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作用下三维裂隙组扩展过程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规律模拟试验研究

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规律模拟试验研究

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规律模拟试验研究李江华;许延春;董检平;郭文砚;曹旭初【摘要】为了研究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变化规律,研发了一种岩石裂缝涌水扩展试验装置.通过对赵固一矿现场岩样进行干燥饱和吸水率、点荷载强度等试验分析了不同层位风化泥岩的物理性质,根据物理性质的差异制作了两组风化泥岩岩石试件,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试验测试了试件的矿物组成成分.通过设置不同的注水压力和裂缝宽度对两组岩石试件进行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模拟试验,得出了试验含水层水压力和裂缝通道涌水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注水压力、裂缝宽度和岩石物理性质对风化泥岩裂缝扩展的影响,总结出水流作用下风化泥岩裂缝扩展规律.【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8页(P984-991)【关键词】风化泥岩裂缝;涌水;扩展规律;水压力;涌水量【作者】李江华;许延春;董检平;郭文砚;曹旭初【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45.2突水事故居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第2位,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煤矿发生突水事故7起,死亡人数63人。

突水事故不仅造成了工程本身的灾害,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生命和经济损失。

新生界底部含水层水是矿井突水主要水源之一,直接影响采矿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采矿工程活动产生的顶板裂隙通道也是矿井发生突水的必备条件,是地下工程活动中经常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许多矿井为提高开采上限在薄基岩区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其保护层主要位于风化带岩层,由于受采动的影响产生了采动导水裂缝,该类裂缝可以导水但一般不会导砂。

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状态下裂纹扩展机制及其模型研究

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状态下裂纹扩展机制及其模型研究

此外,裂隙岩体应力-损伤-渗流耦合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岩体环境保护和灾害防 治等领域。例如,在核废料处理中,该理论可以帮助评估岩体的长期稳定性;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该理论可以预测和控制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对裂隙岩体应力-损伤-渗流耦合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和应用。 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验证了该理论在裂隙岩体研究中的重要 性和有效性。该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裂隙岩体的力学和渗流特性,为相 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多重裂隙网络模型
多重裂隙网络模型是一种新的数值模型,它考虑了岩体内部复杂的裂隙网络和 多孔介质性质。这个模型通过建立一个细致的裂隙网络,模拟了岩体内部应力 场和渗流场的交互作用。
首先,该模型基于真实的岩体结构,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实验 或实际工程中获取的岩体图像中提取出裂隙网络。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该 模型能够在数值模拟中反映这些裂隙的真实分布和性质。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裂隙岩体在渗流应力耦合 状态下的裂纹扩展机制进行探讨。首先,设计一组室内实验,制备具有不同裂 缝特征的裂隙岩体试件,通过对其加卸载和渗流监测,研究其应力应变关系和 裂缝扩展特征。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裂隙岩体三维模型,模拟其在 渗流应力作用下的行为,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裂隙岩体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其裂缝扩展具有以下特 征:首先,裂缝扩展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其次,裂缝扩展速率与渗流应力成 正比;最后,裂缝扩展过程中伴随着渗流速率的增加。
模型建立与验证
基于实验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一个裂纹扩展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渗流应 力、裂缝面粗糙度和岩石弹性模量等因素,能够描述裂纹扩展的方向、速率以 及渗流速率的变化。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数值模拟,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 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岩石裂隙水力压裂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岩石裂隙水力压裂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岩石裂隙水力压裂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岩石裂隙水力压裂是一种利用高压液体对岩石进行强制破裂的方法,以增加岩石破碎度和孔隙度,从而提高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对于水力压裂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石油天然气行业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助于减少采油、采气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深入探讨岩石裂隙水力压裂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数值模拟是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它通过对自然界中矿产资源开采、岩土体工程等问题的模拟计算,预测其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分析。

在水力压裂技术研究中,使用数值模拟可以有效地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以及其对岩石裂隙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数值模拟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模拟对象。

在水力压裂技术研究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为典型的岩石试样或者岩石地层作为模拟对象,以便于深入研究岩石的水力性质以及水力压裂的特性。

(2)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是数值模拟的关键步骤之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模拟,包括岩石基本性质、裂隙性质、地下水流等参数。

(3)确定数值方程。

确定数值方程是模拟过程的关键之一,需要根据岩石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其在水压作用下的表现,建立相应的数值方程,模拟岩石在水压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4)计算数值解。

通过使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数值分析,得出数值解,即岩石在水压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包括岩石的变形、破裂程度、裂隙的形态、压裂深度等。

(5)评估结果。

通过对数值解的分析,评估水力压裂技术对地下水、地质环境状况的影响和警示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分析依据。

二、岩石裂隙水力压裂模拟研究岩石裂隙水力压裂过程的数值模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岩石初始状态建模。

在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之前,需要建立岩石模型,包括岩石的初始状态、裂隙的分布形态、孔隙度等参数。

岩石初始状态的建模对于后续的模拟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2)水力压裂过程模拟。

在模拟岩石水力压裂过程中,需要确定水压的大小、压力作用时间,以及岩石的断裂强度等参数。

水压致裂法的应用成果结果

水压致裂法的应用成果结果

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院系:地科院姓名:陆凯学号:201622000064提交日期:2016年11月27日摘要:水压致裂法在地质工程中广泛于测量地应力。

传统的水压致裂法理论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用于测量地质条件简单的情况下的二维地应力,但是传统水压致裂法的由于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再次出现了提出了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可以用该方法进行测量,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传统的水压致裂法理论和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地应力测量传统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最小主应力水压致裂法是测量]3-1[地壳深层岩体地应力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地应力测量的测试原理基于三个基本假设:(1)地壳岩石是线性均匀、各向同性的弹性体;(2)岩石为多孔介质时,流体在孔隙内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3)主应力方向中有一个应力方向与钻孔的轴向平行。

向封闭的钻孔内注入高压水,当压力达到最大值P f后,钻孔井壁会发生破裂导致井内压力下降,为维持裂隙保持张开状态,孔内压力最终会达到恒定值,不再注入后,孔内压力迅速下降,裂隙发生愈合,之后压力降低速度变慢,其临界值为瞬时关闭压力P s,完全卸压后再重新注液,得到裂隙的重张压力P r以及瞬时关闭压力P s,最后通过由仪器记录裂缝的方向。

一、传统的水压致裂法传统的水压致裂法]8-4[应力测量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前提是原地应力场中的两个主应力方向构成一个平面,而第三个主应力是与这两个主应力垂直的。

利用一个铅直井孔进行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得到两个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垂向主应力的值是由岩石的密度按静岩压力计算得出。

传统水压致裂法采用最大单轴张应力的破裂准则,没有考虑轴向应力δz和径向应力δs对孔壁四周围岩的约束效应。

切向应力δ0随液压P w不断增大,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状态,再由张应力逐渐增大达到围岩抗拉强度T,井壁四周围岩沿剪切方向产生破裂。

岩石破裂与裂隙扩展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岩石破裂与裂隙扩展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岩石破裂与裂隙扩展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岩石破裂和裂隙扩展是地质灾害中的常见问题,对于地震、岩溶、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

在实验方面,科学家们通常采用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研究。

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和应力条件,观察岩石的破裂和裂隙扩展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的破裂和裂隙扩展与岩石的物理性质、应力条件、载荷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当岩石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容易出现裂隙扩展和破裂现象。

在数值模拟方面,科学家们通常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

通过建立岩石的数学模型,对岩石的应力、变形、破裂等情况进行计算。

数值模拟可以更加精细地探究岩石破裂和裂隙扩展的机理和规律,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以提高研究的精度和可靠性。

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数字岩石技术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为岩石破裂和裂隙扩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岩石破裂和裂隙扩展是地质灾害中的重要问题,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
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精确的方法用于探究这一领域的问题。

煤层钻孔水压致裂的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煤层钻孔水压致裂的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2 煤层钻孔水压致裂的数值分析
岩石损伤破裂过程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系统 (RFPA2D_Flow)将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参数引入 到计算单元,认为宏观破坏是单元破坏的积累过 程;认为单元的性质是线弹脆性的,单元的弹性模 量和强度等力学参数服从weibell分布;认为当单 元强度达到破坏准则时发生破坏,破坏后单元的弹 模比其它单元低;认为岩石的损伤量与破坏单元数 成正比,故町以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处理物理非连 续介质|’ⅡJ题Lls-ls3. 2.1 单钻孔水压致裂情形 2.1.1数值计算模型
2)设置煤层水平面内的两个水平地应力们 与以的关系为㈣一ka:.在数值分析中,系数k的 取值为:1.0,1.05,1.1,1.4,1.8,2.0,以考察不同 水平地应力状况对煤层钻孔压裂裂缝扩展效果的 影响.
根据最大拉应力准则,当井底压力一旦达到最 小地应力(对垂直缝则是最小水平地应力,水平缝 则是垂向应力)和煤层岩石抗拉强度(R。)之和,煤 层即被压开,此压力称为起裂压力,用P。,表示
1 煤层钻孔水压致裂的裂缝扩展特征
煤层钻孔在高压水的作用下发生起裂后,水在 泵的驱动下进入煤层中的层理面、切割裂隙.煤体 产生空间上的膨胀,促使该级弱面继续扩展和延 伸、逐步在煤层中相互连通形成贯通网络,并造成 煤层的雎裂崩解.这一过程都足通过各级弱面的内
猷塑窭翻_鲨盐 水压力来完成,如图l所示.
¨
由于煤层在整个钻孔和压裂过程中铅垂方向 的位移受一卜覆中岩层的限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位 移变化较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将模删视为平面应 变模型.取边长为20 m×20 m的正方形区域,划 分为400×400=160 000个单元,模型的中部开挖 一直径为200 mm的圆孔,表示钻井井筒.将模型 的水平地应力以位移边界条件的方式施加于模型 的两边,如|冬I 3所示,or。,盯。为煤层水平面内的两个 地应力.注入水压作用于孑L的内部边缘,水压力P 以0.1 MPa的步长递增.初始水压P。视各模型的 初始边界条件而定.

裂隙岩体三维裂纹动态扩展规律与破断机制

裂隙岩体三维裂纹动态扩展规律与破断机制

裂隙岩体三维裂纹动态扩展规律与破断机制引言:裂隙岩体是由于地壳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裂隙网络结构的岩体。

在地质学和工程力学领域中,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其裂纹动态扩展规律和破断机制对于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裂隙岩体动态扩展规律1.裂纹扩展方式裂隙岩体的裂纹扩展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即开裂和滑移。

开裂是指在岩体中形成新的裂隙,滑移是指已存在的裂隙在应力作用下进一步发展。

裂纹扩展方式的选择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应力状态、裂隙网络结构及裂隙面间的摩擦特性等因素有关。

2.裂纹扩展速率裂纹的扩展速率是裂隙岩体动态扩展规律的关键参数之一。

裂纹扩展速率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裂纹面间的摩擦特性、裂隙网络结构、应力状态及裂隙的初始尺寸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裂纹扩展速率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达到一定应力门槛值后迅速增加。

3.裂纹扩展路径裂隙岩体中的裂纹扩展路径主要取决于裂隙面间的摩擦特性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当裂隙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时,裂纹倾向于沿着裂隙面的平行或近平行方向扩展;而当摩擦力较小时,裂纹则倾向于以更大的角度穿过裂隙面。

二、裂隙岩体破断机制1.裂隙岩体破断类型裂隙岩体的破断类型主要包括剪切破断、拉伸破断和剪拉混合破断。

其中,剪切破断是指裂隙面间的剪切应力达到破断强度引起岩体的破裂;拉伸破断是指岩体中的裂隙在张拉应力的作用下发展至破断;剪拉混合破断是指裂隙面间的剪切应力和张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导致岩体的破断。

2.破断强度破断强度是指岩石材料在破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裂隙岩体的破断强度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裂隙网络结构、裂隙面间的摩擦特性及应力状态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破断强度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在达到一定裂隙密度后迅速减小。

3.破断模式裂隙岩体的破断模式主要取决于裂隙面间的摩擦特性、裂隙的分布和岩体的应力状态等因素。

常见的破断模式包括剪切破裂、拉伸破裂和剪拉混合破裂等。

水压致裂法的应用成果

水压致裂法的应用成果

水压致裂法的应用成果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院系:地科院姓名:陆凯学号:201622000064提交日期:2016年11月27日摘要:水压致裂法在地质工程中广泛于测量地应力。

传统的水压致裂法理论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用于测量地质条件简单的情况下的二维地应力,但是传统水压致裂法的由于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再次出现了提出了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法三维地量,在测量过程中破裂处的井壁围岩,是在张—张—压或张—压—压的三维应力状态下破裂的,并不符合最大单轴张应力破裂准则的应力条件。

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1)在复杂地质构造或在山区峡谷等复杂地貌条件下,钻孔方向一般并非主应力方向,如果不假定主应力方向那么测试结果对实际生产用处不大;(2)传统水压致裂法确定的钻孔横截面上最大和最小的应力值中,最大应力精度差,最小应力精度高,因此测试结果的整体精度达不到要求精度。

一些学者就三维地应力测量解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在不同方向的3个或3个以上钻孔内,采用完整岩石段的常规压裂实验,来测量三维地应力状态的三孔交汇水压致裂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该理论方法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其理论模型可以客观地反映水压致裂过程中诱发破裂产生的力学机制]9[。

根据线弹性理论,当钻孔内承受液体压力时,孔壁上某一点(钻孔极系坐标系下极角为θ)的最小主应力可以表示为原地应力张量、内水压力和θ的函数。

当原地应力张量和钻孔空间方位为定值时,则孔壁上的最小主应力表现为随极角θ变化的正弦曲线]10[。

在水压致裂应力测试过程中,随着向密闭的试验段持续泵进流体,最小主应力δ随内水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直至由压应力变为拉张应力。

当钻孔孔壁某一方位角θ处的δ首先达到该处的岩石抗张强度时,则形成诱发破裂,此时的流体压力为P f(即破裂压力),θ记录了破裂方位。

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时,该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还可以避免由于采用最小切向应力准则可能带来的误差。

水力压裂裂缝三维扩展 ABAQUS 数值模拟研究

水力压裂裂缝三维扩展 ABAQUS 数值模拟研究

水力压裂裂缝三维扩展 ABAQUS 数值模拟研究张汝生;王强;张祖国;孙志宇;林鑫【摘要】油井岩石的水压致裂过程是多孔介质下的流固耦合过程。

建立了水力压裂流体渗流连续性方程与岩石变形应力平衡方程,引入了二次正应力裂纹起裂及临界能量释放率裂缝延伸准则,考虑流体在裂缝面横向、纵向流动,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 中的 Soil 模块模拟岩石水力压裂的三维复合裂缝起裂与扩展。

通过其黏结单元设定裂缝延伸方向,编写用户子程序并嵌入 ABAQUS 主程序中,以确定初始地应力场、渗流场、随深度变化的孔隙度及随时间变化的滤失系数。

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得到水力压裂泵注不同时刻裂缝几何形态、缝内压力分布、岩石变形及其应力分布、孔隙压力分布、压裂液滤失量以及压裂液流体特性、排量、上下隔层应力差、滤失系数等参数对裂缝几何尺寸的影响。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流固耦合;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作者】张汝生;王强;张祖国;孙志宇;林鑫【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9裂缝扩展几何形态是水力压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裂缝延伸范围的正确预测可以合理选择压裂施工参数,并对产能进行准确评估。

随着压裂优化设计技术的发展,压裂裂缝延伸数值模拟模型也从二维发展到拟三维,直到目前的全三维模型[1-5]。

对这些模型的数学求解大多采取有限差分格式,且计算过程中假设岩石为线弹性材料而不是弹塑性孔隙材料,这样必然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

高水压作用下混凝土裂缝开裂扩展试验研究

高水压作用下混凝土裂缝开裂扩展试验研究

高水压作用下混凝土裂缝开裂扩展试验研究论文综述近50 年来,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批大坝工程的设计建设和安全运行标志着国坝工技术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如龙羊峡重力拱坝(坝高178 m),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高233 m),二滩双曲拱坝(坝高240 m),小湾混凝双曲拱坝(坝高292 m)等。

但是随着筑坝技术的提升,坝高的增加,高压水力劈裂也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

因为对于大型混凝土坝而言,经过多年运行,均已不同程度的出现裂缝,甚至有的大坝在施工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裂缝,它们的存在将会影响结构的实用性和耐久性,严重的裂缝还会恶化结构的强度和稳定,破坏其整体性和抗渗性,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在传统的混凝土重力坝结构设计中,一般只考虑水压力、自重荷载、扬压力、泥沙压力、风浪压力、冰压力、地震力荷载。

事实上,对于易出现裂缝的混凝土重力坝,仅考虑以上荷载是不够的,裂缝内的水荷载对重力坝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一般高坝都是在深水压力下运行,在出现裂缝后,水压力直接作用下的裂缝扩展与稳定性是工程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由于水压力作用下的混凝土断裂试验难度非常大,装置较为复杂,国外只有少数学者开展过这方面的试验研究。

Brtihwiler和Saouma,对不同水压下裂缝扩展中水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

Slowik 和Saouma 对不同加载速率和裂缝突然闭合下,裂缝内水压力、水前峰和裂缝扩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贾金生等对特高重力坝的高压水劈裂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建议对坝高超过200m的重力坝设计时,要考虑高压水劈裂问题。

秦飞采用边界元方法研究了带裂纹重力坝在不同水压下和不同裂缝长度时水压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很多学者主要从岩石水力劈裂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李宗利等主要对岩石与混凝土结构在裂缝处于稳定状态时缝内水压力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

因此,开展水压力作用下混凝土裂缝扩展与断裂特性的试验研究,并测定混凝土在水压力作用下的断裂参数,对于认识混凝土坝在深水压力作用下的断裂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参考价值。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研究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研究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研究张烨;潘林华;周彤;李宁;徐正辉;崔艺;柳明【摘要】页岩气藏储层具有超低孔、超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体积压裂改造形成复杂人工裂缝网络,是实现页岩气有效开发的关键.试验采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研究水平地应力差、泵注排量,井筒数量等因素对页岩气储层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通过观察压后页岩表面裂缝延伸路径,结合工业高能CT扫描确定页岩内部实际的水力裂缝形态.实验所选用页岩脆性中等,但层理特征明显,微裂隙发育,具有可压性.试验结果表明:水平应力差为3 MPa时,水力裂缝易转向,沟通近井天然裂缝或弱胶结层理面;随着水平应力差的增加,有利于横切缝的产生,沟通远处更多天然裂缝及层理;当水平应力差达到12 MPa时,仅能形成简单平面横切缝.另外,变排量压裂或双井筒同步压裂可以有效地增加裂缝密度,提高水力裂缝复杂程度;但在12 MPa 的水平应力差下,双井筒同步压裂仍然仅生成2条简单的水平缝.【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05【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页岩;裂缝扩展;天然裂缝;水平地应力差;排量;同步压裂【作者】张烨;潘林华;周彤;李宁;徐正辉;崔艺;柳明【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与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国土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与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55我国页岩储层既包含丰富的海相页岩气,也包含大量的陆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区块,构造应力强烈,地质结构复杂,不同区域页岩物性差别较大[1]。

2020年《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总目次

2020年《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总目次

2020年《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总目次第1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下物流系统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基于室内定位的地下商业综合体疏散引导策略研究…小城镇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管理.............・理论与试验研究・岩石裂纹扩展诱发的强度弱化模型研究........... 围岩气体渗流解析计算中重要假设的数学证明....岩石动态断裂过程的能量分析...................压桩挤土位移变分模型及理论解答研究........... 圆形盾构隧道水土压力表示与计算半径取值分析•…水压作用含贯穿裂隙类岩石试件力学性能研究....黄土结构屈服损伤与其土水特征的关系............ 基于TSP和PCA-Bayes法的隧道围岩分级........次裂纹几何分布对裂纹岩体破坏机制影响研究....冻融腐蚀后大理岩变形局部化规律研究............ 龙游石窟5号洞室的破坏机理研究................高温热处理共和盆地干热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压实膨润土膨胀应变时效性试验及模型研究.......生石灰膨润土泥浆土压盾构渣土改良试验研究……珊瑚砂微生物固化体三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研究.....兰州红砂岩极限承载力深度修正方法试验研究.....扩大头构件受力机理的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基坑支护倾斜悬臂桩受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锚碇岩-碇接触力学性质研究……基于离心机模型试验的超深基坑受力变形研究.....・设计、施工、监测・长大单洞铁路隧道紧急岀口设置间距确定.......... 岩石群锚杆基础界限间距与群锚效率估算方法•……双锚固段新型锚索锚固机理数值分析及应用......高层建筑地下室上浮变形特征及处置措施研究……序贯高斯模拟在围岩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含石膏泥灰岩地质特点及隧道工程影响分析......•防灾与环境•基于有限元极限分析的双孔隧道稳定性分析......特大断面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基于HHT分析隧道围岩结构爆破累积损伤效应……花岗岩巷道岩爆声发射振铃计数波动规律研究.....含盐量和注浆对硫酸盐渍土中SRB还原效率影响…地埋管群全年蓄热取热同步模式下岩土传热特性……有限宽度土体主动土压力的离散元模拟研究.......颗粒级配对残积土MICP灌浆效果的影响评价.....泥石流软基消能排导槽流速与消能特性试验研究……嵌岩桩及较破碎岩石桩基影响系数探讨..........................杨涛,董建军,郭宗逵(1)...................耿康顺,张晓涛(7)高银宝,谭少华,谭大江,陈杰,曾献君(14).............李晓照,戚承志,邵珠山(26).................钟巍,田宙,王铁良(35)孙友杰,戚承志,朱华挺,郭云鹏,王玉琪(43).............高子坤,朱海峰,傅长荣(50)黄大维,冯青松,唐柏赞,涂文博,梁玉雄(5刀••…董振兴,李勇,朱维申,蔡卫兵,徐翔(64)......................褚峰,邵生俊(73).・吕擎峰,赵本海,潘松杰,霍振升,马博(80).................李硕,宁宝宽,于群(87)..........孙琦,姚念希,张淑坤,于阳(97)............于超云,张慧慧,唐春安(106)……卢运虎,王世永,陈勉,金衍,杨帅(114)...........................赖小玲(122)...................黄志强,冯东林(128)申春妮,方祥位,姚志华,刘汉龙,黄涛(134)............李凯甜,邓荣贵,周其健(141).....李永辉,陈陆杰,赵鹤飞,郭院成(149).........孔德森,张杰,王士权,刘一(160)'张茂础,崔臻,盛谦,马亚丽娜,张善凯(169)..............郭海庆,陶善之,张泉(177)李琦,王明年,于丽,罗欣宇,李敏(187)................刘伟,董天文(194)................袁坤,张玉芳(201)……于贵,李星,舒中文,刘乃康(211).........成涛,李晓军,陈建琴(219)..............许崇帮,王华牢(227)•赵明华,侯继超,彭文哲,张锐,赵衡(234)梁波,赵冯兵,任兆丹,张青松,李高歌(243).....胡刚,费鸿禄,包士杰,杨智广(249)••…张艳博,张行,孙林,姚旭龙,梁鹏(260)...............彭述权,王凡,樊玲(267)••吴晅,周雅慧,路子业,刘卫,侯正芳(274).............肖昕迪,李明广,吴浩(288)••靳贵晓,张瑾璇,许凯•黄明,邱继业(295).............刘曙亮,游勇,李小勇(303)王田龙,詹黔花,帅海乐,黄质宏,宋勇(312)第2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CBD地下空间耦合规划方法探索..............................................宋博文,王卫东,谭栋杰(319)基于公共空间建构的地下特色街区开发研究................................................刘皆谊,程元泽(325)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阎波,贾鑫铭,王尽遥(334)多因素耦合的新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方法研究..........................................王俊佳,王成坤.陈郊(345)•理论与试验研究•节理起伏角对非贯通节理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泥水平衡盾构中海水泥浆性质试验研究............成浆方式不同盾尾浆液的压缩与强度特性试验.....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一维渗透特性试验研究.....基于摄影法的红黏土裂隙试验研究................行星式椭圆形顶管机直接切削管片试验研究........长江口软土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大尺寸富水卵砾石样冻结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影响格栅加筋膨胀土拉拔试验的新因素分析.......土拱效应下的挂板式斜插桩板墙模型试验研究......考虑初始应变的成都黏土分数阶导数经验蠕变模型…未穿透覆盖层的自流井渗流模型与解析解..........不排水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砂岩单轴压缩破坏全过程声发射主频特征分析.……加载速率对煤样破坏力学及声发射特征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灰岩的能量耗散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指标取值影响的研究......巷道开挖面抗剪承载结构形成和蠕变规律研究......横向荷载作用下扩底桩弯曲破坏性状分析..........环向螺栓锈蚀对盾构隧道承载性能的彫响........含裂纹试件双轴压缩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铁隧道衬砌裂缝骨架拐点识别••…•设计、施工、监测•••…陈庆芝,张玉石,刘远明,王唯.曹凯(351)杨振兴,孙振川,游永锋,吕乾乾.陈瑞祥(359).....武亚军,方敬奇,张孟喜.凌宇峰(366).......李达,汪时机.李贤,毛新.曹挺(373)••熊俊豪,刘宝臣,刘磊,颜荣涛,张炳晖(381)...............袁一翔.庄欠伟,张弛(388).....秦爱芳.赵忠义.孙德安,林哲鑫(395)胡双平,叶万军.张晓峰,胡智民,李长清(406).......................万亮,杨和平(412)-屈俊童,段自侠.雷真,字晓雷,屈林河(420)....................任鹏,王鹏,唐印(431).............王玉林,谢康和,李传勋(439)..........陈宙翔,郭彪,房锐,张文波(445).............王创业,常新科,杜晓娅(451).............高保彬,钱亚楠.吕蓬勃(463)..................方正峰,邹飞,唐旭(475).....李静荣,赵占仑,曾令浓,汤连生(484)彭瑞,欧阳振华,朱建明,赵启峰,刘金海(493)..............................孔娟(502)........殷剑光,金浩,宫全美,周顺华(508)............................米文静(516).........王睿,漆泰岳,万宇,于海莹(524)基于等摩擦耗能的滚刀多目标优化布局.....基于DTS的土体分布式导热系数测试方法••…不同均质度的粘土劈裂注浆特性及效果分析…基于现场监测统计的隧道围岩压力特征分析…基于两种DIC方法的含孔洞土样变形破坏观测超大直径空心变阶桩沉降算法研究及应用实例基于全息变形监测的隧道支护评估体系研究•••防灾与环境•基于经验方法的铁矿深井围岩岩爆倾向性预测…节理特性对顺层隧道破坏模式及稳定影响分析…冲击载荷下新型炮眼堵塞器的力学特征研究……含滑移界面复合式衬砌隧道地震响应边界元模拟火源高度对隧道烟气温度及质量流量影响研究•乔金丽,孟秋杰.刘建琴,徐源浩,薛桂香(531)..........桑宏伟.张春光,刘洋,张丹(540).....唐亚周,雷进生.马波.戴康,李申(547)..................梁庆国,房军,贺谱(555)........王学滨,张博闻.董伟.侯文腾(567)••刘豆.耿大新.胡文韬,上官兴,徐长节(577)..........李涛.仇文革,程云建,李斌(583)...............朱永生,李振,梁久正(591).....何长江,冯君,江南,张俞峰,黄林(599)杨东辉.宁掌玄.赵毅鑫.罗化峰.吕兆恒(608)..................刘中宪,李楠.黄磊(615).....陶亮亮,周小涵,王浩然,曾艳华(629)第3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铁与地下物流系统协同运输方式研究.............................陈一村.董建军,尚鹏程,陈志龙.任睿(637)运用空间叙事营造场景的地下空间研究刘皆谊.杨陈婷(647)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关键问题研究.....................................................•理论与试验研究•刘荆,邹亮.羊娅萍(656)卸荷路径下花岗岩变形与破坏特征试验研究•…花岗岩高温疲劳效应研究.................... 水对微波辐射下硬岩劣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围压影响的盐岩压缩力学特性及非线性本构模型 孙雪,李二兵,韩阳,段建立,濮仕坤(665)..............田振兴,苏培东,孙强(680)•-戴俊,王羽亮,黄斌斌,王苑朴,李慧(691)……张华宾,张顷顷,王来贵,冉莉娜(697)千湿循环作用下硫酸盐渍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岩石破坏瞬间压机-岩石系统振荡特性研究…结构物-标准砂界面剪切机理试验研究.....考虑冲刷深度变化的桩基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马君泽,张卫兵,张笑(704)................董京楠.金衍.陈勉(714)郭聚坤.雷胜友.王瑞.寇海磊.荣文涛(722)黄显彬.侯松,刘晨阳.梅玉娇,郭子红(734)非开挖水平定向钻钻杆全尺寸疲劳试验研究李志杰.曾聪,杨善,董顺(741)基坑双排桩支护的桩间土等效计算模型研究曹净.钱国伟,高越,左怀西(749)含交叉裂隙岩体力学性质数值模拟研究.......混合型缓冲材料水分迁移及干缩开裂规律研究•… 密实砂土中竖向受压PCC 桩端阻力计算方法研究局部周期性应力波作用下地下结构动力响应•…… 冲击荷载下浅埋框架结构上的动载计算分析•…… 理想砂井地基径向弹黏塑性固结分析.........锚杆与围岩共同作用的围岩特性曲线修正分析•…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运用等效应力法建立压剪型危岩破坏判据的研究 宽级配粗粒土的内部侵蚀试验及其稳定性判别“•设计、施工、监测•..... 张梅丽,梁正召,高敏,武娜(758)刘平.潘东坍,焦大丁,赵亮,杨鸿锐(770) 陈亚东,于艳,陆凡,蔡江东.王旭东(780) ••张裕,刘元雪,高屹,谢凌,谭仪忠(787)刘付威,余沛,张埴铭,高素芹,张伟(796)••-刘忠玉,朱新牧.夏洋洋,张家超(804) ........... 谭鑫.金宇轩,赵明华(812) ........... 雷勇.邓加政,刘一新(820) ................陈洪凯,张金浩(827) ........梁莉,田大浪,宁越,王雄(835)新型煤岩体加固注浆料制备及应用分析.............................................................王晓蕾(844)喷射混凝土力学时空特性在中东抽蓄中的应用 地铁隧道横向变形的激光扫描检测方法及应用 基于激光扫描的盾构隧道断面提取与变形研究 电磁辐射法在某水电站岩爆监测中的工程应用...........................徐全.吴家耀,褚卫江.曹爱武,刘加进(852)..........................................吴昌睿.黄宏伟,邵华(863)..........................................谢雄罐,黄炎.赵铭睿(873)...........................周春华,李云安,尹健民.崔志刚,汪洋(882)埋地平行铁质管线磁异常模拟与探测识别杆式多点位移计监测资料可靠性分析•… 赵丹丹,杜坚,郭智勇,徐伟,刘忠祥(891) ……陈菲.邓建辉,魏进兵.高春玉(897)•防灾与环境•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地层扰动研究•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引起的坑外土体变形研究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降水控制措施研究.......深厚软土地区大型沉井突沉行为分析........单洞双向公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救援研究……........高守栋,刘超,张子新,刘海(903) 杨庆光,梁凌川,柳雄,邓方根,杨治飞(915)..................李光明,李明生(921) ……张治成,邓燕羚,郑锋利,王金昌(933)-王星,屈建荣,夏永旭,王蕾,郑云辉(944)第4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北京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研究.............................何静,周圆心,郑桂森,王继明,刘予(955)不动产地下空间权利界限确定方法•理论与试验研究•周沛,熊文华(967)膨润土-砂混合物缓冲层热传导性试验研究……软土地区竹节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昆明泥炭土工程性质原生各向异性试验研究……湿陷性黄土场地孔内深层超强夯挤密桩试验研究能源地下连续墙温度应力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气泡混合轻质土抗压力学性能研究•钢管后压浆预压托换桩竖向承载力性能分析•………刘平,赵亮,焦大丁.杨鸿锐,潘东明(975)……郦亮,叶俊能,周晔.刘干斌,朱瑶宏(986) ........桂跃,方超,徐其福,缪宁,杨松(993)赵治海,徐张建,燕建龙.盛云鸥.刘学峰(1004) .....李淑勇.夏才初,朱建龙,程晓辉(1012) .......王宗建.孙志城,卢谅,李金博(1021)白苗苗,唐丽云,张淑云,杨更社,申艳军(1030)天津地铁1.2.n管片环间樺式接头抗剪性能分析…单向循环荷载下超固结软黏土的永久变形特性••…钻孔埋入式后压浆管桩水平承载特性研究.......不同包裹角度下GFRP复合桩水平承载特性研究••几种高硬度透明材料与砂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承台刚度对受荷群桩基础承载性状的影响研究••…海相软土热力学本构模型研究..................考虑下卧弹性基岩的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模型.....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嵌岩能源桩传热计算.......基于数据融合的山岭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木寨岭隧道大变形分级标准与支护时机研究.....缓冲材料热-水-力耦合模型试验研究...........裂隙岩体质量三维精细分级S-RMR””方法及可视化•设计、施工、监测•长大双洞公路隧道联络通道间距设置研究........基于损伤预测的粘土围岩深地质处置库碉距分析••基于GA-SVM岩土参数反演的改进PBA工法研究城市市区地下空间暗挖工法适应性研究..........上海运营地铁盾构隧道收敛变形规律研究.......基坑可拆卸双肢BFW活络端现场应用与试验验证•防灾与环境•........张稳军,张琪,张高乐,宋传辉(1040) ..............................孙磊(1048) .....杨之俊,方晴,吕布,梅灿,傅旭东(1056)张建伟,尹海峰,李荣翔,张鹏翔,娄蒙凡(1062) ............邓衍博,陆勇,祁文,姜雨(1069)单华峰.王春凌,夏唐代,卢玉华,陶海冰(1078) .......................刘鹏,黄容聘(1088) ...............杨喻声,禹海涛,袁勇(1096) .............黄庆伟,刘齐建.高文华(1102)••…谢欣,吕波,王利宁,薛亚东.黄宏伟(1108)••王永刚,丁文其,刘志强.王者超,李歲(1116)曹胜飞,刘月妙.谢敬礼,马利科.高玉峰(1123)•-陈庆发,刘恩江,高飞红,尹庭昌,高远(1130)..........王星,任博,王永东,夏永旭(1142)■-梁海安,胡清波,杨婷,刘平辉,刘晓东(1153) ......孙明志.戴文亭,孙思博,曹耀兮(1163) .......................袁贝,陈卫忠(1172) ...............邵华,黄宏伟,王如路(1183) ........张明聚,杨萌,李鹏飞,陈金刚(1192)交通荷载下城市路面塌陷问题的试验研究.....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及分析……下伏软弱夹层路基堆载对桩基影响及处治方法•隧道中硫化氢有毒气体分级防护体系.........施工环境对膨胀土基坑支护变形影响的模拟分析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对相邻单桩位移影响研究松软煤层托顶煤巷道煤柱宽度优化及控制技术•基桩下伏矩形溶洞稳定性分析.....................时刚.王宇魂,武天仪.刘忠玉(1202)……李静伟,许成顺,罗文林,钟紫蓝(1210)董芸秀,冯忠居.冯凯.文军强,何静斌(1219)•-唐协,李世琦,周雄华,王俊,石锦岩(1230)康景文,任新红,刘永红,李可一,王岩(1238) ..........廖晨,刘超,张子新,刘海(1248)陈川,马振乾,官瑞冲,梁旭超,宋文献(1258) ........杨博铭,赵明华,肖尧,赵衡(1265)第5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亚运村片区地下空间规划........................................................黄慷(1273)宁波老城区中小学校园操场地下空间利用研究.................................................赵圣洁.牛牧(1286)编制导则与需求导向视角下的地下空间规划探索...............................................刘君,易伟全(1294)省会试点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与方法探究........................................................崔海婕(13()4)地下空间出让价格评估方法分析与案例探讨........................................................张金娟(1312)•理论与试验研究•酸化前后碳酸盐岩微细观组构及力学性能研究.......粗糙度对土石混合体与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沉井基础设置根键及压浆后处理原位试验分析........ 砂性土层大直径浅埋隧道掘进试验及离散元模拟..... 静动载下筋材变化对加筋土挡墙性能影响分析........ 原状与重塑黄土抗拉强度差异性研究...............煤岩本构关系与冲击倾向指标的力学分析...........含黏粒砂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PAC改进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地铁车站一次扣拱暗挖逆作体系模型试验研究.......冻融对固化钻井泥浆强度及重金属浸出量影响.......考虑地层变异的浅基础承载力分析.................. 洞室岩体质量的多维联系云评价模型................ GSI围岩评级系统下围岩新型统计损伤模型..........基于改进Harrh函数的黏土分数阶统计损伤模型..... 锚固围岩流变特性与隧道衬砌压力演化规律研究..... 地应力作用深大竖井受力机理及稳定性研究.........偏压荷载作用下顶管力学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大直径钢管复合桩承载特性研究.................... 三维裂隙网络建模技术修正及其工程应用...........•设计、施工、检测•寒区隧道新型维护型防排水系统研究...............城市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道路影响分区研究...........对两个基坑支护规范有关土钉检测值的探讨..........临时支撑阶段变截面沉管隧道力学响应特征及加固措施-刘厚彬.崔帅.孟英峰.朱达江.李玉飞(1321)陈美婷,赵光思,雪青华.任明辉.沙汝晨(1328) ......何春林.龚成中.潘鹏超.陈东旭(1338) ..............张志华.张谢东.吴飞翔(1345) ..........王家全.侯森磊,唐湮,唐毅(1352)吴旭阳,梁庆国.罗从双,李春清.王丽丽(1362)••…丁鑫,肖晓春.潘一山,吕祥锋,吴迪(1371) ..........宋晓丽,张瑾.张鹏.凌贤长(1383) .....................庞毅玲.胡岱文(1391)康富中.李翔宇.宫剑飞.高文生.杨秀仁(1397) .....程寅,于浩,李钦栋,陈景,李亚非(1405) -张东明.代鎮锋,王慧,黄宏伟,胡群芳(1412) ........汪明武.龙静云,王霄.金菊良(1420) .....................张树光.刘文博(1426) ....................任鹏.王鹏.唐印(1435) ..................邵珠山.吴奎.秦溯(1442) ..............冷希乔,严金秀.韩璃萱(1451) ......童恺旻,杨春山,高振宇,黄雪阳(1459) .....崔允亮,王海峰,王新,魏纲.周锋(1467) .....李冬伟,刘健,陈亮,成功,李炜强(1476)................邓成锋.夏才初,何佳(1484) ...............................易立(1490) ........................郝峰.周瑞国(1498) ......杨春山.魏立新.莫海鸿.陈俊生(15()4)基于主动式纠偏的曲线顶管施工力学特性研究•…深孔注浆条件下地铁施工地层位移预测研究.....综合管廊穿越黄土挖填方场地受力变形状态研究•基于CPTU贯入深度超前滞后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防灾与环境•......................王永东,胡强.张化川(1511)……….............王鑫.罗富荣.张飞.韩埴(1521)••播•汀••…段旭.董琪.叶万军.门玉明.张昌翌(1529)..............耿功巧,蔡国军,陈妍,刘松玉(1538)地下采场爆破炮孔堵塞效应及长度研究……基于损伤过程耦合的断层空间滞后突水分析…地铁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复合型密封垫防水研究重点排烟坡度隧道纵向机械补风量研究....人防工程市民认知和掩蔽心理反应研究.....梁瑞.吕亚茹.周文海.邓克飞.何学良(1546) ........陈坤福,吴阳,李帅,冯利军(1555) ......龚国栋,丁超,李宏亮,张稳军(1563) ..............姜学鹏.王正阳.向勇(1569) ......张勣翔.陈力新,张凯,许宏发(1580)。

孔隙水压力对岩石裂纹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孔隙水压力对岩石裂纹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第24卷增刊 岩 土 力 学 Vol.24 Supp.2003年10月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ct. 2003收稿日期:2003-03-28作者简介:唐春安,男,1958年生,东北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导。

文章编号:1000-7598-(2003)增2―0017―04孔隙水压力对岩石裂纹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唐春安1, 杨天鸿1, 李连崇1, 梁正召1,Tham L. G.2 , Lee K. K.2, Tsui Y.2(1. 东北大学 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 沈阳 110004; 2. 香港大学 土木系 香港 )摘 要: 应用岩石破坏过程渗流-应力-损伤(FSD)耦合分析软件F-RFPA 2D ,通过对孔隙水压作用下岩石试件加载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对孔隙水压力大小和梯度对岩石试样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模拟结果再现了孔隙水压力作用下裂纹萌生扩展的全过程,表明孔隙水压力大小和梯度对岩石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模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 键 词: 渗流机理; 非均匀性; 孔隙水压; 数值模拟; 破坏过程 中图分类号: TB 115 文献标识码: ANumerical simulation to influence of pore pressure magnitude and gradienton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brittle heterogeneous rocksTANG Chun-an 1 , YANG Tian-hong 1, LI Lian-cong 1, LIANG Zheng-zhao 1,Tham L. G.2, Lee K. K.2, Tsui Y.2(1. Center for Rock Instability and Seismicity Research,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Abstract: A series of numerical test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eterogeneous rock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re pressure magnitude and gradient on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tensile fractures. The numerical tests were run with a Rock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 code, F -RFPA 2D , incorporated with a Flow-Stress-Damage coupling model (FS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re pressure magnitude on fracture behaviour, “pinch-off” breaking tests, originally employed by Bridgema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stress law for tensile fracture in a uniform pore pressure field, were numerically modeled. In another numerical test, a double-notched sample, with fluid pressure in one notch while keeping another one open to the atmosphere, is numerically extend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fluid flow direction or the pore pressure gradient will influence the fracture behaviou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racture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both pore pressure magnitude and pore pressure gradient. Keywords: seepage mechanics; heterogeneous; pore pres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failure process1 引 言岩石作为典型的低渗透介质,研究其破坏过程渗流-损伤耦合机制是当今水文地质学和渗流力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及数值模拟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及数值模拟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及数值模拟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结构中。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甚至导致结构的失效。

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机理和规律,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机理和规律1. 混凝土的内部应力状态混凝土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内部会产生应力,如果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极限,就会出现裂缝。

混凝土的内部应力状态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质、载荷类型和结构形式等因素有关。

2.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机理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裂缝的形成、扩展和连接三个阶段。

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极限而引起的,裂缝的扩展是由于裂缝周围的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而导致的,裂缝的连接是由于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3.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规律混凝土裂缝的扩展规律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质、载荷类型和结构形式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裂缝扩展速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加快,裂缝的长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裂缝的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三、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1. 数值模拟的原理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的过程,可以模拟物理系统的行为和性质。

在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中,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边界元方法和离散元方法等数值方法来模拟混凝土的裂缝扩展过程。

2. 数值模拟的步骤(1)建立数值模型: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建立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

(2)确定边界条件:通过实测数据或者理论计算,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边界条件。

(3)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计算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得出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

(4)分析结果: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扩展规律和扩展速度等参数。

3. 数值模拟的应用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可以用于预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扩展情况,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及数值模拟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及数值模拟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及数值模拟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材料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裂缝,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了解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及数值模拟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机理混凝土裂缝扩展是指混凝土中已有的裂缝在受到外部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扩展过程。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裂缝的产生原因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荷载、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原因,会出现内部应力变化。

当内部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出现裂缝。

裂缝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缺陷、施工质量不良等因素。

2.裂缝的扩展机理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是由于应力作用下裂缝周围混凝土的拉伸和剪切变形,导致裂缝的扩展。

裂缝扩展的速度和扩展路径是由裂缝周围的应力场和材料性质决定的。

三、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裂缝扩展的速度和路径等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动态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裂缝扩展的速度与应力场分析混凝土裂缝扩展的速度是影响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混凝土裂缝扩展的速度与应力场的分析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裂缝扩展的路径分析混凝土裂缝扩展的路径是受到裂缝周围应力场的影响,因此对裂缝扩展路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

3.裂缝扩展的机理与影响因素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

深入了解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四、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是指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裂缝扩展的速度和路径等动态变化进行模拟。

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模型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模型是混凝土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的关键。

基于ABAQUS的三维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研究

基于ABAQUS的三维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研究
cohesive 单元损伤后其内部流体流动主要为沿切 向流动和沿法向流动 [3]。
沿 cohesive 单元切向流动方程 : q = − w3 ∇p
12µ 沿 cohesive 单元法向流动方程 :
( ) = qt ct p f − pt ( )
= qb cb p f − pb 式中 :q、qt、qb 分别为 cohesive 单元切向流量、上表
·34·
2021 年 1 月 第 48 卷第 1 期
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Jan.2021 Vol.48,No.1
面法向流量、下表面法向流量 ; p 为 cohesive 单元 长度方向压力梯度 ;ω 为裂缝宽度 ;μ 为流体黏度 ; ct、cb 为上、下表面的滤失系数 ;pt、pb 为上、下表 面的孔隙压力。
图 1(b)所示是压裂最终时刻裂缝的形态示意图。 可以看出,裂缝中部最宽,沿着缝高裂缝宽度降低, 在缝长方向,裂缝尖端缝宽逐渐减小。这与图 1(a) 中孔隙压力分布相一致,主要是由于储层与隔层的渗 透率差异和抗拉强度不同所导致,压裂液从注入点进 入储层,再逐步渗入隔层,此时隔层的渗透率差异阻 挡了压裂液的渗滤,同时隔层抗拉强度大于储层,起
裂更加困难,裂缝就会沿着缝长方向延伸。
2 三维水力压裂有限元模型
通过调研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储层的地质概况, 得到 H 井的矿场测试具体参数,见表 1。依据实际数 据建立三维水力压裂模型如图 1 所示,模型高度(Y 方向)、宽度(X 方向)和长度(Z 方向)分别为 50 m、 60 m、100 m,中间储层高度为 10 m,上下隔层的高 度为 20 m。注入点位于 X-Y 面的中心位置,通过注 入点,沿着 Z 方向且垂直于 X-Y 面嵌入 cohesive 单 元面。

三维含表面裂隙岩体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研究

三维含表面裂隙岩体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研究

三维含表面裂隙岩体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研究魏玉寒;朱珍德;曹加兴;田源;邰俊【摘要】In order to discuss and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on the crack initiation,propagation and damage,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the ABAQUS platform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emi-circular surface cracked rock mass with different angles.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fracture inclination,the peak strength of crack increases.The angles of cracks have magnificent impact on the surface cracks.Moreover,the I type stress intensify fac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rack propagation.%利用ABAQUS软件的扩展有限元法对不同倾角的半椭圆形表面裂纹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裂纹峰值强度也逐渐增大,并且发现裂隙的倾角对于表面裂纹影响比较大,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在裂纹扩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5)001【总页数】5页(P24-27,31)【关键词】岩石力学;三维表面裂纹;ABAQUS;扩展有限单元法;应力强度因子【作者】魏玉寒;朱珍德;曹加兴;田源;邰俊【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5;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2由于长期的地质构造运动且处于特定的地应力场中,岩石成为一种含有节理、孔洞、裂纹等初始缺陷的复杂工程介质,这些缺陷在空间上来说形似三维表面裂纹,他们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岩体本身的力学性质,同时强烈地制约着岩体的力学行为。

三维空间中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的判别准则

三维空间中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的判别准则

三维空间中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的判别准则程万;金衍;陈勉;徐彤;张亚坤;刁策【摘要】基于对三维空间下水力裂缝尖端应力场以及作用在天然裂缝面上的应力场的分析,建立了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的判别准则。

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模拟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产状天然裂缝、地应力对水力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水力裂缝穿透预制裂缝的现象主要发生在高逼近角、高走向角、高水平应力差异系数、高水平应力差的区域;水平应力差存在一个临界值,大于该值,水力裂缝才可能穿透预制裂缝。

实验结果与本准则预测结果吻合良好。

应用本准则,预测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试验井水力裂缝不能穿透天然裂缝面,与微地震压裂监测解释结果一致。

图8表1参15%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ess fields near the hydraulic fracture tip and on the natural fracture surface, a criterion for identifying hydraulic fractures crossing natural fractures was proposed. A serie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natural fractures occurrence and horizontal stress contrast on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using large scale tri-axial fracturing system.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ossing happens in the region with high approaching angle and strike angle, large horizontal stresses and horizontal stress difference coefficient. Horizontal stress contrast has a critical value, only when it is above the critical value, may the hydraulic fracture cross the natural fracture.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agree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this criterion well. It is predicted bythis criterion that the hydraulic fracture of a test well in the Longmaxi shaleformation, Sichuan Basin, can’t cross the natural fracture, which agrees with th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results.【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336-340)【关键词】页岩;水力压裂;天然裂缝;水力裂缝;产状【作者】程万;金衍;陈勉;徐彤;张亚坤;刁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开发非常规油气藏常需要采用大规模的水力压裂改造储集层[1-4]。

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与分析_陈勉

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与分析_陈勉

第19卷 增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增):868~872 2000年6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 une,2000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与分析陈 勉 庞 飞 金 衍(石油大学 北京 102200)摘要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模拟试验系统模拟地层条件,对天然岩样和人造岩样进行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模拟实验,并实现对裂缝扩展的实际物理过程进行监测。

讨论了地应力、断裂韧性、节理和天然裂缝等因素对水压裂缝扩展的影响。

关键词 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岩石力学分类号 T D3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0)增-0868-051 引 言水力压裂自1947年在美国首次试验成功后,作为油气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石油工业中,对低渗油气藏的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水力压裂还发展成为测定深部地层原地应力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在地热资源的开发、核废料的储存等领域也得到了重要应用。

因此,水力压裂技术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和经济效益[1]。

水力裂缝的几何形态是影响压裂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济有效的压裂,应尽可能地让裂缝在储层延伸,并且应防止裂缝穿透水层和低压渗透层。

这就要在深刻认识裂缝扩展规律的基础上优选压裂作业参数,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的扩展。

但是,现场作业表明,水力压裂的效果往往不是十分明显,有时由于穿透隔层而导致失败,尤其当存在高压底水层时,如果裂缝贯穿水层,不仅导致压裂作业失败,还将造成油层压力体系的破坏。

水力压裂作业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未能对裂缝的几何形态实现有效地控制。

这说明对水力裂缝的扩展机制以及影响裂缝扩展规律的因素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迫切需要对水力压裂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

在现阶段,由于对水力压裂机理认识的局限性,在分析裂缝扩展规律时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假设条件,在预测水力裂缝几何形态时大多采用了过于简化的二维模型或三维模型来模拟水力压裂过程。

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及其验证

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及其验证

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及其验证张卫东;陈士海【摘要】In order to study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ater-bearing fractured rock, based on Mohr coulomb model,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initial seepage pressure, flexibility tensor of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appropriately amended, the constitutive model of jointed rock considering initial seepage pressure is obtained.By compariso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of jointed rock is also obtained without considering initial seepage pressure, according to the sam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method and secondary development process.The C++ program of two models is compil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s, through building the same 50 m×50 m×1 m numerical model for circular tunnel in the FLAC3D, three kinds of constitutive model and 4 symmetric point displacements are analyzed in circular tunnel.The result shows that constitutive model introducing initial seepage pressure is successful accurate.%为充分研究含水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在摩尔库伦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作用.对本构方程中的柔度张量进行适当的修正,生成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本构模型.为了增加对比性,按照同样的理论推导方法及二次开发流程,在不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影响下,成功地生成未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C++语言,将以上两种模型编译成可运行的动态链接库文件.为验证自定义本构模型的准确性,在FLAC3D中建立同一个50 m×50 m×1 m的圆形隧道数值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别求解计算3种本构模型,分析各圆形隧道上4个对称点的位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将初始渗透压力直接引进本构方程中,利用C++二次开发出来的本构模型是成功的.【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6页(P319-324)【关键词】裂隙岩体;初始渗透压力;柔度张量;本构关系;二次开发【作者】张卫东;陈士海【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1自然界中的岩体是一种含有初始损伤的介质,它包含着各式各样的非连续面,如断层、节理、裂隙,而含有初始地下水的裂隙岩体在工程的施工中会经常碰到.1999年,朱维申等[1]在Betti能量互易定理和不可逆热力学定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裂隙岩体的三维脆弹性断裂损伤本构模型.2008年,蓝航等[2]在几何损伤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节理岩体的采动损伤本构模型.2012年,齐银萍[3]在理论分析本构模型的基础之上,在FLAC3D中编写出了损伤流变本构方程.2014年,文献[4-5]等利用FLAC3D建立了含水裂隙岩体的数值模型.但是,以上研究开发出来的模型大部分是针对无水裂隙岩体,而对于有水裂隙岩体,则是利用模拟软件中相应的渗流模块进行流固耦合计算,而在本构模型当中没有将渗透压力带入到本构方程中进行二次开发.因此,初始含水裂隙岩体工程的模拟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摩尔库伦模型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作用,并将其直接引进本构方程.从宏观力学效果方面考虑,裂隙岩体的初始损伤及其损伤的演化可用柔度张量的改变进行表示,而裂隙的半径、法向和切向刚度系数、传压和传剪系数、初始渗透压力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柔度张量产生影响.文献[6]通过坐标运算和叠加原理得到了含水裂隙岩体柔度张量的表达式,即式(1)中:为无损岩体的柔度张量;为由于裂隙存在而产生的初始损伤柔度张量;为由于初始渗透压力的存在而产生的附加柔度张量;为裂隙扩展后产生的损伤演化柔度张量.1.1 含水裂隙岩体的初始损伤柔度张量含水裂隙岩体柔度张量的表达式,可利用Betti能量互易定理[7]进行推演.早在1986年,Kemeny等[8]认为单个裂隙产生的附加应变能可通过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而求得,即式(2)中:KⅠ,KⅡ,KⅢ分别为裂隙尖端的Ⅰ,Ⅱ,Ⅲ型应力强度因子;Ω为裂隙的外表面,积分沿整个裂隙表面进行.现假定裂隙都为圆形,且半径为a,在查阅应力强度因子手册后,可获得裂隙尖端的Ⅰ,Ⅱ,Ⅲ型应力强度因子[8].通过对式(2)积分,单个裂隙产生的附加应变能为式(3)中:σ,τ分别为应力张量在裂隙面法向和切向上的投影分量;G1,G2为裂隙形状系数.在某一应力状态下,裂隙面上实际的法向和切向应力张量是需要进行修正的.为此,引进Cn和Cv,反映裂隙在某一应力状态下,裂隙面传递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能力[9].对于含水裂隙岩体,还需要考虑初始渗透压力(p)的作用,因此,综合以上情况,作用在裂隙面上的有效法向和切向应力分别为将式(4),(5)带入式(3),化简可得到单位体积岩体内该裂隙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能φd,即按照弹性理论,将φd对应力张量σi,j进行求导,即可求得含水裂隙岩体的初始损伤柔度张量即有=且有其中:ni,nj,nk,nl均为裂隙面的法向向量分量.通过比较式(7)及文献[7]中的表达式,可得由于初始渗透压力存在而产生的附加柔度张量,即式(8)中:为第一应力不变量.1.2 裂隙扩展产生的损伤演化柔度张量1.2.1压剪应力状态下的损伤演化柔度张量在压剪应力状态下,岩体中的裂隙随着外加作用载荷的增加,开始闭合摩擦滑动,压剪起裂,形成分支张型裂隙,新裂面顺着最大主应力方向不断延伸发展,直至位于分支张型裂隙尖端的微裂隙损伤区相互汇合,导致宏观裂隙的击穿贯通,而使岩体局部破坏[10].大量的现场勘测结果和理论计算表明,岩体中的裂隙在压剪应力的作用下,将在最大和最小主压应力组成的平面内沿着最大主压应力σ1的方向稳定扩展[11],其翼形分支裂隙发生扩展.设远场Cauchy应力张量在裂隙面法向和切向的投影分别为正应力σn和剪应力τn,即式(9)中:θ为裂隙与最大主压应力的夹角.当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影响时,裂隙面上实际传递的法向应力σne和切向应力τne分别为压剪应力状态下,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其裂隙扩展产生的损伤演化柔度张量可根据应变能等效原理和自洽理论推导得出[12],压剪应力作用下分支裂隙尖端瞬时应力强度因子[13]为式(11)中:τe=τne-τs,τs为裂隙面上下表面抵抗外力的能力.τe=fsσn+Cs表示摩尔库伦准则[14],fs为裂隙面的摩擦系数(fs=tan φ,φ为岩体介质的内摩擦角),Cs为裂隙面的黏结力,σn为裂隙面的法向应力,且有σn=σne.扩展中的翼形分支裂隙逐渐沿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的方向稳定扩展,当分支裂隙扩展至KI=KlC时,裂隙停止扩展[15].其中,KI为翼形分支裂隙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IC为裂隙岩体的断裂韧度.翼形分支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采用Kemeny计算模型[13].1.2.2 拉剪应力状态下的损伤演化柔度张量在拉剪应力状态下,岩体中的裂隙受拉后,出现张开现象,其裂隙表面的黏结力将变为零,而不能传递拉应力.在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的基础之上,当分支裂隙尖端瞬时应力强度因子KI0达到岩体的断裂韧度KlC时,裂隙便开始扩展.拉剪应力状态下,分支裂隙尖端瞬时应力强度因子为式(12)中:开裂角θ0可参考文献[12]中的表达式.在文献[16]的基础之上,翼形分支裂隙的扩展长度,即式(13)中:a′为裂隙扩展后的长度;A=;B=A.可得拉剪应力状态下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其裂隙扩展产生的损伤演化柔度张量[13].利用FLAC3D的二次开发平台,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本构模型的自定义.自定义本构模型的计算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FLAC3D中,建立的统一圆形隧道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长度都为50 m,进深为1 m,隧道半径为5 m.模型划分单元数为2 500,节点数为5 200.模型中:所有节点y方向上的位移被约束,z=-25 m的底面及x=±25 m的左右两面固定,即模型底面及左右两面上的节点约束其位移.模型中,节点施加的初始应力条件为式(14)中:σx,x,σy,y,σz,z分别表示模型节点受到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上的应力.经测定,在模型底面渗透压力为0.275 MPa,模型顶面为0.225 MPa,且沿z轴呈线性分布;隧道围岩弹性模量为15 MPa,容重为25 kN·m-3,内摩擦角为34°,粘聚力为0.85 MPa,抗拉强度为2 MPa,断裂韧度为1.2 MPa·m-1/2;裂隙特征长度为0.1 m,内摩擦角为11.5°,体积密度为0.33,裂隙面轴向夹角为60°,法向刚度为2.5 MPa·m-1,切向刚度为1.15 MPa.为验证自定义本构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建立同一数值模型、分别调用3种不同本构模型(即摩尔库伦模型、未考虑初始渗透压力p的裂隙岩体本构模型,以及考虑初始渗透压力p的裂隙岩体本构模型)”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分别将以上3个数值模拟记为SZ1,SZ2和SZ3.数值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为保证数值模拟中模型所受到的渗透压力条件的统一性,SZ1和SZ2直接通过“INITIAL pp 2.5e5 grad-0.1e4”设定初始的孔隙水压力;SZ3则采用FISH函数及“PROPERTY XXX”命令定义初始的渗透压力.计算求解完成后,统一选取各圆形隧道模型上z方向上位移变化相同的对称点(0,0,5),(0,0,-5),以及x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点(5,0,0),(-5,0,0),如图3所示.SZ1,SZ2,SZ3求解后,各圆形隧道对称位置上节点的位移(s)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图4中:n为时步.由图4可知:各模型节点的位移最终趋于某一个固定值.SZ3中模型的最大不平衡力记录图,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最大不平衡力随着求解时步的增加最终接近于零.因此,SZ1,SZ2,SZ3求解计算到8 000个时步时,系统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由图4(a)可知:各圆形隧道对称位置上的节点位移变化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即节点1 301,3 901,1 353,1;在0~500个时步内,4个对称节点的位移受到外荷载的作用急剧地增加;在500~8 000个时步内,节点3 901的位移在8~9 mm起伏,基本保持不变;节点1 353的位移在0.5 mm左右保持不变;节点1的位移在0.6 mm左右保持不变;在500~4 000个时步内,节点1 301的位移缓慢地增加;在4 000~8 000个时步内,节点1 301的位移在4~5 mm之间呈稳定状态.这说明通过控制数值模拟条件的统一性验证自定义本构模型的方法是成功的.图4(c)中节点3 901的位移最终趋于稳定值9 mm左右,而图4(a)中节点3 901的位移最终趋于稳定值8 mm左右,这说明采用摩尔库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求解后得到的节点位移偏于保守.图4(b)中各对称节点最终平衡状态的位移均比图6大,以节点1 353,1为例,图4(b)中位移分别为0.6,0.6 mm,而图4(c)中位移分别为0.4,0.4 mm,这说明当裂隙岩体中存在初始状态下的地下水时,直接通过命令“INITIAL pp”赋予模型初始的孔隙水压力,其求解计算得到的对称节点上的位移比直接通过修正本构模型中刚度矩阵得到对称节点上的位移更大.1) 当裂隙岩体中存在初始地下水时,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2) 在充分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作用,并将其直接引进本构方程中,利用C++二次开发出来的本构模型是成功的.通过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中的刚度矩阵考虑初始渗透压力的影响会更结合实际,其数值模拟结果相对于直接设置初始孔隙水压力时将更加精确.3) 当初始条件统一时,采用自定义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出来的结果与采用摩尔库伦模型数值模拟出来的结果大同小异,模型中各对称节点的位移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采用摩尔库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对于采用自定义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偏于保守.因此,综合以上结论分析,此次二次开发出来的本构模型是成功的.同时,该模型也给一些包含地下水的岩体工程的数值模拟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1] 朱维申,张强勇.节理岩体脆弹性断裂损伤模型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3):245-249.[2] 蓝航,姚建国,张华兴,等.基于FLAC3D的节理岩体采动损伤本构模型的开发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3):572-579.[3] 齐银萍.裂隙岩体三维损伤流变模型研究及工程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2:11-40.[4] 王昆.含裂隙水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4:9-33.[5] 王昆,赵光明,孟祥瑞,等.含水裂隙岩体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理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4):901-908.[6] 平杨,郑少河,白世伟.考虑渗透压力的裂隙岩体断裂损伤本构模型研究[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4-136.[7] 郑少河.裂隙岩体渗流场:损伤场祸合理论研究及应用[D].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0:77-118.[8] 朱维申,李术才,陈卫忠.节理岩体破坏机理和锚固效应及工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3-72.[9] KEMENY J,COOK N G W.Effective moduli, non-linear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a cracked elastic solid[J].J Rock Mech Min Sci and Geomech Abstr,1986,23(2):107-118.[10] 易顺民,朱珍德.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36.[11] 赵延林,曹平,林杭,等.渗透压作用下压剪岩石裂纹流变断裂贯通机制及破坏准则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4):511-517.[12] 张电吉.裂隙岩质边坡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及工程应用[D]. 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3:11-21.[13] 柴红保,曹平,赵延林,等.裂隙岩体损伤演化本构模型的实现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7):1047-1053.[14] 曹平,蒲成志.单压下有序多裂隙脆性材料破坏机制及其简化模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21(10):2659-2668.[15] 王涛,韩煊,赵先宇,等.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及工程应用:深入剖析FLAC3D 5.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68-199.[16] 郑颖人,孔亮.岩土塑性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55-1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4期2017年2月1671 — 1815(2017)04-0092-07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 17 No.4 Feb.2017©2017 Sci.Tech.Engrg.建筑科学水压作用下三维裂隙组扩展过程试验研究曹加兴M朱珍德M田源1>2赵晨羽1>2董晓庆3(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南京210098 ;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海大学2,南京210098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3,南京210019)摘要坝基和边坡等受压岩体裂隙中往往有水压力的存在,真实岩体中不能直接观察内部裂隙的扩展过程。

自行研制了 一种在低温下具有良好脆性的透明类岩石材料,内部预制张开型裂隙组,通过导管与外部高压注水设备相连进行单轴压缩试 验。

详细阐述了单裂隙和平行双裂隙组试件在滲透水压和单向压缩条件下内部裂纹的起裂、扩展、贯通机制;研究了裂隙组 倾角及间距对平行双裂隙组试件起裂应力和峰值强度的影响。

试验表明:水压作用下裂纹的扩展贯通模式和无水情况下明 显不同,水压的存在对花瓣型裂纹和反翼裂纹有抑制作用,对包裹式翼裂纹有促进作用;平行双裂隙组试件的起裂应力和峰 值强度随裂隙倾角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在45°左右时强度最低;裂隙间距增加,起裂应力和峰值强度增大并逐 渐趋于单裂隙强度水平。

试验成果对研究岩体中水压作用下受压裂隙组起裂、贯通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透明类岩石材料 平行双裂隙组 滲透水压 峰值强度中图法分类号T U458.3; 文献标志码A岩体内部存在大量缺陷、微裂隙及软弱结构面,其中的优势裂隙组往往决定着整个岩体的物理力学 性质。

工程岩体的失稳破坏都是由岩体内部裂隙的 闭合、相对滑动和扩展,进而形成贯通破坏面引起 的。

水压的存在可能促进裂隙的扩展、贯通,加速岩 体的失稳破坏,因水压存在而造成的工程事故不胜 枚举,最著名的包括马尔帕塞坝溃坝事件和瓦伊昂 水库滑坡事件。

另外,自然界中除了极少数条件下 的穿透裂隙可以简化为二维裂隙问题进行处理,真 实岩体中的裂隙本质上都是三维形态。

因此研究水 压作用下三维裂隙组的起裂、贯通机制对岩体力学、地下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岩体裂纹扩展规律及流固耦 合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

Dyskin等[1_6]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过在低温树脂试样上预制人工三 维裂纹的方法,进行了单、双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三 维裂隙扩展规律,指出了单、双轴压缩情况下三维裂2016年8月12日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329, 51379065 ,51579081)和国家“973” 计划(2011CB013504)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曹加兴(1990—),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岩石力学 与地下工程。

E-mail :695185429@ 。

引用格式:曹加兴,朱珍德,田源,等.水压作用下三维裂隙组扩展 过程试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4) :92—98Cao Jiaxing, Zhu Zhende, Tian Yuan, et al. The experimentalstudy of propagation progress of 3D crack-sets under hydraulicpressure [ 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17,17(4) :92—98纹扩展规律的不同,并给出了初步解释。

李银平 等[7]研究了大理岩试样中不同裂纹方位角及岩桥 区尺寸对试样破坏模式的影响。

黄明利、唐春安 等[8一w]研究了试样表面裂隙,穿透裂纹和内置三维 裂纹的扩展形式和裂纹长度、倾角对三维裂纹扩展 的影响。

郭彦双[11,12]进行了平行三维裂隙组试样 的单轴压缩试验试样,研究了双裂隙及三裂隙试样 的破坏模式。

黎立云等[13]运用类岩石材料进行了 双向加压试验并建立了裂纹体本构模型。

陈卫 忠[14]等研究了平行双裂隙试件单双轴压缩试验并 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刘东燕等[15]通过有限元计 算及模型试验得出x型节理岩体破坏机制撕拉性 复合断裂破坏。

张波等[16]进行了多种形式交叉多 裂隙试件单轴压缩试验,得出含交叉多裂隙试件破 坏面以张拉裂隙为主的结论。

朱珍德等[17]研究了 双裂隙试件不同岩桥角、不同间距裂纹扩展贯通机 制以及裂隙数量和间距对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

张 敦福等[18]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了围压和裂隙水压对 岩体中椭圆裂纹起裂特性的影响。

简浩等[19’2°]通 过CT扫描的手段从细观上描述了节理岩体水压致 裂的损伤演化特性及裂纹扩展规律,提出了损伤和 劈裂门槛值概念。

王向刚[21]采用C型环氧树脂材 料进行了内含三维单裂隙试件在水压作用下的压缩 试验,并对不同水压下的裂纹扩展进行了比较。

杨 慧[22]推导了渗透压作用下双裂纹扩展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分支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赵 鹏等[23]提出采用弥散式裂缝模型模拟水力压裂过4期曹加兴,等:水压作用下三维裂隙组扩展过程试验研究93程的解决办法,并导出基于弥散裂缝的应力-渗流耦 合方程。

以上对岩体裂隙扩展及流固耦合的研究大 多停留在二维层面,三维裂纹扩展方面由于试件制 作难度大等原因很少考虑了水压的影响,同时考虑裂隙的三维形态、水岩耦合机制的三维裂隙组研究 还未见相关报道。

经过长期尝试,研制出一种在低温下呈现良好 脆性并且完全透明的树脂材料。

该材料力学性质非 常接近砂岩,同时可以清晰得看到内部裂纹的扩展 情况。

在透明类岩石材料内部预制张开型裂隙组, 通过导管与外部高压注水设备相连进行单轴压缩试 验,研究岩体内部裂隙组在应力一渗流耦合作用下 的起裂、扩展、贯通模式。

试验所采用研究方法及所 取得成果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1试验准备与方案1.1裂隙设计为了研究渗透水压作用下三维裂纹组的扩展规律,需要设计一种张开型裂纹,同时为了水压进入裂纹体需要一个与外界联通的导水通道。

本试验借鉴 文献[21]中所设计裂隙,并进行改进。

椭圆张开型 裂隙由两片大小相同的云母片及细透明橡胶圈组 成,为了减小试验误差控制裂纹总厚度在1 m m 左 右。

各裂隙之间通过透明细导管相连,导管与各裂 隙外部连接密封,防止在树脂浇筑过程中进入裂隙 腔体,同时保证导管与各个裂隙形成的通道畅通。

1. 2模具设计试验所研制模具有5块有机玻璃板组成:底板、 两块固定在底板上的竖向挡板、两块活动挡板。

模 具两块固定挡板上可以钻孔,再通过细线将裂隙腔 体固定在模具上,调整裂隙位置使裂纹处于模具正 中央。

另外,通过调整钻孔的位置可以制作不同角 度的裂隙。

然后在模具顶端用夹具夹住注水导管使 导管口位于模具端口中央。

1.3试样制作充分搅拌5 m in 左右,最后用漏斗缓慢倒入已经固 定预制裂隙的模具中。

恒温条件下放置24 h ,拆模 把已经固化成型的树脂取出,需要指出的是大量研 究表明树脂材料的性质受养护温度影响比较大,因此养护温度应严格控制。

为防止试样表面没有完全 固化,把试样放入烘箱烘焙2 h ,待试样完全固化后, 对试样上下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其形成标准尺寸试 件(L x IF x i / = 50 m m X 50 m m X 100 m m ) 〇 将标准尺寸的试样经过反复烘焙、低温冷冻,获得较好的脆 性度,试样制作完毕(如图1、图2)。

图1试样示意图Fig. 1Sketch of specimen图2试样实物图Fig. 2Real specimen经过不断尝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树脂材料,确 定了合适的固化剂和促进剂配比,其固化后经过反 复烘焙和冷冻能够获得较好的脆性度,可以作为模 拟岩石材料的相似材料,材料参数见表1。

首先用 电子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液态树脂,然后用胶头滴管 量取确定好的促进剂,搅拌均勻后加入固化剂,再次同时,为了排空中空裂隙中的空气和更清晰的 看到裂隙的扩展情况,本试验采用往裂隙中注入墨水(冰点在-40 °C )的方法。

注墨时需要施加一定 的压力,反复进行直到排空试样内空气,墨水全部进 入;然后封住导管口,把试件放入-20 °C 的低温箱 中冷冻24 h 备用。

表1透明类岩石材料参数Table 1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ransparent rock-like material材料名称密度/(g . cm-3 )弹性模量/GPa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脆性度黏聚力/MPa 摩擦角/(°)透明类岩石材料1. 85. 8116.519. 16. 120. 846.894科学技术与工程17卷1.4高压注水设备为了模拟岩体中的裂隙水压力,自行设计了简 易高压注水设备(如图3、图4)。

该设备具有操作 简便、水压稳定、可提供水压高等优点,完全满足试 验所需要的指标。

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改装液 压千斤顶、油水转换装置及刚性加载头。

改装液压 千斤顶提供油压,油水装换装置把油压转换成水压,刚性加载块中钻有流水通道,主要任务是把水压稳 定注入到试样内部裂隙。

改装液压千斤顶和油压装 换装置由高压油管连接,并且配有单向阀,单向阀的 主要目的是排空设备中的空气使水流稳定。

油水转 换装置通过紫铜软管和刚性垫块连接,中间接有精 密水压表,水压表量程10 MPa,最小刻度0. 1MPa。

在试验中刚性垫块下部流水通道通过转换接头与试 样导管连接,并且用〇型垫圈密封。

由于试验过程 中试样始终处于零度以下的低温状态下,为防止设 备注水加压过程中水被冻住堵塞导管而导致水压不 能畅通的进入预制裂隙,需要降低水的冰点。

本试 验采用在水中加入食盐的方法,配制的饱和食盐水 冰点在-23 °C左右。

注水设备的根本任务是提供 稳定水压,其密封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设备中所有 接头必须有密封条或者0型垫圈,同时试样顶端应 保证平整光滑。

改装液压千金顶单向阀, 油压装换装置Q1.水压表刚性垫块一(3型垫圈图3注水设备示意图Fig. 3 Sketch of water injection device图4注水设备实物图Fig. 4 Water injection device2试验流程试验所用仪器包括试样制作仪器(电子天平、胶头滴管、漏斗、烘箱、DW- 60W60低温箱、打磨及 拋光机具)、高压注水设备、RMT- 150B多功能刚性岩石伺服试验机、佳能EOS700D相机及补光设备。

(1)中空预制裂隙组透明类岩石材料标准试样 制作。

(2) 高压注水设备加入饱和食盐水、排空设备中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