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有机催化剂是在有机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的一类化合物。
它们能够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活化能,且在反应结束时可通过简单分离和回收的方式得到。
有机催化剂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化学结构和催化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酸催化剂、碱催化剂、金属有机催化剂等。
本文将对有机催化剂的种类及其应用进行整理。
1. 酸催化剂酸催化剂是指带有正电荷或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弱酸、质子酸等。
酸催化剂常用于烯烃的加成、脱水、酯化、酯醇化和酮醇化等反应中。
其中,质子酸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在烯烃加成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产生碳正离子中间体,促进加成反应的进行。
2. 碱催化剂碱催化剂是指带有负电荷或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化合物,包括强碱和弱碱。
碱催化剂常用于酯的水解、酯的缩合以及Michael加成等反应中。
例如,氢氧化钠(NaOH)常用于酯的水解反应中,通过提供OH-离子促使水解反应进行。
3. 类金属有机催化剂类金属有机催化剂是指由过渡金属与有机配体形成的化合物。
这类催化剂具有活泼的金属中心和配体的协同作用,能够促进氧化、还原、羰基化、氢化和羟基化等反应。
常见的类金属有机催化剂包括钯催化剂、铜催化剂和铁催化剂。
例如,钯催化剂通常用于碳-碳键形成的反应中,如Suzuki偶联反应和Heck偶联反应。
4. 其他有机催化剂除了上述几类常见的有机催化剂外,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类型的催化剂。
例如,Lewis酸催化剂能够通过与反应物中的电子云形成配位键而参与化学反应。
还有氧化剂催化剂、还原剂催化剂和硅胺催化剂等。
有机催化剂的应用广泛,涵盖了有机合成中各个领域。
例如,酸催化剂常用于脱水反应、酯化反应和酮醇化反应等有机合成中。
碱催化剂常用于醇酸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和Michael加成等反应中。
类金属有机催化剂在碳-碳键形成的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钯催化的偶联反应和铜催化的氧化反应。
环境材料与催化剂

环境材料与催化剂环境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环境材料与催化剂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关键领域。
本文将介绍环境材料与催化剂的基础知识、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环境材料的基础知识环境材料是一种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的材料,通常是指具有吸附、分离、过滤、降解和防护等功能的材料。
另外,研发环境材料的同时,要考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环境友好型也是环境材料的一大特点。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环境材料包括吸附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和膜材料等。
吸附材料主要具有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如活性炭、氧化铁等;离子交换树脂则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去除水中的离子污染物;膜材料则可以通过分离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环境材料,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聚合物等,它们可以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
二、催化剂的基础知识催化剂是一种通过提高反应速率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而不改变反应物质和反应产物的化学性质。
在环境保护领域,催化剂通常用于废气处理、生物质转化、污水处理等方面。
催化剂的种类很多,其中金属催化剂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
金属催化剂具有反应活性高、寿命长、选择性好等特点。
同时,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催化剂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环境材料与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材料和催化剂的研究已经深入多个学科和领域。
在污水处理方面,离子交换树脂和膜材料等环境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而钛基催化剂、银催化剂等催化剂则在废气处理、生物质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一些新型环境材料和催化剂也不断涌现。
例如,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催化活性,已经被应用于细胞成像、癌症治疗等方面。
与此同时,水性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等环境材料,也在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环境材料与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未来,环境材料和催化剂方向的发展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催化基础知识普及

催化基础知识普及氧物种为了认识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性,了解作为反应物之一的氧和氧化物催化剂中的氧在表面上的存在形式和在反应中的作用,无疑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1)氧吸附态氧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极其复杂,有分子形式吸附的缔合吸附和解离吸附,且氧原子可以进入金属晶格内部,生成表面氧化物。
一般在氧化物上主要存在的氧物种有:分子氧O2、分子吸附氧O2-、原子吸附氧O-、表面晶格氧O2-以及体相晶格氧O2-。
相互转化关系:分子氧O2<——>分子吸附氧O2-<——>原子吸附氧O-<——>表面晶格氧O2-更为具体:O2(g) <——>O2(s) <——>O2-(s) <——>O22-(s) <——>2O-(s) <——>2 O2-(s)活性O-(s) >O22-(s)> O2-(s)(2)氧物种表征现在普遍认为在催化剂表面上氧的吸附形式主要有:电中性的氧分子物种(O2)ad和代负电荷的氧离子物种(O2-<(2为下标>分子吸附氧、O-原子吸附氧、O2-<(2为上标>晶格氧<包括表面晶格氧和体相晶格氧>),这些氧物种可以采用电导、功函、ESR以及化学方法给与测定。
以分子氧形式进行化学吸附时,氧物种的电导不变,而以离子氧形式进行化学吸附时,常常伴以很明显的电导变化,并且由于在表面上形成一负电荷层和靠近晶体表面层形成正的空间电荷,使功函随之增加,所以可借助电导和功函的测量容易区别可逆吸附的分子氧和不可逆吸附的离子氧。
对于离子氧O-和O2-(2为下标,分子吸附氧),可以借助两者在ESR谱上的不同信号而加以区别。
更为准确的方法是:核自旋I=5/2的同位素17O,其在吸附时,ESR谱有精细结构。
如吸附态为O-物种,其精细结构由6条线组成(我在测CeO2表面氧时,发现奇怪现象:550度焙烧后的氧可以观测到典型的O-、O2-谱线;但是650度焙烧的氧出现6条谱线,我只是常规的ESR,没有采用同位素,为何也出现6条谱线,晕!!!),而吸附态为O2-物种时,由于未成对电子和两个17O核作用,精细结构为11条谱线。
第十四部分 催化剂基础知识

第十四部分催化剂基础知识一、选择题(中级工)1、按( B )分类,一般催化剂可分为过渡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等。
A、催化反应类型B、催化材料的成分C、催化剂的组成D、催化反应相态2、把暂时中毒的催化剂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恢复到一定活性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 D )。
A、活化B、燃烧C、还原D、再生3、把制备好的钝态催化剂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变为活泼态的催化剂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 A )。
A、活化B、燃烧C、还原D、再生4、催化剂按形态可分为( D )A、固态,液态、等离子态B、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C、固态、液态D、固态、液态、气态5、催化剂的活性随运转时间变化的曲线可分为( A )三个时期A、成熟期一稳定期一衰老期B、稳定期一衰老期一成熟期C、衰老期一成熟期一稳定期D、稳定期一成熟期一衰老期6、催化剂的主要评价指标是( B )A、活性、选择性、状态、价格B、活性、选择性、寿命、稳定性C、活性、选择性、环保性、密度D、活性、选择性、环保性、表面光洁度7、催化剂的作用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B )A、反应速率B、平衡转化率C、反应的选择性D、设备的生产能力8、催化剂须具有( B )A、较高的活性、添加简便、不易中毒B、较高的活性、合理的流体流动的性质、足够的机械强度C、合理的流体流动的性质、足够的机械强度、耐高温D、足够的机械强度、较高的活性、不易中毒9、催化剂一般由( C )、助催化剂和载体组成A、粘接剂B、分散剂C、活性主体D、固化剂10、催化剂中毒有( C )两种情况A、短期性和长期性B、短期性和暂时性C、暂时性和永久性D、暂时性和长期性11、关于催化剂的描述下列哪一种是错误的( C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能加快逆反应的速率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D、催化剂对反应过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12、使用固体催化剂时一定要防止其中毒,若中毒后其活性可以重新恢复的中毒是( B )A、永久中毒B、暂时中毒C、碳沉积D、钝化13、下列叙述中不是催化剂特征的是( A )A、催化剂的存在能提高化学反应热的利用率B、催化剂只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C、催化剂参与催化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数量都不发生改变D、催化剂对反应的加速作用具有选择性14、原料转化率越高,可显示催化剂的( A )越大A、活性B、选择性C、寿命D、稳定性15、载体是固体催化剂的特有成分,载体一般具有( D )的特点A、大结晶、小表面、多孔结构B、小结晶、小表面、多孔结构C、大结晶、大表面、多孔结构D、小结晶、大表面、多孔结构16、在催化剂中,一些本身没有催化性能,却能改善催化剂性能的物质,称为( B )A、活性组分B、助催化剂C、载体D、抑制剂17、在固体催化剂所含物质中,对反应具有催化活性的主要物质是( A )A、活性成分B、助催化剂C、抑制剂D、载体18、在实验室衡量一个催化剂的价值时,下列哪个因素不加以考虑( D )A、活性B、选择性C、寿命D、价格19、催化剂之所以能增加反应速度,其根本原因是( A )。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催化剂是有机化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催化剂种类,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酸催化剂酸催化剂是一种促进反应进行的催化剂。
它们通过质子(H+)捐赠或电子亲合物质转移来提高反应速率。
常见的酸催化剂包括硫酸、磷酸、苯甲酸等。
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例如酯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
二、碱催化剂碱催化剂能够通过质子(H+)的吸收或电子的捐赠使反应进行。
它们通常是碳酸盐、氢氧化物或氨基化合物等。
碱催化剂在多个有机反应中具有重要地位,如酯水解反应和肼与酰胺的反应。
三、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催化剂通常是过渡金属,如铂、钯、钌等。
金属催化剂能够促进氧化还原和断键形成等反应。
它们广泛应用于还原、氢化、羰基化反应等有机合成中。
四、酶催化剂酶是一类高效且特异性的催化剂,它们对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至关重要。
酶催化剂能够通过与底物的特定结合来提高反应速率。
酶催化剂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激酶促进糖酵解、蛋白质合成和DNA 复制等生物过程。
五、光催化剂光催化剂是一类能够通过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的催化剂。
它们通常是过渡金属配合物,如二氧化钛等。
光催化剂可以在无外部供应能量的情况下促进光化学反应,如光解水制氢、光催化合成等。
六、杂化催化剂杂化催化剂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催化剂组合而成的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能够发挥多种催化作用,并在特定反应中表现出协同效应。
杂化催化剂常见的应用包括催化加氢、歧化和复分解反应等。
结论有机化学中的催化剂种类繁多且应用广泛。
酸、碱、金属、酶、光和杂化催化剂都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并熟练应用这些催化剂,将能够极大地提高有机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推动有机化学研究的发展。
固定床反应器操作与控制—催化剂基础知识

二、催化剂基本特征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本 身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基本 特征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二、催化剂基本特征
不同催化剂的产物
二、催化剂基本特征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本 身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基本 特征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能进行 的化学反应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没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在加速正反应 的同时,也能同样程度加速逆反应
固体催化剂的使用-装填和使用
1.催化剂的装填
注
避免催化剂从高处落下造成破损
意
问
题
在填装床层时一定要分布均匀
固体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活化
2.催化剂的活化 所用气体
温度、活化气体 的浓度、空速等。
影响因素
氢气、硫化氢、 一氧化碳或氯化 烃等。
活化
使用
活化目的
固体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活化
催化剂的活化
又及时排不出去,还会影响到催化剂的力学性能; 3. 还原一般是在工业反应器内进行的,升温过程太快,不容易做到床层温度均匀。
还原时,升温要缓慢,并在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恒温一段时 间,有利于床层温度均匀和床层内的水汽排放。
催化剂的活化
合成氨催化剂的活化
气体中少量的水汽会把a-Fe重新氧化成Fe304
催化剂的制备
2.浸渍法
将制作催化剂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里配成溶 液,然后把抽成真空的多孔载体浸没在溶液 里,使有效组分吸附在载体的内外表面上。
影响因素:活性组分对载体的用量比、载体浸 渍时溶液的浓度、浸渍后干燥速率等。
催化剂的制备
3.混合法
将几种组分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制 成多组分催化剂。
第一章 催化剂基础知识

复杂命名法:
类别代号+(被引进号)+特性代号+序列代号 +形代号(Q、H、Y)+还原(-H)+基本名称 如:B(T)203Q-H型低温变换催化剂
1.4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以多相固体催化剂为例 ,其一般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多相固体催化剂
主催化剂 共催化剂 助催化剂 载体
天然矿物 合成产物
1.3.2 催化剂的分类
氧化催化剂 按催化单元反应: 加/脱氢催化剂
聚合催化剂
石油炼制催化剂 无机化工(化肥工业)催化剂 按工业类型: 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催化剂 环境保护催化剂 其他催化剂
中国工业 催化剂分类
*酸性催化剂种类
1.液体酸 均相反应:H2SO4、HF、HNO3、H3PO4、H3BO3… 用于: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
按反应体系物相均一性:
多相催化剂(多为固体) 均相 酶催化剂
酸-碱性催化剂 按作用机理: 氧化-还原型催化剂
配合型催化剂 双功能催化剂
1.3.2 催化剂的分类
按元素及化合态:
金属催化剂:Fe、Co、Ni、Pt等 氧化物或硫化物催化剂: 酸、碱、盐催化剂 金属有机化合物
按来源:
非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
1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催化剂基础知识催化剂基础知识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表征技术催化剂表征技术一催化剂基础知识一催化剂基础知识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简史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简史催化剂在经济上的地位和作用催化剂在经济上的地位和作用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催化剂的相关术语催化剂的相关术语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催化剂的宏观物理性质催化剂的宏观物理性质11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简史工业催化剂的发展简史萌芽时期萌芽时期20世纪以前世纪以前奠基时期奠基时期20世纪初世纪初大发展时期大发展时期20
第一章_(总)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础知识

(活性组分)
基质 (载体)
•催化材料本身就是催化剂
粘结剂
催化剂 •新催化材料引导催化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催化剂实验室发现与商业化应用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
–主催化剂 –共催化剂 –助催化剂 –载体
主催化剂
主催化剂又称为活性组分,它是多组元催化剂中的 主体,是必须具备的组分,没有它就缺乏所需要的 催化作用。 例如,加氢常用的Ni/Al2O3催化剂,其中Ni为主 催化剂,没有Ni就不能进行加氢反应。 有些主催化剂是由几种物质组成,但其功能有所不 同,缺少其中之一就不能完成所要进行的催化反应。 如重整反应所使用的Pt/Al2O3催化剂,Pt和 Al2O3均为主催化剂,缺少其中任一组分都不能进 行重整反应。这种多活性组分使催化剂具有多种催 化功能,所以又称之为双功能(多功能)催化剂。
催化剂分类
按元素周期律分类: 金属催化剂(Ni, Fe, Cu, Pt, Pd…等过渡金属 或贵金属)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多为 半导体) TiO2、 La2O3、CeO2、MoO3、 MoS 等 酸碱催化剂( SiO2-A12O3、WO3/ZrO2、各类 分子筛等 )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MLn) 双功能催化剂(Pt/SiO2-A12O3; Pt(Pd)/分子 筛;MgO-SiO2 )
能否打破热力学平衡? 答案是肯定的!利用催化膜技术是未来的希望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位置 -实例(2)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位置 -实例(3)
催化作用通过改变反应历程 而改变反应速度
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 降低反应活化能得以实现的。 有少数反应不是通过改变反应活化能加速化学 反应的,而是通过改变指前因子加速化学反应 (提高碰撞次数)。例如甲酸分解反应,用玻 璃和铑二种催化剂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102.4kJ/mol和104.5kJ/mol,二者极其接 近,然而铑为催化剂的分解速率是玻璃的一万 倍。
石油化工催化剂基础基础 全面

使合成氨实现工业生产
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意味着
1、催化剂参与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2、通过反应历程改变使化学反应的所需克服的能垒数值 大大减少。 结果: 催化反应相对常规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温和得多,甚
至常规条件下难以发生的反应,在催化剂参与下实现了工
业化生产。
催化剂对加速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
绪论
名称 氧化铝催化剂 铂(网)催化剂 钯分子筛催化剂 符号 AI2O3 Pt Pd/分子筛 功能 脱水 氧化 异构、加氢
硫化钴-硫化钼-氧化铝催 Co-Mo/AI2O3(硫化型) 化剂 硫钼酸铋-氧化硅催化剂 硅酸铝催化剂 亚铬酸铜催化剂 铂-氧化铝催化剂 Bi-Mo-P-Si-O SiO2-AI2O3 Cu-Cr-O Pt/AI2O3或Pt- AI2O3
问题2:催化剂的选择性在工业上有何意义?
催化剂的主要性质
活性 选择性 稳定性与寿命 比表面和孔结构 颗粒形状与大小
机械性质
活性
1
反应速率表示法
dnA dnP [m ol g 1 h 1 ] m dt m dt dnA dnP rV [m ol L1 h 1 ] Vdt Vdt dnA dnP rS [m ol m 2 h 1 ] Sdt Sdt rV rm S g rS rm
组分和助催化剂不产生挥发、流失或其他化学变化。
耐热稳定性:催化剂在反应和再生条件下,在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
不因受热而破坏其物理一化学状态,产生烧结、微晶长大和晶相变化。
抗毒稳定性:催化剂不因在反应过程中吸附原料中杂质或毒性副产物
而中毒失活,这种对有毒杂质毒物的抵抗能力越强,抗毒稳定性就越好。
机械稳定性:具有抗摩擦、冲击、重压及温度骤变等引起的种种应力,
催化剂基础知识

工艺基础知识1.什么是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特征是什么?答: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的组成和重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度的称正催化剂;减慢的称负催化剂。
通常所说的催化剂是指正催化剂。
催化作用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
在反应终了,相对于始态,催化剂虽然不发生变化,但却参与了反应,例如形成了活化吸附态,中间产物等,因而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
催化作用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但却能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在可逆反应中能以同样的倍率提高正逆反应的速度。
催化剂只能加速在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
催化作用的选择性。
催化剂可使相同的反应物朝不同的方向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但一种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加速一种反应。
例如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使用铜和镍两种催化剂,在相应的条件下分别生成甲醇和甲烷+水。
一种新的催化过程,新的催化剂的出现,往往从根本上改变了某种化学加工过程的状况,有力推动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创造出大量财富,在现代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和新兴的海洋石油化工工业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如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化学加工过程的效率,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产品,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以及在生命科学方面,催化作用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2.什么是活化能?答:催化过程之所以能加快反应速度,一般来说,是由于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
为什么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呢?关键是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表面原子之间产生了化学吸附,形成了吸附化学键,组成表面络合物,它与原反应物分子相比,由于吸附键的强烈影响,某个键或某几个键被减弱,而使反应活化能降低很多。
催化反映中的活化能实质是实现上述化学吸附需要吸收的能量。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反应物分子有了较高的能量,才能处于活化状态发生化学反应。
这个能量一般远较分子的平均能量为高,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活化能。
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愈大,反应愈慢,活化能愈小,反应愈快。
催化剂基础知识

催化剂基础知识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而自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的物质。
催化剂在工业化学、能源产业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催化剂的基础知识对于研究和应用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催化剂的概念、种类、活性以及在工业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通过降低活化能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与反应物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中间物质,然后再恢复其原来的状态,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不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转化,因此,它是可重复使用的。
催化剂的种类根据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催化剂可以分为两类: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在反应中与反应物和产物处于相同的相态,例如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有机化合物。
异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产物处于不同的相态,例如固体催化剂(如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等)和气体催化剂(如酸碱催化剂)。
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催化剂对反应物参与反应的能力。
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其表面上的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是指催化剂表面上的一个原子、一个分子或一个团簇,它具有特殊的化学反应性质。
活性位点通过吸附反应物,促使反应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工业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催化剂在工业和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化学中,催化剂常被用于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例如,氢化反应中常使用的氢化催化剂可以将烯烃转化为烷烃。
在环境保护领域,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净化废气和水的过程中。
例如,三元催化剂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而活性炭催化剂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总结催化剂是一种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并加速反应速率的物质。
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
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其表面上的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通过吸附反应物使其发生相互作用,加速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在工业和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反应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催化剂基础必学知识点

催化剂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催化剂基础知识点的一些必学内容:
1. 催化剂的定义: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促进反应速率
的物质。
催化剂通常不会在反应中被消耗,可循环使用。
2. 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剂可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
剂与反应物处于相同的物理状态,而异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的
物理状态,如固体催化剂与气体或液体反应物。
3. 催化剂作用原理: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路径,降低反
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作用可以通过等温吸附、表面
反应、脱附等步骤进行。
4. 活性位点和选择性: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位点是反应发生的关键位置,能够吸附反应物并促使反应发生。
催化剂可以具有选择性,使特
定的反应路径成为优势途径。
5. 催化剂的性质:催化剂的性质包括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表面吸附
性能、酸碱性、比表面积等。
这些性质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6. 催化剂的毒性和失活:某些物质(称为毒物)能够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甚至使其失活。
这可能是由于毒物的吸附阻塞了活性位点,或者
破坏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
7. 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能源领域、环境保护
等方面,例如在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中用于石油加工,以及在汽车尾
气净化系统中用于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以上是催化剂基础知识的一些必学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催化剂的原理及应用。
加氢催化剂反应基础知识(一)

加氢催化剂反应基础知识(一)
加氢催化剂是指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存储氢气,起到促进反应的作用。
常用于加氢裂化、加氢脱硝、加氢脱酸等化学反应中。
作为一种非常
重要的催化剂,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基础知识对于化学工程、化学制药
等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催化剂的种类
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包括磷钼酸盐催化剂、氧化铝负载铂催化剂、锯末
石墨催化剂等。
其中磷钼酸盐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催化剂选择需要根据反应的性质、温度、反应物的分子结构等情况进
行优化选择。
二、加氢反应过程
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原理基于催化剂表面上的氢原子存储。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与已存储的氢原子作用,生成加氢产物。
反应
产物会释放表面的氢原子,使得催化剂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反应。
三、催化剂的性能指标
影响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含量、催
化剂的比表面积、穴道大小、热稳定性等。
催化剂的寿命也是一个重
要的指标,其与催化剂表面的聚积程度、氧化程度等密切相关。
四、构建高效的催化剂
在设计催化剂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反应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确定催化
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催化剂的成分和比例、溶胶-凝胶等技术的
应用。
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确保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反应效率。
总之,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基础知识对于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提高反应效率、优化工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催化剂技术也将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no3rr电催化基础知识

no3rr电催化基础知识1.引言电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流促使催化剂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子传递和物质转化的方法。
其中,基于氮氧催化剂的电催化技术在能源领域和环境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no3rr电催化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分类、应用等内容。
2.定义n o3r r电催化是一种通过改变物质的电荷状态,使其原子或分子能够在电极表面发生催化反应的技术。
通过控制电流和电位,可以调控电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实现高效能源转化和环境污染物降解。
3.分类n o3r r电催化可以根据催化剂类型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有机催化剂等。
3.1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常见的电催化催化剂,其优点是稳定性好、可调控性高、价格低廉。
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有二氧化铱、二氧化钌等。
3.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尺寸效应,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常见的纳米材料催化剂有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
3.3有机催化剂有机催化剂利用有机分子的电催化能力,实现对特定反应的催化作用。
其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
常见的有机催化剂有多肽、吡啶类化合物等。
4.应用n o3r r电催化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和环境领域,如电化学储能、电解水制氢、电催化还原C O2和电化学降解有机污染物等。
4.1电化学储能n o3r r电催化在电化学储能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电化学反应,储能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电能的高效存储和释放。
4.2电解水制氢n o3r r电催化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
在合适的电流和电位作用下,催化剂可以加快水的分解速度,实现高效制氢。
4.3电催化还原C O2n o3r r电催化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
通过改变电流和电位,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催化C O2的还原反应,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途径。
4.4电化学降解有机污染物n o3rr电催化可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环境的清洁和治理。
通过控制电流和电位,催化剂能够高效地催化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反应,降解有害物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加速反应速率,提高收率和选择性。
本文将对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催化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整理。
一、催化剂的分类及基本原理在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催化剂可分为两大类:酸性催化剂和碱性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能够提供H+,通常是质子,作为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而碱性催化剂则能够提供OH-,从而参与反应中的酸碱中和。
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其反应速率显著增加,同时不参与反应本身。
1. 酸性催化剂1.1 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酸性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酯的酸解反应、醛或酮的缩合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中。
1.2 蒽酚磺酸:蒽酚磺酸是一种强酸催化剂,常用于烯烃的硫酸化反应和醇的酸催化酯化反应。
1.3 磺酰氯:磺酰氯是一种有效的酸性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酯的酸解反应和酰胺的羰基化反应。
1.4 磺酰亚胺:磺酰亚胺具有较强的酸性,常用于烷基化反应和复杂有机分子的碳-碳偶联反应。
2. 碱性催化剂2.1 氨基催化剂:氨基催化剂是一种常见的碱性催化剂,常用于酮或醛的阿尔金反应、醇的消除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中。
2.2 多孔碱性树脂:多孔碱性树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度碱性,常用于酸性物质的中和反应及酯的醇解反应。
2.3 氧化钠: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性催化剂,常用于芳香醛的乙醇缩合反应和脱羧反应。
2.4 氢氧化钾:氢氧化钾是一种常用的碱性催化剂,用于裂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
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1 氢化催化剂的应用氢化催化剂能够催化烯烃或芳香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常用于醛、酮、烯烃、己烯、芳香香精和天然产物等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中。
常见的氢化催化剂包括钯(Pd)、铂(Pt)、钌(Ru)等。
2.2 转移催化剂的应用转移催化剂能够促进酯的酯交换反应,常见的转移催化剂包括四丁基铅(TTPB)和水合氯化钠(NaNH4Cl)等。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手性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手性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学试剂,其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本文将对手性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进行整理。
一、手性催化剂的基本概念手性催化剂是指具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它们通过与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选择性地形成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剂既可以是有机化合物,也可以是金属配合物。
二、金属有机催化剂1. 铑催化剂铑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加成、不对称芳香核糖化等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2. 钌催化剂钌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加成、不对称环化等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和对映选择性。
3. 钯催化剂钯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之一,常用于氢化反应、杂环合成、烯烃功能化等反应中。
4. 铂催化剂铂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芳香核糖化、烯烃功能化等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有机催化剂1. 亚胺催化剂亚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烯烃环化、取代反应、不对称羰基反应等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2. 锆催化剂锆催化剂在不对称HSi加成反应、Asymmetric 1,2-additions等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效果和对映选择性。
3. 磷酸催化剂磷酸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Michael加成、不对称烯烃环化等反应中,在有机合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手性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 药物合成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高效合成手性药物分子。
2. 天然产物全合成手性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
3. 聚合物合成手性催化剂在聚合物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聚合反应的立构和空间构型。
4. 化学传感器手性催化剂可以应用于构建化学传感器,实现对手性分子的检测和识别。
结语手性催化剂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工具,在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手性催化剂种类和应用的整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手性催化剂,为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础知识框架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础知识框架一、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而自身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这种物质被称为催化剂。
二、催化作用原理催化作用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降低反应的能量障碍,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这种原理通常被称为“激活能”或“催化势”。
三、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的活性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催化剂所引起的反应量来表示。
活性是衡量催化剂效率的重要指标。
四、催化剂选择催化剂的选择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选择性、可回收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
不同的化学反应需要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因此了解催化剂的性质和选择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五、催化剂制备催化剂的制备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催化剂的原材料、制备催化剂的溶液或浆料、催化剂成核与生长、催化剂颗粒的大小与形态控制、催化剂的干燥和焙烧等。
制备工艺的不同会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六、催化剂表征催化剂的表征主要包括对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结构特性的研究。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各种表征技术来研究,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谱技术等。
通过对这些表征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催化剂的结构特点、活性组分及其分布情况等信息,为优化催化剂性能提供依据。
七、催化反应动力学催化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脱附速率以及反应在表面上的进行速率等。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催化反应过程,并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反应效率。
八、催化应用催化应用广泛,如石油化工、煤化工、环保、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通过利用催化剂可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例如,通过使用催化剂可以将石油中的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油品,将煤炭气化成合成气等。
此外,在环保领域,通过使用催化剂可以处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在生物医药领域,通过使用催化剂可以合成药物和生物材料等。
在材料科学领域,通过使用催化剂可以合成新型材料等。
催化剂基础知识

催化剂基础知识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常被用于促进化学反应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理解催化剂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和许多其他相关领域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催化剂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催化剂的定义和分类催化剂是指物质在参与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提供反应路径上更低的能量过渡态而增加反应速率的物质。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结束后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
催化剂可以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分类。
按照物理性质,催化剂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催化剂。
固体催化剂是最常见的一类,包括金属、氧化物、硅胶等。
液体催化剂主要应用于液相反应,而气体催化剂则主要用于气相反应。
按照化学性质,催化剂可以分为酸性、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通常是固体酸或酸性离子液体,用于酸催化反应。
碱性催化剂可以是氧化物或碱性离子液体,用于碱催化反应。
氧化性催化剂可以将其他物质氧化为更高价态,而还原性催化剂则具有还原其他物质的能力。
二、催化剂的工作原理催化剂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一是提供一个更低的反应路径,使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容易发生;二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催化剂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表面活性位的概念来解释。
活性位是指催化剂表面上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位置。
催化剂通过活性位与反应物之间形成键合,从而使反应物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中间物质并最终得到产物。
活性位的数量和表面吸附性能是决定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
催化剂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个更有利的反应环境来促进化学反应。
例如,一些酸性催化剂可以通过提供质子来增强酸催化反应。
其他催化剂可以通过吸附气体分子来降低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三、催化剂的应用领域催化剂在许多工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石油炼制:催化剂被广泛用于石油加工中,如裂化、重整和脱硫等过程。
2. 化学合成:许多重要的化学合成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来实现高选择性和高产率。
FCC催化剂理论和制作基础

F C C催化剂理论和制作基础Work hard in everything, everything follows fate!F C C 催化剂基础知识催化剂制作1、分子筛生产工艺流程导向剂:玻璃溶液、高偏溶液;成胶后的胶体在一定的温度25~30℃条件下静置老化一定的时间18~22小时;生成..2、催化剂生产工艺流程3、催化剂成胶反应工艺高岭土:埃洛石:铝溶胶:拟薄水铝石:分子筛=19:25:6:20:30基质载体粘结剂活性组分1、什么叫催化剂的寿命答:催化剂的全部工作时间叫催化剂的寿命..2、催化剂制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 ..3、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包括哪几个答:化学组成包括:灼减、氧化铝含量、氧化钠含量、硫酸根含量、氧化铁含量、氯根含量、氧化稀土含量和其它特定元素含量..45答:包括活性和活性水热稳定性..6、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怎样表示 合成 洗涤过滤 晶化 100℃/24-二次交换过滤 一次交换过滤二次焙烧 分子筛成品 一次焙烧 500~600℃成胶 高温焙烧裂化剂成品 喷雾干燥 气流干燥 洗涤过滤答:催化剂的机械强是用磨损指数来表示的..磨损指数是使催化剂强化磨损后产生产小于15微米的颗粒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的百分比..磨损指数越小;意味着催化剂的机械强度越好..7、催化剂的粒度分布有什么要求答:催化剂的粒度分布主要是表示催化剂在使用时流化性能好坏的一项指标..通常催化剂的粒度分布用激光粒度仪测量;根据微球催化剂的粒子直径不同一般分为几个粒径范围;0-20μm;0-4μm;0-80μm;0-149μm;平均粒径..8、催化剂的灼减是什么含意答:灼减即灼烧减少量;就是催化剂在800℃灼烧一小时后减少的重量;它代表着催化剂中水分及挥发性物质的含量..9、催化裂化催化剂灼减的指标是多少灼减为什么要控制在指标以下答:通常催化裂化催化剂灼减的指标是不大于15%..部分用户有要求指标不大于13%..灼减代表催化剂中的水分及可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催化剂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水分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起到助催化剂的作用;它会使催化剂的活性大大提高;但含有过多的水分;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高温下会产生“热崩”现象;使催化剂的粒子变细;造成催化剂的跑损;影响催化裂化的正常操作和催化剂的活性..10、催化剂的比表面是如何表示的答:比表面就是单位重量的催化剂内、外表面各之和;以平方米/克m2/g为单位..11、催化剂的孔体积是如何表示的答:孔体积是单位重量的催化剂的所有空隙的总体积;以毫升/克ml/g为单位..12、为什么催化剂中氧化钠、硫酸根、氧化铁、氯根等化学物质的含量要控制在指标范围以下答:氧化钠、硫酸根、氧化铁对催化裂化催化剂来说都是有害物质;氧化钠的存在会降低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即使催化剂在高温下活性大大降低;氯根和硫酸根在高温下分解会引起炼油设备腐蚀;氧化铁的存在会使催化剂的选择性变坏;降低汽油产率而增加气体产率..13、为什么催化剂成品要控制一定的比表面、孔体积和堆比答: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才能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为催化裂化反应是在催化剂的表面上进行的..催化剂应有一定的孔体积;既要使原料油分子容易进入催化剂微孔内;又要使反应产物分子易于逸出;同时不影响催化剂的强度;所以催化剂应有一定的孔体积..控制催化剂的堆比;是为了保证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催化剂能够正常流化..14为什么要控制催化剂的粒度分布答:裂化催化剂是微球形;在催化裂化装置中使用时是流化的状态;使用过程中;催化剂的粒度分布要满足三个条件的要求:即容易流化;气流夹带损失小和反应与传热面积大..筛分越细;即小颗粒所占比例大;越容易流化;但颗粒过于细小;会在使用过程中被气流带到大气中;既污染了环境又增加了催化剂的损耗..筛分偏粗时;流化性能变差;对设备的磨损程度也加大..因此;催化剂制备过程必须控制合适的筛分分布;即对细粒子和粗粒的含量都要有所限制FCC技术的发展与催化剂的开发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催化剂不仅为催化反应提供了活性中心;使催化反应得以实现;而且作为载体将热量从再生器输送到反应器;为原料油的裂化提供热能..流化催化裂化的开发最初是从螺旋输送机械送粉剂这一重大开发项目开始的..粉剂的应用是发明流化催化裂化和各种流化床的关键..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发展中形成了无定性硅酸铝催化剂和沸石分子筛微球催化剂两大类..其中沸石分子筛微球催化剂按原料和制造过程可分为:白土基质部分结晶成沸石即原位晶化的全白土催化剂;以及沸石和基质分别制备的全合成沸石催化剂和半合成沸石催化剂..5.1催化剂的组成催化裂化催化剂主要由基质和活性部分分子筛组成;有时还要借助粘结剂的作用;目前催化裂化所用的催化剂是由分子筛、基质也称担体以及黏结剂组成.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活性组分一般由各种形态和类型的沸石组成;可以是单一沸石;也可以是复合沸石;活性组分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选择性、水热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早期的催化剂含沸石8~10%;后来增加到14~16%;有的催化剂如USY沸石含量高达30~50%;沸石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从而满足了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的需要;并使产品分布更合理;轻油收率更高..常见的沸石有Y型、X型和择性沸石ZSM-5等类型;属于Y型的有REY、HY、REHY和USY等;它们均由NaY改性制成..REY沸石具有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在处理碱氮含量高的原料时;以REY沸石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产品分布和较高的轻油收率..REHY是介于REY和USY之间的一种沸石;较适于重质原料油的加工..USY是一种改性的Y型沸石;通过脱铝补硅;提高沸石骨架上的Si/AL比;使结构稳定化;它适合于掺炼渣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并能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沸石的传统概念是一种多孔的晶体硅铝酸盐;具有一定的空腔和孔道;在脱水之后;可以使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通过或不通过;起到筛选不同分子物质的作用;故又称“分子筛”.Smith在1963年对沸石作了一个广义的表述:沸石是一种硅铝酸盐;其骨架结构含有被离子和水分子占据的空腔;这些离子和水分子能够自由的移动;“能够进行离子交换和可逆脱水”.80年代以来;不同元素的化学合成沸石出现;从而使沸石不再局限于硅铝酸盐.构成沸石的原始单元是SiO4、ALO4四面体;这些四面体单元以氧原子连接构成二级单元;由二级单元互相连接构成三级单元或多面体;;最后由多面体单元组成各种特定的沸石晶体结构;;是一种无机单元的聚合体.早期硅酸铝催化剂的微孔结构是无定型的;即其中的空穴和孔径是很不均匀的;而分子筛则是具有规则的晶格结构;它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好象是具有一定规格的筛子一样;只能让直径比它小的分子进入.目前催化裂化使用的主要是Y型分子筛.它的每个单元晶胞由八个削角八面体组成;削角八面体的每个顶端.是Si或AL原子;其间由氧原子相连接.晶胞常数是沸石结构中重复晶胞之间的距离;也称晶胞尺寸.在典型的新鲜Y沸石晶体中;一个单元晶胞包含192个骨架原子位子;55个铝原子和137个硅原子.初期的发现表明;有适当的金属离子交换钠离子的泡沸石;如REHX;其活性经水蒸气处理后比硅铝催化剂高200倍以上..提高汽油辛烷值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超稳Y型沸石USY;而非REY型沸石;原因是使用超稳Y型沸石USY后;由于抽铝补硅的作用;硅铝比较大;活性偏抵;抑制了氢转移反应;汽油烯烃含量较高..Thomas对硅铝催化剂的酸性作了比较清楚的解释..他提出当四价硅和三价铝与氧以四面体配位;其结构需要一个正电离子才能完整..在一定条件下;这一正电离子可以是氢离子;从而使此硅铝催化剂具有裂化活性..裂化催化剂已发展50多年了;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是从白土到合成硅铝;再到沸石催化剂;其各占历史舞台的时间大约是白土十年;硅铝二十年;而沸石至今已近三十年;催化剂的费用通常只占催化裂化成本的一小部分通常小于3%主要成分仍是含Y型沸石催化剂本身;它起着主要裂化作用..其他作为助剂的主要有①助燃剂;②辛烷值添加剂提高汽油辛烷值及烯烃产率;③硫转移剂;④捕矾机等..大孔新沸石YPI-5可能用来进行重油裂化;YPI-5体积很大;空口直径为1.0nm.因此当前重油裂化催化剂的策略是:①采用最低晶胞常数的USY沸石;②采用高沸石含量;③采用低稀土加入量;④控制基质对沸石的活性比值;⑤控制基质孔径分布;⑥考虑金属容留量和使用金属捕集剂及钝化剂..目前优质催化剂约含40%的沸石;由于助剂的使用量要增加;因而稀释了催化剂系统藏量中Y型沸石的浓度..择形分子筛的硅铝比比Y型分子筛高;故更耐磨;稳定性好;针对活性来说;Y型分子筛是择形分子筛的2倍左右;对相同的分子筛来说;铝硅比大;酸密度大;铝原子的尺寸也比硅原子大;所以晶胞常数较大;活性较高;干气、生焦较高;但铝不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在高温和水蒸气条件下铝原子逐渐脱落;晶胞尺寸也逐渐变小;活性也逐渐下降..一个Y型分子筛的晶粒尺寸约1μm1000nm;新鲜择形分子筛晶粒的尺寸约7~8μm;经过磨损以后约在1~2μm;可以理解为一个Y型分子筛晶粒1μm约包括500个晶胞晶格;2.43nm大小..分子筛及基质的直径约为1~3μm;如果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直径是60μm;可以理解为分子筛1.5μm×20个+基质1.5μm×20个组成..原料油经喷嘴雾化后;油滴的平均直径大约在60μm左右;与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直径相当;比较大的渣油分子直径大约在1~3nm左右;很多个类似的分子聚集起来雾化后形成在60μm左右的油滴颗粒..催化剂粒径基本上成正态分布;一般Y型分子筛的孔径约为0.74nm;分子筛的最基本单位由晶胞组成;其直径约为2.45nm新剂;脱水后孔直径缩小;收缩后直径降为2.425nm..基质的孔径分布比较广;通常在0~50nm之间;适宜大直径渣油分子的预裂化;基质孔径可以根据重油分子大小及催化剂配方灵活调整..晶胞常数大通常硅铝比小或是新剂;催化剂活性高;转化率高;干气及焦碳产率高;但不稳定;水热稳定性差;晶胞常数小通常硅铝比大或是平衡剂;催化剂活性低;部分收缩和烧结;水热稳定好..基质有全部是惰性的;也有在惰性基质中添加活性基质的;孔体积其实应包括大孔、中孔和小孔这三种孔的孔体积..二级孔是分子筛表面采用特定方法使其塌陷而形成的孔;有利于小分子的裂解..Orbit-3000JM:铝基型;总分子筛含量约为38~40%;其中择型分子筛占3%左右;磨损指数2.0%;耐水热稳定性稍差一些..RSC-2006:硅基型;总分子筛含量约为40%;其中择型分子筛占4.5左右;磨损指数2.1%;耐水热稳定性较好;因为总分子筛含量高;所以磨损指数也较高..CIP-2:铝基型;总分子筛含量33%;其中择型占18%;磨损指数0.8%;总分子筛含量并不高;但择型所占比例偏大;所以磨损指数并不高..择形沸石是一类具有特殊孔道结构和孔径尺寸的沸石;表现出特殊的择形催化性能;开始用于汽油辛烷值助剂的制造;随着新配方汽油规格的逐渐实施;这种沸石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nm.ZSM-5的孔是由十元氧环所构成;介于A型和八面沸石;但是它没有空腔;而只在两种空的交叉点有0.9Na20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掺炼V含量高的渣油情况下;V与Na会形成低熔点化合物;这种共熔物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覆盖在催化剂的表面并渗入内部;使沸石晶体受到破坏;钠和钒对催化剂的破坏具有加和性;因此降低催化剂中的钠含量是极为重要的..③Fe2O3Fe2O3在高温下会分解并沉积在催化剂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催化剂中毒;降低催化剂活性;影响产品分布;增加氢气和干气产率..④SO42-SO42-可与具有捕钒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等生成稳定的硫酸盐;从而使其失去捕钒能力;所以在掺炼渣油的情况下;SO42-的危害性较大;应尽量降低..⑤灼烧减量灼烧减量是指催化剂中所含水分、铵盐和碳粒等挥发性性组分的含量;通常是800℃灼烧损失量;生产中控制其减量≤15%;少量结构水的存在对催化剂形成质子酸中心很重要..⑥RE2O3RE2O3是表示催化剂性能的指标之一;稀土通常来源于催化剂中的沸石;有时在催化剂制造工艺中也引入稀土离子以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在REY催化剂中;RE2O3含量可以代表催化剂中含有REY的多少;对同类催化剂而言;通常RE2O3含量越高;催化剂活性越高;但焦碳产率也偏高..平衡催化剂中的金属含量;如Ni、Na、V等;可以反映催化剂的污染程度;对裂化反应的影响很大..二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通常包括:比表面积、孔体积、密度、磨损指数、筛分组成五个主要项目.①比表面积m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内外表面积的总和.单位质量的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叫比表面积.通常内表面积远大于外表面积.因基质和制造工艺的不同;不同产品的比表面积与活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一般说来;全合成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于半合成的.②孔体积和孔径ml/g孔体积是多孔性催化剂颗粒内微孔体积的总和;单位是ml/g.孔的大小主要与催化剂中的基质密切相关.对同一类催化剂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孔体积会减少;孔直径会变大.孔体积不仅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而且还能影响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寿命及耐热性能.孔径是微孔的平均直径;对气体的扩散有影响;孔径大;分子容易进出;再生性能好;孔径太小;不易扩散出来的产物分子容易缩合生焦并产生气体;而且比粗孔容易受热而崩坏.近年来;为适应大分子烃类的裂化;催化剂正向大孔、小表面积的方向发展.③磨损指数催化裂化催化剂除了要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机械强度.机械强度不好的催化剂;不但操作过程中跑损多;会增大催化剂用量;污染环境;严重时会破坏催化剂在再生器稀、密相中的合理分布;甚至使装置无法运转.磨损指数越小;表明该催化剂的抗磨性能越好.④筛分组成催化剂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不同粒径范围所占的百分数;称为筛分组成或粒度分布.催化剂的筛分组成应满足三个条件;即容易流化、气流夹带损失小和反应与传质表面积大.颗粒越小;越易流化;表面积也越大;但气流夹带损失也大.流化催化剂的颗粒大小主要在20~100μm之间.小于40μm的叫“细粉”;大于80μm的叫粗粒.粗粒与细粉含量的比值叫做“粗度系数”;该值大时;流化性能差;通常不大于3.再生系统中平衡剂的细粉含量在15~20%时;流化性能好;气流夹带损失也不大.小于20μm的细粉在流化状态下很容易从旋分器中跑掉;耐磨性越差;跑损越严重.越细的催化剂颗粒;在装置中停留的时间越短;而粗粒停留时间较长;活性衰减也大;为了维持装置的平衡活性水平;适当卸剂并补充新剂是必要的.粗粒多时;流化性能差;对设备磨损程度大.平衡剂的粒度组成取决于三个因素:⑴补充的新鲜剂的粒度组成;⑵催化剂再设备中的操作状况如流化和它的耐磨性;⑶旋分器的工作效率.一般工业装置中平衡剂所含细粉不多约为5~10%;原因是床层线速较高;旋分器回收效率差等.⑤密度催化剂密度的大小;对流化性能、流化床的测量、设备的大小和催化剂的计量都有影响.通常;催化剂的密度用表观松密度表示.骨架密度>颗粒密度>堆积密度>表观松密度三催化剂的使用性能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抗金属污染性和再生性能是裂化催化剂的基本使用性能.① 活性催化剂的活性是反映其加快催化裂化反应速率的性能.沸石催化剂的活性用微反活性表示.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活性主要来源于其活性组分;不同的沸石其活性水平相差很大.REY由于其酸性中心密度高;活性也较高.REHY与REY相比;降低了酸中心密度;其活性有所降低;但其选择性好、生焦少.REHY 型催化剂如RHZ-200与REY型催化剂共Y-15、偏Y-15相比;其初活性低;但动态活性二次转化率/焦碳较高.REUSY由于骨架铝被部分脱除;晶胞收缩;热稳定好.同时;脱铝后酸性中心密度下降;从而减少了氢转移反应;汽油烯烃含量增加;辛烷值提高.虽然USY催化剂活性有所降低;但选择性提高;为保持超稳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中往往需要加入较多沸石组分;同时需要采用较高的剂油比;以保证装置的转化率.② 选择性选择性表示催化剂能增加所需要的产品轻质油品和减少副产品干气和焦碳等反应的选择能力.活性高的催化剂;选择性并不一定好.选择性的好坏与它的品种和制造质量有关;另外;重金属对平衡剂的污染;会大大降低催化剂的选择性.③ 稳定性催化剂在使用条件下保持其活性的能力定义为稳定性.催化剂在反应和再生过程中由于高温和水蒸气的反复作用;使催化剂表面结构的某些部分遭到破坏;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活性下降的现象称为老化.催化剂的稳定性就是指耐高温和水蒸气老化联合作用的能力;也叫水热稳定性.可以分为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两种一般而言;硅铝比高的稳定好.沸石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含钠量有关;含钠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好.生产装置中在催化剂补充速度和中毒状况相同的情况下;平衡活性越高说明稳定性越好.超稳Y沸石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④ 再生性能烃类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焦碳;焦碳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上会使活性降低;选择性变差;因此催化剂必须经常再生.由于积碳量对沸石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影响非常大;因此要求再生后的沸石催化剂含碳量一般在0.2%以下USY最好在0.1%以下.对于一个催化裂化装置;处理能力的关键常常是再生系统的烧焦能力而不是反应器.一般来说;低比表面积大孔径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⑤抗重金属污染性能原料油中的重金属沉积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使产品分布变坏;轻收降低;气体和焦碳产率升高.已经证明;重金属污染会给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现正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重金属污染.如采用金属钝化剂;或在工艺上采取金属钝化的措施如干气预提升;对催化剂来讲;增加催化剂中沸石含量;采用低比表面积大孔径的基质;或专门制备抗重金属污染的催化剂;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⑥ 催化剂的酸性催化裂化是固体酸性催化剂的催化过程;它的活性中心来源于催化剂表面的酸性部位.催化剂的酸性与其反应活性、选择性直接相关.沸石的酸性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硅铝比、晶体的结构、沸石经阳离子交换和热处理等改性.5.3催化剂的品种和选用催化剂对催化裂化装置的产品收率、质量以及平稳操作和环境控制等方面都起者重要作用.正确选择催化剂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按沸石分类若以沸石分类;催化裂化催化剂大致可分为稀土YREY、稀土氢YREHY、超稳YUSY和复合裂化催化剂四种.REY型催化剂REY型催化剂具有裂化活性高、水热稳定性好、汽油收率高的特点;但产品的选择性差;焦碳、气体产率高;汽油辛烷值低.REY平衡剂的晶胞常数在2.440~2.445nm.REY型催化剂一般适用于直馏馏分油原料;在装置上采用较为缓和的操作条件;如:低反应温度、低剂油比;以避免原料过裂化产出过多的焦碳和干气;以最大汽油或轻质油收率为主要生产方案;它是我国1970~1980年主要使用的催化剂品种.主要牌号有:偏Y-15、共Y-15、CRC-1、CRC-3、KBZ、LC-7、LB-1等.1980年末;由于原油紧张;部分FCC装置逐步转向加工渣油和其他二次加工油;REY型催化剂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已不能适应催化原料重质化的要求;这样一种既有良好的产品选择性、又有较高的水热活性和稳定性的REHY型催化剂就应运而生了.①REHY型沸石催化剂我国REHY型沸石催化剂的开发与国外催化剂的发展不同;是出现在超稳Y之后.REHY 型催化剂的性能介于REY型和USY型之间;它兼顾了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为了使其性能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在使用中一般考虑以下几点:⑴⑷需要有良好的烧焦效率;一般再生剂含碳≤0.2%;以保护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数.⑵合适的再生温度;单段再生时≤700℃为宜;两段再生时;一段床温<700℃;二段<750℃⑶催化剂在系统内停留时间以<80天为宜;最佳为45~60天.尽量少用蒸汽;以保持活性⑷一定的剂油比;以满足反应苛刻度的要求.②超稳Y型催化剂超稳Y型催化剂在加工重质原料、改善产品分布、提高汽油辛烷值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着的;其具有焦碳选择性好、汽油辛烷值高的特点.超稳Y由于提高了硅铝比SiO2/Al2O3;降低了酸中心密度;活性中心数目减少;使得其裂化活性也随之降低.超稳Y在制造过程中提高了沸石的加入量;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采用较高的剂油比来弥补其活性的不足要求>6;最好在8以上;同时由于其酸中心密度较低;它对覆盖在催化剂上的焦碳十分敏感;一般要求平衡剂含碳<0.1%;这样对装置的再生要求也随之提高.这类催化剂热稳定性高;但水热稳定性相对差一些;所以要求催化装置有两段独立排烟气的再生器;以便一段在较低的温度下烧去全部的氢和部分碳;二段在较高的温度下烧去剩余的碳;以保证催化剂发挥最好的平衡活性和选择性.随着RFCC技术的发展;USY型催化剂从1980年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国的USY产品主要有:ZCM-7、CHZSRNY、LCH、CC-15、CC-20、ORBIT-3000、COMET-400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基础知识1.什么是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特征是什么?答: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的组成和重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度的称正催化剂;减慢的称负催化剂。
通常所说的催化剂是指正催化剂。
催化作用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
在反应终了,相对于始态,催化剂虽然不发生变化,但却参与了反应,例如形成了活化吸附态,中间产物等,因而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
催化作用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但却能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在可逆反应中能以同样的倍率提高正逆反应的速度。
催化剂只能加速在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
催化作用的选择性。
催化剂可使相同的反应物朝不同的方向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但一种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加速一种反应。
例如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使用铜和镍两种催化剂,在相应的条件下分别生成甲醇和甲烷+水。
一种新的催化过程,新的催化剂的出现,往往从根本上改变了某种化学加工过程的状况,有力推动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创造出大量财富,在现代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和新兴的海洋石油化工工业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如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化学加工过程的效率,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产品,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以及在生命科学方面,催化作用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2.什么是活化能?答:催化过程之所以能加快反应速度,一般来说,是由于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
为什么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呢?关键是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表面原子之间产生了化学吸附,形成了吸附化学键,组成表面络合物,它与原反应物分子相比,由于吸附键的强烈影响,某个键或某几个键被减弱,而使反应活化能降低很多。
催化反映中的活化能实质是实现上述化学吸附需要吸收的能量。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反应物分子有了较高的能量,才能处于活化状态发生化学反应。
这个能量一般远较分子的平均能量为高,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活化能。
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愈大,反应愈慢,活化能愈小,反应愈快。
对于特定的反应物的催化剂而言,反应物分子必须跨过相应的能垒才能实现化学吸附,进而发生化学反应。
简言之,在化学反应中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须提供的最小能量就是活化能。
其单位通常用千卡/克分子或千焦/摩尔表示。
3.什么是催化剂活性?活性表示方法有那些?答:衡量一个催化剂的催化效能采用催化活性来表示。
催化活性是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程度,是判断催化剂效能高低的标准。
对于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多采用以下几种表示方法:⑴.催化剂的比活性。
催化剂比活性常用表面比活性或体积比活性,即所测定的反应速度常数与催化剂表面积活催化剂体积之比表⑵.反应速率表示法。
反应速率表示法即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的量的摩尔数变化来表示。
⑶.工业上常用转化率来表示催化活性。
表示方法为: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已转化掉反应物的量(n‘A)占进料量(n A0)的百分数,表示式为:x A(转化率)= n‘A/ n A0×100%⑷.用每小时每升催化剂所得到的产物重量的数值,即空时得量Y V·t来表示活性。
Y V·t = W(产物重量,kg)/V(催化剂体积,l)·t(反应时间,h)上述⑶、⑷活性表示法,都是生产上常用的,除此之外,还有用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反应后某一组分的残余量来表示催化剂活性,例如,烃类蒸汽转化反应中用出口残余甲烷量表示。
这些方法直观但不确切,因为它们不但和催化剂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制备的条件有关,并且也和操作条件有关。
但由于直观简便,所以工业上经常采用。
4.什么是催化剂失活?失活原因有哪些?答:对大多数工业催化剂来说,它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随催化反应的进行发生微小的变化,短期很难觉察,然而,长期运行过程中,这些变化累积起来,造成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显著下降,这就是催化剂的失活过程。
另外,反应物中存在的毒物和杂质,上游工艺带来的粉尘,反应过程中,原料结碳等外部原因也引起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失活主要是:原料中的毒物,催化剂超温引起热老化,进料比例失调,工艺条件波动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固体结构状态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而引起的活性、选择性衰减。
5.什么是催化剂的选择性?答:当化学反应在热力学上可能有几个反应方向时,一种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只对其中的一个反应起加速作用,这种专门对某一个化学反应起加速作用的性能,称为催化剂的选择性。
选择性= 消耗于预期生成物的原料量/原料总的转化量催化剂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的组分、结构及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如压力、温度、介质等。
6.催化剂中毒分哪几种?分别叙述。
答:催化剂中毒可分为可逆中毒、不可逆中毒和选择中毒。
可逆中毒:毒物在活性中心上吸附或化合时,生成的键强度相对较弱,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毒物,使催化剂活性恢复,而不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质,这种中毒称可逆中毒或暂时中毒。
不可逆中毒:毒物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相互作用形成很强的化学键,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将毒物除去,使催化剂活性恢复,这种中毒叫不可逆中毒或永久中毒。
选择中毒:一个催化剂中毒之后可能失去对某一反应的催化能力,但对别的反应仍具有催化活性,这种现象称为选择中毒。
选择中毒有可利用的一面,例如在串联反应中,如果毒物仅使导致后继反应的活性部位中毒,则可使反应停留在中间产物上,获得所希望的高产率的中间产物。
7.如何评价催化剂强度的好坏?答:工业固体催化剂的颗粒应有承受以下几种应力而不致破碎的强度。
⑴.它必须经得起在搬运包装桶时引起的磨损和撞击,以及催化剂在装填时能承受从一定高度抛下所受的冲击和碰撞。
⑵.催化剂必须承受其自身重量以及气流冲击。
催化剂的强度用压碎强度和耐磨强度来表示。
这一般指的是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许多工业催化剂是以较稳定的氧化态形式出厂,在使用之前要进行还原处理。
一般情况下,氧化态的催化剂强度较好,而经过还原之后或在高温、高压和高气流冲刷下长期使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破坏催化剂的强度。
为此评价催化剂的强度的好坏,不能只看催化剂的初始机械强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催化剂在还原之后,在使用过程中的热态破碎强度和耐磨强度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催化剂在使用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强度才能保证催化剂较长使用寿命。
8.什么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简述比表面的重要性。
答:单位重量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叫做比表面。
单位是m2/g。
多相催化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上,所以催化剂比表面的大小会影响到催化剂活性的高低。
但是比表面的大小一般并不与催化剂活性直接成比例,因为第一,我们测得的比表面是催化剂的总表面,具有催化活性的面积(活性表面)只占总面积的一部分,为此催化剂的活性还与活性组分在表面上的分散有关。
第二,催化剂的比表面绝大部分是颗粒的内表面,孔结构不同,传质过程也不同,尤其是内扩散控制的反应,孔结构直接与表面利用率有关,为此催化剂的活性还与表面利用率有关。
总之,比表面虽不能直接表征催化剂的活性,却能相对反映催化剂活性的高低,是催化剂基本性质之一。
9.什么是催化剂的堆积密度?颗粒密度?真密度?答:催化剂的密度可分为以下几种含义不同的密度:⑴。
堆积密度,⑵。
颗粒密度,⑶。
真密度。
堆积密度是指单位堆积体积的物质具有的质量数:ρ堆=m/V堆=m/(V隙+V孔+V真)颗粒密度是指单位颗粒体积的物质具有的质量数:ρ颗= m/(V孔+V真)= m/(V堆- V隙)真密度是指单位骨架体积的物质具有的质量数:ρ真= m/V真在工业应用中,一般采用堆积密度即装填密度来表示催化剂的密度。
10.催化剂的孔分布、比孔容及对催化反应有什么影响?答:1克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体积的总和称为比孔容(ml/g)。
V~孔 =V孔/m =1/ρ颗– 1/ρ真孔分布指孔容按孔径大小不同而分布的情况,由此来决定催化剂中所包含大孔、过度孔和细孔的数量和分布。
一般情况下,孔径大于200nm的孔称为大孔,孔径小于10nm的孔称为细孔,孔径为10~200nm的孔径称为过度孔。
对某一催化反应有相应最佳孔结构:⑴。
当反应为动力学控制时,具有小孔大比表面的催化剂对活性有利。
⑵。
当内扩散控制时,催化剂的最优孔径应等于反应物或生成物分子的平均自由径。
常压下为100nm左右,300atm下为1nm左右;⑶。
对于较大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则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分子的大小决定催化剂的最优孔分布。
另外,孔结构也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及催化剂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10.催化剂的化学结构按其催化作用分哪几类?答:工业催化剂大多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按其在催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三部分。
⑴.主活性组分是催化剂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组分。
⑵.助剂添加到催化剂中用来提高主活性组分的催化性能,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或热稳定性。
按其作用机理分为结构性助剂和调变性助剂。
结构性助剂作用是增大比表面,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及主活性组分的结构稳定性。
调变性助剂作用是改变主活性组分的电子结构、表面性质或晶型结构,从而提高主活性组分的活性和选择性。
⑶.载体是负载活性组分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的多孔性物质。
其作用是:作为担载主活性组分的骨架,增大活性比表面,改善催化剂的导热性能以及增加催化剂的抗毒性,有时载体与活性组分间发生相互作用生成固溶体和尖晶石等,改变结合形态或晶体结构,载体还可通过负载不同功能的活性组分制取多功能催化剂。
11.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步骤是什么?答:气体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起反应,必须经过以下七个步骤:⑴.反应物分子由气体相向催化剂的外表面扩散(外扩散)⑵.反应物分子由外表面向内表面扩散(内扩散)⑶.反应物吸附在表面上⑷.反应物在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物⑸.产物从表面上解吸⑹.产物从内表面向外表面扩散(内扩散)⑺.产物从外表面向气体相扩散(外扩散)在稳定状态下,反应速度的大小受其中速度最慢的步骤控制。
一般在高温、低流速、大粒度催化剂下可能为扩散控制,而在低温、高流速、小粒度下可能转化为动力学控制。
12.催化剂更换原则有哪几条?答:催化剂更换有如下三种情况:⑴.临时更换:A.催化剂活性恶化,转化能力降至最低允许值以下,临时停车更换。
B.催化剂机械强度恶化,床层阻力超过允许值,临时停车更换。
C.发生恶性设备故障,必须临时卸换催化剂。
⑵.预防性计划更换:催化剂转化能力、床层阻力,设备性能均还在允许值范围内,为了避免非计划停车,利用计划停车机会,作预防性更换。
⑶.最佳经济效益原则:追求保护设备,增产节约,最佳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因素,有计划地提前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