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棉粕加工工艺流程20131026

棉粕加工工艺流程20131026

五、生产工艺中影响棉粕质量的因素
1、棉籽本身 不同地区的棉籽在含油及蛋白方面都有所差异,根据 我们的收购经验:新疆棉籽含油及蛋白均较高;山东 棉籽较中庸,在含油和蛋白方面比较均衡;河南、江 苏棉籽蛋白较高;河北棉籽含水一般较大;安徽棉籽 杂质稍高。这些差别都会影响到得率及产品质量。 不同时期上市的棉籽也存在质量差异,新上市棉籽成 熟度、饱和度都较好,产出棉粕质量一般较好;晚期 棉籽一般难以做出高蛋白棉粕,且棉粕色泽会偏深。
棉粕的加工工艺
孙晓凤
2013年10月26日
一、棉籽加工一般工艺
毛棉籽
剥绒
棉短绒 光棉籽
棉籽壳
剥壳
棉仁
蒸炒
预榨饼 预榨毛油 精炼、脱溶
浸出
棉粕 浸出毛油
一级棉油 二级棉油
三级棉油
按工艺流程进行车间划分,一个完整的棉籽加工厂一般 包括剥绒、剥壳、压榨、浸出、精炼等几大车间。
新疆棉籽
棉籽
剥绒
籽,总得率可降至92%左右。
四、棉粕的属性
1、粗蛋白 蛋白是棉粕的主要属性,根据棉籽质量及剥壳率的不同, 棉粕的蛋白含量一般在40-48%之间,也有少数厂家生 产36-38%蛋白棉粕,用于供应一些养牛场。 2、水份
一般油厂控制标准在12.5%-13%左右,随着储存时间 的推移水分会出现一定的散失,最低可降至9%左右。新 产棉粕水分高低与浸出车间温度高低有关。 3、粗纤维
中时,所产出的棉粕才同时拥有较好的水分及色泽。(生
产中根据实际情况温度控制在105-110摄氏度之间)
另外蒸脱机中料层的高低也会影响棉粕色泽,同温下,
料层越低,单位质量的棉粕受热越多,色泽越深;料层 越高,单位质量的棉粕受热越浅,色泽则相对较浅。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炒籽一般锅内放1/4~1/3的容量,炒得均匀,勤翻翻透,火力不能太大,以免壳发焦。

炒后棉籽在槽中扒平,用棍桶,使热蒸汽散失,冷后便于过筛清理。

过筛用人工筛或固定筛筛去泥土、杂质。

磨碾磨时下料要少,要匀而不断棉籽油流,磨子速度适当地快,使棉籽易于破碎。

加水随碾辊环槽洒水,碾磨时,一边洒水,一面翻籽,使坯吃水均匀,碾磨一致,约碾20分钟,直至细坯不成团。

蒸坯粉坯倒入蒸桶要用手扒平,使蒸桶内透气均匀,坯温、水分一致。

蒸桶底呈圆的如筲箕背形,受热均匀,蒸锅水位保持一致,蒸桶底与水面的距离在16厘米以上为宜、烧火要匀。

包饼包饼应掌握分散包饼,要快,要包装平紧,上榨要集中和快。

单圈薄饼,压榨后厚约2厘米左右,应尽量缩短时间,防止坯中热量的散失。

压榨初榨时饼对正,调整圈与圈的距离,以免饼打得凹凸不平。

加尖时,要直到油流不成线为止。

油线断时,再空榨2小时才能松榨。

澄清过滤压榨出来的毛油杂质很多。

应很快冷却,静置一段时间再过滤,以免色泽加深,增加炼油损耗。

食用功效1、中国学者发现,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而无精子产生,造成不育。

我国曾有产棉区的农民因长期多量食用粗制棉籽油后,导致睾丸萎缩,而造成不育。

棉酚,这是一种含酚毒甙,是很强的杀精药物,棉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大。

游离棉酚还能影响男性大多数性欲减退。

2、脱除棉酚的精炼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不会产生上述不利情况。

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油脂中棉酚含量小于0.02%。

当棉油中棉酚不高于0.02%时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3、棉籽油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毛油精炼、除毒工艺毛油,指的是经过直接压榨获得而没有经过提纯的油脂。

棉籽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色素和蜡质等有害物质,呈棕红色或深褐色,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无精不育及妇女不孕。

棉籽油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

新疆地区年产各类油料300多万吨,而棉籽的产量占了3/4左右,达到200~250万吨。

棉油中还含有20%~30%的同酸甘油三酸酯,故它的脂肪酸凝固点较高,在低温下贮存时,同酸甘油三酸酯会从油中析出。

毛油主要是通过碱炼提纯。

另外,如果碱炼工段不能将棉酚脱除干净,那么未完全脱除的棉酚在脱色和脱臭过程中升温时会变性从而使色泽固定,造成不可脱除的颜色。

,碱炼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中和、油脂皂化、磷脂、皂化、不完全中和等反应出现。

一、间歇式碱炼工艺,指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水洗、油水分离和干燥是分批间歇进行的工艺。

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及油脂、品种更换频繁的工厂。

流程如下:过滤毛油预热水化加碱沉淀水洗脱水过滤精炼油皂角加电解质静置沉淀回收油皂角(中药)二、连续式碱炼工艺,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油的洗涤、油水分离和干燥、全部过程都是连续进行的。

流程如下图:三、毛油碱炼新思想:原理,RHCOOH+NaOH RHCOONa+H2O RHCOOH+Na2CO3 RHCOONa+NaHCO32RHCOOH+Na2CO3 2RHCOONa+CO2+H2O即利用粗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烧碱或者纯碱来发生中和反应, 最终形成皂类而从油脂中被分离出来。

对粗油的水化操作可以比照其它粗油品的水化操作来进行。

水化后的粗棉油泵人碱炼锅中, 测定酸价后确定加碱量以及超碱量和碱液浓度。

根据经验, 粗油酸价在10以内时, 碱液浓度为14~16Be,, 超碱量为5%左右。

计量过的碱液要均匀地喷洒在油面上, 总反应过程为30~60分钟, 搅拌快速时为60转每分钟, 慢速时为20转每分钟, 反应结束时的油终温为60度左右。

最新棉籽加工工艺浅谈

最新棉籽加工工艺浅谈

影响精炼得率的因素
2、加工工艺: 脱绒工段:脱绒时锯齿将棉籽破坏,裸露的仁在光、 空气、水分的作用下霉变 剥壳工段:尤其是圆盘剥壳机的剪切力较大,棉仁的 粉碎破坏率较高,同样造成油脂的分解和棉酚色素的 变性 蒸胚工段:蒸胚调质效果差,温度高,油脂也容易分 解,棉酚变性 预榨工段:炒胚温度过高(一般不高于120度)高温下 棉酚变性,油焦化 精炼工艺:超量碱过量,反应温度过高,反应时间长, 油脂皂化、乳化,分离机等设备问题,分离效果不好
影响精炼得率的因素
1、毛油的品质:
毛籽存放时间过长,或者毛籽含水较高(大于13%),棉仁里面的黄曲 霉素大量生成,同时促进了解酯酶的活性,过氧化物增多,油脂在酶 的作用下水解、酸败
油脂品质劣变反应机理
能使油脂品质劣变或丧失的反应,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油脂与水的反 应,另一种是油脂与氧的反应,或者油脂与水和氧的同时反应。
0
怎样提高精炼率
怎样提高精炼率
三句话:
1、提高精练率是整个企业运行系统的总体 的问题
2、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的品质指标的变 化是可接受的
3、感谢大家参与,谢谢!
的含量,即:FFA%=AV/2(以油酸计时),再根据 酸价计算理论碱量。 也就是说精炼1g油,如果酸价为1,就需要1mg氢氧 化钾。
怎样计算碱液的添加量?
5、根据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有:
R---COOH+NaOH=R---COONa+H2O R---COOH+KOH=R---COOK+H2O 因为 氢氧化钾的分子数=氢氧化钠的分子数
8.0 1.09
9.50 11.06 12.68 14.36 16.09 17.63 1.11 1.12 1.14 1.16 1.18 1.20

棉籽油的特性和常用精炼工艺比较

棉籽油的特性和常用精炼工艺比较
浸 混 油 过 , 一 管 发 、 合 罐 油 量 出 合 , 滤 第 长 蒸 器 混 油 、 定 泵
指 标
碱炼棉籽油国 传统碱炼棉 炼棉籽油 标 籽油 混合油碱 新鲜溶剂 告
的, 碱炼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 中和、 油脂皂化、 磷脂 皂化 、 不完全中和等反应出现。因而碱炼 中有几个 反应同时进行 ,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 但最主要的 反应是游离脂肪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此外 , 棉籽油 碱炼时, 有一些重要的特有反应, 就是能将棉籽油中 的游离棉酚脱除, 其原理是棉籽毛油中所含的游离 棉酚可与碱反应, 变成酚盐。这种酚盐在碱炼过程 中更易被皂脚吸附沉淀, 因而能降低棉籽油的色泽, 从而提高精炼棉籽油的质量。也就是说棉籽油必须 采用碱炼工艺, 才能达到人们的食用要求。 211 间歇式碱炼工艺 间歇式碱炼是指加碱 中 .. 和、 油皂分离 、 碱炼后水洗 、 油水分离和干燥是分批 间歇进行的工艺。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及油脂 品种更换频繁的工厂。间歇式碱炼工艺具有整体投 资少, 工艺设备简单 , 操作易于掌握 , 油脂质量稳定 等特点。其工艺流程为:
告 能量消耗; 同时混合油中棉酚等色素成分在溶剂蒸 皂脚
发前的有效脱除, 还避免了高温造成的油的色素固 化, 因而在精炼脱色时油中色素易于脱除, 白土用量
毛 F( ) 油F % A
碱炼 油色泽 ( 色, 维 5 m ) 红 罗 朋2. m 4 脱色 油色泽 ( 色, 维 5 二) 红 罗 朋2 4 .
03 . . 、37
1. - . 10 62
2.3 85

内 ‘

03 . .  ̄37

、 户
.- . 5 6
0 ‘
凡 了
2 . %. 58 4

棉酚的特性及在棉籽油生产中的工艺控制

棉酚的特性及在棉籽油生产中的工艺控制

棉酚的特性及在棉籽油生产中的工艺控制作者:潘江贵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1期摘要:棉酚是棉籽中色素腺体所含的一种黄色色素,其中游离棉酚具有毒性,长期食用游离棉酚超标的棉籽油对人体的神经、血管和部分器官均有毒害作用。

棉酚在棉籽油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通过碱炼工艺,加水湿润蒸炒胚料、膨化浸出中水分控制等工艺都可有效降低油中的棉酚含量,从而提高棉籽油的精炼率。

关键词:棉籽油;棉酚;毒性;脱除;艺控制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棉籽是主要油料之一,棉籽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植物油。

棉籽油属于半干性油,未精炼的毛油呈红褐色或棕黄色,色泽主要是由毛油中存在的棉酚及其衍生物造成,毛油中含大约0.25%~0.47%的棉酚。

棉酚是棉籽中色素腺体所含的一种黄色色素,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常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以游离态存在的棉酚称为游离棉酚,游离棉酚中的活性基团可与其他物质结合,具有毒性;结合棉酚是指游离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结合的产物,由于活性基团被结合,所以失去活性。

棉籽仁中色素腺重量的四至五成为棉酚,在榨油加工过程中,色素腺破裂,腺体内的棉酚被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游离棉酚到了油中,相当一部分由于加工过程中受热的作用,游离棉酚与棉籽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无毒的结合棉酚,还有一部分游离棉酚残留在饼粕中。

为了确保棉籽油的食用安全,必须采取有效工艺脱除其中的棉酚。

1 棉酚的毒性在这里棉酚的毒性主要是指游离棉酚的毒性,毒性大小取决于游离棉酚的含量,国标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食用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含量不得超过0.02%,超过此规定之棉籽油不允许出售和食用。

据相关测试研究表明:游离棉酚含有酚毒甙,毒性强,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和血液毒,长期食用此类不合格的棉籽油对人体的神经和血管均有毒害作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较强,对心脏、肝、肾及中枢神经损害较严重。

长期食用这种油或经这种油煎炒、油炸的食品对人的生殖系统也有毒害作用,造成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8、脱臭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 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 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 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的目的在于脱除油中固有的一些臭味物质或者 由于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氧化产物。
——谢 谢——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320. 12.13Sunday, December 13, 2020
1、蒸炒
蒸炒调质过程中,油料的被加热,调整水分到理想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赋给油籽或果仁一定的塑性。 2)减少成品油粘性。 3)凝结蛋白质。 4)去除油籽的生物活性。 5)脱毒。
2、膨化 • 膨化机由榨螺与榨膛组成,在榨膛里加入蒸汽来
产生期望的膨化效果。
• 膨化机与其他预处理设备联合使用,其基本优点 是,通过增强油料的浸出特性,强化预处理效果, 使油料接近良好浸出的临界状态。在浸出阶段, 己烷与蒸汽的消耗量减少。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7时37 分20.12. 1307:3 7December 13,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3日 星期日 7时37 分19秒0 7:37:19 13 Decem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7时37 分19秒 上午7时 37分07 :37:192 0.12.13
棉籽油加工工艺知识介绍
2010年1月
一、棉籽油的加工流程 二、各个关键加工点说

1、蒸炒 2、膨化 3、浸出 4、脱胶 5、酸炼 6、碱炼 7、脱色 8、脱臭

介绍各级棉籽油的区别

介绍各级棉籽油的区别

分级棉籽油的区别概述
棉籽油是分级别的,普遍的分类有一级棉籽油、二级棉籽油、三级棉籽油,不同级别的棉籽油是怎么来的呢,如何进行区别?本文就此做出详细介绍。

从精炼工艺的流程来看,三级棉籽油经过吸附脱色、脱臭得到二级棉籽油;如果再多加一步冬化脱脂,得到一级棉籽油。

三级棉籽油(甚至还存在四级油,符合国家标准的话都是安全的)颜色比一级二级油要深,含有更多的天然色素、维生素E等,说起来比高等级的油含有的营养物质更多一点,且带有更多独特的气味(棉籽特有的气味,就看你爱不爱吃了)。

由于经过了更多的精炼步骤,等级高的油更“纯”一些,成本也就更高。

这个所谓的等级并非说明一级棉籽油绝对是最好的,三级棉籽油一定是最差的。

从营养角度讲,三级棉籽油或许更好,但是从储存性和口感上来说,或许一级棉籽油才是你的选择。

巧妻生产的二级棉籽油和三级棉籽油全部是经过“六脱”工艺生产的优质棉籽油,各项指标均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巧妻系列棉籽油食用价值极高。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油也是主要的食用油。

但毛棉油中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和蜡质(含量视制油棉胚含壳量而异),品质较差,不宜直接食用,其精炼工艺也较为复杂。

1、粗炼棉清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式)
↓↓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é,超量碱为理论碱的10%~25%,脱皂温度 70~95℃,转鼓冲洗水添加量为 25~1001/h,进油压力0.l~0.3 MPa,出油背压力0.1~0.3 MPa,洗涤温度85~90℃,洗涤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15%,脱水背压力0.15MPa,干燥温度不低于90℃,操作绝对压力4.0kPa,成品油过滤温度不高于70℃。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脱水←—洗涤←—脱皂
↓↓↓↑↓↑↓
操作要点:碱炼前操作条件同粗炼油,复炼碱液浓度6~12°Bé,添加量为油量的 l%~3%,复炼温度70~90℃,出油背压0.15 MPa。

洗涤、脱色、脱臭等操作条件与花生油精制食用油的操作条件相近。

如果在脱臭后再进行脱脂,其成品油的品级就为精制冷餐油(色拉油)。

脱臭工艺以后的工艺流程为:
┌→
└→
操作条件:冷却结晶温度5~10℃,冷却水与油脂温差5℃左右,结晶时间8~12 h,养晶时间 10~12 h。

棉籽油精炼工艺研究

棉籽油精炼工艺研究

棉籽油精炼工艺研究张燕飞;王成涛;崔平勇;韩文杰;杜延滨;邵会【摘要】实验研究得出了棉籽油的精炼工艺:棉籽毛油先加入磷酸(添加量0.02%(占油质量))预处理,再加入碱液(超碱量1.0%)进行碱炼,升温离心脱皂,添加12%的85℃软水进行水洗脱皂,在130℃、真空度0.098 MPa条件下脱水30 min,然后每次加入2%(占油质量)的白土,在105℃、真空度0.098 MPa条件下连续进行两次脱色,在210℃、真空度1kPa条件下进行脱臭;使脱胶和脱酸合二为一,连续两次脱色,在第二次脱色过程中充分发挥白土的脱色效果.通过实验证明,可通过控制合适的超碱量实现碱炼脱色和白土脱色的最优化,既降低白土的使用量和精炼损失,又使棉籽油色泽达到了一级棉籽油国家标准(GB 1537-2003)要求.【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5(040)003【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棉籽油;精炼;磷酸混合;脱色【作者】张燕飞;王成涛;崔平勇;韩文杰;杜延滨;邵会【作者单位】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TQ644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新疆、河北、湖北等省(自治区)有大面积的种植。

棉籽含油15%~25%[1],棉籽油中亚油酸含量达到55%~60% ,是一种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油脂[2]。

棉籽毛油不能够直接食用,必须经过精炼加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后,才能够用于餐饮、医药及其他方面[3-4]。

棉籽毛油成分复杂,一般含有2%~3%磷脂,游离棉酚含量在0.2%~3%之间。

磷脂易吸附白土,降低白土的脱色效果,油脂中残存的磷脂,易使成品油回色。

棉籽油生产工艺及分析

棉籽油生产工艺及分析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SNL/QR7.5.4-3 棉籽油的生产工艺及分析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1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2 - 成绩评议目录1 前言 (9)2 棉籽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9)2.1剥绒生产工艺 (9)2.1.1喂料 (9)2.1.2剥绒 (9)2.1.3短绒的收集打包和光籽入库 (9)2. 2 剥壳与预榨生产工艺 (10)2.2.1 光籽的剥壳与壳仁分离 (10)2.2.2 棉籽仁的蒸炒处理 (10)2.2.3 棉籽仁的榨油处理 (10)2.3 浸出工艺中残粕油萃取 (10)2.4毛油的精炼 (11)2.4.1 酸碱中和反应 (11)2.4.2 离心分离 (11)3分析 (12)4.生产工艺讨论 (12)5.小结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3)周鹏棉籽油的生产工艺及分析棉籽油的生产工艺及分析周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06生物技术(1))摘要:以棉籽为原料,采用压榨,萃取,碱炼的方法来生产棉籽油,生产过程中经过剥绒、预榨、浸出、炼油四条工艺,将棉籽油从棉籽中提炼出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副产品。

本文将对其生产工艺过程进行逐一的描述,提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棉籽油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一些帮助。

关键词:棉籽、光籽、短绒、棉籽壳、棉籽油、棉籽粕、油脚A、Cottonseed oi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nalysisC、Zhou Peng(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06 (1))Abstract: In cottonseed as raw material crushing, extraction, alkali refining method to produce cottonseed oi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fter stripping down, pre-pressing, extraction, refining of four techniques, the cottonseed oil extracted from cottonseed out throughou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ome by-products. In this paper, its production process will be carried out b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problems and lack of cottonseed oil for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provide some help.Key words: cottonseed, light seeds, short fiber, Cotton Seed Hulls, cottonseed oil, cottonseed meal, oil feet- 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1.前言棉籽油是棉花种植业的副产品,是世界各国的食用油之一。

棉籽油预处理工艺流程

棉籽油预处理工艺流程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棉籽油预处理工艺流程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棉籽油预处理工艺流程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棉籽油预处理工艺流程(大纲)一、引言1.1背景介绍1.2预处理的目的和意义二、棉籽原料准备2.1原料的选择与验收2.2原料的储存与保管三、棉籽预处理工艺流程3.1清理3.1.1筛选3.1.2风选3.1.3磁选3.2脱绒3.2.1物理方法3.2.2化学方法3.3.1机械脱壳3.3.2挤压脱壳3.4破碎3.4.1粉碎工艺3.4.2粉碎设备选择3.5油料水分调节3.5.1湿度控制方法3.5.2湿度检测与调整四、棉籽油提取工艺4.1溶剂提取法4.1.1溶剂选择4.1.2提取工艺流程4.2压榨法4.2.1液压压榨4.2.2挤压压榨4.3混合提取法4.3.1工艺流程4.3.2操作要点五、棉籽油精炼5.1物理精炼5.1.1脱胶5.1.2脱酸5.1.4脱臭5.2化学精炼5.2.1水化脱胶5.2.2碱炼脱酸5.2.3吸附脱色5.2.4蒸馏脱臭六、棉籽油预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6.1原料质量控制6.2工艺参数控制6.3成品油质量控制七、总结与展望7.1工艺流程优化7.2节能减排与环保7.3市场前景与产业升级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脂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我国油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棉籽油的生产和加工引起了广泛关注。

棉籽油脂知识培训第一讲

棉籽油脂知识培训第一讲

油脂知识培训一、 棉籽和棉籽油的理化特性1、棉籽物理特性(1)棉籽容重400—600 kg/m 3 棉仁720—800 kg/m 3 (2)悬浮速度:棉籽78 m/s 棉壳32m/s 棉仁65m/s (3)静止角:60° (4)棉绒燃点:150℃ (5)含油:14—25% (6)含壳率:40—55% (7)含仁率:55—60% 2、棉籽油的理化特性 (1)比重 0.922—0.925 (2)闪点:135℃(3)自燃点:370—380℃ (4)碘值:101—105 (5)凝固点:2—4℃ (6)皂化值:190—198(7)折光指数: 1.4655—1.4706 (8)游离脂肪酸:0.5—1.0 % (9)饱和脂肪酸 :25% (10)分子量:3923、碘值: 100以下 不干性油100—130 半干性油130以上 干性油二、预处理预处理:油料经机械处理,热处理,调质处理的统称。

棉籽的预处理包含:清理、剥壳、仁壳分离、轧胚、蒸炒、膨化、烘干。

1. 1000T/D 预处理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投料 毛料计量 磁选 风选 剥壳 分离整籽 轧胚蒸炒 膨化 烘干 浸出 仁壳库壳(2)生产工艺流程:2.清理不得含有异物及铁质,流量均匀,物料杂净。

3.剥壳和仁壳分离原则:仁中含壳率,越低越好,壳中含仁率要高。

设备:(1)齿辊剥壳机YBKG400ⅹ1500技术参数:处理量:250—270T/D 绞龙转速:42rpm 风量:6830m 3/h 风压:3168pa 动力:5.5kw(2)仁壳分离筛TFL-9180×400:由机驾、蓝式打筛、船筛、振动电机、吸壳机板等组成。

原理:利用仁壳的比重差异。

技术参数:产量:100—200T/D 筛体理论面积:12m 2 振幅<5mm地绞龙 p102喂料器 p101提升机 p101z 刮板 p102皮带式称重机 p102a 风机p102b 刹克龙 p102b 绞龙 p103磁选器 p104提升机 p104a 刮板 p105风力风选器 p105a 刹克龙 p106双向绞龙 p107齿辊剥壳机 p107a 提升机 p107b 分配绞龙 p108振动筛 刹克龙 壳打筛 风机 p102绞龙仁 p109提升机 p113a 绞龙 轧胚机 p116绞龙 117提升机 立式蒸炒锅 p102a 喂料器 p121膨化机 p122刮板 膨化烘干机 p121刮板p123提升机 p122刮板 浸出筛面倾角6-8°动力:1.1kw(3)KRF1000/600圆打筛动力:7.5kw4.轧胚薄而均,少成粉,不露油,不跑仁,手握发软,松手发散。

棉籽油的组成和特性

棉籽油的组成和特性

棉籽油的组成和特性
中国的棉籽油产量和消费量历年来均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压榨棉籽总量居全国食用油籽压榨量的第三位,棉籽油产量约占我国食用油生产总量的9%,居各种食用植物油产量的第四位。

棉籽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植物油,它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起酥性,被誉为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天然起酥油。

棉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棕榈酸约占20-25%,硬脂酸约占2%,豆蔻酸约0.3-0.5%,花生酸0.1-0.6,油酸15-35%,亚油酸约35-55%。

棉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25%左右,脂肪酸又以短碳链脂肪酸为主,C20以上的脂肪酸仅占2%左右。

棉籽油的主要甘三酯组分为S2U(约占23%)、SU2(50%)和U3(27%),且其晶型为β’型,由于棉籽油甘三酯组分S2U含量高,其晶体结构为β’型,具有很好的起酥性。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使得棉籽油具有天然的抗氧化能力。

精炼棉籽油具有色淡黄和令人愉快的气味,在加热时,棉籽油较其他油产生的气味少,另外,棉籽油在煎炸后,其碘值和二烯值低于大豆油,因此,棉籽油煎炸食品较大豆油长。

煎炸食品的组织或口感主要取决于吸收油脂的数量和质量。

棉籽油煎炸的食品表面无积油,是因油中有相当大比例的双不饱和酸和单饱和酸甘三酯。

煎炸食品给人带来愉快的口感和明亮的光泽。

美国在棉籽油用作煎炸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主要用于煎炸土豆片、面饼等食品,用于快餐、包装食品和餐馆。

有关研究表明用棉籽色拉油煎炸的食品(如土豆片、玉米片),其风味比棕榈油、。

棉籽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棉籽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棉籽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棉籽油生产工艺流程:
①原料预处理:棉籽经过筛选、去杂、清洗,去除杂质如尘土、金属碎片等,然后剥壳分离棉籽仁。

②破碎、软化与轧胚:棉籽仁破碎后,通过蒸炒软化,再用轧胚机轧成薄片,增加油料与溶剂接触面积。

③浸出提取:将轧胚后的物料用溶剂(通常是六号溶剂油)在浸出器中浸泡,以提取油脂,之后进行溶剂蒸发回收。

④毛油精炼:提取的毛油需经过脱胶、脱酸(中和)、水洗、脱色(使用活性白土吸附色素)、脱臭(高温高真空处理)等工序,去除胶质、游离脂肪酸、色素、异味等。

⑤冬化处理:对于需要提高稳定性的棉籽油,可进行冬化结晶,去除高熔点的脂蜡成分,防止低温下出现浑浊。

⑥成品检验与包装:精炼后的棉籽油需经过严格的质量与安全检测,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后,进行灌装、密封、打包,最终成为可上市销售的成品油。

整个流程确保棉籽油从原始原料到消费者餐桌的安全与品质,每一步都需严格控制条件与操作规范。

中国棉籽产量、压榨量及进口现状

中国棉籽产量、压榨量及进口现状

中国棉籽产量、压榨量及进口现状一、棉籽产业概述棉籽是棉花加工的副产品,但浑身是宝,棉籽再加工实现了原料全利用,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棉籽加工的一般工艺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剥绒阶段,毛棉籽经剥绒机处理得到光棉籽和棉短绒;第二阶段是预处理阶段,光棉籽经过剥壳、软化得到棉籽壳和棉籽仁;第三阶段是浸提和分离阶段,棉仁经过溶剂提取后得到棉籽油,根据脱脂后的棉籽仁是否脱酚可得到脱酚棉籽蛋白或棉粕两种产品。

棉籽油加工流程棉籽油加工流程资料来源:新赛股份公报,产业研究院整理二、棉籽产业链棉籽作为棉花加工的副产品,主要供给受当年整体棉花供给影响较大,2022年我国整体棉花达598.02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增长,主要由种植机械化程度提升加之其他种植技术发展带动棉花单产有所提升,加之我国新疆地区作为全国最主要的棉花产区2022年整体天气适宜,热量和降水等因素较佳。

2012-2022年中国棉花产量走势2012-2022年中国棉花产量走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产业研究院整理棉籽再加工产品包括棉籽油、棉籽蛋白(棉粕)、棉籽壳、棉短绒、棉籽低聚糖和醋酸棉酚等产品,涉及食品、饲料、医药、工业等各个领域。

目前国内近9成棉籽用于炼油及再加工,用于牧场作为饲料等占比8.7%左右,制种用途占比2.5%左右。

中国棉籽下游应用结构占比中国棉籽下游应用结构占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三、棉籽产业现状1、棉籽产量我国棉籽产量变动而言,随着国内整体棉花产量开始回升,我国棉籽产量有所增长。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整体棉花种植产量波动,整体棉籽产量波动下降,2017年开始随着整体棉籽蛋白等需求有所回升,整体棉籽产量小幅度回升,疫情背景下,粮油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整体农业景气度高涨,棉籽整体产量增速不及需求增长,供需错位背景下整体棉籽价格持续走高,截止2022年我国棉籽产量为1075.8万吨,较2021年增长约44.3万吨。

2012-2022年中国棉籽产量走势2012-2022年中国棉籽产量走势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棉籽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2、棉籽榨油现状我国棉籽压榨量情况而言,棉籽经过不同工序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以得到棉短绒、棉籽壳、棉籽脱酚蛋白(棉粕)和棉籽油4种产品,每种产品根据各自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到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等行业中,目前我国棉籽近9成用于压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棉籽压榨在在850万吨,实际出油量为110.5万吨,出油率在13%左右。

2023年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

2023年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

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一、棉花、皮棉、棉籽的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除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少数省区外,我国大多数省区都有种植棉花的历史。

我国的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度、东经76-124度之间。

产棉省市区有22个,棉田面积在40万公顷以上的有7个(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安徽);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4个(湖南、江西、四川、山西);其他的各省市只有较零星的种植。

据农业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棉花生产布局正在大规模调整,由分散向优势区域集中,种植县已由过去的1130个减至721个。

目前主要的三大产棉区域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

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过去籽加工后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说的棉花产量,一般指的是皮棉产量。

一般用衣分来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衣分为36—40,也就是重100斤籽棉能够加工出36—40斤皮棉。

籽棉除去皮棉后,即可取得棉籽。

棉籽外部为坚硬的褐色籽壳,外形大小也因品种而异。

籽壳内有胚,是棉籽的主要部分,也称籽仁。

籽仁含油量可达35-45%,含蛋白质39%左右,含棉酚0.2%-2%。

棉酚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毒害人的神经、细胞及血管的黄色色素,是一种荼的衍生物。

经过机械压榨或者溶剂浸出后得到棉粕、棉油。

二、棉粕的介绍:一般而言,棉籽压榨出粕率在48-50%。

棉粕的养分价格相差较大,不同加工工艺所得的棉粕养分价值相差很大,影响棉籽粕养分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棉籽脱壳程度及制油方法。

目前用作饲料原料的棉籽粕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9.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04%。

由于棉粕中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粕时,要依据饲喂对象及游离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

反刍家畜在有优质粗料及多汁青料的状况下,棉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会造成中毒。

对单胃动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经过脱毒处理的棉粕。

cottonseed oil化学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ottonseed oil化学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ottonseed oil化学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编写:1.1 概述在食品、化妆品、制药等领域中,棉籽油被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油,棉籽油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用途而备受关注。

棉籽油是从棉花的种子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它具有低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脂肪酸组成和其他营养成分的特点。

棉籽油的化学结构式主要由三种脂肪酸组成:棉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其中,棉酸是棉籽油中的主要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60-70。

它是一种长链脂肪酸,具有18个碳原子。

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在棉籽油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却具有重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棉籽油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脂肪酸、甾醇和维生素E等成分。

棉籽油的化学结构式可以用一种通用的表示方法进行描述,即通过表示不同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和双键的位置来表示其脂肪酸组成。

例如,棉酸的化学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18:1,其中“C18”表示碳链长度为18,而“1”表示双键的位置在第一个碳原子上。

同样地,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化学结构式分别可以表示为C18:2和C18:3。

除了食用用途外,棉籽油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其高度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优质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润滑油、颜料、塑料、橡胶等产品。

此外,棉籽油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用于制作一些药物和保健品。

综上所述,棉籽油作为一种常用的植物油,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棉籽油的化学结构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营养成分和功能,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介绍。

具体来说,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论述: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cottonseed oil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介绍cottonseed oil的相关知识和应用领域,以及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酸的加入量:通常采用的食用级酸如磷酸或柠檬酸,
加入量为混合油量的0.1%-0.4%。
6、碱炼
1)碱炼的目的:为了去除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提高油的质 量,增加其稳定性,并为后续工序打下基础。
2)碱炼原理:向一定温度的油中按比例添加一定浓度的碱 液,并在一定的混合强度下,碱液与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 应生成皂脚(钠皂),同时皂脚会吸附部分其他杂质(如: 胶杂、色素等),再利用皂脚与液态油比重的不同通过离心 机加以分离。 3)碱炼作用: a:去除皂脚中的FFA。 b:利用钠皂的吸附能力起到脱胶、脱色、吸附重金属离子 等作用。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 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 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 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的目的在于脱除油中固有的一些臭味物质或者 由于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氧化产物。
——谢
谢——
3、浸出
浸出法制油就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通过湿润、 渗透,分子扩散的作用,将料胚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然后在 把浸出的混和油分离而取得毛油的过程。 浸出的工艺条件: 1)浸出的温度和时间。 2)料胚层高度 3)溶剂的喷淋 4)溶剂温度、用量与溶剂比 5)沥干时间与湿粕含溶量。
4、脱胶
1)脱胶的目的:毛油中存在一些类脂物,如磷脂、 糖类、蛋白质等。这类杂质的存在会使油脂混浊、 烟点降低。影响油脂的风味、储存及其稳定性。 目前榨油车间生产的原料毛油一般过水化脱胶工 序,可除去其中“水化磷脂” , “非水化磷 脂”,和后续的碱炼工序中的皂脚一起分离 。 2)水化脱胶原理: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 通过热水或电解质稀溶液使其中的胶杂发生体积 膨胀,然后利用其与液态油的比重不同,通过沉 降或离心机加以分离。
1、蒸炒
蒸炒调质过程中,油料的被加热,调整水分到理想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赋给油籽或果仁一定的塑性。 2)减少成品油粘性。 3)凝结蛋白质。 4)去除油籽的生物活性。 5)脱毒。
2、膨化 • 膨化机由榨螺与榨膛组成,在榨膛里加入蒸汽来 产生期望的膨化效果。 • 膨化机与其他预处理设备联合使用,其基本优点 是,通过增强油料的浸出特性,强化预处理效果, 使油料接近良好浸出的临界状态。在浸出阶段, 己烷与蒸汽的消耗量减少。 • 在通常况下,膨化是增加浸床高度最经济最简单 的办法。
7、脱色
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 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 解产物等。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
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 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 同时也把被吸附的色素及杂质除掉,从而达到脱色净 化的目的。
8、脱臭
5、酸炼
1)酸炼的原理:油脂中含有的胶质必须经过一个磷酸处
理过程,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亲油性转化成亲水性。 这些转化成亲水性的磷脂,遇水发生凝聚反应而生成大颗 粒胶粒。因而使其具有通过离心分离方法而与液态油脂分 离的可能性。
2)酸处理的作用:酸处理有助于油的颜色和胶质的脱除,
便于后序工段中离心分离和精炼损耗;
棉籽油加工工艺知识介绍
2010年1月
一、棉籽油的加工流程 二、各个关键加工点说 明
1、蒸炒 2、膨化 3、浸出 4、脱胶 5、酸炼 6、碱炼 7、脱色 8、脱臭
一、棉籽油的加工流程
剥壳车间
除尘
磁选
软化
轧胚
蒸炒Βιβλιοθήκη 膨化脱胶毛油汽提
蒸脱
浸出
酸炼
碱炼
脱色
浸出粕
DTDC
脱臭
成品棉粕
棉籽油
二、各个关键加工点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