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
作者:王树阔
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4期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4—0111—02
建筑工程消防审核是《消防法》赋予消防部门的一项职能,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公共利益及公共安全。
现行国家消防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是消防建审的一个重要依据,如何在消防建审工作中,正确理解和把握现行规范条文的作用和意义,维护规范的严肃性、完整性及提高其可操作性,是摆在我们建审人员面前的一项课题。
在执行规范的过程,往往由于规范的一些内容未明确规定或者执行确有困难,建设、设计、消防部门在理解和执行中出现分歧,导致标准尺度不一,给实施带来不便。
特别对于十堰这座工业城市,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导致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十堰是一座山区城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许多建设用地需开山取得,因此出现大量的坡地建筑,现行国家消防标准《建规》及《高规》对坡地建筑的防火要求涉及甚少,特别是对在消防设计及建审中建筑物建筑高度的确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工作实际,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探讨。
坡地建筑的定义:指建筑底层座落于坡底,其上某层与坡顶相连接的建筑。
如图1所示。
从图1看出坡地建筑一般表现两个特征:一是建筑座落于坡底并以坡底场地为室外地面;二是其上某一层或几层以天桥或平台与坡顶相通,并以坡顶场地为其上部建筑的室外地面;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地面能作为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场地。
按照现行消防规范对建筑高度的定义: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坡地建筑就出现两个建筑高度H或H2,在消防设计及建审工作中,建筑物的建筑高度是必须首先确认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便确定建筑物适用于《建规》或《高规》。
在《高规》中还须对建筑物进行进一步分类,影响消防设计中各系统的方案及参数的选取。
《建规》中对处于阶梯式地坪的建筑,其建筑高度的划分有一个原则: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设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要求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有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建筑高度。
否则,仍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
如图2所示。
此类建筑有一定数量,但多数建筑其中的水平方向的防火墙很难设置,因此须按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即H,若H大于24 m就应该按《高规》来进行消防设计了。
针对坡地建筑的特点,重庆市制定了地方标准即《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5031—2004。
该规范对《高规》中未能详尽的某些条款如坡地建筑防火设计高度的确定等加以明确和规范,引入了因适应地形而产生的坡地建筑吊层、坡底、坡顶以及防火设计高度等概念,同时制定了坡地建筑防火设计的相应条款,对山区地形坡地建筑消防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防火设计高度”,其含义是指在进行坡地建筑防火设计时,在不同的条件下,从某个特定室外地面起算的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高度,在执行《高规》时其中的“建筑高度”就以规范的“防火设计高度”来代替。
显然坡地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高度”与坡地建筑的“H总高度”、“H1吊层高度”及“H2上层高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某个特定条件下,“防火设计高度”等同于后者其中一个。
如图1:上层为18层住宅,吊层为5层商业,当商业部分与住宅部分垂直方向上进行有效防火分隔等措施后,该建筑建筑高度可按“H2上层高度”确定,上层按二类普通住宅进行消防设计,吊层按二类公共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王树阔:浅议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
对图1来说,按现行《高规》有两个建筑高度,以防火设计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其建筑高度应该采用“H坡地建筑总高度”,则该建筑就属一类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50 m。
这样导致一些功能很简单的这类建筑很容易突破《高规》建筑分类中的二类建筑的范畴。
有些可采用封闭楼梯间建筑的则必须采用防烟楼梯间;可采取自然防排烟的须采取机械防排烟;“建筑高度”很容易突破50 m甚至100 m;消防疏散及防火灭火设施的投资成倍增加。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毕竟为一部地方性法规,对于坡地建筑其中的某些防火做法可以借鉴,也有其不完备的地方,但其前提应是在现行《建规》或《高规》的框架内。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主动防火为主,被动消防为辅。
火灾发生时,首先保证人员安全,即保证疏散通道及出口的安全,其次是减小火灾的损失。
因此在实际坡地建筑防火设计及建审工作中对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1)按《建规》或《高规》各部分不同功能的人员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独立;
(2)消防车道能否到坡底及坡顶。
按《高规》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高层建筑不同功能区的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防火分隔措施应按《建规》或《高规》的要求进行有效分隔;
(4)对于坡地高层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及建筑防火类别的划分可参照《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5031—2004执行,但须在消防设计前将防火设计方案报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