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与要素
企业管理六大要素和八大系统
![企业管理六大要素和八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4e61e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3.png)
企业管理六大要素和八大系统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和系统的运作。
在企业管理中,有六大要素和八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理解和运用这些要素和系统,企业才能保持良好的运营和发展。
企业管理六大要素1.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企业需要拥有优秀的员工团队,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柱。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募、培训、激励和留住人才,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得出色,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 资金资金是企业运作的血液。
企业需要合理管理资金流动,确保资金的稳定和有效利用。
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集、投资、资金使用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只有在资金管理上做得好,企业才能保持经济健康。
3. 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包括原材料、设备、土地等。
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技术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引入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 市场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做好市场营销,拓展市场份额。
6. 管理管理是企业全面运作的基础。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各项工作协调顺畅。
企业管理八大系统1. 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是企业核心系统之一,它涉及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计划等方面。
只有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系统,企业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涉及企业的财务收支、资金运作、财务分析等方面。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财务状况,做出正确决策。
3. 采购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涉及企业原材料、设备等采购工作。
建立规范的采购管理系统,可以保证采购过程的透明和合规,确保企业生产的持续性。
4. 销售与市场营销系统销售与市场营销系统关乎企业的市场拓展和销售业绩。
建立有效的销售与市场营销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客户,提高销售业绩。
5.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保障和支持系统。
认识电影:电影的语言系统与要素(笔记)
![认识电影:电影的语言系统与要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e2cb8b3f524ccbff121844f.png)
第三讲 电影的构图
一、 构图的界定
构图原来出自拉丁文是组成构成的意思,它从广义上讲就是将各种成分加以综合,配置并予 以整理,构成一个整体 构图:指通过运用一定的光学镜头和画面组织方式将人、景物、光、色等,视觉形象的物质 元素的线条,形状光效等进行组织的行为及其画面效果 构图的主要形式与意义传达:
构图的主体位置与意义传递(谁是画面的主体?传递何种意义与判断?谁是视觉表现的主 体?谁是配体和配体关系?) 1、 对称式构图的作用与功能
第四讲 关于电影的色彩与光
波长长的色彩引起扩张性反应,波长短的引起收缩性反应
红、黄为主的波长长,穿透力强,有扩张性,故为暖; 青蓝为主的波长短,穿透力弱,有收缩感,故为冷。 色彩的生彩学效果——不同色彩使人生理产生不同感受 蓝——平静;绿——生机;白——轻;黑——重;红——热烈; 色彩能成为视觉元素的原因 1、 在人们长期生活实践中,特定色彩对人类已具有某种特定意义指向功能 2、 电影人对色彩协力的探索实践积累 3、 观众对色彩表意潜力及电影文化积累 一些色彩象征与联想功能 红:生命,鲜血,朝气,爱情,暴力,革命 黄:阳光,欢乐,温暖,享乐 绿:鲜活,生机,生命,青春 蓝:冷静,平和,纯洁,高雅,忧郁,浪漫 白:纯洁,明快,高雅 橙:热情 紫:高贵,牺牲 黑:沉默,肃穆 色调: 指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一定的色彩倾 向 色彩出现在影片的几种情况:整部电影一个色调;一个段落一个色调。 色彩的作用: 1、 在心理方面,色彩是电影的下意识元素。他有强烈的情绪性,诉说的不是意识和知 性,而是表现性和气氛。 2、 色彩显然有一种突出的戏剧与心理价值 色彩与色调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A. 客观——渲染环境,进行视觉造型 B. 主观——表现人物的主观心境 C. 主题风格——表现影片的主题,风格 光线及其重要性 1、 李*波布克在其《电影的元素》中讲:“完成片中每一个影像都曾经过某种照明处理。 光使我们看见影像。我们看见什么和怎么看,往往取决于光的性质和质量 2、 “看见什么”指光给被拍摄物体的生命;“怎么看”则是赋予被摄物体以艺术的生命 光的心理机制 光线的强弱与性质可以作用于观众的心理,知觉。不同强度的光线对人的心理产生的 作用是不同的。比如明亮的光线能够激发人们积极、明朗的心理反应。阴暗的光线则易产 生危险,沉郁等心理体验。所以,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光来调动观影者的心理体验,传达创 作者自己独特的思想、营造某种特定的情绪氛围。 按光源划分的光效 A:自然光效:阳光、天空光的照明,自然光效可以呈现自然、写实的影像风格。 B:人工光:采用灯光照明,他可以随时改变光线投射方向、角度、具有主观性、随意 性和创造性。 按造型的性质划分 A:主光:照明被拍摄物体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照明的格局。主光多用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与要素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与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5429b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4.png)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QMS)是一种旨在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方法。
正确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持续改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与要素,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1. 客户导向客户导向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原则。
组织应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质量目标。
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增强客户满意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2.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强调将工作活动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并通过有效的流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来提高整体绩效。
组织应该明确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职责和控制要点,确保每个过程都能够有效运行。
3. 不断改进不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原则之一。
组织应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问题的发生。
持续改进应该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以实现持续提升的目标。
4. 基于事实的决策基于事实的决策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组织应该收集并分析可靠的数据,用于支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基于客观的数据和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组织的状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5.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体系成功的关键。
组织应该促进所有员工的参与和贡献,建立相互信任的团队合作氛围。
通过培训和沟通,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为其有效实施贡献力量。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1. 领导承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领导层的坚定承诺。
领导层应该制定质量政策和目标,并落实相应的资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证。
2. 组织结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组织应该建立适应其规模和业务需求的结构,并定义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施。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f3b0a4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1.png)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是自然系统与人造要素(如建筑空间、技术系统、经济体系等)之间的
辩证关系。
自然系统包括生物系统、气候系统、土壤系统、地质系统等,它们构成地球的
基本结构和动态特性;而人造要素则包括社会文明,是人为创造的人造空间特征,它们是
把自然空间转变为社会空间的过度变换过程的表现。
在这种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人们一方面利用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
影响自然现象和变化,促进自然系统的进化。
比如,建设城市不仅广泛使用了自然资源,
也使郊区空气污染更加严重,使植被严重退化,同时也把造成自然灾难的风险大大加剧;
但城市的建设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
活等。
另外,时至今日,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自然现象的加速发展,人类也通过自身
创造的技术和经济文明来影响这种辩证关系。
例如,通过改善空气污染,开发可再生能源,改进农业生产等技术和政策,人类可以减少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
进环境的恢复;与此同时,这些新的技术和政策也有助于人类的经济发展。
因此,人类应
该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来发展这种辩证关系,把握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做出更多促
进环境友好发展进而获取积极结果的努力。
系统概念下的要素解析七个点
![系统概念下的要素解析七个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4f15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e.png)
系统概念下的要素解析七个点
系统概念下的要素解析七个点
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素或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系统概念下的要素解析是指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在系统概念下,要素解析包括七个点,分别是:
1. 定义要素: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定义,明确它们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2. 描述要素: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它们的形态、位置、数量、属性、相互作用等。
3. 分析要素: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4. 确定要素: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综合的确定,确定它们的地位和作用。
5. 比较要素: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6. 联系要素: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联系,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7. 整合要素: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通过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要素解析,可以深入了解系统的本质和特点,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要素解析还可以为系统的研究和应
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促进系统科学的发展。
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和要素
![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和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e5bc0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e.png)
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和要素一、引言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为管理安全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活动、机构、政策、程序和实践的有机集合。
它是组织识别、评估并控制可能对员工和其他相关方造成伤害的风险的方法。
安全管理体系的确立和实施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入浅出的角度,探讨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和要素。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1. 领导与承诺领导与承诺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组织领导者应该明确表达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承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和目标,并将其融入到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中。
领导应该在实践中树立榜样,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活动。
2.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而不仅仅局限于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专业人员。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和安全风险评估,激发员工对安全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3.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需要对可能的危险和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确定关键的安全控制点和应对措施,以避免和减轻潜在的安全风险。
4. 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培训和教育是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应对安全风险的基础。
组织需要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危险物品处理、应急逃生等内容,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5. 安全监测与控制安全监测与控制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和控制机制,包括定期的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数据统计,以及及时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分析。
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组织需要建立并不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通过内部审查、管理评审和外部认证等方式,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1. 策略与规划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策略和规划,包括确定安全目标、制定安全政策和计划,并将其融入到组织的战略规划中。
政治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的例子
![政治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ee65e1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9.png)
政治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的例子摘要:一、政治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1.政治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2.政治要素的定义和分类3.政治系统与政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政治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的具体例子1.美国总统选举系统与选举要素2.中国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之间的关系3.英国议会的构成与议员的角色和责任三、政治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在现实政治中的应用1.政治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对政治决策的影响2.政治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3.政治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文:政治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是政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政治系统和政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政治系统是由政治要素组成的,这些政治要素包括政府、政党、社会团体等。
它们在政治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影响和制约。
政治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美国总统选举系统是一个政治系统,它由选举人、选民、政党等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例如,选民通过投票来选择候选人,政党则通过提名候选人来影响选举结果。
同样,中国国务院作为中国的政府机构,由各部委、地方政府等组成,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在英国议会中,议员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他们在议会中相互作用和制约,共同制定法律和政策。
政治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在现实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政治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很大,例如,政府决策时需要考虑各方的利益和意见,以保证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政治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例如,政府需要通过调整政策来平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此外,政治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政府需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并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政治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是政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政治系统和政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8f5bad3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d.png)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系统与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组成的整体,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是系统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系原理方面,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不仅受到其内部要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和其他系统的影响。
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等特征。
方法论方面,研究系统与要素的关系需要采用系统思维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探讨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其次要从整体和部分的角度来分析系统,了解系统的整体特征,同时也要关注各个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需要运用数学、统计学等工具方法对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
总之,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是系统科学的基础和核心,对于实现系统科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f3d4cb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5.png)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咱今儿个就来唠唠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你看啊,这世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拼图,每一块小拼图就是一个要素,而把这些小拼图拼在一起形成的完整画面就是系统。
系统和要素那可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呀!就好比一辆汽车,发动机、轮子、方向盘等等这些都是要素,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作用,但只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辆汽车才能跑起来,这就是一个系统。
要是少了个轮子,那车还能正常开吗?肯定不行呀!这不就体现出要素对于系统的重要性了嘛。
反过来呢,系统又会对要素产生制约。
在一个好的系统里,要素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就像一个优秀的球队,每个球员都是要素,球队这个系统能让球员们更好地协作,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要是把一个厉害的球员放到一个乱糟糟的球队里,他可能也很难施展出全部本领吧。
那方法论是啥呢?咱得学会从整体去考虑问题呀!不能只盯着一个要素看,要看看整个系统是怎么运作的。
就好比咱要装修房子,不能只想着买个好看的沙发,还得考虑和其他家具搭配不搭配,和整个房间的风格协不协调。
而且啊,要重视要素的作用。
每个小细节都不能马虎,就像盖大楼,一块砖没砌好,可能整栋楼都不牢固呢。
咱得精心对待每一个要素,让它们都能在系统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咱还得学会优化系统。
发现系统里不合理的地方,就得赶紧调整。
比如说公司的管理流程,如果发现某个环节总是出问题,那就得想办法改进呀,让整个系统更顺畅地运行。
再想想咱的生活,咱自己就是一个系统,身体的各个部位、思想、情感都是要素。
咱得让自己这个系统健康、和谐地运行,那才能过得快乐、幸福呀!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某个优点或者缺点,得全面看待自己。
要让自己的身体棒棒的,心情美美的,思想积极向上的,这样咱这个系统才能越来越好呀!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听起来好像挺深奥的,但其实就在咱身边呀。
只要咱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它无处不在。
咱可得好好运用这个原理和方法论,让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精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a3d57fa04a1b0717fd5ddd0.png)
1.系统与要素的关系:(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2)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征和功能(3)系统和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2.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结构是系统的内在根据,功能是要素与结构的外在表现,一定的结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功能,一定的功能总是由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实现的。
(2)功能对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还对结构具有反作用。
功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会出现于结构不相适应的异常状态,当这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刺激破事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3.简述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1)系统输入与输出时间动态平衡的保持与打破不断转化的规律(2)系统的连锁反应规律(3)反馈规律(4)局部薄弱环节限制总体功能的规律(5)等效优效代换规律4.简述五率最高定律:(1)在保证实现环境允许系统达到的功能的前提下,是整个系统对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率最高,又称为五率最高定律(2)如果在许可的条件下,系统未达到五率最高的条件,则系统内分工和协作的方式就不会稳定,就要由落后的方式向先进的方式发展,直到在许可的条件下达到最高,分工和协作的方式才达到稳定。
(3)当系统的外部环境发生突变时,是系统内分工和协作方式不能实现五率最高时,就会出现:一是走向毁灭,二是继续进化,直至五率最高。
5.什么事“耗散结构”系统?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
开放系统是产生好散结构的必要前提;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涨落导致有秩序。
6.软系统方法论:(1)问题的现状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3)概念模型(4)改善概念模型(5)比较(6)实施7.系统分析的特点与准则:特点:系统分析以特定为题为对象;系统分析以整体效益为目标;系统分析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以评价标准为依据。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08f24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9.png)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哇塞,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这可真是个超重要的话题呢!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团队里的成员和整个团队一样。
要搞清楚这其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首先要明确系统的目标和功能,这就好比是给团队定个方向。
然后仔细分析每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像了解每个成员的特长一样。
注意啦,可不能忽视任何一个要素哦,因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要素出问题,都可能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样,给整个系统带来大麻烦呀!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关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它们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呀。
那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可太重要啦!就像盖房子要打好根基一样,系统要是不安全不稳定,那随时可能崩塌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比如设置防火墙、加密数据等等。
同时,要时刻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赶紧采取行动,可不能等问题变大了才着急呀!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
在企业管理中,能帮助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效率;在工程领域,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能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只盯着局部。
这样就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啦,多棒呀!
比如说,在一个大型项目中,通过对系统和要素的分析,合理分配资源,让每个环节都紧密配合,最终项目成功完成,这不就是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嘛!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真的是太有用啦,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和运用它呀!。
谈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谈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4091c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6.png)
谈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一谈到“系统”这个词,我们自然会想到各种各样的系统。
例如:自然界中的海洋系统、气象系统、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分布系统;社会中的工业交通系统、文化教育系统、商品流通系统;人体内部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系统呢?从哲学上说,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系统分成不同的类型。
按系统的组成要素的自然属性,可以分为天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
天然系统是由矿物、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组成的系统,如太阳系统、生态系统等。
人造系统是由人工造成的系统,如由人们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装配成的工具、仪器、设备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工程技术系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组织系统以及由一定的制度、组织、程序等所构成的管理系统等。
复合系统是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结合而成的系统,如一个工厂,既有天然的原料和燃料,又有人造的机器,更离不开人和一整套管理制度,所以,是有人参加活动的“自然——社会系统”。
按客观世界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可以把系统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凡组成要素是实物或物质实体的系统,就叫做实体系统,如机械系统等。
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理论或方法等非物质实体要素组成的系统,都称之为概念系统,如一部宪法、一本教科书、一部辞典等,都是概念系统。
按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又可以相对地划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一只手表,当上紧发条,它能自行运转,不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这时,我们就可以暂时把它称为封闭系统。
一个城市,每时每刻都要与周围环境、别的城市和地区发生物质、能量、信息和人员的交换,因而,就不是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
总之,系统有多种类型。
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系统,都具有如下几个互相联系的共同特征:一是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原则上既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特性和功能的总和,也不能从有关组成部分中推导出来。
系统与要素
![系统与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7293292b9d528ea81c7797c.png)
第一节系统与要素
任何事物都是系统与要素的对立统一体。
系统与要素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
系统与要素揭示了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揭示了自然界的因果联系、层次结构联系、功能联系和起源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规律性;揭示了物质系统运动和发展的具体过程。
一、系统与要素的含义
(一)系统的含义
系统就是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个定义说明系统包括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整体的确定功能等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要素的含义
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组成单元。
系统的组成单元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
二、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三、系统与要素范畴的意义。
整体与部分关系与系统与要素关系
![整体与部分关系与系统与要素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444655f77232f60ddcca139.png)
根据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1、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而整体功能还有可能大于或者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而部分可能有序,也可能无序
3、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当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结合为一个系统时,这些要素的功能也相互综合。
这种综合可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也可能小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
这种综合只有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即朝着使整体功能优化的方向调整,系统才能存在和发展,否则系统难以继续存在。
系统与要素
![系统与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b818275f111f18583d05a7f.png)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例1-1
城市交通综合系 统是一个庞大的 动态系统, 其结 构如图1-1所示。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例1-1 答案
(1)整体性。城市交通系统是由人、车、道路、
设施、管理、环境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综合性整体, 各子系统从属于这个整体,而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又 是更庞大的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2. 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
一般来说,要素对系统的作用有两种可能的趋势:
(1)要素的组成成分和数量具有一种协调、适应 的比例关系,使得要素能够维持系统的动态 平衡和稳定,并使系统走向组织化、有序化;
(2)要素之间出现不协调、不适应的比例关系, 这就会破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甚至使系统 衰退、崩溃。
(2)相关性。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子
系统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3)目的性。城市交通系统具有特定的目的,是
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空间 活动条件,并达到安全、快速、高效、舒适的目 的。
(4)适应性。城市交通系统处于社会环境之中,
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系统观点:即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
(2)动态观点:一切有机体本身都处于运动状态,
并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3)等级观点:通过各层次逐级的组合,形成原
来越高级、庞大的系统;
(4)最佳观点:即最优化,是系统论的出发点和
最终目的。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2. 控制论(control theory)。控制论是由美国数学家 维纳于1948年创立的,主要内容为: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11ed8326fff705cc170a80.png)
1、○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
○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
○3系统的结构(框图表示)。
○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说明系统的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的机能、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展开各要素及相互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总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有机行为。
关联性。
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系统必须首先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比如:从综合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可归纳出整体最优的思想。
3、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大规模复杂系统。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长或冲突的关系。
○2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同质的要素所构成。
○3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固有的复杂性。
○4由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
4、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
它是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
由于系统工程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信息,并着重为决策服务,“软科学”。
系统工程学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运筹学、系统理论、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5、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时,系统工程工作的前提:需要确立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目的:总体最优及平衡协调的观点;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手段:综合运用方法与技术的观点;系统工程有效性的保障:问题导向和反馈控制的观点。
系统和要素的经典例子
![系统和要素的经典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3e600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4.png)
系统和要素的经典例子
1. 人体就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呀!心脏、肺脏、大脑等不就是一个个重要的要素嘛。
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不可或缺,少了哪个能行呢?
2. 生态系统多神奇呀!阳光、空气、水、各种生物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这难道不像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吗?
3. 学校也是一个系统呢,老师、学生、课程这些要素紧密配合。
没有老师的教导,学生能学好知识吗?
4. 一个足球队也是呀,球员、教练、战术等要素相互作用。
少了任何一个,还能赢得比赛吗?
5. 城市交通系统中,道路、车辆、行人等要素都很关键。
要是道路乱七八糟,那交通不就瘫痪啦?
6. 一个公司的系统里,员工、管理层、规章制度等要素共同运作。
没有好的规章制度,公司能有序发展吗?
7. 家庭何尝不是一个系统,爸爸妈妈、孩子等要素组成了温暖的小窝。
没有家人的关爱,那还叫家吗?
8. 电脑系统中,硬件、软件等要素相互协作。
要是硬件不行,软件再好有啥用呢?
9. 音乐也是一个系统呀,音符、节奏、乐器等要素共同编织出美妙的
乐章。
没有那些乐器,音乐还会这么丰富多彩吗?
10. 一个项目就像是一个系统,资金、人员、时间等要素都要把握好。
缺少了资金,项目还怎么推进呢?
我觉得系统和要素真的是无处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任何一个系统缺少了关键要素都可能无法正常运转,所以我们要重视每一个要素呀!。
现场管理系统与三大要素
![现场管理系统与三大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dafdb0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0.png)
现场管理系统与三大要素现场管理系统与三大要素标签:现场管理1.现场管理系统现场管理是由人、物、场所三个要素构成的:物料管理其中管物的有八大管理,即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备和能源的管理、工具工装的管理、计量管理、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
人员管理对人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和劳动工资管理。
场所管理场所管理有两个,即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2.现场管理的三大要素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物和场所这三个必备的条件,在通常情况下,人、物、场所各有三种状态。
人的状态人的生理、心理、情绪会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人也分为三种状态。
科学家研究证实,人自出生开始,就存在一个自动的生理曲线。
人每23天是一个体力的周期;每28天是一个情绪的周期;每33天是一个智力的周期。
物的状态根据物的放置,也可将物的状态分为三种:①A状态A状态是指物的放置处于人和物立即结合的状态。
换句话说就是,需要的物随手可取,不需要的可以随时转换。
②B状态B状态是指物的放置要想和人结合,需要经过寻找和转换。
A、B两种状态是以人为界限来划分的,是以和人结合的紧密程度为衡量标准的。
在现场,不可能将所有的物品都变为A状态,需要有一些物品处于B状态,比如货架和仓库的物品就是B状态。
③C状态C状态是指物处于不需要和人结合的状态,人既然不要它了,那么这个东西就应该被清除掉。
这里包括废弃物、垃圾、边角余料和现场不需要之物,哪怕它是有用之物,比如电风扇、封存的机床等等。
场所的状态场所也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①A状态场所的A状态是指有良好的作业环境。
在现场工作中,工作的面积、通道、加工方法、通风设施、温度、光照、噪音、粉尘、人的密度等等,所有这些都能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②B状态B状态是指需要改进的场所环境,比如某些环境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却不能满足人的要求,这样的场所就需要改进。
③C状态C状态是指现场的环境既不能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又不能满足产品加工的需要,那就应该通过彻底的改善来消除这种状态。
管理系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管理系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f3d44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e.png)
管理系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管理系统是组织内部用来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各项活动的一种重要工具。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实现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而要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需要考虑到许多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管理系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并分析它们的重要性。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管理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组织明确方向,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目标设定应该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并与组织的愿景和使命相一致。
只有明确的目标,组织才能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
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管理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组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决策效率。
合适的组织结构可以使信息流动更加顺畅,避免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
3. 人员管理人员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人员管理也是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效的人员管理包括招聘、培训、激励、评价和晋升等方面。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并能够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组织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4.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组织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发现员工的不足之处,为员工提供改进的机会。
5. 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机制是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调工作,避免冲突和误解。
同时,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团队合作效率,推动组织向前发展。
6. 决策机制决策是管理者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有效的决策机制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盲目行动和错误决策。
决策机制应该科学合理,包括信息收集、分析、讨论和执行等环节,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7. 控制机制控制是管理系统中的最后一环,可以帮助组织监督和评估工作的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与要素的关系:(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2)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
系统的特征和功能(3)系统和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2.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结构是系统的内在根据,功能是要素与结构的外在表现,
一定的结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功能,一定的功能总是由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实现的。
(2)功能对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还对结构具有反作用。
功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会出现于结构不相适应的异常状态,当这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刺激破事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3.简述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1)系统输入与输出时间动态平衡的保持与打破不断转化的
规律(2)系统的连锁反应规律(3)反馈规律(4)局部薄弱环节限制总体功能的规律(5)等效优效代换规律
4.简述五率最高定律:(1)在保证实现环境允许系统达到的功能的前提下,是整个系统对
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率最高,又称为五率最高定律(2)如果在许可的条件下,系统未达到五率最高的条件,则系统内分工和协作的方式就不会稳定,就要由落后的方式向先进的方式发展,直到在许可的条件下达到最高,分工和协作的方式才达到稳定。
(3)当系统的外部环境发生突变时,是系统内分工和协作方式不能实现五率最高时,就会出现:一是走向毁灭,二是继续进化,直至五率最高。
5.什么事“耗散结构”系统?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
开放系统是产生好散结构的必要前提;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涨落导致有秩序。
6.软系统方法论:(1)问题的现状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3)概念模型(4)改善概念
模型(5)比较(6)实施
7.系统分析的特点与准则:特点:系统分析以特定为题为对象;系统分析以整体效益为目
标;系统分析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以评价标准为依据。
准则:尾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总量分析相结合
8.系统分析的步骤:(1)形成问题,明确研究对象(2)收集资料,提出可行方案(3)建
立分析模型(4)费用效果分析(5)不确定分析
9.系统评价的原则:(1)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2)要保证方案的可比性(3)正确合理地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4)评价指标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要求相一致
10.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特征与步骤:(1)层次分析法师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
的因素及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再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2)特征:分析思路清晰,可将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和模型化,分析时所需的定量整体不多,但需求对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具体明确。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准则、多目标的复杂的评价和决策分析。
(3)步骤:
a.明确问题
b.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c.建立判断矩阵
d.层次单排序(计算判断矩阵的
特征向量)e.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f.层次总排序
11.简述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思想和步骤:基本思想: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应用模糊集理论
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其评价对象可以是工程技术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各种可行方案。
通过模糊评价能够获得系统各种可行方案优先顺序的有关信息,以供决策。
步骤:1 由有关专家组成评价小组;2 确定系统的评价项目集和评价尺度集;3 确定各评价项目的权重;4 按照已经制定的评价尺度,对各可行方案的评价项目进行模糊评定,并建立隶属度矩阵。
5 计算可行方案A k的模糊综合评定向量Sk;6、计算可行方
案AK的优先度NK;7、根据各可行方案优先度的大小,即可对可行方案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序,为决策提供所需信息。
12.解释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表明了部门i 在生产单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部门j 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表明了部门i 为得到单位最终产品对部门j 产品的完全消耗量。
完全需求系数表明了部门i 为得到单位最终产品对部门j 产品的需求量。
1.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有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
2.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
体。
3.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4.贝塔朗菲定律,系统的属性总是多于组成它的各要素在孤立形态时的属性之和
5.系统工程的特征:程序化、信息化、精确化、专业化和集约化
6应用系统工程的几个基本观点: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准则的观点、整体化观点、优化与可行的观点、决策科学化的观点、时间价值观点、组合效应观点。
7.霍尔三维结构体系由时间维、知识维、和逻辑维组成的一个立体的跨学科体系。
8.系统分析的要素:目标、可行方案、模型、费用与效果、评价标准。
9.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准则、多目标的复杂系统的评价和决策分析。
10.可行性研究阶段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深层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11.可行性研究的经济效益评价可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12.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特征是稀疏性、排列规律性和矩阵的秩为m+n-1
13.赶工后的总成本=正常直接成本+赶工成本+间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