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第二单元报纸
新版马工程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思考题答案
新版马工程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年1月15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
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
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1842-1860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
1861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
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
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
三、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创办的其他中文报刊
《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1823年7月 巴达维亚 月刊
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 该刊实际是《察世俗每 月统记传》的续刊 1826年停刊
《天下新闻》 1828年 马六甲 中文月刊 白报纸活版印
刷 内容涉及中外新闻、科学、历史和宗教,并以欧洲和 中国的新闻报道居多,1829年停刊
(宣扬西方文明外,新闻的比重开始增加)
以《遐迩贯珍》为代表
.
无忧PPT整理发布
《遐迩贯珍》P52
创刊于1853年8 月,英国传教士 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的第一 份中文报刊。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 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 录。共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 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 大量刊登 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 《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 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 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察世俗》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法
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了科学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国情况 重视研究读者对象的心理特点。
首先是附会儒学 写作上也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 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雕版书本 为中国报纸文体的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察世俗》 最基本的文体是论说文和记叙文,但也有比较典型的新闻 文体。 第一,文章简短 第二,力求通俗易懂。 第三、力求生动活泼 。 提出要照顾各种类型读者的主张。
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 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 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1821年停刊.
《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
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 最早的广告《告贴》 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
中国新闻史 第二章
1833年创刊于广州, 1833年创刊于广州,其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 年创刊于广州 教士郭士立 郭士立( F A Gutzlaff,1803—1851)。这是 1851)。 教士郭士立(K·F·A· Gutzlaff,1803 1851)。这是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该刊在宣传策 略上,也注意附会儒学。 略上,也注意附会儒学。
利玛窦
汤若望
南怀仁
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连绵不绝。 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连绵不绝。早期的 传教士基本上属于文化使者。以利玛窦为例, 传教士基本上属于文化使者。以利玛窦为例,“1584 年,利玛窦在肇庆刻印了在中国出版的第一幅世界地 图——《山海舆地全图》。到北京后,他又向皇帝呈 《山海舆地全图》 到北京后, 献了更为完备的《万国舆图》 献了更为完备的《万国舆图》。从此中国人才知道地 球上有五大洲三大洋;汉文中才有亚细亚、欧罗巴、 球上有五大洲三大洋;汉文中才有亚细亚、欧罗巴、 亚墨( 利加、地中海、大西洋等词语, 亚墨(美)利加、地中海、大西洋等词语,一直沿用 到今天。 到今天。”
Serial) 《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 遐迩贯珍》
该刊的新闻报道是对旧有中文报刊的一大改革。 该刊的新闻报道是对旧有中文报刊的一大改革。 该刊开中文报刊登广告之先河,是报刊经营的一 该刊开中文报刊登广告之先河, 大突破。 大突破。 该刊是第一家使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刊物。 该刊是第一家使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刊物。 “刊物从编排手段到内容体例,从新闻理念到 刊物从编排手段到内容体例, 广 告收入经营报刊的理念, 告收入经营报刊的理念,都突破了鸦片战争以前传教 士创办的中文月刊的传统,向近代化报刊又迈进了一 士创办的中文月刊的传统, 卓南生) 步。”(卓南生)
新闻史第二章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主要内容: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阐释基督教教义、伦理道德说教、科学 知识、各国概况。 出现了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宣传技巧: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4)《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形式: (4)《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5)《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历史意义: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这是中国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也是外国 人所办第一个以中国人为宣传对象的报刊。
为了盈利申报馆除了《申报》 为了盈利申报馆除了《申报》外,还经营 其他的出版事业。 (1)《瀛寰琐记》:1872年11月11日,我 瀛寰琐记》 1872年11月11日 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 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创刊,后 改名为《四溟琐记》 改名为《四溟琐记》、《寰宇琐记》。 寰宇琐记》 (2)《民报》: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 民报》 点符号的报纸,通俗性报纸。每逢星期二、 四、六出版,稍能识字的人就可看懂。 (3)创设申昌书局,以翻印旧书和出版新 著。
海上风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晚清上海妓 院“春色”。 春色”
《虚题实做》 虚题实做》
B、《字林沪报》: 字林沪报》 1882年 1882年4月2日,字林洋行出版。提议 出版《字林沪报》的是《字林西报》 出版《字林沪报》的是《字林西报》的主 笔巴尔福,他见馆中有全套的设备,置而 不用,以为可惜。 比起《上海新报》 比起《上海新报》,《字林沪报》做了 字林沪报》 一系列重要改变:
官场现形:《疯官可笑》 官场现形:《疯官可笑》
王某不知何许人,捐有候选通判,侨寓京 师宣武门外铁厂内。在部投供有年,选期 尚杳,欲加捐海防新班,又以阮囊羞涩, 有愿难偿。王自是朝思暮想,徒患疯狂。 一日,忽衣冠济楚,始作谒见上宪仪注, 自言自语,欢笑异常;继设公案作审判状, 并高唱京腔,声音洪亮。观者如堵,莫不 嗤之以鼻。后经家人再三劝慰,觅医调治, 不知尚能全与否。或曰此殆由念切功名所 致也,然观其举动,或者平日别有违心之 事,致召此疾,亦未可知。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二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二章)第二章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事业中国近代报业产生于19世纪初,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至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历时100年。
最初的一批中文近代报刊由西方传教士创办,以后又有商人、政客加入。
一、鸦片战争前(1815—1839):清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传教士只能在南洋或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创办报刊,宣传基督教教义,共创办六家中文报刊,八家外文报刊。
1、中文报刊影响较大的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简称《察世俗》):①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1821)年于南洋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主编米怜、梁发(中国人);②内容:a: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宗旨;b: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教义之辅。
③特点:a: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b:写作文体丰富多彩,刊登了近代中文报刊第一条消息《月食》。
(2)、《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①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②内容:a: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b: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
③特点:a: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b:刊载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
2、外文报刊中较重要的有《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广州纪录报》(商业性质报刊)、《广州周报》(出了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张号外)。
(1)、1822年:中国境内第一张外文报纸:葡萄牙文《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刊。
(2)、1827年:中国境内第一张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
(3)、1831年:中国境内第一份美国商人报纸:《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广州)。
外文报刊创办者主要为商人,读者对象为在华的外国人,其宗旨主要是为西方殖民者提供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为侵略中国搜集情报、摇旗呐喊。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2.《察世俗》1815-1821
1815年,马礼逊、米怜共同创办于马六甲,纯 宗教性刊物,月刊,“以阐发宗教教义为根本要 务”。
“察世俗”名称的由来。马礼逊介绍说:“学
者不可只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 ,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人,方可比较明辨是非 真假矣。……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道,致可 能分清是非善恶也。”
附会儒学。经常用儒家言论来阐释《圣经 》文句,以示二者的思想和精神的一致, 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而且采用中国纪年; 《察世俗》为线装书册式,月刊,雕版印 刷,免费赠送。
《察世俗》中的新闻之最: 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 ②最早的广告:《告贴》 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 图》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概 述
一、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1.国内: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 封建帝国。政治上是封建专制,经济上是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文化上是尊孔读经。历代封建王 朝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人民群众没有新闻言论自由。中国虽然是世界上 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从唐代的“报状”到明清的 京报,新闻事业历经千余年,但是,由于其赖以 生存的基础是封建经济,因此古代报纸的内容与 形式长期僵化不变,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落后的 原始状态。
3.这一时期外文报刊的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数量急剧增加,先后有120多种。
(2)语种增多,有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葡 文、俄文;数量最多的是日文报刊,但英文报刊 的规模与影响最大;且刊期不一,有月刊、周刊 、三日刊、双日刊、日刊等。
(3)区域扩大,香港、上海、广州、青岛、天津 、北京等地均有。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前)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刊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汇集第一章古代报纸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
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
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
2、开元杂报: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
3、敦煌进奏院状:一种和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
(1)没有报头,开编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主官;(3)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
(进奏院状的基本内容是谕旨、奏折、官方动态等)4、邸报:内容:日益丰富,趋近于规范化,基本内容为: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宋代邸报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唐代进奏院状更接近大众的传播媒介。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方报刊,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5、小报:内容: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些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性质:它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
作用:满足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6、定本制度:是一种为了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而设立的制度。
规定: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
据此发抄。
它是中国第一次建立审报体制。
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知识点:1. 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2. 识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与《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3. 香港的《孑子刺报》、《德臣报》、《香港船头货价纸》、《遐迩贯珍》4. 上海的《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六合丛谈》《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5. 外国人创办的报刊的重心怎样从香港向上海发展6. 外报的历史作用--既是文化侵略的工具,又是文化交流的媒介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一、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自18世纪60年代起开始了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生产力大为提高,于19世纪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同时,它的科学文化也日益发达,诞生于16世纪的近代报刊,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功能和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
英国为了开拓市场,追求更大的利益,疯狂对外进行侵略和掠夺,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沦为它的殖民地。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对包括英国在内的资本主义世界都有强烈的吸引力。
但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阶段,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外交上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仅留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这与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外国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接踵而来,带来了商品、鸦片、圣经,也带来了近代报刊。
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
作为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教士以改变人们的思想信仰为主,起着政治讹诈和武力威胁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由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达,18、19世纪英美等国传教士的海外传教活动,不再依靠口头布道,而往往借助西方某些科学文化成果,通过开医院、建学校、出书籍、办报刊等来笼络人心,扩大影响。
新闻简史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先秦 传说远古的先王炎帝与黄帝大战,黄帝胜,并建立
了“中国”,然后经过三皇五帝,从大约公元前 中国历史学名词。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 5700年开始到大约公元前2100年的约3600年的时间。 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在这段段时间中,国王的产生均采用“禅让制”, 一六国为止。 最后到了尧帝,尧帝禅帝位于舜,舜帝在老后又禅
www.art-com.co.kr
Company 第二节 三国至唐宋:“报状”与印刷小报 Logo
2、民间士人的信息传播
我们现存的唐诗就有5500首以上,有名可考的诗 士阶层的书信、著述和诗歌发达
日本曾经19次派大规模的“遣唐使”学习中原文 人超过了3600个,由民间的歌谣谚语、街谈巷议, 中外信息交流 化,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足迹遍 唐代各地的寺院是各种僧讲、俗讲的中心,还形 及的上百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成了说书意义的“说话”形式。
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个王桀王暴虐无道,成汤 革夏,立商朝。传说商代有“三千诸侯”。
约前1046年,黄河上游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取
胜后建西周,定都镐京,疆域逐步扩大。在周朝初 期,约有“八百诸侯”。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rt-com.co.kr
思想争鸣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想的统一。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rt-com.co.kr
第一节 先秦和秦汉的信息传播
Company Logo
汉代: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9年的西汉和公元25年到公元
中国新闻史76个重点报刊(二)
中国新闻史76个重点报刊(二)32.《清议报》——1898年横滨,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梁启超,旬刊。
办报宗旨:“专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猛烈抨击慈禧把持朝政,拥护光绪帝复位;大量介绍西方资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科学知识。
此间,梁频繁接触革命党人,思想上受其影响,曾一度在《清议报》上谈民权、资源、破坏、革命,赢得不少读者。
康有为获悉后大怒。
1901年末出版第100册后遭火灾停刊。
33.《新民丛报》——1902年横滨。
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宣称要办一份“足于东西各报相颉抗”的报刊。
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
梁以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是国民素质低下:缺乏“公德”和“私德”、国家、义务、权利思想、进取、冒险、自由、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精神,只有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代“新民”中国才能富强,国家才有希望。
该报设25个栏目,社科、自然无所不包。
1903年前还为适应时代潮流,发表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大受读者欢迎销售达14000份,在国内外设立97个代销处可谓盛极一时。
引起保皇党的不满。
1903年梁赴美洲游历考察后公开表示不再谈革命,与共和告别,从此该报言论柔声缓语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
34.《民报》——1905年东京,创刊标志资革派报刊进入成熟阶段。
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第一次概括“三民主义”的主张,以此为报纸主要宣传内容,有统一明确的宣传宗旨和纲领。
大型月刊,编纂阵容强大,半数以上在国内秘密发行,受国内外同盟会员和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
向各种错误思潮主动出击,并在斗争中发展,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35.《时报》——1904年上海。
戊戌政变后保皇党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康门弟子任经理和主笔,梁也参与过策划。
该报在创刊始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判顽固派又批判革命派。
中国新闻史 第2章 图文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办刊宗旨
当文明几乎在地球各处取得迅速进步并超越无知与谬误之时 --即便排斥异见的印度人也已经开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出 版若干期刊--唯独中国人一如既往,依然故我。虽然我们 与他们(指中国人)长久交往,他们仍自称为天下诸民族之首 尊,并视所有民族为蛮夷。如此妄自尊大,严重影响到广州 的外国居民的利益,以及他们与中国人的交往。……(本月刊 的)出版是为了使中国人知道我们的技艺、科学和准则。它将 不谈政治,避免就任何主题以尖锐言词触怒他们。可有较妙 的方法表达,我们确实不是蛮夷,编者偏向于用展示事实的 手法使中国人相信,他们仍有许多东西要学。同样感到,编 者还应致力融合外国人和当地有影响人士之间的友谊,并希 望这种努力最终证明是成功的
英华书院
2、米怜(William Miline)
二、首批中文近代报刊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1、办刊宗旨:
创刊号:“既然万处万人皆有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学者不可 目睹察一所地方之名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乃需勤问及万 世万处万种人,方可比较辩明是非真假矣。一种人全是,抑 一种人全非,未之有也。似乎一所地方,未曾有各物皆顶好 的,那种地方皆至臭的。论人论理,亦是一般。这种有人好 歹智愚,那处亦然。所以要进学者,不可不察万有,后辨明 是非矣。总无未察而能审明之理。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 道,致可能分是非善恶也。”
2、内容
“神理人道国俗天文地理偶遇,都必有些,遂道之 重遂传之,最大是神理,其次是人道,又次国俗, 是三样多讲,其余随时顺讲。”
(1)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任务 (2)宣讲伦理道德
(3)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的介绍
中国新闻史之报刊思想 笔记
林则徐和魏源的报刊思想他们是最早接受西方新闻思想的人,林则徐组织专人翻译外报以“探访夷情”,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他们对报刊沟通信息的功能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洪仁玕的主要新闻观点1859年太平天国后期将洪仁玕在其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设立新闻馆,“准卖新闻篇”等新闻能主张,遗憾的是,这些报刊思想大多无法实施。
思想归纳如下:①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挺过报纸去“禁朋党之弊”,以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②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沟通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公议。
③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④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王韬和郑观应等早期报人系统的报刊思想★王韬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②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报纸可以“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③新闻自由的思想。
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严禁,允许民间办报。
④报纸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辞达而已。
⑤报纸编辑人应是知识广博的“通才”,报纸的主笔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于其撰写的《盛世危言》的《日报》等文章中。
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工具,广设日报是西方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②创办日报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③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
④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和著名报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较之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他们所论及的问题更广泛,也更深刻。
(1)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认为报纸书刊有强烈的政治性,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二章整理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二章整理复习题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历年考题编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年份是( )A.1813B.1815C.1817D.1822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主编是( )A.马礼逊B.米怜C.麦都思D.吉德3.由于清朝廷不准外国人在华传教,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的马礼逊和米怜等人便决定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 )A.香港B.澳门C.马六甲D.广州4《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的地点是()。
A. 广州B.香港C.马六甲D.澳门5.创办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传教士米怜来自(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6.中国近代报刊中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的()A.《告帖》B.《张远两友相论》C.《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D.《月蚀》7.中国近代报刊中最早的广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的( )A.《月蚀》B.《告贴》C.《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D.《张远两友相论》8.《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性质是()A.政治报刊B.商业报刊C.宗教报刊D.军事报刊9.《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宣传策略是A.孔孟加耶稣B.资产阶级革命加耶稣C.无产阶级革命加耶稣D.女权主义加耶稣10.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807年到广州后,连续数年传教活动一直进展不大,主要原因是A.不懂汉语B.不善交往C.清政府禁止传教D.清政府按照入教人数收费11.宣称“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的报刊是( )A.《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D.《各国消息》12.马礼逊的儿子、英军翻译马儒翰所创办的报纸是( )A.《南华早报》B.《中国邮报》C.《蜜蜂华报》D.《香港钞报》13.得到上海工部局资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政府观点的英文报纸是( )A.《香港船头货价纸》B.《教会新报》C.《北华捷报》D.《圣心报》在中国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发表于()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遐迩贯珍》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D.《华字日报》14.中国近代报刊中首次出现“编者按语”的报刊是()A.《各国消息》B.《天下新闻》C.《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D.《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5.《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的时间是()A.1815年B.1823年C.1828年D.1833年16.首设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价目表的中文近代报刊是( )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C.《天下新闻》D.《各国消息》17.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
新闻史第二章
4、许可证制度寿终正寝 1688:“光荣革命”后
英国资产阶级正式执政,政府 对新闻出版的控制逐渐放宽。
1693年,英国国会取消了过去的 出版法案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报 业终于从专制统治的大网中挣脱出 来了。
三、英国国会新闻报道的历程
• 1703《英国人政治月刊》 鲍伊尔 报道国会新闻 • 1731《绅士杂志》 爱德华·开夫 以刊登国会消 息出名,是英国第一份以杂志(Magazine)做刊名 的刊物 • 1762《苏格兰人杂志》 约翰·威克斯 在争取自 由报道国会新闻的斗争中贡献最大从事出版事业,他拥有较大规 模的印刷所,出版了四百多种关于 法律,医药,农业,科学的书籍。 1802年撰写了2卷本的《美国印刷 史》并创建了美国文物家学会。
4、独立战争的笔-托马斯•潘恩
• 独立战争的笔-托马斯•潘恩 •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 1776年1月以“一个英国人”的署名, 发表了《常识》。
• 杰弗逊是新闻自由的坚定拥护者。 杰弗逊的新闻自由观更多的着眼于 从发挥报刊媒介监督政府、启迪民 智的作用。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 的: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 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 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 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 福的权利。
• “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 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维 护这一权利。如果由我来决定, 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 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将毫 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杰弗逊
三、法国出版自由的确立
• 1881年,法国议会通过《新 闻自由法》,废除了特许制度和 保证金制度。该法第一条规定: “印刷出版享有自由权。报纸期 刊之发行,无需事前申请许可, 亦无需交纳任何财产保证,只要 向政府申请报纸、期刊负责人的 姓名。”
中国新闻史第二章、近代大众传媒的出现
❖ 〔2〕?循环日报?内容 ❖ 〔a〕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以“通外情,广见闻〞为己任,致力于传播和普
及西方知识,推介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反映世界大势和时局变化。香 港开埠初期,外国商人为主要经济推动力,到了七八十年代,中国商人渐渐开展 壮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华商的崛起,为中文报纸的兴起和开展创造了客观的有 利条件,?循环日报?的创办正好见证了这一历史过程。 〔b〕、反映华人利益和立场的舆论工具。这样一张报纸的出现,在香港是破天 荒的事。该报在告示中,一再声明:“?循环日报?所有资本及局内一切事务皆我华 人操权,非别处新闻纸可比。本局于月之中旬设立?循环日报?,皆系华人为之 倡始。其总司理为陈蔼廷,正主笔为王紫锉(笔者注:即王韬),皆由同人所公举, 无非为专益华人起见。〞由此可知,中国人出资开办、中国人当主笔、为中国人 说话。 〔c〕、?循环日报?创办时正处于中国与西方世界接触的早期,中国人对西方了 解甚少,而西方之强大又使国人很想了解,所以它的创办者们很自然地就把沟通 中西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使命。王韬把办报方针制定为“通外情、广见闻〞博采 群言、兼收并蓄〞。
❖ “我确信,对中国人只能以严厉的手段迫使他 们摆脱愚昧、自负和偶像崇拜,既然如此, 又何必为到达这一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悲哀 呢,上帝似乎开展了在他自己的时代惩罚其 子民的错误所用的方法,而我们的心灵却因 过分悲哀而对此毫无所知。〞
❖ 〔二〕香港英文报纸
❖ 1、?香港钞报? ❖ 时间:1841年5月1日 ❖ 2、?中国之友? ❖ 1842年3月创办,小马礼逊是主笔。 ❖ 3、?德臣报? ❖ 〔1〕肖德锐在1845年2月20日创办,又名?德臣西报?、?中
❖ ?循环日报?的固定栏目有“香港目下棉纱花正头杂货行情〞, “公司股份行情〞,“京报全录〞,“羊城新闻〞,“中外 新闻〞,“船期消息〞,“电报〞,“告白〞等。从栏目看, 商业经济信息占了一版、四版两个版面,新闻占了二版全版 和三版半个版面,交通消息和电报占了半个版。全报1.8万 字,商业经济交通信息占了1.1万字,新闻占了0.7万字。 “中外新闻〞栏目对西方报道最多,这个栏目的特点是信息 量大、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夹叙夹议。现以1874年5月16 日为例作一统计。该栏共刊登了33条新闻,其中有关外国的 新闻有18条,占总量一半以上。报道的有美、英、日本、高 丽、俄罗斯、荷兰、阿比西尼等国,中国国内那么有香港、 澳门、广州、佛山、上海、京师、台湾、烟台等地。不少新 闻在最后还加上几句评论,申述编者的观点,影响读者的思 想和社会的舆论。
中国新闻史76个重点报刊(二)
中国新闻史76个重点报刊(二)32.《清议报》——1898年横滨,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梁启超,旬刊。
办报宗旨:“专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猛烈抨击慈禧把持朝政,拥护光绪帝复位;大量介绍西方资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科学知识。
此间,梁频繁接触革命党人,思想上受其影响,曾一度在《清议报》上谈民权、资源、破坏、革命,赢得不少读者。
康有为获悉后大怒。
1901年末出版第100册后遭火灾停刊。
33.《新民丛报》——1902年横滨。
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宣称要办一份“足于东西各报相颉抗”的报刊。
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
梁以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是国民素质低下:缺乏“公德”和“私德”、国家、义务、权利思想、进取、冒险、自由、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精神,只有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代“新民”中国才能富强,国家才有希望。
该报设25个栏目,社科、自然无所不包。
1903年前还为适应时代潮流,发表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大受读者欢迎销售达14000份,在国内外设立97个代销处可谓盛极一时。
引起保皇党的不满。
1903年梁赴美洲游历考察后公开表示不再谈革命,与共和告别,从此该报言论柔声缓语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
34.《民报》——1905年东京,创刊标志资革派报刊进入成熟阶段。
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第一次概括“三民主义”的主张,以此为报纸主要宣传内容,有统一明确的宣传宗旨和纲领。
大型月刊,编纂阵容强大,半数以上在国内秘密发行,受国内外同盟会员和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
向各种错误思潮主动出击,并在斗争中发展,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35.《时报》——1904年上海。
戊戌政变后保皇党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康门弟子任经理和主笔,梁也参与过策划。
该报在创刊始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判顽固派又批判革命派。
新闻史第二章
点,反映当时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非常多。 ②在重视新闻的同时,也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介绍, 曾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对 中国人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具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 ③在业务上也有长足进步,是中文报刊发展史的里 程碑。如: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各种新闻文 体的采用、首开中文报刊刊登广告和新闻图片的先 河、第一家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结束了中文 报刊的雕版时代等。
在业务上:
①重视新闻和言论 ②写作和编辑等方面也有改进,在写作上,
强调通俗、短小和吸引读者兴趣。在编辑上, 每期有目录,栏目基本稳定 在宣传策略上,附会儒学
3. 《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影响:
中国第一份境内创办的近代中文报刊
其他的宗教类刊物
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天下新闻
二 外国商人和政客的办报活动
《字林西报》的中文版。1897年11月24日创办附张 《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p61
1893年2月创办《新闻报》,英国商人丹福士。
p62 福开森 汪汉溪
第四节 对在华外报的文化评价
一、 在华外报是“基督教东来”的结果
二、 在华外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
(一)将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开阔国人的眼界 (二)将西方近代报刊观念和技术传入中国,促进
在经营业务方面: (1)采取低价销售的营销策略。尽量降低成本,
使用中国土产连史纸印报,售价低廉 (2)努力搞好发行工作。本地雇佣报童沿街叫卖, 外地在设立代销点,并开展邮购报纸业务。 (3)大力招登广告。对华人实行优惠价,付给外 埠代招广告者回扣。 (4)实行多种经营,在办好报纸的同时,经营其 他出版业。首先,出版发行各类期刊(《瀛寰琐 记》、《寰瀛画报》、《点石斋画报》);其次兼 营书籍出版业务(点石斋石印局、上海图书集成局)
中国新闻史—2
2012-1-6
14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21年底停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21年底停刊。 》,1821年底停刊 《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月刊,1823年在巴达维亚(雅加达) 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 月刊,1823年在巴达维亚(雅加达) 年在巴达维亚 创办。 创办。 《天下新闻》,月刊,1828年在马六甲创办。 天下新闻》 月刊,1828年在马六甲创办。 年在马六甲创办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在广州创办。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33年 月在广州创办。 广州创办
2012-1-6
25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外报的迅速发展和成熟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活动急剧扩张。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活动急剧扩张。 年鸦片战争后 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 外国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报刊业。 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外国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报刊业。 这一时期外报的主要类型有三种: 这一时期外报的主要类型有三种: 外文报刊、 外文报刊、 中文教会报刊、 中文教会报刊、 中文商业报纸。 中文商业报纸。
2012-1-6
17
裨治文 美国第一个来华传教士。 美国第一个来华传教士。 1832年在广州出版的英文月刊 1832年在广州出版的英文月刊 中国丛报》的主编。 《中国丛报》的主编。 办刊目的在于搜集、 办刊目的在于搜集、提供有关中国 各方面的情报, 各方面的情报,帮助在华外国人 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为本国制订对华政策 出谋划策。 出谋划策。
2012-1-6
21
三、《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 、《蜜蜂华报》 蜜蜂华报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经营出版的报刊业全部为外国人所垄断,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经营出版的报刊业全部为外国人所垄断,其 中外文报刊在数量、规模、新闻业务等方面, 中外文报刊在数量、规模、新闻业务等方面,都超过同期的中文 报刊。 报刊。 这一时期外文报刊从语种上主要有葡文和英文两种。 这一时期外文报刊从语种上主要有葡文和英文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分重视言论,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评论,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 上海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及最早的教会报刊,综合性新闻期刊
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新闻期刊。 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
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减少了有关宗教教义的宣传,但 并极力宣传英美等国的通商、传教活动有益于中国的观点。停刊时间:1907年7月 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
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以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 是,对于宗教有关的事情则详加记载。对中国市政的评论尤为加强,并极力宣传英美等国的通商、传教活动有益于 《格致汇编》 1876.2.17 傅兰雅
《成童画报》 《上海新报》 《申报》
1889.1 1861.11.19 1872.4.30 上海 上海
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日报) 1860年迁至广州,为鸦片战争后在广州出版的第三份近代报刊
独发行。内容:该报最初持支持香港政府的立场,1850年8月邰仁特购得产权并担任 过系统报道,对太平军持同情态度,这在香港外文报刊中是少见的。停刊时间: 中国、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曾发表文章支持 资产阶级革命 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报纸 刊载官文书为主,俗称“宪报” 天主教教会组织在我国出版的最早刊物 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最早使用铅字印刷,新闻为主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①华人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②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③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72年,“在华知识传播会”的机关刊物《中西闻见刊》在京创刊,标志着外国人在华办报
新闻史》第二章 报纸 地位 中国近代第一份近代报刊,解开了近代中国史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主要在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散发,每逢广东省县府乡试时被运回国内与宗教书籍一 教教义、介绍《圣经》文章。但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如 策略,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 国报刊史上最早发表的新闻插图。停刊时间:1821.12因米怜病重停刊,共出7卷70
中国最早出版的儿童刊物之一 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 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
刷。内容: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最早使用 新闻。还很重视报纸言论工作。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举。 创办我国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出版我国最早的中文晚刊:《夜报 》 第一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澳门报刊 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刊 国内出版的第一份德文报纸 是中国东北地区出版的第一份杂志,俄国在华的第一本俄文杂志
容: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停刊时间:1826年 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出版的第三份中文月刊,宗教和道德退居次位
闻、科学、历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并以欧洲和中国的新闻报道居多,宗教与道德
澳门历史上第一份外文(葡文)报刊
立场上为立宪革命的胜利而欢呼,以立宪派机关报和新政府公报自居。其内容狐妖 息及澳门政情。保守派建立新政权后当众烧毁并接管该报。停刊时间:1823年12月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出版:周刊,逢星期六出版,每期对开一张4页(版)。内容:初期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信息。该报 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 《孖剌报》 1857.10.1 香港 赖登
敢于揭露港府的弊政和腐败,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所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商业 店职员。几年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继续出版,仍以报道商业行情为主 《字林西报》 1864.7.1 上海 华北捷报馆
、商业行情和广告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职员等。停刊时间:1919年
香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国内最早一批中文报纸之一 在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近代上海的第一家报刊
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信息。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则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 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
所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 行情为主 是《每日航运新闻》扩为日报独立出版,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 最大、最有影响的 外文报纸。
出版:每月1日出版,16开本,沿用线装书的形式,每期12页至24页不等,竹纸铅活字印刷。性质内容:虽为传教 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实时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 。该刊还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介绍,曾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在新闻业务方面,消息、短讯、 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形式。停刊时间:1856年8月
出版:初为双周刊,4开4版,后改为周刊,逢星期二出版。性质内容: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站主要篇 《广州周报》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中国丛报》 1835.9.12 1831.7.28 1835.5.21 广州 广州 广州 英国人 伍德 禅治文
出版:先后在广州、澳门、香港三地出版近20年。内容:详尽地报道与评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 况,有关宗教的文章却很少。此外,还报道西方传教士、商人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的活动,经常讨论对华政策问 力侵华。该看至今仍被中外学术界高度重视。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1833.8.1 广州 郭士立
动②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③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 西闻见刊》在京创刊,标志着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最后一个禁区被突破。)
出版:一共出版了67期。性质内容:从创刊伊始,就站在居澳葡人的立场上为立宪革命的胜利而欢呼,以立宪派机 按在政府通告和会议记录,也有不少关于葡中官员处理澳门事宜的消息及澳门政情。保守派建立新政权后当众烧毁 27日 《杂闻篇》 1833.4.29 澳门 马礼逊
出版:不定期刊物,共出版了3期,每期4页,双面印刷,一近代报刊样式单页出版。在马氏英式印刷所印刷,以马 字印刷。性质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教信仰的。最早介绍了西方活字印刷术和西方报业,并引入了“新闻纸 《杂文报》 《广州杂志》 《广州记录与行情报》 1864 1831.6 1827.11.8 澳门 澳门 中国境内 保守派 东印度公司 马地臣
不等,竹纸铅活字印刷。性质内容: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 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 和科学知识。在新闻业务方面,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出具
鸦片战争前后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其内容主要是提供军政情报和商业信息 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最早的以单页报 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出版:月刊,每期3页至8页不等,连史纸印。性质内容:该刊的办报方针和内容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基本相 刊登各国新闻以及航运消息、物价行情等。所谓各国新闻并非真正的新闻,而是各国的历史、地理知识介绍。停刊
《香港钞报》 《中国之友》
1841.5.1 1842.3.17
香港 香港Leabharlann 小马礼逊主笔出版:周二刊,自第二期起与《香港钞报》合并,1844年恢复本名单独发行。内容:该报最初持支持香港政府的立 主编后,改为持反对政府的立场。该报重视中国新闻,对太平天国做过系统报道,对太平军持同情态度,这在香港 1869年 《德臣报》 《孖剌报》 《香港电讯报》 《香港政府公报》 《香港天主教记录报》 《遐迩贯珍》 1845.2.20 1857.10.1 18816.15 1853.9.24 1877 1853.8.1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麦都思 肖德锐、德臣 赖登 约瑟夫·诺贝尔 香港政府
出版:每月一期,每年一卷,每期8刊,共出四卷,木刻竹纸印。内容: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停刊时间:18 《天下新闻》 1828 马六甲 纪德
出版:白报纸活字印刷,散张。性质内容:宗教性刊物,包括中外新闻、科学、历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并以欧洲 方面的文章已退居次要地位。停刊时间:1829年 《蜜蜂华报》 1822.9.12 澳门 波沙
宗教内容已居次位,刊登迄今所见中文近代报刊中最早的社会新闻,第 一篇论述西方报纸的专文
性质内容:宗教性报刊,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 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 7月 宗教性内容完全消失
方针和内容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基本相同,只是宗教性内容完全消失,主要 新闻,而是各国的历史、地理知识介绍。停刊时间:1839年5月
《中国新闻史》第二章 报纸 名称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创刊时间 1815.8.3 地点 马六甲 创刊人 米怜
出版:每月出版一期,每期5页,每面8行,每行20字,木刻竹纸印,主要在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散发,每逢广东省 起分送。性质内容: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绝大部分内容是阐释基督教教义、介绍《圣经》文章。但也有一些宣传 介绍蒸汽机、农业技术、急救方法等。传播方法上:采取中国本土化策略,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 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附:插图《事痘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我国报刊史上最早发表的新闻插图。停刊时间: 多期。 《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 1823.7 巴达维亚 麦都思
出版:每期约十二三页,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本形式。性质内容:宗教性报刊,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 理,是为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所载内容已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 这与它在中国境内出版有一定的关系。附会儒学。停刊时间:1838年7月 《各国消息》 1838.10.18 广州 麦都思
鸦片战争前,中国境内的外文报刊影响最大的是英文报刊。鸦片战争前后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其内容主 《香港船头货纸》 1857.11.3 香港 孖剌报馆
出版:周三刊,实为《孖剌报》的中文版。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和广告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 《香港新闻》 《中外新闻七日报》 《香港华字报》 《近事编录》 《华北捷报》 1861.8.10 1871.3.18 1872.4 1864 1850.8.3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上海 德臣报馆 德臣报馆 德臣报馆 罗郎也 亨利·溪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