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舞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教案《集体舞》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集体舞》含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可以掌握以下知识:1.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如转身、跳跃等;2.学会合唱歌曲《小花开》;3.学会集体舞《小苹果》的基本动作和舞步;4.能够自信地表演集体舞《小苹果》。
1.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3.培养幼儿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1.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2.建立幼儿对集体舞的喜爱和兴趣;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幼儿的良好情感体验。
2. 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合唱歌曲《小花开》;2.集体舞《小苹果》的基本动作和舞步。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方法:1.示范教学法;2.分组教学法;3.情境教学法。
3. 教学流程3.1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音乐设备、音乐光盘和教学PPT等教学工具;2.准备好舞蹈服装和舞鞋等舞蹈装备。
3.2 教学过程3.2.1 导入环节1.与幼儿打招呼,问候他们的感受,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2.引导幼儿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爱好,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3.准备好音乐和光盘,播放合唱歌曲《小花开》,引导幼儿跟着歌曲做简单的动作,热身身体。
3.2.2 学习集体舞《小苹果》1.示范集体舞《小苹果》的基本动作和舞步;2.以小组为单位,逐步教授舞步和动作;3.分组排练,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3.2.3 表演集体舞《小苹果》1.整合所有小组的舞蹈表演;2.演唱合唱歌曲《小花开》和集体舞《小苹果》。
3.3 课堂反思这次教学中,我们从音乐、舞蹈和团队合作三个方面进行了培养,也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和增强。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幼儿的身体柔软,所以在教授舞步时需要注意其身体灵活度的保证,同时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幼儿进行互动,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舞蹈技巧,创造更多的舞蹈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舞蹈小学群舞教案

舞蹈小学群舞教案年级:一年级教材:《小学舞蹈教学指导》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群舞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1. 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的学习。
2. 群舞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群舞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舞蹈教室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镜子、把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活动,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动身体。
2. 教师带领学生做舞蹈基本动作的练习,如:站姿、坐姿、跳跃、旋转等。
二、学习舞蹈组合(15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群舞练习(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练习群舞的两个部分。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舞蹈组合(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蹈组合。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二、群舞练习(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练习群舞的两个部分。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群舞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设计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功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2.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集体舞蹈中相互配合,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3. 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功舞蹈动作训练,包括舞蹈基本姿势、步伐、转身、跳跃等基本动作的训练,以及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的提高。
2. 集体舞蹈编排,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合作,设计和排练一段集体舞蹈,让学生在集体中体验舞蹈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和舞蹈动作,准备好身体。
2. 基本功舞蹈动作训练,老师向学生示范基本舞蹈动作,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重点训练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3. 集体舞蹈编排,老师设计一段简单的集体舞蹈,然后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分组排练,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整合练习,将基本功舞蹈动作和集体舞蹈编排进行整合练习,让学生在集体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5. 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老师向学生示范基本舞蹈动作,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舞蹈编排的排练,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激励教学法,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 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基本功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和集体舞蹈编排的排练情况。
2. 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彼此提高舞蹈水平。
3.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舞蹈动作。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六年级《校园集体舞集体舞《小白船》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生理发展: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较强,具备学习舞蹈的基本素质。
2.学生心理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公众场合表现较为拘谨。
b.每位同学准备一段关于舞蹈与音乐关系的简短演讲,分享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3.拓展作业:
a.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舞蹈活动,亲身体验舞蹈表演的魅力,提高舞台表现力。
b.搜索并欣赏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了解各种舞蹈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拓宽舞蹈视野。
4.作业要求:
a.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重舞蹈动作的细节和规范性。
b.家长协助拍摄舞蹈视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创编和表演。
c.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教师将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作业评价:
a.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如动作准确性、团队协作、创新实践等。
b.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自我认知和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c.作业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参考。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小白船》的舞蹈动作、队形变化及表情,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难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舞蹈表演整齐有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舞蹈寓意,提升舞蹈鉴赏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示范、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舞蹈动作,提高学习效果。
1.舞蹈动作教学:教师示范《小白船》的基本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练习,掌握动作规范。
《第五单元 集体舞 儿童圆舞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集体舞儿童圆舞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孩子圆舞曲,理解其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
2. 掌握基本的集体舞动作,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舞蹈。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孩子圆舞曲的基本舞蹈动作,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舞蹈。
2. 教学难点:对孩子圆舞曲音乐特点的理解和表现,以及与同伴的默契配合。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音乐课件、舞蹈视频、舞蹈服装等。
2. 教室安置成适合集体舞的场地。
3. 教师准备好示范动作和指导学生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孩子圆舞曲的音乐,邀请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节奏做简单的肢体动作。
学生逐渐进入音乐氛围,感受孩子圆舞曲的欢快和活泼。
2. 介绍歌曲背景和音乐风格:教师向学生介绍孩子圆舞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风格,让学生了解这种音乐形式的特点。
3. 学习新歌曲:教师通过钢琴伴奏,引导学生一起唱新歌曲。
在唱的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动作设计:在学会歌曲之后,教师开始传授集体舞的动作。
起首,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每个动作的细节和要领。
接着,教师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自由练习,然后进行小组练习,最后进行全班展示。
在动作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音乐风格设计一些与孩子相关的动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孩子圆舞曲的欢快和活泼。
5. 拓展延伸: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的孩子音乐作品,如儿歌、摇篮曲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孩子音乐形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更具有创意的舞蹈作品。
6. 教室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表扬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音乐。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会跳《孩子圆舞曲》集体舞,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
2. 通过舞蹈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节奏感。
集体阶梯式舞蹈教学设计

标题:集体阶梯式舞蹈教学设计导言:集体阶梯式舞蹈是一种体现舞蹈团队协作和梯度变化的舞蹈形式。
它不仅需要舞者具备舞蹈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还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
本文将设计一套针对集体阶梯式舞蹈的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包括姿势、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通过集体阶梯式舞蹈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默契程度。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集体表演,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舞姿和动作的准确性等方面的训练,通过拉伸、力量训练和舞蹈技巧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准。
2. 音乐节奏训练:通过节奏感训练、音乐研究和临摹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提高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度。
3. 团队合作和协作训练:通过集体动作练习、团队配合和分工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默契程度,在集体阶梯式舞蹈中达到最佳表演效果。
4. 舞台表演训练:通过舞台表演指导、个人表现训练和舞台情绪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舞蹈动作和动作练习,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舞蹈姿势和技巧。
2.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舞蹈练习和集体动作的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3.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舞台表演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提升舞台表现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4. 反馈评估法:通过学生表演、教师评估和同伴间的互相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改进。
四、教学步骤1. 舞蹈基本功训练:分阶段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舞姿和动作的准确性等方面的训练。
2. 音乐节奏训练:利用音乐节奏训练和舞蹈动作的配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度。
苏少版音乐三下第一单元集体舞(旅行之歌)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三下第一单元集体舞(旅行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旅行之歌》是苏少版音乐三下第一单元的一首集体舞。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歌词描绘了旅行的场景,富有想象力。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第二部分节奏变化丰富。
这首歌曲适合集体舞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感受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舞蹈动作,对集体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感到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旅行之歌》集体舞的音乐。
2.培养学生对集体舞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感受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旅行之歌》集体舞的音乐,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变化,以及集体舞的动作协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其他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和舞蹈。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和舞蹈。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谱、舞蹈动作图示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舞蹈道具:如手花、围巾等,用于集体舞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旅行之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引导学生谈论旅行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同时,教师展示集体舞的动作,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掌握,以及舞蹈动作的协调。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纠正、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集体舞表演,检查学生对歌曲和舞蹈的掌握程度。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集体舞)《快乐小舞曲》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集体舞)《快乐小舞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小舞曲》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集体舞。
这首舞曲具有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动作,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舞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集体合作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舞蹈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对音乐和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集体舞的动作和节奏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能正确演唱《快乐小舞曲》。
2.学会集体舞的动作,并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舞蹈。
3.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4.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2.集体舞动作的掌握和协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舞蹈动作。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动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快乐小舞曲》的音频、视频和舞蹈动作的图片。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3.舞蹈道具:如小手帕、帽子等,用于增加舞蹈的趣味性。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舞蹈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快乐小舞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舞蹈动作,让学生初步学习并模仿。
注意动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引导学生跟上音乐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掌握舞蹈动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集体舞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舞蹈动作。
期间,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动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自己编排舞蹈动作。
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集体舞)跳竹竿》教学设计4

《(集体舞)跳竹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跳竹竿》。
2、体验跳竹竿舞蹈,能感受欢乐的情绪,培养节奏的律感。
3、能在演唱和集体舞表演中增强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点难点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跳竹竿》。
树立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节奏韵律感。
2、积极、有序、愉快的参与集体舞表演。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及熟悉歌曲1、用大家熟悉的跳格子导入。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美妙的音乐课堂!上课之前,我想做个小调查,你们会不会跳格子?生:会。
师:那今天老师要求边听音乐边跳,最好还能用不同的跳法,谁来试试?师:看着同学们都这么厉害,老师也试试,不过我觉得这个太简单了,我想挑战一下更难的,我需要六位同学配合老师,谁愿意上来?(请四位学生用竹竿进行师生表演,老师模仿跳竹竿不同跳法,从中自然地让学生了解有几个乐句。
)2、引出课题《跳竹竿》,让学生在音乐中练习敲竹竿的方法。
3、加上童谣(歌词)练习。
(二)新歌教学1、学唱歌谱。
现在请同学们先跟老师唱一下谱,再用“la”来唱一次。
2、同学们能不能尝试自己把歌词唱出来?3、解决附点节奏。
师:同学们看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歌谱有个什么特点呢?生:小附点。
师:对了,这里是个附点节奏,谁来再试试,怎样唱更准确。
4、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范唱完整的演唱一遍,在“啰哩”的地方加上拍手。
5、同学们都唱得不错,现在我们来比赛一下,这边为第一组,这边是第二组,比比看哪一组唱得更好?6、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哪个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欢迎这个勇敢的同学,请大家拍手为她伴奏。
谁来说说她唱得怎样?(三)拓展欣赏及分小组练习跳竹竿1、我们已经学会唱《跳竹竿》,你们想不想看看,黎族人民是怎么跳竹竿舞的?(欣赏竹竿舞)2、学跳竹竿舞舞步,分组练习。
3、师生共同跳起竹竿舞。
(六个代表和老师在竹竿跳,其他同学有序上来体验)(四)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感觉怎样?都学到了什么?黎族还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文化,希望同学们多多了解,老师期待与你们分享和交流。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二单元集体舞(绿色的祖国)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二单元集体舞(绿色的祖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二单元集体舞(绿色的祖国)》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材。
本节课通过集体舞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舞蹈动作、歌词、音乐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集体合作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舞蹈动作、节奏感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集体舞《绿色的祖国》的动作要领,能够熟练地表演。
2.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舞蹈动作的掌握:特别是节奏感强、动作复杂的部分。
2.音乐节奏的感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节奏的敏感度。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
2.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模仿,逐步掌握舞蹈动作。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4.视听结合法: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律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舞蹈动作图解、音乐节奏示例等。
2.音响设备:播放民族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舞蹈道具:如手巾、花环等,用于集体舞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民族音乐,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摇摆,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律美。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集体舞《绿色的祖国》的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舞蹈的韵律和风格。
同时,教师讲解舞蹈动作的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模仿舞蹈动作,逐步掌握舞蹈要领。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舞蹈表现力。
初中舞蹈集体训练教案

初中舞蹈集体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组合,提高舞蹈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动作:基本舞步、舞姿、手势等。
2. 舞蹈组合:多个动作的组合练习。
3. 团队协作:集体舞蹈的配合与协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舞蹈动作的掌握和组合的练习。
2. 教学难点:团队协作和集体舞蹈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预防运动损伤。
内容: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如基本舞步、舞姿等。
2. 舞蹈动作教学(15分钟)目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内容: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反复练习。
3. 舞蹈组合练习(20分钟)目的: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内容:将基本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舞蹈练习(15分钟)目的: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综合素质。
内容:进行集体舞蹈的练习,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魅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目的:让学生总结收获,提高自我认知。
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总结本次训练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协作和集体舞蹈的配合效果。
3.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舞蹈训练中得到提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信心和表现力。
3.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4.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具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舞蹈动作图解。
3. 把杆。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舞蹈集体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组合,提高舞蹈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提高综合素质。
集体性幼儿舞蹈教案设计

集体性幼儿舞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舞蹈教学,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3.让幼儿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
1.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的训练。
2.舞蹈基本动作,包括舞蹈姿势、步伐、转身等基本动作的教学。
3.集体舞蹈编排,通过集体舞蹈编排,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集体舞蹈中保持统一的动作节奏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教学,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和表现要求。
2.分组练习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集体舞蹈的练习和表演。
3.师生互动法,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幼儿参与舞蹈教学和表演,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热身活动,放松身体。
2.基本功训练,教师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的训练。
3.基本动作教学,教师进行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包括舞蹈姿势、步伐、转身等基本动作的训练。
4.集体舞蹈编排,教师进行集体舞蹈编排,引导幼儿进行集体舞蹈的练习和表演。
5.表演展示,让幼儿进行舞蹈表演展示,鼓励幼儿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
六、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舞蹈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
2.同学评价,让幼儿相互评价,鼓励幼儿在集体舞蹈中相互帮助和提高。
七、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舞蹈表现和团队合作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教学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教学展望。
1.继续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一单元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一单元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唱着跳着走近你》是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一单元的一首集体舞曲目。
这首曲目以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唱跳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集体舞的动作教学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和舞蹈,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舞蹈学习能力,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集体舞的动作协调性有所顾虑,害怕在集体中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增强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唱着跳着走近你》的歌曲旋律和歌词。
2.学会集体舞的动作,并能熟练地在课堂上展示。
3.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集体舞动作的协调性和熟练度。
3.音乐与舞蹈的融合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3.鼓励法: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唱着跳着走近你》的曲谱和舞蹈动作图示。
2.安排课堂上的练习场地和音响设备。
3.准备相应的教学道具,如小镜子、舞蹈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个关于音乐和舞蹈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美丽。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唱着跳着走近你》的曲谱和舞蹈动作图示,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先示范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然后让学生跟随练习。
初中校园里的集体舞蹈教案

初中校园里的集体舞蹈教案年级学科:初中音乐学科课时:2课时教材:《校园集体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集体舞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学习并掌握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3. 通过集体舞的学习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
2. 集体舞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集体舞的队形变化和节奏感。
2. 集体舞的表演和协作。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室。
2. 教学音响:播放集体舞音乐。
3. 教学道具:椅子(可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集体舞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集体舞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观看一段集体舞表演视频,感受集体舞的氛围。
二、基本动作学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包括脚步动作和手臂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三、队形变化学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集体舞的队形变化,包括前进、后退、左右移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队形变化,注意队伍的整齐和协调。
四、集体舞练习(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学生按照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进行练习。
2. 学生相互观摩,互相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集体舞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二、集体舞表演(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舞表演,注意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 学生自由发挥,增加个人特色和表现力。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集体舞表演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集体舞的兴趣和参与度。
适合小中班的集体舞蹈教案

适合小中班的集体舞蹈教案小中班集体舞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3.通过集体舞蹈的教学,激发幼儿的舞蹈兴趣,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
二、教学内容。
1.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2.集体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
3.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难点,集体舞蹈的编排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音乐器材,播放器、音乐。
2.教具,彩色绳、小饰品。
3.场地,宽敞的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老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拉伸身体,放松肌肉,为后续的舞蹈教学做好准备。
2.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摇摆、跳跃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3.集体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
老师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手臂挥舞、脚步跳跃等,然后带领幼儿一起练习这些动作,并逐步编排成集体舞蹈的整体动作。
4.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老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排练集体舞蹈,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学会互相配合、协调动作。
5.集体舞蹈的表演。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让幼儿们穿上统一的服装,进行集体舞蹈的表演,让家长和其他老师观看,展示幼儿们的成果。
六、教学总结。
通过集体舞蹈的教学活动,幼儿们不仅培养了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节奏感,还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幼儿们的舞蹈兴趣,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在舞蹈中感受快乐,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创意室外群体舞蹈教案

创意室外群体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舞蹈动作的教学,包括步伐、转身、跳跃等基本动作。
2. 舞蹈技巧的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节奏感等技能的训练。
3. 群体舞蹈编排,学生分组进行群体舞蹈编排,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和热身活动,准备身体。
2. 基本舞蹈动作的教学,老师示范基本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3. 舞蹈技巧的训练,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节奏感等技能的训练。
4. 群体舞蹈编排,老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群体舞蹈编排,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5. 组织排练,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群体舞蹈的排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自己的舞蹈动作。
6. 舞蹈表演,组织学生在室外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基本舞蹈动作的教学和群体舞蹈编排。
2. 教学难点,学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五、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老师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群体舞蹈编排,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手段。
1. 音乐播放器,用于播放舞蹈表演的音乐。
2. 录像播放器,用于录制学生的舞蹈表演,方便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
七、教学评估。
1. 学生表演评估,老师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估,包括动作的准确性、舞蹈表达能力等。
2. 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之间进行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价,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室外进行群体舞蹈表演,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学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群体舞蹈表演。
初中群体舞蹈教案

初中群体舞蹈教案1. 让学生掌握群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舞蹈兴趣。
3. 通过舞蹈教学,塑造学生的优美形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群舞基本步伐:包括前进、后退、侧移等基本步伐。
2. 群舞组合:包括步伐的连接、队形的变换等。
3. 舞蹈曲目:选取适合初中生表演的舞蹈曲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群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提高舞蹈表现力。
2. 难点:步伐的协调性、队形的变换和舞蹈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拉伸、转圈、摆动手臂等,让学生放松身体,提高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2. 基本步伐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群舞的基本步伐,如前进、后退、侧移等,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步伐的协调性。
3. 群舞组合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群舞的基本组合,包括步伐的连接、队形的变换等,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步伐的连贯性和队形的整齐。
4. 舞蹈曲目学习(10分钟)教师选取适合初中生表演的舞蹈曲目,让学生跟着音乐练习舞蹈,注意舞蹈的情感表达。
5. 集体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收获快乐,提高艺术素养。
大学集体活力舞蹈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集体活力舞蹈教学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集体活力舞蹈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集体活力舞蹈的基本步伐和组合。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集体活力舞蹈的基本步伐和组合。
2. 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舞蹈步伐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2. 团队协作的默契度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2. 教学设备:音响、音乐、舞蹈镜、把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活动,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拉伸、转圈、摆动手臂等。
2. 教师带领学生做集体热身操,包括头部、手臂、腰部、脚步等部位的动作。
二、基本步伐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集体活力舞蹈的基本步伐,如进退步、侧点步、V字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练基本步伐,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步伐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组合教学(20分钟)1. 教师根据基本步伐创作几个简单的舞蹈组合。
2. 学生跟随教师学练组合,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3.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组合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团队协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 教师给出一个舞蹈主题,要求各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舞蹈作品。
3.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创作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4. 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基本步伐和组合。
2. 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训练,完成舞蹈作品。
二、提高难度(15分钟)1. 教师在基本步伐和组合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如加入跳跃、旋转等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学练,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团队协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集体舞中班教案

集体舞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舞的兴趣和能力。
2. 提高学生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强学生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4. 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作基础训练1. 身体暖身运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腿部各关节运动。
2. 基本步伐练习:行走步、小跑步、跑步、跳跃、旋转等。
2. 集体舞编排1. 教师示范一段简单的集体舞编排,包括基本步伐和动作。
2. 指导学生完成基本步伐和动作的学习和练习。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练习编排一段舞蹈。
4. 每个小组完成编排后,进行集体展示和互相欣赏。
三、教学步骤1. 热身准备1. 教师带领学生做各个关节的热身运动,放松肌肉。
2. 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如跳绳、快走等,提高学生身体的活跃度和血液循环。
2. 基础训练1. 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步伐练习,如行走步、小跑步、跳跃等。
2. 强调学生动作要整齐划一,协调一致。
3. 集体舞编排1. 教师示范一段简单的集体舞编排,让学生观看并理解动作和步伐。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一个舞蹈主题。
3.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编排,确定基本步伐和动作。
4. 教师逐个指导小组完成编排,帮助解决难题和提供建议。
5. 每个小组完成编排后,进行集体展示和互相欣赏,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学生对基本舞蹈动作和步伐的掌握和表演。
2. 培养学生协同合作和团队意识。
2.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集体舞编排的协调和整齐度。
五、教学评价1. 动作表演评价1. 学生的动作是否整齐划一,是否与音乐节奏合拍。
2. 学生的表情和形象是否与舞蹈主题相符。
2. 团队合作评价1. 学生在编排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并与组员合作。
2.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沟通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延伸1. 了解不同风格的集体舞蹈,如拉丁舞、街舞、民族舞等。
2.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集体舞蹈比赛或表演。
集体舞的教案

集体舞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集体舞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协作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4.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5.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体舞的基本动作训练:a. 起身式:收缩腹部、挺胸、收腹、舒展手臂。
b. 延展式:伸展四肢、放松肩部、转动腰部。
c. 练习脚步:前后步、跳跃、转体、跳跃配合转体等。
d. 手臂动作:上举、下放、侧身、结合腰部的转动等。
e. 舞步转换:前进后退、左右移动、转身等。
f. 整齐划一的队列动作:礼貌鞠躬、扬手臂、齐步等。
2. 音乐与节奏训练:a. 学习不同节奏的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b. 练习手脚配合音乐的节奏,学习完成动作的时机。
c. 学习快节奏和慢节奏的切换,提高对节奏的掌控能力。
d. 学习合奏和和声的基本概念,培养团队合作和配合上下。
3. 编排集体舞:a. 设计舞蹈的整体结构,确定开头、过渡、高潮和结束部分。
b. 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动作和舞步。
c. 进行编舞排练,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和排练。
d. 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排练,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e. 加入适当的舞蹈道具和衣服,提高舞蹈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步骤1. 基本动作训练:a. 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b. 分组练习,每组学生轮流示范和指导。
c. 整合不同动作,进行有节奏的练习。
2. 音乐与节奏训练:a. 学习不同节奏的音乐,进行听音乐感受节奏的练习。
b. 进行手脚配合音乐的节奏练习。
c. 分组练习,进行合奏和和声的练习。
d.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快节奏和慢节奏的切换。
3. 编排集体舞:a. 教师讲解编排舞蹈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b. 学生分组,确定舞蹈的主题和风格。
c. 指导学生设计动作和舞步,进行集体练习。
d.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排练进行指导和修改。
e. 分组排练,加入舞蹈道具和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集体舞《阳光校园》教学设计
秋口中心小学査允忠
设计思路:
《阳光校园》集体舞分8课时、四个阶段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激发兴趣阶段,初步掌握动作;第二:提高兴趣阶段,准确掌握动作;第三:队形变换阶段,学生学会合作,;第四:创新展示阶段,张扬学生个性;每个阶段分两个课时进行。
本次课是第一阶段的第一课时。
在教学中力求贯彻“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智,练中健体”的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本课教材选择的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教学内容:韵律活动和集体舞。
它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基本动作及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培养学生整齐协调能力,体验愉快情感,满足交往愿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准备部分: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热身操,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和肢体的模仿协调能力,激发兴趣,为主教材内容做准备。
通过热身操,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更主要的是为主教材服务。
基本部分: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以在韵律操中渗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与训练,采用老师和学生配合,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进行分解示范、练习,掌握动作的基础上,配合音乐反复练习。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展示,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提高表现力,彰显个性,超越过去那种被动的教学模式,更好的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结束部分:放松游戏:刮大风。
目的是放松学生身心,养成活动后放松的习惯,在心情愉悦中结束本课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实施方案
授课教师:査允忠年级:四年级授课人数:40人时间:40分钟
授课内容:《阳光校园》舞蹈共需要8次课四个阶段完成,本节课是第一阶段第一课。
第一段:1-8拍:踏蹉步拉手。
(共四个八拍)
1、踏蹉步(牛仔步)
以右脚为例,弱拍抬吸右脚至左膝处,同时左脚屈膝,扣右腰出左胯,重拍右脚向左旁踏步,右脚再向右蹉一步,左脚跟上一步。
2、拉手:跳踏蹉步时,男生双手屈肘在身体两侧自然上提,手心向内,与女生双手自然相握。
1——4拍:
5——8拍:
第二段与第一段动作
相同,方向相反。
第三段:弹跳步
1——4拍:
5——8拍同1——4拍
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四段:退进步:
1——2拍:
3——4拍:
5——8拍同1——4
拍。
1、牛仔步准
备时双脚外开,
全脚掌着地。
步
伐轻盈。
第二段:同第一段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三段:1-8拍:弹跳步。
(第五个八拍)弹跳步:
准备时双腿直立前脚掌着地。
以右脚为例,弱拍抬起右脚至左膝处。
弹跳步第一拍小腿用劲向左前方勾脚,一拍一次,弹动三次,第五段:踏步行礼手:
1——4拍:
5——8拍:
2、弹跳步重心
落在前脚掌上,
准备反面动作。
3、在做退进
步时,当右脚做
步,第四步双脚并拢。
行礼手:在踏步时双手叉腰,并步直立时,要根据方向,或向右上方伸手,或向左上方伸手。
当双膝屈伸时男女生双手回到相握位置。
学生展示
5分钟学生展示
根据学生课堂情
况采取多种形式展示,
其他同学学习欣赏。
1、自由结组展示
2、分组轮流展示
积极参与
认真观察
队形如图:展示学
生在圈内进行展示
展
示
2
组
5
分
钟
1、自信自强,彰
显个性。
2、提高兴趣,为
终身体育奠定基
础。
结束部分3分钟1、放松游戏
(刮大风)
游戏队形如图
3
至
4
次
3
分钟
1、放松学生
心情。
放松学生身
体。
2、养成学生
活动后放松
的习惯。
3、激发学生
创新思维的
意识。
结束部分1分钟教师小结
1、让学生
讲出对本
次课的体
会与感
悟。
2、老师对
本节课的
情况做个
小结。
1
分
钟
预计
练习
密度
42%
运动负
荷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