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2
Revit 2018中文版建筑设计基础实例教程 第2章 基本绘图工具
图2-13 “绘制”面板和“线样式”面板
使用以下选项控制用于选择的图元以及选择行为。
图2-10 “选择”下拉菜单
2.2 图元选择
2.2.2 选择图元的方法 1.选择图元 可以通过表2-1中的方法在绘图区域中选择图元。
2.2 图元选择
2.选择多个图元 使用以下方法来选择多个图元。 (1)在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每个图元。如果要选择多个图元,并且需要使用Tab
2.1 工作平面
1.名称:从列表中选择一个可用的工作平面。此列表中包括标高、网格和已 命名的参照平面。
2.拾取一个平面:选择此选项,可以选择任何可以进行尺寸标注的平面,包 括墙面、链接模型中的面、拉伸平面重合的平面。
3.拾取线并使用绘制改线的工作平面:Revit会创建与选定线的工作平面共面 的工作平面。
2.1 工作平面
2.1.3 编辑工作平面 可以修改工作平面的边界大小和网格大小。 具体编辑过程如下:
图2-3 显示工作平面
图2-4 拖动更改大小
图2-5 更改网格间距
2.1 工作平面
2.1.4 工作平面查看器 使用“工作平面查看器”可以修改模型中基于工作平面的图元。工作平面查看
2.2 图元选择
2.2.3 使用过滤器选择图元
当选择中包含不同类别的图元时,可以使用过滤器 从选择中删除不需要的类别。例如,如果选择的图 元中包含墙、门、窗和家具,可以使用过滤器将家 具从选择中排除。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1004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2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入门课程,其教学模式已形成了一套以绘图基本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较为严谨和完善的教学方法。
通过本课程建筑名作分析和九宫格立体构成两个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建筑大师们的建筑思想和他们的作品、他们建筑的特点和语言手法,同时掌握建筑设计空间立体构成的基本要求及手法,以满足建筑设计工作的需要。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名作分析和九宫格立体构成两个单元。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图画得好,字写得好,有较好的作图技巧和环境空间意识,学会通过图纸处理矛盾,运用建筑语汇表达思想。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相关规范——实例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
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建筑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解读和设计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概念及原理》《造型基础》(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无(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构成:课程最终成绩=最终成果得分(60%)+过程成果得分(20%)+考勤表现得分(20%)(七)参考书目1、《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林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建筑的涵意》刘育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3、《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4、《建筑空间组合论(第3版)》彭一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5、《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等相关建筑书籍。
建筑设计基础2
• 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
– 楼地面的竖向定位 楼地面的竖向定位应与楼 地面的上表面重合,即用建筑标高标注(图1.9) – 屋面的竖向定位 屋面的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 构层的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或与墙内缘 重合处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即用结构标 高标注(图1.10) – 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 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与 洞口结构层表面重合,为结构标高(图1.9)
建筑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建筑朝向:建筑的最长立面及主要开口部位的朝向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 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 。 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和门厅等交通设施的净面 积。 结构面积:指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
厚度20mm。
3)特殊情况下建筑设计还要考虑行为能力低下者 的特殊要求 如:无障碍设计,低幼儿童,老年人,病人等。根据他们的特点来
选择合适尺度和相应的措施。
五、人体测量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在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在阶梯教室、影院、剧场的阶梯座位设计 中的应用如图2.6所示
图2.6 阶梯座位
2)对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设备布置的影响和 制约 房间面积、平面形状、尺寸
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 10mm、20mm、50mm。
3.模数数列及其应用:
–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为基础扩展的数值系统,其扩展幅度和数值 见(表1.1)。 – 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有各自 的适用范围,建筑物中的所有尺寸,除特殊 情况外,一般都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建筑设计基础 (2)
• 楼梯间的形式使用要求与防火要求
• 开敞式 • 封闭式 • 防烟楼梯间
• @.2.3 电梯的设计
• 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
• 特殊功能要求的多层建筑,如大型宾馆、 百货公司、医院等,除设置楼梯外,还需 设置电梯以解决垂直升降的问题。
电梯间位置及布置方式,应考虑的要求
• 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
• 主要作为交通联系同时也兼有其它功能的走道。 教学楼,休息活动和陈列橱窗;医院门诊部,通 行和候诊用
• 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例,展览馆的走道应 满足边走边看的要求;医院走廊兼做候诊
深 圳 大 学 图 书 馆 的 内 廊 布 置
过道的宽度
• 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 电梯一般布置在门厅或出入口附近位置明显的地 方,电梯附近应设置辅助楼梯。电梯出入口处应 设候梯厅,候梯厅的深度一般不小于电梯轿厢深 度的1.5倍。
当需要设置多部电梯时,宜集中布置,布
置方式主要有单侧排列式和双侧排列式等。 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 梯不应超过8台。
@.2.5 门(过)厅的平面设计
• 医院病房主要是满足病床的布置及医护活动的要求。 • 3~4人的病房开间尺寸常取3.30~3. 60m,6~8人的病
房开间尺寸常取5.70~6.00m。
满足视听要求
• 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 人们活动要求外,还应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条件
• 从视听的功能考虑,教室的平面尺寸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20
15
走道案例
走道案例
走道的采光与通风
走道的采光和通风主要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 通风。内走道一般是直接和间接采光,如 过走道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走 道两侧房间设高窗来解决。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城市规划专业课程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军训 106002
105001 公益劳动
132146 小建筑测绘
132147 建筑画表现(一)
132228 建筑认识
132174 美术写生
132148 建筑画表现(二)
132243 城市认识
132235 城市规划设计(三64
4.0 5.0
130244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 64
4.0
4.0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系 通
列课程
选 96
6.0
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课 96
6.0
合计
748
53.0 15 14 10 6 1 1 1 1 1
注: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要求至少在校内通选课中修读 6 学分,另在建筑学院视觉艺术类和人文经管类专业领域
3.0 3.0 3.0 3.0
132240 建筑力学(一)
必 32
2.0
2.0
132241 建筑力学(二)
必 32
2.0
2.0
132156 建筑结构概论
必 48
3.0
3.0
132239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必 64 32
3.0
4.0
132032 建筑设计(一)
必 128
5.0
8.0
132033 建筑设计(二)
教 学
专业领域课
必修
68.5
选修
0.0
必修
31.5
选修
10.0
必修
141.0
合计
选修
22.0
163.0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45.0
毕业生学分要求
比例(%) 学时
《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解析PPT课件
6
三、解读方法
资料搜集 资料整理与分类
建筑解读 认识重构
7
资料搜集
1、渠道:书籍、杂志、图片、实物、网络等 2、方法:检索、抄录、踏勘 3、内容:平、立、剖面图,实物照片或模型,还应尽量搜集
而对称则是平衡的一种特例,它区别于平衡的地 方,是对称轴线两侧的单元是相同的。
40
重复与变异: 单元组合一般以重复的方式来构成,同一等级
中的变异常常会起到突出的作用。在一个建筑中, 重复和变异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尺度和层次上, 关键是要突出建筑的主要概念和构思。
41
加法和减法: 在加法设计中,局部是起明显的主导作用的;
1.从学生角度
温故知新、启迪灵感、了解所解析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分析其设计成败、 总结经验教训
2.从教学角度
帮助学生学习设计手法
4
建筑先例分析是建筑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和途径。
通过对于经典先例的分析可以 积累对于现代建筑的基本知识 获取现代建筑的基本语汇 掌握建筑分析的方法
5
二、什么是解析 建筑解析:
23
e建筑材料
24
25
建筑材料的影响
强度大、自重小、 性能高、易加工
26
27
28
f建筑形式美的规律
建筑是一个综合体,涉及到平面、立体、空间、 色彩、材质等各个方面,因此,好的建筑必然具备以 上美的规律,具有美的节奏和韵律、均衡和稳定的体 量、宜人的尺度和耐人寻味的细部比例关系、美好的 色彩和让人赏心悦目的材质等等。
19
结构:通常有两种形式:承重墙构造、框架构造。 承重墙构造:沉重稳固。 框架构造:很大的灵活性。
建筑设计基础2
法迈鲁小学(英)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福光东部小 学(日)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a)——满足目前使用
(c)——考虑开放教学使用 (b)——考虑教学方式发展
85年设计竞赛获奖方案年级单元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陕西长安航天小学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六、新型中小学建筑空间环境特征
室内空间及环境设计 ●开放、自由、灵活空间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总结: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到,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在空间与 环境上有以下特征:
●开放、自由、灵活的室内空间为开放式教学形式及充分发挥学习
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了方便。新型学校在空间上 有开放、自由、可灵活划分的特性,但无固定的格式,这可以从不 同国家不同新型中小学建筑实例中体现出来。
图——8那霸市立城西小学(日)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自然风格:下图是一所能自如应对各种学习形式的校舍得以实现。该校是近年来 英国小学建筑有代表性的之一。在外形处理上采用单层、平屋顶,外饰以近似清水 砖墙贴面,校舍四周到处可见绿化及草坪,从周围住宅区中反而难以感觉到它的体 量。
建筑设计基础Ⅱ第七讲
室内环境与气氛创造
●随着教育思想与体制的更新变化,学校建筑在室内环境与气氛创造上也有了新的面貌,主
要表现在:室内生活空间及环境的创造;室内柔和亲切气氛创造;按照学生身材尺度考虑空间 及设施等三个方面。
●某中学的学习角布置如图—5a所示,这里即能展开各种形式的活动,也成了课间休息及用
右图是东京一学分制中学的入口大 厅,该校除以学分制学生为主外, 还招收定时制、函授制等多种形式 的初高中学生,由于管理复杂,该 校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电脑系统辅助 管理,入口大厅成了发布各种信息 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们休息 交流的空间。
2010《建筑设计基础(2)》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2)课程代码:41101707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总学分数:7总学时数: 112 修订年月:2010年11月编写年月: 2010年11月执笔:林垚广课程简介(中文):本课程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主要入门课程之一,在《建筑设计基础(1)》的基础上,以身体感知作为学习的起点,以视觉语言、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作为教学核心,强调对生活-空间-建造之间关系的关注,通过构成语言的训练、建筑体验与(价值/意义)分析、建筑元素与基本空间限定、小建筑设计等系列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和空间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建筑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简介(英文):As one of the main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first year, this course regards the perception of the bod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rchitecture study, and puts visual language, building cognitive and (space) expression as the core of teaching. Through the series trainings, including visual language, spatial experience and the value analys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the basic method for the space limiting, and a smaller building design, etc, the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space and build, which will help them cultivate the correct architecture view and find the learning methods to gradually raise their spatial cogni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for the further learning.一、课程目的1)了解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发展概况和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学习方法;2)掌握建筑体验和分析的基本方法;3)了解建筑设计过程,学习空间限定基本方法;4)学习建筑图示方法,并进一步规范建筑制图。
《建筑设计基础Ⅱ》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Ⅱ》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一、课程设置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编号:教学对象:本科建筑学专业课程层次:必修课学时数:112学时学分数:6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基本要求《建筑设计基础Ⅱ》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型基础课,和建筑设计教学的启蒙课程。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基础Ⅰ》的延续,主要教学目的是在讲授建筑设计基本知识、训练设计表达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的建筑设计能力,以及正确地理解、表达建筑设计的方式,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奠定扎实的设计基础和搭建起良好的设计基础平台。
按照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拟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和运用多种研究性教学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题作业和缜密组织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自主创造意识和训练自觉建构建筑知识框架的能力,达到研究性教学目的。
三、教学载体的设计方案1、本课程拟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载体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教学参考书,指导学生阅读指定参考书和相关文献,制定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题任务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设计的课堂辅导教学中将小组讨论、学生集体评图、外请执业建筑师和高年级专业课老师参加评图,与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深化设计方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组织学习、交流沟通能力;合理安排创作性的课题作业内容,并使课题间的内容相互融贯,呈递进式延续,以训练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和自觉建构建筑知识框架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能力,以及专业基础课教学相贯的有机性,本学期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特地与美术课有机结合,从整体上考虑对学生设计表达能力的训练。
如徒手画、色彩训练与建筑表现等,加强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制作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示课题设计中的相关概念和经典案例的精美图片。
2、研究性教学大纲设计方案本课程依据选择的主要参考教材,吸取兄弟高校的教改成果,在规定课时内,结合教学目的,围绕关键的知识要点,精心设计教学大纲。
本科建筑设计基础2课件
• 实现过程--以最合目的性、实用性和经济价值为目 标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并将完成的事物(或产品)实 现其所应有的综合价值。
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 十书》( Vitruvius,DeArchitectura Libri Decem )中 ,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 坚固、美观。
四、与建筑物主体相关的其他系统 在建筑物中,还有许多与主体部分相关的其 他系统,例如供水、照明、供气、供暖、空 调、电信等等,有大量的管线要穿越主体建 筑,并依附在主体结构上。
第二节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 适用、美观、经济、安全是建筑物应达到的基 本标准,因此,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遵循 以下基本原则:
第四章 建筑设计概念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以包含义艺术、科学和经济三重意义的崭新概念的 构成
形式,完成着从构思到行为到实现其价值的创造性过程 。
• 构思过程--创造事物(或产品)的意识,以及由这种 意识发展、延伸的构思和想法。
• 行为过程--使上述构思和想法成为现实,并得以最 终形成客现实体(或产品)可行性判断和形成过程 。
--贝聿铭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建筑设计基础》教材的第二章节进行深入讲解,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形式的构成要素以及建筑空间组织与布局。
具体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功能、美观、经济、安全原则;建筑形式中的点、线、面、体元素;建筑空间组织与布局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2. 使学生了解建筑形式的构成要素,提高建筑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建筑空间组织与布局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建筑空间组织与布局的方法。
教学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形式的构成要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建筑模型、图纸。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绘图工具、建筑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组优秀建筑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建筑设计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30分钟)(1)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美观、经济、安全。
(2)建筑形式的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3)建筑空间组织与布局的基本方法。
3. 例题讲解(40分钟)以一个实际建筑项目为例,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形式要素和空间组织与布局方法。
4. 随堂练习(2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案例,分析其设计原则、形式要素和空间布局,并绘制简要分析图。
5. 课堂小结(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2. 建筑形式的构成要素3. 建筑空间组织与布局的基本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个建筑案例,从设计原则、形式要素和空间布局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答案:(1)设计原则:功能原则、美观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
(2)形式要素:点、线、面、体。
(3)空间布局:合理利用空间,满足功能需求,体现审美价值。
2. 作业要求:图文并茂,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和特点。
建筑设计基础2
整理ppt
6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维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法则和力学原理,进行编 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并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 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抽象造型活动。
1.加 法:形 + 形 = 另一单形
几何形 + 几何形 几何形 + 有机形 几何形 + 不规则形 有机形 + 不规则形
整理ppt
42
组合方法:
1.连接法:形与形外形接触,互不遮挡、保持原形特点。
2.联合法:形与形局部联合,组成另一个形象。
3.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中间出现负形。
整理ppt
• 3、面的图底翻转性
• 构成中,一部分形态直接被感知,成为形象,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原来 背景逐渐显现成图,这种交替出现的构成形式,称为图底的反转。
整理ppt
36
2
整理ppt
37
2
左图是政治海报《种族主义》,简单的 用线勾勒了脚的轮廓,应用图底互换的 关系,使整幅图的意思跃然纸上,在白 色的脚下出现了黑色的人脸,由此传释 的意义发人深省。
整理ppt
26
2
• 线的构成
•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图3)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图4) (5)立体化的线(图5) (6)不规则的线(图6)
第二章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居室等门宽900mm。
普通教室及办公室等门宽1000mm。 幼儿园1200mm
病房门净宽1100mm。
管道检修600mm。 人流集中的房间(如观众厅、会场等),门总宽按每100人 0.6m宽计。且每樘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00mm。
33
(2) 门的数量 • 根据房间的人数和面积及疏散方便等决定。 – 防火规范规定:面积≤ 60m2,人数≤ 50人
建筑设计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建筑设计依据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1
第一节 建筑设计依据
2
• 一、使用功能
– 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 定民用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 家具、设备及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是 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 如教室窗间墙宽不得大于1200MM,有无暗角和眩光。
– 家具布置的方便 – 房间的通风 – 建筑立面处理
(3)窗台高 普通:900—1000mm 特殊:1200—1800、600或0
41
人的生理要求——采光要求
采 光 等 级 Ⅰ Ⅱ Ⅲ Ⅳ Ⅴ 视觉工作特征
工作或活动要 求精确程度 要求识别的 最小尺寸 (mm)
三、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厕所、卫生间 浴室、盥洗室 厨 房 储藏室 各种设备用房
43
(一)、厕所、卫生间 1、厕所设备的类型及数量
• 设备: – 大便器:蹲式、坐式、大便槽 – 小便器:小便槽、小便斗(挂式、落地式) – 洗手盆:挂式、台式、盥洗槽。 – 污水池 • 数量:使用人数、使用对象、使用特点 – 小便槽按每位0.60m长度计作一件 – 盥洗槽按每位0.70m长度计作一件
30
(3)、良好的天然采光: 大小、数量、位置、开启方式 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 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一倍。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2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1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
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
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
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
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
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等比数列:数列中每个数均乘上相同的数字。
5 10
20
40
80
例:5、10、20、40、80数列,每个数据是乘以2获得。
3.费波纳齐数列 A+A=B(长度) A+B=C(长度) B+C=D(长度) C+D=E(长度)
4.模数分割:模数的单位形:正方形;黄金矩形;叠席矩形;三角形等。强调分割形的内 在数理结构关系。
渐变分割:是指分割线与分割线之间的距离按数列递增或递减,形成垂直、水平或斜向,
或波纹和漩涡等形状来分割成新的形象,出现速度感和量感的变化。
数理分割:按照一定的数列因素、模数因素进行形的分割的造形手法。 1.等差数列:数列相隔的差级是相同的数字。
1 3 5 7 9 11
例:I、3、5、7、9数列,中间相隔均是2,即:1+2=3;,3+2=5;5+2=7类推其差级数字。
• •
• • • •
2
2
2
自然形的面
几何形的面
2
• 3、面的图底翻转性 • 构成中,一部分形态直接被感知,成为形象,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原来 背景逐渐显现成图,这种交替出现的构成形式,称为图底的反转。
2
2
左图是政治海报《种族主义》,简单的 用线勾勒了脚的轮廓,应用图底互换的 关系,使整幅图的意思跃然纸上,在白 色的脚下出现了黑色的人脸,由此传释 的意义发人深省。
2
•
• • • •
曲线
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 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差、规整的美。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2
• • • •
细线:纤细、秀气、锐利,具有柔弱感 粗线:有利、厚重、粗狂,严密中又产生有强烈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长线:直爽、稳定、具有连续感、速度感、律动感和节奏感 短线:畏缩、急促,具有停顿性和较迟缓的运动感
平面构成的形式
(7)密集构成:数量众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在其他地方稀疏,聚、散、虚、 实之间常带有渐移的现象就是密集。最密集的地方和最疏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视觉设计的 焦点。 (8)对比构成:形象与形象之间,形象与背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异之处,就是对比。
福田繁雄先生作品
在男性和女性下肢间采用正负图形, 当我们把底认为是黑色时,所注意到 的是白色女性下肢清晰柔美,当图是 黑色时,男性下肢干练的线形成对比 的形象,将男女刚柔并济表现得淋漓 尽致。
2
2
面的构成作品欣赏
2
面的构成作品欣赏
2
基本形 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单位。 1 .加
法:形 + 形 = 另一单形
组合方法:
1.减缺法:一个形被另一个形剪去,出现新的形态。
2.透叠法:两个形象互相交叠,留取不重叠的部分。
3.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中间出现负形。
3.加减法综合
减一加一法:用一个形减去一处补在另一处,联合成另一个新形态, 减二加二法:(以上方法类推) 减二加一法
形态组合法
对称
平衡
旋转
图3
图4
图5
图6 2
• 线的构成
• (7) 消极的线
2
• 线的构成
• (8) 线的分割
2
线的构成作品欣赏
2
2.3 面
• • • • • • • 1、面的概念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直线平行移动成长方形; 直线旋转移动成圆形; 自由直线移动构成有机形; 直线和弧线结合运动形成不规则的形。 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最基本的形。也是设计中常用的视觉造型元素。
2
• •
•
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 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应。 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 烦躁的感觉。 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 产生面的感觉。
2
• 点的错觉
• • 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 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 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 感觉。如下图所示。
2
差点构成
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点构成画面,丰富多变
2
网点构成 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 暗调子的构成方式。能给人一种朦胧的神 秘感。
是现代印刷技术的一种特殊构成形式
2
点的构成作品欣赏
2
2
2.2 线
• 1、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 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具有宽度和厚度,是具有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的 视觉单位形态。 线有造型、分割、指示方向的功能。
几何形 + 几何形 几何形 + 有机形 几何形 + 不规则形 有机形 + 不规则形
组合方法:
1.连接法:形与形外形接触,互不遮挡、保持原形特点。
2.联合法:形与形局部联合,组成另一个形象。
3.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中间出现负形。
2 .减
法:形 — 形 = 另一单形
几何形 - 几何形 几何形 - 有机形 几何形 - 不规则形
平面构成的形式
(5)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可以是形状大小、色彩,也可以是肌理等 的近似。 (6)特异构成:在有序的关系中,有意违反秩序,使得少数个别要素显得突出,从而打破规 律性的构成手法,称之为特异。特异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焦点,打破单调的局面,表达的是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
2•或者,由Fra bibliotek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
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2
3、点的构成
等点构成 差点构成 网点构成
由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构成画面,和谐统一
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点构成画面,丰富多变
是现代印刷技术的一种特殊构成形式
2
等点构成
由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构成画面,和谐统一
2
2、点的位置关系
点在平面上,与平面的大小关系及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会让人产生不 同的视觉感觉。 •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居中会有平静、 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 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 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 线的构成
•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图3)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图4) (5)立体化的线(图5) (6)不规则的线(图6)
图1
图2
2
• 2、面的分类与性格
• 面从形状上分为直线面、曲线面和偶然形成的面,从状态分为积极的面和消极的 面,从视觉感受分为无机形和有机形。 (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等距密集排列)。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的视觉效 果。 (3) 徒手的面,给人以随意、亲切的感性特征。 (4) 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5)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 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平衡
旋转
错位
扩大
放射
平移
六.放射:用放射与集结的方法组合,形成新的形象。
对称
平衡
旋转
错位
扩大
放射
平移
七.平移:将基本沿单方向平行移动,形成新的形象。
平面构成的形式
(1)重复构成:相同的单位形重复出现的构成方法。特点:整齐、规则、条理。 提示:要注意重复形的正形与负形的关系。可以在设计正负形均是相同的单位形的作业练 习中。提高对正负形作用的认识。 (2)渐变构成:形态或骨格按照一定的数列关系规则变动的构成手法。特点:具有韵律感、 节奏感与运动感。 提示:利用斜线、波状线、透视线渐变,可以构成运动感,韵律感的图形。渐变的聚散关 系、疏密关系要拉大距离,才能显出集中扩散的律动效果。 (3)发射构成:形象围绕中心扩展的构成手法。特点:有较强的放射性、刺激感、动态感。 提示:①离心式:从中心往外扩散。②向心式:向中心迫近。③渐层式:层层环绕中心。
•
1、点的概念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数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 状、位置、大小、面积、情感等特征。 点是相对而言的,它可以是任意的形状,比如一个文字、一种图形、一个零件、 一架轮船等,但是一定要以一定的形状出现,且在它所处的环境中足够小。
2
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现实中的点是各种各样的。 点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 规则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 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等)、色彩、结构、材料、技法等。 形式美的原则 对比与调和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等)、色彩、结构、材料、技法等。 形式美的原则 节奏与韵律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等)、色彩、结构、材料、技法等。
5.自创数列:把多约不同数列关系的分割形组合在同一作品中.自主调节其相互间的面积 关系、组织关系,使其形成新的组合效果。
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自由分割的方法,不拘泥于任何规则,排除数理的生硬与单调,