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怎么让班级变好随杂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让班级变好随杂谈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教到一个好的班级,但好的班级需要一个好的老师,怎么样才能让班级变好呢?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么让班级变好随笔杂谈”,欢迎大家赏阅。
怎么让班级变好随杂谈:【第一篇】:做更好的自己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教育对人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指出:“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
在如今的课堂中,除了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招老师喜爱,不乏那些资质平平,成绩平平的孩子。
更有甚者,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这些孩子作为班级中的后进生,是每一老师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
要解放我们的课堂,就要解放课堂中的每一个孩子,关于后进生,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不能听之任之,要在他们还尚幼之时,起到引导,纠正的作用,要尽力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自身最大的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促进后进生的发展,应在教学活动中,分析后进生在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调整后进生心态,关注后进生个性,因材施教,达到学生均衡发展的目的。
提升后进生的的学习水平,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主要突破口。
为全面提供整体素质,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分析问题,树立自信
后进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目标不明确,
方法不合理,使他们很难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学习中的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阅读速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3、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作业漠不关心,若无其事。
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4、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按时完成,马虎应付,抄袭了事。
5、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
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觉性、主动性、自信心,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后进生的学习和进步。
二、调整心态,寻求发展
学生常受到批评就会对学习产生反感和憎恶等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心态会受到极大的扭曲,觉得自己就这水平,没突破的机会了。
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保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远离灰心、失望的厌弃心理,找回学习自信心。
我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班级名副其实的后进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学习习惯也极差,同学之间,也跟他没有什么友好的相处,总之他就是公认的“差生”。
其实这个孩子
脑子并不笨,学习落后的致命点是他的心态问题。
他的试卷上很多错题都是基础不扎实造成的。
我找到他谈话时,他告诉我说他天生不会算,只能考这个分数,总之,他对自己的评价甚至比旁人对他的更消极,一直以来被套着的“差生”枷锁使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我开始想办法来改变他的心态,当然最有效的就是“肯定”。
在课堂上,在他看着其他地方发呆的时候,我会找他回答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一开始他很不习惯,但几次下来,我发现,即使是因为回答错了,引得其他学生大笑不止,他也不觉得沮丧,反而有一种感动,一种受他人关注的感动。
渐渐地,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所以对他的芥蒂也慢慢的消失了。
虽然短时间内,成绩没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也慢慢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其实,改变一个人就这么简单,有时甚至只要你给予一些关注,就能使他收获肯定。
虽然我不能让他一下子变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呢,但是他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我觉得这就是好的开端。
三、关注个性,寻求突破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教学故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
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
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
在学习教学中,教师也要多花时间关注后进生,寻找他们身上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其发展。
在任教六年级时,有这样一个学生。
他爱好阅读,兴趣广泛,知识丰富;他能言善辩,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在课上总有出色表现。
但他却是班级中令老师头疼的学生:作业拖拉,自由散漫,纪律性差。
为改变他的学习现状,教师也采取了各种方法,“连哄带骗”,但他却丝毫不放在心上。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觉得就应该根据他的个性特点,来相应地实施教育措施。
例如:他上课效率低,作业总是拖拉,永远把玩放第一位。
那么教师在课后就可以鼓励他尽情玩耍,前提是课上要积极地举手发言,有时为鼓励他及时主动地完成作业,还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只要他完成作业,就能在室外玩耍,这样既提起了他的兴趣,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针对他纪律性差的问题,教师可利用他的爱好—阅读来采取措施。
只要一天中都没违反班级纪律,那么就提供给他不同的书籍阅读。
我想,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监督,收到的成效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所以均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背景,不同资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阳光下,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逃离被动学习的枷锁,课堂才能够被真正的解放。
怎么让班级变好随杂谈:【第二篇】:关注班级管理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一理论经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后就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和科学等领域。
它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亦即一些个体、群体或地区,如若先于其他个体在一些方面获得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成果,就会产生一种比较优势,从而会有更大的几率获取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它深刻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两极分化愈来愈严重。
同样,马太效应也适用于教育领域,但在学校作用方面往往是消极的。
例如,一个行为习惯较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甫一入校,班主任就会关注他并会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足够的重视和机会——任命其担任班干部或课代表、经常点名回答问题、口头表扬、要求其他同学向他看齐等,无形中会让这些学生产生更强的自我约束力,发展得更好,逐步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而一个调皮、爱动、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则会引起教师、家长的反感,
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想要一句表扬几乎不可能,常常被当作“反面教材”。
越是被批评得多,他的信心就越受挫,表现只会越不好,长此以往,出现恶性循环,两极分化问题愈加凸显。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一个非常具有人文关怀的观点:“有教无类”,倡导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在当今倡导和谐校园、平等育人新理念的趋势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给那些不被关爱、不被重视的“差生”更多的改变机会,是需要每个教育者重视的问题。
不忘初心,公平为先
许多教师在初入职场时非常有干劲,不吝付出热忱和心血,将一腔热情灌注在学生身上,不忘初心。
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理应时刻记得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随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身上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属性,不仅要传授知识,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应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大多数学生的基本发展,尤其是一部分总是被忽略的学生群体。
班级事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班级学生性格迥异,有不同的问题。
这时班主任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分门别类,归置问题,逐一解决,即适当关注“优等生”,适时推拨“中间生”,重点关注“后进生”。
相比前一种只关注“优等生”的情况,班级工作另一容易出现的误区是,班主任过分关注“后进生”,进而导
致另一种形式的马太效应的出现。
所以,教师要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班集体中,班主任要尽可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名学生,“一碗水端平”。
既不漠视“后进生”,也不偏袒“优等生”,更不能忽视总被堂而皇之遗忘在角落的“中间生”。
公平公正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优等生”(包括班干部、课代表等)犯了错误,也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则要注意切忌伤了他们的自尊,应心平气和地对其进行说理教育,耐心地引导他们积极地改正错误,关注其后续反馈。
如果发现他们在犯错后有了哪怕只是一丁点儿的微小进步,也要适时大力表扬,让他们重新找到自信心,这是消除马太效应的根本所在。
对于一些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中间生”,也应予以适当关注,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在九年级时容易出现心理失调。
唯有如此,方能算得上公平公正。
耐心呵护,搭建平台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尝试给更多的学生以成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工作。
借鉴其他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我在班里采取了班干轮值的做法,即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任期一个月,在任期间管理班级并处理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个设想的出发点是好的,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阻力。
比如,部分学生不愿担任班干部,部分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个人资质难当重任,无法
处理好班级事务。
在学生的支持以及我的坚持下,这些问题都逐一得到解决——开诚布公地跟学生申明这样做的目的和用意,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初中阶段体验一次做班干部的感受,并能从中得到锻炼。
此番交流之举得到学生的全力支持,后期细化、具体的事务安排会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调整。
前期,我们会做好充分准备,制定班级总体目标、班级分块目标(学习、纪律、卫生、考勤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安排相应的职务和任职时间,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熟悉业务流程和进行心理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会跟进相关前后任的工作交接——前任有义务带下一任,直到他熟悉业务为止。
这样的“一带一路”,一方面加深同学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可有效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怎么让班级变好随杂谈:【第三篇】:班级若干事
关于班级丢东西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今天在班级里,上作文讲评课,突然遇到的这些事。
我不能严令搜书包,搜不到怎么办?搜到又怎么办?再说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有时候就是调皮,好玩,这我可以理解。
早上上课也为此事说道一番:“我们要不要去拿别人东西?为什么不能拿?”孩子们说的都挺好的,我补充了一点:“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好人”!用这样的言语一点点去引导他们,我想总会越来越好的!还需要家长们去做个有心人!
早上发生了打架事情,也让课堂走了一会神——我告诉孩子,
犯错了,得先承担,不要再指责了!我鼓励孩子,有气时,找我,如果真想打一架,我可以做裁判!(我真的当过裁判!)冲动是魔鬼,我会把他们牢牢的控制在可控范围。
也希望家长们遇到孩子有矛盾时,第一时间毫不留情的批评自己的孩子!只有在认错之后,才会慢慢的纠正错误!
今天也遇到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我点评作文,要读某位同学的作文,那位同学的动作把我弄的哭笑不得——他立马扒在桌子上哭了,我先是安慰,待他“惊魂已定”之时,严厉批评了他!作文就是给别人读的,如果写的不好,在打草稿时,就要好好写!尽力后,没有人会批评你。
不敢把作文给别人看,这是学习上的胆小鬼。
再说朗读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停止朗读?(在随手拿到一篇文章,很顺利的读了出来,就可以了。
)我随手选了一篇文章,示范了一下——获得的评价是“马马虎虎”——还好,基本过关!超过我是应该的,那是青出于蓝;没有超过我,也是应该的,因为还小,有奋起直追的时间!以后以此可查孩子的朗读水平!
日常的点滴,与大家共商量和进步。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们及时沟通!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就看如何进行雕琢。
怎么让班级变好随杂谈:【第四篇】:班级管理艺术
班级的管理主要靠的是班主任。
班主任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
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
他而生,随他而来的。
”作为班主任,管理着全班几十个学生,所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世界”或者几个“世界了”,这就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时,需要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讲究管理艺术,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下面浅谈几种管理艺术:
(一)语言艺术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是指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获得的信息,融注自己的思想、道德、意志、情感,准确无误地通过简练、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愿意接受并达到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和形象、明示和暗示、无形和有形,形成珠联璧合之势,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批评艺术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
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批评首先要掌握事实。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一切的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强烈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次,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在现实中,我们许多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就会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提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这个学生怎样不好,怎么怎么差。
其实这根本就适得其反。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
有一点是教育者必须格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
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三)平衡艺术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
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
做到真正爱学生,如同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而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这就需要运用平衡的艺术。
首先,要平衡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
主任要特别处理好与三类学生的关系。
一是班干部,二是优秀生,三是待进生。
班主任要热爱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工作出色或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对班干部要求要严格,要他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得好表扬,有违纪照样批评,决不姑息迁就。
而对优秀生应更加严格要求,在肯定优秀生优点的同时要及时发现他们的缺点,给予严格而有效的教育,否则他们便容易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以致萌发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甚至发展到瞧不起同学,直至无视老师的教育。
待进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显出悲观、苦闷、忧郁等消极情绪,所以对待待进生特别要注意尊重、理解他们,千万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应肯定他们的长处,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
班主任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就是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只有一碗水端平了,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学生才能感到老师是公正的,没有袒护谁,班级才能产生向心力。
班主任与学生关系融洽了,班级管理才能步入正轨。
其次,要平衡好班级学生与其他科任老师的关系。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重视班级学生与任课老师间的团结,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各科任老师的方法措施、性格修养各有千秋;而学生
也是有个性的。
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是难免的,班主任应谐调好这种紧张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尊重各任课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他们有的幽默,有的严谨,有的严厉,有的温和。
班主任要告诫学生不可以自我所谓的“兴趣爱好”观来看待科任老师,忌讳出现如“我讨厌某学科某老师”之类不利师生团结的话。
同时应自觉维护任课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应主动经常地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尽量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如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等,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指导,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创建好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而言之,讲究管理艺术,才有效地管理好班级,有正确的管理方法才可以更好的管理一个班。
怎么让班级变好随杂谈:【第五篇】:一个优秀班集体的二三事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靠的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勤学奋进、超越进取的集体氛围。
请看看一个优秀班集体――儋州市新州实验小学六(2)班的小小故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班的李玉侬同学好些天没来上课了,说是手在打球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所以请假回了家,用山药慢慢疗养。
一天天过去了,依然没见到他的到来。
只是每次上课看到他的座位上空空的,心里就有一些不是滋味。
同学们也天天看着他的空座位日益思念起这位不幸的同学来。
当同学们慢慢地习惯他的空座位时,突然有一天,看到他来
到我们班教室的门口,怯怯地不敢走进教室,手依然包扎着,没有好的迹象。
正在上课的我看到此景,赶紧走出教室,想请他进教室里上课,同学们则热情地鼓起了掌,欢迎他的到来。
没想到我走出教室时,看到他身后还跟着一副农民打扮的父母。
只见他的父亲有些悲伤地对我说:“这孩子,不懂事!现在他的手用山药已经治不好了,手变直了,却弯不了。
今天去了那大人民医院检查,说要开刀动手术,至少需要上万元的手术费,邓老师,您看这农村家庭的,实在解决不了那么多的费用,但又不能废了孩子的手啊!只好来麻烦你们了!让学生们捐捐款帮帮忙吧!麻烦你们了,实在没办法!”听到这些,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于是,我把情况和全班学生一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只见班长说:“我们班每人至少捐五元,多的不限。
我们还要发动全校的学生一起来捐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同学们纷纷拿出了自己勤俭节约省下来的零花钱5元、10元、20元……捐了出来。
你可知道,这5元10元对于同样是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的财产!但他们为了帮助困难的李玉侬同学却变得那么大方起来。
同学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广播,板报栏等在校园里奔走相告,得到了学校全体学生的积极帮助,为李玉侬同学酬到了一笔可观的手术费用。
如今,李玉侬同学已经康复坐在教室里上课了。
得到这么多
同学的帮助,让他一直一直感动万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显示了一个优秀集体的力量。
今天,是我们新州实验小学举行班际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比赛。
目的是为了加深全体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认识,加强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将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
比赛开始了,首先是低年级组的比赛。
一个个稚气可爱的小家伙,严阵以待,样子可爱极了。
中年级组的同学也毫不示弱,表现出了他们认真严肃、势在必得的风貌。
俗话说“好戏在后头”,高年级组的同学上场了,队伍的入场出场,整齐有序、步伐严整,背诵声音的响亮激昂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欢呼声。
轮到我们六(2)班出场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衣着整齐、精神焕发、声音洪亮、热情高涨,依然一队训练有素的士兵,让场外的观众不由自主地齐声称赞:“真好!”“非冠军莫属!”
比赛结果出来了,“去掉一个最高分9.87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65分,六(2)班的最后得分是9.72分!”“哗!――”“耶!”。
同学们禁不住欢呼起来,为这胜利,为这不可思议的分数,也为同学们团结奋进所取得的成绩欢呼。
最后,以绝对的优势,我们取得了比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