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我有一双巧手》 通用版

小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我有一双巧手》  通用版

小学班会教案:小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我有一双巧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双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双手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双手的构造和功能。

2. 学会保护双手的方法。

3. 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双巧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双手有什么特点?这双手能做什么?2. 认识双手(1)教师讲解双手的构造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双手的基本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用双手完成的得意之作,体会双手的神奇。

3. 保护双手(1)教师讲解保护双手的方法,如:勤剪指甲、洗手、戴手套等。

(2)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双手,制定保护双手的计划。

4. 动手实践(1)教师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双手制作手工作品。

(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手工作品。

(3)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作品。

5. 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双手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

(3)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做一件小事,如:洗碗、扫地等,感受双手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反思本次班会通过认识双手、保护双手、动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认识到双手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双手教育,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成长。

六、附录1. 手工材料清单2. 手工制作步骤3. 保护双手小贴士4. 学生作品评价表5. 课后作业记录表(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综合实践《我有一双小巧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写作、绘画等技巧综合运用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围绕主题对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分类、整理和加工;主动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合作,探讨出制作“名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且学会制作名片;通过让学生设计家乡的名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家乡的面貌,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在创作城市“名片”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达到了解家乡,宣传家乡的作用。

使学生初步学会围绕主题对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分类、整理和加工,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课前准备:1、将全班同学以四个学生为一个合作探究小组,推选出小组。

2、以个人或小组成员为单位,请教家人、朋友,了解家乡的位置、秀丽风光、名胜古迹、土特名产、典型建筑、名人故里及其他等。

通过活动让学生较广泛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并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

3、通过书籍、报纸、杂志中宣传绥芬河的内容或上网收集有关家乡秀丽风光、名胜古迹、土特名产、典型建筑、名人故里及绥芬河整体形象的图片(也可以是在绥芬河各种景点旅游拍摄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4、准备创作工具:水彩笔、胶水、剪刀、卡纸、16K绘画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见过面了,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看一看呢?(让学生打开文件袋,欣赏教师的名片)师:有谁知道它叫什么?生:对,这是老师的名片(板书:名片)师:从这张名片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勇敢的站起来说出感受,把你的发现我们一同分享……)师:你还有什么发现呢?(包括:名字、单位、个人信息、教学楼的照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适时的评价)师:那你能不能猜测一下我为什么会选取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做为主题背景呢?(板书:主题)生:讨论回答。

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通用版

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通用版

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 -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 通用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双手的灵巧,并激发他们利用双手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用双手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内容包括剪纸、折纸、泥塑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手工技巧,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剪纸、折纸、泥塑等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手工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剪刀、彩纸、胶水、泥塑工具、泥塑泥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双手的灵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剪纸、折纸、泥塑等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

板书设计1.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2. 副手工制作技巧学习3. 内容:剪纸、折纸、泥塑等基本技巧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双手创作一个手工作品,可以是剪纸、折纸或泥塑。

2. 要求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双手的灵巧,并激发了他们利用双手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作品展示来看,学生们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体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引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与手工制作相关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说课稿-我有一双灵巧的手-通用版

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说课稿-我有一双灵巧的手-通用版

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说课稿-我有一双灵巧的手-通用版活动背景在二年级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逐渐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关注。

同时,他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多彩多姿。

因此在主题班会中,我们选择“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作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们探索自己的潜能,发现自身的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肯定感。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手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3.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流程第一部分:手的介绍及手语游戏1.老师向学生介绍手的功能和作用,如握笔、抓东西、弹琴等。

2.老师向学生展示常用手语,如致意、再见等。

3.老师提出随机动作,学生需模仿做出相应的手语动作。

第二部分:手工制作活动1.老师向学生展示手工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2.老师示范制作简易折纸飞机,并组织学生一起制作。

3.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比赛。

第三部分:手的艺术表现1.老师向学生展示手指舞蹈或手影戏,鼓励学生尝试模仿。

2.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要求设计一份手影戏,演示给大家观看。

第四部分:总结和分享1.学生进行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所思所想。

2.老师概括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并号召学生日后要多多尝试、勇于表现、发现自己的潜能。

活动效果1.学生对手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认识到手除了功能性之外,还有艺术表现的可能性。

2.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手工制作也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学生的个人价值得到了肯定与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生责任感。

结语“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的创作和成长。

希望今后我们能够普遍参与各种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小巧手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小巧手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小巧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手的基本构造与主要功能。

2.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中许多工作与创作都需要用到双手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使用手的能力,加深对手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手的基本构造与主要功能。

2.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中许多工作与创作都需要用到双手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实物模型:展示手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2.PPT 课件:提供丰富多彩的图像信息。

3.导线、灯泡等实物:手工制作电路模型。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手的基本构造与功能,让他们观察自己和同桌的手,并交流彼此的感受与体会。

2. 理论教学教师利用 PPT 课件对手的基本构造、主要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行详细讲解和解说,并且重点让学生理解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式。

3. 实践课程步骤 1:手工制作电路模型学生将面包板、电线、电源等实物组合成简单电路模型,让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到双手的作用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步骤 2:做手工学生进行手工活动,比如编织、刺绣、描绘等,让学生掌握基本手性技能并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4. 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桌交流,总结手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手工习惯。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详细讲述手的基本构造和主要功能,并且理解手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生能够使用手跟随教师指示进行简单电路的制作。

3.学生制作出的手工作品达到一定的成果。

六、拓展延伸1.利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其他常用设施的构造和使用方式,例如机器、交通工具等等。

2.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手工制作,并在学校、社区或家庭内展示他们的成果。

七、教学思考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理论讲解和实践模型,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手的重要性和使用方式。

同时,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将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精品】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精品】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关键字】精品《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班会背景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而我们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过多的呵护和疼爱,使得一些孩子依赖思想严重,自理能力差。

许多孩子不会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样样需成人包办,不会照料自己的起居。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我们班开展了以《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为主题的班会,旨在增加孩子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增强独立意识。

2、班会目的1、通过班会,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双手能为自己做很多事情。

培养自理意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让同学们认识到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成为生活小主人的那份快乐。

3、通过班会,让学生们认识和感悟我们都有一双巧手,并且能为父母为他人送去温暖。

三、班会准备确定主题后,班主任与学生积极参与确定以下几项活动:1、对班内学生进行有关自理能力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学生在家是否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实践体验活动,天天坚持自己穿衣服、叠衣服、叠被、梳头、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包,并通过写体验日记、拍照、DV的方式,记下自己的体验经历和真实感受,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这种活动持续进行。

3、将实践体验活动与班级开展的“笑脸评比”相结合,对完成作业优秀的同学奖励5个笑脸,与家长密切配合,对得到家长表扬的同学奖励4个笑脸。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使各项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4、利用早自习、上课前、班会等各种活动进行小主持人的培训工作,提高主持人的评价能力。

5、全班同学背诵儿歌《双手多灵巧》,为班会的顺利召开作好准备。

四、班会实施1、主持人宣布开会主持人1:同学们,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猜好吗?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主持人2:对,就是我们的双手,别小瞧这一双手,它可是我们的小帮手,只要你能好好利用它,它就会为我们创造无数的成功和惊喜。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教学背景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我担任了一节手工课的教师。

本课的主题是“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旨在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能;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耐心;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心精神;3.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与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人格;2.加强学生的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创造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教授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能。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2.如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在开课之前,我将放一些与手工制作有关的视频,并向学生讲解一些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如材料、工具等。

2. 导入今天的主题是“我有一双灵巧的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双手,想一想自己的双手都能做些什么?3. 学生动手制作本课的主要活动是制作一份简单的折纸作品。

我向学生介绍了折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提供了需要用到的纸张、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在课堂上,我将手折纸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并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创作。

4. 学生展示作品在每个小组制作完成后,我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每个小组的代表将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在展示过程中,我将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5. 总结讨论在课堂结束时,我将对今天的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并提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并提供一些鼓励和支持。

2024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班会方案

2024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班会方案

2024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班会方案主题班会方案:2024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方案背景和目的方案背景:2024年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班级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本方案的主题是“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目的: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2.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科技和创新的兴趣;5.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二、方案内容1. 预热环节(15分钟)- 播放一段相关的启发视频,激发学生对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思考;- 引导学生围绕“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进行短暂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普及环节(20分钟)- 分组演讲形式,每组选择一种与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普及;- 组织学生根据所选择的知识点,进行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准备演讲内容。

3. 实践操作环节(40分钟)- 设计多个小活动,包括拼图、拆解玩具、手工制作等,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 指导学生完成操作任务,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解决问题环节(30分钟)- 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根据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5. 总结交流环节(40分钟)- 小组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组织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体验和感悟,引导他们对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认识。

6. 方案评估和反思环节(15分钟)- 分发反馈表,让学生对班会方案进行评估和反思;-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作为改进方案的参考。

三、方案实施和预期效果1. 实施方式:- 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室条件,确定适当的座位布置和分组形式;- 确定负责此次班会方案实施的教师和学生助手;- 准备相关的教具、材料和介绍性视频。

2. 预期效果:-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班会活动,增强对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认识;-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在合作和沟通中发挥个人优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对科技和创新有更深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

《我有一双灵巧手》教案

《我有一双灵巧手》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手,认识手的作用。

培养孩子们勤劳的品质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

2、学会折小房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折小房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折好的教具成品及半成品,
正方形纸2~3张,五角星若干。

学具准备:
每生准备正方形纸2~3张,笔。

教学过程:
一、介绍
“小朋友们早上好,我们又见面了,昨天大家过的开心吗?(生回答)希望今天的课能带给你们更多欢乐。

那么我们在上课前先来看看几张图片。

你们的手在哪里呀?嗯~很好!你们的手能做些什么事情呢?(生回答)嗯,小朋友们都很棒,你们的小手能‘’‘’‘’‘’那么下面我们来唱一首歌吧‘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二、教孩子们学唱儿歌“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如果孩子们会就让他们唱一遍。


好啦,现在让你们的小手动起来吧,老师要教大家折‘小房子’
三、教孩子们折“小房子”
1、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兴趣
2、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
3、学生学折房子,并指导幼儿将边、角对齐折,折完后画上窗、门等图画,给房子取个名字。

过程中注意同学们的进度,简单提醒跟上。

4、作品展示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锻炼了你们的动手能力,希望你们今后爱劳动,会劳动,掌握劳动技术,珍惜劳动成果!
2、手工折出自已喜欢并会折的物品。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班会方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班会方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班会方案主题: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活动导入(引入主题)1.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不同人群的手的用途和重要性。

2.通过展示手的照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手的特点及功能,并带入主题。

二、手的功能介绍(知识讲解)1.介绍手的基本结构:掌、手指、指关节、拇指等部分的组成及功能。

2.讲解手的主要功能:抓取、握持、操作、感知等。

3.通过实际操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手的功能并加深理解。

三、手的技能展示(互动体验)1.分组进行手的技能展示:手掌印画、手指书写、手语、手工制作等。

2.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手的技能,以提高学生对手功能的认识和欣赏。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手的特长或手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手的保护与运动(知识宣传)1.讲解手的保护方法:勤洗手、避免长时间用力、合理安排手部运动休息等。

2.介绍手的运动:常见的手部运动练习、手指操等。

3.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手指操,提醒学生重视手的保护和运动。

五、手的力量与温暖(情感教育)1.展示一些人物的手的照片,如母亲的手、医生的手、教师的手等,引发学生对手的力量与温暖的思考。

2.组织学生就手的力量与温暖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所感受到的温暖。

3.通过学生的分享,强调手的力量可以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并鼓励学生行动起来。

六、手的未来(展望未来)1.启发学生对手的未来进行展望,如手的艺术创作、手的医疗发展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析手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展示他们所想象的未来手的功能。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发挥手的潜力,为未来做出贡献。

七、总结与展望(活动结尾)1.总结手的重要性和多功能性,强调学生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手。

2.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发掘手的潜能,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手的能力。

以上是一份以“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为主题的班会方案,通过让学生了解手的功能、体验手的技能、宣传手的保护与运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展望手的未来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手的兴趣和认识,进而提高对手的重视和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发掘和发挥手的潜力,在不同领域中发挥作用。

小学拓展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小学拓展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小学拓展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小学拓展二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导语:本次主题班会教案的主题是“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旨在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设计精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手中的能量与创造力,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本教案共分为三个环节:启发学生思考、探索手的神奇之处以及创意手工制作活动。

一、启发学生思考(10分钟)1. 导入与激发:教师开始班会前,播放一段与手相关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与讨论:教师提出简短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例如:“你知道我们的手有多重要吗?” “你认为有哪些事情是我们只能用手完成的?”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

二、探索手的神奇之处(15分钟)1. 视频观看:教师播放一个关于手的短视频,介绍手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视频内容应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探索实践:学生分小组,每组准备一份表演或展示,展示手的不同功能和用途。

例如,某组可以演示如何用手画画,另一组可以演示如何通过手指运算数字等。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要注意讲解和详细展示手的运动过程以及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分享和总结: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表演或展示内容,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互动。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手的神奇之处,明确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创意手工制作活动(35分钟)1. 材料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材料,如纸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活动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天的手工制作主题,例如制作手印画、手工拼贴等。

同时,老师还可以示范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和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手工作品。

教师在其中发现有独特创意和特色的作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4. 展示和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带着成就感和自豪感展示自己的创作。

结束语: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案,学生对手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实践了解到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和创造力。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自己的手部特点,认识到手的灵巧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身潜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手的结构与功能。

2. 学习简单的动手操作技能。

3. 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 分享动手实践的收获与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手的结构与功能,学习简单的动手操作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手工材料等。

学具:学生自带手部模型(如手偶)、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手部模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手部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认识手的结构与功能:讲解手的骨骼、肌肉、关节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手的功能。

3. 学习动手操作技能:讲解并示范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技能,如折纸、拼图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动手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作品、手部游戏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动手实践成果,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手的结构与功能2. 动手操作技能3. 动手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的手部特点,记录下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手部功能。

2. 练习动手操作技能,如折纸、拼图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手的灵巧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更多。

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手部模型或者播放手部动画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手部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合作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以“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为主题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过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设计:活动名称:手工制作玩具活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活动时间:2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2. 准备示范作品: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玩具。

活动步骤:第一课时:1. 介绍活动主题:“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的手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用手做哪些事情?3. 展示示范作品,并解释制作过程。

4. 分发材料,让学生开始制作自己的玩具。

5.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形式。

6.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遵守制作规则。

第二课时:1. 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玩具,并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创意。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自己的手工制作玩具有哪些特点?3.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制作一个更大的手工作品,例如拼图、立体模型等。

4. 鼓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5. 最后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并让其他同学进行投票评选最佳作品。

活动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思维动作和表现,检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观察学生对示范作品和其他同学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延伸:1. 鼓励学生将手工制作玩具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并记录一篇日记,描述制作过程和感受。

2. 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术展览,进一步开拓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兴趣。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手工艺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创意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3. 团队合作与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手工艺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手工制作材料。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废旧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手工艺品,引发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讲解创意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我有一双灵巧的手2. 板书内容:a. 手工制作技巧b. 创意手工艺品制作过程c. 团队合作与分享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手工制作技巧,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同时,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类型的手工艺品,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手工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我有一双小巧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我有一双小巧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本节课是山人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良好习惯》第一主题活动“认识我们的身体”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

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认识我们的身体”分为“看看我们的身体”“我有一双小巧手”“卫生习惯早养成”三个主题活动,在呈现内容的结构上,从整体到部分,从感性认识的积累到一定层次的理性思考。

对于人体部位的名称、作用,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教师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

并勤于动手动脑,初步培养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从而学会珍爱自己的身体,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则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对照新旧课标对于本节课的定位及依据,本节课所处课标课程设计思路中三条主线“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入手,四个方面的基本框架“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对照新旧课标针对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是不同的。

在《标准(实验稿)》中对于本节课的目标所处位置:健康、安全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第三条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而在《标准(2011年版)》中同样所处: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第三条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在《标准(实验稿)》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

《标准(2011年版)》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标准(实验稿)》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标准(2011年版)》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

4.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

对照新旧课标,针对学生动脑动手的培养目的是相同的,但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微调,同时在“课程内容”中的行为动词,如:知道、懂得;喜欢、愿意;学用、会用、能用;经常做、养成习惯等等。

小学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活动方案和总结.docx

小学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活动方案和总结.docx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活动方案和总结平山小学大队部一直以来以党的十X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我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当代独生子女性格特点,学校大队部统一策划组织开展了一次《向上向善好少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大队活动。

活动目的意义:所属领域:小学参与人数:1220活动方案:向上向善好少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大队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1、懂得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独立自主的意识。

二、活动时间:第十五周周四第六节三、活动地点:操场四、参加人员:三、四、五年级全体师生五、活动准备:1、每人一套针线,剪刀、一件上衣、5粒纽扣2、学唱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六、活动过程1、各级整队报告人数2、出旗3、唱队歌4、我宣布向上向善好少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大队活动现在开始。

5、简单介绍手的用处男:请大家伸出手乙:请大家拍拍手甲:你拍手乙:我拍手合: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甲:你的手乙:我的手合:都是一双勤劳的手甲:劳动人民勤劳手,种田、做工、造高楼乙:劳动人民智慧手,科学设计搞研究合:劳动人民光荣手,创造财富数不够。

乙: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为祖国创造了这么多的财富,我们现在是祖国的小主人,将来时建设祖国的栋梁。

从小练就一双勤劳的手,长大为祖国创造更多的财富。

甲:本领最大是一双手乙:功劳最大是一双手甲:我有一双小小手,学习劳动争上游乙:从小学会做家务,集体的事儿齐动手乙:小小针儿拿在手,看谁穿针式快手6、“钉纽扣”比赛下面进行“钉纽扣”比赛比赛规则:一首歌时间内钉纽扣最多的为胜者,大队部将即频发小奖状甲:队员们:准备好了吗?听口令……3……2……1……开始乙:请完成了手上5粒纽扣的队员往本年级先排站好,请落级领导发奖甲:祝贺获奖的小巧手合:我们有双巧巧手,勤劳灵巧多能手,学做家务多面手,学好本领全靠手,请获奖队员到台前合影留念。

7、请辅导员讲话8、呼号9、退旗我宣布向上向善好少年——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主题大队活动到此结束,请各中队有序退场。

小学生自理能力心理辅导活动课《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教学设计

小学生自理能力心理辅导活动课《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教学设计

我们也有一双灵便手活动设计此刻孩子不爱着手做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凡事想依靠他人,长此以往,产生惰性,自理能力低的现象。

自立自强对学生生活、学习有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懂得自己长大了不依靠他人,学会自己照料自己,碰到困难不退却。

培育学生优秀的生活习惯,加强学生的独立性。

要培育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质量,就要认识自己的自立状况,认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战胜自己的惰性和依靠心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b5E2RGbCAP指导目的:1、让学生认识到凭自己的双手能够做好多事。

2、让学生理解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依靠他人,懂得自强自立,自己照料自己,建立自立自强的心理。

3、经过各样活动,让学生有成功的愉悦感,此后有信心去面对很多他们不会做的事情和困难。

指导方式:1、情境体验;2、议论剖析;3、叙述与自述;4、行为训练。

指导前准备:1、准备学生不可以行的情形;2、准备父亲母亲不让做家务,自己不会做的录像;3、准备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录像;4、准备各样活动器具。

指导时间、地址:1课时集体指导教室指导过程:学生围圈坐,教师同坐圈内。

一、引入。

经过折衣竞赛让学生理解自己有能力做很多事,但有很多事他们还不会,引起他们思虑其原由。

1 、我们都有一双手,这双手能干什么?( 学生举例 )2、折衣服竞赛。

3、评论。

为何有的同学折得又快又好 ?为何有的同学折得不齐整?( 由于有人常常或不常常做家务。

)二、检查学生在家做家务状况,剖析不常常做或不会做的原由。

1 、可我们还有好多事还不会做,请你讲讲常常做、不常常做或当前不会做的事。

( 出示检盘问卷及结果 )2 、宣布统计检查的结果,结果说明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的事,学生大部分不常常甚至不会做。

3 、学生议论:你们都很聪慧,为何不会做或不常常做这些事呢?议论后讲话。

三、经过不可以自理的情境及无手残疾人自立自强录像,深入认识“我不可以自理自立”带来的危害,启迪学生觉醒,建立“自立自强”的好楷模。

p1EanqFDPw学生表演:一学生不可以自制整理书包、穿衣、穿鞋、扣扣子,什么都要妈妈帮忙,妈妈一旦不帮他,就闹出很多笑话。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合作精神。

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手工能力,通过练习手工制作技巧,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培养耐心和创造力,以及协作精神。

同时,本次活动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产实践,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二、活动内容本次活动以“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为主题,包括以下制作项目:1. 手工绘画以画板、颜料为主要工具,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手工绘画知识,认识不同颜色之间的协调关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2. 折纸制作以彩色的卡纸为素材,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折纸技巧,设计自己的作品。

在制作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将锻炼空间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3. 织毛线玩具以毛线、棉花、针为主要工具,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织毛线知识,制作个性化玩具。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耐心、创造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

4. 烘焙小吃以食材和烘焙设备为主要工具,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在烘焙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营养知识和安全问题,提高他们的对食物的安全和营养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测评方式本次实践活动采取“学生主导、教师指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法。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配合,由一名组长指挥,其他学生依次完成任务。

同时,老师将会向学生介绍各种制作技巧和方法,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为了测评学生的实践成果,教师将从手工制作的质量、完成的难度、协作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同时,学生可以把自己做的作品拍摄下来,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以便获取反馈和改进。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以下收益:•学习基本编织、制作、创造和表达技巧;•改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增强自信心、耐心和创造力,形成自律和自我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孩子们能够具备更多的实用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教学背景与教学目标1.教学背景一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新出台的教育政策,在学生中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教学设计是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摸索出来的,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知识、锻炼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这种学习方式也很有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本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创造力的本质和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2.通过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并掌握设计软件中的三大元素:线条、色彩、空间,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设计元素的认识和理解;3.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细心的耐心的品质、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并增强团队合作和发散思维能力;4.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完整地实践出一个自己想要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本质和结构;2.让学生感受设计软件中的三大元素:线条、色彩、空间,了解和掌握它们在设计中的作用;3.在制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质、观察和发散思维能力;4.让学生掌握基本制作步骤、方法,完成一个自己想要的作品。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浅显的言语和模型的基础上,感性地理解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本质和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去实践;2.利用手工制作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设计软件中的三大元素:线条、色彩、空间,并让学生产生自己的视角,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细致、认真、耐心、平衡与合作的能力。

2.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形式1.教师讲解与演示;2.学生自主学习;3.与小组内同学互动合作;4.全班展示和交流。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手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增强课堂外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教材准备
•手模型
•讲解PPT
•实验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2. 教学环境准备
•干净整洁的教室
•课桌与椅子、黑板、粉笔等
三、活动内容与实施步骤
1. 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手部解剖及功能介绍
•第二部分:动手制作
2. 实施步骤
第一部分:手部解剖及功能介绍
1.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手的模型,并简单介绍手的结构和功能。

2.讲解:通过PPT向学生详细介绍手的五个部分,即掌、腕、手指、指甲和掌纹,并重点介绍手的五个主要功能。

3.互动:老师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大声回答手的功能。

4.复习:老师带领学生快速回顾手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部分:动手制作
1.准备材料:将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放在学生的课桌上。

2.讲解制作方法:老师向学生讲解制作方法,并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纸盘子。

3.学生动手制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纸盘子。

4.班内展示:学生完成后,班级内展示,发表制作感受。

四、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手部解剖及制作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手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意识。

此外,通过学生制作的纸盘子,他们也明确了生活中对手的依赖和重要性。

五、参考资料
•《小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心理健康《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活动设计活动设计
现在孩子不爱动手做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凡事想依赖别人,久而久之,产生惰性,自理能力低的现象。

自立自强对学生生活、学习有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懂得自己长大了不依赖别人,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独立性。

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就要了解自己的自立情况,认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克服自身的惰性和依赖心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辅导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凭自己的双手可以做很多事。

2、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依赖别人,懂得自强自立,自己照顾自己,树立自立自强的心理。

3、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以后有决心去面对许多他们不会做的事情和困难。

辅导方式:
1、情境体验;
2、讨论分析;
3、讲述与自述;
4、行为训练。

辅导前准备:
1、准备学生不能行的情景;
2、准备父母不让做家务,自己不会做的录像;
3、准备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录像;
4、准备各种活动用具。

辅导时间、地点:
1课时
团体辅导教室
辅导过程:
学生围圈坐,教师同坐圈内。

一、引入。

通过折衣比赛让学生明白自己有能力做许多事,但有许多事他们还不会,引发他们思考其原因。

1、我们都有一双手,这双手能干什么?(学生举例)
2、折衣服比赛。

3、评价。

为什么有的同学折得又快又好?
为什么有的同学折得不整齐?(因为有人经常或不经常做家务。

)
二、调查学生在家做家务情况,分析不经常做或不会做的原因。

1、可我们还有很多事还不会做,请你讲讲经常做、不经常做或目前不会做的事。

(出示调查问卷及结果)
2、公布统计调查的结果,结果说明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的事,学生大多数不经常甚至不会做。

3、学生讨论:你们都很聪明,为什么不会做或不经常做这些事呢?
讨论后发言。

三、通过不能自理的情境及无手残疾人自立自强录像,深入认识“我不能自理自立”带来的危害,启发学生觉悟,树立“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学生表演:一学生不能自己收拾书包、穿衣、穿鞋、扣扣子,什么都要妈妈帮忙,妈妈一旦不帮他,就闹出许多笑话。

比如:文具及课本忘带,衣服扣子扣歪了,鞋子不会系鞋带等等不能自理的情景。

讨论发言:你们愿意像他那样吗?为什么?
[录像]
同样的,有这么一个孩子,他没有手,却能自己照顾自己!他就是云南白族少年——杨霆。

他5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双手。

但他不让别人帮,以脚代手,自己照顾自己。

吃饭、穿衣、穿针、劈柴、烧饭:写字、画画、刻蜡版、踢球,他都用脚,他被大家称为“无手小贝利”。

甚至在珠算比赛中用脚拨算盘,竟得了第三名。

他从小学到高中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他的爸爸妈妈很想帮助他,为什么他不要?他用脚做事肯定很难,他为什么会坚持下来呢?他是怎么想的?
讨论发言。

2、看完后,对照自己,你怎么想?
3、据发言小结。

四、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家里有洗衣机、洗碗机,有父母帮,我们没有许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双手,我们要自己创造机
会去做。

(看录像讨论发言)
1、自己不会洗碗,怎么办?
2、妈妈说你太小,不让你扫地,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假如父母不在家,你的肚子饿,怎么办?
4、小结。

大家都很聪明想了很多的办法来照顾自己,说明大家有能力做许多的事。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出示调查问卷:现在你认为你能学会做什么事?
2、分几组学习做事,互相帮助。

(如:穿鞋带、系鞋带、钉扣子、折衣服等)
3、你学会了什么?心里高兴吗?为什么?
4、小结。

老师也很高兴,不但因为你们学会了不少的事,更重要的是你们明白了要锻炼自己的双手,才能变得更灵巧。

灵巧的双手需要长期的磨练才能得来。

作业
下面老师发一张表,记上每天的表现,做得好的就画一面小红旗。

下星期举行“灵巧手”比赛,到时看谁的手最灵巧?
补充活动
1、“灵巧手”比赛。

2、搜集有关名人名言,读名人传记,以自勉。

3、通过日记,记录每天的成绩,体会成功感,不断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