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_洪广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洪广欣,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兼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特

曼(Frederik Terman

)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并由此诞生了全球第一个大学科技园———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即现在的硅谷)。此后半个多世纪,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随之不

断推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运行等方面均有涉及,并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涉及多方主体和目标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很难用单一理论对其做出全面、科学的解释,需要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研究。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多植根于区域发展和园区发展等理论,这些理论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宏观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宏观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和三元参与论。其中,增长极理论是宏观发展的阶段理论,三元参与论是宏观发展的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学者佩鲁(Perlloux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指出,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自身成长迅

速、并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是指极点能够对外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将外区的资源吸引而来,从而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后者是指极点能够通过资源流动,向外传输经济动力与创新成

果,从而带动周边地区、

整个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也由于极点的空间、环境和经济容量有限,当增长极上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会带来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就应当取代极化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心,大学科技园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发挥增长极的作用。根据增长极理论,大学科技园投资目标的重点不应是推动型产业部门本身,而应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其他基础设施、或与大学有联系的企业。大学科技园应发挥研究性资源的优势,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先进的高技术公司在此建立研发机构。这样,大学科技园才能通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

洪广欣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北京100872)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生事物,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

注。本文首先总结了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而后从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存在的缺陷,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厘清思路。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8)12-0067-04—67—

过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带动项目和资金的集聚,促进整个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并不断向外输出新产品和衍生新企业,形成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扩散。因此,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尤其是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以加速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和扩散。

(2)三元参与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大学、企业、政府的传统运作方式都出现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理论界在1993年6月的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第9届世界大会上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三元参与论。

三元参与论认为,高科技园区是科技、高等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大学科技界、工商企业界和政府的三方结合下产生的,并且在三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动下得到发展。[2]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科技界、工商企业界和政府的三方联合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形式。三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当然,三方的目标既有长期的一致性,也有中期的差异性和近期的矛盾性。政府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大学和科技界主要以培养人才和取得科研成果为目标。如何把三方的目标变成统一的政策和协调的行动,是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

(二)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微观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微观理论包括孵化器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其中,孵化器理论是微观发展的阶段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微观发展的结构理论。

(1)孵化器理论(苗床理论)。企业孵化器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为创业者提供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将发明创造成果尽快形成产品推向市场,通过服务培育型、技术密集型小企业,使其风险降低,以经受高技术的激烈竞争和风险的一种组织形式。[3]鉴于新创办的中小型企业存活率普遍不高,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就必须大力扶持新创办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通过有组织地、适时地供给其孵化期所需的各方面条件,促使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大量繁衍和蓬勃发展。

大学科技园以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大量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集聚为特点,具备为新生企业提供孵化空间的能力,[4]是能够实现以上功能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孵化器。它是以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形式。这种孵化器不但创办或扶持了相关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而且还是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2)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源于1950年,是指在某个领域内大量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与机构在空间上集群往往能够相互带动,促进共同发展。首先,高科技企业集群对提高中小企业以及新加入集群的高科技企业的存活率有很大帮助。因为临近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来源与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并可协助拓展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关系,与相近企业也可建立合作的网络关系。其次,高科技产业集群形成高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相互支援。其三,高科技产业集群使高技术企业建立了生产和技术合作关系,通过地理上的接近,使高科技企业加强合作,缩短新产品或技术创新的时间。实践证明,仅有企业的地理靠近并不必然导致创新的发生与知识的扩散,区域内的高校、企业等各主体有共同的创新文化、产业认同感和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关键。高技术产业集群理论对各国大学科技园的快速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国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

在大学科技园出现的早期,国外相关研究多以产业经济学为背景,将大学科技园作为一般的产业集群加以认识,其结论并不具备针对性。直至20世纪70年代,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才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广泛重视,并开始尝试厘清大学科技园的性质。国外对大学科技园的大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范围较广,经济、制度、管理等方面都有涉及,近年来对大学科技园的外部效应等问题也出现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极为关注。大学科技园的现有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视角。

(一)管理学视角

由于管理学研究重视对生产条件、组织及经营过程的系统性分析,因此其相关研究的重点一般放在大学科技园内部的经营、管理上。[5]在所有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研究中,这类研究开始较早,研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