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氨溶液吸收法
铜氨液吸收基本原理
铜氨液吸收基本原理一、吸收一氧化碳反应铜氨液吸收CO 是靠溶液中亚铜络氨盐和游离氨进行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醋酸亚铜络二氨 一氧化碳醋酸亚铜三氨吸收机理:第一步,CO 与铜液相接触,气体中的CO 溶解于铜液中(物理过程);第二步,在游离氨存在的条件下,CO 与铜液中的低价铜复盐作用生成络合物,即一氧化碳醋酸亚铜三氨(化学过程)。
二、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铜液有吸收CO 2能力,是因铜液中有游离氨存在,其反应如下:()H CO NH O H CO NH ∆+=++324223(1—1)反应生成的碳酸铵继续吸收CO 2,生成碳酸氢铵,其反应如下: ()H HCO NH O H CO CO NH ∆+=++34223242(1—2)在铜洗塔中,铜液吸收CO 2的过程,气相中的CO 2含量与铜液中CO 2含量有关。
铜液中CO 2含量随铜液中氨含量不同而不同。
由上式(1—1)可知,两者生成碳酸铵溶液。
在不同温度下,气相与液相平衡的CO 2含量也不同。
温度高,CO 2平衡含量高。
综上所述,铜液塔出口气体CO 2的净化度随铜液中CO 2含量、游离氨含量和铜液温度三因素而变。
即铜液中含CO 2低、游离氨高和铜液温度低,出塔气相净化度高。
式(1—1)和(1—2)均为放热反应。
进铜洗系统气体中含CO 2愈高,反应放热愈多,过高的CO 2含量,使铜塔的操作温度迅速上升,导致铜液的吸收效率会因此迅速减退。
目前对于丙碳和高压水洗脱碳的流程,严格控制进铜洗系统原料气中CO 2含量,是保证精炼工段正常操作的必要条件。
在吸收操作中,还须注意,吸收温度过低时,吸收CO 2后生成的碳酸氢铵和碳酸铵易产生结晶;当铜液中醋酸和氨含量不足时,铜液吸收 CO 2后,又会生成碳酸铜沉淀。
所以这些,都会造成设备和管道堵塞而影响生产。
三、铜液吸收氧的反应,是依赖铜液中低价铜被氧化而进行的,其反应如下:()()Q NH CO Ac NH Cu O HAc NH Ac NH Cu +++=+++3224323236221242(1—3)()()3432323232216CO NH Cu O NH CO CO NH Cu =+++(1—4) 铜液吸收氧后,将低价铜Cu +氧化成高价铜Cu 2+CuO O O Cu 4222=+(1—5)四、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铜氨液吸收硫化氢有以下三种反应;Q O H S NH S H OH NH ++=+224242)(2(1—6)S NH Ac NH S Cu S H Ac NH Cu 24422323)(22)(2++=+(1—7)()()S NH Ac NH CuS S H Ac NH Cu 244243222++=+(1—8)进精炼系统原料气的硫化氢含量要求小于10mg/m 3。
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生产条件_概述及解释说明
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生产条件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概述和解释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生产条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铜氨液是一种常用于吸收一氧化碳的溶液,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了解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生产条件对提高吸收效率、确保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根据以下结构组织内容:引言部分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文章目的和结构;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铜氨液定义、特性以及一氧化碳来源和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生产条件对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因素;第四部分将通过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之前所述内容;最后,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生产条件相关知识的全面介绍和解释。
通过对铜氨液定义、特性及一氧化碳来源和影响因素的阐述,可以更好地理解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机制。
同时,生产条件对吸收效率的影响也将被详细探讨。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有益指导,并促进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技术的发展。
2. 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生产条件2.1 铜氨液的定义和特性铜氨液是一种由铜盐和氨水混合而成的溶液,通常呈蓝色或青绿色。
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可溶解多种金属离子的能力。
铜氨液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一氧化碳吸收过程中。
2.2 一氧化碳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常见于燃煤、石油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产生。
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严重危害。
一氧化碳的生成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燃料类型、温度、压力等。
2.3 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原理和机制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首先,铜盐中的铜离子会与一氧化碳形成络合物,实现一氧化碳的物理吸附。
接下来,氨水中的氨分子与络合物反应生成次碳酸铜和氮气,实现一氧化碳的化学吸附和转化。
医用氧与富氧空气的指标与检验方法对比
11
气味
/
嗅觉
/
12
其他气态氧化物
取新制的碘化钾淀粉溶液(取碘化钾0.5g.加淀粉指示液100ml溶解,即得) 100ml.置比色管中,加醋酸1滴,通本品2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溶液应无色。
同药典
同药典
13
酸碱度
取甲基红指示液与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各0.3ml.加水400ml.煮沸5分钟,放冷,分取各100ml.置甲、乙、丙3支比色管中,乙管中加盐酸滴定液(0.01moI/L)20ml,丙管中加盐酸滴定液(0.01moI/L)0.40ml;再在乙管中通本品2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乙管显出的颜色不得较丙管的红色或甲管的绿色更深。
方法:铜氨溶液吸收法
方法一:铜氨溶液吸收法
方法二:顺磁氧分析器
2
水分
/
GBT 5832.2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第2部分 露点法
水蒸气检测管
3
CO
取甲、乙2支比色管,分别加微温的氨制硝酸银试液25ml,甲管中通本品1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与乙管比较,应同样澄清无色。
GB/T8984-2008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一氧化碳检测管
4
CO2
取甲、乙2支比色管,分别加5%氢氧化钡溶液100ml.乙管中加0.04%碳酸氢钠溶液l.0m),甲管中通本品1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所显浑浊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浓。
GB/T8984-2008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二氧化碳检测管
/
10
总烃含量
/
≤60×10^(-6)
方法一、铜氨分析
• 7.3铜丝的消耗会影响吸收效率,必须经常 补充,铜丝用量应保持吸收瓶4/5左右。 • 7.4实验统计:进行氧气浓度测定时,在090ml段,测量值<实际值,90-99ml段,测 量值=实际值,99-100ml段,测量值>实 际值。
• 7.2新的吸收液由于缺少高价铜盐,吸收比 较缓慢,导致前几次分析结果可能偏低。 • 当吸收液使用至初发黄时应及时更换,留 1/5左右的旧溶液,添加适量的新吸收液。 留旧液的目的:增加新换溶液中的低价铜, 使高低价铜盐能尽快达到平衡。
• 一价铜盐偏高,导致测量值偏低,使高低 价铜盐的循环过程不能有序进行。添加硫 酸铜的目的,就是补充一部分二价铜盐, 使吸收更均衡,一旦二价铜盐因吸收氧达 到饱和,就会产生黄绿色沉淀,因此,需 及时更换或补充新的吸收液。
4.2 测定
4.2.1转动三通活塞,使吸收瓶与量气管相通,降低水准瓶,将吸收瓶中 的残留气体全部导入量气管中。 4.2.2转动三通活塞,使量气管与大气相通,提高水准瓶,令混合液全部 充满量气管和三通活塞支管后关闭三通活塞。 4.2.3将取好氧的球胆的橡皮管连接于三通活塞支管上,迅速打开三通活 塞使样品气进入量气管,当稍微超过100mL时,压紧连接水准瓶与量 气管的橡皮管,迅速拆除取样用橡皮管。升高水准瓶使其液面略高于 量气管中液面,微松橡皮管,使量气管中之液面至零点刻度时再压紧。 4.2.4转动三通活塞,使量气管与吸收瓶相通,慢慢举起水准瓶,使气样 全部进入吸收瓶,关闭三通活塞。 4.2.5小心而充分振荡仪器。经3min后,转动三通活塞,并令吸收瓶中的 剩余气体缓慢返回量气管,当吸收液刚流入量气管时,关闭活塞。举 起水准瓶,使其中的液面与量气管液面对齐,读取量气管里液面相应 的刻度,即为试样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 4.2.6使量气管中未被吸收的气体再次进入吸收瓶,重复吸收操作,直到 相邻两次分析结果之差不超过0.05ml时,本次分析结束。
合成氨生产技术(第二版)第六章精炼
四、铜液的再生
2.再生的操作条件 (1)再生压力 (2)再生温度
四、铜液的再生
(3)再生时间
四、铜液的再生
3.还原操作条件
四、铜液的再生
影响高价铜还原的因素如下 (1)还原温度 (2)高价铜和液相中的C O含量
五、工艺流程
1.再生过程氨的回收 2.再生气的处理 3.能量的回收 4.铜液的清理
五、工艺流程
五、工艺流程
第二节 甲醇化和甲烷化精制工艺及操 作
1 任务 2 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 3 铜洗岗位操作要点
一、任务
甲醇化和甲烷化工段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净化合成 氨原料气;二是合成甲醇。
二、工艺流程
1.生产原理 (1)甲醇化反应
二、工艺流程
(2)醇烃化反应
二、1图6-7由压缩机五段出口来的气体经油水分离 器,分离器中的油水,由顶部出来再进入铜洗塔底部和 顶部喷淋的铜液在填料上逆流接触,被铜液吸收其中的 有害成分后,经铜液分离器分离铜液雾沫后返回压缩机 六段进口。
三、正常生产操作要点
1.保证铜液质量 2.保证铜洗气净化质量 3.严防铜洗塔带液和回流塔冒液 4.巡回检查
二、工艺流程
(1)甲醇化子系统 (2)醇烃化子系统
三、正常生产操作要点
1.双甲工段开停车 2.系统开车 (1)吹除、排尽 (2)试漏置换 (3)升压置换 (4)系统开车
三、正常生产操作要点
3.系统停车 4.临时停车 5.循环机的开车、停车 (1)双甲循环机的开停车 (2)开车 (3)停车 (4)倒车
四、开停车操作要点
1.正常开车 (1)开车前的准备 (2)开车前的置换 (3)开车 2.停车 (1)短期停车 (2)紧急停车 (3)长期停车
精制铜氨液洗涤法
精制铜氨液洗涤法一、氨的性质 (1)二、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及主要方法 (3)三、生产合成氨的原料 (7)四、合成氨的生产步骤 (11)五、少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脱除的方法 (13)六、铜洗工序的任务 (15)七、铜液的工艺流程及吸收 (16)八、铜液的组成及配置 (20)九、铜洗的基本原理 (20)一、氨的性质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分子式为NH,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
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
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
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
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
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比空气轻(比重为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形分子,是极性分子。
N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
1.物理性质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
以700:1的溶解度溶于水。
氨水中含有粒子:水分子,氨(NH)分子,一水合氨(NH,~H40)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摩尔质量:17.0306CAS:7664-41-7密度:0.6942熔点:-77.73℃沸点:-33.34℃在水中溶解度:89.9g/100mL,0℃偶极距:1.42D2.化学性质NH.遇HC1气体或浓盐酸有白烟产生,可与氯气反应。
新型氧含量测量方法:3D离子流法氧分析仪
气体或还原性气体含量较高的气体样品中的氧浓度,尤其当测量氧浓度为ppm级别的气体样品时更需考虑 样品中还原性气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另外,当待测气体样品中氧浓度高于空气中氧浓度(20.6%)时,除 需使用浓度更高的气体作为参比气以保证浓差电势为正外,还需对氧化锆检测池进行改造,从而使得仪器 造价大大提高。
P0 E 1000 RT nF ln P1
式中: E:氧浓差电势(mV); R:气体常数8.3145 J/mol·K; T:以绝对温度表示的氧化锆探头工作温度(K) = 273.15 + t (℃); n:参加反应的电子数,对氧而言 n = 4; F:法拉第常数, 96485.3365 (C/mol); P0:参比气体中的氧分压; P1:待测气体中的氧分压。 该方程是氧化锆浓差电池法测量气体中氧含量的基础。在实际测量中将氧化锆管加热至600~1400℃, 在氧化锆管的参比侧通入含氧量较高且氧含量已知的气体作为参比气,如空气(P0 =20.6%),而另一侧则通 入待测气体,通过测量浓差电池电势E以及氧化锆探头的绝对温度,即可计算出待测气体中的氧分压(P1), 从而得到待测气体中的氧浓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线性范围较宽,重现性及稳定性较好。氧化锆法氧分析仪的 内部结构较磁氧法仪器更为简单,几乎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 震动等的影响, 且几乎不需要后期维护。 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由于必须在较高温度下电子才能在氧化锆材料中进行迁移,因此仪器内部必须配备 加热炉对氧化锆管进行加热,这也导致氧化锆法分析仪器需要较长的预热时间才能正常使用。且氧化锆法 在测量氧浓度时会受到待测气体中的还原性气体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低,因此不适用于测量还原性
1.5激光测氧法
激光测氧法是基于氧分子能够吸收 特定波长激光的特性,在仪器内部由激 光二极管产生一束光强已知的固定波长 激光束,该光束射入充满待测气体样品 的测量池,在测量池两侧的两块反射镜 之间来回反射数次后,一部分光被气体 样品中的氧所吸收,剩余的光束被反射 至收集极后被捕集。 根据比尔定律,被吸收后的光束强 度与原始光强之间的比值与气体样品中 的氧含量成比例: Ln[I0/I] = S × L × N 式中: I0:原始光强; I: 被气体样品中的氧所吸收后的剩余光强; 图 4. 激光法 S:氧对特定波长激光的吸收常数; Picture 4. Laser type L:光程长度; N:光程上的氧分子数量,与样品气中的氧含量有关; 因此通过测量原始光强以及被吸收后的光强即可得到气体样品中的氧含量。由于所选定的激光波长特 定,因此测量结果几乎不被其它气体所影响。而使用 I/I0进行计算则几乎可以排除光源强度、镜面反射率 以及电器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目前,国内应用此类原理生产的仪器价格相对较高,而且性能的稳 定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铜氨液吸收基本理
铜氨液吸收基本理————————————————————————————————作者:————————————————————————————————日期:铜氨液吸收基本原理一、吸收一氧化碳反应铜氨液吸收CO 是靠溶液中亚铜络氨盐和游离氨进行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Q COAc NH Cu NH CO Ac NH Cu +→++3333 醋酸亚铜络二氨 一氧化碳醋酸亚铜三氨 吸收机理:第一步,CO 与铜液相接触,气体中的CO 溶解于铜液中(物理过程); 第二步,在游离氨存在的条件下,CO 与铜液中的低价铜复盐作用生成络合物,即一氧化碳醋酸亚铜三氨(化学过程)。
二、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铜液有吸收CO 2能力,是因铜液中有游离氨存在,其反应如下: ()H CO NH O H CO NH ∆+=++324223(1—1)反应生成的碳酸铵继续吸收CO 2,生成碳酸氢铵,其反应如下: ()H HCO NH O H CO CO NH ∆+=++34223242(1—2)在铜洗塔中,铜液吸收CO 2的过程,气相中的CO 2含量与铜液中CO 2含量有关。
铜液中CO 2含量随铜液中氨含量不同而不同。
由上式(1—1)可知,两者生成碳酸铵溶液。
在不同温度下,气相与液相平衡的CO 2含量也不同。
温度高,CO 2平衡含量高。
综上所述,铜液塔出口气体CO 2的净化度随铜液中CO 2含量、游离氨含量和铜液温度三因素而变。
即铜液中含CO 2低、游离氨高和铜液温度低,出塔气相净化度高。
式(1—1)和(1—2)均为放热反应。
进铜洗系统气体中含CO 2愈高,反应放热愈多,过高的CO 2含量,使铜塔的操作温度迅速上升,导致铜液的吸收效率会因此迅速减退。
目前对于丙碳和高压水洗脱碳的流程,严格控制进铜洗系统原料气中CO 2含量,是保证精炼工段正常操作的必要条件。
在吸收操作中,还须注意,吸收温度过低时,吸收CO 2后生成的碳酸氢铵和碳酸铵易产生结晶;当铜液中醋酸和氨含量不足时,铜液吸收 CO 2后,又会生成碳酸铜沉淀。
方法一、铜氨分析
三、仪器
3.1仪器名称:奥氏吸收测氧仪 3.2奥氏吸收测氧仪的组成: • 奥氏吸收测氧仪由水准瓶,量气管,反应瓶三 部分用乳胶管连接而成。
连接管 毛细管 吸收瓶 液封瓶 水准瓶 三通活塞
量气管
量气管技术条件说明
四、 测定步骤
• 4.1 准备工作 用铜丝圈装满吸收瓶。用小橡皮管把分析器的 各部件连接起来,三通活塞涂擦少量真空活塞脂。 往水准瓶子里注入混合液,转动三通活塞,使 量气管与吸收瓶相通,用水准瓶的升降使量气管、 毛细管、吸收瓶及所有管道充满混合液,共需混 合液约550mL。 调节液封瓶中的液面至适当位置。关闭活塞, 放低水准瓶,若量气管里液位不降低说明仪器不 漏气。
• 7.2新的吸收液由于缺少高价铜盐,吸收比 较缓慢,导致前几次分析结果可能偏低。 • 当吸收液使用至初发黄时应及时更换,留 1/5左右的旧溶液,添加适量的新吸收液。 留旧液的目的:增加新换溶液中的低价铜, 使高低价铜盐能尽快达到平衡。
• 一价铜盐偏高,导致测量值偏低,使高低 价铜盐的循环过程不能有序进行。添加硫 酸铜的目的,就是补充一部分二价铜盐, 使吸收更均衡,一旦二价铜盐因吸收氧达 到饱和,就会产生黄绿色沉淀,因此,需 及时更换或补充新的吸收液。
七、补充
7.1 铜氨法工作原理:一定量的被测气体与铜氨溶 液接触,在有氨水存在的情况下,O2与Cu反应生 成氧化铜CuO和氧化亚铜Cu2O,这两种铜氧化物 分别与氨水、氯化铵作用,生成相应的的可溶性 高价+2价铜盐Cu(NH3)2Cl2和低价+1价铜盐 Cu(NH3)2Cl,低价铜盐吸收O2转化为高价铜盐, 高价铜盐被Cu还原成低价铜盐,如此反复循环反 应,直至混合气中的O2耗完为止,然后根据气体 体积的减少得出O2的体积的百分比含量,即混合 气体中O2的体积的百分比浓度。
铜氨溶液吸收法修订稿
铜氨溶液吸收法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铜氨溶液吸收法一、铜氨液吸收法的原理:取一定量的样品气与吸收液接触,在有氨气存在下,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氧化物再与氢氧化铵、氯化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高价铜盐和低价铜盐。
低价铜盐吸收氧转为高价铜盐,高价铜盐又被铜还原为低价铜盐,低价铜盐又与氧反应,如此循环作用,达到吸收氧的目的,根据气体体积的减少就可测出样品中的氧含量。
二、氧分析器的测量及对象分析常用的氧分析器有高纯氧分析器和常量氧分析器两种,前者主要针对高纯氧的分析,量气管的刻度是不均匀分布的,只有氧纯度达到99%以上时,才能准确定量,即每小格刻度为0.1%。
而后者的量气管刻度是均匀分布的,即每小格为0.2%。
只要不是对样品氧纯度的精度要求过高,氧含量在0%至100%范围内的样品均可分析。
两种分析器的取样量均为100毫升。
三、氧分析器的构成:铜氨液氧分析器通常由水准瓶(内装封气液)、100毫升量气管、吸收瓶(内置铜丝卷和铜氨混合吸收液)三大部分组成。
水准瓶中封气液组成为5%的稀盐酸滴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吸收瓶中溶液的组成为配制好的铜氨溶液。
即为1:1(25%)的浓氨水与饱和氯化氨的水溶液的混和物,再加入少量硫酸铜(每10000毫升混合液加入10克硫酸铜。
)铜丝卷:用直径为1mm的铜丝,绕于直径5mm的棒上,然后取下剪成10mm长的小段。
四、氧分析器分析的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是否漏气:保证仪器密封良好。
2、必须确保吸收瓶与量气管之间的毛细管内为纯氮气,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一标记位置。
3、提起水准瓶,让封气液把量气管中的气体全部排出,接上取样胶管,准确取样100毫升,将样品气全部送入吸收瓶,关闭三通活塞,然后微微摇动吸收瓶,使样品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其中的氧便被吸收液吸收。
旋转三通活塞,让残余气体回到量气管,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原标记位置。
铜氨溶液吸收法
铜氨溶液吸收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铜氨溶液吸收法一、铜氨液吸收法的原理:取一定量的样品气与吸收液接触,在有氨气存在下,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氧化物再与氢氧化铵、氯化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高价铜盐和低价铜盐。
低价铜盐吸收氧转为高价铜盐,高价铜盐又被铜还原为低价铜盐,低价铜盐又与氧反应,如此循环作用,达到吸收氧的目的,根据气体体积的减少就可测出样品中的氧含量。
二、氧分析器的测量及对象分析常用的氧分析器有高纯氧分析器和常量氧分析器两种,前者主要针对高纯氧的分析,量气管的刻度是不均匀分布的,只有氧纯度达到99%以上时,才能准确定量,即每小格刻度为0.1%。
而后者的量气管刻度是均匀分布的,即每小格为0.2%。
只要不是对样品氧纯度的精度要求过高,氧含量在0%至100%范围内的样品均可分析。
两种分析器的取样量均为100毫升。
三、氧分析器的构成:铜氨液氧分析器通常由水准瓶(内装封气液)、100毫升量气管、吸收瓶(内置铜丝卷和铜氨混合吸收液)三大部分组成。
水准瓶中封气液组成为5%的稀盐酸滴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吸收瓶中溶液的组成为配制好的铜氨溶液。
即为1:1(25%)的浓氨水与饱和氯化氨的水溶液的混和物,再加入少量硫酸铜(每10000毫升混合液加入10克硫酸铜。
)铜丝卷:用直径为1mm的铜丝,绕于直径5mm的棒上,然后取下剪成10mm长的小段。
四、氧分析器分析的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是否漏气:保证仪器密封良好。
2、必须确保吸收瓶与量气管之间的毛细管内为纯氮气,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一标记位置。
3、提起水准瓶,让封气液把量气管中的气体全部排出,接上取样胶管,准确取样100毫升,将样品气全部送入吸收瓶,关闭三通活塞,然后微微摇动吸收瓶,使样品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其中的氧便被吸收液吸收。
铜氨溶液吸收法测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究
轰一 ,
氯化铵 , 再溶解 1 0 0 0 m L 的 氨水 , 混 合均匀后准备铜 丝 。铜丝需
按照标 准选择 , 每段长度控制在 1 0 mm即可。
由此可以得 出, 铜氨溶液 吸收气体成分 相同的被测样 品时 ,
余体 积 ; 余r r = 剩余温 度。 ’ 假设测量气体所处的环境相 同 , 测量 中
成:
一
.
铜氨 溶液吸 收法测氧 应用
当铜 氨溶液吸收氧 气后 , 公式 可以简化 铜氨溶液 吸收法在测氧过程 中的应用 , 主要 分为四个应 用阶 的温 度与外界温度一致 ,
段, 具体分析如下 :
铜氨溶液吸收法收集氧气的过程非常重要 , 需要按 照批量取 气, 而且 不同行业的取 气流 程都不相 同 , 对铜 氨溶 液的应用也 不 相同, 如医用氧气 的取 气过程 , 批量执行 的比例为 2 %, 可根据 批 量 的数量实 际确 定取样数据 t 工业氧 气的取气具有随机性 , 而 且
铜氨溶液吸收法是一项简单的测氧方法 , 能够准确的测量 出
氧气浓 度。铜氨溶液吸收 法已经应用在 多个领域中 , 如航天 、 医
总n , 氧气记 为氧 n , 氧气浓度的计算公式 为 : 氧/ " A 一总n 一气n一总P 总 总R 一余P 余t 余R T
总1 1 , 总I 1 , 总P 总口 总R 式 中, 总p = 测量气体 的总 压力值 ; 总v = 总容积 ; 总1 ' = 气体温
1 . 测量过程的影响 铜 氨溶液吸收法 在测氧时 , 由于缺少 高价 铜盐 , 吸收 的速 率 非 常低 , 导致氧i 气浓度的分析结果出现误差 , 数据偏低 。首先测 量氧气浓度 的过程 中, 观察到黄 绿色沉淀时 , 需要将 吸收瓶内将 近三分 之二的溶 倒 出 , 重新添加 铜氨溶液 , 平衡高价 铜盐的含 量, 保障 测氧过程 的稳 定性 ; 然后可以发现铜丝本身的消耗 , 与吸 收法存 在一定程度 的关 系 , 铜丝不足时会影 响瓶内吸收的速率 ,
铜氨溶液吸收法
铜氨溶液吸收法一、铜氨液吸收法的原理:取一定量的样品气与吸收液接触,在有氨气存在下,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氧化物再与氢氧化铵、氯化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高价铜盐和低价铜盐。
低价铜盐吸收氧转为高价铜盐,高价铜盐又被铜还原为低价铜盐,低价铜盐又与氧反应,如此循环作用,达到吸收氧的目的,根据气体体积的减少就可测出样品中的氧含量。
二、氧分析器的测量及对象分析常用的氧分析器有高纯氧分析器和常量氧分析器两种,前者主要针对高纯氧的分析,量气管的刻度是不均匀分布的,只有氧纯度达到99%以上时,才能准确定量,即每小格刻度为0.1%。
而后者的量气管刻度是均匀分布的,即每小格为0.2%。
只要不是对样品氧纯度的精度要求过高,氧含量在0%至100%范围内的样品均可分析。
两种分析器的取样量均为100毫升。
三、氧分析器的构成:铜氨液氧分析器通常由水准瓶(内装封气液)、100毫升量气管、吸收瓶(内置铜丝卷和铜氨混合吸收液)三大部分组成。
水准瓶中封气液组成为5%的稀盐酸滴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吸收瓶中溶液的组成为配制好的铜氨溶液。
即为1:1(25%)的浓氨水与饱和氯化氨的水溶液的混和物,再加入少量硫酸铜(每10000毫升混合液加入10克硫酸铜。
)铜丝卷:用直径为1mm的铜丝,绕于直径5mm的棒上,然后取下剪成10mm长的小段。
四、氧分析器分析的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是否漏气:保证仪器密封良好。
2、必须确保吸收瓶与量气管之间的毛细管内为纯氮气,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一标记位置。
3、提起水准瓶,让封气液把量气管中的气体全部排出,接上取样胶管,准确取样100毫升,将样品气全部送入吸收瓶,关闭三通活塞,然后微微摇动吸收瓶,使样品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其中的氧便被吸收液吸收。
旋转三通活塞,让残余气体回到量气管,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原标记位置。
关闭三通活塞,提起水准瓶,使水准瓶内液面与量气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气体体积。
4、再次提起水准瓶,把气体送入吸收瓶,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两次读数相同为止,即可读数,得到分析结果。
铜氨液吸收基本原理
铜氨液吸收基本原理一、吸收一氧化碳反应铜氨液吸收CO 是靠溶液中亚铜络氨盐和游离氨进行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Q COAc NH Cu NH CO Ac NH Cu +→++3333 醋酸亚铜络二氨 一氧化碳醋酸亚铜三氨 吸收机理:第一步,CO 与铜液相接触,气体中的CO 溶解于铜液中(物理过程); 第二步,在游离氨存在的条件下,CO 与铜液中的低价铜复盐作用生成络合物,即一氧化碳醋酸亚铜三氨(化学过程)。
二、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铜液有吸收CO 2能力,是因铜液中有游离氨存在,其反应如下: ()H CO NH O H CO NH ∆+=++324223(1—1) 反应生成的碳酸铵继续吸收CO 2,生成碳酸氢铵,其反应如下: ()H HCO NH O H CO CO NH ∆+=++34223242(1—2)在铜洗塔中,铜液吸收CO 2的过程,气相中的CO 2含量与铜液中CO 2含量有关。
铜液中CO 2含量随铜液中氨含量不同而不同。
由上式(1—1)可知,两者生成碳酸铵溶液。
在不同温度下,气相与液相平衡的CO 2含量也不同。
温度高,CO 2平衡含量高。
综上所述,铜液塔出口气体CO 2的净化度随铜液中CO 2含量、游离氨含量和铜液温度三因素而变。
即铜液中含CO 2低、游离氨高和铜液温度低,出塔气相净化度高。
式(1—1)和(1—2)均为放热反应。
进铜洗系统气体中含CO 2愈高,反应放热愈多,过高的CO 2含量,使铜塔的操作温度迅速上升,导致铜液的吸收效率会因此迅速减退。
目前对于丙碳和高压水洗脱碳的流程,严格控制进铜洗系统原料气中CO 2含量,是保证精炼工段正常操作的必要条件。
在吸收操作中,还须注意,吸收温度过低时,吸收CO 2后生成的碳酸氢铵和碳酸铵易产生结晶;当铜液中醋酸和氨含量不足时,铜液吸收 CO 2后,又会生成碳酸铜沉淀。
所以这些,都会造成设备和管道堵塞而影响生产。
三、铜液吸收氧的反应,是依赖铜液中低价铜被氧化而进行的,其反应如下:()()Q NH CO Ac NH Cu O HAc NH Ac NH Cu +++=+++3224323236221242(1—3)()()3432323232216CO NH Cu O NH CO CO NH Cu =+++(1—4)铜液吸收氧后,将低价铜Cu +氧化成高价铜Cu 2+ CuO O O Cu 4222=+(1—5) 四、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铜氨液吸收硫化氢有以下三种反应;Q O H S NH S H OH NH ++=+224242)(2(1—6)S NH Ac NH S Cu S H Ac NH Cu 24422323)(22)(2++=+(1—7)()()S NH Ac NH CuS S H Ac NH Cu 244243222++=+(1—8) 进精炼系统原料气的硫化氢含量要求小于10mg/m 3。
铜氨溶液吸收法测氧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me u e o e a h e a o i s a r d lw rt n t e r a r t n0-9 e t n o h a u et ,e u ot e r a ai n9 h l i 0 mL s c o ft e g sb r t i e q a t e r t i 0-9 e t n a d l h l o 9 mL s c i n o hg e h n te r a a o i 9 —1 0 mL s c o ih rt a e r t n9 h l i 0 e t I i L
第 2 卷第 3 8 期 21 0 0年 6月
L w e e au e a d S cat s s o T mp rt r n p i y Ga e e l
低 温 与 特 气
Vo 8, No 3 L2 .
J n ,2 1 u. 00
铜氨溶液吸收法测氧过程 影响 因素分析
段 ,测 量值等于实际值 ;在 9 9~10m 0 L段 ,测量值大于实际值。
关键 词 :铜氨溶液 ;氧体 积百 分比浓度 ;大气环境
中图分 类号 :T l.2 Ql6 0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0770 (0 0 0 -0 70 10 -8 4 2 1 )30 3 -4
di1. 99 ji n 10 -84 2 1. 30 9 o:0 3 6 /.s . 0770 .00 0 .0 s
Anay i fTh nfue cng Fa t r fM e s r m e fOx g n lss o e I l n i c o so a u e nto y e
( c ol fM caia E g er g U iesyo c neadT cn l yB in ,e ig10 8 , hn ) Sho o ehncl ni e n , nvrt f i c n eh o g e igB in 00 3 C ia n i i S e o j j
铜氨溶液吸收法
铜氨溶液吸收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铜氨溶液吸收法一、铜氨液吸收法的原理:取一定量的样品气与吸收液接触,在有氨气存在下,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氧化物再与氢氧化铵、氯化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高价铜盐和低价铜盐。
低价铜盐吸收氧转为高价铜盐,高价铜盐又被铜还原为低价铜盐,低价铜盐又与氧反应,如此循环作用,达到吸收氧的目的,根据气体体积的减少就可测出样品中的氧含量。
二、氧分析器的测量及对象分析常用的氧分析器有高纯氧分析器和常量氧分析器两种,前者主要针对高纯氧的分析,量气管的刻度是不均匀分布的,只有氧纯度达到99%以上时,才能准确定量,即每小格刻度为0.1%。
而后者的量气管刻度是均匀分布的,即每小格为0.2%。
只要不是对样品氧纯度的精度要求过高,氧含量在0%至100%范围内的样品均可分析。
两种分析器的取样量均为100毫升。
三、氧分析器的构成:铜氨液氧分析器通常由水准瓶(内装封气液)、100毫升量气管、吸收瓶(内置铜丝卷和铜氨混合吸收液)三大部分组成。
水准瓶中封气液组成为5%的稀盐酸滴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吸收瓶中溶液的组成为配制好的铜氨溶液。
即为1:1(25%)的浓氨水与饱和氯化氨的水溶液的混和物,再加入少量硫酸铜(每10000毫升混合液加入10克硫酸铜。
)铜丝卷:用直径为1mm的铜丝,绕于直径5mm的棒上,然后取下剪成10mm长的小段。
四、氧分析器分析的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是否漏气:保证仪器密封良好。
2、必须确保吸收瓶与量气管之间的毛细管内为纯氮气,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一标记位置。
3、提起水准瓶,让封气液把量气管中的气体全部排出,接上取样胶管,准确取样100毫升,将样品气全部送入吸收瓶,关闭三通活塞,然后微微摇动吸收瓶,使样品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其中的氧便被吸收液吸收。
旋转三通活塞,让残余气体回到量气管,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原标记位置。
氧浓度铜氨溶液校验法
GB 8982—1998 医用氧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氧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包装、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低温法分离空气而制取的气态氧和液态氧,主要用于呼吸和医疗目的。
分子式:O2相对分子质量:31.999(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5099—1994 钢质无缝气瓶GB/T 5832.2—1986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露点法GB/T 6681—1986 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 ISO 3696:1987)GB 7144—1986 气瓶颜色标记GB 11640—1989 铝合金无缝气瓶GB 14193—1993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 14194—1993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T 14953—1994 纯铜线GB 50030—1991 氧气站设计规范JB 6897—1993 低温液体槽车JB 6898—1993 低温液体储存设备使用安全规范3 要求以低温精馏法制取的氧,若随后在采用氟塑料等或其他未经医疗监察部门检验合格的材料制活塞密封的压缩机上进行压缩,禁止使用。
医用氧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技术指标项目指标氧含量,10-2,V/V ≥99.5水分含量(露点),℃≤—43二氧化碳含量按规定方法试验合格一氧化碳含量按规定方法试验合格气态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含量按规定方法试验合格臭氧及其他气态氧化物按规定方法试验合格气味无异味注:液态氧不规定水分指标。
4 检验规则4.1 医用氧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医用氧合格。
4.2 瓶装医用氧气按批量抽样。
一个操作班连续生产的为一批。
国家开放大学资料: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复习题
1.(基础原料)是指用来加工化工基本原料和产品的天然资源。
通常是指石油、天然气、煤和生物质以及空气、水、盐、矿物质和金属矿等自然资源。
2.同一种产品可采用不同的原料、不同方法和不同的技术路线来生产,如醋酸产品,既可以采用(乙烯)作为原料,也可以釆用煤或天然气作为原料。
3.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过程)往往是生产过程的关键。
4.气体的(净制)是指除去气体产物中的固体颗粒和雾滴。
5.一种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附着在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的现象叫(吸附)6.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矿物质)7.反应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物质是(乙烯)8.(平衡转化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原料参加某一化学反应的最高转化率,作为一个理论值虽然不能反映实际生产过程中反应的效果,但是由于它表示了一定的条件下的最高转化率。
9.已知新鲜乙块A的流量为500kg/h,混合乙炔B的流量为5000kg/h,反应后乙炔C的流量为4350kg/h,循环乙炔D的流量为4300kg/h,释放乙炔的流量为50kg/h,乙炔的总转化率是多少(0.7)。
(500-150)/50010.(选择性)有时也称产率,即目的产物的产出率或原料的利用率,表示了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实际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比例。
11.(单程收率)高,反映反应器生产能力大,意味着未反应原料回收量减少,并减少了水、电、汽等能源消耗,标志着过程既经济又合理。
12.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不论物质发生任何变化,其质量始终不变。
13.能量衡算就是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通过计算知道设备的热负荷,确定设备的传热面积以及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用量等,从而为工程设计、设备设计提供设计依据,保证能量利用方案的合理性,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效果。
化工生产中的能量衡算主要是(热量衡算)。
14.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某一时间、某一条件下,参与反应的各种原料的瞬时流量的比例,就是(原料配比)。
铜氨溶液配制与标定
铜氨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铜氨溶液的组成:铜:13±0.2g/L 氨: 150±2g/L 葡萄糖:2g/L 氢氧化钠:7g/L。
一、配制方法:按8000mL配制:称取192g碱式碳酸铜放入2000mL的烧杯中加入5200mL浓氨水(分析纯25%~28%)和28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转移至10000mL棕色试剂瓶中摇匀后待标定。
待铜和氨含量标定合格后,每升溶液中再加入7g氢氧化钠(测粘度用)和2g葡萄糖摇匀后并密封避光保存静置24小时稳定后方可使用,有效期两个月。
二、标定方法:1、铜的标定:吸取5mL铜氨溶液注入250mL带瓶塞的锥形瓶中,用20mL 5%的硫酸中和并再加25mL 5%的硫酸加热煮沸3-5分钟,以除去氧化物,冷却后再加30mL 10%的碘化钾溶液,放置暗处盖紧瓶塞静置3分钟后,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浅黄色)加2滴管1%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乳白色(有白色沉淀)即为终点。
计算公式:LgCWcu/563.54×V×=式中:W cu__铜的含量g/L;C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 /L ; V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的体积mL ; 5─吸取铜氨溶液的体积mL ;63.54-铜的相对分子质量。
平行标定两次,允许误差不大于0.02g /100mL ,取其算术平均值,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2、氨的标定:先用移液管移取50mL 1mol/L 硫酸(21H2SO4)溶液注入250mL 锥形瓶中,然后再吸取5mL 铜氨溶液注入之前已吸取好的50mL 1mol/L 硫酸(21H2SO4)溶液中并加入7-8滴0.1%甲基橙指示剂,用0.5mol/L 氢氧化钠(NaOH )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为橙色即为终点。
计算公式:17094.035)()()(2211⨯⨯-⨯-⨯=Wcu V C V C NH W 式 中:w NH3─氨的含量;C 1─1mol/L 硫酸的摩尔浓度mol /L ; V 1─移取1mol/L 硫酸的体积mL ; C 2─氢氧化钠的摩尔浓度mol /L ; V 2─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mL ;W cu ─铜的含量g /L ;0.094-铜含量的换算系数;5─吸取铜氨溶液的体积mL ;17─氨的相对分子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氨溶液吸收法
一、铜氨液吸收法的原理:
取一定量的样品气与吸收液接触,在有氨气存在下,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氧化物再与氢氧化铵、氯化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高价铜盐和低价铜盐。
低价铜盐吸收氧转为高价铜盐,高价铜盐又被铜还原为低价铜盐,低价铜盐又与氧反应,如此循环作用,达到吸收氧的目的,根据气体体积的减少就可测出样品中的氧含量。
二、氧分析器的测量及对象
分析常用的氧分析器有高纯氧分析器和常量氧分析器两种,前者主要针对高纯氧的分析,量气管的刻度是不均匀分布的,只有氧纯度达到9 9%以上时,才能准确定量,即每小格刻度为0 . 1%。
而后者的量气管刻度是均匀分布的,即每小格为0 . 2%。
只要不是
对样品氧纯度的精度要求过高,氧含量在0%至10 0%范围内的样品均可分析。
两种分析器的取样量均为100毫升。
三、氧分析器的构成:
铜氨液氧分析器通常由水准瓶(内装圭寸气液)、100毫升量气管、吸收瓶(内置铜丝卷和铜氨混合吸收液)三大部分组成。
水准瓶中封气液组成为5%的稀盐酸滴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吸收瓶中溶液的组成为配制好的铜氨溶液。
即为1:1 (25%)的浓氨水
与饱和氯化氨的水溶液的混和物,再加入少量硫酸铜(每1 0 0 0 0毫升混合液加入10 克硫酸铜。
)
铜丝卷:用直径为1mm的铜丝,绕于直径5mnm勺棒上,然后取下剪成10mm长的小段。
四、氧分析器分析的操作步骤:
1、检查仪器是否漏气:保证仪器密封良好。
2、必须确保吸收瓶与量气管之间的毛细管内为纯氮气,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一标记位置。
3、提起水准瓶,让封气液把量气管中的气体全部排出,接上取样胶管,准确
取样100毫升,将样品气全部送入吸收瓶,关闭三通活塞,然后微微摇动吸收瓶,使
样品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其中的氧便被吸收液吸收。
旋转三通活塞,让残余气体回
到量气管,并使吸收瓶液面保持在原标记位置。
关闭三通活塞,提起水准瓶,使水准
瓶内液面与量气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气体体积。
4、再次提起水准瓶,把气体送入吸收瓶,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两次读数相同为止,即可读
数,得到分析结果。
五、注意事项
铜氨液吸收瓶中铜丝装多少为合适?当吸收液出现黄绿色沉淀时怎么办?
答:铜氨液吸收瓶中铜丝的装入量以不少于瓶容量的五分之四为合适。
当吸收液出现黄绿色沉淀时,应将旧液倒掉三分之二,留下三分之一,然后再加入新的吸收液至适量
即可。
注:铜丝量过少,不利于吸收瓶中的氧充分、快速地吸收。
而适当保留一部分旧液,也是为了使吸收瓶中的高、低价铜盐能尽快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仪器能在短时间内投
入作用。
一般刚换过吸收液的仪器,在正式分析前,应先随意分析几个样,以促使
吸收瓶中的新旧吸收液均匀混合,使吸收瓶与封气液间的毛细管柱内气体为纯氮
气。
此时的该仪器即可随时投入使用。
铜氨液吸收法测氧浓度时的注意事项:
1、量气管必须洁净,无挂珠现象。
2、量气管与吸收瓶中的气体必须为纯氮气。
3、吸收前后读体积时吸收液液面应一致。
4、前后读数的时机应一致。
5、读数时视液面的角度及方法应正确。
6、吸收液应符合要求。
7、系统气密性要好。
8 更换吸收液应保留部分旧液。
9、取样时应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10、摇晃吸收器时,动作不宜过大,以防吸收瓶毛细管断裂。
(摇晃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样品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促使样品气中的氧被吸收液充分吸收,缩短分析时间。
)
注意事项:
一、当吸收瓶产生黄绿色沉淀时,应立即更换吸收液,新的吸收液因缺少低价铜盐,吸收比
较缓慢,前几次分析结果可能会偏低。
二、铜丝的消耗也会影响吸收效率,必须经常补充,铜丝应保持在吸收瓶的4/5左右
三、操作时要注意封气液和吸收液不要互相串通。
四、取样前量气管中不能有残气,以免产生分析误差。
五、高纯氧与常量氧的测定方法、原理相同,但所用量气管不同,使用中应注意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