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 北燕宰辅执政列表

合集下载

东晋十六国 后燕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 后燕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太师列表
后燕太傅列表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后燕太尉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司徒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司空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太保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大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丞相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尚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尚书左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尚书右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中书监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中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侍中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燕录尚书事列表
参考资料:《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晋书》、《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补编-后燕将相大臣年表》。

东晋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宰辅执政列表

司马羕
弋阳县王
司马羕
弋阳县王
司马晞
武陵威王
司马德 文
东晋恭帝
公元 421 年 11 月 12 建康 公元 386 年 日 (今 德文 【东晋孝武帝太 【南朝宋武帝永初 江苏 元十一年】 二年十月丁丑日 南京) (初二日)】
公元 402 年 4 月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三月】
公元 403 年 12 月 【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十一月】
东晋 大将军列表
姓名 谥号 字号 籍贯 生年 卒年 任职日 离职日 琅邪临 沂 公元 266 年 公元 324 年 8 月 公元 317 年 5 月 1 日 公元 324 年 8 月 处仲 (今山 【西晋武帝泰 【东晋明帝太宁二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四月丙辰日 【东晋明帝太宁二年七月】 东临沂 始二年】 年七月】 (初四日)】 北)
荀组
刘琨
荀组
临颍县元公 泰章
司马羕
弋阳县王
延年
祖约
五等侯
士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陶侃
字士 行 长沙郡桓公 (一 作士 衡) 南昌县文成 道徽 公
郗鉴
颍川颍 公元 322 年 12 月 6 日 阴 公元 257 年 公元 322 年 12 月 6 日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公元 322 年 12 月 (今河 【三国魏高贵乡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十一月 十一月辛酉日(十二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十一月】 南许昌 公甘露二年】 辛酉日(十二日)】 日)】 市) 河内温 公元 284 年 公元 329 年 3 月 县 公元 324 年 11 月 公元 326 年 11 月 【西晋武帝太康 【东晋成帝咸和四年 (今河 【东晋明帝太宁二年十月】 【东晋成帝咸和元年十月】 五年】 二月】 南温县) 范阳遒 公元 330 年 3 月 公元 328 年 3 月 5 日 县 公元 329 年 2 月 ? 【东晋成帝咸和五年 【东晋成帝咸和三年二月丁 (今河 【东晋成帝咸和四年正月】 二月】 巳日(初八日)】 北涞水) 鄱阳郡 公元 334 年 7 月 30 日 枭阳县 公元 259 年 公元 329 年 4 月 24 日 公元 334 年 7 月 30 日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 (今江 【三国魏高贵乡 【东晋成帝咸和四年三月壬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六月乙 六月乙卯日(十三 西都 公甘露四年】 子日(初十日)】 卯日(十三日)】 日)】 昌 ) 高平金 公元 339 年 9 月 7 日 乡 公元 269 年 公元 338 年 6 月 19 日 公元 339 年 9 月 7 日 【东晋成帝咸康五年 (今山 【西晋武帝泰始 【东晋成帝咸康四年五月乙 【东晋成帝咸康五年七月辛 七月辛酉日(十九 东省金 五年】 未日(十六日)】 酉日(十九日)】 日)】 乡县)

东晋十六国年表

东晋十六国年表

东晋十六国年表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

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王朝。

306年,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

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汉赵王朝308年,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

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

史称「永嘉之祸」。

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313年,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

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316年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

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

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

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

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

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

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

慕容嵬攻陷平州320年,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

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赵王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

东晋十六国 北凉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 北凉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尚书左丞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尚书右丞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辅国将军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右长史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左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右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牧府长史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右将军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将军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将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长史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舍人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中书侍郎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兵部尚书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右丞相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尚书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左丞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凉录尚书事列表
参考资料:《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晋书》、《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补编-北凉将相大臣年表》。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
秃发思复鞬 365年-?
南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南凉烈祖 武王 秃发乌孤 ?-399年 397年-399年
康王 秃发利鹿孤 ?-402年 399年-402年
景王 秃发傉檀 365年-415年 402年-414年
北凉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文帝 李势(封归义侯) ?-361年 343年-347年
范贲 ?-349年 347年-349年
汉赵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汉高祖
(汉高宗) 光文皇帝 刘渊 ?-310年 304年-310年
武皇帝
戾太子 刘和 ?-310年 310年
武王
武穆王 张轨 255年-314年 301年-314年
前凉高祖 明王
成烈王
昭王 张寔 271年-320年 314年-320年
前凉太宗 成王 张茂 277年-324年 320年-324年
前凉世祖 文王(忠成公) 张骏 307年-346年 324年-346年
桓王(敬烈公) 张重华 327年-353年 346年-353年
慕容部
姓名 在位时间
慕容焉(莫护跋) 220年-245年
慕容木延 245年-271年
慕容涉归 271年-283年
慕容耐 283年-285年
慕容廆 285年-307年
前燕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前燕高祖 武宣皇帝
(追尊,在位时称辽东公) 慕容廆 269年-333年 307年-333年
柔然汗国
段部鲜卑
宇文部
扶馀国
翟魏丁零
翟魏

东晋十六国君主列表

东晋十六国君主列表

东晋十六国君主列表目录[隐藏]• 1 淝水战前政权o 1.1 成汉o 1.2 汉赵o 1.3 后赵o 1.4 前凉o 1.5 前燕o 1.6 前秦• 2 淝水战后政权o 2.1 后燕o 2.2 北燕o 2.3 南燕o 2.4 后秦o 2.5 西秦o 2.6 胡夏o 2.7 后凉o 2.8 西凉o 2.9 南凉o 2.10 北凉• 3 十六国外政权o 3.1 冉魏o 3.2 西燕o 3.3 桓楚o 3.4 代国o 3.5 段部鲜卑o 3.6 宇文部o 3.7 谯蜀o 3.8 仇池o 3.9 吐谷浑o 3.10 柔然▪ 3.10.1 蠕蠕(芮芮、茹茹)部落▪ 3.10.2 柔然汗国淝水战前政权成汉汉赵后赵350年石鉴在位时,后赵国号一度被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石闵改为卫。

前凉前燕《晋书》:“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

“焉”为语气助词,意思是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慕容焉”并非名字。

前秦淝水战后政权后燕北燕南燕后秦西秦胡夏后凉西凉南凉北凉一般以沮渠牧犍出降为北凉灭亡以及北朝之开始,沮渠无讳及沮渠安周只被视为流亡政权,其政权被称作高昌北凉、北凉高昌、沮渠高昌或前高昌。

十六国外政权冉魏西燕桓楚代国所有庙号、谥号皆是由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所追尊的。

段部鲜卑宇文部谯蜀仇池柔然蠕蠕(芮芮、茹茹)部落柔然汗国扶余国翟魏丁零翟魏鮮于趙高车(敕勒)邓至(白水羌)《通典》曰:邓至,羌之别种也。

后魏时兴焉。

有像舒者,代为白水酋帅,因地名为号,称至王。

“者”字应为语气助词,并非名字。

宕昌。

十六国燕国

十六国燕国

十六国燕国【前燕】(334年-370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

高祖武宣帝慕容廆(269年-333年),字弈洛瑰(又作奕落瑰、弈洛环),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人,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

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慕容涉归死,其弟慕容耐篡夺政权,慕容廆於是逃亡。

太康六年(285年)部众杀慕容耐,迎慕容廆继位。

太康十年(289年)受西晋封为鲜卑都督。

五胡乱始,慕容廆遂於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单于。

慕容廆政事修明,爱护人才,故士大夫和民众多归附之。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1年),受晋政府命为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公。

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谥襄公,后其孙慕容儁称帝时,追尊慕容廆为武宣皇帝。

太祖文明帝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开国君王,庙号太祖,谥号文明皇帝。

其父为慕容廆,慕容部落的酋长。

其庶兄建威慕容翰。

烈祖景昭帝慕容儁(319年-360年)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君王。

其父慕容皝,其太子(三子)为慕容暐。

幽帝慕容暐(350年-384年)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最后一个君王。

370年前秦灭前燕,慕容暐被俘。

之后与慕容皇族及鲜卑族四万户一同被前秦天王苻坚迁往长安安置,并受封为新兴侯。

淝水之战后,前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

384年,慕容暐之叔慕容垂在河北叛变建立后燕,不久,慕容暐之弟慕容泓也在关中叛变建立西燕。

慕容暐计划杀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情泄露反而被杀。

到另一位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时,被谥为幽皇帝。

【西燕】(384年-394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慕容泓建立的政权。

慕容泓(?-384年),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建立者,鲜卑人。

前燕帝慕容儁之子,慕容暐之弟。

前燕时期慕容儁在位时被封为济北王。

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包括慕容泓在内的众多鲜卑慕容部人被迁往关中。

东晋年表

东晋年表
豫州刺史祖约、历阳太守苏峻等反。
三年
皇太后庾氏崩。
四年
以车骑将军郗鉴为司空,封南昌县公。始安公温嶠卒。
咸康
二年
立皇后杜氏
三年
立太学
慕容皝自立为燕王。
李寿弑李期,僭即伪位,国号汉。
以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军事,司空郗鉴为太尉,征西将军庾亮为司空。六月改司徒为丞相,以太傅王导为之。
五年
王导薨,以护军将军何充录尚书事。
十年(385年)
谢安病逝。追封庐陵郡公。
十一年
慕容垂僭位于中山。冬十月,海西公薨。
十三年
谢石薨。(谢玄薨。)
二十一年
帝崩。
安帝
司马德宗
382年-418年
(37岁)
396年-418年
(15岁)
(23年)
太元
二十一年
安帝即位。
桓玄自荆州反,篡位,国号楚。刘裕讨平之。刘裕灭南燕,入长安,灭后秦。
隆安
元年
以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尚书左仆射。
七年
十二月辛未,征西大将军桓温率众北伐。次于武昌而止。
石袛将姚弋仲来降,以为大单于,封高陵公,子襄为平辈将军、平乡公。
八年(352年)
苻健僭帝号于长安。冉闵为慕容()所灭,()僭帝位于中山,国号燕。冉闵子来降。
八月抚军大将军、会稽王昱为司徒,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太尉。
(九月)殷浩率军开始北伐。
九年
兰亭集会
永昌
元年
大将军王敦举兵于武昌,以诛刘隗为名。沈充率众应之。自加郗鉴为安北将军。
元帝崩。
肃宗
(明帝)
司马绍
299年-325年
(27岁)
322年-325年
(24岁)
(4年)

东晋十六国 南燕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 南燕宰辅执政列表
封嵩
渤海蓨县
(今河北景县)
?
公元406年9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二年八月】
公元404年
【南燕世宗慕容德建平五年】
公元405年9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元年八月】
韩棹
?
?
公元405年9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元年八月】
公元407年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三年】
张华
?
?
公元407年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三年】
公元409年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五年】
东晋十六国南燕中书监列表
姓名
谥号
字号
籍贯
生年
卒年
任职日
离职日
张华
?
?
公元400年
【南燕世宗慕容德建平元年】
公元405年9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元年八月】
韩范
?
?
公元405年9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元年八月】
公元407年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三年】
东晋十六国南燕侍中列表
姓名
谥号
公元405年9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元年八月】
鞠仲
?
?
公元405年9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元年八月】
公元408年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四年】
慕容惠
乐浪王
鲜卑族,昌黎棘城
(今辽宁义县)
?
?
公元408年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四年】
公元410年3月
【南燕末帝慕容超太上六年二月】
东晋十六国南燕太尉列表
姓名
谥号
字号
公元403年
【南燕世宗慕容德建平四年】
刘轨
东平

东晋十六国 后秦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 后秦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后秦录尚书事列表
姓名
谥号
字号
籍贯
生年
卒年
任职日
离职日
姚泓
元子
羌族,南安郡赤亭
(今甘肃陇西县西梁家营村红崖)
公元388年
【后秦太祖姚苌建初三年】
公元417年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公元407年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九年】
公元416年3月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八年二月】
东晋十六国后秦中书令列表
姓名
谥号
公元393年
【后秦太祖姚苌建初八年】
公元402年9月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四年八月】
梁喜
?
?
公元405年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七年】
公元408年8月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年七月】
韦华
?
?
公元408年8月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年七月】
公元415年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七年】
东晋十六国后秦侍中列表
姓名
谥号
字号
籍贯
生年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七年】
东晋十六国后秦大将军列表
姓名
谥号
字号
籍贯
生年
卒年
任职日
离职日
姚弼
广平公
羌族,南安郡赤亭
(今甘肃陇西县西梁家营村红崖)
?
公元416年3月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八年二月】
公元410年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二年】
公元414年
【后秦高祖姚兴弘始十六年】
姚绍
鲁公
羌族,南安郡赤亭
(今甘肃陇西县西梁家营村红崖)
?
公元417年5月
【后秦末帝姚泓永和二年四月】

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皇帝大全集

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皇帝大全集

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皇帝大全集220—265年,曹魏,被西晋取代。

魏文帝曹丕魏文帝曹丕(220—226年在位)魏明帝曹睿(226—240年在位)魏齐王曹芳(240—254年在位)魏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在位)魏元帝曹奂(260—265年在位)221—263年,蜀汉,被曹魏灭亡。

蜀昭烈帝刘备汉后主刘禅(223—263年在位)229—280年,东吴,被西晋灭亡。

吴大帝孙权吴大帝孙权(229—252年在位)吴废帝孙亮(252—258年在位)吴景帝孙休(258—264年在位)吴末帝孙皓(264—280年在位)301—376年,前凉,被前秦灭亡。

前凉武王张轨(301—314年在位)前凉成王张茂(320—324年在位)前凉文王张骏(324—346年在位)前凉桓王张重华(346—353年在位)前凉哀王张曜灵(353年在位)前凉威王张祚(353—355年在位)前凉冲王张玄靓(355—363年在位)前凉悼王张天锡(363—376年在位)304—347年,成汉,被东晋灭亡。

成武帝李雄(304—334年在位)成哀帝李班(334年在位)成废帝李期(334—338年在位)汉昭文帝李寿(338—343年在位)汉后主李势(343—347年在位)304—329年,汉赵,被后赵灭亡。

汉光文帝刘渊(304—310年在位)汉废帝刘和(310年在位)汉昭武帝刘聪(310—318年在位)汉隐帝刘粲(318年在位)赵昭文帝刘曜(318—329年在位)319—351年,后赵,被冉闵灭亡。

赵明帝石勒(319—333年在位)赵闵帝石弘(333—334年在位)赵武帝石虎(334—349年在位)赵少帝石世(349年在位)赵成帝石遵(349年在位)赵哀帝石鉴(349—350年在位)赵末帝石祗(350—351年在位)337—370年,前燕,被前秦灭亡。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337—348年在位)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48—360年在位)前燕幽帝慕容暐(360—370年在位)350—352年,魏国,被前燕灭亡。

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优秀】

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优秀】

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五胡十六国之三(五燕)历代皇帝序号姓名字、别号庙号谥号年数在位时间年号年号时间年龄生卒时间陵寝前燕(337-370)鲜卑族是东胡的一支,游牧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胡同匈奴同种、同源、同文化,因居住在匈奴领地以东,故称东胡。

秦汉之际,东胡强盛,一再向匈奴索取名马、妇女和土地。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攻破,撤退后,退居在乌恒山的东胡以山为名称“乌恒”,退居鲜卑山的东胡以山为名称“鲜卑”。

至东汉,鲜卑社会发展迅速,其大人燕荔阳曾助汉参与对北匈奴的攻击,促使匈奴政权崩溃,被东汉安帝赐鲜卑王印绶。

东汉后期,156年,鲜卑单于檀石槐被各部落推举为大人。

以后他带领鲜卑人尽占匈奴漠北之地,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部落军事王国,单于庭设在弹汉山(今内蒙古商都县),其中著名的鲜卑宇文部、慕容部和拓拔部也归其管理。

檀石槐将他的部众分为东、中、西三部,宇文部居东、慕容部居中、拓拔部居西。

慕容氏肤色较白,又叫“白部鲜卑”。

181年,檀石槐病死,其子和连继位,但才力不如其父,引起族内攻杀。

鲜卑统一的局面瓦解,东、中、西三部宣布独立。

慕容部大人莫护跋(慕容皝的上祖)独立后,率部众迁居辽西昌黎郡棘城,自此号称慕容部。

三国初,莫护跋因随司马懿征公孙渊有功,被曹魏封为“率义王”,这是前燕建国之始。

莫护跋二世传到慕容涉归时,迁到辽东之北(具体位置不详),中原朝廷封他为鲜卑单于。

284年,慕容涉归死,其弟慕容删篡位,第二年被杀,部众拥立慕容涉归之子慕容廆继位。

389年,慕容廆以辽东避远为由,迁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之青山。

故《魏书》称慕容廆政权为“徒河”。

慕容廆被西晋朝廷封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

294年,慕容廆又率领部众迁回棘城,开始由游牧改为农耕。

西晋灭亡后,307年,慕容廆自称大单于,321年,受东晋封为平州牧,辽东郡公。

东晋十六国 北燕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 北燕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录尚书事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左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右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吏部尚书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中书监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大单于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大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前辅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右辅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左丞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侍中列表
参考资料:《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晋书》、《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补编-北燕将相大臣年表》。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265年12月 -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帝国。

旋大封司马氏皇族为王,亲王统率500-5000人不等的封国军队,内斗从此埋下祸根。

270年6月 - 鲜卑秃发部落首领树机能在万斛堆起兵叛晋。

271年1月 - 并州匈奴监国右贤王刘猛叛晋出塞。

279年12月 - 秃发树机能战败被杀,凉州平定。

280年3月 - 晋龙骧将军王浚率军攻入建业,吴主孙皓请降,吴国亡,中国一统。

281年10月 - 鲜卑慕容部落兴起,首领大单于慕容涉归开始攻击辽西。

290年4月 -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白痴皇帝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掌权。

291年3月–贾皇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消灭当权的杨氏集团(皇太后杨芷的娘家),并召汝南王司马亮进京辅政。

八王之乱开始。

6月 - 不满司马亮削夺诸王军权,司马玮与贾皇后再次发动政变,杀司马亮。

而贾皇后在太子少傅张华建议下,随即又瓦解司马玮所部,逮捕并处死司马玮。

294年5月 - 匈奴部落首领郝散叛晋。

8月 - 郝散归降后被杀。

295年本年 - 鲜卑索头部落拓跋氏兴起。

296年夏季 - 郝散的弟弟联合羌人和卢水胡人起兵叛晋。

秋季 - 秦、雍二州匈奴、羌、氐各部落全部起兵叛晋,拥立氐人齐万年为皇帝,官军不能平定。

12月 - 仇池氐族首领杨茂搜自略阳返仇池,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

298年本年 - 略阳巴氐人李特兄弟,受秦、雍流民拥护,率流民自汉中进入梁、益二州以避战乱。

299年1月 - 齐万年叛乱平定。

本年 - 太子洗马江统上《徙戎论》,主张将中原各少数民族外迁,未被采纳。

300年3月 - 贾皇后使人杀害废太子司马遹。

4月 - 赵王司马伦借机发动政变,逮捕并废黜贾皇后,随即又假传圣旨将其毒死。

贾氏集团被消灭。

8月 - 淮南王司马允(不在八王之列)因不满司马伦剥夺其军权,出兵攻击司马伦,失败被杀。

本年 - 益州刺史赵钦,因是贾皇后亲族,拒绝朝廷征调返京,起兵攻略州郡,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并自建年号。

东晋十六国 前燕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 前燕宰辅执政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太尉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大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司徒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司空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太宰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太师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太傅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太保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尚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尚书左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尚书右仆射列表
前燕中书监列表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前燕中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前燕侍中列表
参考资料:《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晋书》、《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补编-前燕将相大臣年表》。

五胡十六国编年史北燕

五胡十六国编年史北燕

五胡十六国编年史北燕北燕(汉族)时期:(公元407~436年)北燕始帝高云(慕容云)执政时期:公元407年:丁未,北燕始帝高云正始元年公元408年:戊申,北燕始帝高云正始二年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执政时期:公元409年:己酉,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元年公元410年:庚戌,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一年公元411年:辛亥,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二年公元412年:壬子,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三年公元413年:癸丑,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四年公元414年:甲寅,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五年公元415年:乙卯,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六年公元416年:丙辰,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七年公元417年:丁巳,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八年公元418年:戊午,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九年公元419年:己未,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年公元420年:庚申,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一年公元421年:辛酉,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二年公元422年:壬戌,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三年公元423年:癸亥,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四年公元424年:甲子,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五年公元425年:乙丑,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六年公元426年:丙寅,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七年公元427年:丁卯,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八年公元428年:戊辰,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十九年公元429年:己巳,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二十年公元430年:庚午,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太平二十一年北燕昭成帝冯宏执政时期:公元431年:辛未,北燕昭成帝冯宏太兴元年公元432年:壬申,北燕昭成帝冯宏太兴二年公元433年:癸酉,北燕昭成帝冯宏太兴三年公元434年:甲戌,北燕昭成帝冯宏太兴四年公元435年:乙亥,北燕昭成帝冯宏太兴五年公元436年:丙子,北燕昭成帝冯宏太兴六年。

十六国纪年表

十六国纪年表

附录:同时期政权代国(公元313——376年)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

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后迁洛阳(今河南洛阳)(1)穆帝拓跋猗卢生卒:?——316.3 在位:304——316.3(2)文平帝拓跋普根生卒:?——316.4 在位:316.3——316.4(3)哀帝拓跋始生生卒:?——316 在位:316(4)平文帝拓跋郁律生卒:?——321 在位:316——321(5)惠帝拓跋贺傉生卒:?——325 在位:321——325(6)炀帝拓跋纥那生卒:?——329 在位:325——329(7)烈帝拓跋翳槐生卒:?——338.10 在位:329——338.10(8)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生卒:320——376.12 在位:338.11——376.12冉魏(公元350~353年)冉魏是十六国时期汉族冉闵建立的政权。

都城:邺城(今河北邯郸)(1)永兴帝冉闵生卒:约322~352 在位:350~352名言:“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2)惠帝冉智生卒:?—353年在位:352~353西燕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泓所建政权都城:长子(今山西长治)(1)济北王慕容泓建元燕兴生卒:?~384 在位:384.4~384.12(2)太宗威帝慕容冲改元更始生卒:359~386 在位:384~386(3)段随改元昌平生卒:?~386 在位:三个月(4)慕容顗改元建明生卒:?~386 在位:约10天(5)慕容瑶改元建平生卒:?~386 在位:不足一个月(6)慕容忠改元建武生卒:?~386 在位:数月(7)宗武桓帝慕容永改元中兴生卒:?~394 在位:386~394吐谷浑鲜卑慕容一支,以吐延为氏,以吐谷浑为姓、族姓及国号,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

(1)叶延生卒:?~351 在位:329~351(2)碎奚生卒:?~371 在位:352~371(3)视连生卒:?~390 在位:372~390(4)视罴生卒:?~400 在位:391~400(5)乌纥提生卒:?~405 在位:401~405 (6)武王树洛干生卒:?~417 在位:406~417 (7)威王慕容阿豺生卒:?~424 在位:418~424(8)惠王慕容慕璝生卒:?~436 在位:425~436(9)西平王慕容慕利延生卒:?~452 在位:437~452(10)河南王慕容拾寅生卒:?~481 在位:453~481(11)慕容度易侯生卒:?~490 在位:482~490 (12)慕容伏连筹生卒:?~540 在位:482~540 (13)慕容夸吕生卒:?~591 在位:541~591 (14)慕容世伏生卒:?~597 在位:591~597 (15)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生卒:?~635 在位:603~635(16)趉故吕乌甘豆可汗慕容顺生卒:?~635 在位:635(17)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诺曷钵生卒:?~688 在位:635~672。

北燕 东晋十六国之一

北燕 东晋十六国之一

北燕东晋十六国之一
北燕是十六国时期慕容云、冯跋建立的政权。

历史:
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慕容云、冯跋建立的政权。

407年,冯跋发动政变灭后燕,拥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高云(慕容云)为帝,定都龙城,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

409年,慕容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谥号惠懿帝。

冯跋平定政变后即位于昌黎龙城。

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

436年被北魏所灭。

北燕因其都龙城,又名黄龙,因此南方的刘宋称其为黄龙国。

也有史书因其地处东北称其为东燕,但较为罕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十六国北燕录尚书事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令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左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右仆射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吏部尚书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中书监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大单于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大司马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前辅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右辅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尚书左丞列表
东晋十六国北燕侍中列表
参考资料:《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晋书》、《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补编-北燕将相大臣年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