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训练(二)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pdf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训练(二)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pdf

生物参考答案选择题 非选择题 30.(分)除标明的分数,每空分) ⑶ 施用的部位和浓度 ⑷ 衰老叶片代谢减弱,生长素合成减少,使离层远基端生长素浓度等于或小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导致叶片脱落 (分)除标明的分数,每空分) 化学答案 26、(15分)(1)减小副产物生成 (2分) 水浴加热(1分)(2)烧杯、分液漏斗(2)分 减小产品损失(1分)(3)偏低 偏高 偏高(3分)(4)b (1分) 防止液体暴沸(1分)(5)取产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再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若产生气泡,则含有已二酸。

否则,不含已二酸(或加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红色变浅,说明含有已二酸)(2分)(6)B(2分) 28、(14分)(1)△H<0(1分)(2)>(1分) 提高原料利用率(1分)(3)bcd(2分)(4)df(2分)(5)①CH4+4O2——8e—=CO2+2H2O(2分) ②1(1分) 1.12L(1分) 甲烷不完全被氧化,生成C或CO(或电池能量转化率达不到100%)(1分)(6)(2分) 37、(15分)(1)①3s23p63d5(1分) ②sp2,平面三角形(2分) ③5 分子晶体(2分)(2)立方体(1分),(2分)(3)BC(2分)(4)①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分) ②2,2(2分) ③硝酸分子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的水中,硝酸分子中氢氧键易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2分) 物理答案 22.(1)C (分)(2)(分)(3)2.0 (2分)(4)10(2分) 2.乙(2分) R1 (分) (分) (1)当磁场B和电场E同时存在时,两种粒子都受力平衡,都满足Eq=Bqv 所以两种粒子速度相同都为v=① 当仅存在磁场时,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两种粒子都满足得 ② 当磁场强度为B时,P粒子的轨道半径r1=l,Q粒子轨道半径为r2=③ 由②可知当磁场为B1减半时,两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都加倍,此时 r1′=2l,r2′=此时P粒子将打在M屏上,由几何关系可求出落点横坐标 所以P粒子亮点位置(,l ) 而Q粒子仍打在N屏上,易得亮点位置(l,0) (3)由②和③可以得出结论,不论磁场为多少,P、Q两粒子的轨道半径R1:R2=4:1不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英语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英语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试题

2014年大庆实验中学英语模拟训练第1卷 (选择题〕第一局部:听力〔共两节,总分为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一小题1.5分,总分为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优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A. At home.B. At a shop.C. At school.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 Have a dinner.B. Clean the table.C. Read the notebook.3. When will the woman come back?A. At 10:20.B. At 10:30.C. At 10:40.4. Where do the two speakers meet?A. In the library.B. In the classroom.C. On the way to the library.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om?A. He has always been a good student.B. He is a poor student now.C. He is a good student now.第二节〔共15小题;每一小题1.5分,总分为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优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一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一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happen?A. In a hospital.B. In a library.C. In a street.7. Where should the man turn right?A. At the bus stop.B. At the first crossing.C. At the end of the road.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理综物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理综物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40303物理试题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二,14C、15B、16C、17B、18B、19AD、20CD、21BD22. (6分)(1)15.80、9.80(每空1分,共2分)(2)见右图(2分)(3)25N/m(范围24~26N/m) (2分)23.(9分)(1)A ,D,E(各1分,共3分)(2)如图所示(3分)(3)增大(1分),5.33(2分)24.(14分)(1)A向右运动至最大速度时C恰好离开地面,此时A、B、C加速度均为零,设此时绳的拉力为F T对A :F -μmg -F T =0 (2分)对B 、C 整体:F T -2mg =0 (2分)代入数据解得F=2.2mg (1分)(2)开始时整个系统静止,弹簧压缩量为x ,则对B 有kx=mg (2分)x=mg/k (1分)因B 、C 的质量相等,故C 恰好离开地面时,弹簧伸长量仍为x=mg/k (1分) 所以拉力做的功w=F ·2x=4.4m 2g 2/k (2分)(3)A 由静止到向右运动至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对A 、B 、C 由能量守恒得(F -μmg )·2x=(2m)v 2/2+mg ·2x (2分)解得v=g k m 2 (1分)25(18分)(1)如图甲所示,沿PQ 方向射入磁场的电子最大轨迹半径由Bev=mv 2/r (2分) 得r m = mv m /Be =2×10-2m=2d (1分)若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在A 板上H 处,此时轨道半径为r m =2d ,电子恰能击中B 板M 处;随着电子速度的减小,电子轨迹半径也逐渐减小.击中B 板的电子与Q 点最远处相切于N 点,此时电子的轨迹半径为d ,并恰能落在A 板上H 处.综上所述知,沿PQ 方向射出的电子能击中B 板的MN 区域及A 板的PH 区域. 在△MFH 中,有FH=22MF HM =d 3QM=PF=(2-3)d=2.68×10-3mQN=d ,PH=2d电子能击中B 板Q 点右侧与Q 点相距2.68×10-3m ~1.0×10-2m 的范围. (2分) 电子能击中A 板P 点右侧与P 点相距0~2.0×10-2m 的范围. (2分)(2)如图乙所示,要使P 点发出的电子能击中Q 点,则有r=mv/eB (2分)rsin θ=d/2 (2分)解得 vsin θ=8×106 (1分)由上式,当v=v m =3.2×107m/s 时,有sin θ=1/4=0.25当电子速度最小时v=v min ,此时有sin θ=1,得v min =8×106m/s所以电子速度v 与入射方向θ应满足的关系为vsin θ=8×106 (2分)式中v 及θ的取值范围: 8×106m/s ≤v ≤3.2×107m/s (2分)0.25≤sin θ≤1〔或arcsin(0.25)≤θ≤π/2〕 (2分)33.(15分)(1)(5分)ABD(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全部选对给5分。

2014年最后冲刺 理综得分训练

2014年最后冲刺 理综得分训练

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得分训练(二)理科综合试题出题人:张金玲,张晓静,孙志琳审题人:申长军,姚实,马宪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题卡上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u:64;Mn:55;Zn:65;Br:80: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拟核的化学元素为C、H、O、N B.神经递质和生长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C.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放能比糖类多D.毛霉和蓝藻的细胞中均不含有线粒体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殖间期在细胞核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植物细胞增殖只受细胞分裂素的影响C.花药离体组织培养过程涉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D.有丝分裂后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存在自由组合现象3.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不能形成新的细胞壁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是在染色体上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4.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II处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III处为双向传导B. 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不会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C. 用电刺激III处时小腿产生上踢动作的过程属于反射D. III处在兴奋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5.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因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第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细胞中携带谷氨酸的tRNA与正常人不同B.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C.患者血红蛋白mRNA的碱基序列与正常人不同D.此病症可通过显微观察或DNA分子杂交检测6.下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B.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英语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A. At home.B. At a shop.C. At school.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 Have a dinner.B. Clean the table.C. Read the notebook.3. When will the woman come back?A. At 10:20.B. At 10:30.C. At 10:40.4. Where do the two speakers meet?A. In the library.B. In the classroom.C. On the way to the library.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om?A. He has always been a good student.B. He is a poor student now.C. He is a good student now.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happen?A. In a hospital.B. In a library.C. In a street.7. Where should the man turn right?A. At the bus stop.B. At the first crossing.C. At the end of the road.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理综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试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理综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试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理综试题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些酶的元素组成与DNA相同B.胰岛素、抗体、雄性激素都是蛋白质C.纤维素和麦芽糖均是多糖,但组成单位不同D.蛋白质及其组成单位均可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2.下图表示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发生AB段变化,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B.图中BC段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C.图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细胞中D.图中的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与DNA的数量相等3.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运输速度受载体影响的为协助扩散B.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不同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水的移动需要消耗能量D.某物质进入细胞时消耗能量,则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对该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实验中可以不设计B琼脂块的相关实验B.引起③④弯曲生长的原理与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相同C.实验结果证明了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D.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能够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的生长5.下图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是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B.结构②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C.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D.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叶绿体时,制作好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后,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B.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D.利用显微镜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及植物有丝分裂时,细胞均需保持活性7.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污水中加入适量明矾,可除去其中的悬浮物B.用氢氟酸刻蚀工艺玻璃上的纹饰C.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D.在海轮外壳上嵌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8.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C.该物质的分子式可能为C3H6O3D.分子中可能含有氨基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C.WX3和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10.在熔融的KOH中,大气中的氧可将铬铁矿(FeCr2O4)中Fe和Cr的化合价都转化为+6价,氧化1molFeCr2O4在理论上需要氧气A.2mol B.2.5mol C.3mol D.4mol11.已知25℃时Mg(OH)2的K sp为5.6×10-12mol3·L-3,MgF2的K sp为7.4×10-11mol3·L-3。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得分训练(三)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得分训练(三)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A.
B.
C.D.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C.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C. D.Y、Z的氧化物都有两性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
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
A.流过电阻的最大电流是20 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41 V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2.2×103W
答:

23. (9分)利用传感器可以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
泡的U—I关系图线。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器A(阻值范围0~10Ω)、滑动变阻器B(阻值范
围0~100Ω)、电动势为6V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该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
C.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 + 2H++ 2I-=I2 + 2H2O
D.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12. 以熔融Li2CO3和K2CO3.由A流向
B.O2+4e-=2O2-.0.6 mole转移,有19.2g精铜析出
D.2-2e—+CO32=CO2+ H2O
d.c(K+) > c(Na+)(5)以甲醇为原料,使用性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冲刺 理综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冲刺 理综

大庆铁人中学高三学年考前模拟训练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Ag-108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

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中广阔的膜面积为许多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的合成、修饰、加工、分泌都离不开生物膜B.蓝藻、绿藻、衣藻的细胞壁合成都离不开高尔基体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都在膜上形成[H]D.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离不开生物膜的作用2.P53基因能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如修复失败则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P53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受损,P53蛋白质可使间期时间延长C.癌细胞的形成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有关D.细胞出现“自杀”现象属于细胞凋亡3.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①;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②。

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X层中的基因只用14N标记,Y层中的基因只用15N标记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3150个C.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D.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有几项是正确的: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②胰岛素的分泌不仅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③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两激素相互拮抗④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可促进人体的生长⑤促甲状腺激素从合成到最后发挥作用总共穿过0层生物膜⑥激素、神经递质、酶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⑦造血干细胞可在骨髓中成熟形成B细胞,与体液免疫密切相关。

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C.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15.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16.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000匝,副线圈匝数n2=200匝,原线圈中接一交变电源,交变电源电压u=2202sin 100πt(V).副线圈中接一电动机,电阻为11Ω,电流表2示数为1A.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则()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电压表示数为2202VC.电流表1示数为5AD.此电动机输出功率为33W18.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航天飞机正加速飞向B处B.航天飞机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19.下面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中出现的一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现象有( )A.待测电阻不跟别的元件断开,其测量值将偏大B.测量电阻时,用两手碰表笔的金属杆,其测量值偏小C.测量电阻时,如果电路不和电源断开,可能出现烧坏表头的情况D.用多用电表测量60W灯泡的电阻,其阻值比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算出的电阻大20.如图所示,E为电池,L是直流电阻可忽略不计、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D1、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S是控制电路的开关.对于这个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闭合S的瞬间,灯泡D1、D2的亮度相同B.刚闭合S的瞬间,灯泡D2比灯泡D1亮C.闭合S,待电路达到稳定后,D1熄灭,D2比S刚闭合时亮D.闭合S,待电路达到稳定后,再将S断开,D2立即熄灭,D1先更亮后逐渐变暗.21.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s内的位移是最后2s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开始1s内的位移为2.5m,由此可求得() A.滑块的加速度为5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m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4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高考模拟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高考模拟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得分训练(二)数学(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14922y x xM ,⎭⎬⎫⎩⎨⎧=+=123y x y N ,则=⋂N M ( ) A .∅ B .{})0,2(),0,3( C . ]3,3[- D .{}2,32. 已知复数iii i i z ++++++=11201432 ,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若1)na的展开式中含3a 项,则最小自然数n 是( )A .2B .5C .7D .124.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A .310cm B .320cm C .330cm D .340cm 5.在ABC ∆中(O 为坐标原点),(2cos ,2sin )OA αα=,(5cos ,5sin )OB ββ=.若5OA OB ⋅=-,则AOB ∆面积为( )A .3B .23 C .53 D .235 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若)(x f y =是奇函数,则|)(|x f y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②若03lo g 3lo g <<n m ,则10<<<n m ;③若函数)(x f 对任意x ∈R 满足1)4()(=+⋅x f x f ,则8是函数)(x f 的一个周期;④命题“在斜ABC ∆中,tan tan A B A B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⑤命题 “2,10x R x x ∈+-<存在”的否定是“2,10x R x x ∈+->任意” A .1 B .2 C .3 D .4 7.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A .()x x x f ln 22-=B .()x x x f ln 2-= C .||ln 2||)(x x x f -=D .||ln ||)(x x x f -=8.函数sin()(0)y x πϕϕ=+>的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设P 是图象最高点,,A B 是图象与x 轴的交点,记APB θ∠=,则sin 2θ的值是( ) A .1665B .6365C .1663-D .1665- 9.已知半径为5的球O 被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所截,得到的两个圆的公共弦为4,若其中的一圆的半径为4,则另一圆的半径为( )ABC .D .10.设集合21,0[=A ,]1,21[=B ,函数⎪⎩⎪⎨⎧∈-∈+=.),1(2,,21)(B x x A x x x f 若A x ∈0,且A x f f ∈)]([0,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A .⎥⎦⎤ ⎝⎛41,0 B.⎪⎭⎫ ⎝⎛21,41 C.⎥⎦⎤ ⎝⎛21,41 D. ⎥⎦⎤⎢⎣⎡83,011. 设21,F F 分别为双曲线12222=-by a x )0,0(>>b a 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右支上任一点。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第 1 页 共 19 页
第 2 页 共 19 页
第 3 页 共 19 页
第 4 页 共 19 页
第 5 页 共 19 页
第 6 页 共 19 页
第 7 页 共 19 页
第 8 页 共 19 页
第 9 页 共 19 页
第 10 页 共 19 页
第 11 页 共 19 页
第 12 页 共 19 页
甲状腺(激素) 垂体 肾小管和集合管 ⑷神经-体液-免疫(三维立体)调节(网络)
(2)水蚤、河蚌、泥鳅 呼吸作用
小球藻→水蚤→泥鳅→乌鱼
苯酚是唯一碳源 (3)最低 甘油管藏 血细胞计数板(血球计数板)
40(15 分)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诱导融合/促融 (3)叶绿体 (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激素 (5)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的障碍/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6)有丝分裂中期 (7)黑腐病菌(1 分)
大庆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 化学答案
题目 答案 7 C 8 A 9 B 10 D 11 A 12 C 13 D
26.(14 分) (1)分液漏斗(1 分) ;蒸馏(1 分) 。 (1 分) 。 (2)干燥有机层(1 分) ;甲苯
第 15 页 共 19 页
(3)氯化钾(或 KCl) (2 分) 。 (4)不是(1 分) ;温度太低杂质溶解度降低,杂质可能析出,使产物不纯(2 分) 。 (5)抽滤能加快过滤的速度(2 分) 。 27.(14 分)(除标明外每空 2 分) (1)2H2SO4+FeTiO3=TiOSO4 +FeSO4+2H2O; (各 1 分) 。 (2)TiO2(s)+2C(s)+2Cl2(g)=2CO(g)+TiCl4(l) △ H =-80 kJ· mol 1;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冲刺 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冲刺 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模拟冲刺理综物理试题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B.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C.欧姆定律UIR=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了电流强度这一物理量D.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等效替代的方法15.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的物块B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

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此刻小车对物块B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mg,竖直向上B.C.mg tanθ,水平向右D.16.研究表明,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在周围空间会形成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电场.现有两块无限大的均匀绝缘带电平面,一块带正电,一块带负电,把它们正交放置如图所示,单位面积所带电荷量的数值相等.图中直线A1B1和A2B2分别为带正电的平面和带负电的平面与纸面正交的交线,O为两交线的交点.则图中能正确反映等势面分布情况的是17.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20N 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点,与物块3连接的绳水平,与天花板连接的绳与水平方向成45o角,竖直绳悬挂重为20N的小球P。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则A.物块1和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NB.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15NC.桌面对物块3的支持力大小为320ND.物块3受5个力的作用18.如图所示,A为置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

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

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设集合A={1,2,3},B={1,3,9},x∈A,且x∉B,则x=()A.1B.2C.3D.9【答案】B【解析】解:∵x∈A,∴x的可能取值是1,2,3.∵x∉B,∴x的值不能取1,3,9,∴x=2.故选B.先由x∈A,确定出x的取值范围,再由x∉B,去掉不满足条件的x,从而得到x的值.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全面考虑,不重复,不遗漏.2.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解:∵复数===+,它对应的点的坐标为(,),此点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利用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化简复数为+,可得它的坐标,从而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复数与复平面内对应点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3.已知0<a<1,log a(1-x)<log a x,则()A.0<x<1B.x<C.0<x<D.<x<1【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0<a<1,log a(1-x)<log a x可知1-x>x>0,解得<<.故选C.通过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转化不等式为一次不等式,然后求解即可.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注意对数函数的定义域,考查计算能力.4.函数y=cos2x+sin2x,x∈R的值域是()A.[0,1]B.,C.[-1,2]D.[0,2]【答案】A【解析】解:因为函数y=cos2x+sin2x=cos2x+-cos2x=cos2x.因为x∈R,所以cos2x∈[-1,1],所以cos2x∈[0,1].故选A.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化简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然后求解函数的值域.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二倍角的余弦函数的应用,值域三角函数的值域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5.在(1-2x)(1+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A.20B.-20C.10D.-10【答案】D【解析】解:在(1-2x)(1+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1×+(-2)•=-10,故选D.根据二项式的结构特征可得x3的系数是1×+(-2)•,运算求得结果.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中某项的系数,属于中档题.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三边长与圆的直径均为2,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组合体上部是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的圆锥,下部是半径为1的球,所以圆锥的高为:,所以组合体的体积为:=.故选A.通过三视图判断组合体的形状,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本题考查三视图与组合体的关系,判断组合体的是由那些简单几何体构成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m=(b-c,cos C),n=(a,cos A),A. B. C. D.【答案】C【解析】解:∵∥∴(b-c)cos A-acos C=0,再由正弦定理得sin B cos A=sin C cos A+cos C sin A∴sin B cos A=sin(C+A)=sin B,即cos A=.故选C根据两个向量平行的条件,写出坐标形式的表达式,得到关于三角形角和边的关系,再由正弦定理变化整理,逆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得到角A的余弦值.通过向量的坐标表示实现向量问题代数化,注意与方程、函数等知识的联系,一般的向量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纯向量式的,另一种是坐标式,两者互相补充.8.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圆C:(x+1)2+(y+1)2=r2(r>0)不经过区域D上的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A.[2,2]B.(2,3]C.(3,2]D.(0,2)∪(2,+∞)【答案】D【解析】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MNP及其内部,其中M(1,1),N(2,2),P(1,3)∵圆C:(x+1)2+(y+1)2=r2(r>0),表示以C(-1,-1)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由图可得,当半径满足r<CM或r>CP时,圆C不经过区域D上的点,∵CM==2,CP==2∴当0<r<2或r>2时,圆C不经过区域D上的点故选:D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MNP及其内部,而圆C表示以(-1,-1)为圆心且半径为r的圆.观察图形,可得半径r<CM或r>CP时,圆C不经过区域D上的点,由此结合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到r的取值范围.本题给出动圆不经过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着重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等知识,属于中档题.9.若a,b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且b⊂α,则“a∥b”是“a∥α”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解析】解:因为a,b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且b⊂α,当a∥b时,若a⊂α,则不能推出a∥α;反之,当a∥α时,a,b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故“a∥b”是“a∥α”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在题目的前提下,a∥b时,若a⊂α,则不能推出a∥α;当a∥α时,a,b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由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答案.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涉及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属基础题.10.已知,圆x2+y2=π2内的曲线y=-sinx,x∈[-π,π]与x轴围成的阴影部分区域记为Ω(如图),随机往圆内投掷一个点A,则点A落在区域Ω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解:构成试验的全部区域为圆内的区域,面积为π3正弦曲线y=-sinx与x轴围成的区域为Ω,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得:面积为S=2∫0πsinxdx=-2cosx|0π=4,由几何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随机往圆O内投一个点A,则点A落在区域Ω内的概率P=.故选A.先求构成试验的全部区域为圆内的区域的面积,再利用积分知识可得正弦曲线y=sinx 与x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从而可求概率.本题考查利用积分求解曲面的面积,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1.已知点P是双曲线C:>,>左支上一点,F1,F2是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且PF1⊥PF2,PF2与两条渐近线相交于M,N两点(如图),点N恰好平分线段PF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A. B.2 C. D.【答案】A【解析】解:在三角形F1F2P中,点N恰好平分线段PF2,点O恰好平分线段F1F2,∴ON∥PF1,又ON的斜率为,∴tan∠PF1F2=,在三角形F1F2P中,设PF2=bt.PF1=at,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2|-|PF1|=2a,∴bt-at=2a,①由①②消去t,得,又c2=a2+b2,∴a2=(b-a)2,即b=2a,∴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故选A.在三角形F1F2P中,点N恰好平分线段PF2,点O恰好平分线段F1F2,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ON∥PF1,从而得到∠PF1F2正切值,可设PF2=bt.PF1=at,再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2|-|PF1|=2a,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建立等式求得a和b的关系,则离心率可得.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简单性质,考查了学生对双曲线定义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12.已知方程在(0,+∞)有两个不同的解α,β(α<β),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要使方程>在(0,+∞)有两个不同的解,则y=|sinx|的图象与直线y=kx(k>0)有且仅有两个公共点,所以直线y=kx与y=|sinx|在,内相切,且切于点(β,-sinβ),由,,故选C.利用x的范围化简方程,通过方程的解转化为函数的图象的交点问题,利用相切求出β的正切值,通过两角和的正切函数求解即可.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直线与曲线相切的转化,两角和的正切函数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设数列{a n}满足a1=1,a n+1=3a n,则a5= ______ .【答案】81【解析】解:由数列{a n}满足a1=1,a n+1=3a n,可知数列{a n}是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81.故答案为81.由已知可得数列{a n}是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运行结果为______ .【答案】5【解析】解:框图首先给循环变量i和累加变量S分别赋值1和0,然后执行S=0+;判断1<,执行i=1+1=2,S=1+;判断<,执行i=2+1=3,S=;判断<,执行i=3+1=4,S=;判断<,执行i=4+1=5,S=;判断>,不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输出i=5,算法结束.故答案为5.算法在给出循环变量i和累加变量S分别赋值1和0的基础上,首先执行了依次运算,然后逐次判断执行,直到不再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结束算法,输出i的值.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虽先执行了一次运算,实则是当型结构,当型结构是满足条件执行循环,不满足条件,算法结束,是基础题.15.甲、乙、丙等五人站成一排,要求甲、乙均不与丙相邻,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______ .【答案】【解析】解:乙如果与两人相邻则,一定是丁和戊,而丁和戊可交换位置共有两种,则乙和丁戊共同构成3人一团,从五个位置中选3个相邻的位置共有3种方法,而甲乙可互换又有两种,则有2×3×2=12,乙如果在首末两位,则有两种选择与乙相邻的只有丁和戊,其余的三个位置随便排A33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2×2×1×2×3=24根据分类计数原理知有12+24=36,故答案为:36.本题限制条件比较多,可以分类解决,乙如果与两人相邻则,一定是丁和戊,而丁和戊可交换位置共有两种,则乙和丁戊共同构成3人一团,乙如果在首末两位,则有两种选择与乙相邻的只有丁和戊,根据分类和分步原理得到结果.站队问题是排列组合中的典型问题,解题时,要先排限制条件多的元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清题目的实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出结果以后再还原为实际问题.16.已知点A(-3,0)和圆O:x2+y2=9,AB是圆O的直径,M和N是AB的三等分点,P(异于A,B)是圆O上的动点,PD⊥AB于D,>,直线PA与BE交于C,则当λ= ______ 时,|CM|+|CN|为定值.【答案】【解析】解:由题意可得B(3,0),M(-1,0)、N(1,0),设点P(x0,y0),则点E(x0,).故PA的方程为y=•(x+3)…①,BE的方程为y=(x-3)…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可得y2=(x2-9).把=9-代入化简可得+=1,故点C在以AB为长轴的椭圆上,当M、N为此椭圆的焦点时,|CM|+|CN|为定值2a=6.此时,a=3,c=1,b=,由a2-b2=c2可得9-=1,求得λ=,故答案为.设点P(x0,y0),则点E(x0,),用点斜式求出PA、BE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求得点C满足的关系式,为+=1,故点C在以AB为长轴的椭圆上,当M、N为此椭圆的焦点时,|CM|+|CN|为定值2a=6.再根据a2-b2=c2可得λ的值.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椭圆的定义和简单性质的应用,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4.0分)1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满足.(Ⅰ)求角C;(Ⅱ)求的取值范围.【答案】解:(Ⅰ)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得:=,化简得a2+b2-ab=c2,即a2+b2-c2=ab,∴cos C==,∵C为三角形的内角,∴C=;(Ⅱ)==[sin A+sin(-A)]=2sin(A+),∵A∈(0,),∴A+∈(,),∴sin(A+)∈(,1],则的取值范围是(1,2].【解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的等式,再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 C,将得出的关系式变形后代入求出cos C的值,由C为三角形的内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C 的度数;(Ⅱ)所求式子利用正弦定理变形,将sin C的值代入,整理为一个角的正弦函数,由A 的范围求出这个角的范围,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求出范围即可.此题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熟练掌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8.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黑球和白球共9个,从中任取3个球,记随机变量X为取出3球中白球的个数,已知.(Ⅰ)求袋中白球的个数;(Ⅱ)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解:(Ⅰ)设袋中有白球n个,则,即,解得n=6.故袋中白球的个数为6;(Ⅱ)由(I)可知:袋中共有3个黑球,6个白球.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0,1,2,3.则P(X=0)==,P(X=1)==,P(X=2)==,P(X=3)=.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解析】(I)设袋中有白球n个,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到P(X=3)=,解出即可;(II)由(I)可知:袋中共有3个黑球,6个白球.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0,1,2,3.利用超几何分布P(X=k)=(k=0,1,2,3).即可得出.熟练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和超几何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丄平面PAD,PD=AD,E为PB的中点,向量,点H在AD上,且(Ⅰ)EF∥平面PAD.(Ⅱ)若PH=,AD=2,AB=2,CD=2AB,(1)求直线AF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平面PAD与平面P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证明:如图,取PA的中点Q,连结EQ、DQ,则∵E是PB的中点,∴EQ∥AB,且,又∵,∴DF∥AB,且,∴EQ∥DF,且EQ=DF,∴四边形EQDF为平行四边形,∴EF∥QD,又∵EF⊄平面PAD,且DQ⊂平面PAD,∴EF∥平面PAD;(1)由,得PH⊥AD,(Ⅱ)解:∵AB⊥平面PAD,∴AB⊥PH,又AD∩AB=A,∴PH⊥平面ABCD,在平面ABCD内过点H作HG∥AB,∴HG⊥平面PAD,以H为原点,分别以HA,HG,G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PD=AD=2,∴在R t△PHD中,,∴H为AD中点,则A(1,0,0),,,,B(1,2,0),,,,F(-1,1,0),∴,,,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令,得x=3,y=0.∴,,设直线AF与平面PAB所成的角为θ,则<,>==∴直线AF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设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为n1=(x1,y1,z1),,,,,,,由,得到由,得到-2x1+2y1=0,令x1=1,则,,所以,,,∴<,>=,所以平面PAD与平面P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解析】(Ⅰ)证明EF∥平面PAD,是证线面平行,可想到在平面PAD内找到一条与EF平行的直线,由E为PB的中点,想到取PA的中点Q,通过三角形的中位线知识证明四边形EFDQ为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出EF∥DQ,则证出EF∥平面PAD.(Ⅱ)(1)由已知条件证出PH⊥平面ABCD,在平面ABCD内过H作AB的平行线后得到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线段,然后以H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AB 的法向量,则向量与平面PAB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为直线AF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出平面PAD与平面PBC的法向量,由两个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求平面PAD 与平面P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了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考查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法,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时,平面的斜线上任一向量与平面的任意一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为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此题是中档题.20.如图,已知抛物线C1:x2=2py的焦点在抛物线C2:y=x2+1上,点P是抛物线C1上的动点.(Ⅰ)求抛物线C1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Ⅱ)过点P作抛物线C2的两条切线,M、N分别为两个切点,设点P到直线MN的距离为d,求d的最小值.【答案】解:(Ⅰ)∵抛物线C1的方程为x2=2py,∴抛物线的焦点为,,…(2分)∵抛物线:的焦点在抛物线C2上∴,可得p=2.…(4分)故抛物线C1的方程为x2=4y,其准线方程为y=-1.…(6分)(Ⅱ)设P(2t,t2),,,,,可得PM的方程:,∴点P坐标代入,化简得,即.同理可得PN:,得.…(8分)由得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4t,x1x2=2t2-2.…(*)∵MN的方程:,∴化简整理,得代入(*)式,可得MN的方程为y=2tx+2-t2.…(12分)于是,点P到直线MN的距离.令s=1+4t2(s≥1),则(当s=3时取等号).由此可得,当P坐标为(,)时,点P到直线MN的距离d的最小值为.…(15分)【解析】(I)由题意抛物线C1的焦点为抛物线C2的顶点(0,1),由此算出p=2,从而得到抛物线C1的方程,得到C1的准线方程;(II)设P(2t,t2),,,,,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列出直线PM方程并将点P坐标代入,化简可得,同理得到.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算出x1+x2=4t,x1x2=2t2-2,将直线MN的两点式方程化简并代入前面算出的式可得MN的方程为y=2tx+2-t2.最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式,采用换元法并且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算出P到直线MN的距离d的最小值为.本题给出抛物线C1的焦点为抛物线C2的顶点,求抛物线C1的方程并讨论过抛物线C1上动点P作抛物线C2的两条切线的问题.着重考查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属于中档题.21.已知a∈R,函数f(x)=lnx-a(x-1).(Ⅰ)若a=,求函数y=|f(x)|的极值点;(Ⅱ)若不等式f(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答案】解:(Ⅰ)若,则,.当x∈(0,e-1)时,f'(x)>0,f(x)单调递增;当x∈(e-1,+∞)时,f'(x)<0,f(x)单调递减.又因为f(1)=0,f(e)=0,所以当x∈(0,1)时,f(x)<0;当x∈(1,e-1)时,f(x)>0;当x∈(e-1,e)时,f(x)>0;当x∈(e,+∞)时,f(x)<0.故y=|f(x)|的极小值点为1和e,极大值点为e-1.(Ⅱ)不等式,整理为.…(*)设,则(x>0)==.①当a≤0时,2ax-e<0,又x>0,所以,当x∈(0,e)时,g'(x)>0,g(x)递增;当x∈(e,+∞)时,g'(x)<0,g(x)递减.从而g(x)max=g(e)=0.故,g(x)≤0恒成立.②当a>0时,=.令,解得,则当x>x1时,>;再令,解得,则当x>x2时,>.取x0=max(x1,x2),则当x>x0时,g'(x)>1.所以,当x∈(x0,+∞)时,g(x)-g(x0)>x-x0,即g(x)>x-x0+g(x0).这与“g(x)≤0恒成立”矛盾.综上所述,a≤0.【解析】本题(1)先求f(x)的导函数,利用导函数值的正负得到f(x)的单调性,通过特殊点(1,0),(e,0)得出函数f(x)值的正负情况,根据绝对值函数的特征,求出|f(x)|的极值点;(2)将原关系式转化为恒成立问题,利用导函数求最值,解不等式得到本题结果.本题考查了导函数的综合应用,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本题思维质量高,计算量大,属于难题.22.如图,A,B,C是圆O上三个点,AD是∠BAC的平分线,交圆O于D,过B做直线BE交AD延长线于E,使BD平分∠EBC.(1)求证:BE是圆O的切线;(2)若AE=6,AB=4,BD=3,求DE的长.【答案】(1)证明:连接BO并延长交圆O于G,连接GC,∵∠DBC=∠DAC,又∵AD平分∠BAC,BD平分∠EBC,∴∠EBC=∠BAC.又∵∠BGC=∠BAC,∴∠EBC=∠BGC,∵∠GBC+∠BGC=90°,∴∠GBC+∠EBC=90°,∴OB⊥BE.∴BE是圆O的切线.…(5分)(2)由(1)知△BDE∽△ABE,,∴AE•BD=AB•BE,AE=6,AB=4,BD=3,∴.…(8分)由切割线定理得BE2=DE•AE,∴.…(10分)【解析】(1)连接BO并延长交圆O于G,连接GC,由已知条件推导出∠GBC+∠EBC=90°,从而得到OB⊥BE.由此能证明BE是圆O的切线.(2)由(1)知△BDE∽△ABE,从而得到AE•BD=AB•BE,由此利用切割线定理能求出DE.本题考查圆的切线的证明,考查线段长的求法,是非曲直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切割线定理的合理运用.23.在直角坐标系x O 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 O 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ρ2-2ρsinθ-1=0).设圆C与直线l交于点A,B,且P(0,-).(1)求AB中点M的极坐标;(2)求|PA|+|PB|的值.【答案】解:由,得,即.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得+=4,即t2-6t+8=0,△=4>0,故可设t1,t2是上述方程的两实根,解得t1=2,t2=4.(1),∴,,∴点M的极坐标为,.(2)又直线l过点(0,-),故由上式及参数t的几何意义得|PA|+|PB|=|t1|+|t2|=t1+t2=6.【解析】运用x=ρcosθ,y=ρsinθ化简圆C的方程:ρ2-2ρsinθ-1=0,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求出两根的关系,解出t,由中点得到(1)的直角坐标,再化为极坐标;由直线的参数的几何意义,即可得(2).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含义,属于基础题.24.已知函数f(x)=m-|x-1|-|x-2|,m∈R,且f(x+1)≥0的解集为[0,1].(1)求m的值;(2)若a,b,c,x,y,z∈R,且x2+y2+z2=a2+b2+c2=m,求证:ax+by+cz≤1.【答案】解:(1)由f(x+1)≥0得|x|+|x-1|≤m.若m<1,∵|x|+|x-1|≥1恒成立,∴不等式|x|+|x-1|≤m的解集为∅,不合题意.若m≥1,①当x<0时,得,∴<;②当0≤x≤1时,得x+1-x≤m,即m≥1恒成立;③当x>1时,得,∴1<,综上可知,不等式|x|+|x-1|≤m的解集为[,].由题意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解得m=1.(2)证明:∵x2+a2≥2xa,y2+b2≥2yb,z2+c2≥2zc,以上三式相加,得x2+y2+z2+a2+b2+c2≥2xa+2yb+2zc.由题设及(1),知x2+y2+z2=a2+b2+c2=m=1,∴2≥2(xa+yb+zc),即ax+by+cz≤1,得证.【解析】第(1)问中,分离m,由|x|+|x-1|≥1确定将m分“m<1”与“m≥1”进行讨论;(2)中,可利用重要不等式将x2+a2与ax联系,y2+b2与by联系,z2+c2与cz联系.本题难度与高考相当,第(1)问考查了分段讨论法解绝对值不等式,对参数的讨论是前提;第(2)问要求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联系第一问求解.。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docx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docx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 届高三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理数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1,2,3} , B{1,3,9}, x A ,且 x B ,则 x()A. 1B. 2C.3D. 92.在复平面内,复数13i对应的点位于()1i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若0 a1,log a(1x)log a x ,则()A.0 x 1B.x 1C.0 x11x 1 22D.24.函数y cos2x sin 2 x ,x R 的值域是()A.[0,1]B.[1,1]C.[1,2]D.[0, 2] 25.在(1 2 x)(1 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A. 20B.20C. 10D.10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三边长与圆的直径均为2,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第 6 题)A.43 πB.32 8 3πC.32 3 πD.4 3 3π33337.在△ 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m= (3b- c,cosC),n= (a,cosA),m∥ n,则cosA的值等于()3333A. 6B.4C.3D.2x y4,8.设不等式组y x0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圆 C:( x 1)2( y 1)2r 2 (r0) 不x10经过区域 D 上的点,则 r 的取值范围是()A.[2 2, 2 5]B.C.(2 5, )D.(2 5, )(2 2,3 2](0, 2 2)(0,3 2)9.若a,b表示直线,表示平面,且b,则“ a / /b ”是“ a / /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已知 , 圆x2y 22内的曲线 y sin x, x [ , ] 与x轴围成的阴影部分区域记为( 如图 ), 随机往圆内投掷一个点A , 则点A落在区域的概率为()A.3B.4 C .2D.13333x2y21(a 0,b0) 左支上一点,F1,F2是双曲线的左、11.已知点 P 是双曲线 C:b2a2右两个焦点,且 PF1⊥ PF2,PF2与两条渐近线相交M, N 两点(如图),点 N 恰好平分线段PF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A.5B. 2C.3D.2sin x12.已知方程x k 在 (0,A . tan() 1 14C . tan(1 4)1) 有两个不同的解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 ( )B . tan() 114D . tan() 114非选择题(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13.设数列 { a n } 满足 a 1 1 , a n 1 3a n ,则 a 5 .14.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运行结果为.开始i 1ss s1 i i1is 9 是?4否输出 i结束(第 14 题)15.甲、乙、丙等五人站成一排 , 要求甲、乙均不与丙相邻 , 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16.已知点 A( 3,0) 和圆 O : x 2y 29 , AB 是圆 O 的直径, M 和 N 是 AB 的三等分点, P (异于 A, B )是圆 O 上的动点, PDAB 于 D , PEED (0) ,直线PA 与 BE 交于 C ,则当时, | CM | | CN |为定值.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 12 分)在△ ABC 中,角A, B,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满足a csin A sin B .b sin A sin C(Ⅰ)求角 C ;(Ⅱ)求a b的取值范围.c18.(本题满分 12 分)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黑球和白球共9 个,从中任取 3 个球,记随机变量X 为取出3球中白球的个数,已知P( X3)5.21(Ⅰ)求袋中白球的个数;(Ⅱ)求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19.(本题满分 12 分)如图 , 在四棱锥 P-ABCD中 ,AB 丄平面 PAD,PD=AD, E 为 PB 的中点 , 向量DF 1AB ,点H 2在 AD上 , 且PH AD 0(I)EF// 平面 PAD.(II)若 PH= 3 ,AD=2, AB=2, CD=2AB,(1)求直线 AF 与平面 PAB所成角的正弦值 .(2)求平面 PAD与平面 PBC所成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0.(本题满分 12 分)如图,已知抛物线 C1 : x2 2 py 的焦点在抛物线 C2 : y 1 x21上,点 P 是抛物线 C12上的动点. C 2y(Ⅰ)求抛物线 C1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C 1M (Ⅱ)过点 P 作抛物线 C2的两条切线, M 、N分别为两个切点,设点 P 到直线MN的距离为d,求d的最小值.NPxO(第 20 题)21.(本题满分12 分)已知 a R ,函数 f ( x) ln x a( x1).(Ⅰ)若a1,求函数 y| f (x) |的极值点;e1(Ⅱ)若不等式ax2(12a ea) xf ( x)e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e 为自然对e2数的底数)请考生在第 22、 23、24 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题满分10 分)选修4- 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 A, B, C 是圆O上三个点,AD 是BAC 的平分线,交圆O 于D,过B做直线BE 交 AD 延长线于 E ,使 BD 平分EBC .( 1)求证:BE是圆O的切线;( 2)若AE 6 ,AB 4 ,BD 3 ,求DE的长.23.(本小题满分10 分)选修4—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x 1 t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2(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y33t2(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圆 C 的方程为2 2 3 sin1 0.设圆C与直线 l 交于点A,B,且P 0, 3 .(1)求AB中点M的极坐标;(2)求 | PA |+ | PB |的值 .24.(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 f ( x)m x 1 x 2 , m R ,且 f ( x1)0 的解集为0,1.( 1)求m的值;( 2)若a, b, c, x, y, z R ,且x2y 2z2a2b2c2m,求证 : ax by cz1.2014 年高三仿真模拟理科数学 参考答案一、 (本大 共10 小 ,每 5 分,共 50 分)1. B ; 2. B ; 3. C ; 4. A ; 5.D ; 6. A ;7.C ;8. C 9. D ;10. B ; 11. A . 12. A第 9 提示: 直 n 的 迹是以点P 点、 以平行于 m 的直 的两个 面,而点 Q 的 迹就是 两个 面与平面的交 .第 12 提示:数列 1, 2, 3, ,22013 共有 22013 ,它 的乘 2 2013 ! . 2 2012 次, 生了有2 2012 的一个新数列,它 的乘 也 2 2013 ! . 新数列 行同 的 ,直至最后只剩下一个数, 它也是 2 2013! , 止.在 程中 生的所有的 , 可分 2013,每 的 数依次22012 ,22011 ,,21 ,20 ,乘 均2 2013! ,故答案 (22013! )2013 .二、填空 (本大 共 4 小 ,每5 分,共20 分)13. 81;14. 5;15. 36;16. 1.8第 17 提示: P ( x 0 , y 0 ) ,E ( x1y ) , PA : yy 0 ( x 3 ) ⋯①,x 0 30 1 011y 0222BE : y( x3) ⋯② 由①②得 y y 0( x 9) ,x 0 3(1)( x 02 9)22将 y 029x 02 代入,得xy 1 .由 99 1 ,得到1 . 99 181三、解答17.解:(Ⅰ)ac sinA sin B a b,化 得 a 2b 2ab c 2 ,⋯ 4 分b sinAsinC ac所以 cosCa2b 2c 21, C .⋯ 7 分2ab 2 3a b sin A sinB 2 [sin A2 A)]2sin(A) .⋯ 11 分(Ⅱ)csinC sin(336因 A(0, 2 ) , A6( , 5 ) ,所以 sin(A) ( 1 ,1] .3 6 66 2故,ab的取 范 是 (1,2].⋯ 14 分c18. 解:(Ⅰ) 袋中有白球n 个, P ( X 3)C n 35 , ⋯ 4 分C 9321即 n(n 1)( n 2)5,解得 n 6 .⋯ 7 分 9 8 721(Ⅱ)随机 量X 的分布列如下:⋯ 11 分X 0 1 2 3 P1315 5 8414 2821E ( X ) 01 13 15 5 ⋯ 14 分84 232 .14282119.【答案】 ( Ⅰ )取 PA 的中点Q,EQ 、 DQ,E 是 PB 的中点 ,1EQ / / AB,且 EQ= AB又 DF1AB DF / / AB,且 DF=1 AB22EQ // DF , 且EQ DF ,四 形 EQDF 平行四 形 ,EF / / QD , 又 EF 平面 PAD,且DQ 平面 PAD ,EF / / 平面 PAD( Ⅱ) ⑴解法一 : 明 :PH AD 0 ,PHADPH ⊥AD,又AB ⊥平面 PAD, PH 平面 PAD,AB ⊥PH,又PHAD=H,PH ⊥平面 ABCD;AEPD AD,Q 为PA 的中点 DQPA又AB平面 PAD 且 DQ 平面 PAD ABDQAB PA ADQ平面 PAB由( Ⅰ) 知 EF / /DQEF 平面 PABAE 为 AF 在平面 PAB 上的射影FAE 为直线 AF 与平面 PAB 所成的角PD AD 2 PH 3在 Rt PHD 中HDPD 2 PH 2 22213H 为 AD中点,又 PH ADPA PD AD 2EF DQ PH3AB平面 PAD AB AD DF / / AB DF AD在 Rt ADF 中AF AD 2DF 2 4 15又 EF平面 PAB EF AE在 Rt AEF 中sin FAE EF315 AF55直线 AF 与平面 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515 55(2)延长 DA,CB交于点 M,连接 PM,则 PM为平面 PAD与平面 PBC所成二面角的交线 .因为 AB // CD , AB1 CD ,所以点A,B分别为DM,CM的中点,所以DM=4,2在 RT PHM中:PM 2PH 2MH 2,PM 2 3PD 2PM 2DM 2 PM PD ,又因为 CD平面PMD,所以CP PMCPD 即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在 RT PCD 中: cos CPD PD25 PC 2 55解法二 :(向量法 )(1)由( Ⅰ) 可得PH平面 ABCD又AB平面 PAD在平面ABCD 内过点H作HG / / AB HG平面 PAD, 以H为原点 , 以HA.HG .HP的方向分别为 x轴、 y轴、 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 xyz PD AD2PH3在 Rt PHD中HD PD 2PH 222321H 为 AD中点,,P O,O,3 B 1,2,0E 1 , 3F11,,0A 1 0 0,122AF2,10,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y, zPA1,0,3, PB1,2,3n PA n PA 0x3z0由得n PB n PB 0x 2 y3z0n 3,0,3得 y=0令z3得x=3直 AF 与平面 PAB所成的角sin cos AF , n AF n23315 AF n2222 5 353213直线 AF 与平面 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5(9 分 ) 5(2) 然向量AB平面 PAD的一个法向量 , 且AB(0,2,0)平面 PBC的一个法向量n1( x1 , y1 , z1 ) ,PB1,2, 3 , BC(2,2,0) ,由 PB n0, 得到x1 2 y13z101由 Bc n10,得到 2x12y10 ,令 x11,y11, z13所以 n1(1,1, 3) ,cos AB, n1AB n1 2 15 AB n1252113所以平面 PAD与平面 P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5(14 分 ) 520.解:(Ⅰ)C1的焦点F (0, p ),2⋯ 2 分所以p0 1 , p 2 .2故 C1的方程x2 4 y ,其准方程y 1 .C 2yC 1MNPOx(第20⋯ 4 分⋯ 6 分(Ⅱ)P ( 2 , t 2 ) 1 21) , N ( x 2 , 1 2 1) ,t, M ( x 1 , x 12 x 22PM 的方程: y( 1 x 121)x 1( xx 1 ) ,2所以 t 22tx11 ,即 x4tx2t 2 20 .x 2212111同理, PN :yx 2 x 1 21 , x2 4tx 2t 22 0 .2 x 2 22⋯ 8 分MN 的方程: y即122 x 1 1)y (22由x 1 4tx 1 2t x 22 4tx 2 2t 211 x 21 ( 1 x 21)( 2 1) 2 1 x 2 2( x x 1 ) ,2 x 1x 211( x 1x 2 )( x x 1 ) .22,得 x 1x 24t , 1x 122tx 1 1 t 2 .2 02⋯ 10 分所以直 MN 的方程 y2tx2 t 2 . | 4t 2t 2 2 t 2 |(1 t 2 )2于是 d1 4t 224t 2.1⋯ 12 分令 s 1 4t 2(s 1) , d1 s 9 61 6 63 (当 s 3 取等号).2 s2所以, d 的最小3 .21.解:(Ⅰ)若 a1 , e1当 x (0,e 1), f ' ( x )⋯ 15 分f ( x ) ln xx 1, f ' ( x )1 1 .e 1x e 10 , f ( x) 增;当 x (e 1, ) , f '( x)0 , f ( x) 减.⋯ 2 分又因 f (1) 0 , f ( e)0 ,所以当 x (0,1) , f ( x ) 0 ;当 x(1, e 1) , f ( x ) 0 ;当 x(e1, e) , f ( x) 0 ;当 x ( e, ) , f ( x) 0 .⋯ 4 分故 y | f ( x ) | 的极小 点 1 和 e ,极大 点 e 1 .⋯ 6 分(Ⅱ)不等式f ( x )ax 2 (1 2a ea) xe 2e,整理 ln xax2(1 2a ) x0 . ⋯( * )e 2e ag( x )ln xax 2 (12a) x a ,e2e。

2014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高考模拟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高考模拟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5343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得分训练(二)数学(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14922y x xM ,⎭⎬⎫⎩⎨⎧=+=123y x y N ,则=⋂N M ( ) A .∅ B .{})0,2(),0,3( C . ]3,3[- D .{}2,32. 已知复数iii i i z ++++++=11201432Λ,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若321()na a+的展开式中含3a 项,则最小自然数n 是( )A .2B .5C .7D .124.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A .310cmB .320cmC .330cmD .340cm5.在ABC ∆中(O 为坐标原点),(2cos ,2sin )OA αα=u u u r,(5cos ,5sin )OB ββ=u u u r .若5OA OB ⋅=-u u u r u u u r,则AOB ∆面积为( )A .3B .23C .53D .235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若)(x f y =是奇函数,则|)(|x f y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②若03log 3log <<n m ,则10<<<n m ;③若函数)(x f 对任意x ∈R 满足1)4()(=+⋅x f x f ,则8是函数)(x f 的一个周期;④命题“在斜ABC ∆中,tan tan A B A B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⑤命题 “2,10x R x x ∈+-<存在”的否定是“2,10x R x x ∈+->任意” A .1 B .2 C .3 D .4 7.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A .()x x x f ln 22-=B .()x x x f ln 2-= C .||ln 2||)(x x x f -=D .||ln ||)(x x x f -=8.函数sin()(0)y x πϕϕ=+>的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设P 是图象最高点,,A B 是图象与x 轴的交点,记APB θ∠=,则sin2θ的值是( ) A .1665B .6365C .1663-D .1665- 9.已知半径为5的球O 被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所截,得到的两个圆的公共弦为4,若其中的一圆的半径为4,则另一圆的半径为( ) A .10B .11C .23D .13.10.设集合)21,0[=A ,]1,21[=B ,函数⎪⎩⎪⎨⎧∈-∈+=.),1(2,,21)(B x x A x x x f 若A x ∈0,且A x f f ∈)]([0,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A .⎥⎦⎤ ⎝⎛41,0 B.⎪⎭⎫ ⎝⎛21,41 C.⎥⎦⎤ ⎝⎛21,41 D. ⎥⎦⎤⎢⎣⎡83,011. 设21,F F 分别为双曲线12222=-by a x )0,0(>>b a 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右支上任一点。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得分训练试题(三)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得分训练试题(三)新人教版

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得分训练 〔三〕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须知事项:1.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某某号,然后再用2B 铅笔将与某某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 答题卡上第1卷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2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1卷二、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一小题6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下列图,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如此( ) A .流过电阻的最大电流是20 AB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41 V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2.2×103WD .在交变电流变化的一个周期内,电阻产生的焦耳热是20 J15.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以1g 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h ,对该过程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 A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1mgh 2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3mgh 2C .重力对物体做功mghD .物体的动能增加1mgh 216.某同学做电学实验(电源内阻r 不能忽略),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同时变大,如此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如下图中的( )17. 随着我国登月计划的实施,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已不是梦想;假设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并在月球外表附近以初速度0v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 后回到出发点。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得分训练(二)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得分训练(二)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得分训练 (二)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答题卡上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下落的为 m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m/s 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为10 m/s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增加 D.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增加 16.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固定着电量为+Q和+2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 A.一直做正功B.一直做负功C.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17.由上海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上空的过程中,如果保持飞行速度的大小和距离海面的高度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压力略大于地球对乘客的引力 C.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压力略小于地球对乘客的引力D.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的压力为零 .如图所示,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直导线MN垂直跨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电容器的电容为C,除电阻R外,导轨和导线的电阻均不计.现给导线MN一初速度,使导线MN向右运动,当电路稳定后,MN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时( ) A.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零B.为B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CBLD.为保持MN匀速运动,需对其施加的拉力大小为 . 20.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受到向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返回舱与人的总质量为m,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火星的半径为R,轨道舱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r,轨道舱的质量为M,不计火星表面大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和火星自转的影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要返回轨道舱至少需要获得能量W B.若设无穷远处万有引力势能为零,则地面处返回舱的引力势能为mgR C.轨道舱的动能为MgR2/2r D.若设无穷远处万有引力势能为零,轨道舱的机械能为-MgR2/2r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4年高考哈尔滨理综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年高考哈尔滨理综模拟试卷(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 Mg 24,Ba 137, Cl 35.5,Tl 203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都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B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时,理想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C .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橡胶老化、海水制镁、纯碱晶体风化、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只形成气溶胶8.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它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6项应为:( )A .C 26H 54B .C 20H 42 C .C 17H 36D .C 14H 30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常温下,c (H +)/c (OH -)=1×10-12的溶液:K +、AlO 2-、CO 32-、Na + ②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 +、NH 4+、Cl -、I -③中性溶液:Fe 3+、Al 3+、NO 3-、SO 42-④使pH 试纸变蓝的溶液中:Al 3+、Na +、SO 42-、Cl - ⑤无色溶液中:K +、Al 3+、NO 3-、H CO 3-A .②③B .①③C .①D .①④⑤10.与CH 2=CH 2→CH 2BrCH 2Br 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 . CH 3CHO →C 2H 5OHB .C 2H 5Cl →CH 2=CH 2 C .D . CH 3COOH →CH 3COOC 2H 5 11.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溶液中c (H +)=2.0 mol·L -1,阴离子为SO 42-,a 、b 均为惰性电极,充电时右槽溶液颜 色由绿色变为紫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理综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题卡上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u:64;Mn:55;Zn:65;Br:80: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都是来自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学实验,其中所用科学方法与实验目对应恰当的是() 选项科学方法实验目的A 光学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B 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 构建物理模型研究DNA分子结构D 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下列与种群和群落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很难再被捕捉到,会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小C.草原群落具有水平结构,但没有垂直结构D.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施N、Mg等无机肥,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有利于提高光合能力B.施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C.酸菜易保存的原因是酵母菌产生的乳酸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D.慢跑、太极等运动可避免肌细胞内积累乳酸,防止肌肉酸痛4.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

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

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5.关于下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1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图2氧气浓度为b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C.图3的a、b两条曲线可分别表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D.图4中曲线乙为自然条件下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6.下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中的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7.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提溴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B.地沟油经处理后可作为汽车燃油,故地沟油成分是液态烃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D.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的原因相同8.用N A 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B .30g 乙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N AC .25℃时,2L0.1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CO 32-总数为0.2 N AD .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2molSO 2和0.1molO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 3分子数为0.2 N A9.下列关于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Ba 2+、Fe 2+、Cl -、NO 3-可以大量共存B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 2+4e -+4H +=2H 2OC .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H +)=10-12mol/L 的溶液:K +、Na +、SiO 32-、HCO 3-可以大量共存D .NaHCO 3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Ca 2++2OH -+2HCO 3-=CaCO 3↓+CO 32-+2H 2O10.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 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溶液中含有Fe 2+ B 向10mL 0.2 mol/L NaOH 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 3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 : Mg(OH)2 >Fe(OH)3C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D向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CCl 4后充分振荡静置 液体分层,上层基本无色,下层紫红色 碘在CCl 4中的溶解度较大11.已知 一紫罗兰酮的结构简式是 ,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分子式为C 13H 18O B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0.1 mol/L CH 3COONa 溶液中:c(Na +)> c(CH 3COO -) > c(OH -) > c(H +)B .NH 4Cl 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 和K W 均增大C .pH=4的CH 3COOH 溶液和pH =4的NH 4Cl 溶液中,c (H +)相等D .在NaHCO 3溶液中:c (OH —)+c (CO 32—)=c (H +)+c (H 2CO 3)1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丙>丁>乙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只有一种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零C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15.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16.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000匝,副线圈匝数n2=200匝,原线圈中接一交变电源,交变电源电压u=2202sin 100πt(V).副线圈中接一电动机,电阻为11Ω,电流表2示数为1A.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则()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电压表示数为2202VC.电流表1示数为5AD.此电动机输出功率为33W18.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航天飞机正加速飞向B处B.航天飞机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19.下面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中出现的一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现象有( )A.待测电阻不跟别的元件断开,其测量值将偏大B.测量电阻时,用两手碰表笔的金属杆,其测量值偏小C.测量电阻时,如果电路不和电源断开,可能出现烧坏表头的情况D.用多用电表测量60W灯泡的电阻,其阻值比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算出的电阻大20.如图所示,E为电池,L是直流电阻可忽略不计、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D1、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S是控制电路的开关.对于这个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闭合S的瞬间,灯泡D1、D2的亮度相同B.刚闭合S的瞬间,灯泡D2比灯泡D1亮C.闭合S,待电路达到稳定后,D1熄灭,D2比S刚闭合时亮D.闭合S,待电路达到稳定后,再将S断开,D2立即熄灭,D1先更亮后逐渐变暗.21.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s内的位移是最后2s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开始1s内的位移为2.5m,由此可求得()A.滑块的加速度为5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m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7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那么:(1)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从O点到B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________J,动能增加量ΔE k=________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3)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