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 第29讲
一轮基础精讲-29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思维激活1在沙虎鲨家族,兄弟姐妹间的斗争极其血腥和残忍。
最为年长的沙虎鲨会“消灭”一些弟弟妹妹,以确保获得更理想的生存机会。
沙虎鲨兄弟姐妹间是竞争关系吗?为什么?二、知识讲解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种内斗争与竞争都属于生存斗争,如苗与苗之间是种内斗争,苗与草之间则为竞争。
考点/易错点2 群落的结构及演替1.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
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下图所示)。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下图中的①~④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
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两种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造成②现象是由于________。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
(5)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答案】(1)③②①④(2)竞争结果使一种生物因缺乏食物、空间等而死亡(3)寄生关系不像②竞争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4)②④(5)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解析】(1)地衣中藻类和真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两者互助互利,数量曲线波动近似平行,对应曲线应为③。
大、小两种草履虫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属于种间竞争关系,混养在一起后,小草履虫繁殖速率超过大草履虫,具有明显优势,最终大草履虫在竞争中消亡,对应曲线为②。
狐与兔属于捕食关系,其数量变化曲线的特点是捕食者数量受被捕食者限制,即兔波动变化在前(b),狐波动变化在后(a),表现出互为消长关系,对应曲线为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9讲免疫调节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 去裂解_靶__细__胞__(_被__病__毒__入__侵__的__宿__主__细__胞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a__ 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答案 解析
禽流感病毒入侵到细胞内,需要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掉,使抗原失 去寄生的场所,最终与抗体结合。HIV病毒攻击的是人的T细胞,即图 中的a,因为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以艾滋病患者几乎丧失 一切12/9/特2021异性免疫功能。
探究命题方向
命题点一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辨析 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 解析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B细 胞和T细胞分化形成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中。抗体为蛋白质, 由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
12/9/2021
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胸腺被切除,⑤ 细胞 免疫功能 全部丧失,⑥ 体液免疫功能_保__留_ 一部分 。 (2)图中的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 b、c、。d、e、g
12/9/2021
(3)二次免疫主要与图中的哪些细胞有关?为什么二次免疫具有“更快更 强”的特点? 提示 二次免疫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即图中的细胞e和g。因为受到相同抗 原刺激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所以 二次免疫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
12/9/2021
命题点二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9讲 群落及其演替
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训练4.(2022·山东·高考真题)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
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
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523
103 278
36.67
14.10
回答下列问题: B
568
104 118
40.86
20.40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趋__光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高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 供了_食__物__和__栖__息__空__间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低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 __荔__枝__园__A__使__用__杀__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荫藏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
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
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含表观遗传)-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堂练习:
二、填空默写 3.有研究表明,吸烟会使人的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 体上的组蛋白也会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男性吸烟者的 精子活力下降,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 4.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 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 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5.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 来控制性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否 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调控的。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 达的结果,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 的情况下发生 可遗传的性状改变。
二.精题精练
解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 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DNA的甲基化,染 色体上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A正确,B错误; 外界环境会引起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从而引起表观遗传现象的 出现,C正确; DNA甲基化的修饰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D正确。
课堂练习: 一、易错辨析 8.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因此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 生改变( × ) 9.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 ) 10.表观遗传现象比较少见,不能普遍存在于生物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11.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
H3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活性的关系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3.表观遗传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苏教版
D.上述演替中 , 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 有机物总量增多
4. 如图 9-29-9 是其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 (b 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
和乔木植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草本植物、 灌木
图 9-29-9 A.a~b 段 , 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 , 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b~d 段 , 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是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 , 灌木又被乔木取代 C.演替过程中 ,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 , 各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 D.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取决于土壤中植物种子等繁殖体的存留状况
角度 2 考查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 3. 下列关于池塘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 A.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缓解了种间竞争 C.其层次性主要由水分决定 D.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4. 如图 9-29-5 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 ,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 9-29-5 A.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 此图表明四种鱼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草鱼、青鱼
以单独生存 , 寄 细菌
主会生活得更
好
数量上呈现
“你死我活”
的同步性变化。
竞
两种生物生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牛与羊 , 农作
争
能力不同 , 如图 物与杂草
A; 两种生物生
存能力大致相
当 , 如图 B
捕 食
2. 垂直结构的“两种”典型图解
一种生物以
另一种生物为
食。数量上呈现 出“先增加者 先减少 , 后增加
狼与兔 , 青蛙 与昆虫
C.鲢鱼和鳙鱼、草鱼和青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 , 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昆明模拟)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答案 C解析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A错误;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错误;植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C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D错误。
2.(2019·福州质检)如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A.a与b B.c与dC.a与e D.c与e答案 B解析据图逐一分析,图a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玻璃片隔开,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故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图b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琼脂片隔开,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左弯曲生长;图c中胚芽鞘尖端已被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替代,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不受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d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套覆盖,其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e中胚芽鞘尖端以下被不透光的锡箔套覆盖,但尖端的生长素受单侧光影响会发生横向运输,故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右弯曲生长。
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答案 D解析正常情况下,胚芽鞘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A、B错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能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C错误,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目录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第2讲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4讲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第5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第6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7讲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8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9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0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1讲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3讲细胞的增殖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15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定律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7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第21讲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2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3讲染色体变异第24讲人类遗传病第25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6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7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8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9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第30讲免疫调节第31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34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5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36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第37讲生态环境的保护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3讲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及DNA和蛋白质技术第4讲酶的研究与应用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第2讲细胞工程第3讲胚胎工程第4讲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5讲生态工程。
第29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七单元稳态与调节第29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内容(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4)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5)实验: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液;④细胞外液。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的,b处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连线)(1)血液≠血浆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血浆的主要成分(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①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有内环境。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但不是只有这三种,还有脑脊液等。
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考点速览·诊断】(1)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2021·重庆卷,13B改编)(×)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2021·河北卷,17A)(√)(3)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2第八单元第29课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第29课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质量评价
1.(2024·广东深圳模拟)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协 调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B.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C.树突接收信息并传给胞体,轴突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细胞
第29课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质量评价
(选择性必修1 P18正文)人的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是否说明 人的内脏活动不受神经中枢的控制?请说明理由。_不__是__。__人__的__自__主__神__经__系__统__由__ _交__感__神__经__和__副__交__感__神__经__组__成__,__它__们__是__脑__神__经__和__脊__神__经__中__控__制__人__的__内__脏__活__动__的__神__ _经__,__但__脊__神__经__和__脑__神__经__仍__受__神__经__中__枢__的__控__制_______。
第29课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质量评价
考向2| 反射类型及判断 3.恐惧是小鼠的情感反应之一。小鼠经历条件刺激产生恐惧后,当再次接触条件 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包括自主神经紧张、应激激素分泌增加以及防 御行为增多等。下图甲、乙、丙为小鼠恐惧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3种神经元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末端形成的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第29课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质量评价
D 解析:由图可知,3种神经元形态不同,但都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 成,树突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A错误;图中3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细胞一样,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功能不相同,B错 误;神经元的轴突先需要构成神经纤维,之后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最后外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9课时 生物的进化
0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例7.褐家鼠种群中的一种突变体对华法林(一种鼠药)不敏感而具有抗药性,但其维 生素K合成能力下降。某地区施用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显著上升,停施后比 例下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基因突变是褐家鼠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数量及抗性基因频率均会显著增加 D.停施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下降,说明突变是否有利是相对的 例8.黄刺尾守宫是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北部的一种蜥蜴,其黄刺颜色鲜艳,当遇到 敌害时尾部还能够喷射出难闻的黏液,吓退敌害,这些特征都利于它们很好地适 应当地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若黄刺尾守宫能与普通蜥蜴交配且产生后代,说明它和普通蜥蜴属于同一物种 B.黄刺尾守宫独特的形态特征是长期不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C.黄刺尾守宫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D.不同蜥蜴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生殖隔离
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基因型为a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能受精
B.基因型为a的雄配子和雌配子不能受精
C.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胚胎致死
D.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只有50%能正常发育
0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例5.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 A地区物种甲 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C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02 适应与自然选择学说
导和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29讲
【情景解读】 由于图甲中细胞⑦释放抗体,所以可以判断该免 疫方式为体液免疫,细胞②④⑦分别是 T 细胞、B 细胞和浆细 胞。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免疫反应既快速又强烈,这 主要取决于图甲中的细胞④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 形成的记忆细胞。图甲中只有细胞②和细胞④可以识别抗原,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思考:1.图乙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 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二次免疫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提示: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 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典例训练 1.柯萨奇病毒 A16 型(CAV 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 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CAV 16 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效应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 该病毒结合 B.B 细胞经 CAV 16 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效应 B)细胞, 并与抗原结合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 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CAV 16 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 细胞和效应 T 细 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前连后挂】 (1)仔细审图,你判断确认“物质甲”的 理由是什么? 答案提示:促进其产生的激素是“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进而确认甲为“生长激素”。 (2)由物质甲与免疫的关系图,你有何启发? 答案提示:免疫细胞增殖过程及抗体分泌过程均受激素 (生长激素)的调节。
4.(2014 安徽宿州第一次教学质检)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 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形成
生来就有
特点
无特异性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组成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
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有特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旺盛 的部分。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 3 P49 技能训练改编)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 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 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请思考:
(1) 本实验能否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 输到形态学下端”这一结论?为什么? (2)欲得出上述结论应怎样改进更具说服力?
达尔文 实验
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伸长区时,背光面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光面生长快 ,因而 _________________
出现向光性弯曲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名称 詹森 实验 拜尔 实验 温特 实验
实验处理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
、芽、幼叶和幼根 极性 部位: 胚芽鞘 形态学上端 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 (2)运输运输 方向:从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 韧皮部 进行
1.(2018· 东北师大附中模拟 )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 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 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选 C。燕麦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所以用锡箔套住 尖端后,不能感光,因此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A 错误;生长 素不能通过云母片,所以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导致燕麦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错误;琼脂块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所以单侧光能导致燕麦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C 正确;含生长 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右侧,导致右侧有生 长素,促进右侧生长较快,因此向左弯曲生长,D 错误。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项目 运输 途径 化学 本质
植物激素 ________运输、非极 性运输和______运输 有机小分子
动物激素 随血液循环 (体液)运输 蛋白质类、固醇类、 氨基酸衍生物等
提示:内分泌器官
极性
横向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向 1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拓展实验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Hale Waihona Puke C.若 a 向光源弯曲生长,b 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 运输发生在 A 段 D.若 b 向光源弯曲生长,a 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 运输发生在 A 段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向 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2018· 河南郑州模拟 )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产 生的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A 段)还是发生在尖端下面 一段(B 段),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若 a、b 均向光源弯曲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 在B段 B.若 a、b 均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 B 段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3.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4.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1)表现
(2)原因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 3 P48“知识链接”改编)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 素”,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表中几个方面,填写横线处内 容。 项目 合成 部位 作用 部位 植物激素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 动物激素 内分泌腺或 __________ 没有特定的器官 特定的器官、组织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点击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长素的发现、产生与运输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名称 实验处理 实验结论
使胚芽鞘的 单侧光照射____________ 尖端产生某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2. “两看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注: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8· 黑龙江实验中学模拟)用燕麦胚芽鞘及 幼苗⑦⑧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 的是( )
A.②⑤⑦ C.①③④⑥⑦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答案:(1)不能。因为仅就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可以从胚芽 鞘形态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不能由形 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 (2)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 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如图所示)。
栏目 导引
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
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端产生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_________ 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
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 生长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B.①②③⑤⑧ D.②⑤⑧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 选 D。 ①a、 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故直立生长; ②向右弯曲生长; ③直立生长; ④直立生长; ⑤向右弯曲生长; ⑥不生长也不弯曲;⑦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单侧光不影响 生长素的分布,直立生长;⑧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