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

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商代上帝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3.《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注:“服”即“服侍天子也”)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甸服”之地的是( ) A.周天子 B.诸侯王C.卿大夫 D.士4.《周礼》记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日媺宫室,二日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

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

”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5.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6.禹在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出征三苗时誓师说:“济济有众,咸听朕言。

……蠢兹有苗,用天之罚。

”这表明( )A.王位世袭制的确立B.禹君主专制地位的确立C.禹已掌握最高王权D.“禅让”观念的消除7.“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8.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祭祀活动按照一定亲疏贵贱规则,通常情况下宗族地位高的政治权力也高。

但后《礼记》记载中出现了宗子只是士而平民却成了政治地位较高的大夫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祭祀顺序不好安排。

这种局面( ) A.说明祭祀活动是封建迷信B.巩固了分封制度.表明宗法制度已被破坏D.导致平民将相大量出现答案:解析:材料中宗子是士,而平民却成为大夫,宗子政治地位低于平民,这与祭祀活动中宗子高于平民的宗法次序相冲突。

这反映出宗法制已被破坏。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礼记”“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贵族政治,故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促进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答案:解析: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

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

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本题选。

4.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材料信息的本质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答案:B解析:依据“无尺土之封”,可知是指秦朝的郡县制,“使后无战攻之患”则是对郡县制的肯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0年央视春晚成龙深情演唱《国家》,歌曲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完美呈现,诠释了国与家的血脉相连,让亿万中国人在感动之余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古代把“国”与“家”结合起来的制度是(A.王位继承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 史学家张萌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

”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父系家长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皇帝制度3.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4.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5.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6.《三字经》写到:“同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反映了()的来历A. 上古天神名号B. 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C. 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D. 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称谓8. 右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郡县制度B.官僚制度C. 皇帝制度D.朝议制度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实行王位世袭制B.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形成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答案:D.形成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

以下不属于他改革的是:A.推行郡县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颁布秦律D.设立锦衣卫答案:D.设立锦衣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明朝时期的政治特点?A.废除丞相,设立内阁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立军机处D.实行八股取士答案:C.设立军机处。

二、简答题4、简述唐朝的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答案:唐朝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同时设立了节度使,加强了地方权力。

这一改革影响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针灸术2、下列哪一项事件与秦始皇有关?A.焚书坑儒B.孝文帝改革C.淝水之战D.贞观之治3、下列哪一项不是发生在唐朝的事件?A.安史之乱B.唐太宗即位C.唐玄宗开元盛世D.唐末农民起义4、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A.曲辕犁B.牛耕C.水稻D.棉花的种植6、下列哪一项与明朝郑和下西洋无关?A.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B.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发现美洲新大陆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A.书法B.中国画C.京剧D.杂技8、下列哪一项与唐朝的对外关系有关?A.马可波罗来华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成功收复台湾9、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A. 《本草纲目》B. 《聊斋志异》C. 《桃花扇》D. 《天工开物》10、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A.张衡地动仪B.毕昇的活字印刷术C.郭守敬的《授时历》D.李白的诗歌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东汉时期的________发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有学者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2.我国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B.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出了此“原理”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

对以上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 基于原来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 B. 分卷录取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地区录取名额D. 体现出科举选才既保证公平又适当照顾5.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此材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D.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7.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1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1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安徽皖南八校高一联考)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 A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具体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君主专制D.宗法制度解析:本题考查生的解能力。

漫画体现了嫡长子在家庭中的宗主地位,是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典型写照。

答案: D3(2011·安徽淮北高一检测)据齐鲁晚报载,“十五”期间,山东省西部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全省二孩性别比达到1∶20左右。

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B.举制.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解析: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丝关系强化训练强化训练之上的一种政治制度。

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注重家族的血缘传承,普遍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

B、、D三项与重男轻女观念无关。

答案: A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解析:本题考查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海内皆臣”说明秦已实现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答案:5.“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检测试卷(一)(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检测试卷(一)(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

专题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9·枣庄三中学情调查)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答案为C项。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排除A项;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排除D项。

2.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字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种武器)。

这反映了周代( )A.受封诸侯的权利B.分封的对象C.受封诸侯的义务D.分封的目的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亲”“戚”的字义可知,“亲”是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即贵族;“戚”是握有武器掌控军事的人,即“功臣”,故材料反映的是周代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B 项正确。

3.(2018·汾阳一中高一期中)《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答案 A解析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三家分晋说明分封制被破坏,A项正确;B、D两项题干无从反映,也不符合史实;C项易误选,原因是对分封制的理解与基于题干表面的认识。

4.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

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6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下面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A. 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B.维护和巩固政治联系C.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4.宋代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唐朝中央政府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7.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C. 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8.周恩来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练习卷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练习卷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练习卷新课标人教版说明:1、本卷考查范围为高中历史必修Ⅰ,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 山东省简称鲁,起源于A.汉初封国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2. 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 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3.西周时期,一诸侯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继承他的爵位的应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4.“皇帝”的称号来源于A.三皇 B.五帝 C.三皇五帝 D.炎黄大帝5.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剌史③颁布推恩令④实行分封制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下列哪一朝代虽然强化了中央集权,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7.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一省指的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内阁8.中国内阁制度形成于A.汉B.唐C.北宋D.明9.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A.大兴文字狱 B.废除丞相C.增设军机处 D.采用三省六部制10.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郡县制度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11. 在全国内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下令修建“万里长城”的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B、汉高祖C、周武王D、周公12.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的政府机构是A.三公九卿制B.中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军机处13.爱琴文明包括A.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C.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14.民主制确立后,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 D.元老院大会15. 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16.罗马共和制组成的重要机构不包括A.保民官 B.执政官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17. 以下哪些机构的设置能体现雅典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思想①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民众法庭④保民官的设置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8.《十二铜表法》的编制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公正B.给平民带来了好处C.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D.维护了平民的利益19.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殖民扩张,崇尚武力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C.贵族统治,僭主当政D.平等邻邦,睦邻友好20.将希腊城邦政体划分为贵族制、民主制和寡头制等的标准是A.参政公民人数的多少B.是否存在公民大会C.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D.公民的范围21.一个雅典公民,在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B.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述C.他可以和他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22.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的是A. 克伦威尔B. 威廉三世C. 女王玛丽D.沃波尔23.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处死查理一世B.“光荣革命”C.议会通过《权利法案》D.詹姆士二世逃亡24.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 B.1791年的法国宪法C.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5. 有关1791年法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制宪议会制定颁布②规定法国为共和制国家③是法国历史是第一部宪法④实行三权分立原则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6.美国三权分立中,三权不包括A.行政权 B.外交权 C.司法权 D.立法权27.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是A.华盛顿 B.富兰克林 C.麦迪逊 D.林肯28.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就快到了,高一学生要如何进行期末考试复习准备呢?对于必修一的知识内容,我们在记忆之后,还需要做份试题来加以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B.宗法关系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

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秦始皇陵秦长城阿房宫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工匠水平的高超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D.实行“陶片放逐法”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

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历史必修1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项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A.丞相 B.御使大夫 C.太尉 D.诸卿2、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A.皇权日益加强 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C.相权战胜皇权 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3、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中,都涉及到的是①开埠通商②开办工厂③割占土地④战争赔款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4、“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

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

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

”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6、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和科学精神C.追求真理的精神 D.勇于解放精神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8、我国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多党合作、长期共存 B.多党执政、互相监督C.中共为核心的多党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9、党和政府在少数民主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C.民族团结 D.共同繁荣10、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11、新中国建立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破产的标志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与苏联等17国建交 D.中美建交12、中国积极推进与下列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相关的区域合作①亚太经合组织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联合国④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13、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A、小国寡民B、以血缘关系组织在一起C、城邦之间没有任何往来D、实行奴隶制14、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A、罗马公民之间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1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D、君主权利受宪法制约1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A、资产阶级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D、邦联共和制17、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欧文B、卢梭C、圣西门D、傅立叶18、下列哪项不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B、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19、下列有关第一国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B、领导机构是临时中央委员会C、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D、马克思被选举为临时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0、巴黎公社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1)、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2)、以阶级斗争争取工人阶级自身的解放(3)、夺取资产阶级的资本(4)、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A、(1)(2)(3)(4)B、(2)(3)(4)C、(3)(4)D、(1)(2)(4)21、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杜鲁门主义的出笼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2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点是A、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24、坚持独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的是A、戴高乐B、马歇尔C、丘吉尔D、舒曼25、当代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A、第三世界日益崛起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C、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D、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选择题答题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8个单元 附解析 10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8个单元 附解析 10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页) 109附解析个单元8共(全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100满分分钟:45时间()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中易 4 、32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6 、57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12、1113 、10、 9、8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 、18、1620 、17、15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综合21 22 ,小题20本大题共(一、选择题) 分60共,分3每小题,莫如亲亲,捍御侮者;犹惧有外侮,怀柔天下也)指周(“其1.故以亲屏( )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周。

拱卫王室统治B.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A. 扩大统治范围D.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C.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B 解析2.以嫡,纣王虽幼;不得立,系庶出,“微子启虽长:《吕氏春秋》记载( ) ”材料反映了立。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 财产继承的原则A.C. 兄终弟及的传统D. 任人唯才的要求页109 共页1 第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虽幼不得立”,“庶出:B 解析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位间的关系立于宗庙的先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朝(商3.。

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示”有大小之别。

称之为“示”,王的神主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 ) 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A.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B.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C.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D.项A故,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C 解析B故,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错误项错误它们之间无一不是,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礼仪、从祭祀规格、;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治国理念“家国同构”浓厚的;项正确C故,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项错误。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卷

奉新三中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卷命题人:温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正确的是()A、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主的标志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C、人类社会由文明时代进入野蛮时代D、公有制被私有制代替的历史倒退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封邦建国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假设甲、乙、丙、丁四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在西周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大()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商朝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5.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6.“王初并天下……于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蔚、蓝。

”上述材料中的“王”是指() A、周文王 B、周武王 C、秦孝公D、秦始皇7.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8.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便于发布命令B、增强皇帝的权威感C、便于控制兵权D、否定周王的权威9.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臣与君的关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1..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13. 历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word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测试题1[1]

(word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测试题1[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是A.互相矛盾B.互不关联C.互为表里D.互相独立2.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至上B.权力高度集中C.三公九卿制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A.分封制B.察举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方式相同B.背景相同C.目的和性质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6.为了反抗外来侵略,摆脱苦难,中华民族各阶层纷纷行动起来。

19世纪末,著名的反帝爱国斗争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说明A.国共矛盾完全消除B.中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立场C.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D.蒋介石不在反共反人民10.“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②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④社会极度混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B.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12.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不结盟”④“一边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14.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测试题1[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测试题1[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1 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期间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是A .相互矛盾B.互不关系C.互为表里 D .相互独立2.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 .皇权至上B.权益高度集中C.三公九卿制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3.元代的行省制度本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A .分封制B .察举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持续,主假如因为A .方式同样B .背景同样C.目的和性质同样 D .发动战争的国家同样6.为了抗争外来侵略,挣脱磨难,中华民族各阶层纷繁行动起来。

19 世纪末,有名的反帝爱国斗争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8.抗日民族一致战线正式成立说明A .国共矛盾完整除去B .中共完整丧失了自己的立场C.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 D .蒋介石不在反共反人民10.“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要损坏,主要表此刻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②各级领导机关没法正常工作③各样违宪违纪行为不停④社会极度杂乱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有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造成这类场面的历史本源是A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权益的干预B .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峙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权益的破坏12.新中国成立早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①“别树一帜”②“打扫洁净房屋再请客”③“不缔盟”④“一边倒”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20 世纪 70 年月,中国恢复在结合国的合法权益,其主要促成的要素不包含A .中美成立正式外交关系B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D.中国政府长久的外交努力14.伯利克里在有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因此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量人手中。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一专题一整合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一专题一整合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历史纵横
(2)趋势与影响 ①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 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 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 了初步基础。
专题整合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一、大趋势 1.命题规律 (1)从考查形式看,该考点的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多样,注重 文字史料或图片,有些试题的切入点比较新颖,如 2010 年北京文综题以一幅古代 地图考查汉朝郡国并行制。 (2)从考查内容看,考查的内容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外,分封制、宗法制多有 涉及。如 2010 年的广东文综和陕西文综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宗法制。 (3)从分值上看,本专题在 2010 年高考的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分别为:山东、福建、 安徽、四川、广东等省 4 分,江苏 6 分,浙江为 12 分。 2.热点角度 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如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海外华侨的突出贡献; 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如“省管县”等问题都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历史纵横
答案:(1)负责司法。 (2)从“无为”到“有为”,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成为 汉武帝时立法的指导思想。 (3)不会,中华法系至唐朝完全形成,触犯皇帝罪不可恕。或者:会,因为我国古代 司法具有“人治”的特征,遇到开明君主或明智的司法官会维持原判。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历史纵横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答案:(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 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唐代: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中世纪英国:主要由国王遴选,对 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 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郡县制度B.官僚制度C. 皇帝制度D.朝议制度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A.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B.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8.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

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

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

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

”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 B.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 D.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9.“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推恩令 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10.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虽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唐太宗()A.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B.注重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C.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D.从纷繁的事物中解放了出来1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13.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①《汉武大帝》中的刘彻设通判监察地方②《隋唐英雄传》中隋朝通过实行察举制来选拔官员③《大宋提刑官》中皇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4.《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引文认为,君主应当()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15.《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16.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不能作证这一观点的是()A.完善科举程序B.创立行省制度C.强化文人政治D.世俗文学兴起17.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18.“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19.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20.“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唐朝当时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2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22.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

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2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24.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利更加强。

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①西周分封制②西汉“中朝”的建立③明朝的内阁制④清初建立军机处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 A. B .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C .D .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共50分) 26.“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材料(16分) 材料一 “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 ——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 ——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6分)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4分)(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