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5
1.2《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人教版必修5)
单元目标——第一单元:小说单元(人教版必修五)单元目标: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1.能把握小说的整体构思,理清线索,用简明的语言说出小说的情节;能根据作品情节的展开分析人物形象;能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把握作品主题,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能根据小说中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发展,把握小说独特的构思;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状,从而把握作品主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能鉴赏小说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说出自己对“套中人”的情感态度,是可悲还是可憎。
(《装在套子里的人》)3.能依据作品表现的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人物语言等方面品味小说中饱含诗情画意,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边城》)四、课时安排:5课时《装在套子里的人》(一)回顾原有知识:初中学过的契诃夫作品《变色龙》契诃夫,十九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一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十几个剧本。
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苦恼》《万卡》等。
剧本《万尼亚舅舅》《伊万诺夫》《樱桃园》等。
(俄)契诃夫与(美)(欧·亨利)、(法)(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二)学习新知识:1、导语:与上一课同2、自主学习(1)背景介绍: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亚历山大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当时担任宗教院检查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在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转引自《契诃夫传》)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2《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2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目的: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1、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2、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研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及十来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他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朴实、简练,同时富于幽默感;善于用不多和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
二、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
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
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三、初读课文,思考回答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发展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四、解析第一部分。
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明确:生活上的套子:衣着打扮方面,生活用具、习惯方面。
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
2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2 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课堂概述本课主要内容为研读《活着》第二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封建社会中的人性困境和生活窘境,并从中体会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复杂。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 了解封建社会中的人性困境和生活窘境; - 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感受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复杂; - 提高对小说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本文阅读理解人物性格和生活状态;•分析文本中意象带来的思想和情感的蕴含;•学会运用本文中的语言进行写作和表达。
教学难点•对比本文中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状态,分析他们在封建社会下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困境;•意象分析和思考。
教学过程1. 生字词语导入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并逐一解释和读音。
2. 学生自读文本让学生自读本文,把握基本情节和事件。
3. 文本解读•通过参与式讨论,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他们自己处在古代社会,面对类似的处境,会如何做出选择。
4. 文本写作请学生结合本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选择一个角色,自行填写角色设定表,写一篇介绍该角色的短文。
5. 个人笔记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并记录在个人笔记本上。
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并将角色设定表和短文微信群内发出;2.预阅下一章《活着》第三章并做好笔记准备面对课堂。
注意事项•本节课语言表达难度较大,请及时调析课堂进度,确保学生全面掌握课程要点;•参与式讨论环节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确保学习氛围活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主体性强,不得搬运原文和资料。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了解别里科夫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社会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教学重点】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作品用幽默讽刺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见过这样的人吗?“哪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用具:伞、表、小刀都装在套子里;他的脸也蒙着套子,耳朵也堵上棉花;坐马车支起车篷”。
总之是“把自己包在壳子里……造一个套子”。
这就是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俄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的、黑暗的“停滞的十年”。
沙皇制作的形形色色的“套子”套在人民身上,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契诃夫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写了大量作品反对暴虐、反对黑暗、反对丑恶,《装在套子里的人》即其中的一篇。
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可见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是十分成功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及作品(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2.本文表现的是俄国什么时代的社会现实?小说发表于1898年。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高中语文必修5第 2 课《装在套子里的人》优秀学案
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优秀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方法。
3.学会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金句银段1.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是一只芦苇,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
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宇宙间任何一件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然而人却成了万物的主宰,这正是因为人有一颗会思想的灵魂,人因为思想而高贵。
然而当人的思想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而失去了飞翔的自由时,人还是“人”吗?2.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科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的可悲之处在于,他千方百计地想要隐藏自己,用一层一层的套子,而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隐藏,反而将他醒目地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当他已经被异化成套子的时候,使得他在别人眼中成了一个异类,被身边的人所挤压所排斥,直到期最终走向坟墓——一个永远的套子。
3.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被异化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在生命的最后依然充满温情的回想着人间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死对自己和家人都是一种解脱,他对抛弃自己的亲人仍然有着无尽的眷恋,可是别里科夫的世界的尽头弥漫的全是恐惧和绝望。
我们以前看到的只是别里科夫作为沙皇的一名忠实的走狗,对他身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却忽略了身边的这些人对别里科夫的敌意和冷嘲热讽也是造成别里科夫的死因,正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中那些短衣帮对孔乙已的一次一次的嘲笑最终将其推向死亡的悲惨境地一样。
写作金库《装在套子里的人》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塑造了一个可悲又可憎的形象——别里科夫,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套上种种有形或无形的套子;更可恨的是,他还用自己的套子式的论调去套别人,他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的进步的事物,因循守旧。
但这个生活在套中的可怜人最后却被自己的套子套死,极具讽刺意味。
高中语文2装在套子里的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学案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目标
1、表述“套中人”的形象意义,把握小说的主题;分析本文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小说的主题;通过品味语言,探究幽默讽刺手法的作用。
3、认识套子的束缚作用和创新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教学应该着重基础方面的传授。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性,把握小说的主题。
难点:准确表述别里科夫形象的讽刺意味。
4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熟悉概念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
2、速读课文,勾画并整理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套子,结合背景思考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3、阅读文本第6~37自然段,概括各情节要点,并说说别里科夫的婚姻悲剧说明了什么?
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婚姻悲剧说明了:
二、合作探究
1、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该形象有何意义?
2、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成功地塑造了别里科夫的形象,试找出文中运用该手法的语段(至少两处),分析其作用。
三、当堂检测
四、我的收获
五、学后训练
现实生活中,你及你身边的人的身上有无“套子”?这些“套子”对你有何影响?(不少于60字)。
(新编资料)高中语文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案新人教版必修5
2.《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2•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3•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重点难点】1•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2•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I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
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
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
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
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
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
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
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2•写作背景:《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
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
当时,逐渐开展的俄国工人运动越来越高涨,到1898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崭新的阶段,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
即将来临的革命暴风雨使反动派惊恐不安。
沙皇政府竭尽全力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反对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为,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国中,俄罗斯大地笼罩着恐怖、窒息的气氛。
出身平民的契诃夫对劳苦大众怀着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
在他的作品里较为明显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点。
《装在套子里的人》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这个时代的情绪。
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导学案
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理清小说结构,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3.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是这种人,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
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1.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著名剧作家。
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品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2.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严格来说,契诃夫不是在“写”小说,或者像一般的作家那样在编小说,他是在“吐”小说,“流”小说。
他无需编故事,他甚至也不要构思,他的故事在空中四处荡漾。
他能从任何角度开篇,又能从任何章节断流,但都是天衣无缝,都是自然胶合。
他的人物不请自来,他的情节信手拈来。
他仿佛只要拿起笔,小说便会如水流源源流出……所以,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
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暖和.( ) 胆怯.( ) 憎恶..( )降.服( )辖.制( )撮.合( )怂恿..( )滑稽.( )契诃.夫(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揉(róu)糅(róu)蹂(róu)堪(kān)勘(kān)戡(kān)侠(xiá)挟(xié)狭(xiá)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辩护·辨别辩护:为了保护别人或自己,提出理由、事实来说明某种见解或行为是正确合理的;或是错误的程度不如别人所说的严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优秀教案(4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主讲人:张艳芳教学目的: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深入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3.思考并揭示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深入了解主要人物形象并揭示文章主题。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与质疑相结合。
2、合作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预习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其作品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炼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著有《小公务员之死》、《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
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俄)契诃夫、(法)莫泊桑、(美)欧·亨利。
2、写作背景:19世纪末,俄国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的代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扮演者上场),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人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不同(自由发言),可是这样的一个人两个月前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究竟为什么会离开人世?请大家把我们的课本翻到第9页,我们一起走进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去揭开他的去世之谜?二、课堂探究:1、快速浏览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自由发言:教师点拨:1、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5段)。
2、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6~第37段)。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2、学习夸张、讽刺的手法。
3、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1、结合创作背景把握人物形象及主题。
2、别里科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学习难点】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诵读;讨论、展示、探究;点拨【课时预设】 3课时【导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契诃夫(1860-1904),与美国的、法国的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揭露了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樱桃园》等。
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
他一生只活了四十四岁,但在他二十五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
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
有人评价契诃夫“只用一个词就可创造一个形象”,这句话道出了他在语言文学上的高深造诣。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胆怯()怂恿 ( ) 祈祷()噩梦()游说()讥诮()促狭鬼()憎恶()削铅笔()陶冶()辖制()2、熟读全文。
本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3、完成资料中相关练习题二、合作探究1、假设你是一名医生,请你动手为别里科夫会诊一下并填写一张病历表。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病症病因病源病害2、别里科夫是一个学校的古代语言教师,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什么都要有一个“套子”。
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什么思想性格特点?3、结合背景思考,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文中找出依据。
4、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
但这个胆小如鼠的别里科夫为什么能辖制全校甚至全城10至15年之久?5、全城的人都怕别里可夫,为什么华连卡姐弟不怕? 为什么要写华连卡姐弟?6、“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7、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8、总结归纳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高中语文 2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
2、提问:本部分写别里科夫的恋爱经过,试从恋爱动机来看,他与华连卡是否有“真爱〞。
学生思考后,明确:别里科夫的恋爱并不是自愿的,因此他与华连卡间是没有“真爱〞可言的,是他一时“昏了头,决定结婚了〞。另外,可从以下句子中看得更为清楚。如“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可见,别里科夫在“恋爱〞中总处于被动。
4、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
5、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法、学法
导读、启发、讨论、总结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个人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小说的第二部分,领悟作者结构安排的匠心。
2、研习小说的第三部分,进一步探讨别里科夫形象的意义。
3、品味小说幽默讽刺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研习小说的第二部分
3、提问:如何理解“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一句话。
明确: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这类“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消灭沙俄专制制度、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式“套子〞?同时教师总结全文。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老师加以点拨。
明确:别里科夫走后,给世人留下一个“套子〞的话题,这“套子〞不仅过去有,现在也有,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虚荣是一种套子,名望是一种套子,金钱是一种套子,考试是一种套子,升学率是一种套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鉴别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如法律规章制度〕,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
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2 装在套子里的人学习目标1、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2、会分析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学习重点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学习难点会分析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小说分类:就流派来分,有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新新闻主义小说、“垮掉的一代”小说等等。
就表现的方法分,有叙述体小说、散文体小说、诗体小说、生活意识流小说、纪实体小说等等。
就题材分,有儿童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神话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等。
就雅俗分,有通俗小说、严肃小说等。
就篇幅长短分,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四大类。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他们和马克?吐温一起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
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
短篇小说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篇小说有《第六病室》,戏剧有《樱桃园》《万尼亚舅舅》《海鸥》。
三、写作背景: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 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19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 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 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3、下列句子与人物a •外貌描写;b •心理描写;c •语言描写;d •动作描写; e .环境描写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①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②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 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2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五
资阳市雁江区中和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探究新知独学1.小说是文学画廊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归纳他的性格特征。
.2.全城的人都受到别里科夫的哪些辖制?他们又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3.科瓦连科赶走别里科夫,别里科夫为什么感到”恐怖”?柯瓦连科姐弟俩在文中有何作用,是怎样的人物?4.高尔基说:契诃夫的小说蕴含着最可怕的力量!根据作者塑造的三种人物形象,归纳小说的主题。
生:先自主思想,然后进对学、群学,统一答案进行展示师:给与明确师:展示问题2生:独学、群学并展示师:展示问题3生:群学,小组讨论生:三个小组的代表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到自己思考的成果,激发思考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文章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理解的能力三、拓展阅读“老掌柜”难舍芭蕉扇陈显荣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重者伤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提问:在这首诗中,作者为我们勾勒了怎样的一个老掌柜的形象呢?回答讨论结果生:其它小组补充师:点评师:展示问题4生:群学,小组讨论生:三个小组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生:其它小组补充师:点评生:独学,归纳培养学生联想、归纳、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归纳、抽象概括能力.归纳小结1、人物形象特征归纳:特点+具体分析2、作业拓展:阅读契诃夫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归纳小公务的人物形象特征。
作业布置:1、分析别里科夫死因2、初步分析文中的幽默讽刺手法。
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成性评价师:展示作业生:独立完成,小组评价检验学生自学能力,运用知识以及总结能力。
巩固所学的知识,深化知识,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增强学生自信,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
答:答案(内容)漫画的主体是一个人穿着雨靴,带着雨伞,大衣领子高高竖起地行走着。
空中灼热的太阳对此露出一脸的不解,而他头脑中却在想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寓意)讽刺了社会上一部分故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止变革的人。
解析介绍漫画内容时,首先仔细观察漫画的细节,如人物的着装、太阳的表情、文字等;然后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内容;最后联想社会现实中相似的人或事,得出寓意。
2.试按照下面的提示,给别里科夫写一份病历。
症状:病因:病源:病害:处方:答案(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怕出乱子。
(病因:)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吓;胆怯和憎恶现实,仇视新生事物。
(病源:)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奴性心理。
(病害:)辖制了别人,送了自己的命。
(处方:)推翻专制统治,解放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解读能力。
别里科夫的“症状”可从文本中筛选,对其“病因”“病源”“病害”的解读需从文本中提炼,“处方”内容就是小说创作的意图,答题要有一定的深度。
3.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名人画像,从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个写几句话。
契诃夫讽刺,是你身上的血液如针灸刺向疾病轻轻一捻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自羞无比要求:要与例子的格式、句式一致。
(待选名人:鲁迅、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答:答案(示例)莎士比亚批判,是你手中的利器如闪电划破黑暗倏地一闪麦克白和夏洛克都汗颜无比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首先分析提供的例子。
“讽刺”是契诃夫最主要的创作风格;“是你身上的血液”“如针灸刺向疾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是契诃夫作品中的经典形象。
所以,无论选取哪位名人,仿写时均要考虑到他的创作风格和作品形象。
此外,还要把握好句式特点。
1.[高考源点:分析物象的作用]小说的题目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套子”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答:答案①“套子”对人物形象的作用:作者通过“套子”式的外貌、思想特征,细腻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秩序的卫道士。
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理解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社会意义;2.学习抓住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3.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用各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契河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
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
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
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
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典型意义2、学习夸张讽刺的艺术手法【重点难点】夸张讽刺的艺术手法【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讽刺的艺术手法讽刺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采用夸张、对比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讽刺手法犀利有力,而且使用灵活,或正面进攻,或旁敲侧击;或讽刺揶揄;或正颜厉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归纳起来,讽刺手法有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漫画法:鲁迅说:“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
”夸张是漫画的特点。
漫画式的讽刺手法其特点也是夸张,把把人或事的假、丑、恶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以突出这一侧面的特征,达到讽刺的目的。
《儒林外史》写爱钱如命的严监生疾终正寝时,着力刻画了他竖着的两个手指头,这两个手指头揭示了他全部性格中最本质的特征:守财奴的爱钱如命。
〈二〉对比法:即把被讽刺的对象,在对待同一人或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上进行描述,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围绕于勒有无金钱,以冷漠峻峭的笔调描写菲力普夫妇言行、态度,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使读者不难看出夫妇二人的极度虚伪、冷酷无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托物法这是一种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宣传自己的主张、驳难对方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惠子相梁》中的惠子听信传言,庄子来代他为相,非常恐惧。
而庄子却给好友讲了一个风趣的故事,把自己比作鹓雏(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样的鸟),好友比作猫头鹰,梁国则比作腐鼠。
极力描写了高尚的志趣,而猫头鹰得一腐鼠便视为致珍美味的神态。
〈四〉反说法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
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
《藤野先生》开头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表达的正是厌恶之极的情感。
“实在标致极了”一点也不标致。
称他们标致,是明显的讽刺。
当任何指斥的言词都不足以把愤怒之情表达的畅淋漓时,便化为反语成了讽刺,反语的讽刺,较之直言指责更为有力,表达的厌恶之情更为强烈。
二、知识链接---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
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
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同时,在批判现实主义真实而又矛盾的艺术世界里,处处响彻着人道主义者们自信而困惑的颤音。
它已成了人们认识历史,认识人类心灵发展史的教材。
三、内容预习1、别里科夫身上有那些套子?他为什么总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他的这些行为反映了怎样的性格?(1)有形的套子衣着的套子:用具的套子:职业的套子:生活(出行、居住)的套子:(2)无形的套子论调的套子:思想的套子:(3)人物性格及意义:2、契河夫是幽默讽刺大师。
在文中梳理关于別里科夫形象的句子,简单写一写对幽默讽刺艺术的体会。
外貌:漫画中:睡觉时:滚下楼时:【合作探究】1、阅读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何瓦连科说的一段话,体会、交流讽刺效果。
4、题中的“套子”指什么?你认为它还可以是什么?【达标检测】阅读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然后完成1~4题。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①。
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
但突然间……小说里经常出现这个“但突然间”。
作家们是对的:生活中确实充满了种种意外事件。
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你们瞧。
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
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
人人都打喷嚏。
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
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
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
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没什么,没什么……”“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
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哎,请坐下吧!让人听嘛!”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
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
他开始惶惶不安起来。
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
“连话都不想说了。
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
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
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
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
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
将军也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见了。
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倘若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首,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将军做出一副哭丧脸,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好摆架子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
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
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
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
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
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颤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
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后来就……死了。
一八八三年七月二日1、请给小说划分结构层次。
2、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可以看出切尔维亚科夫是怎样性格的人?3、请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4、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方面的特色。
【延伸阅读】“昏了头”的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新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19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
在第二部分纵向具体表现“套中人”时,作者围绕婚姻而展开情节,通过这位守旧懦弱、自私自利的卫道者与华连卡、柯瓦连科代表的具有新思想、追求自由生活的变革者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其对立、不可调和;同时启示人们新气象、新生活的道路还很漫长,很艰辛,很曲折。
因为一个别里科夫倒下了,千千万万个“别里科夫”还幽灵般的辖制着人们,觉醒在加了锁的闷罐中将要窒息的人们,不要睡死过去,铭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说,别里科夫“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结婚?别里科夫真的昏了头吗?当然不是的。
原因如下:一是撮合之人是校长太太,华连卡的父亲是五等文官。
从社会地位而言,校长太太撮合,不能不答应。
因为得罪校长太太就是与校长为敌,就是与政府为敌——这不是别里科夫的性格;顺从、听命上司政府才是他的准则。
况且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是为自己上了保险。
二是华连卡的田产。
就像新疆民歌里唱的那样:“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坐着你的马车来。
”结婚对别里科夫而言,起码有物质保障的意义:温温暖暖、舒舒服服。
三是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
也就是说,别里科夫“喜欢”上了她:长得不坏,勉强看得过去,不至于把人丢大了;“要得须有舍,有舍才有得。
”婚姻对别里科夫而言,最好是倒贴给自己,最好是发放一个大套子,心安理得接受,在“套子”中享福。
有以上分析,大致别里科夫结婚,是“唯套子是从”。
这些基本上与恋爱无关,唯套子是爱,唯套子是从。
“决定结婚”体现了别里科夫对地位、金钱、私密情感的向往。
为之,我们说,三层“套子”跑过来,别里科夫也会主动入套。
由此可见:“昏了头”仅仅是表象。
真正严格地评说,聪明才是实质。
别里科夫,好个“套中人”!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