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

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
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

摘要

电牵引采煤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 ,装机功率愈来愈大 ,牵引速度成倍提高 ,而且牵引部调速系统具有节能、传动效率高。因此 ,国内外采煤机制造厂家已重点或全部转向电牵引采煤机的研制和开发。

本次设计的采煤机正为适合中厚煤层使用的无链电牵引采煤机,我的主要设计内容为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牵引力为450kN,牵引速度为09m/s电动机为40kW采用横向布置,通过二级直齿二级行星减速器完成变速,最终输出达到要求的速度。

关键词采煤机电牵引牵引部

Abstract 09m/s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 采煤机简介 (1)

1.2 国内外采煤机发展及使用状况 (1)

1.2.1 采煤机在我国的使用情况 (1)

1.2.2 采煤机在国外的发展和使用 (3)

1.3 采煤机牵引部概述 (3)

1.4 设计意义 (4)

第2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5)

第3章机械系统传动总设计 (6)

3.1 牵引部电动机的选用 (6)

3.2 牵引部传动比分配 (6)

第4章牵引部零件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 牵引部传动齿轮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1 牵引部齿轮Z1,Z2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2 牵引部齿轮Z3,Z4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14)

4.1.3 牵引部二级星行齿轮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21)

4.2 牵引部轴的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34)

4.2.1 牵引部I轴的初步设计及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牵引部II轴的初步设计及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一级行星轮轴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二级行星轮轴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39)

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录1 (43)

附录2 (45)

第1章绪论

1.1 采煤机简介

所谓采煤机就是把煤由煤层中采落下来的机械。采煤机是机械化采煤作业的主要机械设备,其功能是落煤和装煤,在工作中能同时把煤装入输送机运出工作面。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出了链式采煤机。这种采煤机是用截链截落煤,在截链上安装有被称为截齿的专用截煤刀具,其工作效率低。同时德国研制出了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50年代初,英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了滚筒采煤机,在这种采煤机上安装有截煤滚筒,这是一种圆筒形部件,其上装有截齿,用截煤滚筒实现装煤和落煤。这种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这种采煤机的主要缺点有二,其一是截煤滚筒的安装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对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适应性差;其二是截煤滚筒的装煤效率不佳,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进入6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苏联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两项革命性改进。其一是截煤滚筒可以在使用中调整其高度,完全解决对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性;其

P 即螺旋滚筒,极大地提高了装煤效果。这两二是把圆筒形截煤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式截煤滚筒,R

项关键的改进是滚筒式采煤机成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可调高螺旋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与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配套,构成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使煤炭生产进入高产、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从此,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成为各国地下开采煤矿的发展方向。自70年代以来,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朝着大功率、遥控、遥测方向发展,其性能逐渐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况自动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经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

采煤机按牵引方式可分为链牵引和无链牵引。无链牵引的主要优点是:

(1)取消了工作面的牵引链,消除了断链事故和链子跳动伤人的事故;

(2)在同一工作面内可以同时使用两台或多台采煤机。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面的产量。特别适用于超长的高产高效的工作面的需要;

(3)对底板起伏、工作面弯曲、煤层不规则等的适应性增强等优点。

目前煤矿井下广泛使用的采煤机有两类:滚筒式采煤机和刨煤机。由于滚筒式采煤机的采高范围大,对各种煤层适应性强,能截割硬煤,并能适应较复杂的顶底板条件,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采煤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生产率满足要求。

(2)采煤机工作机构能适应煤层厚度变化而工作。

(3)机身所占空间较小,对薄煤层采煤机尤为重要。

(4)采煤机可拆成几个重要部件,以便下井和运输,也便于拆装和检修。

(5)所有电气设备都应具有防暴性能,采煤机能在有煤尘瓦斯爆炸危险的工作面内安全工作。

(6)电动机、传动装置和牵引部应具有超负荷安全保护装置。

(7)具有防滑装置,以防机器沿斜坡自动下滑。

(8)具有内外喷雾灭尘装置。

(9)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操作手把或按钮尽量集中,日常维护工作少而容易。

1.2 国内外采煤机发展及使用状况

1.2.1 采煤机在我国的使用情况

我国的滚筒式采煤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自行研制,60年代初研制成功第1台用于普采工作面的DY150型液压牵引采煤机,到60年代我们已经有了MG400/920-WD型大功率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整个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发展。总的看来,滚筒式采煤机总体技术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牵引方式从液压牵引到电牵引、驱动方式从单电机到多电机、总体结构从纵向布置到横向布置。采煤机的电控技术也随之逐步发

展,从引进仿制到自行设计,从分立元件组成到集成化、PLC和微机控制,逐步走向成熟,赶超国际同行先进水平。

以前,薄煤层采煤机可选机型少,可靠性差,功率低,单产低,使我国薄煤层产量逐年减少,弃采严重,资源浪费大,从80年代开始,薄煤层采煤机从无到有得到稳定发展。随着薄煤层采煤机的推广应用,适用工作范围扩大,也暴露了许多缺陷和不足,限制了使用效果。根据薄煤层开采的迫切需要,开发适合国情的新一代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哈尔滨煤矿机械研究所已经研制了五种机型的薄煤层采煤机,都已投入工作中。以几种有代表性的机型BM1—100型薄煤层采煤机,MG150B型薄煤层采煤机和最新型的MG300—BW1型薄煤层采煤机[6]。

我国近年来的攻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的系列设计,控制系统及控制功能的开发上。开发的系列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已在国内煤矿逐步推广使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波兰与中国合作,成功研制了总装机功率344KW的KSE-344型薄煤层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的基础上,陆续开发了用于薄煤层的KSE-360型、用于中厚煤层的KSE-700型、KSE-800RW/2BP型和KSE-535S/2BP型等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美国JOY公司研制了2LS-6LS型多种多电机横向布置直流电牵引采煤机。德国开发了多种形式的电牵引采煤机,有截割电机纵向布置的EWD-450/1100-L型采煤机,ESA-300-L型短机身直流电牵引采煤机等。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研制成功多种截割电机纵向布置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主要有:MCLE400-DR6868型;MCLE500-DR101101型等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采煤机,大体分为以下两个阶段:80年代为第一阶段,以单机引进为主,共引进三十二台。这些采煤机在山西、陕西、山东、黑龙江等一些煤矿试验,探索性地使用采煤机进行房柱式采煤法,有些矿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有些矿井的使用效果不好。由于这些设备不配套,备件供应困难,设备维护和技术管理跟不上等原因,现基本上已停止使用。九十年代以来为第二阶段,以配套引进为主,神东公司和黄陵矿区先后引进了27台连续采煤机及其配套设备。1995年大柳塔矿最高月进尺就已经到达1051米。2000年以后,运用 12CM18-10D 连续采煤机和运煤车在18m2断面掘进中,平均月进尺在2000米以上,榆家梁煤矿月进尺 2705米,创造了2002年世界记录。上湾煤矿采用旺格维利采煤法,2002年4月20日,两套采煤机日产原煤10220吨。同年,该矿用采煤机与连续运输系统等设备配套,在短壁综采工作面年生产原煤219万吨;用采煤机与运煤车等设备配套,在短壁综采工作面年生原煤101万吨,均创造了同类机型2002年的世界最好成绩,同时工作面回采率达 70%以上,节约了宝贵的煤炭资源。2003年1月,上湾矿使用连续运输系统作为采煤机的配套设备实现煤巷掘进 4656 米的好成绩[9~12]。在国内,虽然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逐渐成熟,采煤机的使用日益增多,但目前我国各研究机构和煤机制造企业还没有开发、研制成功采煤机,没有成套国产化的采煤机供煤矿使用。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初步完成连续采煤机的设计方案,开发出与采煤机相配套使用的 XZ7000/24/45 型履带行走支架、LY1500/865-10型连续运输系统和 GP460/150 型履带行走式给料破碎机。这些采煤机的配套设备在神东矿区、兖州矿区使用时,有些性能达到了国际水平[1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经过30多年的综合机械化开采,适合长壁开采的规则煤田越来越少,而“三下”压煤、残留煤柱和不规则煤的煤炭储藏量多达上百亿吨,长壁开采难以进行,不开采又必将对我国煤炭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16,17]。短壁开采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短壁开采所使用的采煤机及其配套设备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截齿、滚筒等易磨易损件更需要大量进口,这必然要影响生产效率、增加吨煤成本。虽然我国的普通滚筒采煤机研制技术比较成熟,但对于采煤机的研制却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工作。采煤机通常由截割机构、装载机构、履带行走机构、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冷却喷雾除尘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截割机构是采煤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一般包括两个外滚筒、一个截割链(或中间滚筒)。采煤机工作在煤或半煤岩条件下,工作面煤岩分布不均、性质多变,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截割机构直接作用在煤岩上,截割时呈悬臂状态,滚筒受力复杂,截割载荷变化大,容易引起机器较大的振动,从而降低了机器传动件和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影响了机器工作的可靠性,并且增加了维修工作量和吨煤成本。因此说,对采煤机工作机构的研究是整机设计的基础。通过对工作机构上载荷状况的研究,找出其结构参数及运行参数对煤炭品质、生产效率和载荷波动等的影响关系,搞清连续采煤机截割的关键技术,为建立其工作机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研发适合我国煤层地质条件的国产连续采煤机,以及建设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和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3]。

1.2.2 采煤机在国外的发展和使用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利诺斯(LEE-NORSE)公司首先在装煤机机身上安装了一个可摆动的落煤截割头,实现了割煤、落煤和装煤工序的机械化连续作业,这就形成了采煤机的雏形[14]。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采煤机已经日臻完善,其采掘工艺也走向成熟,不仅在美国,而且世界许多国家,在房柱式采煤、回收边角煤以及长壁开采的煤巷快速掘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单产、单进作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水平,为采煤界所公认[15]。

按照落煤机构来划分,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 40年代,以利诺斯公司的 CM28H 型和久益机械制造公司(JOY MANUFACTURING COMPANY)的 3JCM 型和 6CM型为代表的截链式采煤机,主要用于开采煤炭、钾碱矿、铝土矿、页岩以及永冻土等。采煤机的生产能力低,且结构复杂,装煤效果差。第二阶段,50年代,以久益公司的8CM 型为代表的摆动式截割头采煤机,生产能力较高,装煤效果较好,但机器工作时振动大,维护费用高。第三阶段,60年代至今,滚筒式连续采煤机高速发展,并日趋成熟。从80年代开始,随着开采工艺的发展和开采条件的提高,采煤机不断向大功率、多功能、系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使其适用性和智能性增强,逐渐成为先进产煤大国的主要采煤设备。第三代滚筒式连续采煤机,集破煤、落煤、装运、行走、电液系统及辅助装置为一体,达到了很高的制造水平,其中久益公司的12CM型、14CM型及17CM型系列产品代表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90年代初期,塔姆洛克奥钢联研制出了集安全、环保和人类工程学于一体的ABM20 型带有锚杆机的连续采煤机。2000年久益公司开发的连续采煤机加大了机器的质量和功率,改进了技术性能,使其强度增加,同时提高了运行速度,降低了吨煤成本。2003年美国菲尔奇公司又开发了一种F525型连续采煤机锚杆机,集采、掘、落、装、行、钻眼和支护等功能于一体,使采煤机的应用有了重大突破。国外十大煤炭企业中有美国的阿齐煤炭公司(美国第二大煤炭公司)、英国的 RJB 采矿有限公司(欧洲最大的煤炭公司)和南非的英格威煤炭公司等三家公司使用不同型号的采煤机进行开采,产煤量约占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美国是使用采煤机最多、使用效果最好的国家。全国各大煤炭公司共有2000多台采煤机,其采用短壁机械化采煤法的产量在井工采煤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6-19],80年代中期占井工产量的70%以上。近年来,由于长壁综采的发展,采煤机开采的产量有所回落,但1999年产煤量为2.21亿吨,仍占井工煤炭总产量的53%[7]。在美国,采煤机掘进平均班进尺60米,日产煤2000吨,有些高产工作面日进尺可达100米,月产量达10万吨。英国井工开采一直以长壁为主,巷道掘进主要靠悬臂式掘进机,但自从80年代后期使用连续采煤机开采取得良好的效益以来,用采煤机掘进已经成为英国煤巷掘进的主要方法之一,约占总掘进量的65%。南非和澳大利亚两国根据各自的煤层地质条件,在传统的房柱式开采基础上成功地开发出了旺格维利和西格玛两种短壁采煤方法[8,9],扩大了采煤机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其中,南非全国约有230多台采煤机用于房柱式开采,其产量约占井工总产量的90%[10]。德国使用采煤机在海底煤层开采已有40多年的历史,效果显著,其中有5个工作面一直保持200 万吨的年产量。另外,印度和加拿大等国家使用采煤机进行短壁开采,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3 采煤机牵引部概述

采煤机牵引部主要由箱体、原电机、输出轴、减速等部分组成。采煤机的牵引部承担牵引和行走任务,是采煤机的主要部件之一。一个完善的工作机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拆装维修方便。

(2)能充分利用煤壁的压张效应,降低能耗,提高块煤率,减少煤尘。

(3)能牵引行走。

(4)载荷均匀分布,机械效率高。

(5)能适应不同的煤层和有关地质条件。

1.4 设计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良好的采煤设备对于提高煤炭的生产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要求日益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的重视。因此,大力发展“综采设备”是当前和今后的主流。设计和生产经济合理的滚筒采煤机不但保证煤炭生产率,而且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

牵引部传动箱内部的损坏主要取决于行星齿轮和直齿齿轮传动比分配是否合理。另有对于牵引部的行走速度、行走稳定性都由传动比的分配是否合理所影响。对于牵引部来说有很多方面的问题有待于提高完善。我国中厚煤层正向大功率综合机械化,智能化采煤的方向发展。由于采煤机愈来愈大,采煤机本身的稳定性就应该受到更深入的关注。而影响机身的稳定性,其中一条就是性走的稳定性。所以本课题着重考虑了牵引部传动箱的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本设计可用在夹矸等硬煤质、中厚煤层的双高综合机械化工作面。可在有瓦斯气体或煤尘爆炸危险矿井中使用。整体为多部电机横向布置,电控系统为机载式,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结构、技术、性能、操作和维护等方面接近进口同类机型的水平。

第2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为了确保本次设计满足采煤机的设计要求,经多方面考察,确定本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方向:

(1)采煤机的部分功率是通过牵引部减速器传递的。牵引部工作条件恶劣,外形尺寸受到严格限制,可靠性要求很高。牵引部的总传动比一般在200左右,减速级数为3—5级;

(2)为了保证牵引部有适当的长度,牵引部中都装有若干个惰轮。

(3)在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的同时,务使结构简单,操纵方便,尽可能贯彻标准化、通用化。

(4)采用了二级行星减速器在增大传动比的同时减少了齿轮的数量,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以上是本采煤机牵引部的指导思想,牵引部采用二级直齿二级行星减速器,机构简图如图2-1。

图2-1牵引部传动机构简图

第3章 机械系统传动总设计

3.1 牵引部电动机的选用 给定设计参数为min m 9~0=v ,kN 450=F 则kW 5.6760

4509=?==Fv P , 采用双牵引方式,选用额定功率为40kW 的电机即可满足要求

通过查阅资料得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13-电机参数:

3.2 牵引部传动比分配

该机构主要由箱体,原电机,输出轴,减速部分,润滑系统等组成。电动机功率40kW ,电动机转速min r 1478,传动比,根据设计需要,欲把行走速度为min r 7左右,所以21171478==i ,本设计结构采用二级直齿传动和二级行星传动:

通过类比及查阅资料,初步确定传动比如下表23-传动比的分配: 表23-传动比的分配

初步确定齿数为表33-齿数分配:

表33-齿数分配

第4章 牵引部零件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4.1 牵引部传动齿轮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4.1.1 牵引部齿轮Z 1,Z 2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在初步设计齿轮时,1Z ,2Z 齿轮材料初定为20CrMnTi 。齿数55,2021

==Z Z 。 1.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根据齿面接触强度,可按下列公式估算齿轮传动的尺寸【1】

()321

1483HP

a u KT u a σ?±≥(mm) 33

2111766u u KT d HP d ±?≥σ?(mm) 式中:u —齿数比,75.220

5512===z z u ; K — 载荷系数常用值, K =2;

a ?— 齿宽系数,)1(5.0±=

u d a ??按参考文献[1]表16-5.2圆整,

取d ?=0.5,则a ?=0.27; HP σ— 许用接触应力(2mm N )

, lim lim H H HP S σσ≈。lim H σ为实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2mm N ),由[1]图16.2-17查取1500lim =H σ2mm N ,lim H S 为接触强度计算的最小

安全系数,取2.1lim =H S 。则12502.11500==HP σ2mm N

T —小齿轮传递的额定转矩(m N ?),

46.2581478

409550)min r ((kw)9550=?==N P T m N ? mm 1211250

75.24.046.2580.21)483(2.75a 32=???+≥ mm 7475

.2175.212505.0258.462.076632=+???≥d 2.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在初步设计齿轮时,根据齿根弯曲强度,可按下列公式估算齿轮的模数:

m A ≥式中:m A — 模数系数,由参考文献[3]表14-1-78得

直齿轮 0=β时,6.12=m A ;

K —载荷系数,取K =1.5 FP σ— 许用齿根应力(2mm N ),m i

n F FE FP s σσ≈,fp σ—为齿轮材料的弯曲疲劳强度的基本值,由[1]16.2-6查得FE σ=4502mm N

,min F s 为抗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取min F s =1.4。则3214.1450=≈FP σ2mm N ;

Fs Y — 复合齿形系数,Sa Fa Fs Y Y Y =;

Y Fa — 齿形系数按参考文献[2]图10-5可查

.38.0,25.1,1,20====n

fP n fP n aP n m m h m h ρα 时, 当201=z 时,1Fa Y =2.8,当552=z 时,2Fa Y =2.3。

Y Sa — 应力修正系数按参考文献[2]图10-5查

.38.0,25.1,1,20====n fP n fP n aP n m m h m h ρα 时, 当201=z 时,55.11=Sa Y ;当552=z 时,72.12=Sa Y 。 72.13.2,55.18.2222111?==?==Sa Fa Fs Sa Fa Fs Y Y Y Y Y Y

两者比较取大者,取后者。

则: 12.4321205.034.446.25826.123=????≥n

m 取mm 5=m

3.计算Z 1,Z 2齿的几何尺寸

(1)啮合角α':根据∑Z =61 P6 查得:∑X =0.6

α'inv =2

121)(tan 2Z Z X X ++?α+αinv = 2055256.0tan202inv ++?? 由参考文献[1]图16.2-7,8,查得变位系数63.01=x ,77.02=x 代入已知数据并结合[1]表16.2-9得:

'3624' =α

(2)实际中心距a ':

a '=αα'cos cos a =mm 76.15236

24cos cos20150'=?

式中

mm 5.187)5520(52

1)(2121=+??=+=

z z m a 圆整为mm 190 所以 a '=mm 1.196'3624cos 20cos 190=?

(3)分度圆分离系数y :22.15

1901.196m,'=-=-=a a y (4)齿顶高变动系数δ:18.022.14.1)(21=-=-+=y x x δ

(5)齿轮的几何尺寸: 100mm 205mz d 11=?==

275mm 555mz d 22=?==

mm 3.10355

20201.1962'2d 2111=+??=+=z z z a w mm 28455

20551.1962'2d 2112=+??=+=z z z a w mm 97.9320cos 100cos d d 1b1=?== α

mm

42.25820cos 275cos d d 2b2=?== αmm 5.114)18

.063.01(2100m )h (2d d 1*1a1=-+?+=-++=δx a mm 9.290)18

.077.01(2275m )h (2d d 2*2a1=-+?+=-++=δx a mm 8.93)63

.025.01(2100m )h (2d d 1**1f1=-+?+=-+-=x c a mm 2.2705)77.025.01(2275m )h (2d d 2**2f2=?-+?+=-+-=x c a

(6)计算齿顶圆压力角a α:

1a α= 58.345

.11497.93arccos d d arccos a1b1== 2a α=22arccos a b d d = 33.279.29042.258arccos =

3

.1)]5.24tan 33.27(tan 55)5.24tan 85.34(tan 20[21)]'tan (tan )'tan (tan [212211=+++=-+-=

π

ααααπεa a z z 4.齿面接触强度校核计算

(1)计算接触应力:

小轮:1H σ=Z B αβσH H V A HO

K K K K (4—1) 大轮:2H σ=Z D αβσH H V A HO

K K K K (4—2) 式中:A K — 使用系数,见参考文献[3]表14-1-81、表14-1-82原动机工作特性示例及表14-1-83工作

机工作特性示例,取A K =1.0; V K — 动载系数,由参考文献[3]图14-1-14查得K V

=1.15;

s m 73.71000

60147810010006011=???=?=ππn d v βH K —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见参考文献[3]表14-1-99

b d b K H 31

1023.018.012.1?++=)(β mm 501=?=d b d ?

1765.1=βH K αH K —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见参考文献[3]表14-1-102查得 1.1=αH K ; D Z 、B Z — 小轮及大轮单对齿啮合系数,见参考文献[3]表14-1-104, 1B 11B 2D 22D 2,M 1Z M M 1Z 1;M 1Z M M 1Z 1.

αε<=≤==≤= 因当〉时,;当时,当〉时,;当时,

1

03.1]552)13.1(142.25892.290][202197.935.114['

3624tan 21121tan 22

224

222

2

32

1211>=-----=-----=

ππ ]

z π

)

(εd d ][z πd d [αM a b a b a '

取 03.1=B Z ()1

90.02π112π1tan 321214222

2

2<=???

?????---????????--'

=z εd d z d d M αb a b a α

取 1=D Z

HO σ— 节点处计算接触应力的基本值,2N/mm ;

(2)计算接触应力的基本值:

u u b

d F Z Z Z Z t E H HO 1

1±?=βεσ

(4—3)

式中:H Z — 节点区域系数, 2.5H Z =;

E

Z —

E Z = εZ — 重合度系数, 95.033

.

1434=-=-=a Z ε

ε;

βZ — 螺旋角系数, 10cos cos === ββZ ; F t — 端面内分度圆上的名义切向力

F t =2000?11W d T =N 67.50043.10346

.2582000

=

b — 工作齿宽, mm 50b =;

m — 齿轮模数, mm m =。

将以上系数带入(4—3)式得:

22.5189.80.921307.5N/mm HO σ=??? 将以上结果带入(4—1)、(4—2)得: 2H22

H1mm

N 89.7471.11765.115.1105.6131mm N 33.7701.11765.115.1105.61303.1=?????==?????=σσ (3)许用接触应力:

X W R V L NT H H G Z Z Z Z Z Z lim σσ= (4—4)

式中:HG σ— 计算齿轮的接触极限应力2N/mm ;

HLim σ— 试取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

MPa 16501lim =H σ MPa 15002lim =H σ

NT Z — 接触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工作寿命1万小时计算

9911294110322.075.210887.010887.0101114786060?=?==?=????==i N N njL N L L h L

见参考文献[3]图13-1-26查得 88.01=NT Z 95.02=NT Z ;

L Z — 润滑剂系数,V Z —速度系数,R Z —粗糙度系数, 见参考文献[3]表13-1-108 持久强度C L N N ≥: 95.0=R V L Z Z Z ;

W Z — 工作硬化系数, 11=W Z 12=W Z

X Z — 接触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 n X m Z 019.0076.1-= 将以上系数带入(4—4)式得:

21mm N 84.13350215.1192.088.01650=????=H G σ

22mm N 13110215.1192.095.01500=????=H G σ

(4)计算安全系数: H1S = 1

1

H HG σσ= HLim 73.133.77084.1335S >= H2S = 22

H HG σσ=

>=75.189.7471311 HLim S lim H S — 最小安全系数,见参考文献[3]表110-1-13,取25.1lim =H S 。 所以 1Z ,2Z 齿面接触强度满足要求。

5轮齿弯曲强度校核计算

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

摘要 电牵引采煤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 ,装机功率愈来愈大 ,牵引速度成倍提高 ,而且牵引部调速系统具有节能、传动效率高。因此 ,国内外采煤机制造厂家已重点或全部转向电牵引采煤机的研制和开发。 本次设计的采煤机正为适合中厚煤层使用的无链电牵引采煤机,我的主要设计内容为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牵引力为450kN,牵引速度为09m/s电动机为40kW采用横向布置,通过二级直齿二级行星减速器完成变速,最终输出达到要求的速度。 关键词采煤机电牵引牵引部

Abstract 09m/s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 采煤机简介 (1) 1.2 国内外采煤机发展及使用状况 (1) 1.2.1 采煤机在我国的使用情况 (1) 1.2.2 采煤机在国外的发展和使用 (3) 1.3 采煤机牵引部概述 (3) 1.4 设计意义 (4) 第2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5) 第3章机械系统传动总设计 (6) 3.1 牵引部电动机的选用 (6) 3.2 牵引部传动比分配 (6) 第4章牵引部零件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 牵引部传动齿轮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1 牵引部齿轮Z1,Z2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2 牵引部齿轮Z3,Z4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14) 4.1.3 牵引部二级星行齿轮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21) 4.2 牵引部轴的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34) 4.2.1 牵引部I轴的初步设计及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牵引部II轴的初步设计及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一级行星轮轴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二级行星轮轴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39) 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录1 (43) 附录2 (45)

采煤机牵引部直流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设计

采煤机牵引部直流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设计 藏 晶1,刘正坤1,吴锡富2 (1.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吉林辽源136201; 2.吉林省龙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介绍采煤机牵引部直流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加载方法和控制,测试数据的采集、输出及显示。解决了采煤机牵引部准确全面试验的问题。 关键词:牵引部;计算机控制;加载试验 中图分类号:T D421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0794(2007)1120124203 Design of Shearer Dra w P art T esting B ed for Direct Current Pow er R eturn to Load ZH ANG Jing1,LIU Zheng-kun1,WU Xi-fu2 (1.Liaoyuan C oal M ine Machlinety Manu facturing C o.,Lid,Liaoyuan136201,China; 2.Jilin Longteng Delicacy Chemical C o.,Ltd,Liaoyuan136200,China) Abstract:Introduces the basic structure,w orking principle,trait,load method and control,testing data gather2 ing,export and display of shearer draw part direct current power return to load test bed.It s olves the problem which is the right test of coal machine draw part. K ey w ords:draw part;com puter control;load test 1 采煤机牵引部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 111 加载试验要求 (1)牵引变压器、变频器等的带载性能及温升检 测; (2)牵引部机械传动效率及温升、噪音等检测; (3)四象限运转,即可以正Π反转下加载Π拖动, 以模拟实际运行时前进Π后退和上坡Π下坡等工况, 连续可调加载; (4)额定转速范围内恒扭矩加载、恒功率加载, 加载稳定度0.2%; (5)加载能量回馈电网; (6)加载曲线采集绘制,16点温度检测显示报 表打印,机械特性数据大屏幕显示。 112 被测装置原始技术参数 牵引部功率P qΠkW100 总功率P zΠkW200 牵引部转速范围n qΠr?min-10~8 最大加载扭矩T maxΠNm2×10 5 113 传动系统方框图和技术参数计算 因为采煤机牵引部转速低、扭矩大,为了尽量采 用较少的加载器以降低成本,采用传动系统升速的方 法,降低加载扭矩,以便使加载电机和扭矩传感器适 应系统要求,使成本降低。加载传动系统如图1。 (1)系统加载器功率计算 考虑将来发展,初定P q =150kW; 加载器电机功率P j =2P q=300kW; 选定加载直流电机:Z 4 -280-32 315kWΠ1500r?min-1Π440 V 图1 QDST-315牵引部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 系统平面布置图 加载控制器选用:D J Z-315直流电力回馈加载 控制器 315kWΠ1500r?min-1Π2206Nm (2)系统转速计算 ①传动比 i z=i t i zj=5.18×35.5=183.89; ②转速 n q=0~8rΠmin n t=n q i t=8×5.18=41.44rΠmin 第28卷第11期2007年 11月 煤 矿 机 械 C oal Mine Machinery V ol128N o111 N ov.2007

电牵引采煤机使用维护手册

采煤机机械维修手册 2009-2- 10

第一章整机 、整机简介 电牵引采煤机主要由:左牵引部、右牵引部、摇臂、调高泵箱、联接框架(小机型采用电控箱集成机构)、开关箱、变频器箱、变压器箱、行走箱(两件)、机身联接件、冷却喷雾系统、电气外部连接件、拖缆装置、左右滚筒、各部件电动机等组成(图1-1 ); 采煤机由老塘侧的两个导向滑靴和煤壁侧的两个平滑靴分别支承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销轨和铲煤板上。当行走机构的驱动轮转动带动齿轨轮与销轨啮合,采煤机便沿运输机正向或反向牵引移动;截割机构电机通过减速驱动滚筒旋转进行落煤和装煤。 采煤机机身整体采用液压拉杠联结,无底托架;机身两端铰接左右摇臂并通过左右联接架(小机型无)与调高油缸铰接。两个行走箱左右对称布置在牵引部的老塘侧,由两台牵引电机分别经左右牵引部减速箱驱动实现双向牵引。采用销轨式牵引系统,导向滑靴和齿轨轮中心重合骑在运输机销轨上,可保证采煤机不掉道,同时保证齿轨轮和销轨柱销有良好的啮合性能。机身中段为一整体联接框架,开关箱、变频器箱两个独立的电气部件分别从老塘侧装入联结框架(小机型采用电控箱集成机构)。调高泵箱、变压器箱两个独立的部件分别从老塘侧装入左右牵引部的一段框架内。摇臂采用直臂结构形式,左右通用,摇臂输出端采用方形出轴与滚筒联结。滚筒叶片和端盘上装有截齿,滚筒旋转时靠截齿落煤,再通过螺旋叶片将煤输送到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上。机器的操作可以在采煤机中部电控箱上或两端左右牵引部上的指令器进行,也可以用无线摇控器控制。采煤机中部可进行开停机、停运输机和牵引调速换向操作,采煤机两端和无线摇控均可进行停机、牵引调速换向和滚筒的调高操作。

电牵引采煤机电气部分原理

目录 第一章电气系统简介 (2) 第二章采煤机使用 (3) 第三章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7) 第四章变频器操作及维护 (14) 第五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26) 第六章电气日常检修指南 (31) 第七章备件表(电气部分) (33)

第一章电气系统简介 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的电气系统一般由:⑴启动回路、⑵运输机闭锁(简称闭溜)回路、⑶主供电回路、⑷低压控制回路等组成。 1、启动回路 启动回路一般将隔离开关超前断电接点、左右截割电机的温度接点、瓦斯断电仪接点(可选)串联在回路中,还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自保节点和启动二极管等。 2、运输机闭锁(简称闭溜)回路 闭溜回路一般就是一组带有机械闭锁的常闭节点。它串联在工作面运输机的启动回路中,当采煤机在检修或紧急需要时可以停止运输机,并且闭溜按钮带有机械闭锁功能,必须手动复位后才可以再次启动运输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3、主供电回路 主供电回路一般由隔离开关、真空接触器、牵引变压器、控制变压器、变频器、左右截割电机、左右牵引电机、泵电机等组成。 4、低压控制回路

低压控制回路一般包括PLC、本安电源、非本安电源、电磁阀、左右端头站、遥控器、瓦斯断电仪等。 补充说明:在原理图中1aX1 1表示的意思是1a电控箱隔爆腔中X1端子排的1号端子,a是表示在多个电控箱中第一个电控箱。1a .1X1 1表示的意思是1a电控箱接线腔X1端子排的1号端子,其他以此类推。

第二章采煤机的使用 一、注意事项 1、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启动时,应按起动按钮3—5秒钟,待起动后,观察中文显示屏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一切正常后,方可左右牵引。 2、按牵引按钮时,禁止按住不松。初牵引速度控制在1米/分钟内,待行走稳定后方可加速,一般控制在5米/分钟。(初采期间,运行速度≤2米/分钟)以内 3、需要改变牵引方向时,应先将牵引速度降到“0”米附近,按下牵停按钮,再反向牵引,同时观察中文显示屏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是否正常,如正常,再调整运行速度。 4、采煤机停机后,严禁立即开机,必须经过不低于3分钟的等待,(等待变频器显示屏黑屏后指示灯灭)才能重新开动采煤机,以保证变频器得到充分的放电时间。 5、开机前必须先供水,严禁无水开机;停机时,应先停机,后停水。 6、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的所有的绝缘测试必须在断开变频器电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引起变频器损坏。 7、当第一次试运行采煤机或再次连接变频器、牵引电机电缆时,应检查相序是否正确。以防由于相序错而导致机器两牵引电机对拉或顶牛,牵引不能正常行走。 8、请使用单位认真阅读相关型号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产品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操作。

电牵引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摘要 摘要:本文完成了MG400/930一WD电牵引采煤机的整机外形的布局设计,介绍了采煤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以及目前国内采煤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左摇臂、左牵引部、左行走部、左电器控制箱、右电器控制箱、右行走箱、右牵引部、右摇臂的具体布局到各次的特点都有所涉及;重点完成了采煤机摇臂的设计计算,包括摇臂壳体以及壳体内一轴、第一级惰轮组、二轴、第二级惰轮组、第三级惰轮组、中心轮组、第一级行星减速器、第二级行星减速器几乎所有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各轴的转速计算,功率的传递计算,第一级圆柱直齿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第二级圆柱直齿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第一级行星减速器的设计计算,第二级行星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各轴的设计以及校核,所有轴承支撑处轴承的选择校核、花键连接处花键的选用以及校核。 关键词:采煤机;电牵引;摇臂;行星轮减速器

ABSTRACT Abstract:This paper completed a MG400/930 WD Electric Traction Shearer of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for the layout .Shearer introduced the type and principle,and the current domestic Shearer'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left arm、left traction Department、the Department of left running,、the electrical control box on the left and right electrical control box,、dextral box、and the right of traction 、right arm to the specific layout of the features have been covered,shearer will focus on completing the design of the Rocker which including Shell and Shell within one axis,、the first-round group inert、two-axis,、the second-round group inert、the third-round group inert,、the center round group、first-class planetary reducer,、and the second-stage planetary reducer almost all parts of the assembly.The shaft speed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re calculated importont .First-class Spur Gear reducer design calculation, the second-straight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design, first-class planetary reducer design calculation, the second-stage planetary reducer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shaft and Verification, Bearing all the support bearings choice Department Verification, Key spent connecting Department spent Key Selection and Verification. Keywords:seam;shearer;electrical haulage;Rocker ;Planetary gear reducer

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方案

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方 案 1 绪论 1.1 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 采煤机械发展的历史 目前国使用的采煤机械主要是可调高的双牵引部液压采煤机,这种经过改进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可追溯到长臂截煤机,是早期用于煤层底部掏槽的采煤机械。最早的滚筒采煤机是在截煤机的基础上,将减速箱部分改成允许安装一根水平轴和截割滚筒而演变成的。这种滚筒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早期的滚筒采煤机主要存在2个问题, (1)截煤滚筒的安装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即所谓的固定滚筒),对煤层厚度及变化适应性差; (2)截煤滚筒的装煤效果不佳(即所谓的圆形滚筒),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联等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两项改进。一是截煤滚筒可以在使用中调整其高度,完全解决对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性;二是把圆形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截煤滚筒,极提高了装煤效果。这两项改进使滚筒式采煤机成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在滚筒采煤机发展的同时,还研制出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以钻削方式落煤的钻削式采煤机,以及螺旋钻式采煤机。现代滚筒采煤机均为可调高摇臂滚筒采煤机,其发展是从有链到无链;由机械牵引到液压牵引再到电牵引;由单机纵向布置驱动到多机横向布置驱动;由单滚筒到双滚筒,且向大功率、遥控、遥测、智能化发展,其性能日

臻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况自动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 1.1.2国外采煤机的发展状况 (1)牵引方式向电牵引方式发展。传统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在国外仍然在生产和使用中,但已不占主导地位,由于电牵引采煤机的诸多优点,国外目前开发的采煤机,特别是大功率采煤机基本上都是采用电牵引方式。 (2)装机总功率不断增大。为适应煤矿生产实现高产高效,国外采煤机的功率在不断提高,电机截割功率通常在400kw以上,最新报道已达850kw。牵引电机功率均在40kw以上,大的甚至达到125kw,总装机功率通常超过1000kw,如EL3000型采煤机总装机功率高达2000kw,7LS5型采煤机达1940kw。牵引速度、牵引力也大幅提高,目前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速度普遍达到15-25m/min,最大牵引速度达50m/min,最大牵引速度达50m/min,牵引力高达1000KN。牵引速度的加快,支架随记支护的实现,使工作而顶板空顶时间缩短,为加大支架步距和滚筒截深创造了条件。采用大截深滚筒以成为提高采煤机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普遍采用的截深为1000-1200mm,个别已达1500mm。 (1)元部件可靠性大幅提高。为提高采煤机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率,采煤机齿轮的设计寿命以提高到2000h以上,轴承的寿命提高到3000h以上,并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寿命已达10000h。 (2)电牵引方式趋向交流变频调速。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方式按牵引电机的类型可分为直流牵引和交流牵引。由于交流变频调速电牵引系统具有技术先进可靠、维护管理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近几年发展很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均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牵引系统。交流牵引正逐步替代直流牵引。成为今后电牵引采煤机的发展方向。早期的交流电牵引均采用一个变频器拖动两台牵引电机,变频器对电机的性能参数难以准确检测,控制和保护

四、MG450-1020 QWD(DSP)电牵引采煤机培训资料

MG450/1020-QWD交流电牵引采煤机 1、名词解释 q AXI 模拟混合输入模块,简称模拟量模块 q ARM 一种先进、精简指令计算机 q BOC 主操作控制模块,简称主控模块 q CAN一种高可靠通讯协议 q CBI CAN 总线隔离模块 q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 q EDC 外置检测控制模块,又叫外置传感中心,检测站 q EF 漏电检测模块 q EIO 输入输出扩展模块 q GSC 顺槽通讯模块(顺槽端) q HPC 牵引综合控制模块,简称牵引模块 q IDC 内置检测控制模块 q IPS 语音预警器电源切换模块 q MOC 电机操作控制模块,又叫启停模块 q MODBUS 一种控制通讯协议 q PA2 遥控接收模块 q QS 隔离开关 q RS485 一种通讯协议 q SBB 隔离操作闭锁按钮 q SBQ 主启按钮 q SDR 数据记录模块 q SGC 顺槽通讯模块(煤机端) q SBT 主停按钮 q TDECS天地采煤机电控系统 q WCR 遥控接收及语音模块 2、整机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AC3300V 额定频率: 50Hz 总装机功率: 1020kW 受控电机参数见下表: 型号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额定功率(kW)备注YBCS2-450(D) 3300 97 450 截割电机, 2台YBQYS2-55 380 105 55 牵引电机, 2台YBRB-20 3300 4.5 20 泵电机, 1台

电控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AC3300V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1020kW 控制电源:本安12V、5V,非本安24V 本安电源参数:最高开路电压12.5V 最大短路电流1.3A。 3、牵引控制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AC380V 变频器额定功率: 2×75KW 变频器输入电压/频率: 400V/50Hz 变频器输出电压: 0~380V 牵引速度: 0~8.25~13.76m/min 过载能力: 150% 1分钟 变换效率:≥95% 保护功能:过载、过流、过热、过频、过压、欠压、 对地短路、漏电闭锁等。 4、结构 采煤机电气系统如下图所示。整个电气系统主要由煤机中部的电气控制箱体(以下简称电控箱)和箱外电气系统组成。电控箱是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一种采用网络分布式结构的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箱外系统主要包括分线盒、端头站、遥控器、瓦斯检测仪、传感器系统等部件。 (1)电控箱 电控箱位于采煤机的中部,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箱体,该部件为采煤机电气系统的核心部件。整个电控箱由变压器腔、高压腔、计算机控制腔、变频器腔和接线腔组成,除接线腔外,其它各腔相互联通,便于走线。接线腔通过接线端子和过线组与其它各腔相联,接线腔靠煤壁侧开盖,变压器腔后部靠煤壁侧开有四个圆形盖,便于变压器后部安装,其余各腔均在靠采空区侧开盖,所有电气组件均可方便的从采空区侧抽出。变频器腔和变压器腔的上下板及立板均布置有冷却水道。 (2)计算机控制腔 计算机控制腔内设有电气控制系统组件、电源组件、显示单元等。控制系统组件包括主操作控制模块BOC、主控系统输入输出扩展 模块EIO、牵引控制模块HPC、无线遥控接收模块等。

MGTY250-600-1.1D电牵引采煤机培训资料

第一章安全 1. 操作说明前言 本说明书共两大部分,以下内容为MGTY250/600-1.1D(MGTY300/700-1.1D)电牵引采煤机的机械部分(以下均称为采煤机),电气部分参见专用的说明书。 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正确和经济地使用采煤机。 遵守该操作说明,有助于避免危险、降低维修费用和减少故障时间。 承担采煤机如下工作: ■运输 ■操作 ■维修 的人,都必须阅读与其承担相对应的章节,尤其要阅读第一章“安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拥有采煤机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除了本操作说明外,还应遵守采煤机使用国和使用地以下方面的法规:■事故预防 ■环境保护 ■工作安全性和专业性。 2.一般说明 2.1 从事采煤机运输、装配、拆卸、投入运行、操作、维护和维修的人员。除了阅读过“安全”章节外,还必须阅读过本操作说明中与其工作任务相关的内容; 2.2 该操作说明必须存放在采煤机使用地点(工具箱或者专用柜),以便随时查阅; 2.3 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守操作说明的规定; 2.4 注意贴在采煤机机身上的危险说明、安全说明、操作说明和维护说明,这些说明必须完整且字迹清晰; 2.5 遵守有关其它厂家供货的安全操作说明,比如电动机等等。

3. 按规定使用 根据技术标准和通用的安全规程装配采煤机。即使如此,在使用采煤机时,仍然会对使用人员或者第三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危险,并对采煤机和其它设备造成损坏。 根据规定、遵照操作说明、有安全和危险意识地使用技术状态良好的采煤机,尤其要直接消除妨碍安全的故障! 采煤机是用于截割和装载煤、盐、矿石、其它矿物质。除此以外的用途,比如: ■人员运输; ■矿物质运输; ■提升和牵引工作; ■破碎输送到顺槽中的岩块; ■截割带锚杆的煤壁,等 都属于不符合规定! ■不能用滚筒摇臂升起采煤机; ■只有当遵守了厂家提供的组装、拆卸、试车、操作、维护和检修的规程时,才视为按规定使用; ■采煤机的设计和制造使它能够在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使用。 一旦采煤机使用地点的气体混合物比如甲烷(CH4)超过了《煤 矿安全规范》规定的极限,采煤机必须停机并切断机器电源。4. 运输和安装 在运输时必须(根据第九章“运输”)将运输单元、较大的组件或者单个零件小心并可靠地固定在有足够吊装能力的提升装置和起重装置上。 5. 人员 5.1 在采煤机上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说明,尤其是第一章“安全”。这一条同样适用于临时从事采煤机工作的人员,比如更换截齿或者进行维修工作的人员;

电牵引采煤机维修

电牵引采煤机维修

目次 1 概述 (1) 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 3 控制器组件系统 (9) 4 采煤机电机与电缆 (15) 5 端头操作箱 (20) 6 采煤机一般故障分析与排除 (23) 7 采煤机操作注意事项 (30) 8 调速系统详述 (34)

1 概述 本产品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为新型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技术和PLC技术,依据煤矿井下具体的工矿条件,设计制作了可靠的控制、传输、保护等元部件。该系统是一项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物。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简称“SRD”),它融新颖的电动机结构——开关磁阻电动机(简称“SR”)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为一体,兼有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和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优点,但又不同于交流变频调速与直流调速。普通电动机是电能——磁场——感应电流——磁场——机械能的转化过程,而“SRD”系统是利用磁场和磁场力所具有的特性,直接将磁场力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因此它具有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及直流调速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 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2.1 结构特征 电控箱分接线腔与控制腔两部分,控制腔内安装有GM2-400型或C79型隔离开关(交流真空接触器)、干式变压器、磁阻电机控制器、控制器组件、A57GSTD大屏幕彩色显示屏、电流互

感器、控制变压器、采煤机无线电遥控接收机等。接线腔为采煤机上动力电缆及控制和保护线缆的进出线腔。 电控箱设计成隔爆型结构,可在含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矿井中使用。电控箱的功能作用等;随采煤机整机一起考核。 2.2 主电路部分 2.2.1 1140V供电的380/420KW采煤机主电路部分 本系统的供电电压为交流1140V,经400A 真空磁力起动器,接出一根的主电缆,送至采煤机接线腔。电缆在接线腔内通过一组过墙接线柱“XD0”,将1140V电源引入电控腔接在400A隔离开关“QS”上端。隔离开关下端接三路:第一路接到过墙接线柱“XD1”,供给左截割电机“M1”;第二路接到过墙接线柱“XD3”,供给泵电机“M3”、通过“XD2”供给右截割电机“M2”及接至控制变压器,供给控制系统。第三路接至65KVA干式电源变压器,供给SRD系统。 2.2.2 1140V供电的500/600/700KW采煤机主电路部分 本系统的供电电压为交流1140V,经两台300A真空磁力起动器,均接出一根的主电缆,送至采煤机接线腔。两真空磁力起动器之间用电缆连接,接成主从延时起动状态(起到分批起动采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强度满足理论要求、结构符合实际情况的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在设计中,首先对牵引部进行了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与相关运动参数的计算,然后依据有关公式和标准,对各级齿轮传动、轴与轴承分别进行了设计和校核,对行星结构的相关齿轮、轴和轴承进行了简单计算。 标签:牵引部;传动比;轴 1 概述 1.1 选型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在工业的各个方面来实现机械的综合化。采煤机直接用与煤炭的地下开采,是煤炭生产中最主要的机械设备之一。而牵引部是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移动采煤机,并使工作机构落煤或进行调动的任务。因此,对采煤机牵引部结构设计是一个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都非常好的研究项目。 1.2 设计的内容 查阅MG2X300-W采煤机的原始资料,对其牵引部进行改造,将其液压牵引改造成电牵引采煤机。采煤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牵引部传动方案的确定和设计、牵引部传动参数的确定及分配、齿轮的设计和强度的校核、轴的设计和强度校核、辅助液压系统的设计、喷雾冷却系统的设计。 2 传动方案的确定 2.1 传动方案的设计 选择由南阳生产的三相鼠笼异步防爆电动机,型号为YB2-225M-4-55KW,其主要参数如下: 2.2 传动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比较以上三个方案:方案一有行星机构传动,简化了传动系统,但筒壳增大了,结构不够紧凑,所以此方案也不宜采用。方案二无惰轮调节中心距,且转速发生变化,横向齿轮大,造成径向负荷增大,使轴承使用寿命缩短。方案三是通过惰轮调节中心,使齿轮结构紧凑,齿轮传动,体积小,效率高,用于大功率的转动装置。 3 传动参数的确定

电牵引采煤机安全运行规定实用版

YF-ED-J523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牵引采煤机安全运行规 定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牵引采煤机安全运行规定实用 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完好标准及要求: (1)机壳、盖板无裂纹,固定牢靠,接合 面严密,不漏油。 (2)操作把手、按钮、旋钮完整,动作灵 活可靠,位置正确。 (3)仪表齐全、灵敏准确。 (4)水管、油管接头使用标准U型卡牢 固,截止阀灵活、过滤器不堵塞,水路畅通、 不漏水。 (5)机身固定,联接螺栓无松动、缺失,

必须使用原机配置螺栓或同型号等强度的螺栓代替使用。 (6)牵引部运行无杂响,调速均匀准确。 (7)液压油按原机设计要求正确使用。 (8)齿轮传动无杂响,油位适当,在倾斜工作位置,齿轮能带油,满足润滑要求,轴头不漏油。 (9)摇臂升降灵活,不自动下降,油封不漏油。 (10)摇臂千斤顶无损伤,不漏油。 (11)滚筒无裂纹或开焊。 (12)喷雾装置齐全,水路畅通,喷嘴不堵塞,水成雾状喷出,上下滚筒各不少于4个喷嘴。 (13)螺旋叶磨损度不超过内喷雾的螺

MG30WD电牵引采煤机说明书

MG500/1130-WD电牵引采煤机说明书 (机械、液压部分)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安全 (2) 1、操作说明前言2? 2、一般说明 (3) 3、按规定使用3? 4、运输与安装 (4) 5、人员4? 6、操作、维护与检修4? 7、环境保护6? 8、其它危险 (6) 第二章整机概述7? 1、机器型号7? 2。机器用途 (7) 3、采煤机得组成8? 4。采煤机得特点8? 5、采煤机得技术特征11? 第三章摇臂12? 1、摇臂得作用12? 2、规格与性能13? 3、机器得外形图(如图3—1)14? 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 ······························································································145、注油(如图3-5)·······································································································18 6、摇臂得安装调整与试运转 ··························································································19 7、操作规程20? 8、轴承目录(见附图3—7)21? 9、摇臂行星减速装置得强制润滑(见强制润滑部分) (23) 10、常见故障得分析及处理23? 第四章牵引传动部24? 1、牵引传动部得用途24? 2、规格与性能(见附表)24? 3、概述 (24) 4、传动系统··············································································································25 6、制动器得检查与调整32? 7、轴承目录(见图7、1牵引部轴承目录)33? 9、润滑35? 第五章液压调高系统36? 1、泵站概述36? 2、泵站得主要元件40? 3、泵站得维护与常见故障得分析43? 4、调高油缸 (48) 第六章主机架···········································································································50 1、结构50? 2、特点 (50)

电牵引采煤机使用维护手册

采煤机机械维修手册2009-2-10

第一章整机 一、整机简介 电牵引采煤机主要由:左牵引部、右牵引部、摇臂、调高泵箱、联接框架(小机型采用电控箱集成机构)、开关箱、变频器箱、变压器箱、行走箱(两件)、机身联接件、冷却喷雾系统、电气外部连接件、拖缆装置、左右滚筒、各部件电动机等组成(图1-1); 采煤机由老塘侧的两个导向滑靴和煤壁侧的两个平滑靴分别支承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销轨和铲煤板上。当行走机构的驱动轮转动带动齿轨轮与销轨啮合,采煤机便沿运输机正向或反向牵引移动;截割机构电机通过减速驱动滚筒旋转进行落煤和装煤。 采煤机机身整体采用液压拉杠联结,无底托架;机身两端铰接左右摇臂并通过左右联接架(小机型无)与调高油缸铰接。两个行走箱左右对称布置在牵引部的老塘侧,由两台牵引电机分别经左右牵引部减速箱驱动实现双向牵引。采用销轨式牵引系统,导向滑靴和齿轨轮中心重合骑在运输机销轨上,可保证采煤机不掉道,同时保证齿轨轮和销轨柱销有良好的啮合性能。机身中段为一整体联接框架,开关箱、变频器箱两个独立的电气部件分别从老塘侧装入联结框架(小机型采用电控箱集成机构)。调高泵箱、变压器箱两个独立的部件分别从老塘侧装入左右牵引部的一段框架内。摇臂采用直臂结构形式,左右通用,摇臂输出端采用方形出轴与滚筒联结。滚筒叶片和端盘上装有截齿,滚筒旋转时靠截齿落煤,再通过螺旋叶片将煤输送到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上。机器的操作可以在采煤机中部电控箱上或两端左右牵引部上的指令器进行,也可以用无线摇控器控制。采煤机中部可进行开停机、停运输机和牵引调速换向操作,采煤机两端和无线摇控均可进行停机、牵引调速换向和滚筒的调高操作。

6LS采煤机牵引部的构成部件及其作用

6LS采煤机牵引部的构成部件及其作用 发布日期:2012-07-27 浏览次数:208 核心提示:6LS采煤机有两个电牵引部,装在机器中间控制箱的左、右两端。两个牵引部的内端与中间控制箱用高强度螺栓紧固联结,外端用销轴与摇臂饺接相连,在外端下部 分别与机器两端的截割部调高液压缸相饺接。牵引部箱体由钢板 6LS采煤机有两个电牵引部,装在机器中间控制箱的左、右两端。两个牵引部的内端与中间控制箱用高强度螺栓紧固联结,外端用销轴与摇臂饺接相连,在外端下部分别与机器两端的截割部调高液压缸相饺接。牵引部箱体由钢板焊接加工制成,此箱体不但作为牵引减速箱的箱体,而且作为机器的左、右主架。箱体两侧由滑靴支撑,外端上部与截割部摇臂减速器通过摇臂端板用销轴铰接,摇臂端板的上部与摇臂减速器用销轴铰接,摇臂端板的下部与摇臂调高液压缸缸体饺接,内端与中间控制箱以螺栓同联。牵引部箱体作为机器的主架箱体,不但布置有牵引电动机、牵引传动减速箱、牵引驱动机构,而且还布置有采煤机液压系统的泵及电动机组件、电磁阀组及其他零部件,并且6LS采煤机液压系统所具有的两个相互独立、互不相连的液压油箱也设计在主架箱体的结构中。机器两端的牵引部与中间控制箱紧固联结,这兰部分构成了机器的主体。 (一)牵引电动机 6LS采煤机左、右两台牵引部中各装有1台电动机,型号为JOY51JII型直流串激水冷隔爆型电动机。其整流子电刷等均置于隔爆腔内,电刷部位有检查孔盖板,定予铁芯和电枢铁芯均用迭片式结构。这种串激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特性较软,但过载能力较强。采煤机在速度较低时,能较长时间以较大的牵引力运行。但如牵引速度超过额定值时,则牵引力对牵引速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最大牵引力会下降较快。 JOY51J11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额定电压250V,直流 额定功率45kW(千瓦) 转速1750r/min 冷却方式水冷 (二)牵引部减速器 牵引部减速器特点如下:

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简介(终))

MG1000/2550-GWD系列交流电牵引采煤机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 MG1000/2550-GWD MG1000/2500-GWD 产品用途及适用条件 此系列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是一种多电机驱动,电机横向布置,交流变频调速无链双驱动重型超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并配有破碎装置,机面高度3150mm,适用于采高3.5~7.1m,煤层倾角≤10°,年产1000万吨左右的高产高效工作面使用。该机可以截割坚硬煤层并且具有较强的过矸石断层能力。装机功率为2550kW和2500kW。Application and Suitable Conditions The series are ultra-powered AC frequency converse speed-adjusting and chainless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s with multi-motor drive,the motors are laterally installed and with crusher.The machine height is 3150mm.The shearers can be used in the high production coal seam where cutting height is 3.5~7.1m.Dip angle is no more than 10°and the annually output is about eight million tons. The shearers also can be used to cut the hard coal seam and can pass through the dirt faults powerfully.The maximum power is 2550kW and 2500kW 主要技术特征 项目单位数据 1. 生产能力t/h 6000 2. 采高m 3.5~7.1 3. 装机总功率kW 2500 /2550 4. 供电电压V 3300 5. 滚筒直径mm Ф3500 6. 截深mm 800~1000 7. 牵引力kN 1330~665 8. 牵引速度m/min 0~11.5~23 9. 灭尘方式内外喷雾

MG300-700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MG300/700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摘要 本文是新型采煤机牵引部整体设计的说明书。设计通过参考大量产品资料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分析以往典型采煤机在中、厚煤层开采中的液压部分存在的问题,利用多种方法改进,权衡许多重要参数最终将牵引部定为由液压装置提供动力,齿轮在轨道上行走的基本形式,将采煤机的直线行走运动性能十分稳定。 本文主要是关于牵引部的整体设计以及行走箱的设计,主要阐述行走箱各轴、齿轮以及轴承等的选型及选型和改进措施,其中以动力传动与行走机构的确定为主。还有关于牵引部的总体传动系统的传动比的计算。最后,为牵引部的生产和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提了一些要求和建议,帮助用户能更好的使用机器。设计说明书中不易表达出来的地方还配有图纸来说明。 关键词:采煤机;牵引部;行走箱;牵引机构;

The Design of Shearer Traction Department Abstract Shearer traction in this paper is the new Department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brochures. Design of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s through 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to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analysis of typical Shearer in the past, thick seam mining in the hydraulic par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use various methods to improve balance many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traction will eventually be ground Hydraulic devices powered gear running on the track in the basic form, Shearer will walk a straight line movement of very stable.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Department of traction,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walking box, walking on the main shaft, gears and bearings, such as the selection and selec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Power Traction and walking mechanism is mainly confirmed. Traction is also available on the Department of the overall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calculation. Finally, the Department of traction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ettlement of the issue and mentioned a number of request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users better use of machinery. Design Manual difficult to express in the local also has drawings to illustrate.. Key words:Shearer; traction Department; walking mechnism; traction

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毕业论文

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 MG300/730-WD型电牵引采煤机的概述 (5) 1.1 机器型号 (5) 1.2 机器用途与配套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5) 1.3 采煤机的组成 (6) 1.4 采煤机的特点 (6) 1.5 采煤机的技术特征 (8) 1.6 行走电动机 (9) 1.7 变频调速 (10) 第二章牵引部设计的原则和方案 (14) 2.1 电牵引的优越性 (14) 2.2 牵引部设计方案的确定 (16) 2.3 采煤机行走机构的选择 (19) 第三章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计算 (20) 3.1 系统总传动比的确定 (20) 3.2 总传动比的分配和各轴转矩的计算 (21) 3.3 二级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 (25) 3.4 双级行星减速器的设计 (37) 3.5 行走箱减速部分设计 (49) 3.6 液压制动器 (54) 第四章各个传动轴的计算与校核 (55) 4.1 轴Ⅰ的设计 (57) 4.2 轴Ⅱ的设计 (60) 4.3 轴Ⅲ设计 (63) 4.4 轴IV的设计: (68) 4.5 轴V的设计 (70) 4.6 轴VI的设计 (71) 第五章轴承与花键类型的选取与验算: (74) 第六章冷却与润滑 (77) 第七章采煤机牵引部的使用与维护 (78) 结束语 (82) 外文翻译 (83) 中文翻译 (85) 参考文献 (86) 致谢 (87)

第一章 MG300/730-WD型电牵引采煤机的概述 1.1 机器型号 MG300/730-3.3WD型电牵引采煤机是一种多电机驱动、横向抽屉式布置,采用机载式交流变频调速装置的新型电牵引采煤机。 该采煤机型号:MG300/730-3.3WD 型号含义: M—采煤机 G—滚筒式 300/730—截割电机功率(Kw)/装机总功率(Kw) 3.3—供电电压(3300V) W—无链 D—电牵引 1.2 机器用途与配套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MG300/730-3.3WD电牵引采煤机适用于缓倾斜、中硬煤层长壁式综采工作面,采高围为2.2~4.7米。可在有瓦斯、煤尘或其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煤矿中使用,它主要与工作面输送机、液压支架、皮带运输机等配套使用,在长壁式采煤工作面可实现采、装、运的机械化,达到综采的高产高效。该采煤机具有良好可靠性并能满足工作面高产高效的要求,与之配套设备为SGZ800/750型刮板输送机和ZZ5600/14/28型液压支架,采煤机最大计算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