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与朱熹理学的关系
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宋代主要是哪个学派主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宋代主要是哪个学派主导导语: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生活常识分享。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作者:余胤禛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6期一、人物的生平朱熹(1130~1200),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年称晦翁,谥号文,后世尊称他为朱子,可见其地位。
他祖籍在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建炎四年,他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他的父亲是朱松,曾官任校书郎、著作郎、度支员外郎、史馆校勘等官职。
朱熹极大程度上继承二程的思想,是“洛学”的集大成者。
除此之外,朱熹和道谦、圆悟等禅宗僧侣交流密切,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同时他也吸收了周敦颐、邵雍的道家思想,因此,他的学术思想深深打着“三教合一”的烙印。
二、时代问题和挑战朱熹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的内忧外患。
“靖康之耻”深深影响着南宋初年的政局,建炎元年开始,南宋就遭受着金朝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全方面压制,“绍兴和议”后军事关系有所缓解,直至1161年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朝遣使主动与南宋通好,才使局面得到缓解,彼此互有攻守。
可以说,民族危亡是朱熹学术思想最浓墨重彩的背景色。
外族的肆掠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朝廷中武将政治成为皇权的心腹大患。
高宗对外求和,对内却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导致政府和人民矛盾激烈。
朱熹作为是士大夫,夹在其中,深刻体会到了皇权与农民争斗的残酷、野蛮和人心险恶。
他内心中始终有着拯救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抱负。
壮年过后,外患稍轻,但内政动荡,“君子小人”之争不断,官僚系统混沌殆惰,南宋日益衰落。
这种历史的悲剧和困顿给了朱熹发挥才智的舞台,激发了他的道德意识和无限的家国情怀,同时,朱熹的中晚年时期是南宋经济最稳定的阶段,思想文化多元,这给了他稳定地塑造自成一派思想的环境。
而之所以朱熹的思想体现了“三教合一”特色,正是源于南宋复杂混乱的社会现状促使统治者在尊崇儒学的同时,也极力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来克服儒教思想的局限,更好地进行社会整合,所以南宋的学术氛围是多元的。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一方面需要他寻求富民强国、抵御外辱的良方,所以朱熹理学是以经世济民为取向的入世哲学。
为什么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为什么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作为集大成者的朱熹宋代理学又被称为“程朱理学”,由二程开启,至朱熹而成就系统化的理学体系。
实际上,二程之外,还有周敦颐、邵雍等人,不可不提,周敦颐、邵雍等人将《周易》引入儒学体系的构建,更是为宋代理学延伸了儒学的渊源和视野。
朱熹,后世多称作“朱子”,他年少聪慧,亲近佛学,18岁即中进士,其后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秘书。
赴任途中,认识了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又过了10年,30岁的朱熹决心向李侗求学,此后,朱熹钻研儒学,集中前辈儒学大家的学说,并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虽然仕途短暂,但是朱熹的一生都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其所谓“大学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终生奋斗目标。
他精选的“四书”,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儒家思想也成为此后千年社会的主流意识。
不过,后世的荣耀使得朱熹的“寂寞”晚年显得尤其凄凉,不但遭遇贬斥,惨遭诬陷,而且其学说被称作“伪学”,并有官员上书要求“除毁”道学家的书,而皇帝也下令,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一概不予录用。
朱熹因此郁郁而终。
然而,10年以后,新皇帝追赐朱熹宝谟阁直学士,又过了十几年,宋理宗追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徽国公。
朱子学说再度成为当世显学,并传播到东南亚和日韩等地,理学也在此后7个世纪成为中国官方的指定思想。
儒学的研究者将宋代理学称作“新儒学”,之所以称“新”,盖因宋学推翻了汉唐治经寻章摘句的训诂之道,而且注重儒家道统的树立,注重儒学内在义理的阐述与发挥,成就了一整套的哲学体系,因此也称“道学”或者“理学”。
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直承二程,旁摄周敦颐、张载、邵雍。
不但全面系统整理宋代理学,而且,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同列为儒学必修。
此后千年时间内,朱熹的《四书集注》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他也被奉为“朱子”。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试论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道家道教渊源
摘要:“理一分殊”是由程颐提出,朱熹进行系统论述的程朱理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
对其来源,学术界历来认为是佛教华严宗。
本文的考察认为,这个思想的主要来源主要不是佛教而是道家、道教。
尤其朱熹对这个思想进行系统阐述时所体现的哲理样式,与道家、道教哲学非常相似。
吸收道家、道教形而上之体来提升儒家哲学的思辩水平,加以改造后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是朱熹论“理一分殊”的特点。
关键词:朱熹、道家、道教、理一分殊程朱理一分殊的观点,一般认为是来源于佛教。
根据是程颐的弟子刘安问:“某尝读《华严经》,第一真空绝相观,第二事理无碍观,第三事事无碍观,譬如镜灯之类,包含万象,无有穷尽,此理如何?”程颐回答说:“只为释氏要周遮,一言以蔽之,不过曰万理归于一理也。
”[1]或许对程颐而言,理一分殊确实是受了佛教的启发。
朱熹对程颐的思想固然有继承,但他对理一分殊的理论自觉却未必完全是来源于佛教。
朱熹明白地指出,“理”范畴来自于《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寓言[2]。
他正是从这里引出了理为条理、文路子的意思,并推扩为“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
”[3]朱熹承认理的得名是渊源于《庄子》,那么,他把理的观念贯彻始终的思想,也应该首先从道家或道教中寻找可资得到启发的东西,不至于要舍近求远去佛教中寻找。
事实上也是这样。
朱熹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是说:“蓋为道理出来处,只是一源。
散见事物,都是一个物事做出来底。
一草一木,与它夏葛冬裘,渴饮饥食,君臣父子,礼乐器数,都是天理流行,活泼泼地。
那一件不是天理中出来!见得透彻后,都是天理。
理会不得,则一事各自是一事,一物各自是一物,草木各自是草木,不干自己事。
倒是庄老有这般说话。
庄子云:‘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
’”[4]显然,“吾道一以贯之”对于朱熹来说,就是“天理一以贯之”。
如果说,朱熹仅仅从《庄子》这句话就受到启发而完成了“理一分殊”的思想升华显得夸张的话,我们再看一看道家、道教中还有什么可以给朱熹予启发的东西。
道南祠与理学的传承史
道南祠与理学的传承史[日期:2007-11-07] 来源:福州晚报作者:曾意丹[字体:大中小] 儒学传至唐代中晚期开始衰落,世间侧重拜佛。
因而便有了韩愈的《谏迎佛骨表》,他也因此“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为了复兴儒学,重讲孔孟之道,再造新儒学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宋朝中期,周敦颐吸纳了道家学说的营养及佛教的某些思想,将其融入儒经,以其宇宙论来论证封建秩序,以“无极”之“太极”为万物的元始,构筑新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以适应新的封建社会。
他被尊为理学(新儒学)的开山祖。
接着程颢、程颐兄弟师从周敦颐,二程兄弟创立了自己的学派:洛学。
他们的学说本于孟子,也吸收庄子思想。
提出了“以仁为本”,“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以“理”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强调自我内省,以达“穷理”、“尽性”。
他们被尊为理学的奠基人。
二程的高徒,人称“程门四先生”:杨时、游酢、吕大临、谢良佐。
他们是理学的传承者。
杨时、游酢更是理学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光禄坊有道南祠遗址,现为鼓楼第三中心小学校址,位于光禄吟台西侧。
此地,宋代为佛教的法祥院,明成化年间改建为道南祠。
就是纪念、奠祀杨时的祠堂。
杨时(1053-1135),明溪县瀚仙乡龙湖村人,瀚仙乡原属将乐县,明代时划属归化县(今明溪县)。
杨时家族的入闽始祖为隋朝的越王杨秀,他为政治避难而迁入崇安。
随着时代的变迁,由隋入唐入宋,杨秀后裔的一支杨齐迁入将乐县的龙池村(明代起属归化县),杨齐与浦城的杨亿(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是族兄弟。
杨齐即杨时之父。
此时杨齐家道中落,但仍是书香世家。
相对不富裕的生活正是杨时读书的动力。
龙湖村的龟山及白石寨均有杨时读书的遗迹。
杨时于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
但他辞官不赴,跑到颍昌拜程颢为师。
学成归家时,程颢说:“吾道南矣!”这就是道南祠“道南”的典故。
杨时曾历任浏阳、余杭、萧山知县及无为军判官、荆州教授。
徽宗时,官右谏议大夫兼国子监祭酒,积极主张抗金,反对割三镇与金议和,但却反对王安石变法,力辟王安石学术。
朱熹的科学思想与道家
朱熹的科学思想与道家、道教【内容提要】朱熹是李约瑟用以说明道家有机论自然观对中国科学技术有促进作用的三个典型之一。
这三个典型中,朱熹是对科学技术研究最多的。
朱熹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思想,直接渊源于沈括,而指导沈括作出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思想则来之于道家、道教。
这促使我们深入研究朱熹在具体科学领域的思想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本文考察了宇宙演化与宇宙结构、生命科学与医学、气象科学等领域,指出,这些领域中朱熹的思想,与道家、道教确实有渊源关系。
指导朱熹得出这些思想的道家有机论自然观,既对西方有影响,也对朱熹身后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影响。
【关键词】朱熹/李约瑟/科学技术/道家/道教【正文】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邹衍、董仲舒、朱熹是李约瑟用以分析说明道家的有机论自然观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系的三个典型例子。
邹衍为阴阳家,但先秦之后阴阳家消失,其思想被黄老道家、道教继承。
董仲舒用阴阳五行作为思想框架来容纳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吸收了黄老道家的很大一部分思想。
朱熹进一步超越了董仲舒,不仅吸收了道家、道教的很多思想,而且如同道教一样,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本文拟考察朱熹的科学思想与道家、道教的联系。
一、朱熹科学思想的直接渊源如同道家、道教把道和气作为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一样,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理与气也是最基本的范畴,而且是体用无间的。
朱熹既讲从理到气,也讲气与理的关系,所以有可能吸收和容纳很多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材料。
他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
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1],卷15)朱熹的穷理固然是为了把握天理,但他也没有漠视日用生活。
“名物度数皆有理存焉,又皆人所日用而不可无者。
游心于此,则可以尽乎物理,周于世用。
”([1],卷18)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朱熹为穷理学习了广泛的知识。
他读过《黄帝内经》、张横的《灵宪》、张载的《正蒙》、沈括的《梦溪笔谈》、历代的《天文志》、《仪象法要》(,p.5164)、《天经》、《步天歌》(,p.5201)对历代的地理和动物学、植物学、医学、乐律、算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广泛的涉猎。
朱子哲学体系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渊源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汇集前代发展成就乃至别出一体,是儒学集大成者,也是秦汉之后少数能够被官方称为圣人之人。
他的理学体系,不仅在宋朝备受关注,对后朝的影响也十分深远,甚至一度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不仅如此,朱熹的哲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重要影响,比如朝鲜和日本就曾先后引入朱熹的哲学体系,甚至两国一度把其确立为统治思想。
同样,东南亚地区也深受朱熹哲学体系的影响。
到了近代,朱熹哲学体系还传入欧美,引发欧洲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这一角度来看,朱熹哲学体系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哲学领域的重要财富,更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学说对其他很多国家贡献了文化力量。
而当代对朱熹理学的研究,又多注意道家、道教思想对其的影响。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从黄老学说开始不断丰富发展,在历朝历代都极受推崇。
事实上,朱熹虽然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理学也是儒家学说在宋代的传承与发展。
但就朱熹的哲学体系而言,它的形成吸纳了很多道家、道教的理论主张,因此理学又称道学,是研究儒家经典义理的学说。
一、儒道结合下的大背景(一)儒与道在时代洪流中的亲密关系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释、道三教思想理论占据着主导地位,三者鼎足而立,既互相论战,又互相渗透,互相学习,从而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流。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以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为理论发端,并结合战国以来朝野盛行的神仙方术而形成。
从道教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来看,这一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即使是现在也在积极的发展中。
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著有著名的《道德经》,其身世后世多有神化。
从现实角度讲,其哲学主张以“道”为核心,“道”是宇宙的本体,世界的本原,于是,“道”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道家的哲学体系;庄子作为其继任者,又进一步发展了道家哲学体系,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道家思想流传到汉代末期,为张陵等方士吸收,创立了五斗米教,是为道教之发端。
朱熹理学与儒、佛、道的关系
三纲五常 ” 为 代表 的 一整 套封建 等级制度
。
天 即 理”
“
“
天命 即 天 理
,
。
。
”
④
帝 即理为重
。
”
⑥ 意 即 天上 的上 帝
“
,
地 上的帝 王就 是 其 张之为 三 纲
寸
理
”
的体 现
是 万 物的化
”
育者 和 主 宰者 三纲之要
”
, ,
朱熹还 说 五 常之本
,
,
礼 即理 也
。
”
⑧ ⑧
。
,
其 纪 之为五 常
① 又说
:
人伦 天 理 之至
`
。
”
朱 熹理学 的基本命 题 是
“
理 一 分 殊”
“
他 认 为世界 上 万 事 万物 ( 分 殊
”
。
)
都来源于
“
理
每个具 体事物 中又包含 了 完整 的
;
“ ”
理
这个
“
理
”
”
存在 于 社会 中 就 是 封 建 专 制
“
的政 治制度 和 道 德规范 他 认为 人 是 理 与 质之性
”
,
存在 于 人性 之 中就 是
,
“
天 命之 性
“
至善 之性
“ “
”
,
又叫
、
道心
”
”
。
“
气 ” 结合形 成 的
” ”
、
人 性 之 中除包含
、
天 命之性 ”
。
至 善 之性 ” 还 有
” “
理学与道家、道教学术的新作——读《理学与道家道教》
江西社会科学理学与道家、道教学术研究的新作———读《理学与道家道教》■冯琳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学术的两大堡垒。
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学术氛围,为儒、道两家长期以来在思想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以及建立在道家思想基础上的道教学术的形成,儒、佛、道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学术态势。
作为儒学发展理论高峰之一的宋明理学,不仅在儒、佛、道的相互冲突和融合中以儒学的新形态出现,而且其思想本身也是儒、佛、道三家相互冲突和融合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三教合一的思想特征。
而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学术的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儒、道的关系都更具特色。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学界已有不少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如:孔令宏教授的《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是一部首次对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学术关系做了系统性、全面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陈少峰教授的《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一书,对理学与道家哲学做了深入的关联性探讨。
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本研究领域的得力之作。
傅凤英博士的新作《理学与道家道教》(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一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向世陵教授主编的“理学学术丛书”(《理学与易学》、《理学与佛学》、《理学与道家道教》、《理学与社会》、《理学与现代新儒学》)的其中之一。
该书的定位是针对一般青年读者,因此跟系统全面的纯粹学术性研究不同,该书尽量用通俗化的语言,深入浅出,重在突出可读性,尽可能将深奥的理论讲得浅显明白,让读者能够读进去。
一、内容选取特点鲜明该书在内容的选取上具有较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抓住理学与道家、道教学术之间几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加以论述,如:本原论、气化论、天人观、心性修养论。
在本原论上,该书对“道”、“理”、“太极”等范畴及其关系从儒道两家的角度做了处理。
作者认为,“道”和“理”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两个重要范畴,儒、道两家均使用。
从称谓上讲,“道”和“理”并不属于某家学说的专有名词。
但从学术史的发展来看,在一般的意义上,“道”这一范畴,更多被道家、道教使用,而儒家则更多使用“理”这一范畴。
一代大儒也曾尊崇道教:朱子对道教的尊奉与批判
一代大儒也曾尊崇道教:朱子对道教的尊奉与批判众所周知,朱子作为一代鸿儒,构建了综罗百代、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对此后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贤哲之一。
朱子不仅是儒学大家,其思想也充分吸收了佛道二家的智慧。
据部分学者的研究,朱子不仅吸收道家、道教思想,其也曾对道教有尊奉之意,后又转而采取批评态度,其中颇有值得今人玩味和警醒之处。
朱子曾居于福建崇安多年,紧邻道教名山武夷山,其年少时即与山中道士以及外来云游道者往来频繁。
他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建设过程中得到山中道人的帮助。
朱子也投桃报李,专门留出房舍供道人往来栖居,并依《真诰》取名为“寒栖馆”。
武夷山云海(资料图)有程道人善医术,曾用针灸治愈朱子的足疾,他专门作《晦翁足疾得程道人针之而愈戏赠此诗》为谢:“十载扶行恃短筇,一针相值有奇功。
出门放步人争看,不是前来勃窣翁。
”此外,还有许多赠诗的对象,他们多为道士,如清江周道士、阁皂山单应之、玉笥山李道士等。
其《送李道士归玉笥》有云:“偶随云去伴云归,笑指清都在翠微。
为我中间留一榻,他年去著薜萝衣。
”不仅表达了对道人的依依惜别、期望再会之情,也表现了朱子自己对隐居修道生活的向往。
他也曾造访过许多道教名胜如庐山简寂观、阁皂山赤城观等,并题诗留念,表达对高道大德的敬仰之情。
如其题简寂观(陆修静天师隐修处)诗:“高士昔遗世,筑室苍崖阴。
朝真石坛峻,炼药古井深。
结交五柳翁,屡赏无弦琴……柴车竟不返,鸾鹤空遗音。
我来千载余,旧事不可寻。
四顾但绝壁,苦竹寒萧椮。
”与道人往还、游览道教胜迹尚不足以说明其对道教的尊奉之情,实际上,朱子也曾对道教修行身体力行。
朱子文集《牧斋净稿》就收录了许多表现其道教信仰和修持的诗词。
如开篇《题谢少卿药园二首》有云:“小儒忝师训,迷谬失其方……再拜药园翁,何以起膏盲。
”谢少卿为当时一名隐居修炼服食之术的道教信徒(其有诗:欲洗衰颜换凡骨,应须九转大还丹),在这首诗中充满了朱子对此人的崇敬和对道术的企慕。
对朱熹批判老庄思想的省思
对朱熹批判老庄思想的省思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61005)内容提要:朱熹可以称得上老庄研究的行家。
他在构建理学体系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化道为理,彰显了理学与老庄思想的内在关联;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扬理抑道,从而导致他在解读老庄思想方面出现了一些明显偏差。
关键词:朱熹理学老子庄子引言:学术史回顾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问题,已为学界普遍关注,专题论著时有出现。
专著方面,主要有《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陈少峰,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孔令宏,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道家与中国哲学(宋代卷)》(孙以楷主编,李仁群、程梅花、夏当英著,人民出版社,2004)、《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孔令宏,中华书局,2006)。
此外还有散见于一些著作中的论述,如《朱子及其哲学》(范寿康,中华书局,1983)的第12章“朱熹与道教”。
论文(包括论文集)方面,主要有:《朱子评老子与论其与“生生”观念之关系》(陈荣捷,台·《清华学报》,1975年第1、2期)、《朱子对老子学之评价》(陈荣捷,台·《中华文化》,1977年第5期)、《儒释道的融合与宋明理学的产生》(贾顺先,《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试论道教对宋代理学宇宙生成论的影响》(刘国梁、卢贤祥,《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4期)、《道教影响下的朱熹》(刘仲宇,《中州学刊》,1988年第1期)、《朱熹的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黄光琴,《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道教与宋代理学》(蔡方鹿、黄海德,《学术月刊》1988年第7期)、《论朱熹对道教的影响》(詹石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朱熹与道教》(秦家懿,载汤一介主编《国故新知——传统文化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朱熹与道家》(孙以楷,《文史哲》,1992年第1期)、《朱熹与道文化》(载邹永贤主编,朱熹思想丛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气质之性源于道教说》(李申,《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周敦颐与道教》(容肇祖,《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1994)、《程朱理学与老学》(冯达文,《道家义化研究》第六辑,1995)《朱熹之学与老庄》(张艳清,《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程朱理学与道家、道教关系研究概述》(张艳清,哲学动态,1999年第9期)、《朱子闢老子平議——以「老子即楊墨」與「老子是權謀法術」為例》(顏國明,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第14期)、《道教对朱熹思想的深刻影响》(郭齐,中国道教,2000年第1期)、《朱熹对道教的影响》(孔令宏,孔子研究,2000第5期)、《朱熹与道教与武夷山的情结》(陈利华,《南平师专学报》,2001第1期)、《朱熹理学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援用》(丁原明,《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朱熹的科学思想与道家、道教》(孔令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从〈牧斋净稿〉看朱熹的道教信仰》(王利民,《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4期)、《论朱熹的庄学思想》(刘固盛,《朱子学刊》,2004,第1辑)、《元代净明道与朱、陆之学关系略论》(郭武,《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朱熹与道家、道教》(张荣明,载《从老庄哲学至晚清方术——中国神秘主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是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当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思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朱熹的学术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这是一种将儒家经典与道家、佛家思想相融合的哲学体系。
下面将对朱熹的理学思想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朱熹理学的哲学基础朱熹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和宇宙自然的运行原理是一致的,人类应当致力于追求宇宙自然的本质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类的最高境界。
同时,朱熹强调了“致良知”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感知力量,可以通过培养和发挥这种力量,来达到道德上的升华。
此外,朱熹还主张“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对事物的认识来探求真理,这也是他的理学思想的重要特点。
二、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1.主体性朱熹认为,道德行为是建立在自由的主体性之上的。
他主张人的内心应当具有自我控制、自我决定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道德行为的自觉和自主。
朱熹的主体性理论强调,人应当具备自我完善的力量和能力,这与现代社会的主体性思想十分相似。
2.知行合一朱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当是一致的,只有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持,才能最终达到完美的境地。
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同时也强调实践的理性分析和反思。
朱熹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强调实践是知识的最终归宿。
3.诚实信用诚实与信用是朱熹理学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朱熹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建立在诚实和信用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相支持,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4.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朱熹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表示人类与自然万物是一体的。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乎自然的本质规律行事,不违反自然的原则,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完美的境地。
朱熹的理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的主体性理论、知行合一的学习理论、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天人合一的哲学概念都对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北宋五子理学中的哲学思想述论
北宋五子理学中的哲学思想述论[摘要]:西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佛教的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在回应佛、道挑战时,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代是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哲学思想另一个繁荣的时代,北宋时期,以周敦颐为代表的五子创立了理学。
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
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二程”、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
本文主要通过对宋代理学代表人物的理学思想的分析,述论其理学思想中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北宋五子哲学理学宇宙本体论精神修养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使更多的士大夫能够在文化思想领域从事工作,雕版印刷业的发达,各地大批出版书籍,使学术思想交流成为比较容易的事情。
这些都为宋代理学、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真正奠定了宋代理学中哲学的坚实基础,被称为“北宋五子”,成为理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
一、北宋理学概述理学是以儒学理想为基础,兼容批判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的思想揭开了理学的序幕。
而北宋中期的周教颐、邵雍、张载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理学的基本范畴,从而为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胡瑗提倡“明体达用”,主张把儒家经典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据;孙复作《春秋尊王发微》,为统一的封建国家作论证;石介倡言“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他们的思想揭开了理学的序幕。
到北宋时期,以周敦颐为代表的五子创立了理学。
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是理学开创者。
北宋五子的基本理论是:(1)周敦颐建构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挂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3)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4)程颢、程颐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国学经典导论03-09 朱熹的理学思想
三、朱熹的理学思想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授国学经典导论第三章,董仲舒与朱熹第九节,朱熹的理学思想。
人们通常认为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鼻祖,他精研《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作《太极图说》、《通书》。
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
他说太极生于无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
“人极”即是“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程颢、程颐是周敦颐的弟子,他们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天理决定了社会秩序,而人由于禀气不同,所以人性有善有恶。
并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
二程传弟子杨时,杨时传罗从彦,罗从彦传李侗和朱松,李侗再传朱熹。
朱熹的理学思想,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集大成。
他的理学主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本体论,指“理”的一元论。
“理”是程朱理学最高的哲学范畴,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以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一切都充斥着一个普遍流行而无所适而不在的“理”,理生天地,成万物之性,展现为“三纲五常”。
无论自然、社会和伦理道德领域,都体现了“理”的流行。
理无所不在。
朱熹断言“万物皆有理”,理,是事物的必然规律,而形而下的“气”是理的安顿处,也就是理在气中。
天理蕴含在万物之中。
万物之理同源,但是“所成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这就为他提倡君仁臣敬,父慈子孝关系,做出了哲学上的铺垫。
在朱熹看来,“理”实际上就是忠、孝、仁、义、礼、智等道德伦理的共性。
这样,他就把封建的伦理道德上升到与宇宙本体的高度。
二、认识论,也就是“格物致知”。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讲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天理何在对程朱理学的通俗理解
天理何在对程朱理学的通俗理解"天理何在"?--对"程朱理学"的通俗理解2010-10-02 12:37宋朝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故称"程朱理学",其思想核心是"天理"。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先有天理,后有宇宙万物。
"理"的概念实际上是吸取了道教的思想,而道教是以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思想为基础的。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
"道生一,一生三,三生万物。
"因此,程朱的"理"与道家的"道"有相似之处,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但程朱把"天理"这种宇宙本源的思想与儒学联系起来,指出天理就是儒家所尊崇的道德规范。
可见,程朱理学是把儒家的道德规范看着是与日月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了,天理就是道德,没有道德规范也就没有世界,崇尚道德是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明"天理"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拥有高尚的美德呢?"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方法。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来获得其中的"理",那么"万物"是指什么呢?朱熹解释就是人伦、圣言、世故,也就是儒家经典。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知识的刻苦学习和探究来明白美德的真谛,进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朱熹还提出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朱熹认为道德的缺失是由于人的贪欲所致,要成就美德必须去掉贪欲,所以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这样我们就明白,程朱理学是先通过提出宇宙万物起源于"天理"的命题,然后再把天理与儒家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天理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没有道德就没有世界,说明建立一个道德社会的重要性。
论朱熹的道教史观
论朱熹的道教史观
杨燕
【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6)1
【摘要】试图从朱熹自己的说法出发,对朱熹所认为的道教所指,道教人物关系.以及他对宋代道教的评价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我们认为,朱熹所指的道教包括道家,同时涉及方士方术、黄老道以及后来的张陵五斗米道等,他们分属道教的不同方面和发展阶段.老、庄、列、杨等先秦人物都被朱熹明确纳人道教体系,在时间上以老、杨、列、庄为序,并对老、庄思想进行了明确区分.对庄子师承问题,朱熹有保留地继承了韩愈的说法,比较含蓄地认为庄子出自儒家.对道教前期,也就是目前学界常说的先秦道家,朱熹评价颇高,但对宋代道教状况的评价却颇不乐观,持同情和批判的态度.【总页数】7页(P14-20)
【作者】杨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59
【相关文献】
1.朱熹与道教与武夷山的情结 [J], 陈利华
2.论朱熹忠德思想产生的社会性根源——佛教、道教、商品经济和私欲四层次的展开 [J], 欧阳辉纯
3.朱熹的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J], 黄广琴
4.论朱熹对道教的影响 [J], 詹石窗
5.朱熹的科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J], 孔令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他远绍孔孟以来儒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周载、邵雍的学说,建立起了庞大的理学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中国思想史上罕有其伦。
它规模庞大,论证精密,条理清晰,代表了当时民族思维的最高水平。
从宋末开始,朱熹思想影响整个封建社会后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直至辛亥革命。
13世纪,朱熹学说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一度成为两国的统治思想。
稍后,朱熹思想在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代,朱熹学说传入欧美。
这样,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朱熹学说已经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学说。
这一学说的形成与道家道教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朱熹出身在一个衰败了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家世是“婺源著姓,以儒名家”(1)。
父亲朱松深受二程理学的熏陶。
朱熹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儒家经典,也涉猎一些其他书籍。
他后来回忆说:“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2)”。
14岁时,遵从父亲遗嘱,拜当地名儒胡宪、刘勉之为师,其中“事籍溪先生为最久”(3)。
籍溪即胡宪,古书记载他既“会悟程氏之说”(4),“又好佛老”(5).朱熹受到他们的悉心教诲,“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6)。
朱熹的泛览群书,出入佛、老几十年,对他以后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以他后来虽以集成儒家“道统”自居,专以儒学为本,但仍重视道家道教。
朱熹作《周易本义》一书,就继承了陈抟、少用的象数学。
陈抟是北宋道士,邵雍与道教亦有渊源(7)。
朱熹曾以“空同道士邹祈”署名著《阴符经考异》和《周易参同契考异》。
《阴符经》和《参同契》是道教经典。
对此书进行考证研究,“非深于道者不能做”。
他用道士署名,是因“究心丹诀,非儒者之本务,故托诸瘦词”(8)。
其次,朱熹与道教徒有过密切的交往。
朱熹居福建崇安四十余年,道教名山——武夷山近在咫尺,山中道人便成为朱熹最早的密友。
从十四岁起,朱熹便与他们频繁往来。
除与本地道教徒交往外,朱熹还广泛结交外地道人。
他们之中很多不远千里,前往福建拜访朱熹。
朱熹为其作赠序者即有徐瑞叔、李尧举、南浦徐师表、清江周道士等人。
在与道教徒密切交往的基础上,朱熹本人也直接参与道教活动。
他曾经在家中专门另筑一室,作为供奉天尊和修炼的场所,每天焚香礼拜。
在同安做官时,因慕庄子之书“辞指经奇,有可观者”,便取其中语名寓居之所为“畏垒庵”,并为文记之。
他曾多次创作步虚词,表达对道教的仰慕之情。
对导引之术,他也有所研究,曾与和刘韫诗中论之。
而游览道教名胜,与道教徒论道,更为朱熹所喜爱。
武夷山、庐山都是他常去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题诗、序跋。
朱熹还在道气修炼上下过功夫。
近代学者缪天绶在《宋元学案选注》中记载:朱熹曾作《调息箴》。
明代学者黄佐指出:“朱子之《调息箴》,乃老聃之玄牝也”。
(9)历史上有些道教徒、方士正是把“玄牝”理解为老生之术。
就是说,朱熹的《调息箴》一书讲的是道教胎生养神的养生之道。
再次,朱熹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还表现在:朱熹理学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援用。
虽然朱熹坚守儒学立场,在公开场合较少谈及老道,并且在讲到道家的时候都是使用批判的口吻。
他口口声声反对老子的空虚之“道”,认为老庄以“无”为宗,就是超脱人伦物理,逃避现实,就是违反封建纲常伦理。
但是在指斥的同时,也时有褒词,屡有肯定。
如他说:“今观老子书,自有许多说话,人如何不爱!”(10)“老氏见得煞高,佛氏安敢望他”“禅学最害道,老庄于义理灭绝之未尽,佛则人伦已坏!”(11)这些言论表达了朱熹对于道教和道家若干思想的认同,正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朱熹进行了一番以道补儒的工作,从而促进了他理学体系的形成。
可以说倘若没有对道家和道教思想的援用,也就没有朱熹对宋代理学的完成。
朱熹理学对道教思想的援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本论与道本论朱熹作为宋代理学之极大成者,他的思想体系的标志性范畴是“理”。
而道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他的标志性范畴是“道”。
朱熹认为道和理并非不可跨越,他们可以互相为用,互相过渡。
他说:“道即理之谓”(12)。
“‘道’字即《易》之‘太极’”(13),“若论道之长存......此个自是亘古亘今,常在不灭之物”(14)。
他认为作为宇宙的绝对或终极存在,“理”、“太极”与“道”是一回事。
哲学作为时代思想的精华,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而成为人们共同享用的资源。
朱熹把“道”与“理”、“太极”视为同等序列的哲学范畴,这就接受了道家的影响。
因为“道”在中国哲学中虽是百家所共之的概念,但真正把它提升到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高度的,则是先秦道家。
学界通常说中国哲学在魏晋以前偏重于宇宙生成论,其后属于宇宙本体论。
其实不然,像老庄的“道”,其中就颇具本体论之特征。
正是由于“理”、“太极”、“道”都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所以朱熹把他们沟通在一起了。
从构建理学本体论的需要出发,朱熹对“道”的属性作了规定。
首先,他认为“道”无所不包,它代表了宇宙的全体。
他说:“盖道无不包”(15);“道之全体,固无不该”(16);“夫道体之全,浑然一致,而精粗本末内外宾主之分,桀然于其中,有不可以毫厘差者”(17)。
其次,朱熹又强调道与物不同。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本无体......那无声无臭便是道。
”(18)第三,朱熹还提出道包体用说。
他说:“道之体用,其大天下莫能载,其小天下莫能破。
”(19)又说:“体用元不相离,如人行坐,坐则全身坐,便是体;行则此体全行,便是用。
”(20)就是说,道与器虽有行上与行下之分,但从体用相互联结、统一来说,至微之道是体,万有物象是用,整个世界不过是作为本根或原则的“理”的发用显现而已。
所以,朱熹的结论是“体用一源也,显微无间也”(21),并以此消融他说的理先体后用的矛盾。
倘若觅寻上述内容的踪迹,朱熹对道的规定至少是援用了道家的若干思维成果。
就拿他把道规定为宇宙的全体来说,像老庄把道视为有与无的统一,以及说道是“混而为一”的整体性的存在等,就昭示出道是无所不包的宇宙大全。
再拿他认为道与万物不同来说,这几乎是从老庄到秦汉道家所极力高标的内容,像老子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的“无状之状”“无物之物”来显示道与各种具象的差别等,就为朱熹对道的规定提供了得以凭借的思想材料。
至于朱熹提出的道包体用来说,这也与道家的运思方式有牵扯。
因为当老子道家把道视作有与无的统一,以及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22)时,就意味着道包有无,并以“无”为体而以“有”为用。
但是,老子道论的根本缺憾,在于他把道归结于“无”时,走向了对仁义礼法等社会性规范的否弃。
而朱熹却以道包体用协调了作为宇宙本体“理”与封建伦常之间的之间的关系,把仁义礼智的人伦道德和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视作道和理的显现。
朱熹将道和理对说,既强化了“理”的本体论地位和宋代理学的“道统”特色,又克服了其理先气后所导致的离体、用而为二的矛盾,因而大大完善了宋代的理学体系。
然而,朱熹所作的这种完善,恰恰是他以道补儒的结果,倘若他只停留在以“理”释“理”的论域而不以“道”对说,那是难以将其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的。
(二)宇宙生成论朱熹论述天地万物生成的过程的理论是在周敦颐的《太极图》和邵雍的先天象数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关于《太极图》和《先天图》的来源和传授,历代学者有很多记载,说法不一,但都认为来自道家,传自道士陈抟。
朱熹在对二人的学说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比较后,分别对先天说和太极说加以扬弃和取舍,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观。
第一,关于宇宙形成的顺序。
朱熹肯定了《太极图》、先天学的说法,认为“先天之数,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以八为卦;太极之数,亦自一而二,自二而四,遂加其一,以为五行,而遂下及于万物”(23)。
前者是以八卦相错产生万物;后者以五行运动变化出万事万物。
八卦、五行都由“一”推演而来。
在先天、太极二说中,朱熹则更多地采用了太极之说。
他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和,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24)。
“无极而太极”——阴阳——五行——万物,这是宇宙形成的顺序。
关于“无极而太极”,朱熹再三说明,不是“无极”之上有个“太极”,而是说“太极”的转性是“无极”。
陆九渊曾指出:“‘无极’二字,出于《老子》‘知其雄’章,吾圣人之书所无有也。
”老氏首章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卒同之,此老氏之宗也。
‘无极而太极’即是此旨。
”(25)尽管朱熹多方辩解,说“‘无极’之字,乃周子灼见道体”,而《老子》“复归于无极”中的“无极”乃“无穷之义,......非若周子所言之意也”(26)。
实际上是欲盖弥彰,反而道出了周敦颐的“无极”确出自《老子》。
朱熹之所以否认这一点,是为了维护其理学的“道统”地位,以便对付陆九渊“此老氏宗旨”的斥责。
第二,宇宙演变的形式——动静变化。
按朱熹的看法,宇宙形成的图式是“太极——阴阳、五行——万物”。
但是“太极”是怎样产生“气”,“气”又是怎样演变成万物的呢?朱熹认为这是动静变化的结果。
这种动静变化的思想,直接来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实际上则导源于《老子》。
《老子》已把动静看成一对矛盾,认为事物是运动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事物如此反复无常,捉摸不定,不如回到永恒的静止的“道”处。
所以“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27),就是说“静”处就是“道”,是万物之根本,万物应回到道的本原。
《老子》把万物的运动看成是暂时的,“道”是静止的、永恒的。
《老子》没有把动静作为一对范畴明确提出来,但对“动”和“静”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论述,只是把“动”和“静”片面绝对化了。
动静关系经过王弼、周敦颐到朱熹已经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一方面,朱熹认为太极之所以产生万物,是因为它包括万物之理,万物是动的、静的,所以太极也包含动静之理。
太极有动静之理,但动静是有形的,太极是无形的,所以不能说太极是动静。
另一方面,他认为太极包含动静之理,万物有动有静,但动静是没有先后的。
他说:“一动一静,循环无端”(28),动静互为条件,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循环无穷。
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运动过程,但是朱熹不能回答本体论中谁先谁后的问题,仍然提出了“静者为主,动者为客”观点,这实际上已偏向周敦颐的“主静”说,而与《老子》的“归根曰静”相通了。
因此,朱熹宇宙生成理论援用了道家哲学若干材料,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黄干《朱子行状》《宋元学案》卷四十八《晦翁学案》《宋元学案》卷四十三《刘胡诸儒学案》《宋元学案》卷四十三《刘胡诸儒学案》《朱子语类》卷一零四《朱子年谱》卷三上《朱子年谱》卷三上,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朱子》《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六子部《明儒学案》卷五十《诸儒学案》《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周濂溪先生全集》卷五《通书解》《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答程泰之》《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朱子语类》卷三十六《论语集注泰伯注》《太极图说解附辩》《周子全书》卷二《朱子语类》卷三十六《朱子语类或问》《中庸或问》卷二《朱子语类》卷十六《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语孟集义序》《老子》十一章《朱子语类》《朱子语类》《陆九渊集》卷二《与朱元晦(一)》《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书》《老子》十六章《周子全书》卷一《太极图说章句下》《朱子语类》卷十二《朱子语类》卷十二《朱子语类》卷十二《老子》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