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 光合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3.4—3.5.1光合作用(共24张PPT)
![七年级生物上册3.4—3.5.1光合作用(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5deb44dd36a32d72758142.png)
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B( )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练一练:
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 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 B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 D.乙和丙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
6、实验过程中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叶片颜色的变化是? 见光部分: 绿色→绿色→黄白色→蓝色
遮光部分: 绿色→绿色→黄白色→黄白色
三、初步认识光合作用
1、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 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 等
有机物,并且把 光能转变成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过程。 叶绿体 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场所),是将光能
4、为什么用酒精浸泡叶片而不用水?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这一步是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脱色的 作用,便于鉴定淀粉的颜色变化。 因为酒精蒸发太快,温度太高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 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
5、为什么向叶片滴加碘液? 是因为淀粉遇碘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 中是否能生成淀粉这种有机物。
10 20 30 40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 越多 。
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如果放在黑暗中,现象:没有气泡冒出 。
练一练: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讨论]
1、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 为了让天竺葵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 和消耗。以说明后面实验中颜色的变化 不是由实验前叶片中储存的淀粉引起的。
练一练:
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 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 B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 D.乙和丙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
6、实验过程中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叶片颜色的变化是? 见光部分: 绿色→绿色→黄白色→蓝色
遮光部分: 绿色→绿色→黄白色→黄白色
三、初步认识光合作用
1、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 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 等
有机物,并且把 光能转变成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过程。 叶绿体 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场所),是将光能
4、为什么用酒精浸泡叶片而不用水?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这一步是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脱色的 作用,便于鉴定淀粉的颜色变化。 因为酒精蒸发太快,温度太高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 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
5、为什么向叶片滴加碘液? 是因为淀粉遇碘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 中是否能生成淀粉这种有机物。
10 20 30 40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 越多 。
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如果放在黑暗中,现象:没有气泡冒出 。
练一练: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讨论]
1、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 为了让天竺葵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 和消耗。以说明后面实验中颜色的变化 不是由实验前叶片中储存的淀粉引起的。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5.1 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 课件(共22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5.1 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 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b9667fb14e852459fb5713.png)
C.物质的运输受阻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学习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 2、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能知晓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观察叶片,你发现叶片的排列特点了吗?
轮生
对生
互生
1、仔细观察叶片
(1)观察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 有什么不同?
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 叶片上表面呈深绿色,下表面呈浅绿色
功能:透光,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保护作用。 气孔是 气体交换 和 水分散失 的门户。在
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数量多
特别提醒:气孔的分布和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左:保卫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开放; 右: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理解应用之星
荷叶露珠为啥可在上面滚来滚去,而不 吸收进叶片?
这与荷叶表面的角质层有关,角质层上有蜡质,不沾水
(3)为什么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 绿色?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从哪里 出入叶片?
(5)叶有哪些结构特征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讨论: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便于染色和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
(2)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叶绿体?叶绿体的分布有什 么特点?
(2)叶肉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
栅栏组织
{
海绵组织
(2)叶肉(营养组织)
归纳之星!
叶肉由 叶肉 细胞组成,包括 栅栏组织 和 海绵组织 .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位置 细胞形状 细胞排列特点 含叶绿体
接近上 表皮
呈圆柱形 较紧密、整齐
接近下 表皮
不规则
较疏松
较多 较少
{ (3)叶脉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 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 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55c485bcd126fff6050b84.png)
条件
光能
叶绿体
场所
淀粉 ﹢氧气 产物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什么叫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淀粉 ﹢氧气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的转变: 合成 有机物
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淀粉和氧气
2、能量的转变: 贮存
能量
光能
化学能
思考:光合作用有说明意义?
来源
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 出的氧气,可以达到5.35x1011吨左右。
维持大气中 的氧气和二 氧化碳的含 量相对稳定
1、为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提供养料 2、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3、为动物提供能量来源 4、为动植物的呼吸提供氧气
思考: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
光合作用原理,来增加农作物产量?
产 量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
立体高效种植
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5课时:光合作用实质与意义
思考:光合作用的
• 原料? • 产物? • 条件? • 场所?
光
淀粉 叶绿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写出方式:
要求:“→’表示反生反应,箭头前是原料, 箭头后是产物,上是条件,下是场所。
反应式: ﹢
原料
条件 场所
﹢ 产物
二氧化碳 ﹢ 水 原料
想一想: 它们的命运会怎样?
白化玉米苗
想一想: 没有了光合作用会怎样?
• 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 所可以生产(4-5)x1011吨有机物。
动物和人的 食物来源
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转 化太阳能为3x1018千焦,若折算成电能, 可达1700万亿度。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4d32b4c850ad02df8041ef.png)
1.C 2.C 3.C 4.A 5.D 6.C 7.C 8.B 9.D 10.C
11.A12.A
13(1)不变;甲处没有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不变; 乙处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 变; 丙处有叶绿体,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4)甲、丙;乙、丙
14.(1)叶 (2)二氧化碳; 氧气(yǎngqì) (3)B
(2)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淀粉)
(3) 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hǎnwù),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2/11/2021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第七页,共十五页。
1暗处理(chǔlǐ)
2部分(bù fen)遮 光
3照光
4酒清脱色
(tuō sè)
5清水漂洗
课本(kèběn)63-64页
12/11/2021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第二页,共十五页。
目的(mùdì):
使叶片(yèpiàn)内的淀粉耗尽或运走。
暗处理(chǔlǐ)
12/11/2021
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黑暗条件,
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过
叶脉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储 存或利用;另一部分则直接在叶 片中用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样
——难溶于水 助燃(zhùrán),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 或卫生香重新燃烧
(3)我们怎样收集和检验这些气体呢?
——排水法收集,是否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4)将快要(kuàiyào)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
么现象?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
生了氧气。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11.A12.A
13(1)不变;甲处没有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不变; 乙处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 变; 丙处有叶绿体,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4)甲、丙;乙、丙
14.(1)叶 (2)二氧化碳; 氧气(yǎngqì) (3)B
(2)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淀粉)
(3) 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hǎnwù),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2/11/2021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第七页,共十五页。
1暗处理(chǔlǐ)
2部分(bù fen)遮 光
3照光
4酒清脱色
(tuō sè)
5清水漂洗
课本(kèběn)63-64页
12/11/2021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第二页,共十五页。
目的(mùdì):
使叶片(yèpiàn)内的淀粉耗尽或运走。
暗处理(chǔlǐ)
12/11/2021
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黑暗条件,
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过
叶脉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储 存或利用;另一部分则直接在叶 片中用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样
——难溶于水 助燃(zhùrán),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 或卫生香重新燃烧
(3)我们怎样收集和检验这些气体呢?
——排水法收集,是否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4)将快要(kuàiyào)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
么现象?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
生了氧气。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课件(共22张PPT)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e712ce48d7c1c709a1452e.png)
3.右图表示一段时问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 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 确的是( A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 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 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时,该植物开始进行 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时,表示该植物不再 进行光合作用
4.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可以说明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复习目标:
1.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式和蒸腾作用的 概念。 2.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3.完成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相关练习
考点聚焦
考点1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 片
表皮
上表皮(气孔少) 下表皮(气孔多)
的 结
叶肉海栅绵栏层层:细:胞细排胞列排较列疏紧松密,,接接近近下上表表皮皮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实验2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为什么要用黑色塑料袋装蔬
菜 抑制光合作用
。
(2)实验结果:装有 新鲜 蔬菜
的塑料袋排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 产生。
烫过蔬菜
(3)烫过的蔬菜在此实验中的作 新鲜蔬菜 用是对照 。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4)实验结论
构 叶脉:输导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说明]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绿体的存在:叶肉细胞、气孔的保卫细胞中;生命 力旺盛的绿叶细胞中数量较多。 (2)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叶片 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_叶__绿__素___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3)光的作用:有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贮存 在有机物中化学能。 (4)应用:韭黄生成原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光_____)。
七年级上生物(北师大版)课件: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七年级上生物(北师大版)课件: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93ff6c5a8102d277a22f51.png)
2 、为什么要脱去叶绿素?
叶绿素呈绿色,如不脱去叶绿素,不易观察淀 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3、将叶片放入酒精中加热为 什么要采取隔水加热的方式?
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a
酒精隔水加热 19
讲授新课
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 则将发生危险!
注意:
酒精隔水加热
一旦酒清外溢燃烧,请用湿布或沙子覆盖火 焰,千万不要用水扑灭。
a
31
讲授新课
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边缘白色部位(没有叶绿体)
滴碘液 不变蓝
中间绿色部位(有叶绿体) 滴碘液
变蓝
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a
32
讲授新课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a
33
讲授新课
结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a
34
讲授新课
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a
35
讲授新课
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不要晃动桌子,不要从上往下直视装酒精的
小烧杯。
a
20
讲授新课
酒精脱色前
叶片中的叶绿素进入酒精中
酒精脱色后
叶片脱去叶绿素后叶片和酒精分别变成什么颜色?
黄白色、绿色
a
21
讲授新课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
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为什么?) 鉴定叶片中是否能生成 淀粉这种有机物。
a
淀粉遇碘会有什么变化? 淀粉遇碘会变 蓝 。
a
15
讲授新课
实验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天竺葵 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淀粉耗尽。
a
七年级生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
![七年级生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020ccfb90d6c85ed3ac617.png)
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xūyào)水的实验?
限于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较基础(jīchǔ)和实 验器材,我们只做理论上的推导
结论(jiélùn)
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guòchéng)可表示
二为氧:化碳 +光水 (èr yǎng huà tàn)
能量:光能——化学能,而且贮藏在有机物 中。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阳光(yángguāng) (光能)
有机物(化 学能)
水
二氧化碳 (èr yǎng huà tàn)
光合作用
(guānghézuòyòng)
氧气
构成生物体 供生命活动需 要
供生物呼吸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谢谢 指导 (xièxie)
有机物(淀粉)+氧
气
叶绿体
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包含(bāohán)了以
下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制 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发生了物质 转化;另一方面,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 里的化学能,实现能量的转化。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光合作用 的表达式 (guānghé-zuòyòng)
通过上面的实验已经知道了光合作用在阳 光下能生成淀粉和氧气,那么光合作用还需要 (xūyào)二氧化碳吗?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xūyào)二氧化碳的实验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èr yǎng huà tàn)
二
A
氧
化
吸碳
收
剂
(èr yǎng huà tàn)
二
氧
释 放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85c8daccbff121dc368324.png)
照射时,放进去的那支燃烧的蜡烛,却可继续燃烧,很久也没有熄灭(如图)。那棵在阳 光照射下的绿叶薄荷,究竟显示了什么样的神通呢。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光合作用 的原料、条件、产物等
Image
12/12/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C.不扔垃圾
D.多植草坪多种树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3.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的C场所是( )
A.绿叶
B.叶片
C.叶绿体
D.叶肉细胞
4.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C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5.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进行的时C 间是( )
A.白天
B.白天和黑夜
C.有光时
D.黑夜
6.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
中一昼夜,目的是( )A 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7.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将一棵柳树幼苗栽入装有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百多年以前,有位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一支 燃着的蜡烛,放进玻璃罩里,由于蜡烛燃烧不断消耗氧气,一会的功夫,罩里的氧气耗尽
No (hào jìn),蜡烛便熄灭了。可是,当他在玻璃罩下放上一棵长满绿叶的薄荷,并受到阳光的
第三节 绿色植物(lǜsè zhíwù)的光合作用
第一页,共十六页。
Image
12/12/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C.不扔垃圾
D.多植草坪多种树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3.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的C场所是( )
A.绿叶
B.叶片
C.叶绿体
D.叶肉细胞
4.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C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5.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进行的时C 间是( )
A.白天
B.白天和黑夜
C.有光时
D.黑夜
6.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
中一昼夜,目的是( )A 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7.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将一棵柳树幼苗栽入装有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百多年以前,有位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一支 燃着的蜡烛,放进玻璃罩里,由于蜡烛燃烧不断消耗氧气,一会的功夫,罩里的氧气耗尽
No (hào jìn),蜡烛便熄灭了。可是,当他在玻璃罩下放上一棵长满绿叶的薄荷,并受到阳光的
第三节 绿色植物(lǜsè zhíwù)的光合作用
第一页,共十六页。
3.5.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意义和应用(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
![3.5.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意义和应用(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2b8f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d.png)
的来源。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新
1.制造有机物
课
2.提供能量
教
3.提供氧气,
学
维持大气中氧气
和二氧化碳平衡
贰
三、光合作用的应用
新
课
增强光合作用措施
教
1.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2.适当增强光照
学
3.合理灌溉
4.适当提高温度
贰
三、光合作用的应用
1.充分利用光照
合理密植
新
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时,密度要适当,植株之间的距离 要合理
3.5.1 光合作用的原理、意义和应用
叁
壹
肆
课
贰
新
堂
课
目
课
总
新
导
堂结课入录 Nhomakorabea练
教
习
学
3.5.1光合作用的原理、意义和应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
新
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
课
机物(主要是淀粉),
导
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
入
壹
光合作用原理、意义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实质
新
+
+
课
原料
产物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条件 光
场所 叶绿体
教
学
物质转变 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
贰
能量转换
光能
有机物的化学能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新
(1)氧气来源
课
动物、植物和人的呼吸
教
及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
学
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贰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七年级生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 ppt课件
![七年级生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99a1c808a1284ac8504358.png)
结论: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把二 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用下 列的式子:
光
二氧化碳
水
叶绿体
淀粉
氧气
光合作用的意义
生物体构成 光(能量) 有机物 含能量
供生命活动需要
水 光合作用 氧气 二氧化碳 供生命呼吸
结束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制造了淀粉
碘酒 吗这 植 ?些 物 让淀 种 我粉 子 们是 里 先从 含 组土 有 做壤 丰 一中 富 个吸 的 实收 淀 验来 粉 。的 ,
土 壤 浸 出 液
谷 米 汤 含 淀 粉 现象和原因
现象和原因
分别向稀米汤和土壤中滴入一滴碘酒。米 汤里有淀粉,淀粉遇碘会显蓝色;土壤浸 出液不显蓝色,表明无淀粉。
有些植物的叶片不全呈绿色,如银边吊兰的叶片中间绿 色,周边白色。我们用这样的叶片进行上面的检查淀粉 的实验。 NEXT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检查淀粉
实验 表明
实验表明Biblioteka 光合作用只有叶绿素才能进行。
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实验现象
实验接果
`现象和结论
现象: 单独密封在玻璃罩的老鼠马上 死 去,与绿色植物一起的老鼠活很长时间
这个实验表明绿叶在光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淀粉。
植物怎么进行光合作用 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它们的材料是什么呢?
光 合 作 用 需 要 二 氧 化 碳
照光2 小时
检 查 淀 粉
A二氧化碳吸收剂 B二氧化碳释放剂
分析
分析原因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需要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科学家通过实验证 明,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我们知道,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那么 绿色植物中的淀粉是从哪里来的吗?我们在做一个实 验。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9348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1.png)
方法提示
1. 酒精脱叶绿素 2. 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 3. 对比分析
结果
用碘液检验叶片
植物
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银边翠
蓝色
黄白色
银边天竺葵 蓝色
黄白色
彩叶草
蓝色
黄白色
思考:为什么下列植物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
因为它们白色的边缘不含叶绿素。
结论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片, 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素。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 体内,因此,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如何营造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呢?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遮光对照
③接受光照
④酒精灯水浴脱色 ⑤漂洗后漂洗 ⑥滴加碘液观察
讨论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叶片已有的淀粉对实 验结果造成干扰。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 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气孔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叶脉
保卫细胞 下表皮
讨论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切片越薄,细胞的层数就越少,对视野的干扰就
越少,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 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支持
脉 机械组织:支持
运输
活动:探索叶绿素的形成条件
光下培养的玉米苗
黑暗处培养的玉米苗
实验结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叶绿素能 够吸收和转化光能,而且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没有形成叶绿素时,叶绿体呈白色或黄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课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课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080d9b7e21af45b207a847.png)
问题: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 结论: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说明: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释放出的 氧气,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这就是氧气的助燃 特性。如果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则无此现象。
PART
4
教学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结论: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 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2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3 多媒体教学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7:39:2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42021/8/242021/8/24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4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七年级生物上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c0f3c4580216fc710afd45.png)
光合作用 与呼吸作用 (guānghé-zuòyòng)
第一页,共七页。
请你认真 观察: (rèn zhēn)
萌发的种子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甲
乙
结论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 热 (jiélùn)
(shìfàng)
量
第二页,共 :种子 在呼吸作用中吸收氧 (jiélùn)
(zhǒng zi)
第三页,共七页。
萌发的种子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丙
丁
结论 :种子在呼吸作用 中释放二氧化 (jiélùn)
(hū xī zuò yònɡ)
碳
第四页,共七页。
小结(xiǎojié):请你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五页,共七页。
小结:
场所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含叶绿体的细胞(xìbāo) 所有(suǒyǒu)的活细胞
12/11/2021
第七页,共七页。
条件
必须有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
产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制造有机物
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结论(jiélùn):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___依__存。
第六页,共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与呼吸作用
No Image
第一页,共七页。
请你认真 观察: (rèn zhēn)
萌发的种子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甲
乙
结论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 热 (jiélùn)
(shìfàng)
量
第二页,共 :种子 在呼吸作用中吸收氧 (jiélùn)
(zhǒng zi)
第三页,共七页。
萌发的种子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丙
丁
结论 :种子在呼吸作用 中释放二氧化 (jiélùn)
(hū xī zuò yònɡ)
碳
第四页,共七页。
小结(xiǎojié):请你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五页,共七页。
小结:
场所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含叶绿体的细胞(xìbāo) 所有(suǒyǒu)的活细胞
12/11/2021
第七页,共七页。
条件
必须有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
产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制造有机物
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结论(jiélùn):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___依__存。
第六页,共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与呼吸作用
No Image
七年级生物上册 光合作用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 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f14888e9951e79a89271f.png)
答:因为光照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 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 不能合成自身生命(shēngmìng)活动所必需的 有机物,所以家养的花草长期放在黑暗 处会死去。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归纳 : (guīnà)
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 的光产合物作:用 的 (guānghé-zuòyòng)
第一节 绿色植物(lǜsèzhíwù) 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guānghé-zuòyòng)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 吃饿得慌。
人和动物的绝大部分的食物最终来
自 哪里? (lái zì)
绿色植物(lǜsè zhíwù)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 几乎所有的生物。
A.水分 B.空气 C.光 D.温度
C
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液泡B D.细胞壁 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C.让叶片内原有的C 淀粉耗尽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D.便于用碘液检验
5.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这一实验的目的
4、为什么向叶片滴加碘液? 5、叶片滴碘液后会(hòu huì)看到什么现象?
向叶片中滴加碘液是因为碘液 遇淀粉(diànfěn)可变成蓝色,故可用 碘液来鉴定叶片中是否能生成 淀粉这种有机物。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6、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的实 验结论(jiélùn)是什么?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产生淀 粉(diànfěn) 2、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在上述实验中(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归纳 : (guīnà)
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 的光产合物作:用 的 (guānghé-zuòyòng)
第一节 绿色植物(lǜsèzhíwù) 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guānghé-zuòyòng)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 吃饿得慌。
人和动物的绝大部分的食物最终来
自 哪里? (lái zì)
绿色植物(lǜsè zhíwù)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 几乎所有的生物。
A.水分 B.空气 C.光 D.温度
C
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液泡B D.细胞壁 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C.让叶片内原有的C 淀粉耗尽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D.便于用碘液检验
5.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这一实验的目的
4、为什么向叶片滴加碘液? 5、叶片滴碘液后会(hòu huì)看到什么现象?
向叶片中滴加碘液是因为碘液 遇淀粉(diànfěn)可变成蓝色,故可用 碘液来鉴定叶片中是否能生成 淀粉这种有机物。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6、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的实 验结论(jiélùn)是什么?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产生淀 粉(diànfěn) 2、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在上述实验中(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159d2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a.png)
演示实验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有助燃作用
注意观察 1.实验装置中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放出了气泡。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来, 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吸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
收 二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用必需的原料吗?
氧 化 碳
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释
放 氧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气
课本练习
• 1、判断
•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 • (2)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 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吸收,注意,氢氧
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 实验过程(如下图示)
实验提示图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号和二号中各取一片叶, 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 变蓝? 一号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变的条件是( C )
A.光照强度
B.温度
C.二氧化碳含量 D.氮气含量
3.辨别真假水草:如图所示的两个金鱼缸中,一 缸放的是真水草,另一缸放的是塑料制作的仿真 水草,请你观察辨认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说说 你的理由。 (1)甲缸的水草是_塑_料___的, 理由是__缸_中__没__有__气_泡__产__生___。 (2)乙缸的水草是_真____的, 理由是__缸__中_有__气__泡__产_生_____。
注意:氧气有助燃作用
注意观察 1.实验装置中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放出了气泡。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来, 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吸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
收 二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用必需的原料吗?
氧 化 碳
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释
放 氧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气
课本练习
• 1、判断
•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 • (2)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 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吸收,注意,氢氧
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 实验过程(如下图示)
实验提示图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号和二号中各取一片叶, 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 变蓝? 一号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变的条件是( C )
A.光照强度
B.温度
C.二氧化碳含量 D.氮气含量
3.辨别真假水草:如图所示的两个金鱼缸中,一 缸放的是真水草,另一缸放的是塑料制作的仿真 水草,请你观察辨认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说说 你的理由。 (1)甲缸的水草是_塑_料___的, 理由是__缸_中__没__有__气_泡__产__生___。 (2)乙缸的水草是_真____的, 理由是__缸__中_有__气__泡__产_生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分析—2
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新燃 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用, 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绿色植 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back 导航 Go
银边天竺葵 彩叶草 银边翠
back 导航 Go
试验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
需要叶绿素
总结提问: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场所: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BACK
活动二:探索光合作用
• 小组探究课本p71-75 四个实验 • 并回答试验后的讨论问题 • 参考资料:1、淀粉遇碘液变蓝;2、叶绿
• 阅读课本p68-70 小组Βιβλιοθήκη 论并共同完成一份 光合作用发现线路图
• (包括:时间 人物 实验结论)
精彩回放 ( 1648–1864) 1648 海尔蒙特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 实验结论:柳的增重来自水。 1771 普利斯特利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实验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 1779 英格豪斯
存在。
back 导航
实验注意事项
请同学们描述出实验中 应该注意的安全和合理 的操作方法!
back 导航 Go
实验讨论分析
处理方法 颜色变化
黑纸遮挡部分
不变蓝
未遮挡部分
变蓝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
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
白/彩色 部分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back 导航 Go
• 讨论
• 1、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 不呈绿色?
•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3、绿叶细胞的————可能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
引深拓展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圆圈内叶片 就没有水供应 了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 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 作用需要水……
back 导航 Go
重点记忆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场所: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BACK
当堂检测:
•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水 • 2、在金鱼缸内放些新鲜的水草,对金鱼的意义是( ) • A、美观 B 为金鱼提供营养 • C 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D增加水中氧气的浓度 • 3、没棵大白菜重4千克,请分析大白菜增产的物质基础直接来自( )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 4、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
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
验结果说明什么?
back 导航 Go
实验参考答案
1、暗处理是为了耗尽叶片中存在的淀粉,避免 叶片已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对叶片接受光照的不遮光部分进行处理,是 检验植物合成淀粉能否需要光的主实验,叶 片遮蔽光部分是设置的对照。
3、叶肉细胞中叶绿素能溶解于酒精溶液,使叶 片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
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
1、剪取天竺葵带有五六 片叶的枝条,插入盛有清 水的小烧杯中,放在暗处 两至三天;
2、在玻璃板上放置一个 培养皿,将少量25%氢氧
back 导航 Go
实验结果分析—1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 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引深拓展
back 导航 Go
科学家试验表明: 在光照下植物只有绿色部 分进行光合作用,这实际 上涉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场所问题。
目的要求: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 要叶绿素,并推测出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材料器具: 盆栽的银边草、银边天竺 葵、彩叶草的植物的叶
试验分析
结 果 植物
银边翠
银边 天竺葵
彩叶草
用碘液检验叶片
绿色部分
4、用碘液染色后,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叶片遮光部分不变颜色。说明光是植物光合
作用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
back 导航
演示试验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过程:
1、取一个玻璃水槽或直 径20cm的标本瓶,注满 清水,按每100ml水加入 0.1g碳酸氢钠,用玻璃 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 化碳的含量;
的目的是让叶片( ) • A合成淀粉 B 将淀粉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 5、光和作用的原料是——和——,产物是——和——,场所是——,不可去
缺少的条件是——。 • 6、写出光和作用的反应式:—————————————————— • 7、判断 所以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 只要有光绿色植物就能进行光和作用( ) • 8、小麦在生长期间,如果大部分叶片被害虫吃光了,这对麦田的产量会产生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 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 枝,放置在水槽内,并使 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 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 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
back 导航 Go
演示试验 检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索热尔通过实验得知: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 氧气的释放量几乎相等.
实验过程: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
•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 1. 领悟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 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 2. 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思维方式;
• 3.※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 条件和产物。
小组活动一:探究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实验结论:光的重要作用。 1782 谢尼伯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 实验结论: CO2是原料,O2是产物。 1804 索热尔
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 实验结论:水是原料。 1864 萨克斯
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实验结论:有机物是产物。
素不溶于水但溶解于酒精;3、氧气可以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氢氧化钠可以吸收 二氧化碳。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实验原理 绿叶在光下是否合 成淀粉,可用碘液进行 测试,因为在化学反应 中淀粉遇碘变蓝。但是 碘分子难以进入叶的活 细胞,而且叶绿体色素 的颜色会干扰碘与淀粉 显示的蓝色。因此,用 煮沸的酒精杀死叶片细 胞,并使叶绿素溶解于 酒精中。碘分子浸入脱 色叶片,测试淀粉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