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医疗纠纷是指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因诊疗服务、医疗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产生的争议和纠纷。
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制定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对策非常重要。
下面是针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对策:一、加强沟通与协商1.完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前应充分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减少患者对医疗结果产生的不满和争议。
2.加强医患双方的协商和合作,提高医患关系的信任度。
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
医院和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纠纷。
2.加强医疗事故的管理和教育。
医院应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通过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
医院和相关部门应建立独立、公平、高效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为医患双方提供公正的调解服务,协助双方化解纠纷,避免纠纷升级。
2.加强医疗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对于发生的医疗纠纷,应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核实,找出纠纷的真相。
同时,要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追责,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四、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1.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投保医疗责任保险,确保患者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得到及时的赔偿和补偿。
2.加强医疗纠纷公开和信息公示。
医院应及时公开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向患者和社会公众公布有关医疗纠纷的信息,增加医院和医生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度。
常见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医疗纠纷是指医患之间因医疗行为发生争议或纠纷的案件。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对医患双方造成巨大的伤害,还会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重视和积极应对的问题。
一、常见医疗纠纷的预防1.加强沟通和信息披露: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向其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等信息,使患者和家属能够充分了解和知情。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主动告知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患者的主体地位,减少信息不对称。
2.完善医疗流程和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规范医疗行为。
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3.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医患沟通培训,提升沟通能力和技巧,提高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质量,减少误会和争议的发生。
例如,医务人员应注重语言表达和态度,用尊重和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和家属,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4.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风险管理制度,提前识别和评估医疗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和措施。
此外,医务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技巧1.及时应对和回应: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迅速做出响应,及时应对患者和家属的投诉和诉求,提供相关证明和材料,并积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2.坚持公正和透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本着公正、客观、透明的原则处理医疗纠纷。
不以权力和地位压制患者和家属,秉持事实真相,明确责任和义务,尽可能提供证据和依据,争取公正的结果。
3.寻求第三方调解:当医患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时,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专业协会等。
通过第三方的公正、中立调解,既能解决纠纷,又能维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声誉。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和处理预案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和处理预案医疗纠纷是指患者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之间因医疗服务而发生的纠纷。
为了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并妥善处理已发生的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预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注重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释法术、告知风险、听取患者的诉求等。
医务人员在沟通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的权益和个人隐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强化医疗纠纷预警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纠纷案例,发现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预警系统应包括对患者投诉的收集和处理、对医疗风险的评估和预警等环节,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医疗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确保对医疗纠纷进行及时、公正、公开的调解。
调解机制应明确责任方和责任分配,促使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达成合理的解决方案,减少医疗纠纷的诉讼风险。
五、改善医疗赔偿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赔偿制度,公平合理地对医疗纠纷进行赔偿。
医疗机构应建立赔偿基金,确保患者合理的赔偿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保险的理赔管理,提高患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使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医务人员要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规定,严守医疗纪律,不得漠视患者权益,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医疗服务,确保医疗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七、加强医患双方的信任建设医务人员应加强医患信任建设,通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增加医患沟通等方式,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现代社会医疗卫生方面的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了很好的医疗保障。
但是在医疗机构看病,也还是会发生意外,出现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那么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现在,我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就医。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严格依据客观情况如实记载患者的实际情况,补正病历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存病历时安全妥当,对待病历严格负责。
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医疗诉讼的责任认定一般有三种:法官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1、法官直接判定并不是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目前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商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但一般情况下,再次鉴定就是最终鉴定。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医疗纠纷是医疗行业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会给医院、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预案。
本文将从预防医疗纠纷、处理医疗纠纷、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医疗质量和完善医疗制度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
一、预防医疗纠纷1.1 宣传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纠纷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患者了解医疗权益和责任,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1.2 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规范医疗行为: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伦理准则,保证医疗行为合法合规,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处理医疗纠纷2.1 及时沟通: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和意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2 调解协商: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调解协商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避免纠纷升级,保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患者的权益。
2.3 法律途径:在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三、加强沟通与协调3.1 建立沟通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及时解决患者的疑虑和问题。
3.2 强化协调工作:医疗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医疗纠纷,避免出现内部矛盾。
3.3 培训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沟通协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提高医疗质量4.1 强化质控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控管理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4.2 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4.3 强化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规范医疗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过程安全可靠,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及应对策略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及应对策略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及应对策略医疗纠纷是一种常见现象,它的产生可能涉及到医生、病人、药品、设备等多个方面。
对于医疗纠纷的发生,要从多种角度进行防范,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生的职业形象。
以下是针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及应对策略:一、提高医师技能医师素质的提高是医疗纠纷防范的核心之一。
医师应尽可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自身对医疗纠纷的了解,并按照规定开展各项医疗操作,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掌握好医患沟通的艺术,相信家属和患者会认可这些努力,良好医患关系自然有了保障。
二、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的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医疗服务的管理与监督。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手册或信息系统,明确医院的医疗服务范围、医疗流程、医疗质量标准等有关规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院管理者还应该加强对医生的管理和评估,对于违反医疗规定、医疗行为不规范的医生应该进行相关惩罚措施。
三、加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要尽快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医疗机构成立的医疗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以及法律机构等,应加强与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沟通,建立起合理的沟通渠道。
同时,医生和医疗机构应该配合调查和处理,做好记录工作,以便后续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四、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所以要加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尽量多了解病人信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心理等进行评估,让患者尽可能地了解治疗方案、治疗途径和治疗过程,让患者在充分了解之后自愿接受治疗方案。
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加强法律意识医疗纠纷的处理离不开法律保障。
医院和医生都应该提高其法律意识,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确保医疗纠纷在法制框架内得到妥善解决。
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疗纠纷防范的重要方面。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近年来,医疗纠纷屡屡发生,给患者、医生和医院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为了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生的合法权益,医院和医生应采取以下八大措施:一、加强医患沟通。
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虑,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同时,医生应积极主动地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知识和建议,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和效果的了解和认同。
二、确保医疗质量。
医院和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行为规范,规范医疗行为,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院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医生应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诊疗工作。
三、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部门或委员会,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生的合法权益。
医院和医生应积极参与医疗纠纷的调解和解决,通过合理的赔偿和协商,化解纠纷,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
四、加强医疗纠纷预防工作。
医院和医生应加强对医患双方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医疗纠纷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详细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和风险,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纠纷。
同时,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和规范。
五、加强医疗纠纷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医院应及时公布医疗纠纷的处理结果和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和患者的监督和评议。
医院和医生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资料,共同维护医疗纠纷的公正和公平。
六、建立医患信任机制。
医院和医生应树立诚信和责任意识,保持医患间的信任和尊重。
医生应按照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进行诊疗工作,严禁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医院应建立医患信任评价体系,对医生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医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七、加强医疗纠纷统计和分析。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统计和分析系统,及时掌握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和趋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
1.健全医院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建立完善的医疗诊疗制度,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严格控制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2.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医疗技能和责任意识。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方案,确保诊疗效果。
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医生要尽可能详细地告知患者有关治疗方案、医疗风险、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4. 加强医患沟通,解决患者疑惑。
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避免患者因误解或不满情绪而引发医疗纠纷。
5. 加强医疗记录管理,确保医疗记录真实可靠。
医院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治疗方案,为防范医疗纠纷提供有力证据。
6. 主动公开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医院要公开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纠纷处理情况,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7. 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和解决工作,尽力化解医患矛盾。
医院应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合法、公正、及时的调解,协调医患关系,化解医疗纠纷。
8.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确保医患合理、公正地维权。
医院
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规范处理程序,保障医患合法权益,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技巧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患者或家属因医疗行为而发生的争议,常见的医疗纠纷包括误诊、治疗不当、手术操作不当、药物过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医疗纠纷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医疗机构的信誉受损,给医疗行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正确的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极其必要。
一、医疗纠纷防范的技巧1、完善的医疗制度医疗制度的完善是医疗纠纷防范的基础,医院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制度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规范的管理,从制度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树立医疗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用心的对待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
3、加强沟通与交流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和交流不足有关,医务人员应该在医疗过程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真实的解释和告知,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及时纠正错误和弥补损失,尽量避免让患者产生误解和不满情绪。
4、做好医疗记录医疗记录是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应该做好准确、完整的医疗记录,包括基本信息、检查记录、诊断和治疗方案、相关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等,避免遗漏或错记重要信息。
二、医疗纠纷处理的技巧1、及时发现医疗纠纷一旦发现医疗纠纷应该及早处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收集、审核医疗纠纷相关信息;对于承认责任的医疗纠纷应当及时给予赔偿,并进行跟踪和监督。
2、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处理医疗纠纷需要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和严谨的法律程序,医院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医疗纠纷,对于轻微的医疗纠纷可采用协商和调解的方式处理,对于严重的医疗纠纷则应当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3、宣传医疗纠纷处理经验和教训医疗纠纷处理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法律知识,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纠纷培训,提高医疗纠纷处理能力,并将医疗纠纷处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宣传,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
医疗纠纷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身心伤害,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工作,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障医疗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在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患者权益。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同时,应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 加强医患沟通。
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意愿,充分告知患者病情、诊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
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解答,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如病历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等,确保医疗活动有序进行。
5. 强化医疗风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排查和防范,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6. 推广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机构可通过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将医疗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措施1. 及时应对,积极沟通。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了解纠纷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 客观公正,依法处理。
医疗机构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
根据事实和法律,明确责任,依法依规对患者进行赔偿。
3. 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提高其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医疗纠纷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疗纠纷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一、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 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培训,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需求和顾虑,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2. 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建设,通过公开透明的医疗服务、详细的病情解释和及时的信息反馈,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专业性和关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活动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2. 规范医疗行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熟悉并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避免因医疗行为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
3.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
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公正、公平、妥善解决医疗纠纷1.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负责接收、调查和处理医疗纠纷,确保医疗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 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应保持中立,公正、公平地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透明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透明度,及时向患者和医务人员反馈处理结果,提高医疗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医疗纠纷的责任和义务1. 完善医疗法律法规: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法律法规,明确医疗纠纷的定义、责任主体和处理程序,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医疗纠纷是指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医疗行为、医疗设施、医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病人遭受身体、精神或经济上的损失,从而引发的医患之间的争议。
医疗纠纷不仅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还可能导致医患冲突,影响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
为了防范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医患沟通1. 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沟通培训,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顾虑,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信息。
2. 完善知情同意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知情同意制度,确保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风险和费用等信息,并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加强患者教育。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医学知识水平,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接受医疗行为和治疗方案。
二、提高医疗质量1. 加强医疗技术培训。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医疗行为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行为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医疗质量。
3. 加强医疗安全监管。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管,对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进行严肃处理,及时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 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纠纷。
2. 加强医疗纠纷调解。
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医疗纠纷调解组织的合作,及时调解医疗纠纷,避免纠纷升级。
3. 完善医疗纠纷诉讼机制。
医疗机构应完善医疗纠纷诉讼机制,对涉及医疗纠纷的案件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的处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1. 弘扬医德。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德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
2. 严肃查处医德违规行为。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1医疗纠纷的防范1.1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
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
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1.2改善就诊环境,轻易病人就诊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根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门诊布局,轻易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
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安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1.3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医务人员研究有关法律、法规。
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研究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1.3.1纠纷意识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1.3.2举证责任意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
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办法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办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这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困扰,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本文将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疗纠纷防范1.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法律意识。
通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能够严格遵守规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确保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3. 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
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顾虑,消除误解,增进信任。
4.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遵循规范,降低医疗风险。
5. 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
通过定期开展医疗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6. 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法律保障。
通过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减轻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的经济负担,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风险。
二、医疗纠纷处理1. 及时沟通与调解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立即启动调解程序。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纠纷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尽快化解矛盾。
2. 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小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小组,负责医疗纠纷的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和经验,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医疗纠纷。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1. 完善医疗制度要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需要完善医疗制度。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生、医院的行为,并明确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
同时,医院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质量。
2. 加强沟通医患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关键。
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想法,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解释,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与医生沟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需要,以便医生更好地为其服务。
3. 强化安全措施医院应该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例如,加强药品管理,防止误用或滥用药品;加强手术安全管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并针对高风险病例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电子病历、智能医疗设备等,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4. 消除误解和偏见在医患之间,很容易出现误解和偏见。
例如,患者可能会认为医生不够细心,医生则可能认为患者不配合治疗。
要消除这些误解和偏见,就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让双方更好地相互了解。
5. 促进公开透明医院应该促进公开透明,让患者知道医院的管理和运行情况。
例如,可以公布医院的质量报告、医生的聘用及考核情况等,让患者对医院和医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可以通过公开透明来防范一些医院和医生的不当行为。
6. 建立健全的投诉机制建立健全的投诉机制,是预防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
医院应该建立明确的投诉渠道,并及时处理投诉。
对于一些有关医疗质量的投诉,医院应该设立相关的专门部门,进行专业的调查和处理。
7.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是指医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医院应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生的敬业精神、患者至上的理念,要求医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医疗管理规定,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权益。
8. 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医患之间的沟通、医疗纠纷的处理等问题,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意识。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预案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预案医疗纠纷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会给医生、患者和医院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需要建立完善的预案和机制。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医疗纠纷的预防措施1.1 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制度- 制定规范的医疗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规范- 加强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1.2 强化医患沟通和信息披露- 医生应当尽量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治疗方案和风险-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患者和家属通报医疗事故情况 - 鼓励患者参预医疗决策,增强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1.3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医院和医生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设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及时处理医患纠纷,化解矛盾-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医疗事故,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二、医疗纠纷的处理预案2.1 及时沟通和调解- 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调解小组,及时介入处理医疗纠纷- 医患双方应当保持理性和镇静,通过沟通和调解解决问题- 鼓励医患双方进行和解商议,减少诉讼纠纷的发生2.2 法律援助和调解- 对于无法通过沟通和调解解决的医疗纠纷,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和调解- 医院应当配合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和取证,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公平- 遵守法律程序,尊重法律裁决,接受司法机关的调解和判决2.3 加强医疗责任追究和惩罚- 对于涉嫌医疗事故和医疗过失的医生和医院,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建立医疗事故赔偿基金,为受害患者提供赔偿和救助- 对于恶意诉讼和医疗欺诈行为,应当依法惩罚,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正义三、医疗纠纷的处理流程3.1 立案和调查- 医院应当及时立案并展开调查,了解事故的经过和原因- 采集证据和资料,确保案件的证据充分和充分- 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案件的公正和公平3.2 调解和商议- 通过调解和商议,尽可能解决医疗纠纷,减少诉讼的发生- 医院应当积极配合调解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鼓励医患双方通过和解商议,达成赔偿和补偿协议3.3 司法诉讼和裁决- 对于无法通过调解解决的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司法诉讼解决- 医院应当配合律师和法院进行诉讼,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资料- 尊重法律裁决,接受法院的判决,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正义四、医疗纠纷的赔偿和补偿4.1 医疗事故赔偿- 对于医疗事故和医疗过失造成的损失,应当依法进行赔偿- 医院应当建立医疗事故赔偿基金,为受害患者提供赔偿和救助- 鼓励医患双方通过商议和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减少赔偿纠纷的发生4.2 人身伤害赔偿- 对于造成患者人身伤害和精神伤害的医疗纠纷,应当进行相应的赔偿- 医院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受害患者提供赔偿和补偿- 鼓励医患双方通过司法诉讼或者调解达成赔偿协议,维护受害患者的合法权益4.3 经济损失赔偿- 对于患者因医疗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进行相应的赔偿- 医院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受害患者提供赔偿和补偿- 鼓励医患双方通过商议和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减少赔偿纠纷的发生五、医疗纠纷的风险管理和改进5.1 风险管理和评估-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和评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定期开展医疗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5.2 安全管理和培训- 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定期组织医疗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和应急能力- 建立医疗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医疗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3 沟通与合作- 医院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鼓励医生和护士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治疗方案和风险- 建立健全的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医疗纠纷,化解矛盾综上所述,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医院、医生和患者都应当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共同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和谐。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医疗纠纷是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纠纷,涉及到双方的权益和利益。
为了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完善的医疗程序和规范化操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能和服务意识。
3.完善医患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信息,与患者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患者也应积极参与医疗决策,了解并遵守医生的建议。
4.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包括投诉和申诉渠道,专门的纠纷处理人员和机构。
及时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增强公众对医院的信任。
5.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费用是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可以减少因经济纠纷引发的医疗纠纷。
6.加强医患双方权益保护:医院和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自主权和隐私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患者也应遵守相关规定,不滥用权益,不进行虚假诉讼。
7.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医院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8.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机制和规章制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医疗纠纷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通过加强医院的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与协商,建立健全的纠纷处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生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的技巧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的技巧医疗纠纷是指患者与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之间因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满、不解、不平等关系而产生的争议。
医疗纠纷的处理与防范对于维护患者权益、增强医疗质量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处理医疗纠纷及防范的技巧:一、处理医疗纠纷1.建立沟通机制: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包括主动提供信息、倾听患者需求、提供满意的解释和回应是重要的工作。
2.积极调解:对于发生争议的情况,及时设置专门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并尽可能保持公正、客观、中立,推动争议问题的解决。
3.公开透明:对于医疗纠纷事件的信息,及时公开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材料,使公众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
4.提供赔偿机制:对于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及时提供合理的赔偿机制,并按照法律和道德要求,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5.加强监管和惩处:对于医疗事故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和过失,加强监管力度,依法追究责任,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惩处。
二、防范医疗纠纷1.提升医务人员素质:医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提高诊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完善医疗质控制度: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监测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3.加强医疗纠纷预警和风险管理: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纠纷问题。
通过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和技术手段。
4.搭建患者投诉渠道: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服务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患者投诉,增强患者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5.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医务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处理医疗纠纷和防范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患双方之间的争议或矛盾。
由于医疗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医疗纠纷频繁发生,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困扰。
为了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医疗行为。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加强对医疗流程中高风险环节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规范性。
3.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
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和风险等内容,提高患者对治疗的可理解性和满意度。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建立健全医患纠纷解决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患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渠道,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满足不同纠纷情况的处理需求。
同时,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5.完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真实地报告医疗事故,开展调查和处理。
通过事故分析和总结,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6.加强患者权益保护。
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权益的保护,包括患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隐私权等。
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纠纷问题,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7.强化医疗纠纷的预防教育。
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医疗纠纷预防教育,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患者对医疗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通过教育宣传和专业指导,消除误解和疑虑,改善医患关系。
总之,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医务人员应加强专业培训和沟通能力建设;患者要增强自身的健康素养和医疗风险防范意识。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活动中,涉及医患关系的争议和纠纷。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至关重要,既关系到患者的合法权益,也关乎医生的职业声誉。
本文将从预防医疗纠纷和处理医疗纠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防医疗纠纷:1.加强医患沟通和信任:医患关系的紧张往往是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之一、医生应当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解释,避免产生误解。
同时,患者也应该尊重和理解医生的工作,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
2.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医生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生要注重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能力,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3.建立健全的医疗管理制度:医院和临床科室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和标准化。
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管,强化风险管理和事故调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4.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医生和医务人员应当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和处理程序。
做到在医疗实践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5.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加强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促进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处理医疗纠纷:1.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权益:在处理医疗纠纷时,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权益,耐心听取患者的诉求,并做到公正、客观地对待患者的投诉和指责,以合理的态度解决争议。
2.及时调查和认定责任:对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查清事实,认定责任。
调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医疗过程和相关医疗记录进行仔细审核,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
3.合理赔偿受害者: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应当依法对受害者进行合理的赔偿。
赔偿应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确保患者得到应有的补偿。
4.加强预防措施:处理医疗纠纷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Βιβλιοθήκη 7医学PPT8
• 2009年6月,福建省南平县“医闹”事件震惊全 国。一位肾积水并尿毒症的重症患者因呼吸功 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此 后实施“医闹”,组织召集了200多名社会人 员封锁门诊大楼,对医务人员大打出手,10余 名医生、护士被不同程度砍伤。医生们不满处 理结果,集体到市政府门前请愿。
–医师要理解患者,不要指责和批评,甚至说出“早 干什么去了?”而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病因、治疗 方法、积极治疗后的预期等,使他们对待疾病有“ 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配合医师治疗。
医学PPT
15
患者就医时的心理状态(2)
• 恐惧、焦虑
–这种心理的产生,除了与疾病带来的生理上的不适 和痛苦有关外,还可能源于常被医师忽视的、而被 患者认为很重的社会压力——不能上班、不能履行 社会及家庭义务所产生的负疚感。对此医者应表示 同情、关怀与安慰。
医学PPT
9
门诊大厅摆放灵堂
医学PPT
10
职业“医闹”集体闹事要索赔
医学PPT
11
中国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医生形象被丑化,变成了“白狼”“魔鬼”
; –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相互防备。
–我们如何面对患者呢?
医学PPT
12
一、理解患者 体现人性关怀
• 医患关系和谐关键
• 张娟于是在电话中询问婴儿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患儿家长说婴儿吃 奶良好,无异常症状。考虑到家长称曾带着患儿坐公共汽车,包被可能 比较严实,随即告诉家长可以口服点退热药,并叮嘱他们密切观察患儿 情况,喝药半个小时后再给她打电话。可家属一夜没有打电话。
• 第二天上午,患者家属将婴儿送到该院治疗,大约在9时30分,婴儿停 止了呼吸。患者家属认为,患儿死亡是因为张娟没有让患儿及时到医院 治疗,贻误了治疗。
自张娟遗书
医学PPT
4
“战 地 医 院”
• 2006年12月底,深圳市山厦医院医生护士戴钢 制头盔上班,不仅值班医生在诊室内戴着钢盔 给病人看病,连护士也不戴护士帽而用钢盔代 替。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包括杂工和财务人员 也戴上了钢盔。原来,医院因为与一死亡患者 的家属发生纠纷,医生护士遭受一伙人围攻谩 骂,为了安全,医院才出此下策。
• 5月4日上午,患儿家属到张娟所在的科室大闹,追打并辱骂张娟,并 提出索赔15万元。
医学PPT
3
不堪医疗纠纷压力 河南南阳一女医生自杀
• 《一个医生的血泪书》
• “我心里实属冤屈,第一,当时
患儿只是高热,如果物理降温,加
上口服退烧药,半小时后体温逐渐
下降,自可无大碍。第二,本人作
为一名医生,在下班之后,给予患
……一名男医生趴在地上,另一名男医生面部血肉模糊。”
•
死者王浩,男,2012年28岁,哈尔滨医科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
出事前刚刚收到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录取通知书。
•
受伤的三名医生分别是郑一宁、王宇、于惠铭。
医学PPT
2
不堪医疗纠纷压力 河南南阳一女医生自杀
• 5月8日中午,张娟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哭喊着:“他们讹我!诽谤我! 侮辱我!我冤!”经过追问,张娟向父母讲述了事情经过:5月2日晚9点 左右,她接到一位患儿家长打来的电话,说婴儿发热,体温为40摄氏度 。经过询问得知,他们的儿子出生不到1个月,曾在该院住院治疗,住院 期间张娟是主管大夫。
•
硕士研究生王浩坐在门口,来不及躲闪,被刺中颈动脉,顿时鲜
血喷涌而出,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名医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
害,所幸现在都已脱离了生命危险。其中伤势最重的医生叫王宇,刀
从右眼角刺入,颅内血肿、右手肌腱断裂。另一位女医生面部被刀划
伤。目击此事的一名护士回忆当时的情景,难过又害怕:下午4点半
,突然听见走廊有人喊救命,“我一开办公室的门,看见满地是血
儿家属做咨询指导,他反倒把责任
推到我身上。第三,患儿家属在患
儿持续高热情况下,并未再通知我
。考虑到本人一生还要继续从医,
因为我热爱这门行业,可想到在我
职业生涯中到底要面对多少这样的
医闹,实在是心灰意冷,无法从事
医疗行业。当一个人的一片真心,
却得到病人家属的如此打击与对待
,我真是伤心透了。难道只有我死 了,才能证明我的冤屈?” ——摘
医疗纠纷处理与防范技巧
李玉霞
医学PPT
1
哈医大伤人事件
• 2012年3月23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医务人员 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这时,一名男子突然闯入医生办公室,抡起手中 的刀,疯狂砍向正在埋头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实习学生,大家躲避不及 ,三名医务人员和一名实习学生被砍伤。
• 哈医大伤人事件图片
–理解患者! –因为某一天,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患者。
–调查表明:大部分投诉与医疗技术无关。
医学PPT
13
医患沟通的艺术
--大夫,我的病情严 重吗? --很难说。 --啊!
医学PPT
14
患者就医时的心理状态(1)
• 否认(讳疾忌医)
–患病后原有角色、权利丧失,出现惆怅感,不愿意 承认已发生的事实,总认为“生病”是不光彩的事 。
医学PPT
5
医学PPT
6
百余人围堵医院致门诊瘫痪
2006年12月4日上午10时许,一家红会医院遭到四十余人围堵 ,陷入瘫痪。这些人自称患者家属,怀疑医生处置不当导 致患者不治,他们分布在门诊部各个角落,对前来就诊的 病人进行拦阻。七八名女子并排堵在门诊楼的大门口,对 前来就诊的患者齐声高喊“无良医院医死人”,“来一个 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另一些亲属在抢救室设置灵堂 ,他们将死者摆在病床上,在周围堆放祭品,随后跪拜在 病床下方,点燃香火开始哭号。下午3时30分,包括特警 和防暴警在内的共百余警力先后赶到现场,局面才好转, 死者亲属情绪有所稳定。
–出于恐惧和焦虑,患者可能会对医疗结果抱有不现 实的期望。当医疗结果未达到其期望值时,不满与 投诉随之产生。
医学PPT
16
患者就医时的心理状态(3)
• 易产生愤怒情绪
–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排长队挂号、长时间候 诊、交通不便 、气候影响、经济压力、无助、社 会歧视等。而难于确诊、治疗的疾病或已有明确诊 断却难以治愈的疾病,常使患者因产生无望的情绪 而生怒。如果医师对上述诸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 没有在接诊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或鼓励, 以化解病人暂时的愤怒,应可能形成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