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
状、大小完全相同.在半透
明纸上描出的所有雪人形
状、大小完全相同.
确画出图形.
2.观察图形中对应顶点间的
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归纳
平移的概念.
(续表)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上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
两条直线要重合.这样做起什么作用?
保证在半透明纸上所画的图形沿直线所规定的方向
移动.
(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平移的性质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
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
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称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
线段平行且相等.
4.平移的定义.
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
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1)让学生根据图5-4-8说明这些图形如何通过平移
完成.
图5-4-8
(2)让学生根据图5-4-9说明图形是如何通过平移完
成的.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平移的方向不仅限于是水平
的.
图5-4-9
(3)由学生举出生活中利用平移的例子,如人在观光电
梯上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位置关系,坐登山缆车人在
吊箱里两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都是平移;黑板报中
花边的设计利用的平移;奥运会五环旗图案五环之间
通过平移得到;…
3.注意方法的
多样性,能答
出平移结果都
应当鼓励,但
最后应当找出
最基本的图
形.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应用举例】
例1如图5-4-10,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
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图5-4-10
1.通过例题说
明如何利用平
移的性质进行
作图.
图5-4-11
分析:“点A移到点A′”这句话告诉我们图形平移
的方向是点A到点A′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A′
的长,根据这两个要素就可以确定点B,C的对应点
B′,C′,从而画出三角形A′B′C′.
解:如图5-4-11,连接AA′,分别过点B,C作AA′
的平行线l,l′,在l上截取BB′=AA′,在l′上截取CC′
=AA′,连接A′C′,A′B′,B′C′.则三角形A′B′C′即为
平移后的三角形.
(续表)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变式
把鱼往左平移8 cm.(假设每小格是1 cm)
图5-4-12
[答案:略]
2.通过变
式练习巩固平
移作图.
【拓展提升】
例2观察图5-4-13中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平移形
成的.
从复杂图
形中分解出基
本图形是解决
此类问题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