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宏观经济学与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做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
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
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
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
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
宏观经济学第3章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
古典学派考虑劳动供给和实际工资时,将货币幻觉排除在 外。因为具有“完全信息”的工人考虑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 名义工资。
宏观经济学第3章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论模型
劳动供给函数:Ns f
宏观经济学第3章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论模型
“古典”的宏观经济模型基本内容就是在完全竞争条件 下来论证和说明“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核心是要说 明市场具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可以使社会的经济活动在各 方面达到和谐与均衡的理想状况。萨伊认为,一种产品一旦 生产出来,就会立即为其他产品提供一个和它的价值完全相 等的市场。即只要有一个供给量,就会产生一个相应的需求 量,这样社会的生产和供给就总会创造出对于商品和服务的 足够数量的需求。这种观点被凯恩斯概括为供给总是可以创 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
实际上,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劳动需求曲线 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不仅决定均衡就业量,而且决 定充分就业的产量。生产函数表示总产量是总就业量 的函数,即劳动市场的就业量通过生产函数决定国民 收入。由于均衡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所以,它通 过生产函数所决定的总产量就是充分就业的总产量。
宏观经济学第3章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论模型
第3章 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3章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论模型
3.1 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概要 3.2 生产函数 3.3劳动市场 3.4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 3.5 储蓄、投资和利率 3.6 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及总供求的均衡 3.7 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倾向
宏观经济学第3章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论模型
货币交易方程由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 书中提出,称为费雪方程式:MV=Py
西方经济学(宏观)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 用。 (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 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 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 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4)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 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3.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 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 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 4.自然率假说
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代表性的论文都把技术冲 击作为波动源。它接受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变 化的定义,即,技术变化包括任何使生产函数发 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数量变化的因素。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实际因素,即技术的 变化是收入和投资变动的根源。
y y P Pˆ
含义: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 际产出与经济正常产出的偏离。
2.模型的基本思想 由模型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系统的货币政 策无效,随机的货币政策有害。
3.简化的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结合总需求函数 ytd t + mt Pt 和卢卡斯总供
给函数 yts yn Pt Pte 可得供求均衡结论:
2.基本理论 总量生产函数为:
y zf k
图21-1 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
图21-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图21-3 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投资、收入变动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 型
1.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利益 最大化假设的微观基础上的,因而其社会经济总 供给函数是由个体企业的供给函数加总获得的。 卢卡斯总供给素: 第一,总财富 第二,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第四,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有哪些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有哪些?
数学方法引入之后的形成了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以凯恩斯为界分两部分。
以边际革命为界,之前的叫古典,之后的叫现代。
现代经济学以凯恩斯为界,之前的叫新古典,主要就是现在的微观经济学。
凯恩斯之后,总体经济的研究成为主流,形成了宏观经济学,也就是凯恩斯革命。
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单纯以总体研究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成为主流。
70年代经济冲击之后,凯恩斯经济学在实践无法发挥作用,经济学又得到了发展。
微观基础纳入了宏观经济学。
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寻找了微观基础,成为了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以微观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进行了宏观研究的扩展,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已经开始使用数学和符号了。
李嘉图之后的穆勒也有数学的使用。
本人认为古典和新古典的区别有两个:第一,古典和新古典的价值理论不同,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劳动价值理论,从斯密到李嘉图再到马克思无不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而新古典则完全放弃了劳动价值理论,他们更多的是采用效用价值理论,进一步到均衡价值理论,英国的杰文斯、德国的格森、意大利的帕累托都是效用价值理论的先驱,而剑桥的马歇尔和瑞士的瓦尔拉则是均衡价值理论的代表。
第二,古典和新古典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分析方法的不同,古典经济学受数学方法所限,主要采用总量分析,从斯密到穆勒无不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的均衡;而新古典时期,数学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且以法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人员开始从事经济学研究,这样数学的使用渗透到经济研究中,分析方法也从古典时期的总量分析过度到新古典的边际分析。
宏观经济学题库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基本假设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二、在经济复苏时期,凯恩斯主义者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上是否有所侧重?为什么?〔5分〕三、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四、请说明公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1.运用IS-LM模型,从政府购买支出的角度,分析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并就每种情况做出准确的图形。
〔10分〕2.〔7分〕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明储蓄率的上升对总产量的短期增长率和长期增长率的影响〔假定其它因素未变且开始时经济处于稳态〔steady-state〕〕。
3.〔8分〕用总需求一总供应〔AD-AS〕模型答复如下问题:假定一经济开始时在潜在产量水平上到达短期均衡。
设在某一时刻经济中,出现了有利的供应冲击〔假定这种供应冲击不影响潜在产量水平〕。
试说明这种冲击对均衡产量、均衡价格、真实工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说明经济的调整过程和原因。
出(收入)水平的敏感性、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与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关系。( 10分) 2、试用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解释当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10分)3、利用投资乘数原理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效果及应当研究与解决的问题。(10分)4、国际上有汇率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如何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汇率制度?(10分)5、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贸易平衡状态。汇率是固定的,资本不能流动。在以下各种扰动中,有哪些情形可以用总需求管理来应对?要求指出每种情况对外部与内部平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15分)a)出口市场的损失。b)储蓄下降,同时对本国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c)政府支出增长。d)对进口的需求向本国产品转移。e)进口下降,同时储蓄相应增加。6、用资本流动下Mundell-Fleming模型讨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15分)7、写出Solow经济增长模型,求出均衡的资本量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求出积累的黄金法则。(15分)8、写出Ramsey-Cass-Koopmans最优增长模型,并求出修正的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15分)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哪些区别?五、试推导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短期总供应曲线,并指了其政策含义(15分)六、有人认为:今年长江流域的水灾并不是坏事。你认为如何?试用你所理解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解释你的结论(15分)(3)何为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哪些区别?(3)简要说明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曲线)的推导。(4)说明混合型通货膨胀理论1. 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2. “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3.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4. 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5. 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6.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7. 假定甲为乙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乙为甲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试问:计入GDP的是否就这100美元?8.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9.什么是长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相比有哪些特性?10. 前瞻消费理论和凯恩斯消费函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1.试用前瞻预期理论分析消费者在经济繁荣和衰退时的消费行为。12.依据哪种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对消费影响最大?13. 你预期股票市场大崩溃将如何影响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你预期房价急剧上升将如何影响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你的预期将如何根据消费者是凯恩斯型、生命周期型、还是持久收入型而各不相同?14.在生命周期假设中,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一直至退休时都是下降的,(1)为什么?是有关消费的什么假设导致这个结果?(2)在退休以后,这个比率如何变化?15. 什么是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16. 存货包括哪些货物?为什么要拥有存货?17. 试述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18、除了市场利息率,影响资本使用成本或租用价格的因素还有哪些?19、哪些情况是与严格的投资加速数模型相背离的?20、住宅存量的供需与新住宅供应之间有什么关系?21. 什么叫M0和M1?22. 货币的供应可区分为M1,M2和M3,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经常把注意力放在M1上?23. 什么叫回购协议(RA)和隔夜回购协议(overnight RA)?24. 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25. 怎样理解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26. 除了利率的变化, 还有什么因素能带来货币需求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变化?27. 什么叫“流动性陷阱”?28. 什么叫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29. 政府参与银行系统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30. 什么是通货—存款比率?它是由哪些因素决定?31. 为什么货币乘数会随市场利率水平而提高, 随贴现率提高而下降?32.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些什么优点?33. 按照资产组合理论, 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机制是什么?34. 假定名义货币存量为1000亿美元, 试问价格水平下降20%及上升20%时, 实际货币存量变为多少?35. 政府假设想刺激经济却不改变预算赤字规模是可能的吗?36. 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如何计算出来?它比实际赤字高还是低?为什么?37 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38. 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 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39.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 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 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 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 运用IS—LM图形表达你的政策建议.40. 试分析引起“完全挤出” 的财政扩张情况41. 假定经济起初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 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 使消费向投资方面转化, 但要使总需求不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试问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 试用IS—LM图形表示你的政策建议42. 如果经济处于衰退时期, 政府特别关心富人在近年蒙受的损失, 那么, 政府更喜欢用什么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43. 选择政策工具时为什么必须首先考虑这种政策到达目标的有效性?44. 各种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速度会有何差异?45. 什么是规则与斟酌使用的争论?46. 如何将总供应曲线与厂商的供应曲线联系在一起? 总供应曲线的形状有什么特征?47. 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应有何影响? 价格降低对劳动需求和劳动供应有何影响?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调整有什么含义?48. 为什么名义工资不会经常变动?49. 用IS和LM曲线说明, 为什么在古典供应情况下货币是中性的?50. 解释为什么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会改变人们的收入再分配, 从而进一点减少总需求51. 比较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供应量增加时, 价格水平, 总产出, 名义GNP, 利率和就业量的变化情况52.比较衡量通货膨胀的三种指标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是否一致,并讨论测定通货膨胀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53.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有何区别?54.失业、就业和不在工作的区别是什么?55.哪些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失业是无法消除的,为什么?56.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57.什么是短期和长期的菲利浦斯曲线?58.简释价风格整方程及其政策意义?59.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0.哈罗德模型中存在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61.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为什么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唯一地取决于按人口(或劳力)平均的资本?62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黄金分割率?63.什么叫总要素生产率?它和劳动生产率有没有区别?64.某一时期大批新工人的迅速涌入劳动队伍,会对生产率发生什么影响?65什么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怎样在克服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基础上产生?66举例说明什么是乘数—加速数模型?67.什么叫理性预期?它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68.什么是卢卡斯的货币周期模型?69.构成政策无效性的两个关键假设是什么?70.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的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异?71.效率工资理论与工资粘性有什么关系?72.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73.试述带来汇率变化的饿三种因素。74.稳定汇率的代价是什么?政府试图稳定汇率时是怎么做的?这样做会遇到哪些障碍?为什么国际合作很重要?如果政府试图把汇率维持在非均衡水平上,后果是什么?75.为什么对货币变化的预期那么重要?相对通货膨胀如何影响预期?76.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以下各项情况应分别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作何反映?(1)本国公民以美元支付到外国旅游观光的开支(2)本国向外国出口商品,对方应在90天内付款;(3)本国一企业收到其海外子公司的股利,既投资于该国的一公司的股票上;(4)本国一居民得到其海外亲友的外汇现款捐赠。77.当一国经济既处于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子状况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78.IS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中有何不同?4,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降息,但居民储蓄不降反升.这是否符合古典经济理论?为什么?如不符合,可以用哪种理论来进行较好的解释?5,总需求是价格水平的减函数,故在经济萧条时,通常出现价格下跌,总需求将自动增加.利用总供求模型分析这一现象.6,设a为资本效率系数,s为储蓄率,n为劳动增长率,如果as>n,则根据哈罗得-多马模型的观点,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剑桥理论,分别应该进行怎样的调节?1. 在分析凯恩斯的简单乘数(K=1/(1-b))时,假定物价水平不变。但如果去掉这一假定,当政府购买G的增加时,物价就有可能上升。物价伴随G的增加而上升,这对乘数的大小是否有影响?为什么?2. 当利率上升时,为什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反而会下降?3.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IS曲线的斜率?哪些因素会使IS曲线发生位移?4. 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平均消费倾向C/Y的变化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5. 改革之前我国企业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度较低,这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增长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请作IS-LM图说明。6. 当边际消费倾向MPC提高时,政府增加-定量购买G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会变小?为什么?7. 什么是凯恩斯隐阱?为什么它的存在会使货币政策无效?并作图说明。8. 用IS-LM曲线图说明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后对均衡利息率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9. 当实际国民生产总值(Actual GNP)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时,如果政府扩大支出,在长期中会有什么后果?并作图说明。10. 在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否存在替代关系?为什么?11. 为什么超额累进税能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12. 在什么情况下,增加货币发行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1、表达并比较货币政策的三个主要手段。2、汇率与本国的国际收支是怎样相互影响的?3、利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治理经济衰退?4、简述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3、试用IS-LM-EB模型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的调整。4、04年国际原油价格升高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试用相关原理说明。⒋ 简述投机性货币需求和“流动性陷阱”的含义。⒌ 国内存在失业,同时又面临国际收支逆差,政府应该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来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7、说明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是如何影响总支出的。(4分)8、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与IS-LM曲线斜率的关系。2 画图比较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的区别2.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方程的导出及其政策含义1. 用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那些项目?2. 简述流动性陷阱假说。1、何为内在稳定器?它对经济波动的作用。2、简述剩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联系与区别。3、试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萨伊定律的分歧。1,为什么古典总供应曲线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总供应曲线是水平的?4,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实现国内与国外均衡的条件是什么?⒌用四方图推导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并说明其经济意义。⒍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为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6、用IS-LM模型作图分析,LM曲线为水平线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7、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如何使用三大货币政策?3、简述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4、乘数、加速数作用在现实中有哪些限制条件?3、简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4、简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涵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区别。2、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的有效性。(6分)3、由家庭消费函数直接加总是否可以得到社会消费函数?(6分)4、如果LM曲线既定,IS曲线的斜率变小,那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6分)5、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总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产量尚未到达潜在产量的情况下,短期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6分)6、在日、美等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我国政府则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经济部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6分)1、简要说明投资乘数原理并指出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2、试推导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短期总供应曲线并指出其政策含义3、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四、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的货币政策的效果。(15分)五、证明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约束下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1。(10分) 六、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不同要素数量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15分) 七、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并利用它解释滞胀。(20分)3.简述拉弗曲线及其主要观点。4.简述哈罗德增长模型。1.试比较哈罗德增长模型和多马增长模型的异同。2.如果在A、B两国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将他们合并成一个国家,分析合并前后对GNP总和有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3.什么是核心通货膨胀?核心通货膨胀概念是怎样产生的?四、(此题5分)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1989年6月比1988年6月上升了26.5%,1990年6月比1989年6月上升了1.1%。1989年6月一年期居民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1 1.34%。计算消费者在1989年6月存入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后来实现的实际利率。这个实际利率最早在什么时候才能为公众所确实知道?五、(此题5分)1994年比上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隐含价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又译为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为16.7%。假设1994年平均的市场汇率为8.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而1993年平均的市场汇率为9 .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以1993年平均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为1,计算1994年平均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假定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3 %)。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六、(此题12分)给定以下宏观经济关系:Y=C+I+G ; C=a+bY; I=e-dR; M=(kY-hR)PY=国民收入;C=消费支出;I=投资支出;G=政府支出;R=利息率;M=货币需求;P=价格水平;b=边际消费倾向;a、e、d、k、h为常数或系数。写出:(a)IS曲线表达式;(b)LM曲线表达式;(c)总需求曲线表达式;令a=800,b=0.63,e=7500,d=20000,k=0.1625,h=10000,G=7500,M=6000,P=1求:(d)均衡产值Y;(e)均衡利率R;(f)消费水平C;(g)投资水平I;(h)证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之和等于总产值;(i)假定政府支出增加到8500,重复(d)到(g)的计算。(j)政府支出增加“挤出”了多少投资?六、(此题12分)给定以下宏观经济关系:Y=C+I+GC=a+bYI=e-dRM=(kY-hR)PY=国民收入;C=消费支出;I=投资支出;G=政府支出;R=利息率;M=货币需求;P=价格水平;b=边际消费倾向;a、e、d、k、h为常数或系数。写出:(a)IS曲线表达式;(b)LM曲线表达式;(c)总需求曲线表达式;令a=800,b=0.63,e=7500,d=20000,k=0.1625,h=10000,G=7500,M=6000,P=1求:(d)均衡产值Y;(e)均衡利率R;(f)消费水平C;(g)投资水平I;(h)证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之和等于总产值;(i)假定政府支出增加到8500,重复(d)到(g)的计算。(j)政府支出增加“挤出”了多少投资?2、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应为M=150。试求:(1)总需求函数(2)假设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假设该经济的总供应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0.2y。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政府购买乘数;(3)假设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2)假设一个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t=Atƒ(Lt,Kt)式中:yt ,Lt和Kt分别为t时期的总产量、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资本量,At为t时期的技术状况。试推导经济增长率关于技术进步率、劳动和资本增长率的分解式,并指出其对增长问题的意义。(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的生产函数为y=ƒ(k)=2k-0.5k2式中:y为人均产量;k为人均资本。如果人均储蓄率为0.3,人口增长率为3%,试求:①使经济均衡增长的人均资本k值。②满足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⒎在三部门经济中,C=80+0.75Yd Yd=Y-T T=20 I=50 G=50,求:(1)均衡国民收入及投资乘数。(2)如果均衡国民收入增加为1000,政府应减税多少?2、假设: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75y d,投资i=160-6r,政府购买g=100,税收T=0.2y,货币需求L=0.25y-1.5r,货币供应M=168,价格指数P=1.2。单位:亿美元。求:(10分)(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2)如果上述均衡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相比还差150亿美元,政府试图通过减税的方法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那么政府的税收将减少多少?2、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2、试比较凯恩斯与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4、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2)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并进行评论。(3)评述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歧。概述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并作出评论。2、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总供应曲线及其政策涵义有什么不同?4、LM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和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1,请用AD-AS模型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2,请用弗伦克儿模型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1。“两个剑桥之争”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什么?2。熊比特对经济周期有哪些论述?1.通货膨胀的种类及抑制手段。2.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途径分析。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估算3.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4. 解释消费与投资如何决定收入水平。5. 简述货币供应。6.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可联系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和实际经验)。7.凯思斯主义、货币主义及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五、造成我国目前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结合相关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当前所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依据,并简要评论其实际效果。(15分)六、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请解释你的理由。(10分)七、当工资刚性导致国民经济未能实现充分就业时,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的解决方案有什么异同?(10分)八、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不能在长期内影响均衡收入水平,因此也是不必要的;如果经济主体犯了预测错误,政府只需要宣布一下新的统计数据,市场就会立即回复到充分就业状态。支持这一结论的核心前提是什么?你对这一逻辑有何评论?(15分)⒊ 简要说明绝对、相对和持久收入论主要内容2、运用货币交易方程MV=PQ说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现代货币主义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描述。2.在固定汇率或盯住汇率制度下,哪些因素会造成本国的货币升值压力?根据你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如果升值可能对本国经济和其他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去解决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问题?2.解释凯恩斯和古典总供应曲线不同的原因,并利用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分析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下的财政扩张效应。2 运用菲利普斯曲线分别解释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2 运用总需求-总供应框架,具体分析未来几年内中国的产出增长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1. 如何理解“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的影响?1、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2、试用IS-LM模型分析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及局限性,你认为这一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1.请运用IS-LM模型说明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对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失业问题的意义。2、试评述“乘数---加速模型”。2、近期我国不少产品的价格在上涨,有人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出现”。请阐述你的观点。⒉试述失业的类型及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阐述相应的反失业政策。⒊试述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是什么?并说明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否同时确定货币供应目标和利率目标?⒋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如何影响国内经济?应怎样进行政策调节?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民币是否升值的看法。2、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请分析中国目前这方面的情况及其原因,并讨论政府应采取的相应对策。7、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论述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既不贬值,,又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保证国民经济8%的增长的政策效应。(30分)8.已知:净出口NX=q-nY-mEPf/P,资本净流出H=σ(Rf-R)(其中:NX为出口。Q, n和m均为参数。参数n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Y:国民收入。E:名义汇率。Pf:国外的价格水平。P:国外的价格水平。H:资本净流出。σ:大于零的参数。Rf:国外利率。R:国内利率)推导出BP曲线。说明在资本自由流动下,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为什么我国不开放资本市场?你认为目前中国应使用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各自的利弊何在?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利率不断下调,美元贬值,这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1.浮动汇率下的扩张型货币政策的效果2.新凯恩斯主义图画解释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2、从国民收入的循环流转分析宏观经济均衡的相关总量关系。(要求:从总供求、从不同市场、从不同部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2.试述宏观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特点。。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6
三、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
居民户的储蓄比企业意愿投资要多,结果导致总支出减少。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 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如果需求和价格下降, 依然有可能销售原来在高需求和高价格水平上抽销售的同 样数量的商品。因此,灵活变动的价格使得商品市场出清。 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出清。他们 还认为,工资下降的比率会恰好等于价格下降比率。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7
1.2 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 阶段。
ִ20世纪30年代凯恩期革命的出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 第一个阶段,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 20 60 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 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11
三、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 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 实现充分就业。 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 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 便使之更加 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 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
2011年6月15日10时49分 鞍山科技大学 2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 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 置; ִ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 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 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20 世纪70年代至今)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学派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学派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规律。
自古至今,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体系和学派发展方面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其中的重要学派。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起源,其核心思想主要源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和19世纪的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
他们认为,市场自由竞争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实现自我平衡。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主要关注劳动分工、货币、经济增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运行规律的理论。
然而,随着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在实践中逐渐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的理论缺陷和内外部冲突。
于是,新的学派开始兴起,推动了宏观经济学向前发展。
二、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作为经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得古典理论的假设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主张通过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得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宏观经济学又迎来了新的理论派别——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试图修正凯恩斯主义的一些缺陷,强调市场的局部失灵和非理性行为在经济中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则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主张市场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这一时期新发展起来的学派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提供了新思路和解释框架,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四、供给学派和新兴学派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以后,供给学派和新兴学派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学的各种流派
宏观经济学的各种流派1.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
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新经济理论体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
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
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2.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新古典派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源自亚当·斯密,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就是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在20世纪以后,现代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所谓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和新古典的区别;新古典对传统凯恩斯的批评;新凯恩斯主要的贡献
1.凯恩斯和新古典的区别;新古典对传统凯恩斯的批评;新凯恩斯主要的贡献。
答: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
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因而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
这样,政府对经济是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这两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我们不能说谁是谁非,而只能说哪一派的观点和主张较符合真实世界。
简要评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从经验检验和理论一致性两个方面展开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
(一)从经验检验方面。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便否定凯恩斯理论。
由于滞胀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
(二)从理论方面。
首先,先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注意经济理论三大错误:1不合理性的预期。
在凯恩斯理论中,经济当事人的预期通常被假定为变,它主要取决于过去该变量的数值。
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利用有关将来的消息来谋取最大的利益,从而违背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2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个人行为不一致。
比如,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劳动供给时,假定人们就收入和闲暇进行选择,但在宏观消费理论中又假定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既劳动者要在现在和将来之间进行选择。
但并没有一种理论说明二者的一致性。
3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根据基于理性预期假设和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的基础上的。
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由资源、制度、习惯、时常结果等因素决定的自然就业率水平,同时人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形成预期,在自然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持续的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第十二章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研)(答案)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研)(答案)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东南大学2003研;北大1999研) (答案)4.写出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GDP)之间的关系。
(北大2001研)(答案)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之中? (武大2002研)(答案)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天津财大1999研)(答案)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大2000研)(答案)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1)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
(复旦大学1995研)(答案)9.“GNP=C+I+G+(X-M)”的内涵。
(武大2002研)(答案)10.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浙大1998研)(答案)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人行1998研)(答案)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
(浙大1998研)(答案)1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答案)14.试述GDP、GNP、NDP、NNP、NI、DI和NT几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5.储蓄—投资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投资和储蓄的区别。
(答案)16.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CDP?(答案)17.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
(答案)第十三章问答题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1997研)(答案)2.试述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决定及其变化的科学研究,来提醒和描述稀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开展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2.凯恩斯学派(Keynesian)是最初由凯恩斯等人开创的、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兴旺国家开展起来、并迅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与推崇的宏观经济学学派。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开展。
主要代表有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
3.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pectation School〕是在19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与有关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理性预期〞。
4.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y school〕是1950-19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主要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货币最重要〞;主实施"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5.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是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变化。
其政策主有:崇尚"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应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反对过多社会福利,反对通货膨胀,竭力主大幅度减税等。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学派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学派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规律和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中的重要学派。
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经济发展面临着突出的问题,需要对经济整体进行研究。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 古典经济学阶段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对经济整体的增长和波动提出了一些观点。
然而,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面临的经济问题。
2. 凯恩斯主义阶段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1936)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需求决定经济增长的观点,并强调政府干预可以改善经济波动。
凯恩斯主义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策制订和宏观经济调控。
3. 新古典主义综合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以保罗·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综合理论,将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古典经济学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包括供求关系、预期效应和市场结构在内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框架。
4. 新凯恩斯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如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存在),新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新凯恩斯主义通过引入名义僵硬、价格不完全灵活等理论来解释经济现象,提出了政策与经济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
二、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学派1. 凯恩斯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强调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以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该学派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来防止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
2. 新古典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并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整经济。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经济状况和波动的主要因素,主张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实现最优资源分配。
高校电子课件: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8.3 货币政策
8.3.3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并不是因为 改变了利率就改变了投资成本,从而改变了投资的 需求,而是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资产组合。 第二种观点是第一种观点的扩展。
第7章 总供求模型
7.1 总供给曲线
7.1.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一般形式 2.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特殊形式
7.1.2长期(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7.2 总供给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
7.3 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7.3.1当生产函数发生变动时,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7.3.2当劳动需求曲线移动时,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7.3.3当劳动供给曲线移动时,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7.3.4供给冲击所造成的价格上涨引起的总供给曲线变
4.3 投资函数
4.3.4预期收益与投资 1.投资项目的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期 2.产品的成本 3.加速折旧 4.投资税抵免
4.3.5风险与投资
4.4 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定与变动
4.4.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4.4.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4.5 三部门经济模型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定与变动
8.4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的演 变
第9章 消费函数
9.1 消费函数理论的重要意义
9.2 绝对收入假说
9.3 相对收入假说
9.4 恒久性收入假说
9.5 生命周期假说
9.6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 效果的影响
9.6.1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利率 2.价格水平 3.收入分配
目录
第1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2章 宏观经济活动的衡量 与国民收入核算 第3章 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 第4章 凯恩斯模型: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5章 IS-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6章 总需求曲线与需求管理政策 第7章 总供求模型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现代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现代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整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自经济学的诞生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宏观经济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演进,也涌现出了多种现代经济理论。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一些现代经济理论的特点和应用。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影响深远的理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市场自由主义的思想,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大卫·李嘉图则提出了反映农业收益递减法则的土地边际产出理论和厂商利润理论。
这些理论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启示。
二、凯恩斯主义时期20世纪初,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时期的开始。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不一定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并提出了政府干预的需要。
他的辩证观点通过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阐明了经济活动中的有效需求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观点对当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供给学派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凯恩斯主义面临一些争议和挑战。
孟山都弗里德曼和罗伯特·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供给和供给决定的因素,提出了供给学派的理论。
供给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应该自由运行,减少政府的干预。
他们强调市场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供给学派的理论成为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观点,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出现,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观点受到了质疑。
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在此背景下崛起。
新凯恩斯主义强调价格粘性和市场失灵,认为虽然市场有时可能自我调节,但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新古典经济学则在供给学派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干预。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最初的对国家财富的探索,到对经济整体运行规律的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演进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中,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古典经济学专注于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而宏观经济学则从整体入手,探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宏观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复杂且多元。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频发,如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随后的大萧条,这些事件促使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例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一理论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其中,经济增长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失业研究如何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到各个产业中去;通货膨胀研究如何保持物价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研究如何通过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控经济。
然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践中,宏观经济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例如,如何准确预测经济走势、如何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尽管如此,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仍在持续。
在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理解经济的整体运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对于指导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
2023年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笔记从古典到新古典主义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三篇宏观理论体系第8章从古典到新古典主义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征询。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1.供应自动发明需求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定律为基本出发点。
萨伊定律认为供应自动发明需求:经济中有多少产品供应,相应地就会自动发明出多少产品需求。
按照萨伊定律,社会生产活动可以发明足够的需求来吸取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因而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总需求,而在于总供应。
总供应是社会经济矛盾的重要方面,只要经济社会可以不断地提供产品,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发明的,假如经济社会当前投入L单位的劳动和K单位的资本,经济社会的生产可以用总量生产函数加以表达:(),=Y F K L2.就业、工资与总产出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从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原理出发,推导出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应函数。
在劳动需求和劳动供应的共同作用下,实际工资同时得以拟定,即劳动市场均衡决定了经济社会对劳动的供求量和实际工资水平:d s W W N N P P ⎛⎫⎛⎫= ⎪ ⎪⎝⎭⎝⎭按照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劳动供求量,必然等于每个劳动力都被雇用时的劳动数量,即劳动市场均衡意味着经济社会充足就业,或者说货币工资W 具有完全弹性,使劳动的供应自动等于劳动的需求。
社会总产出也就由均衡时的劳动供求量拟定,(),f f Y F K L =代表了充足就业的产量水平。
3.物价水平与名义工资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分析劳动供求和产出决定问题时,假定物价水平P 不变,从而名义工资W 的变化就相称于实际工资的变化。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是两个在时间和理论上相隔甚远的经济学派别。
古典经济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而现代经济学则包含了20世纪以来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
尽管两个经济学派别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对经济体系和市场运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是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
该学派的核心理论观点之一是自由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他们相信市场是自我调节的,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
古典经济学家还主张劳动价值论,即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
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被视为无效和不必要的。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学方法的创新。
现代经济学家更加关注宏观经济学和市场失灵。
他们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
因此,现代经济学家提出了更多的政府干预和监管措施,以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公平。
此外,现代经济学家还将数学和统计学等工具应用于经济研究,提出了许多精确的经济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
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理论观点上,也反映在经济政策和实践中。
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观念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现代经济学家的观点强调市场的局限性,并主张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干预措施。
古典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和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的建立。
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对于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逐渐成为主流。
总结而言,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不同时间段的经济思想和理论。
古典经济学关注市场的自我调节和劳动价值论,强调自由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而现代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进行经济研究。
这两个经济学派别的理论和实践都对经济学科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传统理论与现代应用
宏观经济学传统理论与现代应用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表现、结构以及政策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经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等大范围的经济系统。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通常涉及总体经济问题,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它不同于微观经济学,后者研究的是个别经济体的决策制定和市场行为问题。
接下来,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以及现代应用。
宏观经济学传统理论1.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一种经济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
它认为,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经济危机和大萧条的发生是因为市场失灵和自我调节能力缺失,需要政府介入经济,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为此,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逆周期调节、经济刺激政策等,来保持经济的稳定。
2.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早期的经济学学派,最重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
它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市场中的价格决定供求关系,自然调节机制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并且,自由竞争有利于社会福利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现代应用1.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延伸和发展,试图在政府干预经济和市场自我调节中找到平衡。
这种理论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必须谨慎地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排除因政府机构本身的市场失灵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2. 新货币主义经济学新货币主义经济学则强调货币主导地位和中央银行的角色,主张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调节。
新货币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规定了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这将影响投资、消费、通货膨胀等各种经济活动。
3.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常见研究方法,主要通过使用经济数据和统计模型,来研究经济现象和政策的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消费者支出、物价水平、失业率、通货膨胀等问题的分析,还可以用于研究更广泛的宏观经济问题,如环境经济、贸易政策等。
对经济学的认识
对经济学的认识我对经济学的认识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我对经济学的认识尚为浅薄,不能做出比较精到的见解,下面我谈谈对经济学的一些初步的认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个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以及其发展、运行规律的科学。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欧洲各国逐渐产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关于经济学的分类,就宏观上讲,分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立是以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作为标志。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的总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经济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宏观是研究整个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的更加稳定、发展的更快。
宏观经济学存在着许多流派,比如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很复杂很困难的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有以下一些:17世纪的重伤主意,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19世纪上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就历史学派,19世纪下的新历史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和新古典主义,20世纪上的制度学派、瑞典学派、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而是世纪下的公共选择学派、菲莱堡学派等等。
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出了马克思主意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关于经济学的学科分类,就宏观上讲分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
下面,我将重点讲讲以上四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宏观经济学与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
注意观察宏观经济学有关联邦预算、税收政策或社会保障等相关问题的争论,出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之外,几乎每一个问题都会存在争议。
透过这些争论会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据此我们可以将经济学家分为不同的学派。
一个经济问题是关于总需求如何决定:另一个问题涉及价格弹性的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则是围绕着人类如何形成预期和如何做出决策的问题而展开。
关键字宏观经济学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所考查的是同时影响众多企业、消费者和工人的的因素。
研究宏观经济学以两大核心命题为主要线索:(1)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也即所谓的商业周期;(2)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也即所谓的经济增长。
20世纪经济学的一项主要突破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它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应对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面对大萧条,凯恩斯创立了自己的革命性理论,它有助于揭示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并解决商业周期中最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提出了对策。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
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
“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
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宏观经济学存在着许多流派、分支,甚至分歧(意见、观点不同)。
比较出名的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等。
其不能存在比较大的“共同观点”。
尽管“宏观”也可以建立像物理、化学和气象等的模型,但“宏观”模型是很难用现实去说明是否正确。
不可能只是为了证明“宏观”的某个观点是否正确,而去有意识的“调节”、“操作”和干涉经济社会的运行。
比如说,不可能为了说明“失业率有多大才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不稳定的影响”,而去真的让一些人民失业。
这些事情,不单是不可能去做,而且也做不到。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很复杂、很困难的。
二、古典学派兴起
自从两个世纪前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就在争论:市场经济能否在不引入政府干预的前提下,自动实现长期的充分就业均衡。
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和工资是有弹性的,经济是稳定的,因而经济能力能够自动且迅速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萨伊的市场定律
在凯恩斯提出其宏观经济理论之前,主要的经济思想家所追随的,至少在经济繁荣时期,都是古典的经济学观点。
早期的经济学家沉湎于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及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
尽管这些学者已经意识到商业周期的存在,但是他们将这种周期看做是一种可以自我矫正的暂时的偏离。
他们的分析都是围绕萨伊的市场定律展开的。
这一定律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与1803年提出。
他宣称,从本质上说,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
这种观点有时被表述为:“供给自动创造对其自身的需求”。
它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观点之上:货币经济与物物交换经济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
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包括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都赞成古典学派的这种宏观经济观点,认为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还曾这样清晰地阐释过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通过完全自由的竞争,充分就业的强大趋势将始终存在。
现在的失业,与任何时候所存在的失业一样,完全是由于摩擦性阻力妨碍了工资和价格能迅速做出适当调整这一点所致。
正如庇古这段话所暗示的,古典观点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工资和价格足够灵活,因而市场很快会“出清”,或回到均衡状态。
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据此得出结论“经济总是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运行。
根据古典学派的观点,货币的供给、财政政策或者其他支出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长生持久的影响。
价格和工资的灵活变动能够维持充分就业。
古典学派观点的下面两个结论对于经济政策至关重要。
首先,古典学派认为,经济仅仅会在短期内暂时地偏离充分就业和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而不可能存在长期而持久的衰退或萧条,合格的劳公在现行的市场工资条件下能迅速地找到工作。
上述观点并不意味着古典经济是无摩擦的完全竞争的天堂,在他们的分析中,我们能看到由于人们正在不同的工作之间进行转换而造成的摩擦性失业,也能够看到由于工会工人要求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但是,根据古典学派观点,经济不会出现普遍而持久的宏观经济的浪费现象,即由于总需求不足而造成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
其次,总需求政策不能影响失业和实际产出水平。
进一步讲,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能影响的只是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以及实际GDP的构成。
古典学派论点的核心是这样一种信念,即价格和工资是具有弹性,而工资——价格的这种弹性提供了一种自我矫正的机制,从而能够迅速恢复充分就业。
三、凯恩斯革命
尽管古典经济学家不断宣称持久的失业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庞大的失业大军却很难被忽视。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供了一套迥然不同的宏观经济理论,即一套观察经济政策和外部冲击的影响的全新理论分析架构。
首先凯恩斯提出了
关于总需求的概念。
其次,另一个革命性的内容是凯恩斯关于总供给的理论。
古典学说假定价格和工资是具有弹性的,从而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相反,凯恩斯主义坚决主张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接近于水平或向上倾斜。
根据凯恩斯学说,供给绝对不可能创造对自身的需求:需求具有相对独立性。
通过将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凯恩斯给宏观经济学带来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可能会陷入一种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即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但产出水平却远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其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
例如,如果总需求不足,那么经济就会长期在高失业水平上处于均衡状态。
由于并不存在引导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自我矫正机制或“看不见的手”,因而一国经济有可能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停留在低产出、高失业的痛苦状态中。
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这意味着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总需求的上升就会使产量增加。
当总需求不足时,产出将会处于均衡点处,这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学说,增加总需求的经济政策能够成功地增加产出,并提高就业水平。
凯恩斯的第二个观察源于第一个观察。
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并有助于保持一个较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
例如,如果政府增加其购买量,总需求就会增加,其结果将是产量增加,从而缩小实际GDP与潜力GDP 之间的差距。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商业周期性问题,投机和通货膨胀之后,会紧随着出现高水平的失业,二者上下反复不不断交替。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斯坦福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和哈佛大学罗伯特·巴罗共同提出的。
这一理论在强调弹性工资和价格的作用方面,与前面的古典学派一脉相承,但增加了一个新的特点,即理性预期,用于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问题。
正是由于卢卡斯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理性预期的现代化观点方面所做的贡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信: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价格和工资具有灵活性以及大多数失业是自愿的。
政府无效性定理认为,可预见到的政府政策无法影响实际产出和失业。
如果经济政策制定者试图系统性地增加产出、减少失业,人们很快就会理解并预期到这一政策。
固定的政策规则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果。
真实的商业周期理论指出,供给方面的技术干扰和劳动市场的变动可能是解释商业周期波动的线索。
五、区别与联系
如果说古典经济学家将经济视为一个有节制的人,每天只饮用必须的矿泉水和维他命;那么,凯恩斯主义则将经济描述为一个狂躁的抑郁病患者,他会周期性地、无节制地狂欢饮乐,然后很快陷入抑郁昏醉中。
事实上,政府要做的事就是在大家酒兴正酣之际将餐桌上是鸡尾酒统统撤掉。
凯恩斯主义着坚信,政府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
现代凯恩斯主义者赞成:在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是采取措施抑郁总需求,而在经济衰退是应采取措施刺激总需求。
经济学家逐渐趋向于用货币政策作为自动稳定器的重要性,认为它可以削弱意外冲击所产生的乘数效应。
凯恩斯主义着与古典经济学家争论的核心,是经济是否具有强大的自我矫正
机制,即能否通过富有弹性的价格和工资来维持充分就业水平。
古典主义学说一般强调长期经济增长,主张放弃稳定商业周期的政策和财政政策去调控商业周期,以稳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 著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 主编
P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