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传统的视角看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差异-2019年文档
中国与西方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中国与西方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未来之桥,而教育传统则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载体。
中国与西方拥有各自独特的教育传统,这些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大文明的教育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学科设置等方面对中国与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挖掘两者传统之间的异同之处。
一、教育目标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作风修养,以德育为首要任务。
古代的中国教育传统强调修养人的道德品质,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具备崇德向善的道德人。
而西方教育传统则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西方教育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独立精神和创造力的个体,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发展其潜能,成为有文化素养的公民。
二、教学理念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师德师风的塑造和师道的传承,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师生间的一种权威与尊重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着主导地位,学生则需尊重师长,不轻易质疑。
西方教育传统则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的发展,教学方式强调多样性和创新性,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和互动的关系。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师生关系中国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师长在学生心目中拥有绝对的权威。
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严谨的师生关系,师长在学生心目中是不容挑战的。
而西方教育传统中,师生关系更强调平等和信任。
教师更多地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在课堂上充当的是学习者和学生的角色,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想法和观点。
四、学科设置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科设置更加偏重于文科和经世致用的技艺,如儒家思想的传承、经史子集的学习等,以及一些经济和农业方面的技能,这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教育中注重的是对社会的实用性培养。
西方教育传统中,学科设置更加注重平衡性和多元化,注重理工科和文科的平衡,注重启发学生的全面素养。
以上所述仅是对中国与西方教育传统中的一些方面进行的简单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西方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学科设置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中国与西方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中国与西方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中西教育传统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一、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传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礼仪、纪律、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并注
重学生对文化经典的深入研究和传承。
西方教育传统则强调实用性和个人创造性,鼓励学
生探索和发现知识,提倡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育目标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孝顺、忠诚、正义等传统价值观,重视实用性和能力培养,以达到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目标。
西方教育则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能力的培养,追求知
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个人的成功和社会贡献为目标。
三、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讲解和记忆,注重刻板的规范和纪律,以追求完美为目标。
而西方
教育则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创新,倡导实践和参与式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文化经典的传承和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文学、哲学等知识,以此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西方教育则注重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实用技能
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
总的来说,中西教育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教育的区别来源于它们各自的文化和
历史背景,也反映了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多个方面的
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跨国交流的增加,中西教育的融合已成为一个趋势,中西教
育的交流与互补已成为当代教育界普遍的话题。
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之我见
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之我见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对良性价值观和对行为准则的实践;而在不同的文化中,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起源和影响。
首先,中西方文化对于道德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
在中国,道德传统由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教信仰构成。
这三个学说共同诠释出中国特有的道德体系,强调了父母教育、师长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性。
与之相反,西方文化中,道德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受到了质疑和冲击。
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西方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潮强调了个人权利和自主决策的重要性,使得道德传统开始走向萎缩。
尽管现代西方也在建立对于道德体系的认识,但其重视程度远不及中国。
第二,中西方文化对于家庭和社会化教育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即“以家刻纲”。
这句话解释了家庭作为孩子最初接触社会的一种方式,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受到家庭教育及社会化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们敏锐而谦虚,对学习和发展个人的兴趣充满高度热情。
而在西方文化中,家庭教育被视为辅助教育,而非主体教育。
这种态度使西方孩子在学习方面可能过于懒惰或缺乏对于学习的真正意义的认识。
不过,西方通过社会化教育引导孩子们接触更多不同的思想、生活方式,以便更好的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与中国进行教育比较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些差异。
第三,中西方文化的道德教育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义”。
义具有多重含义,例如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公正、诚实等等。
通过这样的道德体系,中国教育灌输给学生们助人为乐、协调、共同发展等核心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权利”。
西方教育主要强调个人权利的自由和独立性,会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决策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一些国家,如美国,贡献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的教育可能被忽视。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论文关键词:中国西方道德文化义利关系社会责任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在道德评价、义利识别、义利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差异。
本文就上述差异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阐释,旨在能够给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贴切的契合点。
一、中西文化在道德评价认识上的差异西方文化较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道德境遇选择的相对性,换言之,西方文化更强调道德评价的层次性。
笔者认为道德评价原则当然不能陷入人生价值神圣论只肯定其价值观的绝对性而否认其多元性、灵活性的误区。
东方文化相对忽略道德境遇选择性。
我们必须正视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相对性。
任何道德评价准则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伦理关系的客观要求。
它们起始于一定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又体现于道德行为之中,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普遍道德行为的总结。
第一,必须对道德调节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
第二,道德评价准则必须在道德准则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第三,道德评价准则必须体现道德准则体系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道德评价的境遇选择,东方传统道德所要求的牺牲精神与实际的价值原则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在这种道德境遇选择中,如果我们恪守一成不变的道德评价准则,就势必使道德评价沦为空泛。
可见,否定道德境遇选择的特殊性和把生活中的特殊道德选择普遍化都是失之片面的。
道德思维模式应是开放式的,绝对不能一成不变、封闭自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社会和个人都应抱着“求真”的道德精神来认识道德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至于一部分人出于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来指责道德准则的层次性,那就属别有用心之列了。
试想,如果大家都站在极端自私的立场上评判“新生的道德观”,那么任何观念都无道德与否之分了,“道德”也就失去了任何存在的意义。
在对待实践道德方面,中西文化也处处显示出对比色彩。
二、东西方文化对义利关系识别的认识差异现代化最诱人的一笔莫过于人们将挣脱宿命论的枷锁,不再受历史的摆布,自由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未来。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一、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
中西方教育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有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二、传统价值观与教育目标中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和目标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中国,教育被赋予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被视为修身养性、强调孝道、礼貌和谦逊。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强调道德伦理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涵养。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自由和自由意志更重要,教育目标侧重于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在中西方传统文化观念下,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有所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在课堂中被视为最高权威,注重灌输式教学,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习纯粹的知识,重视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在西方文化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平等,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培养。
西方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倡导互动和合作。
四、评价标准与教育评估中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评价标准与教育评估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成绩和标准化考试非常重要,它们被作为学生成功与否的衡量指标。
与此相反,在西方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包括课堂表现、学生创造力等方面的考量。
五、教育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背景中,教育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强调团队合作,着重于解决集体问题。
因此,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强调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
六、结论总的来说,中西方教育在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差异深刻影响着教育实践。
中西方教育的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评价标准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这也反映了各自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
了解中西方教育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可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总的来说,中西方教育在传统文化角度下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育 呈现 出种种 不同走 向的理 论和 实践 特征 。
1 西 方 教 育 观 .
西 方 文 化 强 调 纯 粹 的 知 识 , 洋 人 人 学 读 书所 西 学 的 一 则 曰 知 识 , 则 日知 识 , 则 日知 识 , 其 是 再 三 尤
科学 和社会 知识 。父母认 为知 识源 于好奇心 , 们 他 经 常 带 孩 子 回归 自然 , 发 孩 子 对 自然 和 科 学 的兴 引 趣 。美 国 的 教 育 以 孩 子 为 主 体 , 调 个 人 的 努 力 、 强
角 度 来 看 , 国的 学 生容 易缩 于 自我 约 束 、 中 自我 控 制 以及 因害 怕 出错 而 习惯 于 固 守规 范 。 因 此 , 国教 育 应 继 承 和 中 发 扬 传 统 教 育 文 化 的优 势 , 时更 要 吸 取 西 方教 育 先 进 的教 育 理 念 。 同 关键词 : 统文化 ; 传 中西 方 教 育 ; 庭 教 育 ; 校 教 育 ; 域 差 异 ; 化 差 异 家 学 地 文 作 者 简 介 : 化 雪 (9 7一) 女 , 龙 江 大废 人 , 北 石 油 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英 语 系 讲 师 , 事 英语 语 言 学研 究。 王 17 , 黑 东 从
过程 的启蒙 部 分 , 对 孩 子习惯 、 趣 、 活方 式 , 它 兴 生
甚 至 个 性 的 培 养 产 生 了 深 远 意 义 。 家 庭 教 育 的 核
不 同 国 家 、 同 社 会 的教 育 差 异 。 本 文 将 从 家 庭 教 不
育 和 学 校 教 育 两 个 方 面 来 探 讨 各 民 族 的 传 统 文 化
对 教 育 的影 响 。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doc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doc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育体系各不相同,这其中包括了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等方方面面。
中西方的文化、宗教、历史背景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巨大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等几个维度来比较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差异。
性质中西方古代教育的性质差异主要在于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
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各种人才的素质,推动社会的发展。
教育对象则是普及于所有的人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接受教育。
由此,中国古代的教育被视为一项国家贡献,最终目标是落实“五教”——仁爱、礼节、廉洁、孝顺、忠诚。
相比之下,在西方古代,教育被视为一个人的备份,目的在于个人利益的提高。
因此,西方古代的教育主要是面向上层人士,如贵族、神职人员和有钱人等。
同时,教育也被视为独立于国家,因此与国家并没有太多的关联。
目的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为培养道德人才,重视对人类的贡献,追求个人和谐。
教育内容主要是中庸之道和各种经典书籍的阅读以及学术。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被视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发展的因素。
西方古代的教育目的比较理想化,理论上旨在培养拥有全面技能和知识的公民,以实现公民版图和国家利益最大化。
内容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内容差异较大。
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是礼节,而礼节是道德幸福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安定的保障。
此外,经典文学的重要性也被重视。
中国古代的经典不仅指语文和数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更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绘画等艺术作品。
西方古代教育的内容则更侧重于科学和技术知识。
哲学、马西亚武器技术、数学等学科在西方古代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
方法古代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口头传授和实践教学。
同时,中国古代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照顾学生个性各异的特点。
西方古代教育的教学方法则更注重于书本和知识的传统。
古希腊时期所开创的“研究”(study)贯穿了整个西方教育的历史。
浅析中西文化的道德差异
浅析中西文化的道德差异价值观中国,千年文明的传承:在中国,价值观扎根于千年的文明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诸子百家,众学说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儒家思想,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提倡孝道和忠诚。
道家则强调个体自由和追求心灵的平静。
墨家则关注公平和社会利益,而法家则注重法律和秩序的维护等等。
这些学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各自贡献了独特的价值观,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大地的儿女。
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
西方,盛行自由和个人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
在西方文化中,自由被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
自由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融入到个体的生活之中。
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权利。
这种自由,如同飞鸟在蓝天中翱翔,让个体的灵魂得以自由展翅。
同时这些价值观的体现也在文艺复兴时期展现的淋漓尽致。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另一支旗帜。
它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和幸福。
在西方,个人主义赋予每个人权利和责任,鼓励自我决策和自我表达。
这一价值观,如同一幅独立的画作,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画家,创造自己的艺术品。
宗教信仰中国,宗教多元且和谐:中国的宗教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它们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
儒教、佛教和道教等宗教体系贯穿了中国的历史,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原则。
中国宗教信仰强调人与自然、道德伦理以及纲常礼法。
这些理念贯穿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表现。
中国的山水画,古典诗词,古建筑如寺庙和园林都反映了宗教信仰的启发,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这些作品深刻表达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国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影响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国内外德育教育比较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国内外德育教育比较研究现代德育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 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
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 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
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
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
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 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
由此可见, 现代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外的德育教育研究进行一个简单的文字梳理, 以供今后对德育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1国内外德育概念比较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西方国家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 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
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意识方面的规范是浑然一体, 融于习俗之中的。
西方的德育原意即近于习俗, 因此道德教育最初即为习俗教育, 也即社会意识教育。
到了近代,西方社会随着生产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 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开始分化, 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后, 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 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的成分,与此相应, 西方的道德教育, 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 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
中国则不然。
我国古代就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 近代社会, 但分化不充分, 传统影响甚大, 以致至今意识虽在分化中仍以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国内外德育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 归根到底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中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异同分析及启示
中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异同分析及启示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就一直存在着差异,其中关于学校道德教育也不例外。
分析此类差异,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两个主要方面入手。
同时,本文也将探究两种文化的融合,以及这种融合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与发展启示。
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文化以“自古约法三章”为基础,认为举止要求应当服从礼、义、仁,追求高尚境界,要求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家风、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学生品行修养的培养。
而西方文化则以基督教的神学概念为基础,强调因果报应,重视遵守律法,像“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以及“克制自我”等。
这两种文化的差别在具体的学校道德教育中也得到体现,中国学校讲究的是行为的规范性,而西方学校更希望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有自我理解和思考。
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群体主义,认为社会伦理道德是让人们满足社会期望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只要让学生记住规则,而不必深入其理解。
而西方文化则追求自由,认为在坚持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还要尊重个人行为的自由性,因此学校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道德问题,并让学生有自主的道德判断能力。
最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内的学校也开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例如,有些学校通过开展模拟案例分析环节,以及组织课外文娱活动来教育学生,更多地采用引导式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以更贴近生活、更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在学生的基础上培养自主性的道德判断能力。
因此,在融合两种不同文化的语境中,学校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和追求自由的理论之间取得平衡,确保学生既能认识道德问题,又能拥有独立思考和自由行动的能力,从而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自我的机会。
总而言之,学校道德教育有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诸如概念、方法以及目标等等。
面对中西文化的融合,学校应做出相应的变革,让学生既能掌握道德规范,又能有自主性的道德理解,从而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内容摘要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传播的。
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要溯源到古代希腊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教育学者。
但在古代的中国和西方的教育思想是大不相同的,在古代中国教育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教育;在古代的西方,则把教育看做是育人,他们想提高的是个人的文化和修养。
而在组织上,中国古代的教育更为集中,西方古代的教育更为分散,教育流派也就比较的多。
关键词:古代; 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教育(一)中国古代教育概述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教育就诞生了。
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庠”原为养羊的地方。
后来变成了粮食仓库,有了养老的功能,后来又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
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劳动者不仅在数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质量上也要求劳动者受过一定的教育,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术,能够成为管理机器的熟练工人。
另外,为了更好地经营生产、管理企业,也需要各方面的技术管理人才。
同时,劳动者自身也有受教育、掌握知识的愿望。
因此,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学校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各种专门人才和大量受过一定职业教育及训练的劳动后备力量,以适应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旧学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民族工业了展的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适合民族资产阶级需要的新的学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与此同时,美国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制度也大量输入中国,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成为教育界迫切的呼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五四“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指引下,批判封建传统教育和近代出现的洋化教育的基础上,在了解中国教育现状和亲身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之后提出来的,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建立普通民众的教育体系所进行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是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理论所用出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析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析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析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摘要】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背景不同。
在这些众多差异因素的影响下,中西方儿童教育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本文将从介绍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入手,其中主要介绍了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家庭教育观念产生差异的原因等内容。
然后又介绍了中西方学校教育存在的差异,该部分主要从基础教育差异、高等教育差异两方面入手,对中西方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阐述。
最后,介绍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中西方儿童教育存在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儿童教育工作,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方儿童教育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西方儿童;教育差异;建议和意见儿童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年纪尚幼,性格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定型。
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一直将儿童当作是半个成年人。
但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人性”有了一个较为新型的认识,儿童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他们提倡儿童应被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
儿童作为国家的希望,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积极的与他们进行正确的交流,这些都是成年人需要做好的地方,若是对儿童采取较淡粗暴的态度和方式,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从而酿成悲剧。
但是另一方面,西方的教育方式不一定全都适用于中国家庭,导致这一原因正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以下就是本人的总结。
一、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交流互动中,家长对子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对孩子性格的发展和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是孩子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他们的任何行为或习惯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并对儿童的兴趣、习惯、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儿童通过学习和模仿家长,接受外界知识。
而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导致孩子在人为处事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
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水中的活水。
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
《学记》开宗明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可见教育早已被摆在了立国的重要的位置。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我也看到人们同样地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一样,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也认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特别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经过后天的不同环境、教育、实践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大了。
孔子以后,儒家在教育方面一直居于主要地位,继之而起的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法治"教育思想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以及墨家的墨翟。
老子针对儒家的教育主张提出"绝学弃智",这种偏激的观点令人难以接受,也是不可行的,但是他提出的教育应该遵循万事万物(包括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命题却是传统教育中宝贵的思想精华。
法家的商鞅认为"人性悍",荀子明确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韩非则将此发展成为"人性自私"的结论。
韩非认为,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只有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来予以矫正。
并且他不认为道德感化是有效的,他主张惩罚和教训。
墨家教育宣扬"兼爱"、"非攻"和尚武精神,纪律严格,并注重生产劳动与使用的科技知识。
传统文化中西方教育差异
传统文化中西方教育差异摘要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是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载体,也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被文化所影响,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孕育了不同的教育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传播就是教育,同时,也正是有了教育,才使不同类型的文化得以保存、传递、创新和发展。
由于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教育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首先从中西方教育观念的不同出发,进而从传统文化角度探讨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形成原因,最后对中西方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可以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西方;教育差异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human culture: education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continuation, and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cultural system: it is also influenced by culture, and different educational systems are br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soil. In a sen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ducation that enables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e to be preserved, transmitted, innovated and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tradi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ocietie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concep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n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a's educational cause.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and the west. Education differences目录1.教育观念的不同 (3)1.1西方教育观 (3)1.2 中国教育观 (3)1.3 家庭教育观 (4)1.3.1家庭教育理念 (4)1.3.2家长沟通交流方式存在差异 (5)2.中西方教育差异形成原因 (5)2.1传统文化原因 (5)2.2历史原因 (6)3.中西方基础教育的不同 (6)3.1西方的基础教育 (6)3.2中国的基础教育 (7)4.中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同 (8)4.1西方的高等教育 (8)4.2中国的高等教育 (9)5.结语 (10)致谢 (12)1.教育观念的不同1.1西方教育观西方教育主要是自治式教育,它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造力,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以启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作者:杨春苑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7(4)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3条)
1.苏·斯卡特金现代教学论问题 1982
2.孙莱祥.周洪林赢在起点,输在终点--对我国传统教育太重基础的反思[期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 2002(02)
3.扈中平.刘朝晖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期刊论文]-教育评论 2002(01)
引证文献(1条)
1.赵笑飞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参与式英语教学法探析[期刊论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ygl-llb200704004.aspx。
中外传统节日文化差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2019年文档
中外传统节日文化差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德育不仅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教育的难题。
德育所关注的是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同化、民族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的共同交互作用下,德育正接受着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洗礼。
随着学校德育越来越被关注,节日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也成为了当代德育研究的新热点与新焦点。
一、中外节日文化差异1.节日文化的背景“节”在我国的辞源学上最初是指植物叶与枝交接的部位,也多引申为季节、节气。
而英语中的“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神的日子”,或是“献身宗教的日子”。
节日可以依据形成时间分为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而相应的节日文化就分为传统节日文化和现代节日文化。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形成必定要遵循“起源―形成―鼎盛―衰亡”这样一个自然规律,并往往因国度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形成的节日传统也不同。
对比中西方的节日文化,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岁时节日,往往会受天时、物候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
这些节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具有特定风俗活动的内容。
而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因此,可以通过中西节日的起源不同看到二者背后所包含的不同的节日文化――一个农业文化,一个基督教文化。
2.节日文化的内容在节日的文化内容上,中西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以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除夕为例,“除夕”释义为大年三十晚上。
“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和中国的除夕相似,西方有个圣诞节(公历每年的12月 25号),其是西方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诸如此类的节日还有万圣节、感恩节、复活节等。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传统节日多是以饮食为文化内容,而西方则以玩乐文化为内容。
中国体现的是“民以食为天” 的文化传统,西方则彰显的是游牧文化的遗风与商业文明的特色。
传统文化差异视角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
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差异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教育问题同样如此,我国的教育改革需要借鉴西方的教育经验,并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
因此,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东西方教育理念差异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一〕地理环境方面我国地处亚洲东部,自两河流域产生和开展了古代文明,虽然东部临海,我国古代时期仍属于封闭的大陆社会;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往往依赖于土地,习惯于长久的定居,而不愿忍受颠沛流离的迁移式生活。
同时,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又加剧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
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性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稳定的生活也导致了稳定群体的产生[1]; 农耕为主的生产劳动也造成了封闭的群体和部落,群体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来往与交流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渐渐丧失了创造性和自主性,也逐渐造就了封闭内向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国家的古代文明起源于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开展不单单依赖于农耕劳动,更多地依赖于海洋,繁荣和兴盛的海上自由贸易使得人们更加开放与包容,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契约式的社会文化。
同时,海上贸易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生活状态的不稳定性,适应了具有开放性与探索性的生活后,人们往往不再依赖群体的支持和帮助,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到达目的。
因此,西方民众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个人权益不可侵犯,但是会互相尊重对方的权益。
这种思想意识慢慢造就了西方社会开放外向型的传统文化。
〔二〕生产方式方面我国古代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展速度不快。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的生产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稳定,也相应地促进了人们对群体的依赖性,人们以稳定的生活为最大追求。
另外,安稳的生活使人们聚集在一起,群体性生活造就了群体性的文化心理,即个人必须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内部有统一的言行标准和方法原那么。
"求同"心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们的个性在集体中往往得不到表达,集体也不太注重个体的权利与利益[2].西方社会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开放型的海洋文明,自由贸易的开展使得人们喜欢探索和冒险,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
中西方传统美德的差异要结合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根源及其影响来理解
中西方传统美德的差异要结合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根源及其影响来理解一东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生活中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不断创造发展的过程。
从空间角度看,文化祢散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纬度看,它又延续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
文化又是一个动态系统,内容十分广泛。
文化按其所面对问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与人关系的方面以及人自身的关系即灵魂与肉体方面。
按形态来看,文化又可以分为这样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第二个层次是文物,即表现文化的实物,也就是人工改造过的物质;第三层是制度、风俗以及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例、规矩等。
中西方文化产生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是属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是差异也十分明显。
这种差异也就是此文化区别于彼文化的特殊性。
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我以为更集中地反映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战胜自然。
西方征服自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圣经》。
圣经所讲述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人是站在自然之外的,有统治自然的权力;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人要在征服自然的艰苦斗争这才能求得生存。
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致思想家们都不愿意花力气去讨论这个问题本身,他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去征服与战胜自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可分为三种,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但是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
《周易》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_________有男女2内容: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的规律,人也要服从这普遍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界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就是天人的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传统的视角看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差异摘要:在古代,中国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政治伦理合一性的特点,西方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宗教伦理合一性的特点。
中西方道德教育的明显差异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从文化传统的视角来看,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特点、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有利于德育的开展并取得效果,西方文化中宗教信仰的文化支撑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文化渗透。
中国的传统德育尤其是古代德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伦理合一性。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历朝历代学者的学说都认为政治和道德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修己以安百姓” 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道德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的思想。
孟子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的“仁政”思想。
汉代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更加强调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提出“德治要靠教化”的观点,并概括和揭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教育内涵。
儒家从孔子就开始提倡的内圣外王”思想显然把出仕做官看成了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可见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一直传承政治伦理合一性这一特点。
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中国古代,道德服务于政治,政治是道德的目的。
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宗教伦理合一性。
经》中有“摩西十诫”的说法,就是除了耶和华,不允许拜其他 神;不许制造和敬拜偶像 ;禁止妄称耶和华名 ; 必须守安息日为圣 日;必须孝敬父母 ;禁止杀人;禁止奸淫;禁止偷盗 ;不许作假见证 人 ; 不许贪恋他人财物。
这十条戒律既是宗教教义的内容,又是 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有学者研究认为, 西方古代的学校 道德教育就是一种宗教化的学校德育,“自有学校教育以来到 18世纪中叶,学校中都几乎奉行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就是学 校德育的同义词” [1] 。
我们认为,在古代西方的道德教育中, 宗教和伦理是密不可分的。
从表面上看, 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内容明显不同, 各自具有 鲜明的特点, 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原因何在?这里蕴含着深 刻的文化传统的原因。
、从中国的文化传统看德育的“政治伦理合一”性自古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在社会政治结构上维持“家 国同构”的特点,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扩大,进而促使了道 德教育中“三位一体”的稳固的教育模式的形成, 并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特点,决定了德育的政作用,家族中晚辈对家长的“孝”成为必然的义务。
君主在国家 政治结构中起核心作用,臣名对君主的“忠”也是应尽的义务。
从表面上看,“孝”、“忠”并不相关,“孝”属于伦理范畴,“忠”则属于政治范畴。
“孝”针对的是中国古代每个家族里的 个人,是一种态度,强调晚辈对长辈要恭敬顺从,发挥着维系家族情感、调和家庭伦理关系的功能。
“忠”则针对的是国家政治 生活中君主之下处于不同政治经济地位的人, 也是一种态度,强 调下级对领导、大臣对君主要忠诚服从,起着维护政治统治、协 调等级关系的作用,但实际上两者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这是中国古代家族关系和政治关系之间本质联系的集中概括。
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步骤同样强调: 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家国同构,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扩 大。
中国古代社会的构治伦理合一性。
中国古代社会, 父家长在维系家族稳定中起核心《大成极为明显地反映了政治和亲缘的高度结合。
天子既是国家的最咼统治者,政治上的主人,又是所有家族的领导者,亲缘上的大宗。
由此,原来仅仅在家族中体现的“孝” 的功能便由家族延伸到整个社会,原先用来“事父母”的孝道成为统治国家,维护政治统一的有效手段,下级对领导、大臣对君主要像孝顺父母一样服从忠诚于他们。
《孝经》里提倡行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而使孝顺亲人与忠于君主相通,管理家族与治理国家相通,论语里也讲“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于家国同构,在齐家到治国的过程中,将孝顺亲人的家族宗法伦理感情自然而顺利地过渡并转化成了对君主国家服从忠诚的政治理念, 家而国,完成了情感转移,使各种可能出现的异端思想消失于无形。
二)“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使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效果显著。
传统道德教育认为家族、学校和社会在个体道德品质培养上担负着不同的功能,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道德的发展,又由于家国是同构的,因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感化为纽带,成功实现了家族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三者密切联系的“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1.家族通过“孝道”的遵守强化道德观念。
儒家强调行孝,其根本目的是以孝来治家,进而以孝来治国。
中国古代家族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父家长专职,父家长权威能否真正确立尤为关键,而确立父家长权威的关键则在于孝道的贯彻与否,因而以孝治家便成为一种自然的结果。
《孝经》里提倡“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君”,又一次把古代中国的家族看成是国家的缩影,由于孝具有齐家与治国的双重功能,并且被视为齐家治国的根本要道,因此孝的观念远远地超越了道德观念的范围,它被无限扩大,应用于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2. 学校和社会通过“教化”发挥德育的强大作用。
虽然中国古代家族道德教育的作用很大,但是毕竟范围有限,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校教育自古以来一直得到教育家的重视,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是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求学、明理的必要途径,学校教育的内容应以“明人伦”道德规范为主。
战国之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和教育家一直极为重视道德教化,学校教育中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的思想,要求教师既有深厚渊博的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的教育内容就突出体现了道德教育的地位。
《论语?述而》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宋代心学家陆九渊提出“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强调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学做人,并且要求教师首先要力行身正,做学生的楷模。
中国古代尤其重视社会教育。
宋朝统治者极其智慧地将社会教育和地方建设、社会风俗改造和封建道德规范的宣传联系起来。
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如诏令、文告训育民众,积极推崇儒术,对广大百姓开展封建伦理教育。
范仲淹十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他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道德观。
历朝历代,统治阶级还把道德教育深入到社会的基层,借助乡里、家族的力量,利用封建基层行政组织施行教育,主要形式有“乡约”、“宗规”、“家训” 等[2] 。
可见,在社会教化方面,家族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样,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从下到上、错综复杂的大道德教育体系,在家族观念的理念之下,全社会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因而形成了整合力。
二、从西方的文化传统看德育的“宗教伦理合一”性古代西方的道德教育一直被浓厚的宗教氛围笼罩。
西欧国家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都是被教会掌管。
(一)宗教信仰与道德文化的关系。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一方面可以是文化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
在西方,宗教信仰对道德有文化支撑的作用, 也就是宗教信仰为道德的形成提供了途径和情境。
世界三大宗教内容充满道德象征,兼具文学性和审美性特征。
首先,《圣经》、《古兰经》、佛教经典是三大宗教的教义经典,又是不同文化的集大成者。
每一部宗教经典中包含大量的道德劝诫,彰显宗教道德,如《古兰经》中倡导守正自信、行善、宽恕、诚实、公正、团结、舍己等美德,反对追求私欲、傲慢自大、饮酒赌博、说谎、嫉妒等恶行。
宗教经典中的道德教诲往往与形象生动的人物故事紧密联系,读来引人深思。
其次,宗教经典本身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特点,它们内容比较丰富、具有想象力,语言平实古朴,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人们在阅读、聆听宗教经典的过程中往往受到文化的陶冶和道德的洗礼。
宗教场所的建筑风格和充满神圣感的宗教礼仪活动有助于道德教化。
纵观西方的宗教场所,不管是教堂、清真寺,还是寺院,建筑物从外观上看无不气势恢宏、金碧辉煌,高高的穹顶、巨大的墙柱使整个教堂笼罩着安详、神圣的气氛。
建筑物内部的装饰,不管是基督教教堂彩绘玻璃上生动传神的人物和场景, 是佛教寺院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佛像、壁画,抑或是伊斯兰教清真寺里精美绝伦的图案和花纹,无不闪耀着神圣之光。
宗教礼仪活动有讲道、唱诗、祈祷等过程,往往还伴随着音乐、歌唱等文艺形式,给信徒提供了置身事外、超凡脱俗的神圣氛围。
基督教的讲道内容经常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牧师娓娓道来,讲述耶稣如何为善,而不是死板的教条戒律,因此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唱诗过程所营造出的宗教氛围,使信徒们置身其中并产生一种归属感。
二)宗教道德教育的权威性与道德人格的塑造。
道德本身是一种社会规范,相对于法律而言,主要依靠人的自觉遵守。
“如果道德规范的权威性不足或根本就缺乏权威性,那就不易起到强制和使人认同的作用” [3] 。
宗教是人的一种理想寄托。
“基督教中上帝所具有的人格实际是西方人理想本性的升华” [4] 。
宗教一旦具备了权威性,宗教世界所提倡的道德就显得神圣,道德要求就变成了神的指令。
服从这些要求自然就是对神的尊重,服从就是渎神,而渎神是要遭到报应的,这样就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