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这类课程的性质已不是语言教学,所以不属 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范畴,但却是培养外国学 习者的汉语言(专业)或中国语言文化专业 人才的知识结构所需要的,也为培养高一层 次的汉语交际能力提供一定深度的文化底蕴, 是与语言教学平行而又相关的文化课,
此类课程与为本国学生开设的一般文化知识课有很大 的不同: 它强调“对外”的特点,要考虑外国学生的需要,要 适当照顾到学生的目的语水平,甚至要有一定的语言 要求。 在课程内容方面,它强调文化知识的基础性和常识性, 它所考虑的主要不是如何达到该专业(如中国历史) 的目标,而是如何为实现本专业(如汉语言专业)的 培养目标服务
小结: 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今后专门性文 化知识课程应逐步加强学术性,突出文化价 值观念系统及其体现——文学艺术与哲学思 想等专业知识的内容,以保证汉语言或中国 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好汉语的同时受 到足够的人文科学教育。目前的情况离达到 这一步尚有不小的距离,但从专业建设的长 远目标来看,这一点应当考虑到。
一.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 1.语言的文化因素 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3.专门性文化知识
专门性文化知识 •定义:这是在专门掌握最基本 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 进一步掌握比较系统的专门性 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 在为高年级开设的文化课中。 •如: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指针对非母语学习者进行的汉语语言教学。
它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同时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特点(1)突出实践性:对外汉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以致用。
(2)文化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结合中国文化特点,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3)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1.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主要关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评价体系等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
3.方法与技巧教师需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交际法等,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将语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习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突出文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汉语。
3.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涵盖汉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2.教材编写教材应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系统性,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五、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与评估1.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2.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应注重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课堂表现等方面。
3.反馈与改进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发展趋势(1)国际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需求日益增长。
(2)科技助力: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将为教学带来更多创新。
2023年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目录绪论篇第一章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旳语?第一语言是人出生后来首先接触并获得旳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来再学习和使用旳另一种语言。
这里所说旳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旳时间先后来辨别旳。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旳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旳语言。
一般状况下母语是人们旳第一语言,不过两者不能等同。
目旳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但愿掌握旳语言。
不管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旳母语,只要成为一种人学习并争取掌握旳目旳,都可以成为目旳语。
(1)一种在美国出生旳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旳这种语言是他旳()。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
法语是他旳()。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3)华侨小明纯熟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旳()。
A母语 B外语 C目旳语(4)华侨小明纯熟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旳()。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但愿掌握旳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旳语答案:(1) A(2) B(3) A(4) B(5) C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旳长处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旳汉语教学,它只合用于中国。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旳海外华人旳进行旳汉语教学。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旳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旳影响,并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
不过这一名称也有一定旳局限性:它只突出了重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精确地反应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旳汉语教学被称为()。
A中国语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 C华文教学(2)对外汉语旳教学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
A第一语言不是汉语旳海外华人B外国人C第一语言是广东话旳海外华人(3)“对外汉语教学”旳提出时间是()。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海外同行有的叫“中文教学”(美国),有的叫“中国语教学”(日本),也有的叫“华文/语教学”(东南亚)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
所谓专门的学科,就是指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
研究对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对象、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并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中心,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及整个教学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研究任务: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以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学实践,解决实际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启示:注意言语和语言、言语层次的教学与语言层次的教学的统一。
A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
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B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注重系统的语音、
词汇、语法教学。
3、语言有生成性
⑷、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P21)
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找出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纠错。
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⑥、集中、强化的教学,课程集中、课时密集、内容多、速度快,班级规模小。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母语与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外语是人们的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与外语♦近几年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势。
一些西方学者根据学习环境的不同来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
“第二语言”专指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外语”指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这种区分很有意义。
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常常与“第一语言”和“母语”相对。
往往指“第二语言”和“外语”。
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和“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
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教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海外的同行们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称之为“中文教学”、“中国语教学”、“华文(语)教学”等。
而我们则把海外的这种教学简称为“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语言学⏹这是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或者说是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
这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的研究。
他和一般的汉语语言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角度、研究的方法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简称T C F L(T e a c h i n g o f C h i n e s e a s a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这一术语强调其与对国内的汉语教学的不同性质,即把汉语当作外语来教,来学,也就是说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就像我们学习英语等外语一样。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目录绪论篇第一章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
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
法语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答案:(1) A(2) B(3) A(4) B(5) C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
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
A中国语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 C华文教学(2)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
A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B外国人C第一语言是广东话的海外华人(3)“对外汉语教学”的提出时间是()。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教学原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效性原则: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在实际交际中能够流利、准确地使用汉语。
教学过程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
2. 适应性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教师应了解学习者的背景知识、语言水平、学习风格等,根据学习者的差异性来设计教学方案,使学习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互动性原则: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知识的传递和理解,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4. 启发性原则:教学应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渐进性原则:教学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进行,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逐步引导学习者掌握更高层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6. 文化交际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
将语言教学与中国文化的传授结合起来,使学习者能够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在交际中的习惯和礼仪。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名词解释1、运用分析: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既包括偏误部分也包括正确部分)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
2、偏误分析: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4、语构文化: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5、习得: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
6、语言学能: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这种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也称语言学能。
7、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8、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9、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制定课程,课程设计是在教育目的和具体教学目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根据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
二、简答1、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①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专门的学科是指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是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
对外汉语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以对外汉语教学为核心,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及整个教学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doc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 =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 P15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 6 点) P21— 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
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
2、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想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是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文化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4、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流程:[教学流程][1] 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 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新词的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
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
教师说出母语意思,学生说了英语单词。
[3] 讲授语法:讲解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语法规则进行转换等。
[4]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学生分析语法与译成母语。
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5] 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
教师依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6]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5、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6、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指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P133)2、语义文化(P135)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指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超详细的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刘珣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是一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汉语给非母语者。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与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相关的问题。
1.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定义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引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研究如何教授汉语给非汉语母语者。
它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研究内容有哪些?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教学评估的设计与实施等。
同时,还会研究学习者的特点、教师的角色、教材的编写与选择等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问题。
3.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意义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4.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方法有哪些?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
理论研究方面,可以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式,总结和归纳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和规律。
实践探索方面,可以通过教学实验、教学观察、教学反思等方式,验证和改进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5.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全球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二是融合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教学资源;三是强调交际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四是加强教学评估,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简要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1、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双语?请分别举例说明。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比方在中国,汉族的孩子出生以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
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外一种语言,在中国,汉族孩子入学以后还要学习英语、日语等别的国家的语言,也可能学习蒙语、藏语等本国其它民族的语言,这也就是他的第二语言。
2、第一语言和母语一样吗?第二语言和外语一样吗?请举例说明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对于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语言有可能是居住过的语言而不是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这两个概念完全等同起来。
第二语言不一定能就是外语;以国外移民为例,其子女入学后开场学习的第二语言可能是他的母语。
3、本族语和母语一样吗?非本族语和第二语言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比方,对我国蒙族来说,蒙语是本族语,也是母语;汉语则是非本族语,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但绝不能称作外语。
如果汉语是在掌握蒙语以后才学会的,就可以说是他的第二语言。
4、什么是目的语?目的语和第二语言如何区分?请举例说明。
目的语这是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管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关于区分两者,首先先了解"第二语言〞的含义,广义上说"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需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局部外语。
5、学科名称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4〕应用语言学〔5〕外语教学法〔6〕外语教育学和教育语言学〔7〕第二语言教学〔8〕汉语国际教育〔9〕汉语国际推广〔10〕国际汉语教育〔11〕对外汉语教育学这11种名称你认为哪种最适宜?为什么?我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一名称比拟适宜。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
局限: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一学习与一般的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作为心理学的概念,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历而产生行为的比拟持久的变化。
2、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受经历主义哲学影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受环境支配、获得经历而被动形成的行为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排斥人的主观思想或思维活动,建立在刺激——反响学习理论根底上。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于19世纪末的饿猫“迷箱实验〞提出联结试误说。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20世纪30年代以后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早在19世纪20年代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说。
➢所谓操作是指主动作用于环境,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的有机体的自发反响。
斯金纳通过白鼠在“斯金纳箱〞里的主动操作获得食物而建立了操作学习理论。
认为如果一个操作行为完成后伴随强化的刺激,那么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多,从而养成习惯,反之那么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学习是一种反映概率的变化,强化可以增强反映概率。
强化又可分为正强化〔得到奖赏〕和负强化〔逃避或回避不愉快情景的出现〕很多行为只作为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
经典条件作用强调用来控制反映前的刺激,公式为“刺激——反响〞,那么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的是对反响结果的强化,也就是反响后的刺激,公式为“反响——刺激〞。
➢该派只研究有机体外部行为的变化过程,而对有机体的内部思维活动那么从不研究。
B认知学习理论受哲学上的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的认识和行为的主动的改变,是主体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被动地进展刺激——反响的联结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强调学习中认知机制所起的作用,着重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构造的形成和改变。
⑴完形说〔珂勒〕〔P148〕➢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于20世纪初的“黑猩猩够香蕉〞实验,认为顿悟是成功的关键。
顿悟:是指突然觉察到决绝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整个问题的情境进展知觉,了解构成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第一讲总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1.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它的教学内容是汉语,它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不是汉族人,也不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与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有某些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当我们说“对外汉语教学”时不包括对我国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
但对国外华裔教学应包括在内。
“对外汉语教学”这个词有一定的局限性,更科学的说法应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与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的其他语言的教学属于同一性质。
它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双语教学。
在此我们首先要区分几个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我们不再区分第二、第三、第四语言,是因为他们基本性质相同。
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2)母语和外语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最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第一语言。
外语: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或外民族的语言),多数人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是外语。
这两个概念是按照国国别、民族关系来区分的。
3)目的语: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常与母语相对使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语,这两组概念有交叉: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但也有人的第一语言不是母语,反而是外语,如移民到国外的某些人的子女。
多数人的第二语言是外语或别的民族的语言(非本民族),但也有相反的情况。
因此母语不完全等同于第一语言,外语也不等同于第二语言。
3)第二语言和外语第二语言可能是母语,但在更多情况下是外语,也可能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外语,而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如中国的少数民族学汉语,汉语既不是他的母语,也不是外语,而是第二语言。
所以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是一种包容的关系。
课程标准 对外汉语引论
课程标准对外汉语引论标题:《对外汉语引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对外汉语引论》是一门旨在系统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对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理解。
本课程将全面梳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为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模式,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的特点与技巧,以及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实践技能培养: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等实际操作能力。
3. 专业素养提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具有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与地位2.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3. 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方法与策略4.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选用5. 教学法流派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7.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8. 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建设四、课程实施与考核方式1. 课程实施:采用讲授、讨论、观摩、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2. 考核方式:综合运用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小组项目展示、教学设计方案撰写、模拟教学演示等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考核,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程资源利用各类纸质教材、电子资源库、在线教学平台,以及国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构建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体系,支持学生深入探究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以上《对外汉语引论》课程标准为指导,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对外汉语教育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语体或语域风格
语体或语域风格: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为特殊 目的服务的语言变体,是一种语境方言,不同 于地域方言。语体的不同,取决于话题、听众 与说话者的关系、话语形式(说或写)、场合。 美国语言学家鸠斯(Joos,19967)按话语的正规 美国语言学家鸠斯(Joos,19967)按话语的正规 程度把语体分为五种:演说体、正式体、商谈 体 、非正式体、 感情体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体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 题,语体不对会影响交际。在教材编写和课堂 教学中都应该给予注意。
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交际工具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交际分为 理解和表达两种双向的言语活动,言语活动的 能力要靠训练来获得。言语的正确性和得体性 都非常重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我 们的教学目的。
④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在不同语言中有所反映,要 想学好目的语,就要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 维方式。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 进行思维的能力。要正确处理目的语与学生母 语的关系。
3.语言功能和意念
1)功能——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由来已 )功能——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由来已 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著名语言 学家尤金﹒奈达曾说过:“ 学家尤金﹒奈达曾说过:“社会语言学 优先考虑的是言语而不是语言,是功能 而不是结构,是语境而不是信息本身, 是语言的得体性而不是语言的任意性。” 是语言的得体性而不是语言的任意性。” 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功能定义,大概可 以概括为下面几种说法:
(1)言语行为说:“功能是言语行为,也就是用语 )言语行为说:“ 言做什么。如问候、拒绝、邀请、道歉等(盛炎 1990) 1990)“功能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和达 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杨寄洲1993) (杨寄洲1993) (2)语言作用说:“所谓功能,也就是语言的作用, )语言作用说:“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吕必松1987)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吕必松1987) (3)交际目的说:“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交际目的说:“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张占一1989) (张占一1989)
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理论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临界期)——是根据大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临界期)——是根据大 脑的发育过程确定的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段, 即是指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 。 关键期理论是语言学家彭菲尔德在1953年代提 关键期理论是 1953年代提 出的, 出的, 他认为自然的语言学习只能在语言学习 的“关键期”即10岁前进行,伦尼伯格(1967)在 在 其著作中赞赏上述观点,并认为关键期是 2~13岁 2~13岁 。这一论断得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相关 研究的支持。
哈里迪将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
观念功能:表达主观和客观的经验。 交际功能: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 话语功能:使语言的组成部分连贯衔接。
3)功能的分类:
(1)表意功能:表示想对方传递某种信息。如介绍、 更正、传闻、告别、请求、转达、询问、建议、 通知、进一步说明等 (2)表态功能:表达对对方或自己说话内容的态度 或语气。如肯定、否定、推测、怀疑、劝阻、强 调、辩解、可能/不可能/愿意/ 调、辩解、可能/不可能/愿意/不愿意等 (3)表情功能:表达对客观事物或对方的某种感情。 如问候、赞扬、祝贺、失望、同情、喜欢/ 如问候、赞扬、祝贺、失望、同情、喜欢/不喜欢、 有兴趣/ 有兴趣/无兴趣等
2、认知方式(风格)——是人们在面 ——是人们在面
对问题、情景时,通过感知、记忆、思维 等智能因素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 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以及在行为上 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特征。 也可以说是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也可以说是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方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普遍性 稳定性 两极性 中性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人的天生的语言能力 来自于人类独特的发音、听辨音的器官以 及人类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语言又 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产物。因此教学中 既要重视对学生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的开 发和利用,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比较 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 语言输入。
2.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问候、告辞、邀请、接待 祝贺、赞扬、劝诱、讨好、夸张 打扰 、插话 请求 撒谎、闪烁其辞、改换话题 批评、责备、嘲笑、侮辱、威胁、警告 埋怨、指控、拒绝 诅咒、否认 同意、不同意、争论 劝说、坚持、建议、提醒、主张、断言 报告、评价、评论 命令、要求 询问、探究 同情、安慰 致谢、致歉、请求原谅
意念—— 功能作用的对象,即说话人要表达 的客观事物及其在大脑中的反映,包括: 普通意念:数量、时间、空间、形状、方式、 工具、程度、频率、比较、场所等范畴。 特殊意念:是由话题直接决定的词汇项目,即 各类词汇. 在一定的情境中,功能与特殊意念就构成了一 个个的交际活动.
三、语言学习(习得)的个人因素 语言学习(习得)
一)认知因素: 1、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 , 、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 由听辨音及发音能力、语法敏感度、语言 记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组成。 学能较高的人在课堂上通常能更快、 更好地掌握外语材料。一些研究显示了语 言学能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紧密关联。
心理语言学及教育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 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语 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并对当代 语言学理论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某 些假说进行解释和论证。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 学科。
2)语言交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 )语言交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 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 · H · Hymes)第 Hymes)第 一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的语法是否正确。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心理上是否可以被人接受。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具体的情境中是否得体。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的使用频率,是否常用。
2)功能的定义(李泉1996):功能是利 功能的定义(李泉1996):功能是利
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或手段来完成特定 的交际目的或表述需要。
哈里迪(韩礼德1967)对儿童在发展语言时获得 哈里迪(韩礼德1967)对儿童在发展语言时获得 的语言功能进行了分类:
(1)工具功能:用语言达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获得 物品与服务。即” 我要… 物品与服务。即” 我要… …” (2)控制功能(调节):用语言支配、控制别人的行 为。即” 你做… 为。即” 你做… …” (3)信息功能(表征):用语言传递信息。即” 我告 )信息功能(表征):用语言传递信息。即” 诉你… 诉你… …” (4)互动功能(交往):用语言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 系,维持社交。即” 我俩… 系,维持社交。即” 我俩… …” (5)表达个人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个性、内心反 应,引起他人的共鸣。即” 我喜欢… 应,引起他人的共鸣。即” 我喜欢… …” (6)启发功能:用语言询问,借以引起回答,以认识 周围的世界。即” 告诉我为什么… 周围的世界。即” 告诉我为什么… …” (7)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儿童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进行文学创作, 进行文学创作,达到娱乐的目的。
第二讲 对外汉语教 学的学科理论
睿立汉语推荐
一、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核心性的基础理论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语言现象本身 的科学。 第二语言教学既要研究语言是什么,又要研究语言怎么 教和怎么学。 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指导是多方面的、深刻的,也 是根本性的。语言学中的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篇 章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从不同 层面、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给予第二语言教学以启发 和指导。 第二语言教学可以吸收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 法,开展相应的语言本体的研究。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 的理论也是语言教学法流派的直接理论基础。
社会语言学家更注重研究“ 社会语言学家更注重研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 为了什么目的,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并得到了什 么结果” 么结果”。
美国学者卡纳尔(M Canale)又提出 美国学者卡纳尔(M · Canale)又提出 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
① ② ③ ④
语言学能力(包括语音、正字法、词汇、语法、 语义知识和听、说、读、写技巧。) 社会语言学能力(包括功能、意念、场合、社 会地位、性别、身份、心理因素、语体等。) 话语能力(成段表达能力)对句际关系、超句 关系、会话规则的熟悉程度 交际策略能力(包括回避、简化、母语直译、 描述或解释、造词、重复、使用套语、体态语、 求助对方、语体转换、语码转换等)
二、心理学
心理学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重要的基础理 论。心理学是研究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 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机制的科 学。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包括“ 学。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包括“教”和“学” 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需要心理学的理论 支持。 心理学也当然地成为第二语言/ 心理学也当然地成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流 派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语言的生理基础
1、语言功能区——在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上有 语言功能区——在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上有
四个语言功能区:
布洛卡区(运动语言区、语言前区) 韦尼克区(听觉语言区、语言后区) 视觉语言区 书写区
2、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 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 半球均参与语言活动。大脑的语言功能是随着孩 子的发育,逐渐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孩子一般 是6—12岁完成侧化的过程。 12岁完成侧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