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一 简答题 知识重点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的简答题..

中国现代文学的简答题..

1、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答:(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

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

“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P25答: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

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

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

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文学多元化。

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3、第一个十年中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答: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

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

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

④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知识点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知识点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知识点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作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创作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的一些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它兴起于20世纪初,是一场倡导“民主科学”的思潮,它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改革,开启了现代文学的先驱。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标志。

它发生在1919年,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抗议运动。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一大批青年作家的创作热情。

3.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风格,它追求个体主义和自我意识,强调实验性和非传统的写作形式,与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有较大的冲突。

4.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呈现了战争、革命和苦难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伤痕。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有丁玲的《三八年代》和余华的《活着》等。

5.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对农村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描写和关注。

郭沫若的《动物凶猛》和萧红的《绛雪》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品。

6. 离散文学:离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指的是一些作家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中国,海外创作了大量关注中国命运和个人经验的作品。

鲁迅和余华都是离散文学的代表作家。

7.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倾向,它追求真实和客观,对社会问题进行直接的揭示和批判。

茅盾的《子夜》和老舍的《骆驼祥子》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

8. 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对女性身份和经验的关注和探索。

丁玲的《谁是冤大头》和王安忆的《红楼梦女儿》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

以上是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的一些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及答案

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及答案

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

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

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生命底文学》三叶集和通信集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新格律诗,被称为“新月诗派”。

中国现当代文学 简答题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 简答题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答题·笔记1.郭沫若小说的创作特色。

【答案】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

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2.概述左联的主要成就。

【答案】左联的主要成就包括: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3.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答案】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思想内容有:(1)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

如《一篇宣言》暴露反动当局对教育的迫害。

(2)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

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

(3)展现教育知识分子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

如《抗争》中的郭先生、《城中》的丁雨生。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者,并无第二人可与匹敌。

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4.《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答案】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

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2)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

5.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答案】沈从文把创作看成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

在小说中表现真实的自我,自由地写自己所经历的题材与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心灵的真切感受,其作品几乎可以看成他的“自叙传”。

大一上现代文学重要知识点

大一上现代文学重要知识点

大一上现代文学重要知识点一、文学的定义与分类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虚构与表达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通过表达思想、情感和人类经验的方式,追求美、真理和人类精神的境界。

文学的分类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二、现代文学运动1. 白话文运动: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2. 新文学运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时期,作品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和思想上的先锋力量。

3. 我国现代派文学:新时期的文学主要有三大文学流派,即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三、现代文学名著1.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深刻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和虚幻。

2. 《骆驼祥子》:展现了一个被社会命运所捉弄的草根人物骆驼祥子的生活遭遇和反抗。

3. 《茶馆》:通过茶馆这一微观社会的刻画,深入展示了旧中国的封建压迫和社会矛盾。

4. 《围城》:以一种诙谐深刻的方式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封闭社会中的困境和矛盾。

5. 《红高粱家族》: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宏大的背景,展示了中国历史变迁中的痛苦和折磨。

四、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指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具有反传统、破碎叙事、自由创新的特点。

1. 莫泊桑:法国现代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作品展现了现代人的孤独、痛苦和绝望。

2. 卡夫卡:捷克犹太裔作家,以其荒诞和恐怖的小说作品闻名,作品中常涉及个人的社会困境和压迫。

3. 陈村:中国现代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以对社会阶层鄙视、对命运的悲悯和对普罗大众的关怀为特点。

五、新时期的文学新时期的文学主要有三大文学流派。

1.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写和思想的深入剖析,代表作品有小说《家》等。

2.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对情感和内心的热烈表现,代表作品有小说《红色高级》等。

3.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是故事结构复杂、文字运用创新,代表作品有小说《狗狗物语》等。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点提要一、背景介绍中国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产生的文学作品,经历了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转变。

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展现了作家们对现实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二、鲁迅与现代文学的开拓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苦难。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以及散文集《呐喊》等作品,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派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节点,它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和人道主义,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和形式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现代派文学家如胡适、陈独秀等通过批判传统文学,提倡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融合,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途径。

四、城市文学与女性文学的崛起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

小说家巴金通过《家》、沈从文通过《边城》等作品描绘了城市生活中的人性困境和社会问题。

同时,女性文学也逐渐兴起,作家萧红、丁玲等纷纷涌现,她们通过作品关注女性命运和社会地位的问题。

五、“文革”与“后文革”时期的文学“文革”期间,中国的文学受到严格的限制,很多作品被禁止发表或批判。

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些作家仍然通过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性的思考。

在“后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学开始逐渐复苏,作家如莫言、余华等通过作品回顾历史、探索人性,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六、畅销书与网络文学的兴起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畅销书和网络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

畅销书如《活着》、《梦里花落知多少》等深刻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而网络文学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和阅读,让更多的新锐作家和作品得到了关注和推广。

七、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意义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对现实的关照和对人性的探讨,让读者对社会和自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它不仅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知识点归纳现代文学是指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语文课程也涉及到了现代文学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现代文学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作品。

一、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1. 现代性: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与传统文学相对立的现代性。

现代性强调对个人、自由、民主、科学等价值的追求,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历史、人性等问题的关注。

2. 反叛性:现代文学常常以反叛为主题,包括对传统价值、权威、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反抗。

这种反叛既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上,也反映在形式上。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1. 现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与近代历史的变革密切相关,包括战争、政治革命、社会变革等。

这些变革激发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为现代文学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关键阶段,以五四运动(1919年)为标志。

该运动倡导科学、民主、进步的思想,形成了一批现代文学大师,如胡适、鲁迅、茅盾等。

三、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善于通过讽刺和批判揭示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呐喊》、《阿Q正传》等。

2. 茅盾: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农民和工人为主要题材,揭示了社会不平等和人类命运的困境。

代表作品有《子夜》、《蚀》、《春蚕》等。

3. 钱钟书: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细腻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见长,多以家庭、婚姻和人性问题为题材。

代表作品有《围城》、《谈艺录》等。

4. 余华:余华是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作品多以底层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以真实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代表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摘要: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概述1.20 世纪初的文学革命2.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3.当代文学的背景与特点二、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1.现实主义文学1.1 鲁迅1.2 老舍1.3 茅盾2.浪漫主义文学2.1 郭沫若2.2 巴金2.3 曹禺3.现代主义文学3.1 徐志摩3.2 郁达夫3.3 朱自清4.当代文学4.1 贾平凹4.2 阿城4.3 张抗抗三、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及影响1.鲁迅的《狂人日记》2.老舍的《茶馆》3.茅盾的《子夜》4.郭沫若的《女神》5.巴金的《家》6.曹禺的《雷雨》7.徐志摩的《再别康桥》8.郁达夫的《故都的秋》9.朱自清的《荷塘月色》10.贾平凹的《废都》11.阿城的《棋王》12.张抗抗的《隐形人》四、现当代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1.反映社会变迁2.传承民族文化3.推动文化创新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20 世纪初的文学革命至今的文学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概述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文学也开始了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文学表现手法和文学内容上。

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中期,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后期,以朱自清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则以1949 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文学和改革开放后的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现实主义文学以鲁迅为代表,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老舍的代表作《茶馆》以北京茶馆为背景,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茅盾的《子夜》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描绘了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社会的生动画卷。

浪漫主义文学以郭沫若为代表,他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表达了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

现代文学史全面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现代文学史全面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1.简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

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

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近代一次影响颇大的文学改革运动,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白话谴责小说;“五四”文学革命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简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于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创刊。

其主要人物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周作人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以科学与民主为两大旗帜,是一场思想革命运动、文化启蒙运动。

1917年起,《新青年》又开始了文学革命运动,于是,文学革命又构成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是,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3.简析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的主要主张。

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提出三点意见、主张:①针对文学革命中的改良主义倾向,提出“光是用白话写的文学,算不得新文学”;②主张“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他提出既要批判新文学中“科举的旧毒”,也要注意反对新文学中“商贾的新毒”;③他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和“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这是一个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

大二上学期现代文学知识点

大二上学期现代文学知识点

大二上学期现代文学知识点一、背景介绍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至今的文学作品,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和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大二上学期现代文学的知识点。

二、现代文学的特点1. 心理描写:现代文学作品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通过笔者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感、欲望、矛盾与冲突。

2. 真实主义:现代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人类命运,追求真实、真实、真实。

作品紧紧围绕现实题材,展示社会、人际关系中的纠葛和冲突。

3. 反映时代:现代文学强调时代性,作品密切关注时代背景、社会变革和人们的命运,表达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4. 多元化:现代文学形式多样,多种文学流派并存。

形式上可以是小说、诗歌、戏剧等,风格上可以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三、代表作品1. 鲁迅《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通过主人公孔乙己的精神病状态,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无奈和曲折的处世之道。

2. 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小说以工人阶级为主题,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悲喜交加、奋斗历程,反映了一代人在苦难中坚强拼搏的精神。

3. 莫言《红高粱家族》:该小说以红军战士在中国革命时期的家族为背景,通过对家族成员的命运描写,生动展现了历史与人性的交融与冲突。

4. 刘震云《一地鸡毛》:通过对一个小城镇群体性格、思想和行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革和人与人的关系。

四、文学理论1. 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主张打破传统,追求超越、革新,对现实进行反思,并强调文学的个人性和创造性。

2.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批判了现代主义的思想,主张摆脱体制束缚,强调文学的自我呈现和新颖性。

3. 启蒙主义文学理论:主张通过文学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和智慧。

五、影响与意义现代文学作为文化遗产,对于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它记录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传递了文化的价值观念。

现代文学知识点大一下

现代文学知识点大一下

现代文学知识点大一下一、现代文学的定义与特点现代文学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文学作品。

与古代文学相比,现代文学在表现形式、审美观念和主题内容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现代文学在文体上多样化。

不再局限于古代的诗、词、曲、文等传统文体,而是涌现出了小说、散文、剧本、影视剧本等新的文体形式。

其次,现代文学注重个体的现实与心灵体验。

相对于古代文学追求的是"性灵合一"的境界,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类内心世界、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描写和思考。

再者,现代文学多元化的审美观念也成为其特点之一。

艺术创作开始追求个人的表达需求,超越了传统的美学规范和格调。

各种流派和风格的出现使得现代文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最后,现代文学着重揭示社会现实与人性的矛盾与冲突。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展现出对于现实存在的敏感性和关切度。

二、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1. 《呐喊》—鲁迅《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具有强烈社会批判色彩的作品。

通过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鲁迅以犀利的笔触和批判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开创者。

2. 《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曹雪芹以极强的艺术感知力和对情感真实性的追求,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满园春色和人生百态的瑰丽画卷。

文学上的精湛之处使这部小说超越了古代文学的范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3. 《1984》—乔治·奥威尔《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小说以虚构的架构揭示了对权力的控制和压迫,以及个体对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通过对社会制度的细致刻画和对思想控制的恐怖揭示,乔治·奥威尔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反思和警醒。

4.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

大一上现代文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上现代文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上现代文学必考知识点一、介绍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

它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革新和突破,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现代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必考的知识点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风格等。

二、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其犀利的文字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于世。

其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以揭示社会弊病和揭露人性阴暗面为主题,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郭沫若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主题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祝福》,该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奋斗者的故事,表达了对中国命运的殷切期盼。

3. 钱钟书钱钟书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翘楚,以他的散文和小说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调描绘了现代都市中的人性困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文学流派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的描写,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剖析和反思。

其代表作家有鲁迅、郭沫若等。

此类文学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力求达到社会改革和人类进步的目的。

2.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和个人内心的表达,对理性和现实进行挑战。

其代表作家有陈伯吹、朱自清等。

此类文学作品追求想象力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倡导人的个性发展和对美的追求。

3. 讽刺文学讽刺文学以讽刺和嘲弄为手法,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弊端的揭示达到让人反思和警醒的目的。

其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鲁迅等。

此类文学作品通过讽刺的手法来批判现实,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的虚伪面目。

四、文学风格1. 博大精深的文学语言现代文学注重表达的技巧和艺术性,作家的语言运用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鲁迅的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用词著称,郭沫若的作品则以雄浑的文风和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鲜明。

2. 多元化的叙述技巧现代文学独辟蹊径,通过多样化的叙事形式来呈现作品。

现代文学大一知识点

现代文学大一知识点

现代文学大一知识点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

它在主题、形式和语言上都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大一学习现代文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文学作品。

1. 文学流派现代文学出现了多种流派,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探索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流,运用意象和符号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现实主义文学着眼于社会的真实和生活的普通人,注重细节的描写和社会问题的反映;后现代主义文学则强调对真理和现实的怀疑,倾向于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和审美观念。

2. 代表作家现代文学中有很多重要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对于现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一些代表作家包括鲁迅、杜甫、海明威、毛姆、卡夫卡等。

他们的作品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3. 格式和结构现代文学作品的格式和结构也有很多变化,其中一些常见的形式包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和戏剧。

短篇小说通常以一个简短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物心理;长篇小说则更多地展现了细致入微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诗歌通过抒发情感和意象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情绪和思考;戏剧则以对话和表演为主要手段,通过舞台上的演绎来展示故事的发展和冲突。

4. 文学主题现代文学的主题广泛而多样,涉及到生活、爱情、社会、政治、历史等方方面面。

作家们通过对这些主题的反思和描写,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与读者进行了精神上的交流。

例如,鲁迅的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扭曲,海明威的作品探讨了战争和人类的悲剧,这些都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5. 文学批评在学习现代文学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文学批评的方法和理论。

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并对其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评价。

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传统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

现代文学知识重点

现代文学知识重点

知识要点一、名词解释。

1.新文化运动:⑴一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改名《新青年》),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⑵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人权、平等、民主"的思想。

倡导科学、民主精神。

⑶新文化运动当时从两方面着手推进思想启蒙运动:一是:彻底批判封建宗法制度的思想体系,提倡思想解放。

二是:宣传介绍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⑷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双簧信:为活跃文坛气氛,⑴钱玄同、刘半农两人⑵于1918年3月在《新青年》第4卷第3号发表了轰动一时的著名的"双簧信"。

⑶先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仿旧文人口吻汇集各种反对新文学的观点和言论写成一封致《新青年》的信,再由刘半农据此撰文《答王敬轩》逐一驳斥,给予旧派文人以致命的打击。

终于引发了文坛上新旧思想的一场大论战。

3.文学研究会:⑴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⑵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

⑶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

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⑷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被称为"人生派"。

⑸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

⑹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4.创造社:⑴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⑵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

⑶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

⑷强调创作"本着内心要求",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

⑸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简答、解析、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新感觉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是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发展时期大致是1930—1935年。

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

题材上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

艺术表现上,多用现代派手法,在人物刻画多用弗洛伊德分析说,注重表现人的潜意识和病态心理。

它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

2、解放区文学首先体现在它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公利性,体现在艺术追求的乡村化,体现在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过于强调文艺为革命的政治服务,忽略了文艺特征,小说成就最大,歌剧创作的独特性最为明显。

代表作品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均、许地山、王统照等,会刊是《小说月报》4、《女神》《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

出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共收诗56首,包括1916年至1921年的诗作,以不同的风格形式分成3辑。

爱国主义是《女神》的诗魂,主题是“人”的解放的最强音。

《女神》开了一代诗风,标志着中国浪漫主义新诗运动的兴起,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小诗小诗是一种深受日本俳句和泰戈尔的短歌《飞鸟集》的影响而形成的自由诗的新形式,是一种短小的即兴式的以凝练含蓄、寄寓美丽隽永情思为特点的哲理诗歌形式。

主要代表诗人是冰心和宗白华。

刘大白、郑振铎也是这一诗体的积极写作者。

小诗缺乏浓郁深厚的诗意,因此到1924年小诗便日惭衰落6、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丛诗》、《七月文丛》等。

大一现代文学知识点

大一现代文学知识点

大一现代文学知识点一、现代文学的定义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创作并广泛传播的文学作品,通常涵盖20世纪至今。

它以对现实的反映和思考为特征,以及对传统文学形式和风格的颠覆和创新。

二、现代文学的特点1. 内容多样化:现代文学包含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题材风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命题材料和传统的写作方式。

2. 写作方式多样化:现代文学采用了多种写作方式和形式,如意识流、流派文学、推理小说、科幻小说等,以展现新的审美追求。

3. 个体化的叙事:现代文学重视个体的心理和内在世界的描写,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4. 具有思想性:现代文学强调思想性和批判性,对社会现象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和质疑。

5. 多元文化的交融:现代文学展示了多元化的文化和民族交流,穿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限制。

三、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呼啸山庄》: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人物形象描写,展现了爱、欲望和复仇的力量。

2.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描绘,探讨了金钱与爱情、成功与虚荣之间的冲突。

3.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品,以其富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复杂的家族史诗结构而闻名。

4. 《1984》: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品,通过对极权主义社会的描绘,警示了政治权力的滥用和人类自由的丧失。

5. 《骆驼祥子》:中国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品,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线索,刻画了近代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四、现代文学的重要概念1. 意识流:通过叙述角色的内心思想和感受,展现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的一种写作技巧。

2. 流派文学:指一批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和派别,如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追求。

3. 反讽:以嘲笑、讽刺或反向的手法,揭示事物的真相或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现代文学简答题

现代文学简答题

《现代文学》简答题(1)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1、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3、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4、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2)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1、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2、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

3、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4、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3)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1、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要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

2、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

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3、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1、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

2、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

(5)左联的主要成就:1、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2、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3、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4、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5、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6)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现代文学大一上知识点

现代文学大一上知识点

现代文学大一上知识点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在大一上学期,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现代文学的知识点,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论述。

一、现代文学的背景现代文学产生于欧洲20世纪初,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工业革命、政治变革、科技进步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与五四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现代文学的特征1. 主体性强:现代文学注重个人的表达和感受,作品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

这与传统文学相比,更加突出了个人主体性的特点。

2. 现实主义:现代文学追求真实、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的命运。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矛盾。

3. 独立性:现代文学追求独创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风格的塑造和表达。

作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体和艺术手法,而是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4. 主题多样化:现代文学的主题十分广泛,包括个人人生的追求、社会现象的批判、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作家们通过多样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三、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旧中国的种种弊病,对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2. 郭沫若:郭沫若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和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戏剧,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诗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3. 茅盾:茅盾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

代表作有《子夜》、《春蚕》等。

四、现代文学的流派和作品1. 朦胧派:朦胧派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作家有席慕蓉、北岛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梦幻、神秘、模糊的形象表达情感和思想,充满了哲理意味。

2. 都市小说:都市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城市为背景,描绘了都市人的生活和困境。

代表作家有王安忆、柴静等。

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当代都市人的矛盾和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学简答题知识重点乡土小说的贡献1、拓宽题材:从知识青年转向社会民众。

从关心个人理想、感伤、回忆,到关注社会现实。

2、手法写实:从主观抒情到客观写实。

讽刺、实地描写、细节刻画。

纠正旧小说简括叙述的遗留。

3、文化批判立场,国民性批判主题。

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人物形象。

1、自叙传,表达自我情感:《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借他者写自己:《银灰色的死》《采石矶》自叙传不是自传:不重情节结构,写情绪心理,才气和激情充溢,真切的感伤和忧愤。

常用手法:直书胸臆、自我解剖、长篇独白。

《沉沦》《薄奠》身世和弱国子民情结结合:与“五四”后青年的经济、婚恋苦闷和精神失落呼应。

2、“零余者” :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彷徨、弱小或被损害的小人物,与现实势不两立,以痛骂或变态行为反抗。

3、“时代病” :颓废变态的心理言行“五四”退潮后青年知识者的身心病态。

抗议黑暗的病态社会《沉沦》个性和自由为社会所不容而成忧郁症。

与祖国民族命运相连祖国的贫病是青年“时代病”的成因之一。

4、性描写:对生命、性格中情欲问题的正视和剖析。

5、感伤美:源于忧郁激愤:屈辱、贫病和不平。

大胆暴露、无顾忌的自虐自伤自悼的文字,富于情绪的感染力,激起巨大共鸣的感伤风格庐隐(文研会)作品的艺术特征:问题小说《一封信》《灵魂可以卖么》抒情小说《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

叙写“五四”青年的情感世界关切新女性的命运、心态和历史。

纯“五四”式风格激切直露,笔调哀伤。

叹句,日记、书信,重视气氛,结构散漫。

鲁迅作品格式的特别1、情节结构模式: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

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2、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狂人日记》打破传统小说结构及叙事方式,两重叙述角度及反讽的结构。

《孔乙己》三层结构上外在的喜剧性和内在的悲剧性:孔乙己与酒客之“被看/看”;小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

《阿Q正传》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

《在酒楼上》《孤独者》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

3、继承、突破与创新,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

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

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朝花夕拾》1、“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对“爱”与“死”的追记与思考。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

慈爱柔和中蕴藏着深沉的悲怆。

《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父亲的病》亦有杂文笔法渗透所表现的批判和嘲讽。

2、“漫笔式”写法:任心闲谈。

题材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意性,语言“原生味”。

《狗·猫·鼠》《野草》1、“独语体”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逼视灵魂深处并进行哲理思考。

2、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1)生存困境与选择《死火》《影的告别》《过客》(2)个体与他者的紧张关系《这样的战士》《复仇》其一、其二《求乞者》(3)自我命运与形象《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雪》《秋夜》《腊叶》3、现实性:对绝望刻骨铭心的体验。

《淡淡的血痕中》《一觉》4、艺术特色:紧张焦灼的创作心态,全新的艺术世界。

充满奇峻的变异,华丽而艰涩,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鲁迅杂文1、时代的忠实记录: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现代中国的“人史”。

富于现代性的报刊文体,及时地反映时代、作出评判,并得到反馈。

2、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个人性、先锋性与现代性的结合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①“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

②知识分子的使命感,揭示现实人生弊病与思想文化困境。

批判一切奴役和压迫,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深刻性和尖锐性。

2、反常规的思维下的犀利与刻毒①批判心理和灵魂《论“他妈的”》《论照相之类》②“推背式”思考方法《小杂感》③独辟蹊径的思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杀错了人〉异议》④反常规的联想:神圣的戏谑化、历史与现实重合。

3、“贬锢弊常取类型” ①“个”与“类”的统一:抓住本质勾勒“共名”。

《上海文艺之一瞥》4、主观性:释愤抒情的歌哭,主客体的融合。

《纪念刘和珍君》在沉默与开口间的困惑,显示内心的痛苦。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汉语表意、抒情功能的极致。

常用“拗体”,打破语言的束缚。

大词小用、庄词谐用、雅俗杂用、搭配错位、名词动用、戏仿早期白话诗特征:白描手法、托物寄兴、客观写实和主观意志、散文化和平实风格、欧化风格《女神》对新诗发展的贡献:“诗体解放”的极致,“五四”精神的充分体现;诗的抒情本质和个性化的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

早期抒情诗的主要特征:半格律体。

整饬、有节度的美(1)艺术的节制:明净的形象。

激情外化为客观物象或蕴涵于简单叙述。

《雨夜》(2)哲理化诗情:沉思的调子,幽婉的风格。

(3)叙事诗《蚕马》《吹箫人的故事》前期新月派:(1)新诗的自觉“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 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

(2)“理智节制情感” “非个人化”倾向。

针对早期新诗中滥用的直书胸臆、极端感伤主义。

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闻一多《口供》蕴藉含蓄,鲜明的形象性。

诗歌中叙事成分的加强。

叙事诗,戏剧化、小说化,不露声色的客观态度。

(3)新诗格律化。

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

“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区分新旧格律。

闻一多:《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

矛盾的张力。

沉郁的风格。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个性/才华/追求的统一,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式意象。

《雪花的快乐》《黄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雪花的快乐》朱湘: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的形象,“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

《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对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文学的典则”。

李金发:《微雨》《食客与凶年》“多远取喻”,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弃妇》联类不穷的自由联想,暗示的力量,选用文言词语的陌生化效果。

周作人的贡献:(1)“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2)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苦雨》《喝茶》《乌蓬船》(3)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朱自清散文的总体特征: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

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写景抒情。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郁达夫: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田汉剧作的特色:1、戏剧观念受到新浪漫主义的影响,重情绪、直觉、幻想和想象,抒情浓郁,表现出一定的感伤悲观情绪,具有唯美主义的倾向。

2、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但以浪漫主义为主,后期创作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重。

3、塑造艺术家形象系列,探寻美的幻灭与毁灭。

4、感应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揭露传统社会势力对自由、幸福的压迫,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及对光明的追求。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

"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左翼五烈士: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寒夜》的艺术特色:悲剧、心理刻画、从小人物着手,呈现、现实主义的深沉艺术。

矛盾《子夜》的艺术特色:塑造人物形象的多样化手法;谨严宏大的艺术结构;以现实主义多样艺术美的创造,展现时代的风云变幻,成功塑造了悲剧美的艺术形象;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和现代化都市特征的描绘。

艺术剖析派小说:运用阶级观点,从政治经济层面观察,分析现象,正确于是社会发展。

代表:矛盾《子夜》老舍的小说:京味、平民立场、温和的讽刺、带泪的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