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的煤河 不尽的铜煤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息的煤河不尽的铜煤人
作者:张静苏惠芳
来源:《西部大开发》2016年第08期
十多年前,铜川一度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有着“走路打着伞,吃饭捂着碗”的民间传说;如今,清晨的露珠在阳光的透射下晶莹动人,蓝蓝天上自云朵朵,座座青山与那淙淙绿水争相环绕……
这就是铜川的变化,从昔日那浓烟滚滚的“煤城”,实现了到如今生态新城的华丽转变。

铜川人证明了,治理环境污染与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多赢局面可以同时实现。

回望铜川,我们不仅回望的是铜川为全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做的贡献和牺牲,更要书写的是那一批批为铜川矿业发展和铜川转型蝶变的“铜煤人”!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小到一座煤矿的变化,大到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变迁。

就让大家跟随笔者这次短暂的采访学习之旅,从那一位位煤矿工人身上,去见证铜川矿业的大变化、大转型。

这是一位在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工作几十年的铜煤人——李建荣写的诗歌《采煤》。

作为一名煤矿工作者,他以亲历者的笔触,记录了每一个阶段煤矿工人的生活写照,换句话说,他不是在创作一部文学作品,他是在记录一段发生的历史。

六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是花甲之年,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或许正值活力发展期,又或许处在艰难转型的阵痛期。

铜川矿业公司也正是在这六十年间,经历了一次次的惊人嬗变,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笔者有幸跟随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业务培训班深入到铜川矿业公司进行采访,通过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去感受其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生产基础薄弱、装备技术落后、职工生活单一、安全事故频发到现在各项新技术涌现、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各种文化设施齐全、生活民居全面改善……铜煤人不仅仅再是一个煤矿工人,更是一个企业、一座城的主人。

而今,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是必由的发展之路。

铜川矿业公司也必将在这转型改革的热潮中走出一条振兴发展的新路,铜煤人也将在不息的煤海中焕发出新的荣光。

“矿上安全了,我们就踏实了”
曾经,和我一般大,或者长我几岁,小我几岁的兄弟/在矿难多发的年代,一个一个的走了/走后,他们在后山坡上安了家、多少年了,坟头长满了蒿草、……/他们的形象在此刻变成了一块块煤雕
没想到,采访第一站就来到了陈家山国家煤矿安全教育警示基地,在安全警示碑前,我们静静伫立,也许当年的事情我们没有亲历过,但众多影像向我们呈现了当年发生矿难的场景。

166个墓碑仿佛向世人活生生地印刻着166句安全生产警示语。

十二年前,陈家山煤矿“出名”了,不幸的是,他却是因“11·28”矿难而出名,以166条生命惊动全中国。

虽然事件已发生多年,但他所向世人昭示的安全大于天的警示却像一块块煤雕一样伫立于此,让人感悟,让人铭记。

自那时起,“安全为天”便成为整个企业发展核心,安全的改变从此见证了煤业集团的改变发展。

1988年,二十来岁的康红牛被招工到了陈家山煤矿,他告诉笔者,当时的环境和现在简直没法比。

从铜川耀县(现为耀州区)到矿上,矿工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节火车皮,而且人全是站着回来的;来往煤矿的车很少,偶尔有车辆通过时,扬起来的灰尘比井下打炮后的场景还严重;特别是一下雨,整条路泥泞不堪,简直就没法走。

他告诉笔者,当时整个矿区的环境可谓脏乱差,没人打扫,更没人管理。

仅有的一条河道,遇洪水后,各种杂草树枝凌乱不堪,从来没人治理;当时他们刚招工进去,住的是自己用石头垒的油毡房,四人挤一间简陋的单身宿舍。

井下的环境更是差,巷道狭窄不说,里面照明条件差,基本就靠矿灯;更别提热水,能有口水喝就不错了,渴了,他们就找水管,凑合着喝点;饿了,就靠矿上送来的两个千饼充饥,不够吃就只能饿着。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简直无法比”其实说的就是事实。

环境改变了,安全解决了。

矿工也踏实了。

康红牛介绍,现在的矿下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

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了机械化运作,人员大量减少;矿下设有医疗救护器材、有氧气自供设施;还安装了GPS人员定位系统、供排水系统、通风系统、通信系统、风电系统等。

并在多处安装摄像头,尽量做到全区域没死角;特别是为避免发生突发事件,矿下建立了永久避难硐室,可以容纳100人生存近20天左右。

同时还配备有移动救生舱,如遇危险,在最短时间内矿工就可进入避险。

康红牛告诉笔者,这些改变是从2006年开始,整个矿区对于安全非常重视,也可以说,是因为2004年“11 28”矿难血的教训换来了如今他们的安全感、踏实感。

从2006年至今,陈家山煤矿再无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

这也是铜川煤矿企业从安全看发展的典型一例。

矿工用黑与白,组成“人生”二字
从矿井下劳作上来。

脸是黑的,手是黑的/唯有,两个眼球,一排牙齿露着白,白如雪。

想想,开采和奉献两个词、矿工拥有的黑与白,组成大写的人生二字。

矿工是企业的核心支柱,他们的生活代表着矿区发展的缩影。

从笔者的走访发现,现在矿上的中上层领导都是从一个个毛头小子干到如今孩子也长成了毛头小子。

长达几十年的矿井生活,他们非但没有厌倦,却更多的是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

纵然这里曾经条件非常差,纵然曾经他们亲历了多个比亲生兄弟还亲的矿友离开了自己,他们也深知这里工作危险陛很大,然而他们依然选择留下,因为这里更多的是他们心底的根。

陈家山煤矿安监处王新民,从小出生在陕南贫困山区,家中兄妹三人,作为老大的他从小就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

高中毕业后,正赶上一次招工的机会,年仅16岁的他从此便与煤矿结缘。

他清晰的记得,早期由于交通环境差,最初从老家到煤矿不通车,他就是坐拉煤的火车皮才来到矿上。

来的路上。

周围到处都是牛毛毡,根本没有一座楼的影子。

对于矿工生涯,王新民回忆道,下矿的头三天,自己极其不适应。

矿下伸手不见五指,单单靠头顶上微弱的灯;巷道非常狭窄,基本没有技术设备,当时十几岁的孩子,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王新民当时哭了,他内心在作斗争,但是他知道,对于自己来说,没有回头路可走,家里有更多的人需要他,他没有选择。

孤单了也会想家,但是因为当初交通不便,他五六年才能回一次家,不像现在一年可以回两次。

他告诉笔者,当初和他一起来的工友有33个,到现在还留下来的只剩下5个,坚强的意志力让他在这里足足呆了22年,凭借坚定的信心、踏实能干、专业素养过硬,2008年他就被评为了铜川市劳动模范。

如今成为了矿上安监处的处长,带领更多年轻矿工在这里打拼。

和王新民一样,2010年被评为锕川市劳动模范、已经在陈家山煤矿工作28年的康红牛告诉笔者,因家庭贫困,他跟随大伯来到矿上;又因责任,在矿上一干就是大半辈子,还会继续千下去。

从1988年来到陈家山煤矿的四人单身宿舍到结婚时用借来的钱买的40平米的房间,一住就是十几年。

直到2009年,他才买了现在60多平米的房子,此外他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从最初的几十块钱到现在的上千甚至上万。

2004年矿难发生后,幸免于难的康红牛就承担起了帮助照顾遇难“战友”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有困难找康红牛,已成为矿区生活的常态。

矿区的业余生活也由最初大家围着一台电视机转到现在矿上有了文化广场,可以看书、游乐等等。

休假从最初的几乎没有,到现在每月可以休7天;康红牛也从最初的毛头小子,变成了如今两个孩子都已成年且走上工作岗位的父亲;从最初的矿工到现在的副矿长,康红牛本着踏踏实实、勤苦耐劳的矿工精神,以自身的经历刻画了一个矿工的成长历程。

无论是康红牛、王新民还是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们都是煤矿工人的典型代表,通过亲身经历,为大家见证了一代代煤矿人的成长,见证了一个个煤矿企业的发展变迁。

如今四五十栋的矿工家属楼,记录着所有矿工和家人的生活场景,更映射了陈家山煤矿的发展变迁。

唱支山歌给党听,煤企转型我看行
当初,我选择煤矿/是因为为了生活/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接过来,就是要奔跑/甚至,这个接力棒我还要传下去的/因为,这个接力长跑,我们必须到达终点/到达了,就意味着胜利
康红牛告诉笔者,他印象中,煤炭行业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应该是2009年至2014年这五六年间,当时无论是工作效率、生活条件、人员工资等都达到了一个顶峰,矿上整体经济效益不断攀升,“过去和这简直没法比”。

然而,从那以后,煤业的发展开始发生了变化。

和笔者一同采访的另一支小组介绍,他们所去采访的两个煤矿都已关闭,其中还有当时路遥所在的鸭口煤矿。

刚听此言,我们还比较吃惊,没想到煤企转型已经势在必行,改革已经在路上。

事实上,笔者一直讲述的陈家山煤矿只是陕西铜煤集团的一个典型代表,新形势下,在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铜煤人的当家人——陕煤化集团铜川矿业公司和很多煤炭企业一样,面临一个新的爬坡过坎期,产能过剩,效益降低,近九千人的生活需要解决等,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只有通过改革转型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此,铜川矿业确定了“收缩东区、扩大北区、盘活存量资产、重点向陕北转移”的战略思路,比如与陕西延长石油矿业集团、陕西铁路投资公司等签署战略协议,进行劳务输出。

其中,2016年走出去发展项目创效增收,预计全年可达2.35亿元;此外,为老矿区争取光伏发电项目,探寻了一条“创业通道”,有望成为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面对企业转型中关闭矿井后的人员安排难题,铜川矿业实施内部调整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利用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一支约1000人的专业化服务团队,承接各项相关业务,从而走出一条“划转分流、减荷卸载”之路。

其中陕煤化集团走出去发展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承包运营崔家沟煤矿井下出煤系统,目前已安置关闭矿职3-400余人,解决了800多职工的再就业。

在去产能、关矿井的过程中,以“治亏创效”为中心,努力克服经济下行、资金严重短缺以及矿井关闭、人员分流安置等诸多不利因素,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努力深挖内部潜力为企业增效,盘活资产,减少支出为企业减负。

这就是今天铜煤人所做的努力!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煤矿:在煤矿这个大世界里,什么人也有,什么事也出,在某些方面,它像军队一般严格,在另外一些方面,它又散乱的无边无沿……这是一个奇特的生存部落。

的确,就是在这样奇特的部落里,有一首歌始终在传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笔者也是才知道这首歌的谱曲就是一位煤矿工人,就来自铜煤集团。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首歌全国人民广为传唱,而如今,他也成为了铜煤人企业文化的象征,成为了矿工精神的象征。

无论企业如何转型,如何发展,铜煤人的精神始终在传唱。

铜煤人也将会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在转型路上创造更多的奇迹。

就像铜煤人证明治理环境污染与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可以共赢一样,也会证明企业转型经过阵痛后将会得到永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